中国近代史纲要-中编综述47页PPT
合集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PT

帝国主义在思想上、精神上对 中国人民进行奴役
上海天主教堂的传教士
传教士正在向上海徐家汇一带 的孩子们传教。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二、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 立的斗争 1、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2、粉碎瓜分中国的阴谋
1、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 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导
言
一、学习目的和意义 二、课程性质和意义
1、了解国史国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自觉拥护党的领导 3、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二、课程性质及主要内容
思想政治理论课 历史课
三、如何学习
1、实事求是 2、理论联系实际 (1)联系现实 三个选择 (2)联系个人的思想实际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 政治腐败 经济落后 军备废弛 文化专制 对外闭关
3、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与殖民扩张 16世纪---19世纪初 西方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殖民 扩张 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英国蒸汽动力机。
英国、 美国、法国 殖民扩张的目的: 广阔的国外市场 原料供应地
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八国联军攻打天津
俄军捕杀中国人
日军屠杀义和团民
日本兵正在搬运从农民那 里掠夺来的财物。
帝国主义侵犯中国主权,破坏中国 独立,扶植中国封建势力和买办势 力作为它们统治中国的支柱
中国被迫向帝国主义国家支付大 量战争赔款 帝国主义通过不平等条约控制了 中国的经济命脉
1904年德国人修建的天津火车站
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 面促进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 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 会变成一个半封建的社会;但是在另 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 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 地和殖民地的中国。 ——毛泽东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编PPT课件

贝 当
由债权国变为债务国 英国代价惨重 工业瘫痪,人民生活困难
各殖民地纷纷宣告独立
24
(3)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生产总值占世界总数60%
主 要
陆海军实力居世界第一
表 现
科技水平世界第一
在世界各地驻军最多
25
(4)苏联成为世界一流强国
(5)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
26
2.传统国际格局被两极格局所取代
37
1947年,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 的任务》一文中指出:
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在
他们当权的二十年中垄断 了全国的经济命脉;这个 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结合 在一起,成为国家垄断资 本主义;它同帝国主义、 本国地主阶级以及旧式富 农结合,成为“买办的封 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
(1)垄断和控制金融业 (2)发行“法币”和内 债 (3)从事商业投机活动
2.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
第一,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它始终没有成为 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第二,工业资本所占的比重小,商业资本和金融资 本所占的比重大
第三,主要是以纺织、食品工业为主的轻工业,缺 乏重工业的基础
第四,民族资本所经营的工业,规模狭小,经营分 散,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
第五,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势力也有千丝万缕 的联系。
44
3. 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及地位
构成
上层:由地主、官僚转化而来
基
中下层:由手工工场主转化而来
本 情
特点
革命性(斗争性)
两重性
妥协性(软弱性)
况
地位 一定时期能参加革命
另一时期可能背叛革命
45
三、两个中国之命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编综述.ppt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三、两个中国之命运
1.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 ◇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三、两个中国之命运
1.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 ◇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资本主义得到自由 和充分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 义。
中编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中编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学时
一 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二 “三座大山”的重压 三 两个中国之命运
中编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学时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 案,两个中国之命运?
中编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的基础。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1.外国垄断资本在华扩张 2.占优势的中国封建经济
◇封建经济的基本状况 ◇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因此,反对封建主义,进行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 就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1.外国垄断资本在华扩张 2.占优势的中国封建经济 3.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学时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 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中编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学时
1 学时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一战的影响
⑴ 欧洲的衰落,美、日的兴起; (2) 各国革命运动不断高涨; (3) 日本成为中国的主要威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pt

而找着新的道路”的任务。
2019-8-11
感谢你的观赏
18
⑷ 秋收起义:1927年9月9日
八七会议后,毛 泽东回到湖南, 组织工农武装。 9月9日,毛泽东 等领导的湘赣边 界秋收起义爆发。 起义军公开打出 了“工农革命军” 的旗帜。
2019-8-11
领导人:毛泽东
感谢你的观赏
地点:湘赣边界
19
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发动后创作的 《西江月·秋收起义》:
义;二是组织湘、鄂、赣、粤四省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
暴动;三是召集中央会议,讨论和决定新时期的方针和政
策。
2019-8-11
感谢你的观赏
16
⑵ 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及
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共产党掌握或影响
下的北伐军2万多人在南昌起义。为了争取和团结国民党中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五章
2019-8-11
感谢你的观赏
1
本章教学目的:
1、了解国民党反动派是如何建立专制独裁 统治的。
2、认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这一独创性的理论,是它指明了中国革命 的正确方向。
3、通过对红军长征历史的学习,了解我们党和 红军坚忍不拔的革命精神。
2019-8-11
感谢你的观赏
2
教学重点: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长征及遵义会议的历史地位。
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探索和 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2019-8-11
感谢你的观赏
3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 进
2019-8-11
感谢你的观赏
2019-8-11
感谢你的观赏
18
⑷ 秋收起义:1927年9月9日
八七会议后,毛 泽东回到湖南, 组织工农武装。 9月9日,毛泽东 等领导的湘赣边 界秋收起义爆发。 起义军公开打出 了“工农革命军” 的旗帜。
2019-8-11
领导人:毛泽东
感谢你的观赏
地点:湘赣边界
19
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发动后创作的 《西江月·秋收起义》:
义;二是组织湘、鄂、赣、粤四省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
暴动;三是召集中央会议,讨论和决定新时期的方针和政
策。
2019-8-11
感谢你的观赏
16
⑵ 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及
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共产党掌握或影响
下的北伐军2万多人在南昌起义。为了争取和团结国民党中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五章
2019-8-11
感谢你的观赏
1
本章教学目的:
1、了解国民党反动派是如何建立专制独裁 统治的。
2、认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这一独创性的理论,是它指明了中国革命 的正确方向。
3、通过对红军长征历史的学习,了解我们党和 红军坚忍不拔的革命精神。
2019-8-11
感谢你的观赏
2
教学重点: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长征及遵义会议的历史地位。
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探索和 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2019-8-11
感谢你的观赏
3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 进
2019-8-11
感谢你的观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pt全

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三、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四、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一、北洋军阀的统治
(一)北洋军阀的代表人物及其历史简介
(二)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社会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一)北洋军阀的代表人物及其历史简介
1.袁世凯 3.段祺瑞 5.吴佩孚 2.冯国璋 4.张作霖 6.孙传芳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袁世凯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一)北洋军阀的代表人物及其历史简介
直 系 军 阀 冯 国 璋
皖系军阀段祺瑞
奉系军阀张作霖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一)北洋军阀的代表人物及其历史简介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三)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内容的新取向:
从生存竞争到提倡互助: 从民主主义到提倡平民主义; 从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到 提倡世界主义、大同主义; 从学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到提倡马克思主义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一)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二)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李大钊
十月革命所开始的, “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 人类觉醒的新纪元。我们在 这黑暗的中国,死寂的北京, 也仿佛分得那曙光的一线, 仿佛在沉沉的深夜中地一小 小的明星,照见新人生的路。 ——李大钊
第四章
三、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四、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一、北洋军阀的统治
(一)北洋军阀的代表人物及其历史简介
(二)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社会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一)北洋军阀的代表人物及其历史简介
1.袁世凯 3.段祺瑞 5.吴佩孚 2.冯国璋 4.张作霖 6.孙传芳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袁世凯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一)北洋军阀的代表人物及其历史简介
直 系 军 阀 冯 国 璋
皖系军阀段祺瑞
奉系军阀张作霖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一)北洋军阀的代表人物及其历史简介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三)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内容的新取向:
从生存竞争到提倡互助: 从民主主义到提倡平民主义; 从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到 提倡世界主义、大同主义; 从学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到提倡马克思主义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一)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二)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李大钊
十月革命所开始的, “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 人类觉醒的新纪元。我们在 这黑暗的中国,死寂的北京, 也仿佛分得那曙光的一线, 仿佛在沉沉的深夜中地一小 小的明星,照见新人生的路。 ——李大钊
第四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中编——综述

• 第五,与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两个中国之命运
• (一)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
• 第一种是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
• 第二种是民族资产阶级,提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的道路。
• 第三种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方案,即 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逐步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湖南师范大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团队 研制
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1919-1949)
•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
世界 (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 (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的变化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 (一)外国垄断资本在华的扩张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首要任务——反对帝国 主义,打破外国垄断资本的控制
• (二)占优势地位的封建经济
• 地租、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对农民的剥 削。农业水平的低下严重限制了中国工业 发展。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任务——反对封建 主义,进行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
(三)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国家垄断资本 金融业的垄断:四行二局
邮政储金汇业局 中央信托局
中中交中 国央通国 农银银银 民行行行 银 行
发行法币 发行内债
商业投机及垄断工业: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任务——反对官僚资本、没收 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
• 第一,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没有 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 探索经过:1922年二大提出反帝反军阀的民主革命 纲领,1925年四大提出工人阶级领导民主革命。毛 泽东的理论探索(《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论人民民 主专政》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两个中国之命运
• (一)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
• 第一种是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
• 第二种是民族资产阶级,提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的道路。
• 第三种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方案,即 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逐步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湖南师范大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团队 研制
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1919-1949)
•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
世界 (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 (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的变化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 (一)外国垄断资本在华的扩张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首要任务——反对帝国 主义,打破外国垄断资本的控制
• (二)占优势地位的封建经济
• 地租、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对农民的剥 削。农业水平的低下严重限制了中国工业 发展。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任务——反对封建 主义,进行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
(三)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国家垄断资本 金融业的垄断:四行二局
邮政储金汇业局 中央信托局
中中交中 国央通国 农银银银 民行行行 银 行
发行法币 发行内债
商业投机及垄断工业: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任务——反对官僚资本、没收 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
• 第一,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没有 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 探索经过:1922年二大提出反帝反军阀的民主革命 纲领,1925年四大提出工人阶级领导民主革命。毛 泽东的理论探索(《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论人民民 主专政》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综述(精)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据时人记载:“松、太利在梭布,较稻田倍 蓰。……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 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 市,消减大半。” • “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 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门运入各府销变, 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 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 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亦因之壅滞不能出 口”。
• 中华民族历来就有重视治史的优良传统。历史悠 久、史书浩瀚、历史意识强烈。历史剧拍得好, 很受海外欢迎。周朝就设史官,“左记言右记 事”。研究、总结历史的目的——以史为鉴,知 往鉴来。历史是不能割断的;读史使人聪慧。 • 教学目的: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 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 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 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 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两 个了解、三个选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3、秦以后,废分封制,实行郡县制,高度的中央集权实施 重农抑商政策。 4、儒家重义轻利思想,不利于资本主义产生。 5、科学技术落后。 6、清朝入关对江南经济的破坏 7、闭关锁国政策。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坐标轴——纵向、横向看中国
从纵向看,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即清 朝,且处于清朝晚期或衰落时期,努尔哈赤、皇 太极、顺治福临、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 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从横向看,世界上一些国家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英国1640年资产阶级政治革命,后来又进行技术 革命;1644年中国进入清朝。到1840年,中国已 落后英国200年。 这种大势决定了近代中国命运。
中国封建社会为什么长期延续、发展迟滞?(中国为什么没 有出现资本主义?)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PT】中编 综述

1939年5月22日,德 意两大轴心国签订了为期 10年的“钢铁协定” 。 这一协定以公开申明改造 欧洲为目标把两国在政治、 经济、军事上联合起来。 以致力于两国的发展以及 世界“正义的和平”。在 签字仪式上,德意的头面 人物,包括元首希特勒在 内,同意在战时德国统治 陆地,意大利控制海洋。
1939年9月1日,德军从两个战略方向进攻波 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 面爆发。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形成了三对矛盾, 即法德矛盾、俄奥矛盾和英德矛盾,其中英德矛 盾成为最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之间矛盾的焦点是 殖民地和世界霸权问题。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 发的主要原因。随英德矛盾的尖锐,在错综复杂 的矛盾斗争中,各国重新平衡自己的利益,形成 了两大军事集团。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 是一战爆发的具体原因。而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 爆发的直接原因。
坚强的比利时军队 保卫家园,抗击 德国侵略军
1917年俄国爆发二月革命,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彼得格 勒的工 人和士兵建立了自己 的政权--苏维埃。在苏维埃领 导机构中,孟什维克和社会革 命党人占据多数。他们认为无 产阶级无力掌握政权。于是让 资产阶级组织政府。临时政府 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镇压 国内人民的革命运动, 进而 制造7月流血事件,夺取全部 政权。图为临时政府军队镇压 群众集会。
图为索里尼 在向参加阅 兵的军人致 意
• 1929年的经济危机使德国失业人数达300多万。生产削减, 税收减少,而失业人救济开支却不断增加,从而对政治产生巨 大的反作用。希特勒及纳粹党以民族复兴和变革现实为号召, 向社会各阶层分别许诺,乘机展开大规模的宣传和竞选活动。 结果在1930年9月14日的国会选举中,纳粹党获得650万张选票, 在国会得到107个席位,一跃成为德国第二大党。在1932年7月 31日的国会选举中,纳粹党获得37.4%的选票,拥有230个席位, 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 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不但不知道列宁、斯大林, 也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 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 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 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 人的路――这就是结论。——《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
课堂论剑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 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 发生和发展的?这给中国革命 带来了哪些影响?
Hale Waihona Puke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点: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革命前途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
无产阶级 马列主义
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社会并过
民主共和国
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1.战后世界政治形势中的新情况:P81
• 一是在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中,德、意、日三个法 西斯国家被彻底打败;战胜国英、法也被严重削 弱;只有美国在战争中发了横财,进而成为世界 霸主。
• 第二,苏联经过战争考验,成为足以与美国抗衡 的世界一流强国。欧洲东部、中南部和亚洲东部、 东南部出现一系列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国家。 社会主义冲破一国范围在多国赢得胜利。
• 第三,占世界陆地面积2/3、人口3/4的亚非拉 美及南太平洋地区,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许 多原殖民地、附属国争得了或正在争取政治上的 独立,殖民主义体系急剧瓦解。
2.传统国际格局被两极格局所取代P82
以美国为首的 帝国主义阵营
战
一手拿美元,一手拿 原子弹,欲称霸世界, 到处干涉内政
后
出 现
扶
二战首先在亚洲爆发;
1939年9 月1日,德军入侵波兰。9月3日, 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同日对 英美宣战,大战真正具有了世界规模。“
3、第二次世界带来的灾难
★ 参战国家 61个 ★ 参战兵力1亿多 ★ 伤亡人数 9000 万 ★ 波及人口20多亿 ★ 经济损失150000亿美元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1、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1)爆发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从 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 主义阶段,掀起瓜分世界的高潮。
(2) 第一次世界大战概况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7/28—— 1918/11/11 )
中国国民党
蒋
两 极 格
中国共产党
反 共
局
以苏联为首的 高举和平民主大旗,支
社会主义阵营
持东欧各国实行社会主 义,与美国公开抗衡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帝国主义
P82
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
(一)外国垄断资本的在华扩张
1、扩张的情况:
(1)1929年4 月至1937年在卢沟桥事变 前,外国垄断资本已牢牢地掌握了中国的 经济命脉。
与世界革命关 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 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
系
命的范畴
义革命的一部分
革命的彻底性 不彻底、半途而废
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 反封建的革命
时一 代、 和中 国国 际所 环处 境的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 (国一十)月近革代中命国后的的主世要界矛盾
(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及其胜利
(三)反法西斯胜利 后国际局势的深刻变 化
7340余万,直接参战部队2900多万人
3000多万,死于战场的约1000多万人, 受伤的约2000万人 3400多亿美元
(3)性质:
它是帝国主义两大侵略集团疯狂 扩军备战的必然结果,是帝国主义各 国为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的不义战。
(4)
第一 次世 界大 战对 世界 影响
1、促使欧洲逐步走向衰落;
2、促使美、日作为世界大国兴起; 促使帝国主义国家在新的力量对比 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 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从反面促进了各国人民的觉醒,
4、战后英国卷土重来,日本侵略势 力日益构成对中国的主要威胁。
2、十月革命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 11月7日(俄历10月25 日),经列宁领导下的布 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 推翻了俄国临时政府,建 立了苏维埃政权和由马克 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 社会主义国家。 P79
同盟国:
意德 奥
协约国:法 英 俄
第一次 世界 大战
亚
非拉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果:
战争历时
参战国家 战争范围 受战祸波 及的人口 交战双方 动员兵力 伤亡人员
经济损失
4年零3个多月(1914/7/28—— 1918/11/11) 33个 14个国家的400万平方千米以上土地 超过13亿,约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75%
1470―1471页。
(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
1、德、意、日法西斯统治的确立
希特勒
墨索里尼
东条英机
2、二战的发动及主战场 P80
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迫 使中华民族开始了局部的抗日战争;
1935年10月,意大利军队入侵埃塞俄比亚。 1937年7 月7日,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 西斯战争的胜利结束
1943年9月3日 意大利向盟国 投降
1945年5月7日、
8日,德国德国 宣布投降
史海钩沉:日本天皇正式宣布无条 件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 宣布无条件投降。
在华的日军 俘虏在听天 皇宣布投降 的广播
(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 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 :
(二战是历史上破坏性最大的战争)
2.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1)中国是世界上首 先进行反法西斯战争 的国家
抗日武装
坚持抗战的东北抗联第一路 军警卫旅部
(2)在反法西斯战争 中,中国人民与世界人 民相互配合
为了援助缅甸的反法西 斯战争,同时也为了保 卫滇缅公路,1942年2 月16日起,我国派遣10 万远征军奔赴缅甸。
教学目的
•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进入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所处的时代 和国际环境;明确这30年既是中国共产 党成立后领导人民进行艰苦斗争推翻三 座大山的30年,也是中国革命翻天覆地 的30年。中国曾经有过三种政治力量、 三种建国方案,经过两个中国命运的较 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起新中 国,从而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 产党的领导。
※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 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不但不知道列宁、斯大林, 也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 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 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 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 人的路――这就是结论。——《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
课堂论剑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 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 发生和发展的?这给中国革命 带来了哪些影响?
Hale Waihona Puke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点: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革命前途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
无产阶级 马列主义
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社会并过
民主共和国
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1.战后世界政治形势中的新情况:P81
• 一是在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中,德、意、日三个法 西斯国家被彻底打败;战胜国英、法也被严重削 弱;只有美国在战争中发了横财,进而成为世界 霸主。
• 第二,苏联经过战争考验,成为足以与美国抗衡 的世界一流强国。欧洲东部、中南部和亚洲东部、 东南部出现一系列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国家。 社会主义冲破一国范围在多国赢得胜利。
• 第三,占世界陆地面积2/3、人口3/4的亚非拉 美及南太平洋地区,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许 多原殖民地、附属国争得了或正在争取政治上的 独立,殖民主义体系急剧瓦解。
2.传统国际格局被两极格局所取代P82
以美国为首的 帝国主义阵营
战
一手拿美元,一手拿 原子弹,欲称霸世界, 到处干涉内政
后
出 现
扶
二战首先在亚洲爆发;
1939年9 月1日,德军入侵波兰。9月3日, 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同日对 英美宣战,大战真正具有了世界规模。“
3、第二次世界带来的灾难
★ 参战国家 61个 ★ 参战兵力1亿多 ★ 伤亡人数 9000 万 ★ 波及人口20多亿 ★ 经济损失150000亿美元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1、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1)爆发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从 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 主义阶段,掀起瓜分世界的高潮。
(2) 第一次世界大战概况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7/28—— 1918/11/11 )
中国国民党
蒋
两 极 格
中国共产党
反 共
局
以苏联为首的 高举和平民主大旗,支
社会主义阵营
持东欧各国实行社会主 义,与美国公开抗衡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帝国主义
P82
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
(一)外国垄断资本的在华扩张
1、扩张的情况:
(1)1929年4 月至1937年在卢沟桥事变 前,外国垄断资本已牢牢地掌握了中国的 经济命脉。
与世界革命关 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 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
系
命的范畴
义革命的一部分
革命的彻底性 不彻底、半途而废
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 反封建的革命
时一 代、 和中 国国 际所 环处 境的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 (国一十)月近革代中命国后的的主世要界矛盾
(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及其胜利
(三)反法西斯胜利 后国际局势的深刻变 化
7340余万,直接参战部队2900多万人
3000多万,死于战场的约1000多万人, 受伤的约2000万人 3400多亿美元
(3)性质:
它是帝国主义两大侵略集团疯狂 扩军备战的必然结果,是帝国主义各 国为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的不义战。
(4)
第一 次世 界大 战对 世界 影响
1、促使欧洲逐步走向衰落;
2、促使美、日作为世界大国兴起; 促使帝国主义国家在新的力量对比 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 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从反面促进了各国人民的觉醒,
4、战后英国卷土重来,日本侵略势 力日益构成对中国的主要威胁。
2、十月革命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 11月7日(俄历10月25 日),经列宁领导下的布 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 推翻了俄国临时政府,建 立了苏维埃政权和由马克 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 社会主义国家。 P79
同盟国:
意德 奥
协约国:法 英 俄
第一次 世界 大战
亚
非拉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果:
战争历时
参战国家 战争范围 受战祸波 及的人口 交战双方 动员兵力 伤亡人员
经济损失
4年零3个多月(1914/7/28—— 1918/11/11) 33个 14个国家的400万平方千米以上土地 超过13亿,约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75%
1470―1471页。
(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
1、德、意、日法西斯统治的确立
希特勒
墨索里尼
东条英机
2、二战的发动及主战场 P80
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迫 使中华民族开始了局部的抗日战争;
1935年10月,意大利军队入侵埃塞俄比亚。 1937年7 月7日,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 西斯战争的胜利结束
1943年9月3日 意大利向盟国 投降
1945年5月7日、
8日,德国德国 宣布投降
史海钩沉:日本天皇正式宣布无条 件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 宣布无条件投降。
在华的日军 俘虏在听天 皇宣布投降 的广播
(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 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 :
(二战是历史上破坏性最大的战争)
2.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1)中国是世界上首 先进行反法西斯战争 的国家
抗日武装
坚持抗战的东北抗联第一路 军警卫旅部
(2)在反法西斯战争 中,中国人民与世界人 民相互配合
为了援助缅甸的反法西 斯战争,同时也为了保 卫滇缅公路,1942年2 月16日起,我国派遣10 万远征军奔赴缅甸。
教学目的
•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进入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所处的时代 和国际环境;明确这30年既是中国共产 党成立后领导人民进行艰苦斗争推翻三 座大山的30年,也是中国革命翻天覆地 的30年。中国曾经有过三种政治力量、 三种建国方案,经过两个中国命运的较 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起新中 国,从而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 产党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