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下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下复习资料

现代汉语下复习资料

现代汉语下复习资料第一节语法概说一、语法:现代汉语下复习资料有意义的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二、语法性质:概括性、稳固性、民族性三、语法体系:语法体系有两个含义。

一是指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就是说,语法是各种规则交织成的整体,是自成系统的。

另一个是指语法学体系,即语法学说的系统性。

四、现代汉语三个平面:是指句法、语法、语用三个方面。

五、语法单位:是能够表达一定语法意义的语言单位,主要有四级:语素(一般认为语素是语言的备用单位)、词、短语、句子。

1、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2、短语: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

3、句子: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六、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①语序和虚词是重要的语法手段。

②结构规律具有一致性。

③同一词类可以充当多种语法成分。

④量词十分丰富。

七、句法成分:句法成分是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

句法结构是由若干词按语法规律组成的。

句法成分表:P5-6①及后面宾语的成分。

③宾:表示人、物或事。

是动作所支配、所关涉的对象。

④中心语(P75):偏正(定中、状中)短语、中补短语里的中心成分。

⑤定():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⑥状[]: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⑦ 补<>: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第二节词类(上)一、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二、词类划分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规律和各类词的用法。

三、词类划分的依据:①词的语法功能。

②词的意义标准。

③词的形态标准。

四、实词:有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并且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

二、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区别:1、名词和谓词的区别:第三节词类(下)一、虚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

二、虚词的特点:①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

②不能单独成句。

③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

《现代汉语下》重点复习部分[1]

《现代汉语下》重点复习部分[1]

《现代汉语》下册重点复习部分第五章语法第一节语法概说1.语法的含义2.语法分词法和句法两部分3.平常我们有时听人说“汉语语法有分歧”,多指后一含义,即语法体系有分歧。

4.语法的性质(举例说明)。

5.语法单位的构成。

6.短语、句子的含义。

7.动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的含义。

8.分析“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的句法成分。

9.用中心语分析法分析P6思考与练习题中第七题两个句子。

第二节词类(实词)1.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词类的分类依据。

2.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什么。

3.词的意义,这里指语法上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

(判断题)4.实词、虚词的含义。

5.动词的含义与其四个语法特征。

6.注意动词常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表示肯定。

例如“他的性格是变了。

”“他是走了.””今天是很冷.”“我们的战士是勇敢。

”。

7.形容词的含义与其前三个语法特征。

8.判断:形容词与区别词的区别。

9.数词的含义与分类。

量词分物量词与动量词。

10.副词“就”的用法。

(P18中间那段,注意例子。

)11.同一个字,表性质的形容词与副词的比较。

(P19中间的例子)如“白布”与“白跑一趟。

”中的白字。

12.“我们”与“咱们”用法的区别。

13.修改病句,不用说明理由。

P27 思考练习中第九大题的②④⑨小题。

第三节词类(虚词)1.同一个词,充当介词与动词的判断。

(P29介词与动词的例子)2.判断“的”的用法。

(P35第11~15个例子)3.P43~44.思考与练习题中的第三、四、五大大题和第七大题的②③⑥小题,病句下修改不用说明理由。

第四节短语1.短语的五种基本类型。

(举例说明)简答题。

2.结构关系不同的多义短语。

重点复习P52第②④例子。

3.语义关系不同的多义短语。

重点复习P53第①④例子。

4.短语分析。

分别用从大到小和从小到大的短语分析法分析“他弟弟是个劳动模范。

”P54~55.5.短语分析。

P56思考与练习题第五大体中的第④⑥⑦⑧小题。

现代汉语复习大纲

现代汉语复习大纲

现代汉语复习大纲现代汉语复习大纲1、现代汉语定义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经典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与法规范。

2、方言区北方方言北京吴方言苏州话上海湘方言长沙话赣方言南昌话闽方言闽东:福州闽南:厦门客家方言梅县话粤方言广州3、现代汉语特点——语音方面(1)没有复辅音(2)元音占优势(3)有声调4、现代汉语特点——词汇方面(1)汉语词形较短,单音节语素多(2)双音节词占优势(3)新词的构成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5、语音的性质语音的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6、物理属性包括音高: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快慢。

音强: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颤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音长: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与发音体颤动的时间的久暂。

音色: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颤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7、语音单位(1)音素——辅音、元音。

因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他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辅音是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元音是气流颤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因素。

(2)音节音节是有音素构成,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语音单位。

(3)声母、韵母、声调虽然声母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做声母,只作韵尾。

辅音n既可作声母也可作韵尾。

韵母,位于音节的后端,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

韵母和元音不相等。

韵母有的由单元音或复元音构成,有的由元音带辅音构成。

声调,指的是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4)音位因为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8、声母21个9、韵母39个10、声调阴平55 阳平35 上声214 去声5111、变调【1】上声的变调(1)上声+上声→35(阳平)+上声(2)上声+非上声→21(半上)+上声(3)上声+轻声(4)(两字以上)分组变调【2】.去声的变调去声+去声→53+去声木炭电话照相化验扩大世界正确【3】. “一”的变调(1)在阴平阳平上声之前读去声一+非去→51+非去(2)在去声之前读阳平一+去→35+去【4】.“不”的变调(1)不+去→35+去(2)词语中间、肯定否定连用,“不”变为轻声(3)动词重叠时“一”变为轻声【5】.“七、八”的变调去声前可变为阳平【6】.形容词的变调(1)AA式(2)ABB式(3)AABB式12、轻声四声的特殊音变,即在一定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调子。

现代汉语下册总复习

现代汉语下册总复习

第五章语法第一节语法概说一、语法和语法体系(一)语法1、定义: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汉语的语法结构规律:A、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不大用形态(表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

①语序的变化语序:语言单位的排列顺序。

语序不同,结构关系和意义就不同。

天气好(主谓)好天气(偏正)②虚词的运用(结构、意义)用不用:四川出产的橘子,四川出产橘子。

用哪个:我和弟弟,我的弟弟。

B、语法结构一致性语素构成词,词构成短语,短语构成短语,短语加语调成句,语法结构大体一致。

C、词类和句法成分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

词的多功能性(与缺少词的形态变化相关)2、语法学:研究、描写语法规律的科学。

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

包括词法、句法(1)词法:研究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及特征、词形变化(重叠研究、研究研究)。

(2)句法:研究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二、语法的性质(一)抽象性(概括性)理由(二)稳固性(三)民族性三、语法的单位和句法成分(一)语法的单位(四级单位)1、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2、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3、短语: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

4、句子: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二)句法成分1、定义: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

句法结构:由词逐层组装成的短语里或句子里的词类系列。

2、种类:主:被谓语陈述的对象。

谓:陈述主语的。

动语(及物):是支配、涉及后面宾语的成分。

宾:表示人、物或事。

是动作所支配、所关涉的对象。

中心语(P75):偏正(定中、状中)短语、中补短语里的中心成分。

定():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状[]: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补<>: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独立语(P75)第二节词类(实词)一、词类的划分(一)词类定义: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现代汉语下册复习资料

现代汉语下册复习资料

第一节语法概说一、语法和语法体系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语法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另一个指语法学..语法学是研究、描写语法规律的科学;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形变化形态..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语法体系也有两个含义:一个含义是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另一个含义是语法学体系;指语法学说的系统性..二、语法的性质一抽象性1.任何一条语法规则都是从大量的语言现象中概括归纳而来的..2.具体的词、词组、句子是无限的;而语法规则是有限的..人们正是依赖这有限的、抽象的规则去驾驭无限的语言事实..3.语法中的意义也是高度抽象的..二稳固性1.语法的抽象性决定了语法的稳固性..2.语法与人的社会生活没有直接联系..三民族性1、主语必须是名词;如果原词不是名词性的;要通过一定方式将其变成名词..2、主语和谓语必须在“数”上保持一致..3、句中动词要随着动作时间状态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形式特征..4、数词和名词的组合不需要量词做中介5、有“格”表现..6、定语和修饰词有两种形式..三、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一语法单位1、语法单位:语法单位是能够表达一定语法意义的语言单位..2、语法单位的分类:共分四级:语素、词、短语、句子..1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构词单位;是语言的备用单位..2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的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3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4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的单位.. 3、语法单位之间的层级关系III.句子 III级语法单位使用单位II.词和短语 II级语法单位—构句材料备用单位I.语素 I级语法单位—构词材料备用单位4、语法手段:1什么是语法手段2汉语的主要语法手段A. 语序B. 虚词四、现代汉语语法特点一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大影响..二虚词的运用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有重要作用..1.某些语法结构;有或者没有虚词;结构关系以及语义会发生很大的变化..2.某些语法结构;添加了某个虚词以后;虽然语法结构关系没有改变;但是对语义的影响却十分大..3.某些语法结构;加虚词或者不加虚词;结构关系以及语义关系似乎没有什么明显的不同;但是;如果仔细体会;也会发现其在语用意义上的差异..4.某些语法结构;加的虚词不同;结构关系以及语义关系也会发生变化..三汉语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在汉语里;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除了副词只能作状语;属于一对一之外;其余的都是一对多;即一种词类可以作多种句法成分..四短语的结构跟句子的结构以及词的结构基本一致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谓语里如果有宾语;就会有动语..动语是支配、关涉后面的宾语成分;宾语是动作所支配、所关涉的对象..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状语是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一、词类概说词类:语言学上所说的词类;只指词的语法分类;即为了弄清词的语法功能和用法、说明语句的组织规律而对词分的类..划分词类的作用:语法研究的需要;教学和运用语言的需要;自然语言处理的需要划分词类的标准: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是词的语法功能..1、意义标准:参考标准2、形态标准:次要标准构形形态;例如重叠;构词形态;例如词缀..3、句法功能标准:主要标准1词与词的组合能力..实词与另一类实词的组合能力;虚词依附实词和短语的能力..2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依据句法功能标准;首先将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类:能够充当句子成分、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是实词;不能够充当句子成分、只语法意义的词是虚词..二、实词一名词1.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者事物等的词..1表示人的:专有的:鲁迅、雷锋、亚辛、孔子普通的:工人、农民、干部、学生、教师2表事物的:具体的:山、桥、火车、飞船、宇宙、太阳抽象的:思想、情操、道德、品质集体的:纸张、车辆、人类、词汇3表时间的:春天、今天、星期三、三月、现在、将来4表处所的:专有的:北京、上海、美国、伊拉克、东院普通的:车站、码头、教室、礼堂5表方向位置的:上、下、前边、后面、以东、之后2.名词的语法特征1、从词与词的组合能力看1名词的前面一般都能加上表物量的数量短语..2名词一般不能受副词的修饰..副词和名词组合的特殊情况是:1.个别副词加在名词前;但不能单用..园子里净杂草..2.成对列举或肯定否定连说..不人不鬼什么山不山的3.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很绅士太传统非常专业这类名词都包含一种描述性语义特征..2、从形态变化上看:1表人的普通名词的后面可以加“们”表复数..2名词一般不能重叠;但少数单音节名词可以重叠..如:年年、月月、分分、秒秒、家家、户户、村村、寨寨3、从句法功能看:1名词经常做主语和主语中心语、宾语和宾语中心语、定语..2表时间和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表示事情发生的时间3表示日期、天气、节气、节日等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可以做谓语..4名词不能做补语..3.方位名词简称“方位词方位名词的特点:1也可以和普通名词一样做主语、宾语、定语..但更多的时候是构成方位短语..2方位短语还经常和介词组成介词短语..二动词1.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的实词..1表示动作:说、笑、走、跑、跳、读、写、看、测量、阅读2表示行为:讨论、研究、解放、压迫、接受、拒绝、坦白3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有、出现、消失、死亡4表示心理活动:爱、恨、害怕、喜欢、希望5表示动作始终:开始、进行、停止、结束6表示祈使和命令:使、叫、让、请、派、托、命令、迫使7表示可能和意愿:能、能够、应该、应当、可以、愿意8表示趋势和方向:上、下、上来、下去、过来能受程度副词修饰的动词主要有:心理活动动词和能愿动词2.动词的语法特征1、从词与词的组合能力看;动词一般都能受副词的修饰;但多数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动词的否定形式是“不;没、没有”..注意:“没”和“没有”在动词前都是副词;在名词前都是动词..2、从形态变化看1 动词后一般都可以加“了”“着”“过”表示动态..2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是“AA”:A一A、A了A、A了一A双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是:ABAB3、从句法功能看1动词一般都能做动语;带宾语.不能带宾语的动词很少..2动词还能做定语、补语;少数动词可做状语..请思考:动词能不能做主语和宾语动词可以做主语;但谓语不能是动作动词;只能是形容词、形容词性短语或者是“有”“是”“使”“让”“叫”等动词..动词也可以做宾语;但动语通常是表心理活动的动词或判断动词“是”、表示动作始终动词等..3.特殊动词⑴判断动词“是”:表示事物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表示事物的特征、质料、情况..表示事物的存在..要注意副词“是”常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例如“他是走了”;“今天是很冷”..这些“是”要重读;相当于“的确、确实”的意思;不能省略..“是”不重读时;可以省略;只表示一般肯定..这种“是”与句末语气词“的”配合构成“是……的”格式;同“他是个卖粽子的”里的“是……的”格式和词性都不同..能愿动词助动词:能愿动词是表示可能、意愿和必要的动词..2、能愿动词有哪些1表示可能:可、可以、能、能够、会2表示必要:应、该、应该、应当、要、得děi3表示意愿:愿、愿意、肯、敢、值得3、能愿动词的语法特征趋向动词1、趋向动词:趋向动词是表示动作趋势和方向的动词..2、趋向动词有:来、去、上、下、进、出、过、回、开、起3、趋向动词的语法特征:1具有一般动词的语法功能;即可以单独作谓语或谓语中心..2经常在别的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趋向;做趋向补语..3用在动词前;应看作一般动词;构成连谓结构..三形容词1.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示性质或状态的词..例如:1性质形容词:软、硬、甜、苦、好、坏、远、近、斜、直、伟大、勇敢、优秀、聪明、大方2状态形容词:雪白、笔直、绿油油、水灵灵、黑不溜秋、灰里吧叽3不定量形容词:多、少、全2. 形容词的语法特征1、从词与词的组合能力看:形容词一般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 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的形容词:状态形容词、性质形容词的重叠式..因为它们或是表情态的;或是本身表程度..2、从形态变化看:一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形式是:AA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形式是:AABB附:形容词的生动形式1、单音形容词:A—Add;A不XX..2、双音形容词:AB—A里AB3、从句法功能看:形容词在句子里经常做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即不能做动语..四区别词金、银、铜、铁、锡、铅、锌、男、女、雌、雄、大型、微型、国营、民营、初级、中级、高级、有限、无限、有线它们很像名词;却不能像名词那样做主语和宾语;它们很像形容词;却不能像形容词那样做谓语、状语和补语;也不能像形容词那样受程度副词的修饰..所以有人称它们为“非谓形容词”..区别词的语法特征:⑴能直接修饰名词作定语;多数能带“的”形成“的”字短语..⑵不能作谓语、主语、宾语;组成“的”字短语后可以作主语、宾语..⑶不能前加“不”;否定时前加“非”..例如“非正式的”..它们只能直接修饰限制名词;去做定语..形容词能充当定语;还可以充当谓语、补语和状语;而区别词则只能充当定语;不能充当谓语、补语等..形容词能前加副词“不”;区别词不能前加“不”..注意区别词与形容词的不同:形容词能充当定语;还可以充当谓语、补语和状语;而区别词则只能充当定语;不能充当谓语、补语等..形容词能前加副词“不”;区别词不能前加“不”..注意区别词和名词的不同:有的区别词就是由名词发展而来的;如:金、银、男、女..这些词在古代汉语里都是名词;但在现代汉语里;它们已失去了名词的语法功能;不能作主语和宾语;也不能受数量短语及其他词的修饰..区别短语和词:中间不能插入“的”是区别词;否则是区别短语..五、数词一数词: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等的词..二数词的种类:数词包括:基数、序数、分数、倍数、概数1、基数:表示数目的多少..2、序数:表示事物在计算或排列时的顺序..常用:第、初、老、小3、分数表示将一个整体切分成几份;从中取出若干份..常用“几分之几”..口语中还用:成、分、股、折..4、倍数:表示数目的增加..分数和倍数在运用时;有的问题要充分注意..数词的语法特征;⑴数词通常要跟量词组合成数量短语;才能作句法成分..⑵数量短语通常用作定语或补语、状语..如:一张桌子、一脚踢开、写了一遍⑶一些数词有固定的用法..倍数只能用来表示数目的增加;不能表示数目的减少;分数既可以表示数目的增加;也可以表示数目的减少..表示数目的增减是用原来的数目作基准;不是用增减后的数目作基准..数目的增减有一套习惯用语..表示数量增加;常用“增加了到”“增长了到”“上升了到”“提高了到”“上涨了到”等“到”也可改为“为”..如果用“了”;只表示净增数;不包括底数在内..例如:从四分增加到四角;应该说:“增加了九倍”..如果用“到为”指增加后的总数;包括底数在内..例如:从四分增加到四角;应该说:“增加到了原来话费的十倍”..表示数量减少;常用“减少了到”“降低了到”“下降了到”“下调了到”等..如果用“了”只表示减少的差额;例如:100元减少到10元;应该说“减少了十分之九”..如果用到”或“为”;指减少后的余数;例如从100元减少到10元;应该说“减少到原来价格的十分之一..”或“减少到原来价格的百分之十..”4、概数表示不确指的数..概数的表达方式有三种:1用相临的个数词.2在数词前加“上”“成”;在数词后加“多”“来”“把”等..3数词后加方位名词“左右”“上下”“以上”“以下”“以外”等..使用概数;必须特别注意防止划界不明..六、量词一量词:量词是表示计量单位的词..二量词的分类:量词可分为物量词和动量词两类..1、物量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单位的量词..1专用的:个体单位:个、只、块、根、张、间、件集体单位:双、对、副、套、群、伙、帮度量衡单位:厘米、米、公里、克、千克、吨、升2借用的:借用名词的:一碗水、一箱书、一车煤借用动词表示物量:一担水、一捆柴表示不定量:些、点2.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例如:1专用的:下、回、次、趟、遍、阵、场2借用的:A.表示时间名词:看一小时、去一上午、休息一星期B.借用表器官或工具的名词:咬一口、瞪了两眼、画一笔、开了三枪、踢了几脚、打了三拳带有专业用语性质的复合量词:架次、吨海里、秒立方物量词与动量词的鉴别:1看数量短语同宾语在语义上是否搭配..与宾语在语义上能够搭配的物量词;不能搭配的是动量词..2用语素“有”鉴别物量词和动量词..物量词前边可以加上表示存在的动词“有”;如“有一本书”..动量词不具备这个特点..三量词的语法特征1.量词一般不能单用;要用在数词和指示代词之后;组成数量短语和指量短语;数量短语和指量短语可以统称为量词短语..“这本”和“那次”是“这一本”“那一次”省略了“一”..实际读音中发生合并;读成了ei..2.单音节量词一般可以重叠;例如:本本、个个;次次..物量词重叠后常做主语或定语;动量词重叠后常做状语..量词短语的语法特征:做定语时;重在表数量多; 做状语时;重在表示有秩序;逐一..1.形态:有的量词短语可以用ABAB或ABB式重叠..2.功能:表物量的主要做定语..表动量的经常做补语状语..在一定条件下;量词短语也能做主语、宾语、谓语..七、副词 adverb一什么是副词副词是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例如:表示程度:非常、格外、更、更加、很、极、极其、几乎、略、略微、稍、稍稍、稍微、十分、太、越、越发、最1表示范围:单、单单、都、共、光、仅、仅仅、净、就、统统、一并、一共、一律、一齐、只、总、总共2表示时间:才、刚、刚刚、忽然、渐渐、将、就、立刻、马上、仍然、始终、已经、永远、在、曾、曾经、正、正在3表示频率:常、常常、还、连连、陆续、屡次、偶而、时常、时时、往往、一向、一再、又、再、再三、重新4表示肯定否定:必、必定、必须、别、不、不必、不用甭、的确、没、没有、莫、势必、未必、未免、勿、也许5表示情态方式:暗暗、暗自、百般、匆匆、径自、连忙、悄悄、亲自、擅自、似乎、无从、一味、依旧6表示语气的:毕竟、不妨、大概、倒、到底、都、反倒、反正、果然、何必、简直、竟、竟然、究竟、难道、难怪同一小类副词;语义和用法不一定相同..他数学、语文学得都很好;只外语学得不好..“都”和“只”都表示范围;但“都”总括前面的词语;“只”限制后面的词语..有的副词表示不止一种意义..二副词的语法特征1. 副词在句子里只能做状语..例外:“很”“极”还可做补语..2.副词不能重叠;副词也不能修饰副词..3.少数几个副词可以单说单用..例如:不、当然、的确、马上、没有、也许、有点儿4.少数副词可以起关联作用..1副词自身、副词与副词组合起关联作用..例如:也、又、再;也…也…又…又…2与连词配合起关联使用..例如:只有…才…只要…就…无论…都…注意:副词在起关联作用时;其词性和句法功能不变..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形容词常常作状语;因此就容易和副词相混淆..区别的办法就是看这个词除了作状语之外;还能不能再作别的成分..只能作状语的是副词;既能作状语又能作定语的是形容词..2.同形同音但意义完全不同的形容词和副词的区别:区别办法:出现在名词前是形容词;出现在动词形容词前是副词..副词和动词的区别:没、没有..出现在名词前是动词;出现在动词形容词前是副词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的区别: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都表示时间;都可以充当状语;所以会发生混淆..时间名词:将来、现在、过去、刚才、最后、原先时间副词:即将、正在、已经、刚刚、终于、预先区别词和副词的区别:区别词和副词的共同点是只能够作修饰语:区别词修饰名词;副词修饰动词和形容词..但有的词既可以修饰名词;也可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当它们修饰名词时是区别词;修饰动词或形容词时是副词;也就是说;是区别词和副词的兼类词..八、代词一代词:代词是有指示或代替作用的词..二代词的种类: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1、人称代词1分类2语法功能:同名词一样;经常做主语、宾语、定语..2、指示代词:这、这会儿、这么、这么、这样、这么样、这儿、这里、那、那会儿、那么、那儿、那里、那么、那样、那么样、每、各、某、另、别的、旁的、其余、其他指示代词的用法与它所指称代的词或短语的用法相同..3、疑问代词1问人、物:谁、什么、哪2问处所:哪里、哪儿3问时间:多会儿、哪会儿4问数量:多少、几5问动作状态:怎么、怎样、怎么样、什么样6问程度:多、多么疑问代词的用法:与它指称代替的词基本相同..疑问代词的特殊用法:表疑问;确指用法;不表疑问;任意指称;任指用法;不表疑问;无所指称;虚指用法..叹词九叹词:是表示感叹或者呼唤、应答的词..叹词是一种特殊的词类;它只表示某种强烈的感情或呼唤、应答的声音;一般不与别的词语发生结构关系;可以做句子的感叹语独立语的一种或单独成为叹词句..汉语的叹词数目很多;写法也不固定..例如:表示醒悟的;写作“哦、噢、喔”..语流中为了表达不同的情感;实际的语调也会不同..十拟声词:拟声词是模拟声音的词..拟声词可以做状语、定语、谓语、补语、独立语等;也可单独成句..作状语最常见..拟声词能作状语、定语、谓语;这跟形容词有相似之处;但是它不受否定副词、程度副词修饰;又能作独立语;这又跟形容词不一样..三、实词的运用一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误用二数词、量词使用不当三副词误用:1.副词混用2.副词误用为形容词3.否定副词误用四代词使用不当第三节词类下一、虚词概说1.什么是虚词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词..2.虚词的共同特点:1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只能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2数量少;封闭性强;在一定时期内;其数量基本没有增减;3能量大;是决定汉语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其主要作用是连结和附着..4不能重叠..3.学习和研究方法:不同于实词;往往不能做整类的研究;而要学习和研究某个虚词的具体用法..一介词1、介词及其作用介词:介词是放在名词性词语前;与之组成“介词短语”;表示时间、处所、方式、方法等意义的虚词..介词短语的功能:经常作状语;还能作补语;有时也可以做定语..介词短语作定语表对象;作定语时在介词短语后要加“的”2、介词的种类1表时间、处所、方向:朝、趁、从、打、当、当着、到、顺着、往、向、沿、由、沿着、于、在、至、自、自从;2表方式、方法、依据:按、按照、本着、趁着、根据、将、经过、据、靠、拿、凭、通过、依、依照、以、用、照、遵照;3表对象:范围:对、对于、给、跟、关于、和、连、替、同、为、与、至于;4表原因、目的:为、为了、为着、因、由于;5表处置:把、将、给;6表被动:被、叫、给、让;7表排除:除、除了;8表比较:比..现代汉语的介词大部分是从古代汉语动词虚化而来的;有的目前仍兼有介词和动词两个词性..这有三种情况:1.完全虚化;成为专用介词:被、从、沿、趁、除了等..2.动词和介词虽然同音;但是意义区别明显:把、给、打、问、跟、当等..3.动词跟介词同音同形;意义也很难区分:在、到、替、靠、往、向、朝、比、通过、按照、为了等..3、怎样区分介词和动词1简单方法:看句中除了这些词之外;还有没有第二个谓语动词;如果有;它是介词;如果没有则是动词..2A.“在”的后面是名词性词语;它们的前后没有别的动词了;其中的“在”是动词..B.“在”的后面是名词性词语;它们的前后还有别的动词了;其中的“在”是介词..C.“在”的后面是动词性词语;其中的“在”是副词.. 3具体的区分办法区分办法:能换成介词“被”的是介词;不能换成介词“被”的是动词..二连词1、连词:连词是连接词、短语、分句或句子的虚词..1经常连接词与词、词与短语:跟、和、或、及、同、与2经常连接词、短语;也连接分句;并、并且、不但、不管、不论、除非、而、而且、还是、或者、既、无论、以及、只有3经常连接分句或句子:不过、不然、从而、但是、否则、固然、何况、即使、既然、假如、尽管、进而、可是、况且、哪伯、乃至、宁可、岂但、然而、如果、尚且、虽然、所以、倘若、要么、要是、以致、因此、因而、因为、由于、与其、只要、纵令、纵然、纵使..2、连词的语法特点:1连词不能单独做句子成分;只能在连接词、短语、分句或句子时;表示各种关系;起语法作用..例如:虽然是四月底的天气;可是夜间还是凉渗渗的..2某些连词经常与副词配合成为一对关联词语;表示连接关系..1.交换位置法:如果是连词;X和Y可以换位而意义不变;如果是介词;或者不能换位;或者换位后意义改变..2.插入成分法:如果是介词;可以在介词之前停顿;并且插入状语;如果是连词;由于跟两边的名词结合都很紧密;所以在连词之前不能停顿;也不能插入副词状语..3.省略法:连词“和”可以省略;介词“和”不可以省略..注意:为了准确地表达思想;在书面语中;一般把“和”用作连词;把“同”用作介词..三助词1助词:助词是附着在其他语言单位的前后;表示某种语法意义的虚词..2助词的种类:结构助词、动态助词、比况助词、其他助词结构助词:的、地、得1、读音:都读轻声de2、作用:1“的”的主要作用A、作定语的标志..值得注意的是;有时用“的”和不用“的”;语义不同..结构助词“的”作定语的标志时;在表示领属关系的情况下;要特别注意是否发生了语义的变化..B、构成“的”字短语..“的”字短语 = X+的 = 名词性短语C、表示列举不尽..D、与副词“是”配合;表示强调的语气;是语气词..E、夹在动宾之间;表完成态..相当于动态助词..2“地”的主要作用:“地”作为结构助词;主要作用只有一个:作状语的标志..3“得”的主要作用:“得”作为结构助词;主要作用是:作补语的标志..注意:作为结构助词:“的”是定语的标志;“地”是状语的标志;“得“是补语的标志..动态助词:了、着、过1、读音..2、作用:“了”表示完成态..“着”表示进行态.. 作为动态助词的“过”;只表示经历态..“的”插在动宾短语中间表示过去发生的事情..“来着”用在句末表示不久前发生的事情..还有两个词跟时间有关:的、来着比况助词:似的、一样、一般作用:构成比况短语;对事物或性状进行描写..其他助词:所、被、给、连、们1所A.构成“所”字短语“所”字短语 = 所 + 动词 = 名词性短语B.与介词“被”配合表示被动..名词前的“被”是介词;动词前的“被”。

《现代汉语下》复习提纲

《现代汉语下》复习提纲

《现代汉语(下)》复习提纲1.语法分析有哪些基本手续?切分:分出语法单位归并:将具有同一性的单位归并为一个单位分类:根据语法作用相似性分类2.什么叫语法单位?语法单位有哪几种?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如何?·从语流中切分出来的同语法研究相关的片段·语素: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最小的有意义的片段词:最小的独立于用的语言成分(单说、临时组合)词组:词和词的组合(相对的)句子:词或词组处于单说状态A 前后有较大停顿,有一个完整语调(语音)B 结构上不被包含,独立(结构)[小句:最小的结构上独立的语言成分句子:最小的独立表达单位]·组成关系:数量上的变化关系实现关系:性质上的变化关系基本单位组合单位词=n语素+独立运用(n>=1)词组=n词(n>1)句子=n词+结构上独立(n>=1)3.如何切分语素和词?什么叫剩余语素?剩余语素是如何切分出来的?·切分语素:对比法:语流某成分A1 内部成分a若能在其他情况下有音义相同的片段出现,则A不是语素,否则是。

要注意:音译;剩余语素(一用语素);剩余法:一个语素之恩那个和至少是一个语素的成分组合,只能和有意义的成分组合要注意:简称语素;合并语素(两个语素,同时成分,无法线性区分)·切分词词是最小的独立运用的语言成分,一则可以单说,二是可以临时组合。

扩展性:典型的词内部是不能扩展的,扩展时要保持基本意,用于扩展插入的成分一次只能一个透明性:意义的透明可以由组成成分的意思推倒组合的意思结构的透明组合结构关系清楚;结构发生重新分析功能的透明前面可以加程度副词特殊情况:离合词词的切分的总原则是看它的凝固性。

·剩余语素在一个词中,已经确定了其中的一个是语素,则剩下的一个也一定是语素,则剩下的这个称为剩余语素。

这是因为一个语素只能和一个至少是语素的成分组合,也就是说一个语素只能和有意义的成分组合。

如:苹果!=果!=芒果而果=果=果所以苹!=0 也就是说“苹”是有意义的。

现代汉语(下册)复习总纲

现代汉语(下册)复习总纲

现代汉语(下册)复习总纲竹3#624出品现代汉语(下册)复习总纲第五章语法第一节语法概说一、语法和语法体系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结构本身,一个指语法学。

语法分为三个部分:(1)词法: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形变化(形态)。

(2)句法: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3)章法:句子和句子构成句群、句子或句群构成语篇的规则。

二、语法的性质1、抽象性。

语法是从众多的语法单位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或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的规则。

如V+N:吃饭、喝水、写作业、卖西瓜……2、递归性。

指某种语法规则在句法结构里可以重复使用,不断地进行同功能单位替换。

如主谓、偏正等关系在词法和句法中的应用。

3、稳固性。

跟语音和词汇相比,语法具有相对稳固的特征。

如“主+谓”,几千年一直没有什么变化。

4、民族性。

如“她嫁错了人”、“she has married the wrong man”,前者是补语,观念上更多着眼于主语做错的行为,即“她错了”;后者是定语,观念上着眼于主语想嫁的人跟实际所嫁的人之间的差距,即“那个人错了”。

三、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1、语法单位是语句组合层次中大大小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片段。

四级语法单位(1)语素。

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构词单位,是语言的备用单位,一般可通过替换法确定。

替换法:一种确定语素的方法,即用一个确知的语素去替换需要辨认的音节。

如“清楚”——“苦楚、凄楚”“清洁、清白”。

(2)词。

是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3)短语。

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也叫词组。

词和短语的区别一般用扩展法:一般地,能扩展的是短语,不能扩展的是词。

如“白菜”和“白布”,“改善”和“改好”等。

(4)句子。

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根据语气分出来的句子类型叫句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现代汉语复习提纲(精)

现代汉语复习提纲(精)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一,语法概说现代汉语语法特点:1,语音方面:没有复辅音;没有占优势;有声调。

2,词汇方面:汉语词形较短,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新词的构成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3,语法方面: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主要由语序和虚词,不大用形态;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

二,词1,合成词: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

2,合成词的构成方式:A,联合式:两个词之间是并列关系,二者地位平等,不分主次。

B,偏正式:前一个词素修饰或限制后一个词素,前者是次要的,后者是主要的。

C,后补式:后一个词素对前一个词素起补充说明作用,前者是主要的,后者是次要的。

D,动宾式:前一个词素表示一种行为动作,后一个词素表示行为动作所支配的对象。

E,主谓式:前一个词素是被陈述的对象,后一个词素则是对前一个词素陈述的部分。

F,附加式:有一个词素加上一个类似词头或词尾的附加成分,这个附加成分没有实在意义,只表示某种附加意义。

3,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分类:A,单音节单纯词。

B,多音节单纯词。

4,基本词汇的特点:全民性,稳固性,能产性5,基本词汇的类型:A,同音词: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的词。

B ,多义词:C,外来词:从外族语言借来的词。

外来词类型:音译词、意译词、半音半意词、借用字母6,词义的性质:概括性,模糊性,民族性三,词类1,含义:词在语法上的分类2,划分依据:A,词的意义:指各类词的意义,而不是个别词的意义。

B,词的语法功能:指词的组合能力,即一类词不能和哪些词组合,能和哪些词组合,组合后产生怎么样的语法关系,还指词在句中可以充当哪些成分。

四,实词(一名词1,含义: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的词是名词。

2,名词的种类:表示人和事物,时间,处所,方位。

3,名词的语法特点:A ,名词能受数量词修饰。

名词有可计量的和不可计量的。

前者常用定量的数量词修饰。

B,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心语
(句法结构的意义和功能是由中心语决定的
整体意义:
整体结构是表示事物的(表示指称)
状中
2
修饰关系
“地”
多种多样
中心语
整体意义: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表示陈述)
述补结构
2
补充关系
述语补语
“得”
多种多样
述语(作述语的不一定都是动词)
述宾结构
2
支配关系
述语宾语
“着”“了”“过”
多种多样(最多)
述语
主谓结构
《现代汉语(下)》复习提纲
1.语法分析有哪些基本手续?
答:三个手续:
1切分
2归并:语音形式和意义相同,既具有同一性,同一性的单位可以归并为一个单位。
3分类
2.什么叫语法单位?语法单位有哪几种?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1)语法单位即从语流中切分出来的大大小小的和语法研究相关的片断。
(2)语法单位分四种:
答:(1)标准:根据语法功能划分。这是因为一方面,汉语没有形态。另一方面,又不能使用词义作为判别理由。这是因为:①词在语法上的类和意义不是一一对应的,比如虚词词义很难弄清和归类;②并不是所有词的意义都是确定的;③词义只可意会,不能观察。
而语法功能是词语占据语法位置的能力,包括作句法成分的能力和与别的词或词组组合的能力,语法功能反映了词的语法性质。
2
陈述关系
主语谓语
“是不是”
多种多样
谓语
先举出话题,后面的成分对其进行说明
联合结构
>=2
联合(并列、选择)
没有方向,所以两个成分也没有差异
“和”“或”“还是”
并列、选择
地位平等,无所谓核心
语序理论上可以任意变化
各种句法结构可能的意义联系
定中偏正结构:性质、材料(质料)、领属、状态、数量、方位。
状中偏正结构:方式、时间、否定、程度、情态、范围
答:见笔记
9.什么叫词类的层级性?现代汉语词类系统有哪些层级?各层级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答:
谓词:动词、形容词、状态词||述宾、述补、状中、主谓、谓词性联合
体词:名词、量词||定中、体词性联合
饰词:区别词、副词、数词、数量词、指示词||饰词性联合、数量词组、介词结构(放在中心语后作状语的看法应该更好)、“的”字结构
标准:词类间的共性及个性
10.什么是兼类词?兼类词与同音同形词的区别是什么?兼类词与划类原则有什么关系?
答:(1)兼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词类属性的词就是兼类词。
(2)区别在于异议是否有联系。兼类词的意义是有联系的。
(3)符合系统性原则的词则不看为兼类词。根据系统性原则可以划分出同型兼类词。
11.主谓句和非主谓句是如何区分的?
答:(1)
1语素的切分:运用对比法切分语素
区分几种不同的情况:1)音译2)剩余语素(一用语素)3)简称语素4)并合语素(两个语素,同时成分,无法线性区分)
2词的切分
词是最小的独立运用的语言成分,独立运用有两个要求:一是可以单说,二是固定组合。
这就可以通过扩展性和透明性切分词:
1)扩展性:词的内部通常是不能扩展的。
词的切分的总的原则是看它的凝固性
(2)
4.如何确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素和词的同一性?
答:归并的标准是同一性,包括意义的同一和语音形式的同一。
5.汉语有哪几种句法结构?能区分各种句法结构。
答:五种句法结构
五种基本句法结构比较表
类型
组成成分
结构关系
形式特征
语义联系
核心
其它
偏正结构
定中
2
修饰关系
修饰中心
“的”“之”
多种多样
①语素: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最小的有意义的片段/成分)
②词:最小的独立运用的语言成分/语法单位/片断。
③词组:任何词和词的组合都是词组。
④句子:处于单说状态的语言成分就是句子。
(3)语法单位间的关系
1)组成关系数量上的变化关系
2)实现关系性质上的变化关系
3.如何切分语素和词?什么叫剩余语素?剩余语素是如何切分出来的?
答:根据语段成分构造分成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主谓句包括:主谓结构、以主谓结构为中心语的状中结构、不自足其他词组、不自足的一个词。
非主谓句包括:自组的其他词组,自足的一个词。
自足与不自足的区别:1)语境2)不自足通常不能用于始发句3)不自足可以看成是主谓结构的省略
12.汉语句子的语气分类有哪些?
答:
①陈述句:报导一个事实
名词也可以用作谓语,虽然是少数,但也具有系统性,因为可以指明条件,如时间、等级、人的特征等。
2)如果某功能对于某一次类来说不具有系统性,可以处理成兼类:
动词作状语的数量很少,也找不出条件,因而没有系统性,处理成动、副兼类。
8.现代汉语中可以分出哪些词类?各词类有什么特点和特殊用法?能准确判断词类,并说明理由。
述补结构:结果、趋向、可能、状态、程度
述宾结构:受事、结果、施事、与事、工具、材料、方式、处所、目的、事件/内容、后果、同一(表示等同或分类)、其他
主谓结构:施事、当事、时间、处所、受事(结果)、工具、事件
联合结构:并列、选择。
6.什么是句法构造的层次性?什么叫层次分析法?能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句法结构。
②疑问句:提问
[包括是非问句、特指问句、反复问句、选择问句]
1祈使句:提出要求
2感叹句:抒发感情
3呼应句:呼唤和应答
13.什么是论元结构?论元结构在语法分析中有什么用处?论元的语义角色有哪些类型?
答:(1)事件的参与者称为论元。谓词及其所支配的一组有语义角色的论元构成了这个谓词的论元结构。
扩展的原则:a、保持基本意
B、用来扩展和插入的成分一次只能包含一个层面
2)透明性:根据原则可推导或视而可识
A、意义透明:不可以由组成成分的意思推导出整体的意思
B、结构透明:一个组合的结构关系可以看得清楚(结构的重新分析也属于结构不透明)
C、功能透明:[因为功能不透明,所以前面可以加程度副词]
特殊情况:离合词:可以扩展的词,不连续词。
(2)基本原则:①同一性②系统性
1)词义并非一点儿作用也没有,他可以确定词的同一性,具有同一性的词应当作为同一单位处理
2)不具有同一性的词应当作为不同单位处理
系统性原则:
1)在同一性原则上讨论:
80%的动词可以做主语,若将其看成名词,就失去了划分词类的意义。
如果某一项功能对于某一词类来说具有系统性,最好不要将这功能看成兼有别的词类属性。
答:(1)此再组合中间虽然是线性排列的,但是相邻的两个词不一定发生直接联系。词在组合中是有层次的发生直接联系的。句法结构的这种特点就叫做层次性。
(2)层次分析法就是根据句法结构本身的层次性进行结构分析。找出每一个层次上的直接成分,因而又叫直接成分分析法,简称IC分析法。
7.汉语中划分词类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如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