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 第六章 市场信息的基本形式
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

信息经济学期末复习1、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确定性与不变、唯一相对应,而不确定性与可变、可能相对应。
2、环境状态用于描述决定经济决策可能结果的控制因素,也称事件状态或自然。
环境状态可划分为已知环境状态和可能环境状态两种形式。
在已知环境状态中,决策的结果是唯一的和确定的,但往往人们只能依据对于成功与失败的判断来操纵决策,而不能以决策来操纵可能环境状态中的偶然结果。
3.效用,就是满意程度,(是一种心里感受),常用字母U来表示。
4通常认为,如果一个经济代理人面对的随机状态可以用某种具体的概率值表示,那么,这种随机状态就称为风险;如果一个经济代理人面对的随机状态不能够(至少在目前条件下还不能)以某种实际的概率值表述出可能产生的结果,那么,这种随机状态就称为不确定性。
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区别和联系:二者都是结果的不确定,但风险就是不能确定地知道,但能够预测到的事件状态;而不确定性既不能确定地知道,也不能预测到的事件状态5、市场参加者的风险偏好可分为3类:风险厌恶、风险爱好(风险喜好)和风险中性。
如付薪方式,可以是20*50=1000,也可以用投币方式获2000元或者0,通过员工的接受方式不同可说明他们不同的风险偏好。
当然有时人的风险偏好表现为多样性,如低收入者买彩票(1)绘制风险厌恶者效用函数图,并分析其特性:风险厌恶者效用随货币收益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率递减,即当面临多种同样货币预期值的投机方式时,风险厌恶者将选择具有较大确定性而不是较小确定结果的投机方式。
在信息经济学中,风险厌恶者的效用函数一般被假设为凹性。
并且,效用函数特性为凹性的市场参加者必为风险厌恶者。
(2)绘制风险爱好者效用函数图,并分析其特性:风险爱好者效用函数的效用随货币价值的增加而增加,其增加率呈现递增趋势,即当面临多种同样货币预期值的投机方式时,风险爱好者将选择具有较小确定性而不是较大确定性的投机方式。
风险爱好者的效用函数特征一般被呈现为凸性。
信息经济学第六章_信号发送与信息甄别

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主对于求职者的劳力生产 率的信念构成信号发送的基础。对于雇主来说,区 分求职者的特征与信号是很重要的。特征指求职者 不能改变的要素,如性别、种族和年龄等,信号则 是求职者可以通过投资改变的要素。
首先,雇主拥有雇员教育水平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关 系的信念,并按照不同的教育水平提供不同的工资水 平; 其次,高生产率与低生产率劳动者根据成本选择不 同的教育水平,并显示出来;
第一节 信号发送
经济生活中的信号发送:
——品质保证书/售后服务承诺 ——大学文凭 ——品牌(麦当劳) ——“民工荒”现象 ——战争中的各类真假情报
Spence和信号发送理论: 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其主 要成在于“对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市场理论”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假设个人可以拥有能使雇主区分个人生产率高低的信号,如受过教育。 令e1表示L1类型的个人接受的教育水平,e2表示L2类型的个人接受的教育水 平。假定个人接受教育的成本不相等,低生产率的个人接受教育的总成本 为c1e1;高生产率个人接受教育的总成本为c2e2。 问题:个人必须对接受多少教育进行决策,而雇主则需要对支付多少 报酬给不同教育水平的个人进行决策。 为简单化,假设教育对个人生产率没有任何影响(这在实际中是不真 实的),可以证明,在该模型中,市场均衡的性质主要依赖于个人接受教 育的成本。假定c1>c2,即高生产率个人的教育成本低于低生产率个人的教 育成本。令e*表示满足下列不等式的受教育水平:
1.假设高生产能力组所需要的教育成本相对较低; 2.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从而在均衡情况下工 资等于(预期的)劳动生产率,企业的预期利润为零;
3.教育程度仅仅代表信号的价值,并不影响生产力。
在上述假设条件基础上, 雇主通过雇佣和雇佣后的观 察, 可以得到新的市场信息, 并调整他的条件概率信念, 然后进行新一轮的估计。因此,市场上新进入者所面临 的工资水平将会与原先进入者所面临的工资水平不同 (下图详细地说明了这一反馈系统)。
微观经济学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

目录
• 完全竞争市场的定义与特点 • 完全竞争市场中的生产者行为 • 完全竞争市场中的消费者行为 • 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与产量决定 • 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与评价 • 完全竞争市场的实例分析
01
完全竞争市场的定义与特点
完全竞争市场的定义
01
完全竞争市场是指一个市场中有 众多生产者和消费者,每个个体 对市场价格没有任何影响力的市 场结构。
当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生产者增加产量;当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时, 生产者减少产量。
生产者的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的定义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者的供 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表示在每 一个价格水平上,生产者愿意并 能够提供的最大产量。
供给曲线的形成
由于生产者是价格的接受者,他 们只能按照市场价格提供产品, 因此供给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重 合。
长期均衡
在长期内,企业可以自由地进入或退出市场,因此市场上的供给 量等于需求量时的状态称为长期均衡。
长期均衡的条件
在长期均衡时,企业的生产成本是可变的,因此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长期均衡的结果
在长期均衡时,企业实现了利润最大化或者亏损最小化,同时市场 上的价格等于企业的平均成本。
05
信息搜寻成本。
完全竞争市场的缺陷与不足
缺乏创新激励
由于产品同质化,厂商缺 乏创新的动力,可能导致 技术停滞。
规模不经济
由于厂商规模小,可能无 法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影 响生产成本。
市场垄断问题
在某些情况下,完全竞争 市场可能演变为垄断市场, 导致价格控制和资源配置 低效。
政府对完全竞争市场的干预与调控
反垄断政策
政府通过反垄断法限制垄断行为,维护市场竞争 秩序。
信息经济学讲义(修改稿)

第一章信息经济学概述[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信息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历史,了解信息经济学作为一门经济学科具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视角、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认识学习信息经济学的现实意义。
[重点与难点]本章着重要讲清信息经济学的发展脉络和研究范围[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信息经济学产生与发展一、信息经济学的启蒙1919年,索尔斯坦·凡勃伦在其出版的《资本的性质》一书中提出了知识的增长构成财富的主要源泉的思想,是关于信息经济学见诸文字的最早的启蒙思想。
1959年,雅各布·马尔萨克在其《信息经济学评论》一文中,提出了经济学研究特有的信息范畴,正式使用了“信息经济学”(Economics of Information),标志着信息经济学的诞生。
二、信息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一)信息经济学的形成阶段(1959年~1970年)如果将信息经济学形成以前的阶段称之为酝酿阶段,在其酝酿的过程中,冯·诺依曼(1944),奥斯卡·摩根斯坦(1944)、杰拉德·德布鲁(1959)、弗兰克·奈特(1921)、弗里德里希·哈耶克(1949)、雅各布·马尔萨克(1949、1954)、赫伯特·西蒙(1954)、肯尼思·阿罗(1957)的贡献将是不可磨灭的。
尤其是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在1 944年创立的预期效用理论和杰拉德·德布鲁在1959年提出的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理论-为信息经济学的产生提供了最重要的基础理论。
在这一阶段,肯尼思·阿罗、赫伯特·西蒙等人对有关问题的启蒙性研究,也奠定了他们在信息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地位。
1959年,马尔萨克的《信息经济学评论》一文的发表,标志着信息经济学的产生。
马尔萨克认为,一项观察信号的后验条件分布与先验分布一般是有差别的,这种概率的差别正是获取信息的结果。
信息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一、导论1. 马尔萨克、阿罗、施帝格勒和西蒙对信息经济学的产生有什么贡献?马尔萨克《信息经济学评论》“信息系统选择理论”标志微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肯尼斯·阿罗“信息论角度“施帝格勒主要贡献“信息搜寻角度”西蒙“管理与统计决策角度”(威廉·雅克里“拍卖的角度”、乔治·阿克洛夫“柠檬理论”标志着信息经济学由产生形成阶段进入到发展阶段)2.信息经济学的对象、内容和方法对象:经济活动中的信息现象及其规律内容:1)研究市场信息的经济效用;2)信息系统经济;3)信息经济与信息产业的理论和测度方法;4)信息社会的经济理论;5)国际信息经济理论。
方法:1)预期效用理论(冯·诺依曼&摩根斯坦)2)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选择理论;3)对策论(博弈论)“囚徒困境”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纳什均衡:表明另一局中人的选择既定时,每个局中人都做了最优选择“非合作博弈”3.风险:如果一个经济代理人面对的随机状态可以用某种具体的概率值表示,那么这种随机状态就称为风险。
——风险偏好分为:风险厌恶、风险爱好、风险中性;1)风险厌恶函数:经济代理人对于风险的个人偏好状态,其效用随货币收益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率递减。
(U’>0,U’’<0)2)风险爱好者:效用函数的效用随货币价值的增加而增加,增加率呈递增趋势。
(U’>0,U’’>0)3)风险中性者:效用是货币收益的线性函数,一般市场参与者都视为风险中性者。
——风险的计算方法:期望值和方差函数、效用函数补充:边际问题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人们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单个消费量中得到的满足感逐渐下降。
边际效用MU=ATU(Q)/△Q(每增加一个单位得到的满足感)二、经济信息基本形式及其效用1.在对策论“囚徒困境”中,完全信息的含义指什么?所谓完全信息,就是市场参加者对于某种经济状态的全部知识。
#完全信息经济理论认为竞争均衡能够达到帕累托效率:指已经没有一个人或集体的福利可以在不减少其他人利益的条件下,进一步增加的情况。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
李菁苗
微观经济学
第一节
概述
一.完全竞争市场的涵义 完全竞争又称纯粹竞争,它是一种虚构出来 完全竞争 的极端市场类型,必须符合下列四个条件: 1. 任何一个卖者(买者)都只是价格的接受 者,而不是价格的决定者. 2.产品是同质的. 3.资源能够自由流动. 4.市场信息充分畅通.
二,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S
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 三.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revenue) 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 )
收益=全部收入= 包括成本和利润. 收益=全部收入=PQ ,包括成本和利润.
(1)总收益 :销售 )总收益TR: 一定产品所得到的全部收 入. (2)平均收益 :销售每一 )平均收益AR: 单位产品所得到的平均收入. 单位产品所得到的平均收入. TR = P * Q = ARQ
P
SMC
AVC
O
Q
价格直线和边际成本曲线所围成的面积即为生产者剩余. 与消费者剩余不同,生产者剩余是实际可以获得的利润.
四,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行业供给量=所有厂商供给量的总和. 行业供给量=所有厂商供给量的总和. 假定生产要素价格不变: 假定生产要素价格不变: 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就是由行业内 所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水平相加构成的. 所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水平相加构成的. 行业短期供给曲线也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行业短期供给曲线也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每一点都表示在相应价格水平下能够使所有厂 商获得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的行业短期供给量. 商获得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的行业短期供给量.
(1)行业供给小于需求,价格水平比较高.
利润最大化原则: 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 E点为厂商决策点 决定产量OM 价格ON OM, ON. 决定产量OM,价格ON.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二阶条件应该小于零,这里省去
2、利润最大化的原则的文字说明
MR>MC , 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大于这一单位的成 本,厂商有利可图,必然扩大产量; MR<MC , 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小于这一单位的成 本,厂商会亏损,必然减少产量;
只有在MR=MC时,厂商既不扩大,也不缩小产量, 而是维持产量,表明该赚的利润都赚到,即实现生 产者利润最大化。
P,C SMC AVC
要保证利润是极大值,利润对产量的二阶导数必须 小于零。
• •
这一原理,在任何类型的市场中都是适用的。 利润最大化原则也是亏损最小化原则
四、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
1、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当厂商的生产水平保持不变,既不扩大也不缩小时,厂商 处于均衡状态。 短期,市场价格既定,生产中的不变要素投入量固定。 厂商只能通过变动可变要素的投入量来调整产量,实现 MR=MC的利润最大化均衡条件。 短期内,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市场供给和需求相互作用 形成的产品价格,可能高于、等于、低于厂商的平均成本 ,厂商可能处于盈利、盈亏平衡或亏损等不同状态。
者,竞争地位平等
如:农产品 市场
商品同质,不存在产品 差别。 资源自由流动。 市场信息畅通、完全。
2、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1)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为P0。 由整个行业的供给和需求曲线的交点所决定。
P0一旦确定,个别厂商和
消费者只能接受,而不能影 响。 (2)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 曲线 P0
定其交易价格和交易数量的一种组织形式或 制度安排。
注意:市场可以是一个有形的物品的交易场所, 也可以是利用现代化通讯工具进行物品交易 的接洽点。
第六章 效率市场

含义:
从一定意义上讲,市场有效性假设意味着资源配置的有 效性和市场运行的有效性。
浙江林学院经管学院
三种有效市场(efficient capital market)
不同的信息集对证券价格产生影响的速度不一样。
为了处理不同的反应速度,把信息集分成不同的类 别。
最常用的一种分类方法:过去价格的信息,可得的 公共信息,所有信息。
浙江林学院经管学院
不要混淆股票价格“变化”的随机性和股价“水平” 的非理性两个概念
如果股价是理性确定的,则只有新信息才导致股价 的变化。
股价的随机游走正是股价反映所有现在信息的自然 表现
浙江林学院经管学院
反之,如果股票价格不是随机变动而是可以预测的, 则表明所有的相关信息并没有完全反映在价格中, 这表明市场是非有效的。 股票价格反映了所有可得信息称为有效性市场假设。
浙江林学院经管学院
2. 有效市场与投资策略
市场有效性假设对证券投资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在不同的 假设下投资者采用的投资策略应该是不同的。 如果认为市场有效性假设不成立,则采用技术分析方法的交 易规则是十分有用的;如果认为市场是弱有效的,则可以采 用基础分析方法分析和选择定价错误的证券;如果认为市场 是强有效的,则技术分析方法与基础分析方法是无效的、徒 劳的。
浙江林学院经管学院
半强 有效市场
定义:一个市场是半强形式有效的,如果价格反应 了所有公共可得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历史价格 数据、与公司生产有关的基本数据、管理的质量、 资产负债表、专利情况、收益预测、会计处理 中强效性假设成立,意味着投资者既不能依靠技术 分析也不能依靠基础分析来赚取超额利润。这里所 说的新信息是指无法预测出来的与证券价格相关的 有用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市场信息基本形式的描述? 公共信息和私人信息的关系? 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的关系?
6.1 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
6.2 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 6.3 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
信息经济学( INFORMATION ECONOMIC)
西南科技大学
第六章 市场信息的基本形式
本章要点
信息经济学( INFORMATION ECONOMIC)
西南科技大学
6.2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
6.2.1 完全信息
完全信息:所谓完全信息,是指市场参与者拥有的对于 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
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市场是完全市场
信息经济学( INFORMATION ECONOMIC)
西南科技大学
6.2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
信息经济学( INFORMATION ECONOMIC)
西南科技大学
6.3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
6.3.2 非对称信息
非对称信息:就是在相互对应的市场参与者 之间不做对称分布的有关某些事件的知识或概率 分布
信息经济学( INFORMATION ECONOMIC)
西南科技大学
第六章 小 结
讨论题: 1、什么是私人信息? 2、什么是对称信息? 3、什么是非对称信息? 4、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的关系是什么? 5、对称信息的类型有哪些?
信息经济学( INFORMATION ECONOMIC)
西南科技大学
6.2.2 不完全信息
不完全信息:所谓不完全信息,是指市场参与者不拥 有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
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的区别 完全信息是市场参与者拥有某种经济环境的全部知识, 不完全信息是市场参与者不拥有某种经济环境的全部知识。 前者是相对的,后者是绝对的。
信息经济学( INFORMATION ECONOMIC)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价格体系正是通过市场参与者的 共同知识实现其支配力的
公共信息对于市场参与者具有正的影响 市场中不能没有公共信息,即使这种公共信息表现为 市场参与者的初始平均公共信息
信息经济学( INFORMATION ECONOMIC)
西南科技大学
6.1 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
6.1.2 私人信息的定义
私人信息:私人信息是市场的另外一种重要形 式。它指的是个别市场参与者所拥有的具有独占性 质的市场知识,也称为个别知识。
私人信息是市场存在的基础,公共信息是市场 运行的基础
信息经济学( INFORMATION ECONOMIC)
西南科技大学
6.1 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
私人信息包括经下三种类型: (1) 关于个人自身特征的知识,如个人身体状况和 工作能力等; (2)个人行为的知识,如努力程度和工作热情等; (3)个人对环境状态的理解和认识方面的知识,主 要指个人对市场信息的掌握和认识程度。其中,个 人对环境状态的理解和认识方面的知识,也就是经 验,是市场参与者最宝贵的个别知识。
掌握: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完全信息与非完 全信息、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的定义
理解: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的关系、对称信息 与非对称信息的关系
了解:完全信息与非完全信息的区别
信息经济学( INFORMATION ECONOMIC)
西南科技大学
6.1 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
6.1.1 公共信息的定义
是指能够被所有的市场参与者获取的所有的相关信息, 有时也称为“常识”、“共同知识”或“共同认识”
西南科技大学
6.3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 6.3.1 对称信息
对称信息:就是在相互对应的市场参与者之 间对称分布的有关某些事件的知识或概率分布。
对称信息环境的类型: 1.市场参与者双方都没有掌握有关信息的信息环境 2.市场参与者双方都掌握度量一致或相似的信息环 境 3.市场参与者双方都拥有完全信息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