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计算公式及表格
一般挖土方计算公式

一般挖土方计算公式
挖土方计算公式是土木工程中常用的一个计算公式,用于确定挖方工程的土方量。
挖土方计算公式根据挖方区域的形状和尺寸来确定土方量。
挖土方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土方量 = 坡顶面积 * 坡底面积 * 坡高 * 开挖长度
在这个公式中,坡顶面积是指坡顶的水平面积;坡底面积是指整个开挖区域的水平面积;坡高是指从坡底到坡顶的垂直高度;开挖长度是指挖土方的长度。
为了更好地理解挖土方计算公式,下面举个例子。
假设有一个挖方区域,坡顶面积为100平方米,坡底面积为150平方米,坡高为2米,开挖长度为10米。
根据公式计算,土方量等于100平方米乘以150平方米乘以2米乘以10米,即300,000立方米。
所以,该挖方区域的土方量为300,000立方米。
在实际工程中,挖土方计算公式能够帮助工程师合理规划挖方工程,确定所需的土方量。
同时,该公式还可以作为监测挖方工程进展和成本控制的依据。
总结起来,挖土方计算公式是土木工程中非常实用的工具,能够帮助工程师准确计算挖土方的土方量。
通过合理运用这个公式,可以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成本,确保工程进展顺利。
土方计算公式

公式:V=1/3h(S 上+√(S 下*S 上)+S 下) S 上=140 S 下=60 V=1/3*3*(140+60+√140*60)=291.65m2 基坑下底长10m,下底宽6m 基坑上底长14m ,上底宽10m 开挖深度3m ,开挖坡率1:0.5 求基坑开挖土方量、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锥体: 底面面积×高÷3台体: V=[ S 上+√(S 上S 下)+S 下]h÷3球缺体积公式=πh?(3R-h)÷3球体积公式:V=4πR?/3棱柱体积公式:V=S 底面×h=S 直截面×l (l 为侧棱长,h 为高)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3*h 注: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圆柱体: 表面积:2πRr+2πRh 体积:πRRh (R 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 为圆柱体高)圆锥体: 表面积:πRR+πR[(hh+RR)的平方根] 体积: πRRh/3 (r 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 为其高, 平面图形名称符号周长 C 和面积S正方形a—边长C=4a S=a2 长方形 a 和b-边长C=2(a+b) S=ab 三角形a,b,c-三边长h-a 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s=(a+b+c)/2 S=ah/2=ab/2·sinC =[s(s-a)(s-b)(s-c)]1/2=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d,D-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S=dD/2·sinα平行四边形a,b-边长h-a 边的高α-两边夹角S=ah=absinα 菱形a-边长α-夹角D-长对角线长d -短对角线长S=Dd/2=a2sinα梯形 a 和b-上、下底长h-高m-中位线长S=(a+b)h/2=mh 圆r-半径d-直径C=πd=2πr S=πr2=πd2/4扇形r—扇形半径a—圆心角度数C=2r+2πr×(a/360) S=πr2×(a/360)弓形l-弧长S=r2/2·(πα/180-sinα) b-弦长=r2arccos[(r-h)/r] - (r-h)(2rh-h2)1/2 h-矢高=παr2/360 - b/2·[r2-(b/2)2]1/2 r-半径=r(l-b)/2 + bh/2 α-圆心角的度数≈2bh/3圆环R-外圆半径S=π(R2-r2) r-内圆半径=π(D2-d2)/4 D-外圆直径d-内圆直径椭圆D-长轴S=πDd/4 d-短轴一套完整预算的公式一套完整预算的公式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基坑土方量计算公式

基坑土方量计算公式
1.截面法计算公式:
截面法根据基坑的不同截面形状,采用不同的计算公式。
矩形基坑的土方量计算公式为:
土方量=(底面积+顶面积)×坑深÷2
圆形基坑的土方量计算公式为:
土方量=(底面积+顶面积)×坑深÷3
梯形基坑的土方量计算公式为:
土方量=(底面积+顶面积)×坑深÷2
2.边坡法计算公式:
边坡法是基于坑壁的边坡形状来计算土方量的方法。
边坡法的计算公式为:
土方量=(底面积+上半边坡面积+下半边坡面积)×坑深
其中,上半边坡面积和下半边坡面积可以根据基坑的边坡坡度和高度来计算。
3.三角形法计算公式:
三角形法是基于基坑的深度和宽度来计算土方量的方法。
三角形法的计算公式为:
土方量=基坑底面积×坑深×宽度÷2
其中,宽度是指基坑底面宽度。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基坑土方量计算公式。
根据具体的基坑形状和尺寸,可以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来计算土方量。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要考虑
土质的不均匀性、岩石的存在以及对挖掘方式的适应性等因素。
土方工程量计算公式大全【最新版】

土方工程量计算公式大全一、基坑土方量计算公式公式:V=1/3h(S上+√(S下*S上)+S下)例如: S上=140 S下=60V=1/3*3*(140+60+√140*60)=291.65m2基坑下底长10m,下底宽6m 基坑上底长14m ,上底宽10m 开挖深度3m ,开挖坡率1:0.5 求基坑开挖土方量、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锥体: 底面面积×高÷3台体: V=[ S上+√(S上S下)+S下]h÷3球缺体积公式=πh2(3R-h)÷3球体积公式:V=4πR3/3棱柱体积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 (l为侧棱长,h为高)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3*h注: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二、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圆柱体: 表面积:2πRr+2πRh 体积:πRRh (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为圆柱体高) 圆锥体:表面积:πRR+πR[(hh+RR)的平方根] 体积: πRRh/3 (r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为其高, 平面图形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3、注意事项(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算。
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
土方计算公式

一、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S=(A+4)×(B+4)=S底+2L外+16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二、基础土方开挖计算开挖土方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
式中:V———基槽土方量;A———槽底宽度;C———工作面宽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开挖:V=1/6H[A×B+a×b+(A+a)×(B+b)+a×b]。
式中:V———基坑体积;A—基坑上口长度;B———基坑上口宽度;a———基坑底面长度;b———基坑底面宽度。
三、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一般包括垫层、墙基础、柱基础、以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所占体积2、室内回填土体积=主墙间净面积×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体积主墙间净面积=S底-(L中×墙厚+L内×墙厚)式中:底———底层建筑面积;L中———外墙中心线长度;L内———内墙净长线长度。
土方开挖工程量计算公式

土方开挖工程量计算公式土方开挖工程量计算公式圆柱体:体积=底面积X高长方体:体积=长乂宽X高正方体:体积=棱长X棱长X棱长.锥体:底面面积X高十3台体:V=[ S 上+V(S上S下)+S下]h — 3球缺体积公式=n h²(3R-h) - 3球体积公式:V= 4 n R³/3棱柱体积公式:V= S底面X h = S直截面X | (I为侧棱长,h为高) 棱台体积:V=〔S1+ S2 +开根号(S1*S2)〕/ 3*h注: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圆柱体:表面积:2 n Rr+2 n Rh体积:n RRh (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 为圆柱体高)圆锥体:表面积:n RR+n R[(hh+RR)的平方根]体积:n RRh/3 (r 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为其高,平面图形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a —边长C = 4a S = a2长方形a和b—边长 C = 2(a+b) S = ab三角形a,b,c —二边长h —a边上的咼s —周长的一半A,B,C —内角其中s = (a+b+c)/2 S = ah/2 = ab/2 ? sinC = [s(s-a)(s-b)(s-c)]1/2 = a2sinBsinC/(2sinA)四边形d,D —对角线长a—对角线夹角S = dD/2? sin a平行四边形a,b —边长h—a边的高a—两边夹角S = ah= absin a菱形a 一边长a—夹角D—长对角线长d—短对角线长S=Dd/2 = a2sin a 梯形a和b—上、下底长h —高m—中位线长S = (a+b)h/2 = mh圆r —半径d 一直径C =n d= 2 n r S =n r2 = n d2/4扇形r —扇形半径 a —圆心角度数C = 2r + 2n r X (a/360) S =n r2 X (a/360) 弓形I —弧长S = r2/2 ? ( na /180-sin a )b —弦长 =r2arccos[(r-h)/r] - (r-h)(2rh-h2)1/2h —矢高=na r2/360 - b/2 ? [r2-(b/2)2]1/2r —半径 =r(l-b)/2 + bh/2a—圆心角的度数?2bh/3圆环R —外圆半径S = n (R2-r2)r —内圆半径=n (D2-d2)/4D —外圆直径d —内圆直径椭圆D —长轴S = n Dd/4d —短轴土建工程师应掌握的数据2010-03-27 11:0512墙一个平方需要64块标准砖18墙一个平方需要96块标准砖24墙一个平方需要128块标准砖37墙一个平方需为192块标准砖49墙一个平方需为256块标准砖计算公式:单位立方米240墙砖用量1/(0.24*0.12*0.6)单位立方米370墙砖用量1/(0.37*0.12*0.6)空心24墙一个平方需要80多块标准砖一个土建工程师应掌握的数据(转)一、普通住宅建筑混凝土用量和用钢量:1、多层砌体住宅:钢筋30KG/m2砼0.3 —0.33m3/m22、多层框架钢筋38—42KG/m2砼0.33 —0.35m3/m23、小咼层11 —12层钢筋50—52KG/m2砼0.35m3/m24、咼层17 —18层钢筋54—60KG/m2砼0.36m3/m25、高层30层H=94米钢筋65—75KG/m2砼0.42 —0.47m3/m26、高层酒店式公寓28层H=90米钢筋65—70KG/m2砼0.38 —0.42m3/m27、别墅混凝土用量和用钢量介于多层砌体住宅和高层11 —12层之间以上数据按抗震7度区规则结构设计二、普通多层住宅楼施工预算经济指标1、室外门窗(不包括单元门、防盗门)面积占建筑面积0.20 —0.242、模版面积占建筑面积 2.2左右3、室外抹灰面积占建筑面积0.4左右4、室内抹灰面积占建筑面积 3.8三、施工功效1、一个抹灰工一天抹灰在35平米2、一个砖工一天砌红砖1000—1800块3、一个砖工一天砌空心砖800—1000块4、瓷砖15平米5、刮大白第一遍300平米/天,第二遍180平米/天,第三遍压光90平米/天四、基础数据1、混凝土重量2500KG/m32、钢筋每延米重量0.00617*d*d3、干砂子重量1500KG/m3湿砂重量1700KG/m34、石子重量2200KG/m35、一立方米红砖525块左右(分墙厚)6、一立方米空心砖175块左右7、筛一方干净砂需1.3方普通砂一点不同观点:1、一般多层砌体住宅:钢筋25-30KG/m2,其中经济适用房为16--18KG/m2.2、一般多层砌体住宅,室外抹灰面积占建筑面积0.5--0.7 。
土方开挖量计算公式

土方开挖量计算公式
土方开挖量计算公式使用体积计算法,公式如下:
挖方体积= ∑(截面积1+截面积2)/2× 行程
填方体积= ∑(截面积1+截面积2)/2× 行程
其中,∑代表累计计算,每经过一定距离,就要进行一次计算。
截面积1和截面积2表示土方开挖或填筑的起点和终点的横截面积,行程表示土方开挖或填筑的长度,所有数值均使用立方米作为单位。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计算中还需要考虑配合计算含水率、盲深、垫层等因素对土方开挖量进行修正,以获得更为准确的结果。
基坑土方量计算公式

一,土方体积计算公式V=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
(a+2c+KH)*(b+2c+KH)*H+1/3*K*K*H*H*Ha、b指边长;c指工作面宽度;H指挖土高度;K指土方放破系数。
公式:V=1/3h(S上+√(S下*S上)+S下)S上=140 S下=60V=1/3*3*(140+60+√140*60)=291.65m2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锥体: 底面面积×高÷3台体: V=[ S上+√(S上S下)+S下]h÷3球缺体积公式=πh²(3R-h)÷3球体积公式:V=4πR³/3棱柱体积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 (l为侧棱长,h为高)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3*h注: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圆柱体:表面积:2πRr+2πRh 体积:πRRh (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为圆柱体高) 圆锥体:表面积:πRR+πR[(hh+RR)的平方根] 体积: πRRh/3 (r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为其高, 平面图形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正方形a—边长C=4a S=a2 长方形a和b-边长C=2(a+b) S=ab 三角形a,b,c-三边长h-a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s=(a+b+c)/2 S=ah/2=ab/2·sinC =[s(s-a)(s-b)(s-c)]1/2=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d,D-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S=dD/2·sinα 平行四边形a,b-边长h-a边的高α-两边夹角S=ah=absinα 菱形a-边长α-夹角D-长对角线长d-短对角线长S=Dd/2=a2sinα 梯形a和b-上、下底长h-高m-中位线长S=(a+b)h/2=mh 圆r-半径d-直径C=πd=2πr S=πr2=πd2/4 扇形r—扇形半径a—圆心角度数C=2r+2πr×(a/360) S=πr2×(a/360) 弓形l-弧长S=r2/2·(πα/180-si nα)b-弦长=r2arccos[(r-h)/r] - (r-h)(2rh-h2)1/2h-矢高=παr2/360 - b/2·[r2-(b/2)2]1/2r-半径=r(l-b)/2 + bh/2α-圆心角的度数≈2bh/3 圆环R-外圆半径S=π(R2-r2)r-内圆半径=π(D2-d2)/4D-外圆直径d-内圆直径椭圆D-长轴S=πDd/4d-短轴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