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急救的6个关键点

合集下载

心脏复苏的现场应对策略

心脏复苏的现场应对策略

心脏复苏的现场应对策略心脏停跳是一种突发的并且危险的状况,需要迅速而准确的应对。

在现场应对心脏复苏时,正确的策略和处理方式能够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心脏停跳现场应对过程中常用的策略和技巧。

一、判断心脏停跳首先,应该准确判断患者是否发生了心脏停跳。

常见的判断方法有检查意识、观察患者是否有自主呼吸、听取心音等。

如果患者完全失去意识,没有呼吸,或者听不到心音,很可能是心脏停跳。

在判断为心脏停跳之后,应尽快启动急救程序。

二、呼叫急救人员在确定发生心脏停跳后,立即呼叫急救人员。

急救人员通常会要求提供详细的现场信息,如具体地点、患者状况等,以便他们能够准备好所需设备和药物,迅速赶到现场。

三、开始心肺复苏在急救人员赶到之前,应尽快开始心肺复苏。

首先,确定患者的胸部没有异物,并迅速找到合适的位置开始进行心脏按压。

按压位置通常位于胸骨下缘的正中央,两手交叠,掌心紧贴胸壁。

按压的频率应为100-120次/分钟,按压力度要大而均匀。

按压与吹气的比例为30:2,每隔30次按压进行两次呼吸。

四、查明患者背景信息在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应尽量查明患者的背景信息。

了解患者的身份、健康状况、过去的疾病史等能够帮助急救人员更好地判断原因和处理方式。

五、电除颤及药物应用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考虑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进行电除颤。

AED能够检测和分析患者的心律,并根据需要提供除颤电击。

同时,在医疗人员赶到之前,也可以考虑使用呋塞米、肾上腺素等药物辅助治疗。

六、协助医疗人员在急救人员到达现场之后,应积极与其合作,提供所需的信息并协助其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医疗人员可能会进行其他的急救措施,如人工呼吸、插管等。

在这个过程中,与医疗人员的紧密配合能够最大化地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总之,心脏复苏的现场应对策略主要包括判断心脏停跳、呼叫急救人员、开始心肺复苏、查明患者背景信息、电除颤及药物应用以及协助医疗人员。

掌握这些策略和技巧,并在实际应急情况中合理运用,能够为心脏复苏提供更好的救治效果,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遇到心跳骤停时应如何正确实施心肺复苏

遇到心跳骤停时应如何正确实施心肺复苏

遇到心跳骤停时应如何正确实施心肺复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有人突然心跳骤停的紧急情况。

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状况,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有效的救治,患者很可能会失去生命。

而心肺复苏术(CPR)则是在这种关键时刻能够挽救生命的重要手段。

下面,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遇到心跳骤停时应如何正确实施心肺复苏。

一、判断心跳骤停在开始心肺复苏之前,我们首先要准确判断患者是否出现了心跳骤停。

这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1、意识丧失:拍打患者双肩并呼喊,观察其有无反应。

2、呼吸停止:将耳朵贴近患者口鼻,感受有无呼吸气流,同时观察胸部有无起伏。

3、颈动脉搏动消失:用食指和中指触摸患者颈部甲状软骨旁约两指处的颈动脉,感受有无搏动。

如果患者同时出现了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和颈动脉搏动消失,就可以判断为心跳骤停,需要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二、实施心肺复苏的步骤1、呼叫帮助在确定患者心跳骤停后,应立即大声呼喊,请求周围人的帮助,同时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如 120)。

清晰地告知接线员所在位置和患者的大致情况,以便急救人员能够尽快赶到。

2、摆放体位将患者仰卧在坚实的平面上,如地面或硬板床上。

如果患者躺在软床上,应在其背部垫一块硬板,以保证按压的效果。

同时,要解开患者的衣领、腰带,去除口中的异物和假牙,保持呼吸道通畅。

3、进行胸外按压(1)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 1/3 交界处)。

(2)按压手法:用一只手掌根部紧贴按压部位,另一只手的手掌重叠放在这只手的手背上,手指交叉相扣,双臂伸直,利用上半身的重量垂直向下按压。

(3)按压深度:成人按压深度至少 5 厘米,但不超过 6 厘米;儿童按压深度约为 5 厘米;婴儿按压深度约为 4 厘米。

(4)按压频率:每分钟 100 120 次,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

4、开放气道(1)仰头抬颏法:一只手放在患者的前额,用力使头部后仰,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抬起下颏,使下颌尖、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垂直。

(2)托颌法:双手放在患者头部两侧,肘部支撑在患者躺的平面上,双手用力将患者下颌角托起,使头后仰,下颌骨前移。

心脏骤停的急救措施

心脏骤停的急救措施

心脏骤停的急救措施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或异常跳动,导致血液无法循环供应到身体各个部位,一旦发生,需要立即进行急救。

下面介绍心脏骤停的急救措施。

第一步:判断患者是否有呼吸在发现患者有不正常情况时,首先需要判断患者是否有呼吸。

具体操作如下:1.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听是否有呼吸声。

2.用手检查患者颈侧动脉的搏动(颈动脉搏动),观察轻微颤动,这表示患者呼吸存在。

如果确认患者没有呼吸,说明患者可能已经发生心肺骤停,需要紧急进行心肺复苏。

第二步: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指通过外力对心肺进行刺激,维持血液循环供应,起到救治的作用。

具体急救措施包括以下几步:1.打开气道:将头部后仰,打开患者口腔,清除口腔内异物。

2.进行人工呼吸:将一只手放在患者前额上,另一只手和肩部呈90度,同时抬起患者下巴,使气道打开。

然后将自己的口唇紧贴患者口部,将空气吹入患者的喉管。

3.进行胸外按压:将患者平躺在硬板床上,进行胸外按压治疗,以维持血液的流通。

按压方法是用两个手心交叉叠放在胸骨中央,挺直手臂,使力量垂直向下,并作有节奏地按压,每分钟应做100-120次。

4.采用除颤器:如果ed流出室颤或无脉搏室速时,可采用除颤器进行电除颤(美式BLS程序)。

注意事项:•不要在胸骨上停留过久,以免造成肋骨骨折。

•尽量减少按压穴位偏移。

•在进行胸外按压的同时,进行人工呼吸治疗,并保持呼吸和按压节奏一致。

第三步: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经过急救人员的抢救,患者的生命得到了保护,但仍需要护送患者前往医院进一步进行救治。

在送往医院过程中,需要继续对患者进行观察,包括呼吸、脉搏和意识情况,一旦发现异常需要立即进行相应处置。

总结心脏骤停是一种常见而且危险的急救病症,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急救措施,才能够及时为患者提供救治。

因此,在平时生活中,大家需要学会基本的急救知识,这对于自己和身边的人都有很大的帮助。

心脏骤停急救

心脏骤停急救

心脏骤停急救心脏骤停是一种紧急医疗事件,需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本文将介绍心脏骤停的原因、急救方法和注意事项,为读者提供有关心脏骤停急救的基本知识。

心脏骤停的原因心脏骤停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心肌梗死。

当心脏供血不足时,心肌会因缺氧而坏死,导致心脏骤停。

此外,其他原因包括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遗传性疾病等。

在某些情况下,如意外事故、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也可能导致心脏骤停。

急救方法当发现有人出现心脏骤停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拨打120或联系周围的人寻求帮助。

2、将患者平放在地面上,头部略微抬起。

3、解开患者上衣领口,暴露胸部。

4、实施心肺复苏术(CPR)。

这是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来维持患者血液循环和呼吸的重要急救方法。

5、除颤器。

如果可能的话,将除颤器带到现场,并在医疗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使用。

注意事项在实施急救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不要随意给患者用药。

2、在实施CPR时,注意不要用力过猛或过快,以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3、在使用除颤器前,必须先确定患者是否适合使用除颤器。

4、在急救过程中,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预防建议为了避免心脏骤停的发生,建议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加强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心血管疾病。

2、控制饮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的摄入,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

3、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保持心情愉悦。

4、坚持适当的运动,保持身体健康。

5、戒烟限酒,避免不良生活习惯。

总之,了解心脏骤停的原因和急救方法非常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预防心血管疾病,保持身体健康。

如果遇到有人出现心脏骤停的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

我们也应该关注急救技能的培训,提高公众的急救能力,为构建安全健康的社会环境做出贡献。

心跳骤停应急救援技巧

心跳骤停应急救援技巧

心跳骤停应急救援技巧
心搏骤停应急救援技巧
1. 紧急评估
在开始任何急救措施之前,首先要确保现场安全。

接着,判断
患者是否有意识。

轻拍患者的肩膀并大声询问以判断其是否有反应。

2. 呼叫紧急医疗服务
如果患者无反应,立即指派某人拨打当地的紧急服务电话(例
如中国的120),并告知他们患者可能出现了心搏骤停。

3. 进行心肺复苏 (CPR)
如果您受过CPR培训,应该立即开始进行心肺复苏。

如果未
受过培训,请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 双手叠放,掌根放在患者胸骨中部。

- 用身体的重量垂直向下按压胸部约5厘米深,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到120次。

- 每进行30次按压后,如果您受过培训并且现场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请使用AED。

如果没有AED或者您没有受过如何使用的培训,请进行两次口对口人工呼吸。

4.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 (AED)
如果现场有AED,并且您受过使用培训,请按照设备的指示操作。

AED是一种可分析心律并在必要时给予电击的设备。

5. 交替进行CPR和评估
继续进行CPR直到紧急医疗服务人员到达,或者患者开始有生命体征的迹象。

如果您在进行CPR时感到疲惫,请尽可能快地让其他人接替您,以保持急救效率。

6. 跟随专业医疗人员的指示
一旦紧急医疗服务人员到达现场,向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并遵循他们的指示进行下一步的急救措施。

结语
心搏骤停的情况可能随时发生,掌握正确的应急救援技巧能够
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

定期进行CPR培训,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
够有效地提供帮助。

心脏骤停的急救措施

心脏骤停的急救措施

心脏骤停的急救措施引言概述:心脏骤停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病急救情况,需要立即采取措施以挽救生命。

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心脏骤停的急救措施,包括初级生命支持、复苏、除颤等五个部分。

一、初级生命支持1.1 检查患者的反应:轻拍患者的肩膀并呼叫其名字,观察患者是否有反应。

1.2 呼叫急救人员:如果患者没有反应,立即呼叫急救人员,并告诉他们发生了心脏骤停的情况。

1.3 开始胸外按压: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双手交叉放在胸骨下缘,用身体的重量向下按压胸骨,每分钟至少进行100次按压。

二、复苏2.1 建立通气道:将患者的头部后仰,使用手指打开患者的下颌,清除口腔内的任何异物。

2.2 进行人工呼吸:用口对口或口对鼻的方式进行人工呼吸,每次呼吸持续1秒钟,观察胸廓的抬升。

2.3 继续心脏按压:在进行人工呼吸的同时,继续进行心脏按压,保持按压与呼吸的比例为30:2。

三、除颤3.1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如果有AED设备,立即使用它。

打开AED,按照设备上的指示进行操作。

3.2 准备除颤:如果没有AED设备,继续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

3.3 等待急救人员:在等待急救人员的过程中,继续按照之前的急救措施进行。

四、高级生命支持4.1 静脉通路建立: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后,他们会建立静脉通路,以便给患者输液和药物。

4.2 药物治疗:急救人员会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适当的药物,如肾上腺素和胺碘酮,以恢复心脏的正常功能。

4.3 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如果患者无法自主呼吸,急救人员会进行气管插管并进行机械通气。

五、转运和进一步治疗5.1 转运到医院:一旦患者的心脏恢复了正常的跳动,急救人员会将其转运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5.2 进一步治疗:在医院,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如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或心脏起搏器植入等。

结论:心脏骤停是一种紧急情况,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心脏骤停现场应急处理措施

心脏骤停现场应急处理措施

心脏骤停现场应急处理措施1. 确认安全环境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请确保现场环境安全,避免二次伤害的发生。

2. 识别心脏骤停确认患者意识丧失,无呼吸或呈喘息样呼吸。

可通过轻拍患者肩膀并大声呼唤来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

3. 呼叫紧急救援立即拨打120或当地紧急救援电话,告知接线员患者的状况以及需要的医疗设备。

4. 开始心肺复苏(CPR)如果您受过CPR培训,请按照培训内容进行操作。

如果未受过培训,请遵循以下步骤:1. 跪在患者身边,将一手放在患者胸骨中部,另一手叠在其上方。

2. 保持手臂伸直,用身体重量垂直向下按压胸部约5厘米深,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

3. 每进行30次按压后,进行两次口对口人工呼吸。

如果患者胸部有开放性伤口,请用保鲜膜或干净布料覆盖伤口后再进行按压。

5.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如果现场有AED,请按照设备指示进行操作。

AED是一种可分析心律并在必要时给予电击的设备,对于心脏骤停患者来说,它是挽救生命的关键工具。

6. 监测患者状况在进行CPR和使用AED的过程中,持续监测患者的心跳和呼吸。

如有脉搏和呼吸恢复,继续保持CPR,等待专业医疗人员到达现场。

7. 等待救护车到达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持续进行CPR,并确保患者的气道畅通。

如有条件,可对患者进行监测,如血压、心率等。

8. 救护车到达后配合救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救治,提供现场情况和已采取的措施的详细信息。

9. 后续处理救护车离开后,如有需要,对现场人员进行心理安抚和疏导。

同时,对患者进行转运,确保在途中持续进行必要的救治。

心脏骤停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立即采取行动。

以上措施旨在为患者提供最佳救治,但请注意,只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才能进行心肺复苏等操作。

在紧急情况下,请务必拨打120或当地紧急救援电话,寻求专业援助。

应对突然心搏停止的紧急措施

应对突然心搏停止的紧急措施

应对突然心搏停止的紧急措施1. 确认安全环境在开始任何急救措施之前,请确保您和伤者均在安全环境中。

如果有可能存在危险,请立即移至安全区域。

2. 判断伤者状况轻拍伤者肩膀并大声呼唤,以判断其是否有意识。

如果伤者无反应,请立即呼叫急救电话。

3. 开放气道将伤者平躺在硬平面上,仰面朝上。

仰起头部,提起下巴,使气道开放。

检查呼吸,看伤者胸部是否有起伏,听是否有呼吸声,感受伤者呼气时面部是否有吹动。

4. 检查脉搏将一手示指和中指并拢,置于伤者一侧颈部动脉处(喉结旁约2.5厘米处),另一手轻放于手指背上。

以每秒100-120次的频率轻柔触摸,观察手指被推动的情况。

检查脉搏时间不超过10秒。

5. 实施心肺复苏(CPR)如果您未受过专业心肺复苏培训,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将伤者平躺在硬平面上,仰面朝上。

- 双手叠放,掌根放在伤者胸骨中部(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

- 用身体重量垂直向下按压胸部约5厘米深,然后放松。

- 每分钟进行100-120次按压,每按压30次,进行两次口对口人工呼吸。

6.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如果现场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请按照设备指示使用。

在操作过程中,请确保有人拨打急救电话并告知医护人员您正在使用AED。

7. 等待救护车到达在实施急救措施的同时,请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并告知医护人员现场情况和已采取的急救措施。

在救护车到达前,请保持现场安静,持续观察伤者状况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急救护理。

8. 紧急情况下的用药除非您受过专业培训,否则不要随意为伤者用药。

如果伤者有明显的过敏反应或其他需要用药的症状,请告知医护人员,并在其指导下使用药物。

9. 记录急救过程在救护车到达后,请向医护人员详细描述您所采取的急救措施,以便他们继续治疗。

如果可能,请记录下急救过程中的关键时间点,如发现伤者状况变化的时间等。

这将有助于医护人员了解急救过程,为伤者提供更好的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骤停急救的6个关键点
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心脏骤停抢救的成功率不足1%,其中抢救方法不当是最主要的原因,导致很多患者被“耽误”了治疗。

掌握下面6个关键点,将有助于提高心脏骤停抢救的成功率。

关键点一、快:10秒完成判断
“快”在心脏抢救的整个过程中,是最重要的。

华伟指出,有研究表明,在心脏急救上每延迟1分钟,病人的存活率就下降10%;10分钟后,病人存活的希望就很小了。

因此,看到一个人晕倒,你第一反应就要去判断他是否为心跳骤停。

判断的方法为:一看,看他还有没有意识;二摸,在喉结两边距离2—3厘米的地方,找到他的颈动脉,摸摸还有没有搏动(图①)。

这些动作一定要在10秒钟之内完成。

如果触摸不到颈动脉搏动,病人又无意识,可以判定心跳已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脏按压。

黄德嘉补充说,判断一个人有没有意识时,还可以掐掐人中,看他有没有反应,但关键还是摸颈动脉。

有些癫痫病人晕倒后也可能没有意识,但颈动脉还在搏动,说明心脏没有停止跳动。

“心脏急救的前6分钟,是黄金时间,因为一旦大脑缺氧超过4—6分钟,脑细胞功能呈不可逆状态。

”因此,黄从新说,心脏急救一定要遵循“现场复苏”和“目击者先复苏”的原则,就是说,谁先看到病人倒下,谁就先复苏,不要互相推托、到处找人,浪费时间。

陈韵岱也指出,正确的心肺复苏最好在4分钟以内就开
始做,操作的速度和频率是让心脏骤停病人回生的关键,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简单的心肺复苏方法。

除了抢救速度快,转运快也非常重要。

黄从新提醒,病人恢复心跳后,要尽快转运到医院。

转运时要继续观察病人的反应,此时还有可能发生心跳骤停。

一旦发生,要马上继续心脏按压。

关键点二、顺:身体放平仰头举颌
病人在硬地板上放好后,要保证他的身体是平的,头向后仰,下颌向上抬。

可以用手扶着他的额头,帮助头后仰,同时用手指清除他嘴里一些可能阻碍呼吸的东西,比如假牙等。

陈韵岱说,一旦心跳停止或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很快会出现呼吸停止。

在抢救原则上,首先就是要开放气道,之后才能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只有仰头举颌,才能保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

不过这点很容易被人忽视,有人光顾着实施心脏按压了,也不管病人的身体是什么姿势;还有人一看见有人晕倒,第一个反应就是从后背扶起他来,用身子托着他的头,这时很难进行正确的人工呼吸和心外按压,这些方法都是错误的。

身体不“顺”,呼吸道不通畅,即便心跳短暂恢复,如果氧气进不来,心脏也很难继续维持正常跳动。

关键点三、直:双臂垂直用力按压
病人的呼吸顺畅了,这时才开始真正的按压。

黄从新说,按压的时候,要左右手重叠。

按压的地方在胸骨中下1/3区域,或者2个乳头连线的中点,就是心脏的位置(图④)。

抢救者的姿势也有一定的要求,不能扭着、歪着,也不能骑在病人身上。

陈韵岱指出,心外按压一定要记住一个字“直”———抢救者要跪在病人的右侧,脸冲着病人;双臂绷直,肘关节固定不动,双肩保持在患者胸骨上方的正中,以髋关节为支点,向下用力、有节奏地按压(图⑤)。

抢救者可以利用自己身体的重量,但胳膊一定要绷住劲,才能保证力量传递到患者胸骨上。

关键点四、硬:躺在木板或地上
心脏按压的地点,一定要选择硬板或地上。

但如果病人是在床上或沙发上发病,黄从新认为,搬动具有一定的风险,最好是学学医院里或120急救人员的做法———把病人的头稍微抬起,快速地在后背下方插入一块硬板。

这种硬板不用太大,比病人的背稍宽一点、2尺来长就行,垫在上半身下面,使按压心脏时后背有个支撑。

如果床或沙发非常软,垫的时候也要注意,最好把板子搭在床沿硬一点的地方,别让它一按就陷下去。

要是家里实在找不到这样的板,为了节约时间,也可以搬动,但搬动时一定要平抬,头向后仰,保持气道畅通。

天气冷的时候,因为怕病人着凉,有些人会在地上铺一层被子,或者把病人放在铺着地毯的地板上,这样是否影响抢救的效果呢?华伟说,这些做法都可以,只要不在有弹簧的地方,比如席梦思床和沙发上实施就行,这是心脏按压最忌讳的。

因为心跳停止之后,实施心脏复苏的目的就是通过按压胸廓来挤压心脏,让心脏向外排血,人工地恢复心脏血液循环。

在软的地方按压时,
身体会随着弹簧一起下陷,但胸廓并没有下陷,所以完全起不到挤压心脏的目的。

关键点五、深:胸骨下陷5厘米
按压的力度怎么掌握?华伟指出,要让胸骨下陷到一定的深度,临床上的标准是:成人胸骨下陷4—5厘米,5—13岁的孩
子下陷3厘米,婴幼儿下陷2厘米———小孩的胸壁薄,太用劲会导致胸骨骨折和心包破裂。

如果你记不住这么具体的数字,只要记住,不管什么对象,按压时把胸廓按下去3—5厘米就行(图⑥),小孩取下限3厘米,大人取上限5厘米,感觉到昏迷者的胸骨下陷了,才算有效。

“不仅是老百姓,这点连医院里的年轻
大夫也很容易忽视,按压时很快、频率很高,但没有深度,心脏受到的挤压不够,白白浪费了抢救时间。

”华伟说。

除了按压要有深度,人工呼吸时吹气也要深,一定要把这口气“送”到病人肺里。

黄从新提示,做的时候要一手捏紧患者鼻子,另一只手放在下颌,向下用力,把他的嘴打开,然后深深地吸一口气,用自己的嘴盖严患者的嘴,别漏气,最后用力地把气吹进患者的呼吸道里。

只有当这口气达到肺里,患者的胸廓才会鼓起来。

“对于没有心脏急救知识的老百姓来说,人工呼吸不太好掌握,也有人在心理上比较抗拒。

”黄德嘉指出,国外临床研究显示,
与单做心脏按压相比,人工呼吸加心脏按压反而会降低抢救的成
功率,因此,目前国外一般提倡只进行心脏按压。

同时让其他人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让专业的急救人员尽快赶来。

关键点六、数:每分钟100下
“按压时,不能没有规律地乱按,”黄从新说,最好自己心里数着数,按压的频率要快,基本上每分钟80—100次。

此外,黄德嘉特意指出,做心外按压时注意,不仅要保证每分钟100次的频率,还要判断每次按压是否有效,其标准是:每按压心脏1次,颈动脉就跳1下。

如果你自己不会判断,就一直按压下去,千万不要停,观察着病人的情况,直到急救人员赶来进行进一步的救治,包括上呼吸机、心脏除颤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