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兴城市地质实习报告
兴城地质实习报告崩塌

一、引言地质实习是地质学专业学生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实地考察,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地质现象相结合,提高地质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本次实习以兴城地区为对象,重点考察了崩塌现象。
以下是实习过程中的观察与思考。
二、实习背景兴城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地处华北平原与辽东丘陵的过渡地带,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现象丰富。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兴城地区崩塌现象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了解崩塌现象的成因、分布及危害,对于预防地质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习内容1. 崩塌现象观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重点观察了以下几种崩塌现象:(1)岩质崩塌:在兴城地区,岩质崩塌主要表现为岩体从母岩体上脱落,形成大小不一的岩块。
观察发现,崩塌岩块多为长石、石英等硬质矿物组成,岩质坚硬,抗风化能力较强。
(2)土质崩塌:土质崩塌主要发生在坡度较大、土体松散的地区。
观察发现,崩塌土体多为黄土,含有较多的植物根系,土体结构松散,易发生崩塌。
(3)混合型崩塌:混合型崩塌是指岩质与土质共同发生的崩塌现象。
在兴城地区,混合型崩塌主要表现为岩体与土体共同脱落,形成大小不一的岩土混合体。
2. 崩塌成因分析(1)地质构造因素:兴城地区地处华北平原与辽东丘陵的过渡地带,地质构造复杂。
断裂构造、褶皱构造等地质构造因素,导致岩体破碎、土体松散,为崩塌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2)地形地貌因素:兴城地区地形起伏较大,坡度较陡,有利于崩塌的发生。
此外,地形地貌因素还决定了崩塌的规模和分布。
(3)人类活动因素:城市化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加剧。
如过度开采、工程建设等,使岩体破碎、土体松散,为崩塌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四、实习思考1. 崩塌现象的预防(1)加强地质调查:对兴城地区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查明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等因素,为崩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2)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充分考虑地质环境,避免在地质条件不利地区进行工程建设。
地质实习报告兴城

一、前言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地质构造和地质现象,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兴城地质实习。
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了兴城地区的地质构造、岩石类型、矿床分布等知识,并对地质实习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实习目的与任务1. 实习目的(1)了解兴城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地质现象;(2)掌握野外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3)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4)增强对地质专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2. 实习任务(1)参观兴城地质博物馆,了解兴城地区的地质历史;(2)进行野外地质调查,观察岩石类型、地质构造等;(3)分析地质现象,总结地质规律;(4)撰写实习报告。
三、实习时间与地点1. 实习时间:2023年10月15日-10月21日2. 实习地点:辽宁省兴城市四、实习内容1. 参观兴城地质博物馆在实习的第一天,我们参观了兴城地质博物馆。
馆内展示了兴城地区的地质历史、岩石类型、矿床分布等知识,使我对兴城地区的地质构造有了初步的了解。
2. 野外地质调查(1)黑鱼沟地质剖面在黑鱼沟地质剖面,我们观察了不同地质时代的岩石类型,了解了地壳运动对岩石的影响。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如何识别不同类型的岩石,并分析了岩石的成因。
(2)上长茂地质剖面在上长茂地质剖面,我们观察了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现象,了解了地壳运动对地质构造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如何识别不同类型的褶皱和断层。
(3)牤牛山路地质剖面在牤牛山路地质剖面,我们观察了侵入岩、火山岩等岩石类型,了解了岩浆活动对地质构造的影响。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如何识别不同类型的侵入岩和火山岩。
3. 地质现象分析通过对野外观察到的地质现象进行分析,我们总结了以下规律:(1)地壳运动是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2)岩浆活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等地质作用对地质构造有重要影响;(3)地质构造与地球内部物理、化学过程密切相关。
五、实习总结1. 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野外实习是地质学学习的重要环节。
我的地貌实习报告

地质地貌实习报告姓名: 樊永乐学号:2012013168第一章区域概况(一).兴城市1.地形地貌兴城市境内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为松岭山脉延续分布丘陵地带。
最高山峰黄顶山海拔701.8米,渤海沿岸为狭长的海滨平原,是沟通关内外的重要通道。
较大河流有六股河、烟台河、兴城河等。
兴城台地属华北地台北缘,辽西冀东地区,出露的主要岩石为前寒武纪及造山带结晶岩系包括:太古代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花岗质片麻岩,中生代黑云母二长花岗(浅色花岗岩)、眼球状花岗质片麻岩,脉岩类伟晶花岗岩、石榴石花岗岩、及基性岩脉等。
2.气候特点本县处于北温带亚温润性气候区。
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8.7℃。
一月平均气温-8.8℃,最低气温-24.2℃,七月平均气温24℃,最高气温38.2℃。
年平均降水量600毫米,雨热同季,无霜期175天左右。
3.人文经济辽宁省兴城市是辽宁省省辖县级市(由葫芦岛市代管),是全国闻名的旅游度假胜地,历史悠久。
兴城市土地类型多样,土质较好,适于植物生长。
主要农作物有高梁、玉米、谷子、水稻等。
兴城市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铅、锌、铜、钼、大理石、硅石、长石、重晶石、石灰石、无烟煤、花岗岩等20多种。
(二).秦皇岛柳江盆地1.地形地貌柳江盆地位于秦皇岛市以北的燕山脚下,六平方公里的盆地内荟萃了数亿年的各种地质现象,各地质时代、各种沉积环境的地层出露齐全、层次完整,地层单位界线清楚,化石丰富,是中国华北地区地质构造的缩影;地球上三大岩类在此出露齐全,岩石种类繁多,内外动力地质地貌景观千姿百态,区内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溶洞,含有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且邻近海岸,受海陆交互作用,形成了微缩景观式的地形地貌,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
柳江盆地为一向斜构造。
地层分区属于华北——东北南部区的燕山分区的山海关小区。
区域地层特征属典型的华北地台型。
前青白口纪的变质岩广泛分布于盆地的外围。
晚元古界、古生界则分布于斜的两翼。
兴城沉积岩实习报告

兴城沉积岩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深入了解沉积岩的形成过程、特征以及分类,提高我们对沉积岩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实地考察和观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地质现象相结合,增强我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实习时间2023年8月18日至2023年8月25日三、实习地点兴城,位于我国辽宁省南部,地处华北地块与东北地块之间,是一个具有丰富地质资源的地区。
四、实习内容在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兴城的海滨、山脉和湖泊等不同地貌,通过实地观察和分析,对沉积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1.海滨沉积岩在海滨地区,我们主要观察了海蚀地貌和沉积物。
通过观察海蚀穴、海蚀台地等现象,我们了解到海浪对沉积岩的侵蚀和塑造作用。
同时,我们还采集了不同种类的贝壳和珊瑚,观察它们的结构和特征,了解了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2.山脉沉积岩在山脉地区,我们主要观察了山脉的地质结构和岩石类型。
通过观察山脉的褶皱、断层和岩层等现象,我们了解了山脉的形成过程和地质变迁。
同时,我们还采集了不同种类的岩石样本,进行了岩石分类和岩性分析。
3.湖泊沉积岩在湖泊地区,我们主要观察了湖泊的沉积物和生态环境。
通过观察湖泊的沉积物分布和水质状况,我们了解了湖泊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和生态环境变化。
同时,我们还采集了湖泊沉积物样本,进行了沉积物分析和水质评价。
五、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沉积岩的特征和分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通过实地观察和分析,我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地质现象相结合,提高了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此外,实习过程中我们还学到了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等社交技能,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和地质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我们要感谢实习老师和同学们的指导和支持,让我们在兴城沉积岩实习中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我们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地质素养,为地质事业做出贡献。
地理兴城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2023年8月,我们地理学专业的同学们在兴城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习。
兴城,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是一座历史悠久、风光旖旎的海滨城市。
此次实习旨在让我们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深入了解地理环境,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二、实习内容1. 地形地貌观察实习期间,我们走访了兴城周边的山脉、平原、海岸等地貌类型。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观察了山脉的走向、地形起伏,了解了地质构造和地貌形成过程。
同时,我们还参观了兴城古城墙,感受了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的历史底蕴。
2. 气象观测在兴城气象站,我们学习了气象观测的基本方法,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的观测。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气象观测仪器的使用技巧,了解了气象变化规律。
3. 水文调查在兴城海滨,我们进行了水文调查。
通过测量海水深度、流速、水温等数据,我们了解了海洋水文特征。
此外,我们还观察了海岸线的侵蚀、淤积现象,分析了海岸线变化的原因。
4. 生态环境调查在兴城周边的森林、湿地等生态环境,我们进行了实地调查。
通过观察植物、动物种类,了解生物多样性,分析了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措施。
5. 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运用GIS软件对收集到的地理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完成了实习报告的编制。
三、实习收获1. 提高了地理实践能力:通过实地考察,我们深入了解了地理环境,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了地理实践能力。
2. 拓宽了知识面: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地形地貌、气象、水文、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知识,拓宽了地理知识面。
3. 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4. 增强了社会责任感:通过实习,我们了解到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增强了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
四、实习体会1. 地理实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地理素养。
2. 实习过程中,我们要善于观察、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兴城沉积岩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兴城,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是一处地质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独特的地区。
沉积岩作为地质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地球历史上的环境变迁和生物演化。
为了深入了解沉积岩的形成、特征及其在地质学中的应用,我们于2023年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兴城沉积岩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加深对沉积岩的认识,掌握沉积岩的识别方法,了解沉积岩的形成环境,并探讨沉积岩在地质勘探和资源评价中的重要性。
二、实习地点与内容实习地点选在兴城及周边地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兴城海滨沉积岩考察:重点观察海滩砂、贝壳层、泥岩等沉积岩的分布、特征和成因。
2. 义县组火山-沉积岩考察:研究义县组火山碎屑岩与沉积岩的交互层理,了解火山活动与沉积作用的关系。
3. 长城脚下的沉积岩考察:观察长城脚下砾岩、砂岩等沉积岩的层理构造,了解地质年代和古地理环境。
三、实习过程与观察1. 兴城海滨沉积岩考察:- 在海滩上,我们观察到大量贝壳层,层内贝壳种类丰富,包括扇贝、蛤蜊、海螺等,表明此处曾为古海洋环境。
- 贝壳层之上为砂层,砂粒大小不等,表明沉积环境曾发生变迁。
- 在海滩附近,还发现了泥岩,泥岩细腻,富含有机质,表明此处曾为湖泊或沼泽环境。
2. 义县组火山-沉积岩考察:- 在尖山地区,我们观察到义县组火山碎屑岩与沉积岩的交互层理,火山碎屑岩主要由火山灰、火山弹、火山角砾等组成,沉积岩则以泥岩、砂岩为主。
- 通过观察层理构造,我们了解到火山活动与沉积作用的关系,火山活动为沉积作用提供了物质来源,而沉积作用则对火山碎屑岩进行了改造。
3. 长城脚下的沉积岩考察:- 在长城脚下,我们观察到砾岩、砂岩等沉积岩,层理构造明显,表明此处曾为河流或湖泊环境。
- 通过观察层理构造,我们了解到地质年代和古地理环境,为研究区域地质演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实习总结与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沉积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沉积岩的形成环境:沉积岩的形成与地质环境密切相关,包括气候、水文、生物等因素。
兴城地质实习报告(新)

兴城地质实习报告兴城地质实习报告第一章:绪言1.1:自然地理情况兴城市地处辽宁省西南,辽东湾西岸,居"辽宁西走廊"中部。
东南部濒临渤海,东北倚热河丘陵,毗邻葫芦岛市连山区、龙港区,西南隔六股河与绥中相望,西北同建昌接壤。
全市总面积2148平方公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8万亩。
全市辖2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总人口56万。
兴城为多民族聚居地,有汉、满、蒙古、回等17个民族,其中满族人口最多,占全市总人口的52%。
1.2:经济情况兴城市地处北温带,属亚温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8.7℃,7月份平均湿度25.7℃.兴城海滨海水表层温度7月份20℃,8月份可达23℃.全年气候温和宜人,四季分明,夏天酷暑,冬无奇寒,春暖秋爽,有利于发展旅游疗养事业。
兴城市区位于兴城市境内东北隅。
距辽宁省省会沈阳市314公里,离首都北京415公里,距葫芦岛港30公里,,离秦皇岛港120公里。
京哈102国道、京沈高速公路横贯市区,交通十分便捷,是华北通往东北的交通。
兴城市依山傍水,东南沿海为平原,中部多为丘陵,西北部为山区。
兴城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境内物产资源丰富。
有富饶的土地资源,辽阔的水产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闻名中外的旅游疗养资源。
兴城以盛产水果著称,为国家优质果生产基地。
兴城有76公里的海岸线,海产品尤为丰富。
兴城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远在原始社会,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殷商时代属狐竹国地,战国为燕地,秦统一后属辽西产郡,隋唐属柳城、来远两县分辖。
兴城之名源于辽代圣宗统和八年(公元990年),置严州设兴城县。
明设宁远卫城,清设宁远州,1914(民-国三年)复用兴城之名至今。
明清时期,兴城为北方军事要塞。
现存兴城古城,即为明清时期的宁远古城。
兴城地质实训报告

一、前言为了深入了解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野外实践能力,我们于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在辽宁省兴城市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地质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增强我们对地质构造、岩石类型、地层分布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训目的1. 熟悉兴城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和地层分布。
2. 掌握野外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3. 提高对地质现象的识别和分析能力。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野外生存技能。
三、实训地点及时间实训地点:辽宁省兴城市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四、实训内容1. 地质构造考察在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对兴城地区的地质构造进行了考察。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兴城地区的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了解了它们的形成原因和分布规律。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认识到地质构造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和物质运移的结果,对地球表面的地貌和资源分布有着重要影响。
2. 地层分布调查我们重点对兴城地区的地层分布进行了调查。
通过观察不同地层的岩性、厚度和接触关系,我们了解了该地区地层的形成演化过程。
实习期间,我们识别了多种岩石类型,如沉积岩、火山岩、变质岩等,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
3. 岩石鉴定与描述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岩石的鉴定和描述方法。
通过观察岩石的宏观特征和微观结构,我们掌握了岩石的命名和分类。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如何使用地质罗盘进行方向测定,为后续的地质填图工作打下了基础。
4. 地质填图与剖面测量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地质填图和剖面测量。
通过实地观测,我们掌握了地质填图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并学会了如何绘制地质剖面图。
在剖面测量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地质剖面图在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五、实训总结1. 收获与体会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对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野外实践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观察、分析地质现象,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我们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分享地质学的乐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兴城市地实习报告书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专业:地理科学专业姓名:代华玉学号: **********日期:2011年7月28日一兴城实习基地区域概况:1.1:自然地理情况兴城市地处辽宁省西南,辽东湾西岸,居"辽宁西走廊"中部。
东南部濒临渤海,东北倚热河丘陵,毗邻葫芦岛市连山区、龙港区,西南隔六股河与绥中相望,西北同建昌接壤。
全市总面积2148平方公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8万亩。
全市辖2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总人口56万。
兴城为多民族聚居地,有汉满、蒙古、回等17个民族,其中满族人口最多,占全市总人口的52%。
1.2:经济情况兴城市地处北温带,属亚温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8.7℃,7月份平均湿度25.7℃.兴城海滨海水表层温度7月份20℃,8月份可达23℃.全年气候温和宜人,四季分明,夏天酷暑,冬无奇寒,春暖秋爽,有利于发展旅游疗养事业。
兴城市区位于兴城市境内东北隅。
距辽宁省省会沈阳市314公里,离首都北京415公里,距葫芦岛港30公里,,离秦皇岛港120公里。
京哈102国道、京沈高速公路横贯市区,交通十分便捷,是华北通往东北的交通。
兴城市依山傍水,东南沿海为平原,中部多为丘陵,西北部为山区。
兴城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境内物产资源丰富。
有富饶的土地资源,辽阔的水产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闻名中外的旅游疗养资源。
兴城以盛产水果著称,为国家优质果生产基地。
兴城有76公里的海岸线,海产品尤为丰富。
兴城是辽宁省历史文化名城,兴城古城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部分,是我国仅存的有完整城墙的四座古城之一。
兴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以境内的奇特自然风光及独特的人文景观著称于世,以古城之一。
兴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以奇特自然风光及独特的人文景观著称于世,以古城、温泉、首山、海滨和菊花岛五大景区为一体,构成兴城海滨风景名胜区,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首山景区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兴城文物古迹繁多,全市有市级以上重点风景名胜区,首先景区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兴城文物古迹繁多,全市有市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十余处,其中兴城城墙祖氏石坊、鼓楼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区域地质背景:兴城市位于辽宁省西部,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华北地台北部。
辽宁又是中、新生代时期中国东部大陆边缘活动带组成部分,,区域地质构造复杂。
我国境内的华北地台,其主体位于华北地区,轮廓大致成一三角形。
二实习路线1 三礁览胜路线点号:001点性:岩石控制点描述:明显的岩性控制点,二长花岗岩中有肉红色的花岗岩脉且白色石英岩脉切肉红色花岗岩脉。
点号:002点性:岩性控制点描述:为辉石花岗岩岩脉。
辉石花岗岩中:斜长石含量<5%,其上有些小洞(因为以前小洞里充满不稳定的暗色矿物。
经分化。
出露,再分化,形成孔洞)风化面呈红褐色,块状,细颗粒。
点号:003点性:岩性控制点描述:伟晶岩脉,有宽约0.2到1米的二长花岗岩入侵,颗粒非常大,比粗砾还大,呈伟晶结构。
点性:岩性控制点描述:无二长花岗岩,为石英斑晶岩脉。
2 龙回头海滨路线点号:001点性:分界点描述:黑云二长花岗岩正长石为主,玻璃光泽两组节理接近直角。
斜长石表面有细小平行的条纹,呈双晶结构。
点号:002点性:分界点描述:以斑状灰黑色的斜长石为主,其次为长条状的角闪石。
点号:003点性:岩性控制点描述:复成分砾岩,其中含有砂岩夹层,在砾岩上还出现了断层,颗粒比002号点较大。
点号:004点性:岩性控制点描述:基性斜长石,多断层。
点号:005点性:岩性控制点描述:砾岩,坚硬,致密,磨圆好,成分单一,胶结物为硅质。
3 夹山路线点号:001点性:分界点描述:点西为太古代花岗岩,点东为常州沟组。
为不整合接触,有松散的古风化壳。
点号:002点性:分界点描述:点西为串岭沟组,点东为常州沟组。
灰色沉积岩中夹有页岩,沉积岩有层理。
点号:003点性:岩性控制点描述:团子山组的白云岩,风化强,表面有刀砍状。
点性:岩性控制点描述:为大虹裕组中下部的页岩,浅灰色的粘土矿物公路旁有砂岩。
4 白庙子路线点号004岩性观察点自然露头。
岩性:中元古蓟县系杨庄组含燧石条带随时结合白云质辉岩。
产状:258∠15,杨庄组75∠21,30∠60覆尔沟(逢沟必断)理论的理解。
点号005构造控制点(断层)自然露头。
断层的证据:①不同时期地层对接早寒武古生代形成覆地地形(正断层)。
②地貌沟处位置在断层在断裂(断处易于风化)。
③上盘岩脉(正长斑岩脉没有空间侵位(先有断层后有岩脉且断处有砾棱角状岩石。
④断层构造角砾岩。
⑤张力先张后逆,早寒武昌平租白云质角砾岩。
点号006构造控制点自然露头。
岩性:左侧昌平角砾状角砾岩,右侧为早寒武馒头组地层。
成层的(泥状);成块的泥质页岩紫红色。
构造泥质结构,薄层构造(紫红色泥岩)馒头组;黄绿色页岩(毛庄组);毛庄组特点:①黄绿色辉岩打底,向上可见②薄层辉岩③黄绿色页岩;徐庄组特点①黄绿色粉砂岩,云母成分变高②含云母片的紫红色页岩(颜色比馒头组更红亮)主体岩性出路最长分布最多。
张夏组:厚层辉岩出现进入张夏组构成褶皱的核部320∠60,鲕状辉岩(风华面处,早浮游生物碎屑滚成粒状而构成化石)。
白庙子向斜图三岩石与矿物(一)区域地层发展概况(1)太古宙变质岩石单元在兴城至南部绥中一带大部分分布。
1:20万区调称Mr1混合体花岗岩,现称太古宙绥中花岗岩,野外初步观察总体为变质深成岩浆侵入体。
(2)中、上元古界长城系、蓟县系、青白口系中国燕山地区中、新元古代为大陆板块(地台)边缘裂陷槽环境,发育一套地台型海相碎屑岩、富镁碳酸岩及黏土岩。
在天津蓟县剖面该套地层划分为三个系十二个组,自上而下为长城系(包括常州沟组、串岭沟组、团山子组、大红峪组、高于庄组)、蓟县组(包括杨庄组、舞迷山组、洪水庄组、铁岭组)、青白口系(包括下马岭组、长龙山组、井儿峪组)。
(3)下古生界本区下古生界仅发育有寒武系和奥陶系。
寒武系在区内分为:昌平组、馒头组、毛庄组、徐庄组、张夏组、崮山组、长山组、凤山组奥陶系在区内分为:冶里组、亮甲山组、马家沟组中奥陶统马家沟组沉积后,处于沉积间断,缺失上奥淘统、志留系、泥盆系及下石炭统,直到晚古生代晚石炭世才接受沉积。
(4)上古生界石炭系、二叠系(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蛤蟆山组)更新统棕红色粉砂质黏土和淡黄色土,以及全新统现代河床砂砾沉积。
(5)中生界区内中生界较为发育,但连续性差,多发育在数个独立盆地内。
三叠系(红砬组、后富隆山组)、侏罗系(羊草沟组、兴隆沟组、北票组、海房沟组、髻髫山组、土城子组)、白垩系(义县组、九佛堂组、冰沟组)(6)新生界新生代燕山地区整体处于隆升剥蚀阶段,仅局部地区发育第四系更新统棕红色粉砂质黏土和淡黄色土,以及全新统现代河床砂砾沉积。
岩石(1)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凝结晶形成的岩石,又称火成岩。
岩浆形成于地壳深处或上地幔。
按其活动又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
岩浆作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岩浆上升到一定位置,由于上覆岩层的外压力大于岩浆的内压力,迫使岩浆停留在地壳之中冷凝而结晶,这种侵入作用形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深成侵入岩颗粒较粗,浅成侵入岩颗粒细小或大小不均。
另一种是岩浆冲破上覆岩层冲出地表,喷出的岩浆在地表冷凝而形成的有岩石,称为喷出岩,由于形成的温度低,冷却快,常成玻璃质、半晶质或隐晶质结构,具有气孔、流纹等构造等。
岩浆岩常见的如在地壳中分布很广的中粗粒结构的侵入岩——花岗岩,气孔构造发育,黑色致密的玄武岩,流纹构造显著的酸性喷出岩——流纹岩等。
1二长花岗岩正长石与钾长石的含量相当.2斜长花岗岩含碱性长石很少或不含碱性长石的花岗岩,例如由20%~40%石英、斜长石(更中长石至中长石)及一些深色矿物组成的花岗岩.3伟晶岩具有伟晶结构的浅色脉岩.4正长石中性或半碱性深成岩.主要矿物为钾长石及角闪石,黑云母等.5闪长玢岩中性浅成岩,具有斑晶结构,基质为细粒或隐晶结构,斑晶为中性斜长石及普通角闪石.沉积岩1石灰岩以方解石为主要成分,有灰,灰白,灰黑,浅红,浅黄色等,性脆,硬度不大,小到可不动.2白云岩以碳酸盐为主,常混有方解石,粘土矿物,石膏等杂质.3燧石一种致密坚硬的硅质岩石,主要矿物为磷灰石,常混有砂,黏土,方解石,石英,海绿石.4页岩页岩是一种沉积岩,成分复杂,但都具有薄页状或薄片层状的节理,主要是由黏土沉积经压力和温度形成的岩石,但其中混杂有石英、长石的碎屑以及其他化学物质.(三)变质岩1底砾岩由下伏地层风化剥蚀的砾石形成的,结构和成分成熟度高,成分以稳定岩屑为主,位于海侵层序的最底部的砾岩,其下部存在一个沉积间断。
2构造角砾岩构造角砾岩指由于应力作用原岩破碎成角砾状被破碎细屑充填胶结或有部分外来物质胶结的岩石。
将这样的结构称之为破碎角砾结构。
它是动力变质岩中碎裂程度中等的岩石。
构造角砾岩在断层破碎带广泛分布。
其厚度取决于破碎的强度。
有时可厚达数百米,延伸数十至数百公里。
3绿帘石绿帘石是一种硅酸盐类矿物,它们通常为深浅不同的绿色,也有无色或黄绿色。
如果绿帘石中含锰量高,则被称作红帘石。
绿色的深浅不同,是由于含铁量的不同。
铁越多,颜色越深。
绿帘石晶体为柱状,晶体的集合体一般为粒状。
区域地质构造历史兴城地区前侏罗纪区域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板块(华北地台)北部燕山沉降带东段。
本区域地质构造发展史分为三个阶段:华北地块基底形成阶段、华北板块盖层的发展阶段和大陆板内变形活化阶段华北板块的基底形成阶段在太古宙,本区形成了早期大陆型地壳,以海相中基性火山岩和碎屑沉积为主,太古宙晚期,这些早期大陆型地壳岩石在较深地壳层次发生中深区域编制作用并有深成酸性侵入体形成。
古元古代时期,区内处于隆升剥蚀,形成山海关隆起。
古元古代末发生吕梁远东,形成统一的华北板块区,同时伴有深成岩浆侵入及深成变质变形作用,表现为黑石岗岩体的侵入及构造片麻理的形成。
华北板块盖层发展阶段中元古代——三叠纪,本区进行华北地台盖层沉积阶段,形成了三套趁机盖层:第一套为中、新元古代陆内裂陷槽沉积。
中元古代长城纪早期本区沉积了常州沟——串岭沟期的陆地边缘相沉积物。
兴城运动发生在长城纪内,并伴随有锦西岩体沿东西向断裂带侵入,是一次造陆运动。
第二套沉积盖层为早古生代,典型浅海碳酸盐建造。
古生代寒武纪本区再度沉降。
早寒武世为内源碎屑夹泥岩建造。
中晚寒武世海侵区处于广泛的海侵期,以内源碳酸盐建造为住,为潮见带——潮下带地台相沉积。
早奥陶世末期受加里东运动的影响,本区露出水面,风化剥蚀。
第三套趁机盖层为晚古生代晚石炭世至三叠纪,由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海、陆交互相近海平原沼泽相沉积至中二叠世、三叠纪为大陆河流相沉积。
大陆板内变形活化阶段中生代三叠纪末开始,稳定的地台发生了强烈的构造运动,使本区发生了大规模的褶皱、断裂和岩浆活动,板内变形,地台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