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98自考《学前教育原理》2014版--第一章考核点与要求
学前教育原理00398第一章重点精品课件

学前教育原理00398第一章重点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1.幼儿发展概述2.幼儿身体发展3.幼儿认知发展4.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5.幼儿学习特点与教育启示二、教学目标1.理解幼儿发展的基本概念,掌握幼儿身体、认知、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2.学会分析幼儿的发展需求,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教育工作中。
3.培养教师的观察、评价和指导幼儿发展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幼儿发展中的认知发展、情感与社会性发展。
教学重点:幼儿发展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教育启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2.学具:笔记本、教材、笔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幼儿在园所生活中的照片,引发学生对幼儿发展的关注,提出本节课要探讨的问题。
2.理论讲解:(1)幼儿发展概述:讲解幼儿发展的基本概念、阶段划分以及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
(2)幼儿身体发展:介绍幼儿身体发展规律、特点以及教育启示。
(3)幼儿认知发展:分析幼儿认知发展的阶段、特点以及教育启示。
(4)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阐述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过程、特点以及教育启示。
3.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幼儿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随堂练习:布置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幼儿发展与学习概述身体发展认知发展情感与社会性发展学习特点与教育启示2.教学难点与重点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1)简述幼儿发展的基本概念及阶段划分。
(2)分析幼儿身体发展的规律及教育启示。
(3)结合实际案例,谈谈你对幼儿认知发展的理解。
2.答案:(1)幼儿发展是指幼儿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包括身体、认知、情感与社会性等方面。
幼儿发展分为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三个阶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幼儿发展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拓宽知识视野,提高专业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理论讲解部分,特别是幼儿认知发展和情感与社会性发展。
00398学前教育原理知识要点

主要有家庭以外的施,二是学前公共教育0039学前教育原理社会组织机构指派专人实施。
第一章学前教育的基本问题二.现代学前教育的特征: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内涵第二节学前教育的价值与价值取向家庭教育是幼儿接触学前家庭教育的特点:第三节学前教育的功能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伴随终身。
最早的教育。
第四节学前教育的效益家庭教育是个别是在潜移默化之中进行的。
第五节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实施的。
第二章家庭、托幼机构、社区托幼机构教育群体性,学前公共教育特点:社区在学前教育中托幼机构、第一节家庭、是有关组织机构根据国家或社会的教育目的角色功能托儿所幼专业性,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展开。
第二节家庭、托幼机构、社区的合作儿园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专业化机构。
第三章幼儿教师的角色和专业发展三.学前教育和年龄第一节托幼机构教育与幼儿素养岁)70-6,学前教育:旨在促进入学前儿童(第二节朸儿教师的角色的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第三节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措施的总和。
第四节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四.学前教育的历史与发展现状第四章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的原理与策略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
公有公育第一节环境创设的原理第二节户外环境的创设与利用农业社会的学前教育第三节户内环境的创设与利用工业社会早期的学前教育第五章师幼关系与互动的原理和策略现代社会的学前教育。
第一节师幼关系的本质及其意义五.学前教育未来趋势第二节师幼关系的历史发展与现代特征:托幼机学前教育事业成为了社会公共事业。
第三节建立优质师幼关系的策略扩大托幼机构教育构教育职能进一步加强。
第六章幼儿园班级管理和幼儿行为辅导重视教师的专规模重视托幼机构教育质量。
第一节班级的形式与功能业化发展。
重视对处境不利儿童的补偿教第二节班级生活的组织与管理育。
关注特殊儿童回归主流实施全纳式教第三节幼儿班级生活的年龄特点与指导强调课程的文化适重视多元文化教育,育。
第四节幼儿行为辅导宜性。
走向多元化第七章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原理与方法价值:事物在满足人的需要中的有用性。
学前教育原理00398第一章重点课件

学前教育原理00398第一章重点课件一、教学内容1. 学前教育的定义与性质2. 学前教育的目标与功能3. 学前教育的原则与方法二、教学目标1. 理解学前教育的定义、性质、目标与功能,明确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2. 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为实际教学提供理论指导。
3. 提高学生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热爱,培养他们的专业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2. 教学重点:学前教育的定义、性质、目标与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学前教育实践照片,引发学生对学前教育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1)讲解学前教育的定义与性质,让学生明确学前教育的概念。
(2)分析学前教育的目标与功能,强调其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3)阐述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结合实践案例进行分析。
3. 例题讲解:选取教材中的典型例题,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5.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学前教育原理的理解,促进课堂氛围。
六、板书设计1. 学前教育原理00398第一章《学前教育的基本理念》2. 内容:(1)定义与性质(2)目标与功能(3)原则与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学前教育的定义与性质。
(2)论述学前教育的目标与功能。
(3)举例说明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2. 答案:(1)学前教育的定义:是指在儿童进入小学之前,对其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活动。
性质:具有公益性、全面性、启蒙性、生活性等特点。
(2)学前教育的目标:培养儿童身心健康、智力发展、情感丰富、个性独立、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全面发展的人。
功能:促进儿童身心发展,为小学教育奠定基础,提高国民素质。
自考00398学前教育原理 章节精讲课件复习资料

绪论本章节的知识框架概念绪论本章重点、难点171对象2概念3发展历程4研究内容5研究方法和意义知识点1: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的概念•教育是传递社会经验并培养人的活动,什么是学前教育呢?•广义•狭义•33岁至6、7知识点1: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的概念◆◆◆知识点1: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的概念12、学前教育原理与学前教育学的联系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15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16世纪-18洛克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16世纪-18卢梭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16世纪-18《林哈德与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母亲读物》等教育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318-20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318-20从1820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318-20福禄贝尔••••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杜威蒙台梭利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中国:蔡元培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420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420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10~1.5(2 1.5~3(33~5(46~12(512~18(618~25(725~65(865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小试牛刀1.)ABCD【正确答案】:D小试牛刀2..)A.B.C.D.【正确答案】:A知识点3: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①②③④⑤◆①②③小试牛刀1.)ABC.D【正确答案】:C本章内容概念绪论谢谢第一章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本章节的知识框架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本章节重点、难点1234第一节古代的学前教育知识点1:教育的起源(一)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不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而是一种生物现象,在人和某些高等动物中存在。
利托尔格(法),沛西·能(英)。
是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关于教育起源的学说。
全国自学考试00398《学前教育原理》历年真题含答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学前教育原理试卷(课程代码00398)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认为儿童心理具有“吸收力”和“敏感期”,教师应为儿童提供一个有准备的环境的幼儿教育专家是()。
A.蒙台梭利B.福禄贝尔C.杜威D.皮亚杰2.洛克绅士教育的理论基础是()。
A.“白板说”B.自然教育论C.泛智学说D.“六大解放”3.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这种观点属于()。
A.生物起源说B.心理起源说C.劳动起源说D.神话起源说4.《列女传·周室三母》记载的“及其有娠,目不识恶色,耳不昕淫声,口不出敖言……”,这段话描述的是周文王的母亲太任实施的()。
A.音乐教育B.美术教育C.胎教D.军事教育5.精神分析学派对现代学前教育实践产生的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
A.强调活动的重要性B.强调兴趣与需要的重要性C.是现代流行的“支架教学”的基础D.强调早期经验对人格发展的重要性6.20世纪20年代,指出旧有的幼稚园害了“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三大病,主张办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幼稚园,持这一观点的教育家是()。
A.蔡元培B.陈鹤琴C.陶行知D.张雪门7.学前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受制于()。
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B.政治C.文化D.人口8.儿童一般都是先会抬头,然后会翻身,接着是坐、爬、站,1岁左右会直立行走,说明儿童动作发展具有()。
A.顺序性B.阶段性C.个体差异性D.整体性9.“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生活在敌意中,就学会了争斗,生活在鼓励中,就学会了自信……”,这段话强调了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A.遗传素质B.环境C.兴趣与需要D.心理内部矛盾10.《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的我国学前教育目标是:对学前儿童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
2014年版《学前教育原理》00398绪论、第一至第八章

绪论(一)学前教育的概念1.识记:学前教育的教育对象是对0-6、7岁的儿童施加教育,它的教育对象包括婴儿(出生后至3岁)和幼儿(3岁-6、7岁)。
2.领会:学前教育的概念广义:凡是能够影响和促进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的活动都属于学前教育。
狭义:是指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出生至6.7岁的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活动。
(二)学前教育学的概念1.识记:学前教育学的概念学前教育学首先是一门兼具理论与应用性质的学科,既要在学前教育实践中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探索学前教育规律、又要在研究中服务于学前教育实践。
2.领会:学前教育原理与学前教育学的关系学前教育原理<学前教育学<教育学类学前教育原理是对学前教育学中一般、典型问题的研究,学前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子学科,教育学则是12学科门类之一。
(三)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识记: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历程(1)孕育阶段(15世纪以前)(这时候的学前教育思想是零散的、片段的,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①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一次提出学前教育社会教育的主张,标志着学前公共教育思想的诞生。
②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提出应重视胎儿的保健、优生、优育。
③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在《雄辩术原理》提出未来的雄辩家的培养和教育应从婴儿期开始。
④《大戴礼记·保傅》记载周朝统治者注重胎教。
⑤《礼记·内则》篇中有从儿童能食能言便进行教育的记载。
⑥魏晋南北朝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思想。
⑦宋代思想家朱熹认为应重视儿童入学以前的教育,为婴幼儿选择品行良好的乳母。
(2)萌芽阶段(16世纪-18世纪初期)(这时候学前教育理论组建丰富起来,更加系统、完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①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提出了将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类的泛智学说;《母育学校》是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世界图解》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图文并茂的儿童百科全书。
00398自考学前教育原理考核点与要求

2014版《学前教育原理》绪论考核点与要求第七章幼儿园教师第一节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幼儿园教师的角色一、识记:1.教师的含义2.幼儿园教师的含义二、领会:幼儿园教师角色与幼儿父母角色的差异三、简单应用:1.幼儿园教师的一般角色定位2.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学习活动中扮演的具体角色一、教师与教师角色1.教师:教师是指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
2.教师角色:◆从对事业的奉献角度讲,教师是“蜡烛”,是“孺子牛”,是“人梯”。
◆从对心灵的哺育与净化角度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从师生关系角度讲,教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人生导师”。
◆从亲师关系角度讲,教师是学生的“临时监护人”。
二、幼儿园教师的一般角色定位(一)幼儿园教师:是以幼儿教育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肩负着国家和社会的委托,在幼儿园这种集体教育机构向3-6岁的幼儿进行专门的保育与教育工作。
(二)幼儿园教师一般角色定位:简答题1.幼儿园教师是幼儿身心健康的养护者2.幼儿园教师是教育性环境的创设者3.幼儿园教师是沟通幼儿与社会的中介4.幼儿园教师是幼儿的榜样示范者5.幼儿园教师是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的支持者和帮助者6.幼儿园教师是幼儿教育的终身学习者和研究者三、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学习活动中扮演的具体角色简答题(一)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二)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三)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四、幼儿园教师角色与幼儿父母角色的差异选择题1.功能范围2.关爱程度3.依恋程度4.理性5.自发性6.偏爱性7.责任范围第二节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幼儿园教师教师劳动的特点一、综合应用:结合实例分析幼儿园教师劳动的特点一、幼儿园教师劳动的特点论述题1.劳动对象的主体性和幼稚性2.劳动任务的全面性和细致性3.劳动过程的创造性4.劳动手段的主体性5.劳动成效的长期性和潜在性第三节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幼儿园教师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一、简单应用:1.幼儿园教师的职责2.幼儿园教师的权利3.幼儿园教师的义务一、幼儿园教师的职责简答题1.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国家规定的幼儿园课程标准,结合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制定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完成教育任务,2.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和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学前教育原理(00398)第一章(重点)PPT

儿童自由,重视儿童生活的权利,培养真正的自然人。卢梭被后世誉为“儿童的发
A
现者”,他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影响了后世的一大批教育家。(2016-4月、2017-4
月)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体现在《林哈德与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
B
子女》《母亲读物》等教育著作中,在他看来,教育应重视儿童本质的和谐发展,应依
美国教育家杜威著有《我的教育信条 》《学校与社会》《民主主义与教育 》等,他认为教育应让儿童从做中学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 经验的不断改造。(2015-4月)
三、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三)初创阶段(18世纪后期-20世纪前半期)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著有 《蒙台梭利教学法》《蒙台梭利 手册》《童年的秘密》等,她认 为儿童的心理具有“吸收力”和 “敏感期”,教师应为儿童提供 一个有准备的环境。(2016-10 月)
照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使儿童获得适当的发展机会。
三、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选择】
(三)初创阶段(18世纪后期-20世纪前半期)
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福禄贝尔是学前教育 理论的奠基人。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 践推动了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 的学科。他的著作有《人的教育》《幼 儿园教育学》等,他为幼儿开发了一系 列的玩具——恩物 ;他创办了世界上 第一所幼儿园,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幼儿 园教育体系。(2019-4月)
3.实验法(2018-4月) 实验法是教师根据研究的目的对某些条件加以控制,有计
在清末维新运动中,康有为在《大同书》中 第一次提出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民主 教育家蔡元培提出完整的学前社会公共教育 体系。(2017-10月) “中国幼儿教育之父”陈鹤琴提倡中国化的 学前教育,反对死教育,提倡活教育。他的 教育论著有《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 》等。(2015-10月、2017-4月、2018-10月 、2019-4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版《学前教育原理》第一章考核点与要求第一章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古代的学前教育一、识记:1.教育起源的三大理论2.保傅制度3.《颜氏家训》4.性恶论5.预成论二、领会:1.教育起源于原始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2.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形式是儿童公育3.奴隶和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家庭教育4.中世纪儿童观形成的社会原因三、简单应用:1.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特点2.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3.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4.昆体良的学前教育思想四、综合运用:分析和评价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一、教育的起源(一)生物起源说1.代表人物:法国的利托尔洛和英国的沛西•能。
生物起源说是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关于教育起源的学说。
2.观点:看到了动物学习与人类教育的相似性,从人类本能的角度对教育做出了生物学解释。
3.缺陷:该学说把动物的学习等同于教育,把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行为与动物的本能行为混为一谈,把教育过程看作按照生物学规律完成的本能过程,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是不科学的观点。
(二)心理起源说◆美国教育史学家和心理学家孟禄(1860-1947)他提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一种无意识的模仿。
不管人们意识到与否,儿童总是要模仿成年人的行为,这种模仿心理就是教育的基础。
(三)劳动起源说◆恩格斯(1820-1895)《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劳动创造人本身”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者/生产劳动/社会现象◆教育起源于劳动,并随生产劳动的发展而发展。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科学起源说,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人类自身生产的需要。
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古代学前教育的发展(一)原始社会的儿童公育特点:简答题1.儿童教育采取了公养、公育方式,教育无阶级性,教育权利平等。
2.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融合入在一起3.以生产劳动为主要的教育内容,教育内容原始简单但又多面。
4.教育手段和方法原始、简单。
5.老人和妇女是儿童教育的主要承担着。
(二)奴隶社会的学前家庭教育埃及/印度/巴比伦/中国◆学校教育产生,学前教育与学校教育有了区分。
教育具有阶级差异及男女的差别,学前教育也具有阶级性和男女的差别。
奴隶主不仅垄断了子女受教育的权利,而且来着有目的、有计划地学前教育。
◆从学前教育的实施对象来看,奴隶社会不仅针对婴幼儿开展学前教育,而且有了胎教实践。
中国是最早实施胎教的国家。
刘向《列女传·周室三母》太任/刘向(约前77-前6)◆从教育实施方式来看,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主要是在家庭中进行的,奴隶主贵族亲自或聘请家庭教师对子女进行教育。
古希腊宫廷学校、西周保傅制度◆从学前教育的内容来看,这一时期的学前教育主要包括身体保育、道德习俗教育、宗教教育和初步的文化艺术教育等。
古希腊/身体/ 古印度/宗教/ 西周/礼(三)封建社会的学前家庭教育选择题◆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仍是以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学前教育具有阶级的差异和男女的差别。
学前教育下移,成为普通封建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封建学前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身体保健教育、生活常规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的教育等方面。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我国封建社会广为流行的三部识字教材。
◆中国是最早实施胎教的国家(西周时期)。
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主要是在家庭中进行的,封建社会时期,学前教育仍以家庭教育存在。
◆欧洲中世纪(公元5世纪—14世纪上半叶)的学前教育包括基督教会的学前教育和世俗封建主的学前教育两种类型。
基督教会的学前教育宗教意识基督徒•世俗封建主的学前教育/ 宫廷学校的学前教育/王室/骑士的学前教育/贵族/封建思想意识/军事体育训练。
三、古代的学前教育思想(一)古代中国的学前教育思想◆中国是最早实施胎教的国家(西周时期)。
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主要是在家庭中进行的,封建社会时期,学前教育仍以家庭教育存在。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我国封建社会广为流行的三部识字教材。
《礼记》按照儿童年龄发展而进行学前教育计划。
1.保傅制度:是古代宫廷教育制度之一,指宫廷专门选出贵族和官僚大臣中的出类拔萃的男子,负责对太子、王子们的道德、知识、身体训练,即为保傅制度。
师、保、傅,分太师、太保、太傅和少师、少保、少傅,统称三公和三少。
保,保其身体;傅,傅之德义;师,导之教训。
太保的责任主要是保证太子日常生活举止合乎规范,生活要有规律,要负责太子身体的安全与健康;太傅,从道德和政治方面教育和训练太子;太师,负责太子的学业,还要教太子懂得管理国家、统治百姓的道术。
2.《颜氏家训》◆《颜氏家训》是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与家庭教育教科书。
颜之推所撰写,他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其《颜氏家训》中,这部书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颜氏家训》内容全面、系统,对于学前家庭教育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阐述。
全书共七卷二十篇,内容涉及了胎教、教子、迁善、道德情操、勉学、练习技艺等家庭教育问题,也涉及了其他更广泛的教育问题。
就学前教育而言,这部著作系统地阐述了婴幼儿教育的意义、内容、原则和方法。
《颜氏家训》影响广泛,流传久远,是我国保存下来最早的、影响最大的一部家教著作。
书中所反映的儿童早期教育思想、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等,至今仍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家庭教育思想: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最好实施胎教;父母要将对孩子的爱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要严爱结合,严慈兼施;在严格教育中,体罚是最有效的手段;父母对孩子要均爱,切忌偏宠;注意环境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开展正确的语言教育。
◆颜之推的教育思想:1. 颜之推认为家庭教育十分重要,幼年时期家庭教育的好坏,关系到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成败兴衰;2. 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最好是实行胎教,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早期教育的效果。
3.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要将对孩子的爱与严格的教育结合起来,严慈兼施。
4. 在严格的教育当中,体罚是有最有效的手段。
5.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要均爱,切忌偏宠。
6. 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要注意环境对孩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7. 学前家庭教育内容应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并积极开展正确的语言教育。
◆性善论: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性恶论:荀子(前313年-前238年)战国时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色焉”“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纷乱理而归于暴”◆无善无恶:告子,战国时思想家,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有善有恶论:战国时儒家世硕。
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
(二)古代西方的学前教育思想◆古希腊哲学家和教育家柏拉图(前427-前347)是西方学前教育思想的重要奠基人,代表作是《理想国》和《法律篇》,《理想国》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标志着学前公共教育思想的诞生。
认为教育是实现理想国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柏拉图还十分重视游戏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地位。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政治学》《伦理学》教育的目的:为国家培养人才和谐发展。
教育应与人的自然发展相适应,重视胎教,强调婴儿食物婴幼儿体育活动、游戏和故事,良好的习惯,日常生活管理。
◆昆体良(约35-约95年)是古罗马著名的雄辩家和教育家,代表作为《雄辩术原理》。
昆体良认为雄辩家的教育应该从婴儿开始。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教师要利用游戏开展教育。
昆体良反对体罚。
父母要成为孩子的榜样,对孩子不娇惯。
还要注意慎重选择看护着和教师。
◆性恶论:是中世纪基督教宣传的儿童观,基督教神学理论家奥古斯丁(354-430)古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教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极力宣传《圣经》中的“创世说”和“赎罪论”,认为儿童是带着“原罪”来到人世,故生来性恶。
抑制游戏娱乐/盲从盲信圣经/禁止独立意识/体罚。
◆预成论:是中世纪欧洲流行的一种不正确的儿童观,认为当妇女受孕时,一个极小的、完全成形的人就被植于精子或卵子中,人在创造的一瞬间就形成了。
受预成论影响,人们无论是社会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忽视儿童身心特点,忽视儿童的爱好及需要,要求儿童整齐划一,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新生婴儿=小型成年人。
幼儿身体个性成人化。
第二节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近代的学前教育一、识记:1.欧文的幼儿学校2.福禄贝尔的幼儿园3.癸卯学制及蒙养院制度4.湖北幼稚园5.《母育学校》6.《教育漫话》7.“白板说”8.恩物二、领会:近代学前教育由家庭走向社会的必然性三、简单应用:1.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2.洛克的学前教育思想3.裴斯泰洛齐的学前教育思想四、综合运用:分析和评价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1.分析和评价卢梭的学前教育思想2.分析和评价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一、近代西方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一)近代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第一次工业革命,妇女参加社会生产,建立学前教育机构的需要。
◆欧文的幼儿学校:欧文(1771-1858), 19世纪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和教育改革家。
建立世界上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是欧文创立的幼儿学校(1816年)。
也是英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
幼儿学校招收1-6岁的工人子女,重视幼儿智育、德育、舞蹈、音乐等教育。
欧文的幼儿学校在学前教育史上占重要地位,为近代学前教育的发展开了先河。
“性格形成学院”◆福禄贝尔(1782-1852)德国幼儿教育家。
1840年创办世界上最早的幼儿园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二)近代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19世纪50年代英国双轨学前教育制度,劳动人民子女/中上层子女◆1828年法国“模范托儿所”◆1881年“母育学校”。
免费教育,学前教育机构基本形式。
◆1860年德国幼儿园学前教育主要形式◆1860年俄国第一所幼儿园注重民族性◆1855年美国第一所幼儿园◆1876年日本第一个学前教育机构◆1903年教会在中国设立察物堂,端方(1861-1911) 湖南巡抚,教育家办第一所公立学前教育机构—湖北幼稚园。
◆癸卯学制及蒙养院制度: 1903年,中国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实施了第一个近代学制“癸卯学制”,建立了近代学前教育制度“蒙养院制度”。
蒙养院是中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
其中,《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是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
其内容包括:①蒙养院的意义、对象:蒙养院招收“3岁以上至7岁之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