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源持续下降 部分高校面临倒闭.
高考-降温-凸显高校六大危机

高考”降温”凸显高校六大危机国外教育市场冲击不容忽视集美大学教授林地球说,今年高考考生的减少,说明高校已出现了六大危机。
首先是债务危机,全国高校累计有4000亿-6000亿元的债务,学校欠银行的钱,甚至欠老师的钱;二是生源危机,招生数减少,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老百姓对高校看法的变化,二是国外教育市场对大陆市场的冲击;三是就业危机,每年六七百万的毕业生,但就业率不高,今年毕业生签约率只有45%;四是质量危机,教育资源老化不足,有的导师带了上百个研究生,而评估、排名也存在不少问题;五是诚信危机,招生宣传不实、招生腐败、学术造假等问题困扰着高校;六是事业危机,教师为了生计到处兼课,甚至做缺德的事,考试不让过,学生交钱才能过关。
谈及六大危机的对策时,林地球表示,首先要加大投入,让教育投入达到GDP的5%,这个目标已提出多年但仍未实现;也必须重视国外教育市场的冲击,今年厦门高考人数减少,有一部分学生就是直接选择了国外高校。
高考制度下钱钟书上不了大学会上,也有不少教育界人士表达了对高考制度的反思。
集美大学教授王志勇说,钱钟书理科成绩十分差劲,若按现行的高考制度,属于偏科生,根本进不了大学,这样整齐划一的评定标准,会埋没许多人才。
他还举例说,清华大学画家陈丹青招研究生,有一个考生来报考,全国拿过金奖的,结果第一年考试,他英语差一分,第二年差两分,第三年,他被剑桥大学录取了。
王志勇说,他在日本时,曾看过一个日本教师改作业,有个学生的文章完全文不对题,但是却能够认真分析,自圆其说,日本教师最后给他打了A。
这种事在国内是不可想象的。
王志勇说。
他表示,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思考,整齐划一的评价体系和标准答案,偏离了教育的目的。
他建议在招生上给高校更多的自主权,按行业、专业来选拔人才,即便是严重偏科的学生,只要有特长,也能进大学。
民办高校要争取专升本民办高校的生存问题也是与会者关注的热点。
厦门大学教授郑剑顺指出,民办高校的学历局限,是招生困难的重要因素之一。
武大校长称未来十年部分高校将面临破产危机

武大校长称未来十年部分高校将面临破产危机今年,北京高考报名人数下降了20%,而上海已经连续3年出现报名人数不足的情况。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进,我国加快了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脚步。
数据显示,未来10年中国18岁~22岁的人口将减少约4000万人。
相应的,
是从4
出现一些分一人能接到民办学校和通知书的新
但降分
重点放在了研究生上,追求研究生和本科生数量的1∶1。
这样,本科阶段扩招来的学生更多地进入二三流大学。
而到2020年,人口数量不断下降,如果一类校招生人数控制不变,那么二三类学校的生源就吃紧了,“很多学校会面临招
生困难,恐怕连末流学生都抢不到”。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高考录取率达峰顶复读学校生源不足纷纷倒闭.doc

高考录取率达峰顶复读学校生源不足纷纷倒闭【高考热讯】都市女报讯2011年山东高考录取渐近尾声,高考复读进入报名高峰期,不过今年的高峰不“高”,复读市场远不及往年火爆。
业内人士预估,今年复读生源将降到近年最低。
多家复读学校相继倒闭,复读市场重新洗牌。
高录取率冲击复读按往年的日期来算,目前正处于高考复读报名旺季,不过,很多复读机构都没能迎来往年的火爆生源。
济南至尚教育培训学校负责人估算,“人数比去年少了一半”。
“今年高考生源减少,录取率高,录取分数线较低。
”这位负责人这样分析高考复读降温的主要原因。
2011年山东普通高考人数比去年减少6万余人,再创新低。
与此同时,高考招生计划大规模增加,预计今年高考录取率超过90%。
根据山东省招考院公布的专科(高职)二批填报志愿资格线,文理科均为180分,比去年再降10分。
这一资格线意味着今年山东考生想上大学,只要考够180分均有可能。
对于满分750分的高考而言,180分的资格线意味着考生只要拿到24%的分数,就有机会进入大学校门,这样的入学门槛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应该是非常低了。
同时,今年本科实行征集志愿,增加了批次,落榜学生明显减少。
高考高录取率,导致复读生源大幅减少。
随之,一些实力不强、特色不鲜明、教学质量不高的复读学校相继关门。
据业内介绍,去年以来,济南复读机构已有半数倒闭。
两三年前,济南市场上有七八家机构专做高考复读,现在仅存三四家。
复读生源质量提高复读机构发现,虽然生源减少,今年的生源质量总体却提高了,“本科线上复读生多了不少”。
一家复读机构负责报名的工作人员介绍,以前来复读的大都是高考成绩较差的学生,但今年本科线上的生源能占到三四成,比往年增加了一倍。
他们都希望经过一年复读后,明年冲刺一本,或者上个二本的好学校。
今年山东高考招生录取首次将二三本合为一批,统称二本。
“不过,家长的传统观念还未转变,仍然私下里把学校分为二本、三本。
”一位招生负责人说。
不愿让孩子上三本的家长,便把孩子送进了复读学校。
高考生源持续减少的社会影响及应对策略

高 考 扩招 十年 后 , 当年 ( 9 9 的 2 8 , 从 1 9 ) 8 万 迅速增
长到 20 年 的 14 万 , 08 0 0 达到 全 国高考 生源 的历史最 高
峰 。从 20 年起 , 09 全国高考生源转而下降。据教育部 下属 的中国教育在线发布 的(0 年高招调查报告》 ( 1 2 1 ( 以下简称《 报告》称 , 0 年高考报名人数为 12 万, ) 2 9 0 00
结合 《 报告》 及相关材料来看 , 造成近三年高考生
源 持续 下 降 的原 因不是 单 方 面 的 , 综合 的多种 因素 是 的综 合 。归 纳起来 , 主要有 如下 几点 :
种超高录取 比例 , 不仅表现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 ,
过 去上 大 学难 的 生源 大 省 , 出现 了快 速增 长 。河南 长 了 2 .个 百 分 点 ; 26
2 1 为 9 7 ,0 1 00年 5 万 2 1 年为 93 , 3 万 高考报 名人 数在 这 三 年 问 累计 下 降 了 17 , 进一 步 呈 现 速度 加 快趋 万 并 1 势 。据预测 , 一态势将 可能延续 至 2 2 年 前后 。 这 00
二 、 校生 源减 少的主 要原 因 高
第一 , 口 出生率 下降 , 业观 念发 生改 变。从学 人 就 龄儿 童 的角度 看 , 国从 上世 纪 9 年 代 开始学 龄 儿童 我 0 就 逐渐 减少 。最 近 1 年 , 国教育 系统从 小学 到 高 中 0 我
经历 了生源的整体下降。中小学校总数从上世纪末 的
7 万 左 右 , 降到 了 目前 的 4 万 左 右 , 0 下 O 在校 中小学 生
教育论坛
高考生源持续减少 的 社会影 响及应对策 略
高校“破产倒闭”并不可怕

高校“破产倒闭”并不可怕作者:刘英团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1年第07期编者按:在大学扩招政策推动下,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规模上的快速增长,然而,在基础教育阶段生源日趋减少的情况下,我国高等教育扩招的脚步并没有停止,一正一反,高校是否会因生源减少而面临生存危机?对此问题,本刊读者各抒己见。
数据显示,因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全国高考生源在2008年到达历史最高人数1050万后,开始全面下降,最近两年累计下降了200万,并呈速度加快趋势,这一态势将可能延续至2017到2020年前后。
教育部下属的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1年高招调查报告》认为,一旦生源不足,高校的倒闭将不可避免(5月3日《人民日报》)。
部分高校面临生存挑战,恐怕用人口出生率下降难以解释提通。
数据显示,2009年有84万考生放弃高考。
与2009年相比,2010年的考生又减少了74万。
考生人数一再缩水,意味着N年后,就是把0分考生扩招进高校,某些高校也很难招到学生。
而另一方面,高校办学也面临经费短缺的压力。
《2007年中国教育蓝皮书》显示,截至2006年年底全国高校贷款规模在4500亿元到5000亿元。
仅陕西省属31所高校2009年银行贷款就达96.24亿元,校均负债3.1亿元,2009年实际支付利息7.12亿元。
换句话说,不用等N年,如果“按照严格的财务核算制度,一些高校早已经破产”了。
当然,高校如果想不被银行“逼死”,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成倍提高收费标准,要么就由国家动用财政资金,为债务埋单。
但这两种选择都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据统计,高校贫困生已逾400万,各高校贫困生的平均比例高达25%。
而且,许多地方政府都曾“救援”过高校。
如浙江某高校濒临破产,政府出面“置换”到某高校来“化解”危机。
如果不警惕并遏制高校负债运行的现状和趋势,其结果只能破产。
虽然有政府“罩着”,很多高校生活的“有滋有味”,但是,政府“救得了一时,却救不了一世”。
2023年我国高考生源发展趋势分析

2022年我国高考生源发展趋势分析据宇博智业市场调研中心了解:6月7日,2022年高考就要正式拉开大幕了。
依据教育部统计,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939万,是连续5年下降后的首次回升,当然,幅度很小,只比去年增长了27万,小涨3%。
2022年我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历史峰值的1050万,从今之后,人数快速下滑。
依据中国教育在线刚刚发布的《2022年高招教育报告》,高考生源的下降,主要是适龄同学人口的持续下降,而这个趋势将始终连续到2022年。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整个生源的变化其实是和各地本身的人口诞生率相关的,落户政策的影响是相对小的。
举个最简洁的例子,我们2000年的时候全国的诞生率也许只诞生了一千两百万人左右。
在各地也有这种节奏,只是最低谷消失的时间不一样。
这种削减,反映在各地是这样的:北京今年比去年削减2000人,连续第八年下降;上海更明显,2022年还11万人,今年只有5万2,缩减一半;高考大省河南,今年甩掉考生第一大省帽子,72.4万人,连续第五年下降。
报的人少了,招的人也在削减,于是各地都开头调减招生方案。
陈志文说,这几年,最严峻的问题是——就算减了也招不满。
陈志文:这个在以前是没有的。
我们以前,各地为了多招两个同学,实际上或多或少是超额完成招生方案了。
现在就变成完不成招生方案了。
等于有条件上高校的这些同学都放弃上,这才是真正的危机。
由于同学和家长放弃了上高校的机会。
这种“招不满”的生源危机,反映到不同的学校,呈现不同的化学效果。
影响小的,面临的只是一场生源危机,严峻的唯恐要演化成生存危机了。
宇博智业认为,这种危机正在倒逼高校,尤其是二本、三本院校的改革。
中国教育科学讨论院讨论员储朝晖说:储朝晖:整体的,各个高校都要进行观念的转变。
就是要从过去的高高在上,等着同学来上门,转为真正的以同学为本,以同学的需要作为办学的依据。
然后依据这个依据来进行实际教学。
对学校的管理,进行管理体制改革。
把学校办成真正为同学成长进展服务,为同学实现自己的人生使命服务。
2013年高招调查报告:近八成人预言高校或将倒闭

2013年高招调查报告:近八成人预言高校或将倒闭
中国教育在线讯 5月10日,中国教育在线《2013年高招调查报告》在成都正式发布,报告针对近年来高考报名人数,异地高考等问题进行分析。
如今,招生难已经暴露无遗,在教育产业化的背景下,生源是高校的“衣食父母”。
一旦生源不足,部分高校的倒闭将不可避免。
生源危机固然涉及一些高校的存亡,但对我国高等教育来讲,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可以成为高校改革的良机。
生源下降是高校倒闭的主要原因
本科高校招不到人,不仅是因为高考生源在下降,它还与社会对学历的追求越来越高,与人们对高校办学质量的认可有关。
中国教育在线针对高校倒闭进行的专项数据调查显示,有78%的人认为会出现高校倒闭。
其中,51%的人认为民办高校会倒闭,45%的人认为高职高专院校会倒闭。
从被调查者看来,高考人数的下降是高校倒闭的主要原因之一。
现阶段,高校变相“倒闭”最常见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学校合并;另一种就是被企业并购、控股,变成其职业培训机构。
例如:2011年9月19日,教育部正式撤销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的建制,并入武汉纺织大学。
搜文章知识网教学文章范文高职倒闭风险分析与对策

搜文章知识网教学文章范文高职倒闭风险分析与对策作为高等教育的新类型,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促进教育形式多样化、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是,高职教育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许多严峻的问题,最突出的是从2008年高考人数见拐点以后招生出现困难,部分高职院校甚至因为生源不足而陷入举步维艰的困境之中。
生源危机让风头正劲的高职院校瞬间失去了以往的优越感,将其无情地推到了生死存亡的风口浪尖。
2008年全国高考人数达到最高峰1050万后进入下降通道,至2013年已减少到912万。
高考人数出现拐点后,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出现了生源问题,面临着倒闭的风险。
文章分析了高职面临倒闭风险的原因,提出了应对的策略:明确办学层次,调研市场人才需求;打造自身特色,加强内涵建设;严格监控高职院校的办学,适时整合教学资源等。
[关键词]搜文章知识网,高职院校,招生,倒闭风险,生源危机一、高职面临倒闭风险的原因分析1.出生人口下降的逐级传导。
1990年我国出生人口达到最高峰2408万,随后开始下降,2004年达到低点1593万。
1990年后出生人口的快速下降导致随之而来小学、初中、高中人数逐级大幅度减少,近几年已经传导到了高考,全国高考人数从2008年的1050万人减少到2013年的912万人,5年期间减少了 138万人。
可见,目前的高考人数下降,实际是由于我国出生人口下降逐级传导造成的,高考人数的大幅下降很快将形成对目前高校规模的强烈挑战。
由于我国高职实力较弱,且目前高职的经费和发展对生源数量要求很高,依赖性大,因此,高职在今后面对的困难将会更加突出。
2.高职院校自身的劣势。
高职教育进入中国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在我国仍然属于新生事物,得到社会广泛认可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加上自身存在一些问题,在高考人数见拐点这个时代背景下要想获得发展困难重重。
此外,许多高职院校的前身是从中专升格上来,办学历史相对短暂,文化积淀少,师资力量薄弱,这是不争的事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生源持续下降部分高校面临倒闭2011-05-04
本报北京5月2日电(张烁、董雅婷)近日,教育部下属的中国教育在线发布《2011年高招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在高考生源持续下降的情况下,部分高校将因生源枯竭面临生存挑战。
报告称,由于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全国高考生源在2008年到达历史最高人数1050万后,开始全面下降,最近两年累计下降了200万,并呈现速度加快趋势,这一态势将可能延续至2017到2020年前后。
而生源下降的同时,高校招生计划仍在缓慢增长。
最近3年,全国高考平均录取比例快速增长,已从2008年的57%迅速增至2010年的69.5%。
据统计,目前已有8个省市的录取比例超过80%,部分省市已超过85%。
这种录取比例不仅表现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过去“上大学难”的生源大省也出现了快速增长:山东省2010年高考录取率达到79.72%;湖南省2010年因生源下降,直接攀升至81%左右;黑龙江2010年录取比例甚至突破了90%。
还有其他原因加速了生源的减少。
连续三年来,出国留学人数分别增长了24.4%,27.5%,24.1%,其中增长最快的是高中毕业出国人数。
同时,在高中毕业生中,放弃高考、放弃考试、放弃报到的`“三放弃”现象逐渐显现。
录取比例的快速上升,给高校招生与生源质量带来了直接影响。
援引报告数据:安徽2010年在本科及专科层面,分别有10%到20%左右的学生放弃报到。
而部分地方的专科录取分数线已经很低,算下来平均每门课业的分数不足30分,生源质量大幅下滑。
报告认为,在我国普通高校,学生学费收入在学校日常运行中占据重要地位。
一旦生源不足,高校的倒闭将不可避免。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