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影像诊断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一)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一)引言概述: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检测和准确诊断对于预防和治疗乳腺癌至关重要。
影像学诊断在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介绍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
正文内容:一、乳腺癌的超声诊断1. 超声的优势和适应症2. 超声的检查方法和技术要点3. 乳腺癌的超声表现及分析4. 超声评估乳腺肿块的恶性概率5. 超声在乳腺癌术后复查中的应用二、乳腺癌的X线摄影诊断1. 乳腺X线摄影的原理及适应症2. 乳腺癌的X线摄影表现及分类3. X线摄影的检查方法和技术要点4. 乳腺X线摄影中的乳腺密度分析5. 乳腺癌的X线摄影的误诊及解决方法三、乳腺癌的磁共振成像诊断1. 磁共振成像的原理及适应症2. 乳腺癌的磁共振成像表现及分类3. 磁共振成像的检查方法和技术要点4. 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的辅助诊断价值5. 磁共振成像在乳腺保乳手术中的应用四、乳腺癌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诊断1. 计算机断层扫描的原理及适应症2. 乳腺癌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表现及分类3. 计算机断层扫描的检查方法和技术要点4. 计算机断层扫描在乳腺癌分期中的应用5. 计算机断层扫描对于乳腺癌预后评估的意义五、乳腺癌的核医学诊断1. 核医学的原理及适应症2. 乳腺癌的核医学诊断表现及分类3. 核医学的检查方法和技术要点4. 核医学在乳腺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5. 核医学在乳腺癌治疗后复查中的应用总结: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
超声、X线摄影、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和核医学等影像学方法可以提供多方面的信息,从而对乳腺癌进行早期诊断、分期和评估疗效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采用多重影像学技术,可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指导。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准确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对于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及其鉴别诊断要点,旨在提供更准确、可靠的临床解决方案。
一、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1. 乳腺超声乳腺超声是一种安全、无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发现乳腺内的肿块和异常结构。
在乳腺超声检查中,医生可以通过观察肿块的形态、边界、回声形态等来判断是否为恶性肿瘤,进而进行鉴别诊断。
2. 乳腺X线摄影乳腺X线摄影是最常用的乳腺癌筛查方法之一。
在乳腺X线摄影检查中,医生可以观察乳腺组织内的密度变化、钙化灶等来鉴别乳腺癌。
此外,乳腺钼靶摄影、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等也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乳腺影像,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
3. 乳腺磁共振成像(MRI)乳腺MRI是一种高分辨率、多平面、多序列、无辐射的成像技术。
它可以对乳腺组织进行全面评估,帮助医生发现乳腺内的异常信号,并提供更准确的乳腺癌诊断信息。
乳腺MRI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对于高风险人群以及特殊类型乳腺癌的筛查具有重要价值。
二、乳腺癌的鉴别诊断1. 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纤维腺瘤是女性乳腺常见的良性肿瘤。
在影像学上,乳腺纤维腺瘤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密度均匀,一般不伴有钙化灶。
与乳腺癌的区别主要在于病灶的形态和边界特点。
2. 乳腺囊性增生乳腺囊性增生是由于乳腺管腔扩张或囊肿形成引起的乳房结构异常。
乳腺囊性增生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囊性病变,边界清晰,内部透明度高,常见多发性病变。
与乳腺癌的鉴别主要在于病灶的性质和内部结构特点。
3. 乳腺炎乳腺炎是由于乳腺感染引起的乳房炎症,常见于哺乳期妇女。
乳腺炎在乳腺影像学上表现为局部乳房肿胀、增厚,乳腺梁增粗,常伴有炎性渗出物。
与乳腺癌的鉴别主要在于病灶的发生背景和临床表现特点。
4. 乳腺纤维腺病变乳腺纤维腺病变是乳腺内结缔组织增生所致的良性乳房病变,常见于40岁以上女性。
乳腺癌早期影像检查

良性钙化X线表现特征为少数广泛分散的颗粒,大小较一致, 常见于囊性乳腺病(乳腺增生征)。这种钙化灶较恶性病变中 者更大。粗糙的不规则的钙质沉积,可见纤维腺瘤。环状及 壳状钙化,典型的见于导管扩张,偶而见于导管内癌。弯曲 的波纹状钙化,有时见于硬化动脉管壁。 总之,良性钙化呈壳状、条状、结节状或玫瑰状,每cm2不超过 5粒的分散样钙化。
癌灶与前哨淋巴结核素淋巴显像
免疫组化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2年08期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
早期乳腺癌的MRI检查
乳腺癌的MRI检查是当今影像学检查研究与 应用的热点。 1、软组织分辨率高 2、病变DWI扩散受限具有定性价值 3、动态增强血供特征具有定性价值 4、磁共振波谱(MRS)
MRI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敏感性为94%至100%; MRI可检出和诊断小于1.0cm的癌灶。
2005年美国外科协会关于MRI检查适应症 • • • • • • • 已确诊乳腺癌病变范围及侵润深度的判断 新辅助化疗疗效及残余病变的评估 腋窝淋巴结转移癌而原发灶不明 新诊断乳腺癌,除外对侧乳腺癌 保乳手术后复发的监测 乳房成形术后的乳腺检查 高危病人的乳腺癌筛查
这类乳腺癌以目前的综合影像学检查是有可能够做出术前诊断的。
乳腺癌影像学检查现状
• • • • • • • • 红外线扫描不能发现早期乳腺癌 钼靶X线照相(准确的应称为X线检查):属于传统的X线检查技术的数字化,可 用于早期乳腺癌检查,特别适于脂肪型乳腺,致密型乳腺不适用。 超声:常用于筛查,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是超声受影响因素较多。 CT:不敏感,基本不实用 MRI:信息多,是检查和定性较小癌灶的敏感方法 超声诊断符合率为64.6%,超声与X线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诊断正确率可达80% 以上。但对小于1.0cm病灶不敏感。 超声检查的“第二眼超声”及超声弹力成像(针对具体的兴趣区结节灶)的使用 非常重要 前哨淋巴结检测与活检(核素法)
乳腺癌的早期影像学诊断

象一 6。其 病 理 基 础 是 纤 维 组 织 增 生 , 管 增 多 , 铁 血 黄 素 血 含
沉 着 和 坏 死 , 及 癌 细 胞 核 大 , 色 质 增 多 , NA 含 量 增 高 以 染 D 所 致 l 如果 X线 片上 的 瘤 影 较 触 诊 肿 块 小 , 是 恶 性 病 变 7。 也
乳 腺 癌 是 妇 女 最 常 见 的 恶 性 肿 瘤 之 一 , 年 来 发 病 率 有 近
明显 增 高 趋 势 , 迅 速 成 为 中 国 妇 女 的 主 要 死 亡 原 因 之 正
4 一
.
41
.
。
乳 腺 癌 的早 期 发 现 、 期 诊 断 和 早 期 治 疗 是 提 高 生 早
存 率 及提 高 其 生 存 质 量 的关 键 , 像 学 检 查 对 乳 腺 癌 的 诊 断 影 有 重 要 价值 。 近 年 来 各 种 新 技 术 , 括 C I 动 脉 数 字 包 T、 、
15 条 索状 表现 向乳头 方 向的条 索致 密影 , . 一般 认 为其
病 理 基 础 是 由 于 癌 细 胞 主要 沿 着 导 管 纵 行 蔓 延 , 向 间质 浸 并 润 。对 浸 润 性 导 管 癌 的 早 期 诊 断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但 与 良 性 病 变 引 起 的 导 管 扩 张 尚 难 鉴 别 。 可 进 一 步 行 乳 腺 导 管 造 影
检 查 , 导 管 扩 张 、 壁 不 规则 、 硬 或 腔 内 有 不 规 则 充 盈 缺 若 管 僵 损 则 高 度 疑 癌 。 如 果 有 乳 腺 癌 的 其 他 伴 随 征 象 对 诊 断 更 有 价 值 [・s。 5 ・l 7
16 其它改 变 . 包 括 血 管 影 增 粗 、 肤 乳 晕 增 厚 、 头 凹 陷 皮 乳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生存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影像学诊断在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主要有乳腺X线摄影、乳腺超声、乳腺磁共振等多种方法。
其中,乳腺X线摄影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乳腺X线摄影,医生可以观察到乳腺组织的内部结构,检测是否有肿块、钙化等异常。
乳腺超声则可以帮助医生更全面地了解肿块的性质,判断其是否为恶性。
而乳腺磁共振作为一种高灵敏度的影像学方法,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乳腺组织信息,对于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和定位有很大帮助。
影像学诊断乳腺癌的过程中,医生首先需要观察乳腺组织的形态特征,包括乳腺的大小、密度、皮肤凹陷、包膜的完整性等。
乳腺癌通常表现为乳腺组织密度增高、皮肤凹陷等异常现象。
然后,医生会进一步观察乳腺中是否有肿块、钙化等病变。
肿块通常表现为密度增高的灶块,而钙化则表现为白色的颗粒或团块。
这些病变的形态特征和位置都对乳腺癌的诊断和分期起着重要作用。
除了形态学特征,影像学还可以通过血流动力学参数来评估乳腺癌的恶性程度。
通过乳腺超声和乳腺磁共振的特殊技术,可以得知肿块的血供情况。
乳腺癌通常伴随着血供异常的改变,如血流速度增快、血管异常扩张等。
这些血流动力学参数可以提供给医生更直观的信息,对于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影像学诊断乳腺癌还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如细针穿刺活检和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
从影像学图片上来看,乳腺癌往往没有明显的特异性,存在可能误诊的情况。
而结合临床表现和病理检查结果可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
然而,影像学诊断乳腺癌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乳腺X线摄影在乳腺组织较密的患者中,其诊断准确性相对较低。
乳腺超声虽然可以提供肿块的形态特征和血流动力学参数,但对于乳腺深部和胸肌后侧的病变检测较为困难。
而乳腺磁共振则受制于成本和可行性的问题,在一些地区的临床应用相对较少。
乳腺癌的影像诊断表现和特点

乳腺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X线检查 普通的钼靶-全数字化得钼铑双靶 CAD诊断功能 三维立体穿刺诊断系统 乳腺MRI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技术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灌注成像(PWI) 弥散成像(DWI) 磁共振波谱分析(MRS) 乳腺CT成像 乳腺PET-CT成像
乳腺癌的影像诊断
乳腺MRI检查的局限性
文献报道,乳腺MRI检查的敏感性较高,可达到91-100%,但特异性 高低不等,其除外乳腺癌的特异性约37-97%,其原因主要是:
良恶性病变的MRI表现有许多重叠之处,如增强扫描有些恶性肿瘤不 表现为“快进快出”的典型征象,有的良性病变可迅速强化,局灶性不 规则强化结节可以是癌,也可以是局灶性重视、腺病等
非肿块样病变--形态特征
点状:小于25%象限腺体的一种具有特异性的异常信号 线样:表现为像线条的信号 导管样:表现为线样或分支状信号,分枝状导管样信号多为恶性改变 段样:表现为三角形或锥形,常提示来源于一个导管及其分支的病变,
多为恶性 区域性:多于一个区域范围内的异常信号,但缺乏明确的边缘 多区域性:被正常的腺体组织或脂肪分隔成至少两个以上较大范围的
度维持在一个平台水平,该型恶性可能性约64% 流出型(III型):病变于动态增强扫描早期明显强化后,在中后期信
号强度明显降低,该型的恶性程度可能性约87%
MRI功能成像的特征
弥散成像(DWI) 从分子水平上反映人体组织空间组成信息和病理生理状态下各组织成
分水分子的功能变化 恶性肿瘤的细胞密度较高,细胞外容积减少,对水分子的吸附作用增
乳腺MRI检查的扫描要求
磁场和线圈 推荐采用1.5T及以上的扫描机进行乳腺MRI检查,以获得较好的信噪
比和抑制脂肪效果 必须采用乳腺专用线圈 扫描序列和参数:T1WI平扫、T2WI平扫及脂肪抑制,为获得高的空
乳腺癌影像学诊断分析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分析【摘要】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和生命最常见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甚至达到治愈的效果。
乳腺钼靶x线摄影是诊断乳腺癌最常用方法,尤其对脂肪型乳腺,诊断准确性更高。
超声检查也是比较常用的方法。
对致密型乳腺应用超声检查较有价值,主要是鉴别肿块是囊性还是实性。
ct检查可用于不能扪及的乳腺病变活检前定位,确诊乳腺癌的术前分期,检查乳腺后区、腋部及内乳淋巴结有无肿大。
mri对软组织的对比性较高,能更好地显示血管动力学及形态学特征,所以对乳腺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诊断价值较高。
【关键词】乳腺癌影像学诊断钼靶x线;ct;超声;mri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734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4109-01乳腺癌在国内发病率逐渐上升,尤其在35-55岁妇女中,它已成为女性首位或第二位常见恶性肿瘤,常见影像学检查方法有钼靶x 线、超声、ct及mri。
它们各有各自优点。
掌握各种检查手段的优势,以便更好合理使用,才能早期发现诊断乳腺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1临床表现乳腺癌病因不明,好发于文化生活水平较高的妇女,并有家族遗传趋势。
乳腺癌是激素依赖的恶性肿瘤。
有证据表明卵巢分泌雌激素过多可导致乳腺增生和癌变,肿块是乳腺癌的主要症状和体征,乳腺位于体表,所以较其他肿瘤容易发现,肿块多发生在乳房外上象限,乳腺癌患者常无痛,可有乳头溢液、糜烂湿疹样的改变,也可造成皮肤凹陷形成酒窝状,少数炎性乳癌酷似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乳腺癌易发生淋巴转移,多数位于腋下。
之后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远处转移可至肺、胸膜、骨骼、肝等处,并产生相应症状。
2影像学诊断分析2.1钼靶x线摄影[1]钼靶摄影是诊断乳腺癌的主要手段,但对致密型乳腺、乳腺成形术后或术后评价存在局限性。
钼靶检查对老年人脂肪多,乳腺肥大的女性尤为适用,但对非脂肪型腺体不宜使用,容易掩盖肿瘤的影像。
不典型乳腺癌全数字化乳腺摄影影像诊断

【 e od】 Bescne R doi ns; F l fld il a m g py K y rs ratacr ai a oi u —e g am m or h w ; dg s li d it a
Fis-a t r Sa r s : f la e Ya a Ho pt lo nm i e c lCo ld e K u r t u ho ’ dd e sAf i td n’ n s ia fKu i ngM dia le g , nm i 5 05 , Ch n ng6 0 1 ia
b e s a c rM e ho 1 6 c s swi r a t a e o fr d b a h l g e e a a y e n t p c lma r a tc n e . t d: 5 a e t b e s nc r c n ime y p t o o y w r n l z d a d a y ia mmo r p i n n s we e fu d i 9 c s s h c g a h cf di g r o n n 2 a e . i
20 D全数字化乳腺机进行 常规立位头尾位 fc位 ) 00 C 和内外侧 有些许帮助。 斜位 ( O 投照,必要时加摄侧位片和局部点压放大片等。 ML )
摄影压 力及 曝光 条件 : 患者能耐受前提 下尽量加压 乳 在 房 ,C C位压力 1 0N左 右,ML O压力 1 5N左右。标准模 式下
1 方法 . 2 摄影体位及位置 : 全部患者采用美 国 G E公司平板
性腺体增厚或 局部结构扭 曲紊 乱或局灶致密影 ,甚至腺 体区
无 异常,仅显 示不典 型间接征 象 ,容易误诊 为乳腺增生、乳
腺 慢性炎 症 以及其 他 良性病 变。 回顾性 分析 2 9例不典 型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影像诊断
(一)影像学检查方法:
1、乳腺X线摄影是诊断乳腺肿瘤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
数字化乳腺摄影提高了空间及对比分辨率,使图像质量更佳。
数字化乳腺摄影的优点是①可进行图像后处理,根据具体情况调节亮度、对比度、局灶兴趣区放大观察等,有助于减少因技术不当、图像不满意或需局部放大而导致重复X线摄片;②可贮存、传输数据,有助于远程会诊。
必要时可行局部点压或放大摄影,以更好的观察乳腺内局部病变的细微结构,如边缘、微小钙化等。
2、超声无损伤,可自由扫查乳腺的任何部位,同时可清晰地显示腋窝肿大的淋巴结。
乳腺X线摄影辅助超声扫描,是目前国际上公认并广泛应用的乳腺疾病影像学检查方法最佳组合。
3、CT扫描CT分辨率高,无影像重叠,有助于显示乳腺内肿块,但其费用昂贵,放射线量大,不作为常规的乳腺检查方法。
4、MRI具有无射线、分辨率高的优点。
但由于其价格昂贵,因此仅作为辅助检查方法之一。
5、乳腺导管造影主要用于有乳头溢液的病人。
6、影像导引介入性检查影像学方法有助于乳腺病变介入性操作的定位,作细针穿刺细胞学或粗针组织学活体组织检查,也可以对囊肿作囊液抽吸检查及治疗。
目前最常用的影像学导引方法为超声扫描及X线立体定位,由于MRI导引需用特制的穿刺针、开放型MR机等,且价格昂贵,其应用有一定限制。
(二)乳腺癌的影像表现
1、直接征象
(1)肿块肿块是乳腺癌的直接征象,也是乳腺癌的主要诊断依据。
肿块大小不一,X 线片中显示肿块大小多小于临床触诊,此为恶性征象之一。
皮肤水肿、癌周炎症和癌瘤向周围浸润是造成临床触及肿块往往大于X线所见的主要原因。
肿块密度在多数情况下比较致密,与邻近的乳腺实质相仿或略高。
形态多呈类圆形、结节状、分叶状或不规则形。
大多数肿块的边缘不光整,境界模糊,可见轻微和明显的毛刺或浸润。
有时也可呈轮廓部分清楚、部分模糊。
毛刺的长度不一,可以长达数厘米,也可以较短呈毛刷状。
可以是肿瘤的成纤维反应所致,也可以是肿瘤沿间质向外浸润。
(2)微小钙化,在乳腺癌诊断中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以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为多见。
作为乳腺癌的一个主要征象,它不仅可以帮助对乳腺癌的确诊,而且在相当一部分病例中,钙化是诊断乳腺癌的惟一阳性依据。
典型的恶性钙化成簇分布,大小、数目、形态不一。
X线片中在1cm2的范围内见到5个以上≤0.5mm的微小钙化时应提高警惕。
恶性钙化的形态不一,常常是细砂粒状、细线状、条状、分叉状、不规则多角形或分支状等多种形态同时存在。
中国生物治疗网杨教授特别指出,肺癌的早期症状钙化可以聚积在肿块之内,或在其周围,也可呈节段性或弥漫分布。
纤维腺瘤的钙化常较粗大,数目少,位于肿瘤内部。
囊肿、脂肪坏死常为蛋壳样钙化。
与乳腺导管分泌性疾病有关的钙化为火花样、或小杆状钙化。
(3)局限致密浸润当乳腺某一区域的密度异常增高,或两侧乳腺比较发现不对称的致密区,即为局限致密浸润。
(4)局部结果扭曲在X线片上表现为乳腺实质正常轮廓改变及间质成份产生的成角、星状及毛刺样改变。
2、间接征象
(1)乳头和皮肤的改变乳头凹陷和皮肤增厚是乳腺癌的间接征象。
(2)血管异常由于血运的增加,乳腺癌时可见到血管增粗。
(3)乳导管扩张、中断
3、乳腺导管造影若有乳头溢液,则可行乳导管造影。
乳腺癌导管造影表现为导管分支紊乱,粗细不均,扭曲或中断,管壁不规则,有充盈缺损。
多发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亦可见血性溢液,导管造影表现为导管扩张,伴多发小的充盈缺损。
(三)乳腺癌筛查
筛查(Screening)是对无症状的人群通过某些检查手段早期检出异常,以进一步作其他检查,获得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
目前证实乳腺X线摄片是唯一的应用影像学检查早期检出恶性肿瘤并降低其死亡率的手段。
纵隔肿瘤指南
(一)影像检查方法
包括胸透、胸片、CT、MRI、B超等。
纵隔肿瘤由于位置深,病人往往因胸部不适或无症状偶然查体由透视、胸片或CT等影像检出玉林药品批发疑为纵隔肿瘤时,CT应为首选和必须的检查手段,MRI可作为CT的替补或辅助手段。
B超对声波能到达的部位亦能发挥一定作用,尤其对婴幼儿及儿童。
(二)影像表现
纵隔肿瘤的诊断主要依据肿瘤的部位、内部结构及强化特征、生长方式,并要结合病人的性别、年龄等临床特征。
例如前纵隔是胸腺瘤、畸胎瘤的好发部位,神经源肿瘤好发于后纵隔,中纵隔病变多为淋巴结来源或各种囊肿,而间叶来源软组织肉瘤可发生于纵隔任何部位。
畸胎瘤常呈脂肪、钙化、囊性及软组织等多种密度混杂性肿块,有较厚的囊壁,胸腺瘤多呈软组织密度,亦可出现包膜及分隔状钙化,MRI常能较小地显示肿块内部分枝状纤维间隔;神经源肿瘤常与椎间孔相连或与后肋下缘关系紧密,可使椎间孔或肋间隙撑大,伴局部骨硬化或压迹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