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评估教案

合集下载

健康评估心理评估 教案

健康评估心理评估  教案

健康评估心理评估教案健康评估心理评估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介绍健康评估和心理评估的概念、目的、方法和步骤,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健康评估和心理评估的基本原理,掌握相关的评估工具和技巧,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案例的评估和分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健康评估和心理评估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2. 掌握常用的健康评估和心理评估的方法和工具;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案例的评估和分析;4. 培养学生的评估思维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健康评估的概念和目的a. 健康评估的定义和基本原理;b. 健康评估的目的和重要性;c. 健康评估的对象和范围。

2. 健康评估的方法和工具a. 体格检查和生理指标的评估;b. 疾病风险评估和健康行为评估;c. 健康问卷调查和健康历史记录;d. 健康风险评估工具的介绍和应用。

3. 心理评估的概念和目的a. 心理评估的定义和基本原理;b. 心理评估的目的和重要性;c. 心理评估的对象和范围。

4. 心理评估的方法和工具a. 临床面谈和观察;b. 心理测试和量表;c. 心理评估报告的撰写和解读。

五、教学步骤1. 引入a. 利用问题引入,让学生思量什么是健康评估和心理评估,以及它们的重要性。

b. 提供一个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健康评估和心理评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理论讲解a. 介绍健康评估的概念、目的和重要性,以及常用的评估方法和工具。

b. 介绍心理评估的概念、目的和重要性,以及常用的评估方法和工具。

3. 案例分析a. 提供一个健康评估和心理评估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估和分析。

b. 分组讨论,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和分享各自的评估结果和分析。

4. 小结a.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

b. 强调健康评估和心理评估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和问题解答,检查学生对健康评估和心理评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健康评估幼儿园教案

健康评估幼儿园教案

健康评估幼儿园教案简介健康评估是幼儿园日常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幼儿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检查,能够及时发现幼儿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

教学目标1.了解健康评估的重要性及方法。

2.能够熟练开展健康评估,做到全面、科学、规范。

3.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健康意识,预防疾病。

教学内容1.理论学习–健康评估的概念和意义。

–健康评估的方法和步骤。

2.实操演练–熟悉各项评估指标。

–进行模拟评估操作。

3.经验分享–分享评估中遇到的问题。

–探讨对于评估中的个别幼儿如何进行处理。

教学过程1.理论学习–小组讨论,了解健康评估的基本概念,分享各自的看法。

–教师介绍健康评估的重要性和方法,引导幼儿认识自己在健康方面的优缺点。

2.实操演练–教师在课堂上演示如何进行健康评估,包括身高、体重、视力、听力、口腔和爱护环境。

–幼儿分组进行模拟评估操作,检查身高、体重、视力等各项指标,学习如何填写评估表。

3.经验分享–分享评估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如何应对个别幼儿的抵触情绪以及如何妥善保管幼儿的身体检查结果。

–教师和家长一同讨论如何加强家庭卫生管理,增强幼儿的防病意识。

教学评估1.参与度评估:观察幼儿是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2.操作能力评估:观察幼儿是否对各项评估指标有一定的了解,是否能够熟练操作。

3.课堂设问评估:观察幼儿是否对于健康评估的意义及方法有所理解。

4.实操检测:观察幼儿在模拟评估中能否准确测量、填写评估表。

教学检查1.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评估表及相关器材。

2.在评估前需告知幼儿家长,并征得其同意。

3.教师在评估过程中需要注意幼儿的情绪变化,如果发现异常需要及时处理。

总结健康评估是幼儿园日常教育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全面的体检、视力、听力等测量,可以及时发现幼儿健康问题并采取措施,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

在教学中我们注重实践操作,并与家长一同探讨如何加强家庭卫生管理,提高幼儿的防病意识,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健康评估教案

健康评估教案

健康评估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健康评估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能力目标:能够进行自我健康评估,对他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初步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健康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健康评估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

难点: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进行准确的健康评估。

三、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健康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健康评估,以及为什么我们需要它。

讲授新课:详细介绍健康评估的定义、目的、方法和应用。

结合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

巩固练习:提供一些实际情境,让学生尝试进行健康评估。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归纳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健康评估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讲解、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际操作演示。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课堂练习:要求学生针对某一健康问题进行健康评估。

作业:搜集有关健康评估的资料,写一篇短文阐述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评价方式:课堂参与度、练习成果、作业完成情况综合评价。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相关书籍、网络资源。

工具:问卷调查表、体检设备等。

七、结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健康评估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知道了健康评估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学生应注重自身和他人健康的维护和提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健康管理和评估,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八、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尝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健康评估的方法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这一方面的指导。

同时,我也意识到在教学方法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

健康评估心理评估 教案

健康评估心理评估  教案

健康评估心理评估教案【健康评估心理评估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介绍健康评估和心理评估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健康评估和心理评估的重要性,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健康评估和心理评估的基本原理和技巧,为未来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健康评估和心理评估的定义、意义和目的;2. 掌握健康评估和心理评估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 熟悉常用的健康评估和心理评估工具;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健康评估和心理评估的实际操作。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健康评估a. 健康评估的定义和意义健康评估是指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个体的健康信息,评估其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以便制定适当的健康管理计划和干预措施。

健康评估可以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b. 健康评估的步骤i. 收集健康信息:通过询问个体的健康史、家族史、生活方式等,收集个体的健康信息。

ii. 分析健康信息:对收集到的健康信息进行分析,评估个体的健康状况。

iii. 制定健康管理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适当的健康管理计划和干预措施。

c. 常用的健康评估工具i. 健康问卷:包括一系列问题,用于收集个体的健康信息。

ii. 体格检查:通过观察、触摸、听诊等手段,评估个体的身体健康状况。

iii. 实验室检查:通过采集个体的血液、尿液等样本,检测生化指标,评估个体的生理功能。

2. 心理评估a. 心理评估的定义和意义心理评估是指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个体的心理信息,评估其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问题,以便制定适当的心理干预措施和治疗方案。

心理评估可以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b. 心理评估的步骤i. 收集心理信息:通过面谈、观察、心理测量等方式,收集个体的心理信息。

ii. 分析心理信息:对收集到的心理信息进行分析,评估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问题。

健康评估教学设计方案

健康评估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健康评估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了解健康评估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3)熟悉常见健康问题的评估流程和评估工具。

2. 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个体或群体进行健康评估。

(2)能够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健康管理方案。

(3)能够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交流。

3. 情感目标:(1)培养对健康评估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3)激发学生对健康评估领域的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二、教学内容1. 健康评估的基本概念与原则2. 健康评估的方法与技术3. 常见健康问题的评估流程4. 常用健康评估工具及其应用5. 健康评估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6. 健康评估的伦理问题与法律法规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结合实际案例,引出健康评估的重要性。

-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讲授新课- 健康评估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健康评估的方法与技术- 常见健康问题的评估流程- 常用健康评估工具及其应用3. 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健康评估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4.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某一健康问题进行评估。

- 各小组分享评估结果,讨论评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5. 实践操作- 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健康评估,让学生亲身体验评估过程。

-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模拟对象进行健康评估。

6. 总结与反思-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健康评估的重要性。

- 引导学生反思自身在评估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健康评估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健康评估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4. 模拟操作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健康评估过程,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质量等。

健康评估心理评估教案

健康评估心理评估教案

健康评估心理评估教案教案目标:1.了解健康评估和心理评估的概念和目的。

2.掌握健康评估和心理评估的方法和步骤。

3.培养学生在健康评估和心理评估中的实践能力。

教案内容:一、引入(1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健康评估和心理评估?2.介绍健康评估和心理评估的概念和目的。

二、健康评估(30分钟)1.介绍健康评估的方法和步骤。

a.方法包括:问卷调查、面谈、体检等。

b.步骤包括:确定评估对象、收集信息、分析信息、撰写评估报告。

2.分组讨论:选择一个健康问题,进行健康评估。

a.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个健康问题,比如:饮食习惯、运动习惯等。

b.每个小组根据所选问题,进行健康评估:确定评估对象、收集信息、分析信息、撰写评估报告。

c.小组代表汇报评估结果。

三、心理评估(30分钟)1.介绍心理评估的方法和步骤。

a.方法包括:观察、测试、面谈等。

b.步骤包括:确定评估对象、选择评估工具、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撰写评估报告。

2.分组讨论:选择一个心理问题,进行心理评估。

a.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个心理问题,比如:焦虑、抑郁等。

b.每个小组根据所选问题,进行心理评估:确定评估对象、选择评估工具、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撰写评估报告。

c.小组代表汇报评估结果。

四、总结(15分钟)1.回顾健康评估和心理评估的概念和方法。

2.总结健康评估和心理评估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健康评估和心理评估对个人的健康重要?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健康评估和心理评估,提高个人健康水平。

教学方法:1.案例研究:通过分组讨论和小组汇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2.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教学评估:1.案例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汇报中是否能够准确运用所学知识。

2.参与评估:评估学生在讨论和实践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3.学习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和方法的反馈,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进。

扩展活动:1.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医院、健康中心等场所,了解健康评估和心理评估的实际操作和应用。

健康评估心理评估 教案

健康评估心理评估  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健康评估心理评估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健康评估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评估方法和技巧。

3. 引导学生运用心理评估知识,提高自身和他人心理健康水平。

教学重点:1. 健康评估的基本概念。

2. 心理评估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心理评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教案和教学PPT。

2. 相关案例和资料。

3. 心理评估问卷和工具。

学生准备:1. 预习相关知识。

2. 准备笔记本,记录重点内容。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a.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健康评估的重要性吗?b. 总结:健康评估是了解个体健康状况,制定合适干预措施的重要手段。

2. 什么是健康评估(10分钟)a. 讲解健康评估的概念。

b. 强调健康评估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如医疗、教育、职场等。

3. 心理评估的方法和技巧(15分钟)a. 介绍心理评估的基本方法,如问卷、访谈、观察等。

b. 讲解心理评估的技巧,如如何与被评估者建立信任、如何提问等。

4. 案例分析(10分钟)a. 提供一组心理评估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

b.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心理评估方法和技巧的应用。

第二课时:5. 心理评估问卷和工具的应用(10分钟)a. 介绍常见的心理评估问卷和工具,如SCL-90、MMPI等。

b. 讲解如何使用这些问卷和工具进行评估,以及如何解读结果。

6. 心理评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5分钟)a. 讲解如何运用心理评估知识,提高自身和他人心理健康水平。

b. 分享实际生活中的心理评估案例,让学生了解心理评估的实用性。

7. 总结与反思(10分钟)a.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认为心理评估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b. 总结:心理评估有助于我们了解自身和他人的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如:查找一种心理评估问卷,了解其应用和解读方法。

《健康评估》教案

《健康评估》教案

《健康评估》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健康评估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健康评估的方法和技巧。

3. 学会运用健康评估结果来制定护理计划。

二、教学内容1. 健康评估的基本概念:健康评估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

2. 健康评估的方法:观察、访谈、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

3. 健康评估的技巧:倾听、提问、记录和分析。

4. 健康评估的结果应用:制定护理计划和护理干预措施。

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健康评估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

2. 示范:演示健康评估的过程和技巧。

3.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健康评估的方法和技巧。

4. 讨论:学生分享练习心得,讨论健康评估的结果应用。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程度。

2. 练习报告:评估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和结果。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健康评估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

2. 幻灯片:制作健康评估的教学幻灯片。

3. 视频:播放健康评估的示范视频。

4. 练习材料:提供健康评估的练习案例和报告模板。

六、教学活动1. 案例分析:提供具体的健康评估案例,让学生分析并应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评估。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健康评估的过程,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评估结果,提出护理计划和建议。

4. 分享经验:邀请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护士或医生分享健康评估的实际案例和经验。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健康评估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以及护理计划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倾听、提问、记录和分析等技巧进行有效的健康评估。

八、教学准备1. 教材和参考书籍:准备健康评估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籍,以便学生查阅和复习。

2. 教学幻灯片:制作并准备好健康评估的教学幻灯片,以便于课堂讲解和展示。

3. 视频材料:收集或制作健康评估的示范视频,以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评估过程。

4. 练习案例:准备一些健康评估的练习案例,以便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
1.健康评估的内容2.健康评估的方法3.健康评估的学习目的和要求
教学重点
健康评估概念、内容;健康评估方法;
教学难点
健康评估的概念的正确理解,健康评估方法的合理运用
主要授课方式
理论课(√);实训课( );
教学过程
第一章 绪论
1. 概要介绍本次课内容及时间安排,教学目的要求。
2.健康评估概念、目的、发展沿革;
教学重点
1.异常营养状态的类型、判断标准2.常见典型面容的临床意义3.熟悉年龄与疾病的关系4.常见体位及其与疾病的关系5.常见异常步态及其临床意义6.影响发育与体型的因素7.异常营养状态的发生机制
教学难点
异常表现的发生机制;皮肤粘膜:颜色、温度与出汗、弹性、皮疹、脱屑、紫癜、蜘蛛痣、皮下结节、毛发等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淋巴结:检查部位、方法与顺序,正常状态及其肿大的临床意义。
3.听力障碍的类型及常见病因
4.口唇、口腔粘膜、牙龈、舌的异常改变及临床意义
5.口腔气味改变的临床意义
3.健康评估的内容,方法;
4.健康评估的学习目的和要求;
课后小结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
系(部):护理系 教研室:临床Ⅰ教师姓名:杨志强NO:2
课程名称
第二章健康史评估;第九章健康资料与护理诊断
授课时数
2
授课班级
中职护理(初)09-3班
教学目标
1.了解健康史评估的方法和注意事项;2.掌握健康史的内容;3.了解资料的分析内容;4. 健康的护理诊断及构成;护理诊断中的评判性思维。5.熟悉功能性健康型态分类的护理诊断分类法;合作性问题的定义及陈述方式;护理诊断的步骤;护理诊断性思维方法;5.掌握护理诊断的定义;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的区别;现存的护理诊断及构成;有危险的护理诊断及构成;护理诊断的陈述形式及其注意事项;护理诊断的排序;
教学内容
健康史评估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健康史的内容;资料的分析与护理诊断
教学重点
健康史的内容及其评估的方法;护理诊断的定义的理解;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的区别;护理诊断的陈述形式及其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
护理诊断的定义的理解;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的区别;
护理诊断的陈述形式及其注意事项;
主要授课方式
理论课(√);实训课( );
6.气管:检查方法及移位的临床意义。
胸部评估
1.胸廓的体表标志、划线与分区。
2.胸壁与胸廓的评估
胸壁血管与皮下气肿及胸壁压痛。
正常胸廓外形与异常胸廓:扁平胸、桶状胸、佝偻病胸、胸廓单侧或局部性变形等。
乳房检查方法及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教学重点
头部评估
1.眼球外形与运动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2.外耳道与乳突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6.掌握胸廓及肺部检查的内容、方法及顺序。
7.掌握胸廓及肺部异常体征的发生机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8.熟悉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与体征。
教学内容
头部评估
1.颅形正常状态及异常改变(小颅、尖颅、方颅、巨颅、变形颅)。
2.头部器官
眼:眉毛、眼睑、结膜、眼球、巩膜、角膜、瞳孔、眼的功能检查等。
耳:外耳、中耳、乳突、听力。
主要授课方式
理论课(√);实训课( );
教学过程
先总体介绍身体状况评估在整个教学中的地位,进一步加强对健康评估课程特点的理解。
第5章身体状况评估
第1节一般状态评估
1.生命征的内容、检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2.发育与体征(无力型方法与分类。
4.面容与表情:各种常见的病容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鼻:鼻的外形、鼻翼扇动、鼻中隔、鼻出血、鼻粘膜与分泌物、鼻窦。
口腔:口唇与口腔粘膜、牙齿与龈。舌与舌苔、咽喉与扁桃体、口腔气味。
腮腺:正常状态、位置与肿大的意义。
颈部评估
1.颈部的外形与分区。
2.颈部的姿势与运动。
3.颈部的皮肤与包块。
4.颈部血管:血管搏动与怒张,血管杂音。
5.甲状腺:检查方法,肿大时的分度及意义。
3.意识状态的检查方法与分类。
4.面容与表情:各种常见的病容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5.体位:自主体位、被动体位及各种强迫体位的临床意义。
6.姿势与步态的特点及诊断价值。
7.皮肤粘膜:颜色、温度与出汗、弹性、皮疹、脱屑、紫癜、蜘蛛痣、皮下结节、毛发等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8.淋巴结:检查部位、方法与顺序,正常状态及其肿大的临床意义。
课程名称
第五章 身体状况评估 第一节 一般状态评估
第二节 皮肤、浅表淋巴结评估
授课时数
2
授课班级
中职护理(初)09-3班
教学目标
1.掌握全身状态的评估内容、异常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2.熟悉与各异常表现相关的病因;
3.了解各异常表现的发生机制。
教学内容
1.生命征的内容、检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2.发育与体征(无力型、超力型与正力型)的检查方法与临床意义。
教学过程
第二章 健康史评估
1.概要介绍本次课内容及时间安排,教学目的要求。
2.健康史评估的内容和方法
第九章 资料的分析和护理诊断
1.资料的分析和护理诊断:定义,分类,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的区别,护理诊断的陈述形式及其注意事项等。
课后小结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
系(部):护理系 教研室:临床Ⅰ教师姓名:杨志强NO:3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
系(部):护理系 教研室:临床Ⅰ教师姓名:杨志强NO:1
课程名称
第一章绪论
授课时数
2
授课班级
中职护理(初)09-3班
教学目标
1.了解健康评估的起源与发展;健康评估的目的。
2.熟悉健康评估的内容、学习方法和要求;影响问诊的主要因素、问诊的注意事项。
3.掌握健康评估的概念;问诊的概念、内容及方法。
课程名称
第3节头颈部评估
第四节 胸壁和胸廓评估
授课时数
2
授课班级
中职护理(初)09-3班
教学目标
1.熟悉头部检查的内容、方法与顺序
2.了解头部的正常状态、生理变异及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3.熟悉颈部检查的内容、方法与顺序
4.了解颈部的正常状态、生理变异及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5.熟悉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基本检查方法在胸廓及肺部的应用。
5.体位:自主体位、被动体位及各种强迫体位的临床意义。
6.姿势与步态的特点及诊断价值。
第二节 皮肤粘膜:颜色、温度与出汗、弹性、皮疹、脱屑、紫癜、蜘蛛痣、皮下结节、毛发等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8.淋巴结:检查部位、方法与顺序,正常状态及其肿大的临床意义。
课后小结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
系(部):护理系 教研室:临床Ⅰ教师姓名:杨志强NO: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