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综合性学习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性学习综合题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性学习综合题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性学习综合题题含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练习1.一档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读信节目——《见字如面》,刷爆了朋友圈。

某校开展“书信与阅读”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材料一:综艺节目《见字如面》悄然走红,这档以明星诚信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节目,从开播到第一季播出结束,几乎一直保持着“零差评”的惊人成绩,在豆瓣上最初评分高达9.8分,并连续三周登上豆瓣综艺榜榜首。

截至目前为止,全网点击量超过2亿,而受众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见字如面》受众调查(2)有媒体评价:“《见字如面》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阅读的力量’”。

根据你的阅读体验,谈谈你对“阅读的力量”的理解。

【答案】(1)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75%(或:24—29岁占多数,30岁以上占少数。

)(2)真正的阅读,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更不受环境的制约,它完全凭借心灵的需求来加以把持。

阅读会让你的人生活在丰富里,终身受益不尽,让你获得一种持久的力量。

“阅读的力量”是具体而深刻的。

它让我们拥有丰富的知识,使我们的精神得到升华,拓展我们的视野,陶冶我们的情操,给我们成长的力量。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表述的内容,可知最后一句要介绍的是《见字如面》收看观众的情况,“全网点击量超过2亿”说明观看者众多,那么“而”要表现的则是出人意料的结果,根据材料二表格数据可见,收看者大多为年轻人,将这一主要信息用简洁、准确的语句表述出来即可。

(2)根据材料中介绍的内容,围绕着“阅读”这一中心,表述出阅读给人的不同作用即可。

如:阅读能净化人的心灵,让人具有抗争恶俗的力量等。

故答案为:⑴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75%(或:24—29岁占多数,30岁以上占少数。

);⑵真正的阅读,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更不受环境的制约,它完全凭借心灵的需求来加以把持。

阅读会让你的人生活在丰富里,终身受益不尽,让你获得一种持久的力量。

九年级语文下册 单元达标测试题三 综合性学习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九年级语文下册 单元达标测试题三 综合性学习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九年级下册单元达标测试题(三)(综合性学习)(时间:120分总分:120分)第一部分图表概括(40分)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9分)材料一:二十四节气之一——谷雨(如图)材料二:传说,X仲景告老还乡时正值冬至。

他路过白河岸边,看到风雪里劳作的乡亲们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弟子搭起医棚,盘上大锅,把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煮好后再用面皮把它们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

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耳朵很快就好了。

此后,就有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1)材料一的图画,介绍了和“谷雨”相关的哪些内容?(4分)(2)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内容。

(2分)(3)联系两则材料,使用关联词语“不仅……而且……”写一句话,概括二十四节气和大自然、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3分)2.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按要求答题。

(8分)(1)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

(4分)(2)这幅漫画对你有什么启示?简要回答。

(4分)3.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7分)(1)给下面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不超过15字) (3分)中国青年报5月15日电为鼓励广大青少年编创、制作、传播优秀微电影作品,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青团中央启动2014“向上·向善”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大赛活动。

大赛突出“向上·向善”的活动主题。

“向上”即心系祖国、追求梦想,勤奋学习、提高本领,开拓进取、创新创业,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向善”即正直善良、诚实守信,爱岗勤勉、敬业奉献,敬老爱幼、睦亲敦邻,助人为乐、热心公益。

参赛作品分为微电影成片和微电影项目书两类,获奖者将得到荣誉证书和奖金,获奖作品将推荐至中央、省市电视台和知名网络媒体进行展播。

(2)下面是此次大赛的宣传画,请说明该画面的内容。

要求:①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

②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

(4分)4.综合运用(共8分)2015年4月23日,是第20个“世界读书日”,学校为此举行了“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祝勇《在“无纸时代”,读纸质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祝勇《在“无纸时代”,读纸质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①现在,读纸质书的人少了,手机阅读者却在增加。

对此,写书的人感受最深,因为书的发行数早已不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壮观。

对于一位写作者呕心沥血的文字,人们已经无暇顾及,这将写作者推向前所未有的尴尬位置,高纯度的文本也日益变成写作者的“独语”。

②书这个词,原本是指一本具体的书,就是《尚书》﹣﹣中国第一部历史文献集,后来意义变宽,指所有的著作。

生活要人们去挣扎、奋斗,因此,一部手机,就是一个高浓缩的书房,在见缝插针的地铁里读一读手机上的文字,也不失为一种温暖的抚慰。

现在手机上的书算不算书,我不知道。

假若让我决断,我认为手机上的书不叫书,只有纸质书才是书。

我认同手机阅读的便捷,同时担忧手机阅读的轻浅化和碎片化。

我相信载体的变迁,必定带来内容的变化。

当年我们古老的文字在甲骨、青铜、竹简、布帛、纸页上不断转移,与之伴随的必定是语言和内容的变化。

比如青铜器上的文字必然是精简的,所记内容也一定是国家大事,所谓“祀”与“戎”,也就是祭祀和战争。

当文字转移到纸页上,化作诗词、书札、文章,书写才自由自在,才成为一种均等的权利,抒情、议论也才成为可能,并蔓延出灿烂的文学史,有了我们浩大、辉煌的纸上文明,像王羲之《兰亭序》、李白《上阳台帖》、苏轼《寒食帖》,还有9亿字的《四库全书》。

③当书从纸页转移到电子屏幕上,改变的绝不仅仅是外壳,而是思维方式和传播方式。

网络呼唤点击量,因此造就了“标题党”,而一些沉静的、意蕴深藏的文字,显然是不适合手机阅读的。

手机的书库中当然也可以下载各类经典,但有谁会在手机上读黑格尔、韦伯、陈寅恪、钱锺书?④有人说,纸的时代已然过去,就像甲骨时代、青铜时代终将过去一样。

但我仍顽固地认为,纸质书的时代不会消亡。

⑤文字需要阅读,文化则需要抚摸、感受、相融。

我们的文字,从来都是文化的一部分。

因此,我们碰触到的不应该仅仅是冰冷的显示屏,更应该是温润的纸页﹣﹣那是我们的文化,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纸从自然中来,带着生命的气息,牵动着汉字的呼吸筋脉,与我们的生命血乳交融。

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 我们的互联网时代 练习--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 我们的互联网时代 练习--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一、解答题(共6题)1.随着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利用网络浏览信息、阅读文章的人越来越多。

你认为和传统的纸质阅读相比,电子阅读有哪些优势?(至少写 3 条)2.网络词语是在互联网上使用的一些特殊语言或文字,它伴随互联网诞生,并迅速发展起来。

根据你对网络词语的理解,完成下面的练习。

(1) 请写出近年来在网上流传较广的3 个网络词语。

(2) 使用网络词语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请表达你的观点,并写出 3 个理由。

我认为运用网络词语。

理由一:理由二:理由三:3.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如今,地铁里、公交车上,越来越多的“低头族”在忙着刷微博,刷朋友圈,浏览网页……数字阅读日益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和追捧。

数字阅读,也称电子阅读,是指人们借助电脑、手机等载体阅读经过数字化处理的文字。

学校决定组织同学们开展以“走进数字阅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 你们小组研究发现,相比纸质阅读,数字阅读有更多优点。

请列举数字阅读的优点,不少于两点。

(2) 小组讨论时,有同学认为,一些“低头族”的数字阅读费时费力却收效甚微,这往往是因为他们的阅读方式、阅读内容存在问题。

请你具体分析造成数字阅读效率低下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

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实用的移动端软件也应运而生,针对学生群体的多款作业软件也异军突起。

该类软件因有强大的自动解题功能,所以受到学生的追捧。

不少学生将“帮做作业”软件视为一种快捷的学习工具。

材料二:“作业帮”“火眼作业”“作业通”“问他作业”“学霸君”……只要从手机应用商店搜索“作业”两个字,就能找到十几个解题的软件。

“十个伙伴九个都在用。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作文搜索,高分作文随手拈来。

”材料三:据一位八年级学生小华说,他们班大部分有智能手机的同学都下载了这些作业软件,只要拿起手机对着题目拍个照,上传上去,快的话几分钟内就可寻求到最佳的解题方案。

非连续性文本数字化时代人们应该怎样对待屏读与纸读这两种阅读方式阅读练习及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数字化时代人们应该怎样对待屏读与纸读这两种阅读方式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网络及数字化技术日新月异,促使信息激增和阅读载体发生变化,阅读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选择的多样化导致读者的阅读行为和习惯也发生了相应改变。

鉴于屏读的日益普及,并对纸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许多教育研究人员对纸读与屏读这两种阅读方式进行过比较研究。

所谓纸读,即纸质阅读,是指以纸张为载体的阅读方式,是人们习惯的阅读方式。

纸质阅读具有不可替代性、便捷性和稳定性的特点,目前仍然占据阅读的主流地位。

自造纸术诞生以来,纸质阅读就成为高品位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体现。

一是因为纸读不只是单纯地获取知识或信息,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纸读所带来的愉悦体验,是屏读不可企及的。

触翻、听声、闻香、视读、品味是纸读的五感。

作为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介质,那些散发着油墨气息、装帧精美的纸质书刊给人美的享受。

二是阅读的舒适性能给阅读者带来宁静感,从而抑止浮躁,养成人的书卷气质。

书本的温润厚重能让人趋于理性,从而更深沉、更成熟,因而纸质书刊更能打造一个安抚社会浮躁心灵的文化空间,给人以阅读过程的文化体验和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三是纸质书刊的公信力和权威度相对较高,要读那些内容深刻、震撼心灵、提升境界的高品质书刊,真正要获取文化、思想时,许多读者依旧首选纸读。

屏读就是屏幕阅读,是一种电子阅读。

屏读是以电视屏幕、电脑屏幕、手机屏幕、电子阅读器等为载体的阅读方式,建立在网络互联互通的基础上,更重视学习时的及时反馈与沟通交流。

屏读是数字化时代的产物,改变了人们从纸读中获取知识的习惯。

屏读方便快捷,读物来源极其丰富、渗透率高,内容获取、存储、摘录与整合方便,并可与他人即时分享与互动。

在屏读时,阅读的时间、空间、内容、渠道的边界全都消失了,阅读由个性化阅读转向泛在阅读、协作阅读和社会化阅读,其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全民阅读。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作为负责任的读者,我们要充分利用屏读快捷、互动、资源丰富且时效性强的优势,也要在长篇幅的文章阅读、深度阅读、沉淀自我时拿起一卷钟爱的书籍。

好读书读好书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附答案

好读书读好书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附答案

好读书读好书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附答案好读书读好书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附答案1.在“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中,某班同学搜集到以下两则关于数字化阅读的材料。

请你认真阅读这两则材料,概括数字化阅读方式备受国人青睐的三个原因。

【材料一】调查结果显示,59.2%的数字阅读读者表示纸质读物在购买方面,明显地不如数字读物“便利”。

“方便随时随地阅读”也是读者转向数字阅读的一个重要原因,比例达到40.0%。

此外,有29.2%的数字阅读者表示“方便检索信息”是他们选择数字阅读方式的原因。

另外,在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居民中,有36.7%的人表示能够接受付费下载阅读,数字化阅读接触者总体能够接受一本电子书的平均价格为2.76元。

【材料二】数字阅读正以它丰富的信息资源、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广阔的涉及面、低廉的成本等显而易见的优势,促进数字阅读快速发展。

在地铁或公交车上,总能看到这样的景象:人们低着头,专心摆弄手机、电子书或平板电脑。

对于工作压力比较大的人群,只能利用上下班路上的短暂时间,看手机新闻,刷微博,浏览小说……原因一:_______________原因二:_______________原因三:_______________2.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同学们更热衷于电视、电脑和网络所构筑的.声光世界,与书本的距离越来越远。

针对这种现象,学生会发起“好书大家读,书香溢校园”的倡议,其中阐明读书作用的内容需要你来填写。

(要求:用“读书,可以让……”的排比句式来表达)【答案】1.⑴获取便利;⑵方便随时随地阅读;⑶价格低廉2.示例一:读书可以让我们体味人生,感悟生命;读书可以让我们陶冶情操,健全人格;读书可以让我们提高品味,净化心灵。

示例二:读书可以让我们品味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宽广胸襟;读书可以让我们享受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奇景象;读书可以让我们领悟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

中考语文9道综合性学习题(含答案和解析)

中考语文9道综合性学习题(含答案和解析)

中考语文9道综合性学习题(含答案和解析)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2017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

全市博物付向公众免费开放,促进文化资源共享。

某校“文博社团”准备在这一天参观博物馆。

同学们准备制作宣传牌放到博物馆门口,拟写了四句面向市民的宣传语。

(见第1小题)当天,社团成员选择了三个博物馆,分组体验主题文化活动。

(见第2小题)体验活动结束后,同学们都很兴奋。

他们收集了丰富的材料(见链接;第3小题),发出了“做博物馆忠实粉丝”的倡议,呼吁更多的师生走进博物馆。

(1)下列宣传语不合适的一项是()。

A. 在博物馆遇见更好的自己B. 留不住观众的博物馆是不合格的C. 在博物馆,你能听到岁月的足音D. 今天,让我们与博物馆有个约会(2)如果你是社团成员,请你选择一个主题活动,并说明理由。

①上海博物馆:“邂逅大师”欧洲油画艺术珍品展②上海中医药博物馆:“闻香识药”中药课程③上海自然博物馆:“自然·人·和谐”主题展答:(3)依据(链接)材料,补写两个要点作为倡议书的内容。

【链接】①新闻摘录:沪上125家各类博物馆中,已有96家全年免费开放。

②调查数据:③作家视角:在法国,最让我吃惊和感动的是小小孩成了各类博物馆的主角……多数情况下,孩子们进去便席地而坐,听讲,宛如上课。

(舒乙《这么小就进了博物馆》)④观众留言:一次触摸文明的穿越之旅。

文物并不冰冷,她带着历史的温度。

【补写】博物馆免费开放,为走进博物馆创造了更好的条件;②;③。

答案: (1)B。

(2)【参考示例】选①,喜爱绘画艺术;提升艺术品位;拓宽国际视野。

选②,对中国感兴趣;增加中医药知识;了解中医传统文化。

选③,热爱大自然;增长“人与自然”的知识;增强和谐共生意识。

(3)【参考示例】①我们的博物馆利用率过低,有必要走进博物馆,共享文化资源。

②法国人从小走进博物馆的事例,启示我们应更多地走进博物馆。

③国内外博物馆利用情况对比鲜明,提醒我们要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

关于电子阅读和纸张阅读的作文题目

关于电子阅读和纸张阅读的作文题目

关于电子阅读和纸张阅读的作文题目In today's digital age, the debate between electronic reading and paper reading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electronic reading is more convenient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while others argue that nothing can replace the sensory experience of holding a real book. As a passionate reader, I believe that both electronic and paper reading have their own uniqu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it ultimately comes down to personal preference.在当今数字时代,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之间的辩论变得日益突出。

一些人认为电子阅读更加便利和环保,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没有什么能够取代拿着真正的书的感官体验。

作为一个热情的读者,我相信电子和纸质阅读各自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缺点,最终取决于个人喜好。

One of the major advantages of electronic reading is the convenience it offers. With just a few taps on a screen, one can access a wide range of books and articles. This makes it easier to carry multiple books at once and saves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physical space. Additionally, electronic reading often comes withhelpful features such as built-in dictionaries, highlighting, and note-taking tools, making the reading experience more interactive and engaging.电子阅读的一个主要优势是其提供的便利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综合性学习试题及答案
导读:时间内容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电子阅读运用率%
32.8
38.6
40.3
50.1
材料二:随着生活节奏加快,阅读载体也多样化,我国国民对纸质图书的阅读时长略有减少。

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书时长为13.43分钟,比2012年减少了1.95分钟。

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21.70分钟,比2012年增加了5.18分钟。

材料三:上海市的调研显示,58.22%的青少年认为“纸质读物”具有最好的阅读效果。

青少年青睐纸质图书的主要原因包括“阅读习惯”、“需要深度阅读”、“为了收藏”、“内容查找方便”、“需要记录或做读书笔记”等。

①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说说该怎样处理“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说明了我国国民运用电子阅读的人数逐年增加,而对纸质图书的阅读时间有所减少。

(2分)
②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阅读已成为阅读的重要方式,我们要适度利用。

(1分)但是我们依然要重视阅读效果最好的纸质阅读。

(1分)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