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式周制婚礼文案
中式婚礼走心文案短句

---【序章:缘起千年】千年前,月老牵线,红线绕指,注定你我在此相遇。
今朝,我们以中式婚礼之礼,续写千年佳话,让爱情在古韵中绽放。
【迎宾篇:仪态万千】1. 欢迎宾客,笑语盈门,礼仪之邦,喜迎嘉宾。
2. 红地毯铺就,喜气洋洋,步步高升,好运连连。
3. 珍珠帘垂,喜字闪烁,古典韵味,尽显尊贵。
【迎亲篇:花轿悠悠】1. 花轿悠悠,喜气洋洋,八抬大轿,承载爱情。
2. 马蹄声声,锣鼓喧天,迎亲队伍,威风凛凛。
3. 龙凤呈祥,喜结连理,今日良辰,共度此生。
【拜堂篇:敬天敬地】1. 天地为证,日月为媒,今朝拜堂,结为夫妻。
2. 红烛高照,喜气洋洋,夫妻对拜,敬天敬地。
3. 红盖头下,情深意浓,一拜天地,百年好合。
【敬酒篇:酒逢知己】1. 喜酒香醇,佳肴满桌,宾客欢聚,共享喜悦。
2. 一杯喜酒,情意绵绵,敬谢亲朋好友,共祝新人幸福。
3. 美酒佳肴,共享天伦,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敬茶篇:茶香四溢】1. 碧螺春香,敬茶传情,茶水交融,共饮同心。
2. 红茶暖意,敬茶感恩,父母养育,情义无价。
3. 一杯清茶,承载祝福,敬茶传情,情意绵绵。
【洞房花烛夜:喜结连理】1. 洞房花烛夜,喜结连理时,共度良宵,情深似海。
2. 红帐暖,喜烛明,新婚燕尔,甜蜜无限。
3. 佳偶天成,百年好合,今宵洞房,情深意浓。
【婚宴篇:欢歌笑语】1. 婚宴盛启,欢歌笑语,祝福声声,共庆良辰。
2. 红衣佳人,美酒佳肴,欢聚一堂,共享喜悦。
3. 红包递出,祝福送出,亲朋好友,共享喜悦。
【尾声:百年好合】1. 百年好合,相濡以沫,携手同行,共度风雨。
2.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岁月静好,相伴一生。
3. 此生有你,足矣,愿岁月静好,与君共白头。
中式婚礼,千年传承,今朝绽放。
愿这对新人,以古典之礼,开启幸福人生,携手共度每一个美好时光。
---这篇文案短句涵盖了中式婚礼的各个环节,从迎宾到洞房花烛夜,再到婚宴,每一部分都充满了中式婚礼的特色和传统文化的韵味。
汉代婚礼文案短句

汉代婚礼文案短句
1. 亲友近远齐欢庆,佳偶良缘喜相逢。
2. 经过媒妁之言,喜结连理成夫妻。
3. 红袖添香,喜庆盛世婚宴。
4. 百善孝为先,良缘定要长长久久。
5. 手足情深,情定终身。
6. 同心同德,共建美满家园。
7. 红红火火喜事多,百年好合永相随。
8. 谱写爱的乐章,幸福绽放人间。
9. 一生一世,誓言永恒。
10. 伉俪情深,此生共度甜蜜时光。
11. 百年如意,情牵两心。
12. 亲朋好友共祝福,甜蜜幸福如花开。
13. 家和万事兴,夫妻恩爱更加深。
14. 年年有今日,岁岁皆如意。
15. 美满姻缘系两心,幸福婚礼在今朝。
16. 百年好合,喜结连理。
17. 共筑家庭的殿堂,共创幸福的格局。
18. 爱情燃烧,甜蜜喜事多。
19. 爱如春水,长长久久。
20. 执手共赴人生路,幸福美满心相属。
21. 爱意满满,缘分无限。
22. 喜结良缘,情牵一生。
23. 婚姻之约,幸福相随。
24. 爱情长存,浓情蜜意绵绵不绝。
25. 众人见证,情定一生。
汉式周制婚礼仪式古风

汉式周制婚礼仪式古风第一篇:汉式周制婚礼仪式古风周制婚礼仪程第一部分:婚前准备物品:结婚证、戒指、香囊、大红剪刀、托盘、洗手浇水瓶子、接水盆、合卺(葫芦分为两半,用红绳连在一起),手持灯笼、坐垫2、席子?,红毛巾2,几案、猪肺四片、猪脊排骨四段、猪肝四片、猪肋排骨四段,分别放在四个小盘中;合卺一对;粘米饭两个半碗。
新娘梳理好发式,插发笄,结缨。
第二部分:婚礼仪程一、迎礼就位:(换好衣服后)背景音乐《花好月圆》。
司仪:各位来宾,各位亲友,大家好!在这个吉日良辰,大家将要见证一位君子和一位淑女喜结良缘,共成连理。
李家之女镜蓥已长大成人,今逢吉日,将归叮当家之子米悦,得终生归宿,成两姓之好,遂天作之合。
特此敬告。
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固称夏。
大家将要见到的,是依据华夏传统而制订的周制婚礼。
周制婚礼重视庄重典雅,因为婚姻是神圣的、庄严的,它是人生一件大事。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
新夫新妇,今日合家,结为夫妻。
行婚姻大礼,盟誓于天地祖先,见证于亲朋好友。
(关背景音乐)司仪:有请新郎、新娘。
赞者旁白一:吉日良辰,喜成婚姻。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窈窕淑女,得其佳偶。
恺悌君子,诚敬迎新。
衣冠黼黻,光耀门庭。
华服夏礼,琴瑟和鸣。
合卺同牢,相敬如宾。
白头偕老,福寿康宁。
尊祖敬宗,诗礼传家。
五世其昌,和乐无涯。
天作之合,两姓亲睦。
乾健坤顺,既融且洽。
高朋满座,觥筹交错。
弦歌绕粱,齐欢共贺。
礼仪既备,肴馔既陈。
鸾凤和谐,普天同乐。
(旁白播放同时,新郎在前,新娘随后,从舞台东侧步入舞台上;男执事(尼桑、先皇)跟在新郎后,女执事(米陶、纯衣)跟在新娘后。
新郎在几案东侧,新娘在几案西侧。
双方相互作揖,转身面向来宾作揖,然后跪坐。
)二、证婚祝告:(背景音乐:凤求凰)司仪:请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为新婚夫妇证婚。
领导:(先宣读结婚证书,再放祝辞。
)(结婚证书,放在托盘中,由男执事取来,站在赞者西侧偏后):赞者旁白二(祝辞):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汉式婚礼【范本模板】

1仪式开始主持词: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固称夏。
汉字,汉语等等汉民族自己的符号早已融入到我们的脑海与血液之中。
而大家在这里可能感觉到今天婚礼现场并非奢侈豪华,但却浓缩了传承千年的汉家婚礼文化,呈现在眼前的将是别具一格,属于汉家儿女自己的传统服饰及婚礼礼仪。
这是新人带着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份热情和执着为自己筹划的一场汉式婚礼.今日吉礼现场汇聚了新人四方远道而来的亲人与挚友,希望大家在观礼为新人送去一份祝福的同时也能在你们的心里留下一段华美的回忆!愿传承千年的礼乐伴与新人,情真永鉴!2新郎入场主持词:请新郎登台入礼!新郎备亲迎之礼,亲迎之礼,以大雁为聘,取意鸿雁择情一偶,终生不渝。
以鸿雁为鉴,可证新郎一片诚心所致。
新郎启行迎娶新娘!3施巾结帨主持词:请新郎廊前止步,待等新娘闺阁之中收母亲结帨之礼!女儿出阁,母亲为女儿整好丝缨,叮咛教诲。
施巾结帨礼成,新娘入礼!4奠雁迎新主持词:请新郎奠雁,重逢佳偶观依旧,移步门庭略含羞,愿携知己长相守,但许鸿雁鉴白头.奠雁礼成。
新人准备入礼!5新人入礼主持词:吉时已至,仪程开始,请佳偶移步入场!农历年月,西历年月日,新婿,新妇偶同心共结百年之好,满座亲友宾朋观礼同贺。
笑迎佳客莲步移,青空漫落飞花雨,齐声满座宾朋贺,伴得吉言随行去!6婚书立信主持词:鸿雁传书,信言一诺,不以千山万水为隔,愿比情思几世明志!现在就先请新人阅览婚书,永以为鉴!“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信言一诺无敢相忘!婚书立信成!7沃盥入席流程:(女侍者上前点燃桌上铜灯。
新郎施礼请新娘入席,而后侍者为新人倒水洗手。
)主持词:请侍者为新人燃灯备席.黄昏之礼,灯烛火光映佳人容颜,编钟古乐,华夏正礼鉴秦晋之好!英郎揖请佳人入席成礼!请侍者为新人引水沃盥,为新人洗去一路风尘,以备之后大礼!8同牢合卺流程:(侍者为新人端上酒爵,新人酹酒告天.)9、执手礼起身,新人执手相视.执子之手,与子共箸;执子之手,与子共食;执子之手,与子同归;执子之手,与子同眠;执子之手,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主持:请佳偶行告拜礼!请侍女为佳偶呈爵备酒!请英郎佳人将酒酹洒而拜.进授玄酒,告之天地!新人在同牢席中先行祭礼,侍女进授祭酒,请新郎新娘酹洒而祭,告之天地。
汉朝的婚礼主持词(通用19篇)

汉朝的婚礼主持词(通用19篇)汉朝的婚礼篇1一、奠雁请婚、龙凤贴主持人:高山流水天籁曲,琴瑟和鸣寄真情。
烛光点点相思恋,双双鸿雁表忠贞。
主持人:用雁者,取其随时南北,不失其节,顺阴阳往来也。
二、催妆明志。
主持人:玉漏涓涓银汉清,鹊桥新架路初成。
催妆既要裁篇咏,凤吹鸾歌早会迎。
【宝车辗驻彩云开,误到蓬莱顶上来。
琼室既登花得折,永将凡骨逐风雷。
】从者:北府迎尘南郡来,莫将芳意更迟回。
虽言天上光阴别,且被人间更漏催。
烟树迥垂连蒂杏,彩童交捧合欢杯。
吹箫不是神仙曲,争引秦娥下凤台。
场内:一、茶道MV画外音:婚礼将启,整肃立。
诸君安坐,以待正礼。
二、静场维,甲午年己巳月戊子日依岁之证,以月之令,新郎、新娘正婚庆典,吉时。
三、龙鼓(奏乐)四、主持人伏以天开地辟,便有人伦。
女嫁男婚,方成夫妇。
兹值才子小登科之日,正当新人大车驾之时,礼请翟府老爷开礼敬香。
五、开礼敬香六、新郎入场夫,泱泱华夏,历历风流。
唯婚礼者,彰显人伦之重。
良辰吉日,贵友即下娇客之踏,乃首先有请新郎与众宾客见礼。
七、新郎请新娘入场遥想芳容,情曳八荒。
爱而不见,夙夜常思;遥想玉容。
星陈列张,爱而不见,辗侧长宵。
遥想芳容,夕映丹霞,明眸善睐,晓霞难眠柔情妩媚,雅致华堂,香华锦被,乃盼卿颜。
八、新人共入喜堂切探佳人相逢处,春熙曼舞,飞花时。
但见鸿雁双栖双宿,庭前结手终相伴净水泼街、鲜花铺路,子嗣延绵。
九、却扇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
若道团圆似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
十、新人受诰书(制作金册)主持人:“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
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
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
”请金册。
从者:奉天之作,秉地之和。
顺祖先亲人之愿,从两人之意。
新夫新妇,今日合家,结为夫妻。
行婚姻大礼,盟誓于天地祖先,见证于亲朋好友。
十一、沃盥礼+焚香净手十二、新人敬香+奠酒祭天新人沃盥,身心皆净,至诚至孝。
汉式婚礼台词

联姻盛典现在开始【鸣钟…掌灯…】日吉辰良兮…风和日丽…鸾凤和鸣兮…珠联璧合…百年好合兮…鸳鸯比翼…洞房花烛兮…满堂生辉…各位长辈,各位嘉宾,各位亲友…万福金安;今日乃丁酉年戊申月丙戌日我们共聚一堂,同贺府公子,府千金联姻之喜;左传有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服章实乃我华夏文化之精髓,今日一对新人,着汉服,行周制;整我额灌,服我衣裳;意为重现我炎黄华美之衣冠,弘扬我中华典雅之仪范;各位宾朋,良辰以至,请司礼者各司其礼,执事者各执其事;同迎新婿罗强公子,【入喜堂】…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二梳梳到头,无病又无忧;三梳梳到头,多子又多寿;再梳梳到尾,举案又齐眉;二梳梳到尾,比翼共双飞;三梳梳到尾,永结同心佩。
有头有尾,富富贵贵。
《三梳礼》…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球;赞曰:惟天地以辟,万物滋养于斯,日受其精,月润其华,天理之奥含于其中,人以婚姻定其礼;吉时已到,事者,【开喜门】…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与归,宜其室家。
【新婿迎新妇】…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如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各位宾朋,掌声同迎【新婿新妇入喜堂】…有天地方有万物…有万物方有男女…有男女方有生养…万事之表率…一对新人转身… 跪…【共拜天地】一拜赐良缘二拜喜联姻三拜宴双亲新人起…【同拜高堂】新人跪…一拜知恩结二拜记亲恩三拜报春晖新人起…【夫妻对拜】新人跪…一拜结连理二拜永同心三拜敬如宾新人起…请新人对席而坐…男西女东…取阴阳交替友晋之意…同声若鼓瑟,合韵似鸣琴;锦堂双璧合,玉树万枝荣;请事者敬盥,请新人行【沃盥之礼】;各位宾朋,古人向来讲究洁净,在婚礼当日,新人将以清水净手,以表明对婚礼的郑重,更表明夫妇二人将以新的态度,去迎接新的生活…各位宾朋…在我国古代的礼仪中…同牢合卺是婚礼的重中之重,它所蕴含的是夫妻二人尊杯一卺,同甘共苦之意;新人行【同牢之礼】古有一训:男女自七岁时,坐不同席食不共器以示男女有别;时至新婚当日,夫妻二人同牢而食,以示共同生活之开始,今后夫妻二人应当相互信任,形影不离,休戚相关,命运相连;新人行【合卺之礼】合卺酒甜中有苦,苦中有甜;象征夫妻二人永结同好,更蕴含祸福与共,甘苦共尝之意;新人执酒盏,敬酒篆…礼者换酒盏…新人执酒盏…敬酒篆与子同衣…与子同食…此酒此行…此生不渝…新人…起…古人云,身之发肤,受之父母,诗云:交丝结龙凤,镂彩织云霞,一寸同心缕,百年长命花,新人行【结发之礼】新婿执喜剪,剪下新妇一缕发,放入锦囊…新妇执喜剪,剪下新婿一缕发,放入锦囊…二人合力将锦囊系紧…此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凤凰于飞美满家园天作之合百省红心夫妇相承相敬如宾礼跪夫妇意续乾坤配阳成话秉月居尊新人行【执手之礼】皎皎长空…琼宇寥寥…对月调筝…把酒吟箫…琴弦梁绕…礼仪既备…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各位宾朋掌声恭送新婿新妇入洞房。
汉家婚礼

汉家婚礼-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汉服婚礼,顾名思意就是着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举行传统婚礼。
汉民族曾经是个讲究礼仪的民族,礼仪体现在汉族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汉族的婚礼自古也别具风格。
在华美汉服和庄重仪礼的修饰下,汉族婚礼体现了华夏一贯的审美情趣和修养。
以历史的眼光来看,汉族婚礼以周制婚礼、唐制婚礼和明制婚礼为主要形式。
周制婚礼秉承周代仪制,着周制婚服(玄端),古典幽雅、庄重肃穆;唐制沿袭周礼,气势宏达,由于当时思想开放融入了许多外来的元素,整体上也比较活泼。
明制婚礼承袭明代礼仪,着明制婚服,女着凤冠霞披,华美多姿。
总而言之,几种婚礼形制,注重的都是婚礼的礼字,仪程较为复杂,需要有专人作司仪。
整个婚礼进行下来,既庄重又喜庆,没有喧嚣的吵闹、无聊的逗乐、庸俗的笑话,更没有拿新郎新娘寻开心的低俗游戏。
=========================================================周制婚礼相传中国最早的婚姻关系和婚礼仪式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开始。
《通鉴外纪》载:“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设嫁娶,以俪皮为礼。
”从此,俪皮(成双的鹿皮)就成了经典的婚礼聘礼之一。
之后,除了“俪皮之礼”之外,还得“必告父母”;到了夏商,又出现了“亲迎于庭”“亲迎于堂”的仪节。
周代是礼仪的集大成时代,彼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仪礼》中有详细规制,整套仪式合为“六礼”。
六礼婚制作从此为华夏传统婚礼的模板,流传至今。
周制基本仪程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是经典的六礼结构,但后世时有增简。
增则多在“六礼”环节的基础上添加副仪节及杂俗,如催妆、送妆、铺房等;简则多简并了几项正婚前的礼仪,如宋代朱子撰《家礼》,因时俗将六礼并为“纳采”“纳币”“亲迎”三仪。
婚礼结构:婚前礼→正婚礼→婚后礼。
完整的婚礼仪节:婚前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正婚礼【亲迎→妇至成礼→合卺→餕余设袵】婚后礼(成妇礼)【妇见舅姑→舅姑醴妇→妇馈舅姑】三书:后世谈婚论嫁,“六礼”常常和“三书”一起搭配出现,“三书”非周制昏礼的内容:聘书:即订亲之书,男女双方缔造。
【范文】XX汉式婚礼周制婚礼主持词

XX汉式婚礼周制婚礼主持词主持人:巍巍中华源远流长,三书六礼国风浩荡,和平盛世伟业荣昌,震古烁今凤翥龙翔,今日宾朋喜聚华堂,秦晋之好五世其昌。
婚礼,人伦之本,历代重之。
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
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也。
三牢而食,合卺共饮。
天地为证,日月为名。
癸巳年乙未月辛丑日,喻保康,卢奕琼,新婚大典,始。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
若道团圆似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
宾客夹道奏笙歌,绕耳欢声笑语和。
仙郎请妇却扇礼,方许玉女渡银河。
请新婿新妇行却扇礼。
新妇拒不作答,新婿将何以却扇?新郎:青春今夜正芳新,红叶开时一朵花;分明宝树从人看,何劳玉扇更来遮。
主持人:何以取之?新郎: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主持人:何以待之?新郎: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主持人:新妇却扇。
新婿、新妇举案齐眉。
入华堂,传袋。
传一袋,一心一意。
传二袋,比翼双飞。
传三袋,缘定三生。
传四袋,四季平安。
穿五袋,五福临门。
传六袋,六子登科。
传七袋,七星高照。
传八袋,八方来客。
传九袋,地久天长。
传十袋,十全十美。
秉玉英今结婚,沐浴盥合今朝。
生生合为伴,世世合相随。
请新婿新妇行沃盥礼。
《礼记·内则》七年男女不共席,不共食。
至今而止,有情人同席而坐,同餐而饮。
新婿新妇行对席礼。
新婿请新妇落座。
至今而止,有情人同席而坐,同席而卧,同餐而食,同牢之礼。
恭请赞者入席。
筵席已备,新人行同牢礼。
夫妇同食一牲畜之肉。
此后体同为一,相亲相爱。
共牢而食,所以合体。
同尊卑,以亲之也。
新婿新妇行同牢礼。
一进酒馔,幸福恩爱永相守。
酳酒。
礼娶嗣明德,同牢夙所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04.10 ~ 共牢而食合卺而饮我们恭谨庄严的汉式周制婚礼本帖最后由如雷贯耳于 2011-3-5 22:58 编辑
婚礼主题:汉式周制婚礼
相识日期:2009年7月12日
相恋日期:2010年1月19日
登记日期:2010年9月10日
婚礼日期:2011年4月10日
婚礼男主角:图图
婚礼女主角:小熊
婚礼伴郎(御):图图的准堂妹夫
婚礼伴娘(媵):小熊的表妹
婚礼侍从:汉连堂同袍
仪式酒店:香洲花园空中乐园
婚礼布置:八月婚典
婚礼策划:八月婚典
婚礼摄像:双机+摇臂,八月推荐
婚礼主持:八月推荐
婚礼跟妆:马燕(海蓝造型)
婚礼摄影:大个
婚礼婚车:奔驰SLK350+千禧奔
婚纱摄影:索菲新娘
婚纱:奢羽
凤冠:S&L工作室定做
婚戒:I DO
汉服+翘头履:七七坊定做
••
还在念书的时候,在电视上看过成都一场汉式婚礼的报道,印象极为深刻。
幸运的是,对这种古朴,庄重,安静的婚礼,图
图也极为向往。
做汉婚的决定之前,我们也有所顾虑,主要是担
心宾客已经熟悉了西式婚礼,对这种身着古服又安静缓慢的汉婚
仪式,会觉得矫情做作。
但是大连并非没有汉婚的先例,作为炎
黄子孙,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至少前几场汉婚的宾客对
于这种婚礼模式还是认可并且饶有兴致的。
幸运的是,双方父母
也非常赞成我们的做法,我们没有了家庭的压力,可以轻装上阵,实现我多年的夙愿。
礼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虽有贵贱、尊卑、亲疏的阶级痕迹,却不能否认它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根基。
汉式婚礼被称为“礼之本”,汉族子孙订立婚约结为夫妇,严遵古礼,谨慎郑重,不嬉戏,视两姓之婚约崇高而神圣。
汉式婚礼的风格大体上可以分为汉式周制、汉式唐制、汉式南风、汉式明制,周制朴素典雅,唐制华彰雍容,南风温婉动人,明制绚烂丰富。
在各种风格中,我们偏爱汉式周制婚礼,虽没有红红火火的热闹气氛,同牢合卺结发这些严肃不喧闹的仪式,也依然温柔并且有力。
那种云淡风轻又勤恳慎重的周制之仪,也多少满足我们俩人心中小小的虚荣的所谓“士人情怀”吧。
汉式周制婚礼正婚礼可分为沃盥、同牢合卺、解缨结发、执手叩拜等环节。
“沃盥”是行礼前的清洁活动,新婿新妇应净手,表示对婚礼的尊重。
“同牢合卺”是正婚礼中最主要的部分,通俗的说就是新婿新妇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喝酒。
《礼记·内则》有云:“男女七岁坐不同席,食不同器”,而自结婚之日起,新婿新妇就可以在同席吃饭了,所以称为同牢。
同牢的仪式中,需要新婿新妇分别吃黍(黄米)、稷(小米)、肺(猪肺),食前需要先祭天。
合卺即是喝合卺酒,汉婚中的合卺酒不是通俗意义上的交杯酒。
将一个葫芦状的匏分为两半,新婿新妇各拿一半,中间用红绳连起,瓢中盛满酒,新婿新妇喝一半酒,然后将瓢交换,喝另一半,这就是合卺。
“解缨结发”就是将新婿新妇的头发各剪一缕,结成一束,结发夫妻由此而来。
最后还有执手和叩
拜等礼数,取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之意,叩拜双方父母的养育之恩。
所有的仪式完成,读诰文,宣布两人结为夫妻,具有合法性。
汉式周制婚礼所需要的参与人员比较多。
以我们的婚礼为例,在行正婚礼前,为祝福家族兴旺我们安排了两人撒五谷。
新婿新妇进场的时候,需要两人提宫灯、两人端盘子、另外还需要两个侍从,媵和御。
媵就是伴娘,御是伴郎。
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人,就是赞者,他负责指挥整个汉婚过程,祭天,同牢的时候给新婿新妇布菜,在最后宣读诰文。
而所有参与人员包括新婿新妇,都需要着汉服。
男士直裾,女式曲裾,稍后我会奉上我们的婚服。
图图的婚服
熊熊的婚服
来几张图图和小熊的汉服合影未命名.jpg (47.58 KB)
未命名.jpg (38.48 KB)
TOP
如雷贯耳
板凳
发表于 2011-2-10 22: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如雷贯耳于 2011-3-11 20:11 编辑
确定采用汉式婚礼,寻找礼仪公司变成了一个难题。
汉式婚礼在北京成都西安都比较流行,但是大连几年来也就做过寥寥几场,而从道具到流程到策划,都不尽如人意。
我去过很多礼仪公司,听说我们要办汉式婚礼都表现出了很大的热情,在西式婚礼渐渐进入瓶颈的今天,一场回归传统的汉婚是很多公司想追寻的新的突破口。
但是我们自身对于汉婚的仪式不甚了解,本想寄希望于这些专业的婚庆策划人士,这些礼仪公司又都没有办过类似的婚礼,有的仅仅是从外地带回来的学习光盘,或者办过仪式错综烦乱让我啼笑皆非的汉婚,我们没有足够的信心当这试吃的螃蟹的人,搞到最后,我都想照视频资料照葫芦画瓢,不找婚庆自己做了。
非常感谢新娘群的同志们给我推荐了八月婚典。
在众多礼仪公司那里几经失望后,八月婚典起初吸引我的是他们的汉婚筹办经验,大连仅有的几场汉式婚礼,八月大多都参与了策划和道具提供,并且八月的整个婚礼流程已经是大连最规范的了。
老板娘小霞很实在也很热心,更重要的是,小霞一直想办一场规格较大的汉式婚礼,这一点上我们不谋而合,随后的整个沟通过程异常顺畅,这是第一个礼仪公司让我
感受到,我们不是我出钱你出力的关系,我们是在共同合作一起努力完成一场婚礼。
后来八月的策划师小王给了我们很多惊喜,小王出身书香门第,大学又专攻中文,尤其对于中国古代婚俗研究颇深,她出具的整场仪式流程,言辞优美又严遵章法,我们给父母看过,都说真是无可挑剔。
由于我和图图比较吹毛求疵一点,所以在道具设备上,给小霞出了很多难题。
我们希望婚礼不仅仅流程遵循古制,道具也不能含糊,一定要整个会场古香古色。
小霞跑遍了整个大连找到了我们在同牢合卺中用的酒樽和鼎,又为了追求完美购置了一套同牢时候用的碗。
由于所定的酒店空间比较大,40桌左右的宾客,我们担心后桌的宾客看不到我们整个行礼过程,就在台前搭建了LED大屏,屏幕两边是两个古香古色的屏风,屏风的图案要求是周旗,也就是一个红色的玄兽式样。
小霞在年前就找了木匠做这个屏风,还没出正月就开始着手设计屏风图案,金州来来回回跑了好几趟。
如果以后各位要在八月婚典做汉式婚礼,那真是有福了,这些道具绝对是大连超一流的水准,还真不亚于已经有多年汉婚筹办历史的那些古城。
我对小霞真是满怀愧疚,群里的樱悠也说,恐怕这个价钱全大连的婚庆老板都不肯做,这场婚礼,
八月婚典要亏本的。
但是我们都希望这场婚礼能给今
年大连的汉婚市场开个好头,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我
们中华民族自己的婚礼模式,我们真心的希望能有更
多的新人身穿我们民族的传统服饰,用最古老庄重的
仪式,完成两姓结合,结为夫妻。
现在婚礼已经到了最后彩排阶段,待婚礼结束后,我会把整场婚礼的图片和相关视频资料上传,希
望各位多多捧场,希望更多的朋友认识汉式婚礼
本文由整理编写,转载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