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北方地区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北方地区共71页文档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北方地区》课件(共20张PPT)

Hale Waihona Puke 五、北方地区的国土整治与可持 续发展。
16
1、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与保护
• 商品粮基地的建设与保护 • 森林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17
2、华北平原中低产田的治理
• 中低产田的分布与成因 • 中低产田的治理措施
18
3、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治理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 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19
五、北方地区的国土整治与可持续发展
西安:陕西省会,古名长安,是世界著名古都之
一,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陇海兰新经济带最大的中 心城市。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14
郑州:河南省省会,京广、陇海两条铁路干线在
这里交汇,正在建设中的中国南北、东西方向的 两大高速铁路干线也在郑州交汇。是我国公路、 铁路、航空、通信兼具的综合性交通枢纽。
8
京津唐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形成的区位条件
京津唐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
发展工业的有利 煤、铁、石油、海盐等
条件
资源丰富;便利的交通
运输;有科技和人才的
优势
煤、铁、石油、森林等 资源丰富;便利的交通 运输;工业基础好;广 阔的市场
制约工业发展的 水资源严重不足 因素
能源资源面临枯竭、污 染严重
发展方向
• 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与保护
(1)商品粮基地的建设与保护 (2)森林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 华北平原中低产田的治理
(1)中低产田的分布与成因 (2)中低产田的治理措施
•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治理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2)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20
课堂总结:
•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 工业生产 • 农业生产 • 主要城市 • 国土整治与可持续发展。
高考地理 中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练习题(含答案)

考点65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考点热度★★☆☆☆]一、知识整合1.北方地区⑴地形区:A辽河平原,B松嫩平原,C三江平原,D华北平原,E黄土高原。
⑵气候: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①从温度带来看,东北三省大部分属于中温带,华北平原及黄土高原属于暖温带。
②从干湿地区来看,三江平原和长白山地区属于湿润地区,其余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地区。
⑶河流:F松花江,G汾河,H渭河。
⑷资源:I大庆油田,J辽河油田,K胜利油田,L中原油田。
⑸城市:①济南,②太原,③西安,④哈尔滨。
2.南方地区⑴地形区:A江南丘陵,B浙闽丘陵、D南岭、E云贵高原。
⑵气候: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⑶河流:长江、珠江、C澜沧江、M汉江。
⑷资源:水资源、水能、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常规能源缺乏。
⑸铁路:京广线、I宝成线、F焦柳线、G京九线、H浙赣线等。
⑹工业基地: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二、重点考向考向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主要地理特征的差异【典例引领】(2018届河南省郑州一中高三一轮复习阶段性考试)读下图,完成1~2题1.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热量不同B.降水不同C.地形不同D.土壤不同2.下列能够正确体现乙图所示区域的特征的是①有广泛分布的黑土②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稍强③水稻土④水稻种植业⑤水田⑥综合性工业基地⑦重工业基地⑧旱地耕作业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②③④⑤D.③④⑤⑥[答案解析] 1.A 2.D 第1题,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分别位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二者纬度差异大,热量条件差异大,导致了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的不同。
故选A。
第2题,乙图所示区域为南方地区的长江三角洲,其特征有雨热同期,季风性湿润气候强,地表有水稻土;多为水田,分布有水稻种植业,有沪宁杭综合性工业基地。
①②⑦⑧描述的是东北地区。
故选D。
考点65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对点训练[考点冲关]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区地形、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北方地区(共51张PPT)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北方地区(共51张PPT)
4、矿产资源丰富
• ①石油: • ②煤:山西煤炭能源基地
• ③铁: • ④海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北方地区(共51张PPT)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北方地区(共51张PPT)
4、矿产资源丰富
• ①石油:大庆、胜利、辽河、华北、中原 • ②煤:山西煤炭能源基地 • 鹤岗、鸡西、双鸭山(黑龙江);阜新、抚顺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北方地区(共51张PPT)
黄土的特性:
• 黄土的矿物成分有碎屑矿物、粘土矿物及 自生矿物3类。此外,黄土中碳酸盐矿物含 量较多,主要是方解石。黄土的化学成分 以SiO2占优势,其次为Al2O3 、CaO,再次 为Fe2O3、MgO、K2O 、Na2O、FeO、ΤiO2 和MnO等。黄土的物理性质表现为疏松、 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黄土颗粒之间结 合不紧, 极易渗水,且有许多可溶性物质, 很容易被流水侵蚀形成沟谷,也易造成沉 陷和崩塌。
中国地理区域示意图
中国区域地理部分
一、位置、范围 二、自然地理特征 三、人文地理特征 四、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
一地理位置(海陆、经纬度位置)与范围
地形
自 气候 然
地 土壤
理 特
植被
征 水文(河湖)
自然资源
人口与民族
人 农业
文 工业
地 理
城市
特 交通
征
Hale Waihona Puke 商业和贸易生活习俗与名胜
北方地区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34°N~ 53°N ,103°E~ 135°E
①季风气候,夏季暴雨集中;降水的季 节和年际变化大; ②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下游泥沙淤积,河床升高;
高考区域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北方地区

地
秦岭-淮河一线 南方地区
高考区域地理一轮复习中中国国地地理理北第方七地讲区(北完方整地版区)
此线有何地理意义?
气温方面:
一月00C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暖温带与亚热
带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
河流有、无冰期的分界线
降水方面: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 地方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南方水田与北方旱地的分界线
山东
4.填出丘陵名
华北 丘陵 平原
称:辽东丘陵
M.___________;
高考区域地理一轮复习 中国地理第七讲 北方地区
N.___山__东__丘__陵__。
高考区域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北方 地区( 完整版 )
(3)气候:_温__带__季__风___气候典型,冬季 盛行西北季风,寒冷干燥,夏季盛行东 南季风,高温多雨 。
生产技术落后
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 增加产品类型
环境污染严重 加强技术改造
淡水资源不足 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北方地区植被概况
针叶林
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落叶阔叶林
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
(6)土壤
东北平原:黑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黄土
(1)东北地区
1.自然环境的基本特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黑龙江
松嫩平松原花江
三江平原
辽河 辽河平原
(2)华北地区地形特征 ①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成因: 风力沉积作用形成
高考区域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北方 地区( 完整版 )
淮河
河流多洪涝灾害的原因分析: 1、气候: 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地势:河流下游地势低平
3、河道: 河流下游泥沙淤积严重,且 形成地上河
高考一轮区域地理复习 北方地区

环渤海区域的主要优势体现在4个方面 1.地理条件优越——向外;向内 2.城市群落相对成熟 3.工业基础好 4.人才优势
【考点链接】天 津滨海地区已形 成综合性工业地 域,结合图文材 料,回答1—2题。
1.上图所示工业部门集聚的主要原因,是共同利
用了天津滨海地区的( )
A.原料
B.基础设施
C.燃料
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比较特 殊,处于从平原向山地高原 过渡、从沿海向内陆过渡、 从湿润向干旱过渡、从森林 向草原过渡、从农业向牧业 过渡的地区,自然环境不够 稳定,环境脆弱。 流水的侵蚀切割作用显著, 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景观。
【知识拓展】黄土高原的成因
风成说:黄土是从蒙古高原、中亚及我国西北内陆地 区被强劲的西北风吹来的。 主要证据: 1.黄土的厚度从沙漠边缘向外逐渐变薄 2.黄土的粒度向外有逐渐变细的规律性 3.黄土矿物成分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与所在地方的各 种岩石成分极不相似,且有在水中不稳定矿物存在 4.黄土覆盖在多种成因的,形态起伏显著的各种地貌 类型,并保持相似的厚度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方法: 重点: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有机、高 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 措施: “三结合”——工程、生物、农技三大措施, 有机结合。
工程措施:兴修水库、修建水平梯田、打坝淤地 等;
生物措施:种树种草; 农业技术措施:深耕改土、科学施肥、选育良种、
地膜覆盖、轮作套种。
工程措施(修建水平梯田)
(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 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 特点。 【答案】(1) 等雪期线在中 部向北(东北)凸出。表 明沿MN一线中部雪期短于 其东西两侧地区。即东西 部气温持续低于0度的时间 较长。中部气温持续低于0 度的时间较短。因此,中 部地势较低(为平原)。 东西部地势较高(为山地) (东西高,中间低)。
高中地理中国北方地区知识点

高中地理中国北方地区知识点中国北方地区是指中国国土范围内地理位置处于北纬35度以北的地域,其包括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等地。
这些地区各自具有独特的地理特点和重要的地理知识点。
本文将从地貌、气候、水资源和经济发展等角度,介绍中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知识点。
一、地貌特征中国北方地区的地貌主要包括平原、高原和山地三种类型。
其中,华北平原是最典型的平原地貌,位于华北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合农业发展。
西北地区则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包括青藏高原、阿尔金山脉等。
在西北地区的阿尔金山脉中,有我国主要河流长江的发源地,对于我国的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二、气候特点中国北方地区的气候主要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两种类型。
其中,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东北地区的哈尔滨是中国最寒冷的城市之一,而西北地区的西宁则是中国高原上气候最为宜人的城市之一。
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干冷,夏季炎热多雨,春季大风频繁。
这些气候特点对于农田的耕作、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
三、水资源中国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相对较为匮乏。
由于地势高度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北方地区的河流水量较少且不稳定。
其中,黄河是我国第二长的河流,也是我国北方地区最主要的水资源来源之一。
黄河流域有着丰富的农田资源和文化遗产,但也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和黄河治理等问题。
另外,东北地区的松花江、黑龙江等河流也是北方地区的重要水源。
四、经济发展中国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不均衡,地区之间的差异较大。
华北地区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农田资源、煤炭资源和水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和能源基地。
而东北地区具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西北地区则以资源型经济为主,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稀土等资源。
青藏高原则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宝贵的高原草场资源。
综上所述,中国北方地区拥有多样的地貌特征、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资源,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都有重要的影响。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北方地区(东北地区)

40°
100
M
165
210
丙地属于丘陵地形,地 势低于乙地,融雪径流 量大于乙地; 丙地比乙地受到更多人 类活动的影响(如林地 被毁,过度垦荒等), 丙地更易被侵蚀。
目标测试
选择题
1、适合在松嫩平原种植的农作物是( A春小麦、玉米、甜菜、亚麻 B冬小麦、高梁、大豆、甜菜 C玉米、高梁、大豆、油菜 D玉米、黄麻、甜菜、大豆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东 部 季 风 区
以3000m等高线为界
综合气候、地貌、人类生产和生活差 异:我国又分为哪四大地理区域? 西
区
北
地
区
地
青 藏 地 区
北
方
南 方 地 区
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经过 哪一线?此线还有何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一线
气温方面:一月00C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3、河流 水量较大, 径流量季节变 化大,有春汛 和夏汛; 结冰期长,部 分河段有凌汛, 含沙量小。
4、气候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主要气象灾害
4、气候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气候特点 冬季盛行西北风,寒冷干燥,夏季盛 行东南风,高温多雨;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华北油田 J___________;
K___________; 中原油田 L___________。 胜利油田
北方地区范围组成
东北三省
黄河中下游各省的 全部或大部分
甘肃宁夏的东南部
面积:面积占全国20%。
江苏安徽两省的北部
一、东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
1、位置和范围
2、地形地势
3、河流特征 4、气候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69-1985 图3
1986-1999
2000-2007
(年)
A. 流域工业用水的增加 C. 上中游水库的增加
B. 流域降水量的增加 D. 中游水土流失的加剧
一.自然地理特征
黄土-垂直节理
5.植被与土壤
沼泽地
黄土:植被覆 盖率低(黄土) “黄土地”
盐碱地 “黑土地” 东北:温带落叶阔 叶林(黑土、黑钙土) 华北:温带落叶阔叶林 (棕壤和褐土)
人文地理特征
可持续发展问题 区域问题
环境问题
自然灾害防治问题
三大自然区(气候和地貌)和四大地理区域(气候、地貌、生产、生活)
西
A
北A 干
区 旱 西旱北 地 区 半 干
北
区东
青 藏 高 寒 区
B
地
C方
部
B 青藏地区
C
风
季
南方地区 D 区
一.自然地理特征
1.区域定位——画图
105°E、120 °E、135 °E; 34°N、40 °N、50 °N
1.人口与城市 2.资源条件 3.交通条件
例:读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思考: 山东半岛 、京津冀 等地区。 (1)环渤海经济圈包括 辽东半岛 、 (2)在经济发展中,环渤海地区具有哪些资源优势和劣势? 资源优势:石油(天然气)、海盐、煤、铁矿等资源丰富 资源劣势:水资源不足 (3)交通优势
材料二:“十一五”规划中投资最大的项目——曹妃甸港口项目 集群已正式启动。唐山南部沿海的曹妃甸港址水深岸陡,不冻不 淤。岛前500米处水深达25米,海槽深达36米,是渤海最深点。由 曹妃甸向渤海海峡延伸,有一条水深达27米的天然水道,通向黄 海。利用岛与陆地之间的浅海和滩涂,通过填海造陆,建设一个 面积310平方千米的工业区。随着港口建设和首钢的搬迁,曹妃甸 地区将建成一个国际性铁矿、煤炭、原油、天然气等资源的集散 枢纽港、中国的世界级重化工业基地、国家商业性能源储备和调 配中心、以及国家重化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 (4)根据图中信息及上述资料,试从影响港口建设的自然因素和经 济因素方面,分析曹妃甸建成我国北方大港的有利条件。
40°N
黄土 高原
华北 平原
34°N
华北地区: (西)千沟万壑; (东) 广阔低平 ; 地势 西高东低 。
一.自然地理特征 3.气候: 找出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干湿区和温度带分布。 湿润区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__________ 半干旱区 中温带 暖温带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湿润半湿润区为主 干湿区: ____________
40°N
范围:
34°N
大兴安岭和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 东临渤海、黄海。
包括省区:东北、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省区、甘宁东南部和江
皖北部等。
一.自然地理特征
2.地形地势特征——落实到图
135°E
120°E
50°N
105°E
东北平原
东北地区: (周) 山岭环绕 ; (内) 广阔低平; 地势 周高中低 。
①煤炭、铁矿、石油资源丰富 ②海陆交通便利 ③京、津、唐地区工业基础雄厚 ④靠近国际市场, 对内、对外市场广阔 ⑤国家政策的支持 ⑥后备土地资源丰富(大片沿海滩涂,可填海造陆) -原料 -交通 -基础 -市场 -政策 -土地
例:(5)简要分析曹妃甸地区建成我国未来钢铁、重化工业基地 的优势条件。
资源、能源优势如石油(天然气)、海盐、煤、铁矿等资 源丰富;国家政策支持;依托京津唐工业基地,工业基础 雄厚;市场需求量大;海陆交通便利。
5.3
115.7 128.1 23.7 13.6 156.8 147
例2(2013汕头检测改编)山西省大同市(112°15′~114°15′E, 39°00~40°30′N),位于黄土高原东北边缘,平均海拔1056米。 人们常说“万紫千红总是春”,但大同万紫千红之时却在夏季。旅 游者们多于夏季到此避暑观光。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 少的气候原因。(6分)
纬度高(48°N附近), 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 (虫卵)不易越冬(3分) 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 低温较低,不利于害虫 生存和繁殖。 (3分)
例4:(2012·全国课标卷)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 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 据此完成(1)-(3)题 (1)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B 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 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 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 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 (2)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要产区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 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 (P228《地图册》)A A.太湖平原 B.洞庭湖平原 C.汉江平原 D.成都平原 (3)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相比,黑龙 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广 B.生产规模大D C.机械化水平高 D.人口较少
(3)简述柘城县种植三樱椒的优势区位条件。(8分) 参考答案:地形:地势低平;气候:气温适中,生长期长,雨热 同期;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支流众多,水资源丰 富;交通:铁路、公路南北、东西纵横交汇中心(本小题8分。自 然区位因素每点2分,共6分;交通区位因素属于必答要点,2分)
三.北方地区资源条件与工业生产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地区 河流
秦岭- 辽河 淮河 海河 以北 黄河
流量
汛期 (水位)
含沙量
结冰期
凌汛
夏 汛; ____ 大 ____ 较小 ______
(华 北)
部分有 结冰期 _____ 短 短 凌汛 汛期 ___ ______; (流经半 (森林少, 湿润、 (雨季短) 水土流失 _______ (位于 暖温 带 ______ 半干旱 水位季节 严重) 大 变____ 地区)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________________ 冬小麦 、玉米、 谷子、苹果、枣 ________ 棉花 、花生、 ________ 苹果、梨
二.北方“黑土地”和“黄土地”的农业生产
主要 地形区 “黑土地” 东北平原
有利: 地形以平原 ____为主, 耕地面积广大;温 带季风气候,降水 集中在7-8月, 雨热同期 ; __________ 黑土 广布,土壤 _____ 肥沃。 华北平原
考查方向: 1.以区域为背景,考查该区域的自然、人文特征及区域可 持续发展——调出该区域积累的基础知识、原理和思路。 2.读图提取有用信息——画好关键词,看图说话。 3.专业术语规范表达—注意积累和多书写。
中国地理分区: 北方地区
区域分析的一般思路(笔记): 自然地理特征
区域特征
地理位置(范围) 地形特征(地) 气候特征(气) 水文水系特征(河湖) 植被与土壤(生、土) 自然资源、灾害等 人口与城市 农业 工业 交通(与商业贸易)
例5【2014广东卷】9.图4为根据统计资料计算得出 的我国1980-2010年水稻产量重心移动方向图。若下列地 区的水稻产量均有增加,则对图示水稻产量重心移动趋势 贡献最大的地区是 B A.西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南地区 D.西北地区
例6:三樱椒生长期120—135天,喜欢凉爽气候,不耐严寒霜冻, 喜土壤肥沃。柘城县三樱椒种植分布如下图所示。
经纬度
范围东北 地区
40°N
华北 地区
34°N
1.区域定位(范围) 纬度:
34°N~53 °31′之间
120°E
135°E
50°N 105°E
约以40 °N划分东北和华北地区
经度:
东北地区:120 °E ~135 °E 华北地区:105 °E ~ 120 °E
暖温(华北)、中 温、寒温带 (东北) 温度带: ___________
主要气象灾害: 春季干旱、沙暴(华北) 夏季暴雨洪涝(华北) 冬季寒潮(东北、华北) 春季低温、秋季早霜(东北)
半湿润区
例1:我国某区域四季各级平均降水量(mm)数据如下表。据此回 答(1)~(2)题。 (1)该区域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A A.华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2)关于该区域降水量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在冬季易引发旱灾 B.在春季易引发水土流失 C.在夏季易引发涝灾 C D.在秋季易引发泥石流 总雨量 冬季 春季 夏季 秋季 年 19 88.7 407.5 108.3 623.4 微雨 1.7 2.3 3.5 2.3 9.9 小雨 11.9 32.8 59.2 32.8 136.7 中雨 4.6 31.6 101 35.9 173 大雨 0.8 16.6 暴雨
汛期 含沙量 结冰期 凌汛 (水位) 春 汛、 部分有 ___ 结冰期 ____ 小 ____
夏 汛; ___ 短 汛期____ 水位季节 大 变化____
松花江 (流经 嫩江 湿润、 半湿润 地区)
(森林茂 密,我 东北 国_____ 林区)
长 ;冬 凌汛 ____ 季冰封而 断流 ______. (纬度高)
例3【2013广东卷】7. 图3为1950-2007年黄河入海口附近 的利津水文站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图。读图推断该水文站 河水含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C
(%)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0 100 径流量 65 68 输沙量 30 32
28 13
1950-1968
优:肥沃,有机质含量较高,直立性强,质地疏松, 缺:易被流水冲走。
二.北方“黑土地”和“黄土地”的农业生产
旱 地为主的种植业发达,东北地区的林业在全国 以____ 占有重要地位。
主要 地形区 耕作 生产 制度 条件 主要 农作 物 “黑土地” 东北平原 “黄土地”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一年一熟 __________ 春小麦 、 ________ 玉米、 大豆 、 ________ 甜菜 、 ________ 高粱、亚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