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电学专题复习(教师版)

合集下载

上海市初三物理复习电学讲义(教师版)精选全文

上海市初三物理复习电学讲义(教师版)精选全文

知识梳理一、电路1.我们把电源、电键和用电器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做电路。

2.电路的三种状态:(1)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2)断路(开路):断开的电路(3)短路:不经过用电器,把导线直接连接在电源两极,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可能把电源烧坏。

3.电路的连接方式:(1)串联电路:用导线把用电器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2)并联电路:用导线把用电器并列接在电路中的两点之间的电路。

二、电荷量1.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量。

符号:Q。

2.单位:库仑,简称库。

符号:C。

三、电流1.电流的形成:导体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规定: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2.定义:每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

符号:I。

3.公式:I=Q/t,I表示电流强度,Q表示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t表示通电时间。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是安培,简称安(A)。

常用单位有毫安(mA)、微安(μA)。

4.测量工具:电流表。

5.电流特点:(1)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即:I1=I2=I3=…=I n(2)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即:I=I1+I2+…+I n四、电压1.电压的作用: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符号:U。

2.电源使导体的两端产生电压,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3.单位:国际单位中基本单位是伏特,简称伏(V)。

常用单位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

4.几种常见电压值:(1)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2)一节蓄电池电压2V(3)家庭电路电压220V(4)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24V5.测量工具:电压表。

6.电压特点:(1)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U1+U2+…+U n。

(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U1=U2=…=U n。

五、电阻1.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电阻。

符号:R。

初三物理电学专题复习,知识点,总结

初三物理电学专题复习,知识点,总结

电学专题复习(一)复习方法指导1、短路及其危害(1)短路:直接用导线把电源正、负极连接起来的电路叫短路。

(2)短路的危害:使电流过大、损坏电源、导线。

(3)怎样排除短路。

可采用“电流的流向法”,用颜色笔分别描画出从电源正极到负极的各条路径。

其中只要一条路径上没有用电器,这个电路就发生了短路。

2、局部短路:如果导线接到一部分用电器两端,这部分用电器不再起作用,但还有其它用电器,这种电路叫局部短路。

例:当开关S闭合时,灯L2将被局部短路。

3、怎样识别电路接法:(1)有两个用电器的电路可用“电流的流向法”判断,若只有一条路径是串联,有两条路径是并联。

(2)有三个用电器的电路除串联、并联外,还有混联。

若只有一条电流路径,则三个用电器串联;若有三条电流的路径,并且三个用电器分别在三个支路上,则这个电路是并联。

若有两条电流路径,有一个用电器在干路上,或有两个用电器串联在一条支路上,这个电路是混联。

4、串、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在串联或并联电路中,用一个电阻代替电路中的几个电阻,这个电阻叫原来几个电阻的等效电阻,又叫总电阻。

计算总电阻要注意以下几点:(1)总电阻跟几个电阻之和含义不同。

(2)总电阻不一定大于各部分电阻值,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小于每一个分电阻。

(3)n个相同电阻串联,总电阻R串=nR,n个相同电阻并联,总电阻R并=R/n。

(4)两个电阻并联,总电阻R并=R1R2/R1+R2。

5、串、并联电路中的比例关系:(1)串联:电压的分配跟电阻成正比。

(2)并联:电流的分配跟电阻成反比。

6、怎样分析变化的电路:由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或开关的启闭,会引起电路结构的改变,或使电路的电阻改变,从而造成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变化,这一类电学题叫电路变化题。

(1)串联电路。

一般的解题方法有两种:①运用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从局部到整体再到局部的分析方法。

②利用串联电路的比例关系分析:(2)并联电路一般解法有两种。

①先“部分”→再“整体”→再“局部”。

专题03 电路故障分析(教师版含解析)-中考物理电学提优特训专题

专题03 电路故障分析(教师版含解析)-中考物理电学提优特训专题

专题03 电路故障分析(教师版含解析)-中考物理电学提优特训专题电路故障分析电路故障分析是中考物理电学中的一个重要专题。

掌握电路故障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对于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和解题能力是十分有帮助的。

本文将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为大家介绍一些电路故障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解题思路。

一、电路故障分析的基本概念在电路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如线路断开、电路短路等。

电路故障分析即是通过观察和分析电路现象,确定故障的类型和位置,并进行修复。

电路故障分析的基本步骤如下:1.观察电路现象,确定故障的类型;2.定位故障位置;3.分析故障原因;4.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二、电路故障分析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线路断开线路断开是电路故障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当线路断开时,电流无法通过断开的部分,导致电路无法正常工作。

解决方法:首先,需要借助导线测量仪器确定具体的断开位置。

然后,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修复:1)将断开的导线两端焊接或插入到连接器中;2)在焊接或插入处加热,使导线与连接器充分接触,确保电流可以正常通过;3)用绝缘胶带或绝缘管覆盖焊接或插入处,以防止漏电。

2.电路短路电路短路是指电路两个本来应该不相通的导线之间发生接触,导致电流绕过原本的电路路径而直接短接。

解决方法:当发现电路发生短路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修复:1)通过观察和测量,确定导线之间发生短路的位置;2)将导线从短路处剪断,并用绝缘胶带或绝缘管将断开的导线包裹起来,以防止漏电;3)修复完短路处的导线后,确认电路工作正常。

3.元件损坏电路中的元件如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可能会因为使用时间过长或者超过承受电流而出现损坏。

解决方法:当发现元件出现损坏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修复:1)使用万用表等测试工具,测量元件的参数,确定损坏的元件;2)将损坏的元件从电路中拆下,然后用新的元件替代;3)在更换元件时,需要注意元件的参数是否与原有元件相同。

4.电池耗尽电路中使用的电池如果耗尽,会导致电路无法正常工作。

教师版初二物理电学复习教案

教师版初二物理电学复习教案

教师版初二物理电学复习教案的文章初二的物理学习中,电学是重要的一环。

电学是物理学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我们日常日用电器中最重要的一门学问。

在初二物理的电学复习过程中,教师版复习教案是一份重要的学习工具。

本次文章将着重讨论教师版初二物理电学复习教案的编写内容及对学生学习的帮助。

一、教师版初二物理电学复习教案的编写内容教师版初二物理电学复习教案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电学知识而编写的。

在教师版初二物理电学复习教案中,应包含以下内容:1.基本概念的归纳总结。

电学的学习是需要一个明确的概念框架的,教师版初二物理电学复习教案应将电学的基本概念进行归纳总结,方便学生整理思路。

2.常用公式的列举。

电学的公式众多,因此,在教师版初二物理电学复习教案中,应列举出常用的公式,方便学生记忆和应用。

3.知识点的详细解释。

电学的知识点繁多,教师版初二物理电学复习教案中应详细解释一些重点难点知识点,在解释时也可以涉及到一些实际应用的场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

4.习题的提供。

习题是学生巩固和复习所学内容的重要工具,教师版初二物理电学复习教案应提供一定数量的习题,让学生联系应用所学知识点。

二、教师版初二物理电学复习教案对学生学习的帮助教师版初二物理电学复习教案对学生学习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帮助:1.帮助学生整理电学知识的概念框架。

教师版初二物理电学复习教案清晰地归纳和总结了电学的基础知识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重点。

2.帮助学生记忆电学公式。

学生在复习电学知识时,需要大量的应用公式。

教师版初二物理电学复习教案列举了一些常用的电学公式,方便学生记忆和应用。

3.帮助学生巩固和复习电学知识。

教师版初二物理电学复习教案提供了一定量的相关习题和练习题,并且注上了详细答案,方便学生巩固和复习电学知识。

三、教师版初二物理电学复习教案的必要性教师版初二物理电学复习教案是一份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

有以下三个理由:1.教师版初二物理电学复习教案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概念框架、记忆公式和巩固复习电学知识。

初中物理电学专题复习

初中物理电学专题复习

初中物理电学专题复习篇一: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汇总初中电学知识总复习提纲一、电荷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能量的转化:机械能-→电能①摩擦起电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

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叫正电荷。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叫负电荷。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或者带电多少。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单位:库仑(C)。

7、元电荷(e):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8、异种电荷接触在一起要相互抵消。

e =1.6×10-19C9、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拓展: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

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二、电路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在电源的外部,电流从电源正极经用电器流向负极。

3.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4.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5.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①有电源②电路闭合6.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初中电学专项复习教案

初中电学专项复习教案

初中电学专项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电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等。

2. 了解电学实验的分类和中考考查的要素。

3. 熟练掌握电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测量电路故障的分析。

4. 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组合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电学实验。

5.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合作分享的精神。

教学重点:1. 电学实验的分类和中考考查的要素。

2. 电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测量电路故障的分析。

3. 控制变量法、组合法等研究方法在电学实验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电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测量电路故障的分析。

2. 控制变量法、组合法等研究方法在电学实验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电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等。

2. 提问学生对电学实验的分类和中考考查的要素的了解。

二、电学实验分类和中考考查要素(10分钟)1. 介绍电学实验的分类,包括基础实验和综合实验。

2. 明确中考考查的电学实验要素,包括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数据处理等。

三、电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0分钟)1. 讲解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包括接线、量程选择、读数等。

2. 强调电表使用的注意事项,如避免接触不良、防止过载等。

四、测量电路故障的分析(10分钟)1. 介绍测量电路故障的方法,包括观察法、替换法、测量法等。

2. 引导学生进行电路故障的分析和解决。

五、电学实验操作和实践(15分钟)1. 安排学生进行电学实验操作,包括欧姆定律实验、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测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等。

2. 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组合法等研究方法进行实验。

六、实验结果分析和总结(10分钟)1. 让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

2. 总结实验的原理、步骤、数据处理等,巩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七、教学反馈和作业布置(5分钟)1. 进行教学反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教学调整。

2. 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初三物理教案-电学复习题 (4)

初三物理教案-电学复习题 (4)

初中物理学科教师辅导教案学员编号:年级:初三课时数:学员姓名:辅导科目:物理学科教师:课程主题:电学授课时间:学习目标熟悉题型教学内容内容回顾1某同学为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跟电阻的关系,设计了如下电路图,其中正确的是()方法总结:几个电阻并联式时总电阻,最(大或者小),串联时总电阻最(大或者小);上图中电源电压不变时,比较功率,选用公式P=;家庭电路,比较电热时,选用公式Q=。

变形训练:1上图中,相同时间产生的热量按照从大到小排序:;功率从大到小排序:;(上图中电源电压不变)2若B和C图在相同时间放出相同热量,求B,C图的时间之比;3如图所示,a、b、c、d是四个装有等量、等温的的相同容器.容器中放入电阻丝Ra、Rb、Rc、Rd,且Ra=Rc<Rb=Rd,则经过相同的时间,四个容器中水温从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例:图1中S 1,S 2都闭合,电路连接状态:;电流表的测量对象:;S 1,S 2都断开,电路连接状态:;电流表的测量对象:;变式训练:1图2中S 1,S 2都闭合,电路连接状态:;电流表的测量对象:;S 1,S 2都断开,电路连接状态:;电流表的测量对象:;只闭合S 2,电路连接状态:;电流表的测量对象:;2图3中S 1,S 2都闭合,电路的连接状态:;电流表的测量对象:;S 1,S 2都断开,电路连接状态:;电流表的测量对象:;只闭合S 2,电路的连接状态:;电流表的测量对象:;3图4中S 1,S 2,S 都闭合,电路的连接状态:;电流表的测量对象:;S 1,S 2,S 都断开,电路连接状态:;电流表的测量对象:;只闭合S,电路的连接状态:;电流表的测量对象:;知识精讲电路特点例: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5Ω,R2=25Ω.(1)当开关S1、S2都闭合,电表甲、乙都是电压表,则U 甲:U 乙=_______.(2)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电表甲、乙都是电流表,则I 甲:I 乙=_______.变式训练:1如图所示,当开关S 闭合,甲、乙两表是电压表时,示数之比U 甲:U 乙=3:2,当开关S 断开,甲、乙两表都是电流表时,则两表的示数之比I 甲:I 乙为()A.2:1B.3:1C.2:3D.1:32如图8所示电路,若甲、乙均为电流表时,断开开关S,两电流表读数为I甲︰I乙=2︰3,若甲、乙均为电压表时,闭合开关S,则两电压表的读数U甲︰U乙=。

专题17欧姆定律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教师版)

专题17欧姆定律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教师版)

专题十七欧姆定律17.4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三年(2021—2023)中考真题分项精编一、单选题1.(2023·黑龙江哈尔滨·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电阻R1、R2的电压—电流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阻R1两端电压为4V时,通过R1的电流是0.3AB.电阻R1、R2串联,当电流为0.2A时,R1、R2两端总电压为3VC.电阻R1、R2并联到2V电压下,干路中的电流是0.3AD.电阻R1和R2的阻值之比是1∶2A.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变小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C.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大D.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答案】C【详解】由题图可知,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中,电压表测量R左边部分电阻两端的电压。

AB.当物体M向右移动时,电阻上的滑片右移,R接入电路的电阻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不变,电流表示数不变;P点左侧部分变长,左侧电阻变大,根据U=IR可知,左侧两端的电压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故AB不符合题意;CD.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比值变大,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023·湖北荆州·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中点向右端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1示数变小B.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电流表A2示数变大C.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1的示数之比不变D.电流表A2的示数与电流表A1的示数之差不变【答案】D【详解】由图可知,电阻R1、R2并联,电流表A1测量R2的电流,电流表A2测量干路电流,电压表测量并联电路的电压。

AB.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特点可知,电源电压不变,则电压表示数不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中点向右端移动时,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R2的电流变小,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R1阻值不变,通过R1的电流不变,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可知,干路电流变小,则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故AB 错误;C.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则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1的示数之比变大,故C 错误;D.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知,电流表A2的示数与电流表A1的示数之差是通过R1的电流,因为通过R1的电流不变,则电流表A2的示数与电流表A1的示数之差不变,故D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电学专题复习1、相同导体在同一电路中:例1、如图1,电源电压不变,R1=3R2,S由断开到闭合时,电流表 A 的示数变化了0.4A,求S断开与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应分别是()。

A、0.8A和1.2AB、1.2A和0.8AC、1.2A和1.6AD、0.4A和0.8A分析: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如下,S断开时,只有R2被接入电路,如图2中的(1),当S闭合时,R1与R2并联接入电路,如图(2)。

在图(1)和图(2)中,电阻R2是相同导体,R2两端电压相同(都是电源电压U),相同导体R2分别接入同一段电路中,所以,在图(1)、(2)中,通过R2的电流不变,I2=U/R2。

图(2)中R1与R2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特点:I2=3I1=3×0.4A=1.2A干路电流I=I1+I2=0.4A+1.2A=1.6A当S断开时,电流表示数I2=1.2A,当S闭合时,电流表示数I=1.6A。

答案:正确的选项是C。

说明:(1)相同导体在同一电路中时,导体的电阻,导体两端电压,通过这个导体的电流都相同,如本题中S断开与S闭合两个过程中,电阻R2,两端电压U和通过R2的电流I2都没变,只是S闭合后,干路电流发生了变化。

(2)本题的另一种解法是:S断开,I2=U/R2①S闭合,U=I1R1②将②代入① I2= =1.2AI1=I1+I2=0.4A+1.2A=1.6A2、不同导体在同一电路中。

例2、标有“10V,5W”和“10V,10W”的两个小灯泡甲灯和乙灯。

求:(1)甲、乙两灯串联在电压为U的电路中时,哪盏灯亮?(2)将甲、乙两灯并联在同一电路中时,哪盏灯更亮?分析: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两灯串联时,如图3(甲),两灯并联时,如图3(乙):灯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两灯串联时,实际功率与灯的电阻成正比,两灯并联时,实际功率与灯的电阻成反比,甲、乙两灯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已知,由公式P= 可得R=U2/P,求出两灯的电阻后,再利用串联电路的特点求实际功率。

= =20Ω= =10Ω(甲)图中与串联,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甲灯亮(乙)图中与并联,功率与电阻成反比,∵P甲< ,∴乙灯亮,答:串联时,甲灯亮,并联时,乙灯亮。

说明:(1)不同导体在同一电路中,有串联、并联两种情况,当两个不同导体串联在同一电路时,各部分导体上的电压、电功、电功率、电热,都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当两个不同导体并联在同一电路中时,各导体上的电流、电功、电功率,电热都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解不同导体在同一电路中的问题时,一般先求出各导体的电阻或弄清电阻之比,再根据串、并联电路的比例关系求解。

(3)灯的亮度是由灯的实际功率决定,而不取决于灯的额定功率大小。

3、同一导体在不同电路中,例3、如图4,电源电压不变,灯的电阻R不随温度改变。

当S闭合时,R1/R L=1/5,此时灯正常发光,当S断开时,灯的实际功率是其额定功率的1/4。

求:(1)R2与R L之比。

(2)S断开时,R1两端电压与R2两端电压之比。

分析与解: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当S闭合时,R2被短路,灯R L与R1串联,如图5(甲),当S断开时,R L与R1、R2串联,如图5(乙):S闭合,灯正常发光 S断开(甲)、(乙)两图中灯的电阻R L是同一导体,是不变量,由公式P=I2R可得,R L不变时,电功率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即P'L/P L=I'2/I2=1/4得I'/I=1/2,∵电源电压U不变,∴(甲)、(乙)两图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I'/I=R L+R1/R L+R2+R1=1/2得R2=6R1(甲)图中R1/R L=1/5 得R L=5R1∴R2/R L=6R1/5R1=6/5(乙)图中S断开时,U'1/U2=R1/R2=1/6答案:(1)R2与R L之比为6:5。

(2)S断开时,R1两端电压与R2两端电压之比为1:6。

说明:(1)同一导体在不同电路中,电阻R两端电压,通过导体的电流及导体上消耗的电功率都不相同,但因为电阻R不变(或相同)有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即。

导体上消耗的电功率与电流平方或电压平方成正比,即P/P'=I2/I'2或P/P'=U2/U'2。

(2)利用电源电压和定值电阻不变是电路计算中常用的方法。

4、不同导体在不同电路中,例4、如图6所示,电源电压不变,滑片P在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为10V,变阻器R W上消耗的功率为1W,P在另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为4V,变阻器R W'上消耗的功率为0.8W,求:定值电阻R的值分析与解: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7在(甲)、(乙)两图中R0是定值电阻,∵R0一定,∴I/I'=U0/U0'=10V/4V=5/2∵P W/P W'=I2R W/I'2R W' ∴1W/0.8W=(5)2R W/(2)2R W',得R W'=5R W又∵电源电压U不变,∴I/I'=R0+R W'/R0+R W5/2=R0+5R W/R0+R W得R0/R W=5/3(甲)图中U0/U W=R0/R W10V/U W=5/3得U W=6VI=P W/U W=1W/6V=1/6AR0=U0/I=10V/(1/6A)=60Ω说明:(1)不同导体R W与R W'在不同电路中时,通过它们的电流分别为I和I',不同电阻上消耗的电功率分别为P W与P W',由公式P=I2R得P W/P W'=I2R W/I'2R W',已知功率之比,求出电流之比,即可得出两个不同电阻R W与R W'之比。

(2)本题中:先利用(甲)(乙)两图中的相同电阻R0不变,由U0/U0'=I/I',先求出电流比,代入上式求出电阻R W与R W'之比,再利用电源电压U不变求出R0与R W之比,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求出U W,由I=P W/U W求出电流I,最后用R0=U0/I求出定值电阻R0。

5、电热综合型例5、将一个阻值为4Ω的电热器放入质量是0.5kg的冷水中,当通过它的电流是5A 时,7min内能使水温升高多少℃?水的比热为4.2×103J/(kg·℃)[设电热器产生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分析与解:电热器产生的热量Q电=I2Rt冷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水Δt水∵(根据题意)∴说明:(1)电热综合型题的一般解法是利用热平衡列方程求未知量。

(2)注意在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统一用国际单位制。

6、力、电综合型例6、用电动机将质量是1kg的砝码匀速提升,在7s内将砝码升高0.3m,已知加到电动机两端的电压是6V,如果电流做的有用功有80%来提升砝码,求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多少mA?分析与解:电流通过电动机做功W电=UIt提升砝码做的功W=Gh=mgh∵W=0.8W电(根据题意)∴mgh=0.8UItI=mgh/0.8Ut=1kg×9.8N/kg×0.3m/0.8×6V×7S=0.0875A=87.5mA说明:(1)力电综合型题往往是利用机械功。

功率与电功,电功率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求未知量。

(2)解题过程中要注意统一单位。

练习:1.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取四个不同阻值时,可以得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四组对应的值.这四组对应的值在图乙的U-I坐标中分别用a、b、c、d四个点表示(坐标原点表示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均为零).由这四个点做出的U-I图象为一条直线,延长直线交纵轴(U轴)于E点,交横轴(I轴)于F点,若电源电压为U0,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0.据此分析:(1)E点表示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各为多少?此时电路处于什么状态?(2)F点表示的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各为多少?此时电路处于什么状态?2.如图所示,R2=2Ω,某同学在实验中记录了三只电表的示数,但没有记录单位,记下的一组数据是3、2.5和1.5,请根据电路图和记录的数据,确定实验中所用的电源电压是 V,电阻R1的阻值是Ω.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4.5V,且保持不变,电阻R1=5Ω,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20Ω,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为保护电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A.2.5Ω~10ΩB.0Ω~20ΩC.2.5Ω~20ΩD.0Ω~10Ω4.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为定值电阻R0的3倍.当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最大值位置调到中点位置时(设电源电压不变)A.R0中的电流为原来的8/5B.R0中的电流为原来的8/3C.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原来的5/4D.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原来的8/9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L1上标有“6V,3W”,L2上标有“3V,3W”,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0Ω,1.5A”.要使L2正常发光,则应使S1、S2分别处于 ,同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端,此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是 W;当S1断开、S2接b时,为使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不超过0.5W,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是 ,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 .6.(昌平)如图6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灯泡L标有“6V3W”字样,当S1、S2都断开,滑片P从b端滑到某一位置C时,滑动变阻器R的电阻减小6Ω,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1A,灯泡恰好正常发光;保持滑片P的位置不变,闭合S1、S2,电流表示数又变化了1.5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源电压12VB.灯泡的电阻10Ω图6C.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12ΩD.当S1、S2都闭合时,调节滑片P,电路消耗总功率的最小植为20W7.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每个容器中放入同种材料绕制的电热丝一根,其电阻关系为Ra=Rc,Rb=Rd,且Ra<Rb,接在电压相同的电源上,若同时通电,经过一段时间后,这四个容器中水温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A.a,b,c,d B.d,c,b,a C.b,a,c,d D.c,d,b,a8.一家用电热煮水器有甲、乙两根电阻丝,甲通电6min或乙通电4min都可将同一壶水烧开,在不考虑热损失的情况下,将甲、乙分别串联起来接在同一电源上,烧开同一壶水所需的时间为 min,甲、乙并联起来使用,烧开同一壶水所需的时间是 min.9.在如图所示电路中,R2=120Ω,小灯泡L标有“6V 3W”字样,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阻值为80Ω.(1)当开关S1、S2都断开时,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这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为16Ω.求:①小灯泡的电阻②电压表的示数(2)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说明电路连接情况,并求电路消耗的最小电功率10.某灯泡上所标“3V ”清晰可见,其他数据不清,某同学利用如下器材测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该同学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的示数为2V,电流表的示数为0.2A,之后该同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该灯泡正常发光,此时滑片正好处于滑动变阻器的正中央,求:(1)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2)灯泡的额定功率(3)电源电压(电源电压不变)11.(朝阳)定值电阻R 1、R 2和滑动变阻器R 3接入如图21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