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旅游详细景点攻略(德法意瑞)

欧洲旅游详细景点攻略(德法意瑞)
欧洲旅游详细景点攻略(德法意瑞)

圣彼得广场&大教堂(共:1h)

圣彼得广场(Piazza San Pietro)这个集中各个时代的精华的广场,可容纳50万人,位于梵蒂冈的最东面,因广场正面的圣彼得教堂而出名,是罗马教廷举行大型宗教活动的地方。广场的建设工程用了十一年的时间(1656~1667年),由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尔尼尼亲自监督工程的建设。广场周围有4列共284根多利安柱式的圆柱,圆柱上面是140个圣人像。中央是一根公元40年从埃及运来的巨大的圆柱(高25.5米,重320吨)。

罗马教廷的广场位于圣彼得大教堂前。它是罗马最大的广场,巴洛克式风格,可容纳50万人,是罗马教廷用来从事大型宗教活动的地方。坐落在台泊河西岸。广场前面有一条灰石铺成的国界线。以广场正面的圣彼得教堂得名。广场略呈椭圆形,地面用黑色小方石块铺砌而成。两侧由两组半圆形大理石柱廊环抱,形成三个走廊恢宏雄伟。这两组柱廊为梵蒂冈的装饰性建筑,共由284根圆住和88根方柱组合成四排,形成三个走廊。这些石柱宛如4人一列的队伍排列在广场两边。柱高18米,需三四人方能合抱。

朝广场一侧的每根石柱的柱顶,各有一尊大理石雕像,他们都是罗马天主教会历史上的圣男圣女,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方尖石碑;铜狮之间镶嵌着雄鹰,作展翅欲飞状。这座石碑原是罗马皇帝卡利古拉为装饰皇宫旁边的圆形广场,远从埃及运来。1586年,教皇西斯廷五世下令将石碑移至圣彼得广场。据说为此曾动员900多名工人、150匹骏马和47台起重装置,花了近5个月时间,才完成这项搬迁工程。广场两侧有两座造型讲究的喷泉,相传也是名家作品。泉水从中间向上喷射,下分两层,上层呈蘑菇状,水柱落下,从四周形成水帘;下层呈钵状,承接泉水成细流外溢,潺潺有声。广场以及两旁的柱廊由著名建筑师和雕刻家贝尔尼尼在1656年设计,用了11年时间建成。石柱柱顶的大理石像则为贝尔尼尼和他的学生所雕刻。贝尔尼尼以提倡华丽、夸张为特点的巴洛克式艺术著称于世。电影《2012》就将圣彼得广场毁灭一旦。

附:

圣彼得广场设计竞赛的冠军是Latz+Partner事务所。他们的设计方案将主旨放在建设一个宽阔开放的城市广场上,衬托了周围建筑的美观。广场地面采用优质铺路材料,广场上还种植了装饰性树林,与现有植被和建筑交相辉映。整个工程还包括对周围电车站等设施的重新安置。广场的建设方便周围行人欣赏景色,使交通更加便利。这个广场的重建是整个市政厅综合区改建的关键部分之一。按照这个方案,圣彼得广场将变成一个更加宏伟,具有发展潜力的公共区域。

圣彼得大教堂概况:罗马基督教的中心教堂,欧洲天主教徒的朝圣地与梵蒂冈罗马教皇的教廷,位于梵蒂冈,是全世界第一大圆顶教堂。登教堂正中的圆穹顶部可眺望罗马全城;在圆穹内的环形平台上,可俯视教堂内部,欣赏圆穹内壁的大型镶嵌画。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米开朗琪罗“哀悼基督”的雕像。圣彼得大教堂俯视图拉斐尔的《雅典学院》油画等。圣彼得大教堂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教堂,总面积2.3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高45.4米,长约211米,最多可容纳近6万人同时祈祷,只不过必须衣冠整齐并通过安检才可以进入教堂。

教堂最初是由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26-333年在圣彼得墓地上修建的,称老圣彼得大教堂,于西元326年落成。16世纪,教皇朱利奥二世决定重建圣彼得大教堂,并于是1506年破土动工。在长达120年的重建过程中,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师布拉曼特、米开朗琪罗、德拉·波尔塔和卡洛·马泰尔相继主持过设计和施工,直到1626年11月18日才正式宣告落成,称新圣彼得大教堂。1870年以来的重要宗教仪式均在此举行。呈罗马式建筑和巴洛克式建筑风格,属世界最大的教堂。登教堂正中的圆穹顶部可眺望罗马全城;在圆穹内的环形平台上,可俯视教堂内部,欣赏圆穹内壁的大型镶嵌画。多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的壁画、雕塑艺术。两千年前的简单墓地,四百年后修建了一座长方形会堂,后来毁于战乱,一千年后尼古拉五世颁发重建命令,之后就是长达120年的重建,先后由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师住持设计施工,布拉曼特来了,米开朗琪罗来了,德拉·波尔塔来了,卡洛·马泰尔也来了。1626年11月18日正式宣告落成,一脸肃穆的教皇乌尔班八世主持落成典礼。圣彼得大教堂正前的露天广场就是闻名世界的圣彼得广场,建于1667年,住持设计施工的是一位那不勒斯人,他的手笔赋予了广场上排成四行的284根托斯卡拉式柱子永恒的生命,柱子上方那美妙绝伦的圣者塑像四百年来一直诉说着当年这个才华横溢的建筑天才的名字:贝尔尼尼——巴洛克艺术之父。

圣彼得大教堂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教堂,总面积2.3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高45.4米,长约211米,最多可容纳近6万人同时祈祷,只不过必须衣冠整齐并通过安检才可以进入教堂。

建筑历史:教堂最初是由君士坦丁大帝于西元326-333年在圣彼得墓地上修建的,称老圣彼得大教堂,于西元326年落成,为巴西利卡式建筑。16世纪,教皇朱利奥二世决定重建圣彼得大教堂,并于1506年破土动工。在长达120年的重建过程中,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师布拉曼特、米开朗琪罗、德拉·波尔塔和卡洛·马泰尔相继主持过设计和施工,直到1626年11月18日才正式宣告落成,称新圣彼得大教堂。1870年以来的重要宗教仪式均在此举行。为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式建筑风格,属世界最大的教堂。两千年前的简单墓地,四百年后修建了一座长方形会堂,后来毁于战乱,一千年后尼古拉五世颁发重建命令,之后就是长达120年的重建,先后由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师住持设计施工,布拉曼特来了,米开朗琪罗来了,德拉·波尔塔来了,卡洛·马泰尔也来了。1626年11月18日正式宣告落成,一脸肃穆的教皇乌尔班八世主持落成典礼。

建筑风格: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风格具有明显的文艺复兴时期提倡的古典主义形式,主要特征是罗马式的圆顶穹窿和希腊式的石柱式及平的过梁相结合。圣彼得大教堂是一座长方形的教堂,整栋建筑呈现出一个拉丁十字架的结构,造型是非常传统而神圣的,这同时也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一座教堂。教堂内部金碧辉煌,光线幽暗,神秘莫测,用大理石砌筑而成,里面的所有画像都是用不同颜色大理石拼接成图,工程十分浩大,因此不允许使用三脚架和闪光灯拍摄。

建筑结构:圣彼得教堂建于公元324年,是世界上最宏大最壮丽的天主教堂,造型非常传统而神圣,整栋建筑呈现出一个十字架的结构,建于圣彼德墓穴的正上方。1452年,尼古拉五世下令重建,1506年由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师布拉曼特、米开朗琪罗、德拉·波尔塔和卡洛·马泰尔相继主持设计和施工,终于在1626年完成了现在的模样。进门口的右边走廊里,有米开朗基罗23岁时的作品《彼得》。现在只能隔着玻璃欣赏,但是仍然能打动任何人的心。前面的第三礼拜堂CappelladelSacramento里有贝尼尼所建的祭坛,只有祈祷的人才能进入,不是信徒禁止入内。正中央右边有圣彼得的青铜像,由于来参观的信徒的吻和手的触摸,铜像闪耀着金色。左侧以及与第二、第三礼拜堂相对的墙面上有波莱渥罗为伊诺欠兹奥八世建造的青铜纪念碑。登上圆顶的入口在面向教堂外侧的正面时的右手边。尽管有电梯,要到屋顶庭园还必须要登330级台阶。从屋顶眺望圣彼得广场夕阳是最美的。中央的圆顶是由米开朗基罗设计的,两重结构,内部很明亮。圆顶下是教皇的祭坛,用贝尼尼创作的青铜华盖覆盖着。那扭曲的粗圆柱似的独特形状很引人注目。下面的礼拜堂里有圣彼得的墓。墓前跪着的是由新古典主义雕刻家卡诺巴作的教皇庀奥六世像。里面上部有彩色玻璃作的鸽子,下面装饰着贝尼尼作的巨大的“圣彼得的椅子”,里面包着据说是圣彼得使用过的木制的传教座椅。左边的楼梯通往教皇的地下陵墓。另外,面前的左边有珍宝馆的入口,那些豪华的圣器皿类显示着梵蒂冈的力量。

旅游指导:进入圣彼得大教堂,你一定会被各种艺术珍品迷住了眼,但两位艺术大师的杰作是一定要仔细欣赏的。一位是被称为“巴洛克艺术之父”的天才雕塑家贝尔尼尼。另一位当然就是米开朗琪罗。殿堂的中央,贝尔尼尼的最伟大的杰作---青铜华盖被置于米开朗琪罗最伟大的杰作---宏伟的穹顶之下,闪烁着金色耀眼的光芒。殿堂尽头是贝尔尼尼的不朽杰作---彼得宝座,其上有精美的“圣灵”像。殿堂内还有贝尔尼尼的其它杰作:教皇马尔巴诺八世纪念碑和教皇阿勒桑德罗七世纪念碑。在大殿的右侧,母爱小堂中的《圣殇》被称为教堂中最优雅的作品,为米开朗琪罗24岁时的杰作。而且是米开朗琪罗唯一一件签名作品,其名字就在圣母身上横跨胸前的饰带上。教堂外的圣彼得广场是建筑大师贝尔尼尼一生中最伟大的建筑艺术品,完成于17世纪。拥有两个四排共284根德斯金式圆柱和88根方石柱组成的半圆长廊,上有40位圣人雕像,仿佛圣彼得大教堂伸出的两个巨大手臂。

除去教堂外,位于台伯河上的圣天使堡也属于梵蒂冈的领地。最早的城堡是罗马皇帝为自己家族所建立的墓地。据说公元509年罗马传染病大肆流行,当时的教皇主持完弥撒后经过此地,突然出现一个拿宝剑的天使,自此以后传染病销声匿迹,所以改称此堡为圣天使堡。城堡和教堂之间有城墙相连,因此教皇从圣彼得大教堂到天使堡不用经过意大利的土地。天使堡前横跨台伯河的圣天使桥是罗马城中最美的桥梁,桥上有十二尊天使的雕像,每个天使手上都拿着一样耶稣受刑的刑具,这十二尊天使都出自贝尔尼尼之手。教堂北面有著名的梵蒂冈望景楼,一座有几百英尺长的建筑物,把梵蒂冈宫和由罗马教皇英诺森特八世在一座小山顶上建造的望景楼别墅连接起来。

网友攻略:

圣彼得教堂(Piazza San Pietro)位于广场的西南面,是全世界的第二大教堂。教堂最初是由君士坦丁皇帝在圣彼得墓地上修建的,于公元326年落成。16世纪,教皇朱利奥二世决定重建圣彼得天独厚教堂,并于是1506年破土动工。在长达120年的重建过程中,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师布拉曼特、米开朗琪罗、德拉·波尔塔和卡洛·马泰尔相继主持过设计和施工,直到1626年11 月18日才正式宣告落成。

圣彼得大教堂是一座长方形的教堂,整栋建筑呈现出一个十字架的结构,造型是非常传统而神圣的,这同时也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一座教堂。教堂最早是建于公元324年,原始的构想只是一座小会堂,建于圣彼得墓穴的正上方,在十五世纪时开始改建,其中历经不少位顶尖的建筑师和艺术家参与修改,终于在1626年完成了现在的模样。圣彼得教堂不仅是一座富丽堂皇值得参观的建筑圣殿,它所拥有多达百件的艺术瑰宝,更被视为无价的资产。参观这座教堂的几个重要特色一定要把握,因其占地广阔,进入之后会不知从何看起。

教堂下面的廊檐上方有11尊雕像,中间是耶稣基督;两侧各有一座钟,右边是格林威治标准时间,左边是罗马时间。大殿下面有5扇门,平常一般游客都入中门。如果遇上机会,教徒们就可从右边的圣门进入大殿,不过这需25年才有一次。按规定,每时25年的圣诞之夜,圣门打开后由教皇领头走入圣堂,意为走入天堂。其它三门分别是"圣事门"、"善恶门"和"死门"。通过中门进入能容纳5万人的圣彼得教堂内部,呈现在眼前的简直是一座艺术宝库。屋顶和四壁都饰有以《圣经》为题材的绘画,不少是名家作品。最惹人注意的雕刻艺术杰作主要有三件,

一是米开朗琪罗24 岁时雕塑作品。圣母怀抱死去的儿子的悲痛感和对上帝意旨的顺从感在作品中刻画得淋漓尽转手。这里所表现的圣母痛苦状与开朗琪罗以后的作品迥然不同。

二是贝尔尼尼的雕制的青铜华盖。它由4根螺旋形铜柱支持撑,足有5层楼房高那么高。华盖前面的半圆形栏杆上永远点燃着99盏长明灯,而下方则是宗座祭坛和圣彼得的坟墓,只有教皇才可以在这座祭坛上,面对东升的旭日,当着朝圣者举行弥撒。

三是圣彼得宝座,也是贝尔尼尼设计的一件镀金的青铜宝座。宝座上方是于光芒四射的荣耀龛及象牙饰物的木椅,椅背上有两个小天使,手持开启天国的钥匙和教皇三重冠。传说这把木椅是圣彼得的真正御座,后经考证为加洛林国王泰查二世所赠送。

除此三件艺术杰作外,站在米开朗琪罗设计的穹窿顶下抬头上望,你会感到大堂内的一切都显得如此渺小。穹顶周长71米,为罗马全城的最高点。当您进入圣彼得大教堂内部的时候,第一眼看上去实在无法领略其宏伟的规模。若用人直观视觉去体测它的规模的话,很容易因教堂各个部分巧妙对称的布局形成错觉,需要借助一些实际数据才能说明它的实质:教堂的长度,包括门廊,为230米,拱顶的高度是38米。正殿尽头的彩色玻璃大窗上有一只圣灵信鸽,翼展达1. 5米之长。这座教堂可容纳6万人。如果有时间,游客可乘电梯拾级而上,登顶俯瞰罗马全城。从教堂内出来,在教堂左侧有一个由卫兵队的成员。他们身穿的别致制服500年不变,据说是米开朗琪罗设计的,手中的长戈也是15世纪的产品。游人如果想同卫兵合影留念,他们不会拒绝,但要想从这里进入教皇宫,却行不通。

斗兽场:(外观,10mins)

罗马斗兽场,亦译作罗马大角斗场、罗马竞技场、罗马圆形竞技场、科洛西姆、哥罗塞姆,原名弗莱文圆形剧场(Amphitheatrum Flavium),建于公元72至82年间,是古罗马文明的象征。遗址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广场的南面,古罗马市场附近。从外观上看,它呈正圆形;俯瞰时,它是椭圆形的。它的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最大直径为188米,小直径为156米,圆周长527米,围墙高57米,这座庞大的建筑可以容纳近九万人数的观众。

意大利古罗马竞技场罗马斗兽场(Colosseum)是古罗马帝国专供奴隶主、贵族和自由民观看斗兽或奴隶角斗的地方。罗马斗兽场是在公元72年,罗马皇帝韦帕芗为庆祝征服耶路撒冷的胜利,由强迫沦为奴隶的八万犹太和阿拉伯俘虏修建而成的。还有一种说法是,将俘虏来的奴隶卖给当地的罗马人,获得了巨大的收入,从而得以支持斗兽场建造的庞大支出。而真正建造这座建筑的人,更多是拥有相当技艺的建筑师和有专业知识的工人。地理坐标41°53'25.38"N 12°29'32.47"E 围墙共分四层,前三层均有柱式装饰,依次为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也就是在古代雅典看到的三种柱式。科洛西姆斗兽场以宏伟、独特的造型闻名于世。罗马斗兽场是古罗马时期最大的圆形角斗场,建于公元72至82年间由4万名战俘用8年时间建造起来的,现仅存遗迹。斗兽场专为野蛮的奴隶主和流氓们看角斗而造。从功能、规模、技术和艺术风格各方面来看,罗马斗兽场是古罗马建筑的代表作之一。它的施工速度之快也是一个奇迹。斗兽场平面式长圆形的,相当于两个古罗马剧场的观众席相对合一。斗兽场长轴188m,短轴156m,中央的“表演区”长轴86m,短轴54m。观众席大约有60排座位,逐排升起,分为五区。前面一区是荣誉席,最后两区是下层群众的席位,中间是骑士等地位比较高的公民坐的。荣誉席比“表演区”高5m多,下层观众席位和骑士席位之间也有6m 多的高差,社会上层的安全措施很严密。最上一层观众席背靠着外立面的墙。观众席总的升起坡度接近62℅,观览条件很好。罗马斗兽场由弗拉维王朝的三个皇帝建造,它的建造是这个新王朝的家族为提高自身在公众中的地位而发起的一系列运动的一部分。韦帕芗(公元69—79年)是这个王朝的缔造者,他的出身并不高贵;在尼禄自杀后的一年中,罗马又经历了三个短命皇帝(伽尔巴、奥托、维泰里乌斯)的失败的统治,韦帕芗随后坐上了皇位。那时尼禄并未被遗忘;他所吞噬的广袤的土地和其他的奢侈物已经激起民愤。因此,当韦斯帕西恩决定填平那属于尼禄的豪华金色宫殿的人工湖.将其变成公共娱乐场所的时候,几乎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这个用石头建起的罗马斗兽场(长188米;宽156米;高57米),由石灰华(10万立方米,采自提维里附近的采石场,通过一条特殊的马路运至罗马)构成,它是罗马最大的环形竞技场了。人们相信大约300吨的铁被用来制造将石头连接起来的抓钩。从外部看,这座罗马斗兽场由一系列3层的环形拱廊组成,最高的第4层是顶阁。这3层拱廊中的石柱根据经典的标准分别设计(由地面开始,多利安式样,爱奥尼亚式样和科林斯式样)。在第4层的房檐下面排列着240个中空的突出部分,它们是用来安插木棍以支撑“Velarium”的,Velarium是露天剧场的遮阳帆布,皇家舰队的水兵们负责把它撑起以帮助观众避暑,避雨和防寒,这样一来大斗兽场便成为一座1世纪的透明园顶竞技场。罗马斗兽场能容纳的观众大约九万余人。共有3层座位;下层,中层及上层,顶层还有一个只能站着的看台,这是给地位最低下的社会成员准备的:女人,奴隶和穷人。但即使在其他层,座位也是按照社会地位和职业状况安排的:皇室成员和守望圣火的贞女们拥有的、特殊的包厢。身着白色红边长袍的元老们坐在同一层的“唱诗席”中;然后依此是武士和平民。不同职业的人也有特殊的席位,例如士兵、作家、学者和教师,以及国外的高僧等。观众们从第一层的80个拱门入口处进入罗马斗兽场,另有160个出口遍布于每一层的各级座位,被称为吐口,观众可以通过它们涌进和涌出,混乱和失控的人群因此能够被快速的疏散(据说这里只需十分钟就可以被清空)。角斗是斗兽场的主要节目,是一天中娱乐的高峰。当时还出现了专门培训角斗士的角斗学校。由斗兽场来为4所角斗学校提供资金,这4所学校可以容纳2000名角斗士,实际上这些角斗学校不过是训练营和监狱的组合体,因为绝大多数的角斗士都是来自罗马帝国各个地方的奴隶和俘虏,他们没有任何自由和权力,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对于罗马贵族来说,最残酷的格斗毫无疑问也是他们最为激动的。打斗者带有戟或短剑。大部分斗士都

是奴隶和犯人。也有为了挣钱而自愿前来格斗的,他们都受过专门训练。格斗分许多种:最有名的是决斗,这种决斗的一方是持三叉戟和网的角斗士,对手是带刀和盾的罗马武士,带网的角斗士要用网缠住对手再用三叉戟把他杀死,另一角斗土带着头盔,手持短剑盾牌,拼命追赶想战胜他的对手。最后,失败的一方要恳求看台上的人大发慈悲,这些观众们决定着他的命运,假如他们挥舞着手巾,他就能被免死;假如这些人手掌向下,那就意味着要他死。许多世纪前,这个竞技场由于地震部分倒塌了,但如今仍可看到当时斗士们格斗所用的场地。

建造背景:斗兽场这种建筑形态起源于古希腊时期的剧场,当时的剧场都傍山而建,呈半圆形,观众席就在山坡上层层升起。但是到了古罗马时期,例如埃庇道努剧场(Epidauros Theater,约公元前330年,设计师:皮力克雷托斯Polykleitos the Younger).人们开始利用拱券结构将观众席架起来,并将两个半圆形的剧场对接起来,因此形成了所谓的圆形剧场(amphitheatrum),并且不再需要靠山而建了。而罗马斗兽场就是罗马帝国内规模最大的一个椭圆形角斗场,它长轴187米,短轴155米,周长527米,中央为表演区,长轴86米,短轴54米,地面铺上地板,外面围着层层看台。看台约有60排,分为五个区,最下面前排是贵宾(如元老、长官、祭司等)区,第二层供贵族使用,第三区是给富人使用的,第四区由普通公民使用,最后一区则是给底层妇女使用,全部是站席。在观众席上还有用悬索吊挂的天篷,这是用来遮阳的;而且天篷向中间倾斜,便于通风。这些天篷由站在最上层柱廊的水手们像控制风帆那样操控。

建筑特点:斗兽场的看台用三层混凝土制的筒形拱上,每层80个拱,形成三圈不同高度的环形券廊(即拱券支撑起来的走廊),最上层则是50米高的实墙。看台逐层向后退,形成阶梯式坡度。每层的80个拱形成了80个开口,最上面两层则有80个窗洞,观众们入场时就按照自己座位的编号,首先找到自己应从哪个底层拱门入场,然后再沿着楼梯找到自己所在的区域,最后找到自己的位子。整个斗兽场最多可容纳9万人,却因入场设计周到而不会出现拥堵混乱,这种入场的设计即使是今天的大型体育场依然沿用。斗兽场表演区地底下隐藏着很多洞口和管道,这里可以储存道具和牲畜,以及角斗士,表演开始时再将他们吊起到地面上。斗兽场甚至可以利用输水道引水。公元248年在斗兽场就曾这样将水引入表演区,形成一个湖,表演海战的场面,来庆祝罗马建成1000年。

总体风格:位于罗马中心的壮观的斗兽场是古罗马当时为取悦凯旋而归的将领士兵和赞美伟大的古罗马帝国而建造的。斗兽场的建筑设计并不落后于现代的美学观点,而事实上,大约2000年后的今天,每一个现代化的大型体育场都或多或少的烙上了一些古罗马斗兽场的设计风格。如今,通过电影和历史书籍等媒介,我们能更深切地感受到当时在这里发生的人与兽之间的残酷格斗和搏杀,而这一切,只是为了给作壁上观的观众带来一些原始而又野蛮的快感。斗兽场在建筑史上堪称典范的杰作和奇迹,以庞大、雄伟、壮观著称于世。现在虽只剩下大半个骨架,但其雄伟之气魄、磅礴之气势犹存。斗兽场平面呈椭圆形,占地约2万平方米,外围墙高57米,相当于现代19层楼房的高度。该建筑为4层结构,外部全由大理石包裹,下面3层分别有80个圆拱,其柱形极具特色,按照多立克式、爱奥尼式和科林斯式的标准顺序排列,第4层则以小窗和壁柱装饰。场中间为角斗台,长86米,宽63米,仍为椭圆形,相当于一个足球场那么大。角斗台下是地窖,关押猛兽和角斗士。角斗台周围的看台分为3个区。底层的第一区是皇帝和贵族的座席,第二层为罗马高阶层市民席,第三层则为一般平民席,再往上就是大阳台,一般观众只能在此处站着观看表演了。场内看台共可容纳观众5万多人,底层地面有80个出入口,可确保在15分钟至30分钟内把场内5万观众全部疏散离场。斗兽场的建筑师究为何人,现在还是个未知数。有人认为可能是后来建筑多米斯亚诺宫的建筑师拉比利奥,但已无从查考。公元80年斗兽场工程竣工之时,举行了长达100天的庆祝典礼。古罗马斗兽场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市中心威尼斯广场的东南面,是古罗马帝国和罗马城的象征,是罗马古迹中最卓越、最著名的代表,是当今世界八大名胜之一。斗兽场又名竞技场,也有人称它为露天大剧场。称它为斗兽场,是因为这里曾是古罗马角斗士与猛兽搏斗、厮杀以博取皇帝、王公、贵族一笑的地方。称之为竞技场,是因为场中可以竞技、比赛、歌舞和阅兵。斗兽场的全称叫“科洛塞奥大斗兽场”。“科洛塞奥”,语出意大利文,为“高大”、“巨大”之意。当年这里是罗马帝国暴君尼禄的御花园,斗兽场建在一个小湖之中,因为湖边建有高120英尺的尼禄镀金铜像,罗马人叫它巨大金像,斗兽场因此而得名“科洛塞奥”。当年的花园、草坪和小湖早已踪迹渺然,但我们还可从周围的萋萋芳草、行行绿树和低洼地势之中寻觅和察知一些历史遗迹。从建筑时间来看,罗马斗兽场历史悠久,它是欧洲也是全世界保存至今的最古老、最宏伟的斗兽场、竞技场。斗兽场建于古罗马弗拉维王朝。公元72年,韦帕芗皇帝为庆祝征服耶路撒冷的胜利,强迫8万名犹太俘虏修建,由他的儿子提图斯揭幕。公元80年落成,工程历时8年。公元3世纪和5世纪重新修缮。在文艺复兴时期,罗马大兴土木,斗兽场的许多石块被挖去建造宫殿和教堂。此后又经过多次修整,才使这座古老而雄伟的建筑得以保留至今。斗兽场从始建至如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了。公元80年斗兽场工程竣工之时,举行了为期100天的庆祝典礼。古罗马统治者组织、驱使5000头猛兽与3000名奴隶、战俘、罪犯上场“表演”、殴斗,这种人与兽、人与人的血腥大厮杀居然持续了100天,直到这5000头猛兽和3000条人命自相残杀、同归于尽。无怪乎有人说,只要你在角斗台上随便抓一把泥土,放在手中一捏,就可以看到印在掌上的斑斑血迹。当年,古罗马著名的奴隶起义首领斯巴达克就是一名角斗士,他最初率领78个角斗士起义,很快发展到 10多万人,在罗马各地坚持战斗达2年之久。这次奴隶起义给了罗马奴隶制沉重的打击,马克思曾赞誉斯巴达克是“整个古代史中最辉

煌的人物”。位于斗兽场西侧的君士坦丁凯旋门,是古罗马凯旋门中最大、最著名、也是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法国巴黎的凯旋门就是以它为蓝本加以设计、构建的。这座凯旋门是在公元315年,为了庆祝君士坦丁大帝在城北米尔维奥桥击败暴君马克森提而建立。凯旋门为三拱式,门高21米,宽度超过25米,中拱高而大,侧拱矮而小,均以哥林多式石柱作为框饰,同时还将以前古罗马纪念门上的雕像和浅浮雕装饰在此门上。在靠近拱门的路基上可以看到一个圆圈,据说这里曾有一个建于公元1世纪的名叫麦达苏丹特的锥形喷泉。于今旧迹犹存,但喷泉早已干涸 2.罗马斗兽场(Colosseum),亦译作罗马大角斗场、罗马竞技场、罗马圆形竞技场、科洛西姆、哥罗塞姆,原名弗莱文圆形剧场(Amphitheatrum Flavium),位于今天的意大利罗马市中心,是古罗马时期最大的圆形角斗场,建于公元72至82年间,现仅存遗迹。斗兽场由韦帕芗(Vespasian)皇帝下令修建,在其儿子图密善在位期间建成,是古罗马帝国标志性的建筑物之一。斗兽场建在另一个罗马皇帝尼禄的“金宫”(Domus Aurea)原址之上,这个宫殿在公元64年发生的罗马大火中被毁。斗兽场是古罗马举行人兽表演的地方,参加的角斗士要与一只牲畜搏斗直到一方死亡为止,也有人与人之间的搏斗。根据罗马史学家狄奥·卡西乌斯(Dio Cassius)的记载,斗兽场建成时罗马人举行了为期100天的庆祝活动,宰杀了9,000只牲畜。斗兽场这种建筑形态起源于古希腊时期的剧场,当时的剧场都傍山而建,呈半圆形,观众席就在山坡上层层升起。但是到了古罗马时期,人们开始利用拱券结构将观众席架起来,并将两个半圆形的剧场对接起来,因此形成了所谓的圆形剧场(amphitheatrum),并且不再需要靠山而建了。而罗马斗兽场就是罗马帝国内规模最大的一个椭圆形角斗场,它长轴187米,短轴155米,周长527米,中央为表演区,长轴86米,短轴54米,地面铺上地板,外面围着层层看台。看台约有60排,分为五个区,最下面前排是贵宾(如元老、长官、祭司等)区,第二层供贵族使用,第三区是给富人使用的,第四区由普通公民使用,最后一区则是给底层妇女使用,全部是站席。在观众席上还有用悬索吊挂的天篷,这是用来遮阳的;而且天篷向中间倾斜,便于通风。这些天篷由站在最上层柱廊的水手们像控制风帆那样操控。斗兽场的看台用三层混凝土制的筒形拱上,每层80个拱,形成三圈不同高度的环形券廊(即拱券支撑起来的走廊),最上层则是50米高的实墙。看台逐层向后退,形成阶梯式坡度。每层的80个拱形成了80个开口,最上面两层则有80个窗洞,观众们入场时就按照自己座位的编号,首先找到自己应从哪个底层拱门入场,然后再沿着楼梯找到自己所在的区域,最后找到自己的位子。整个斗兽场最多可容纳5万人,却因入场设计周到而不会出现拥堵混乱,这种入场的设计即使是今天的大型体育场依然沿用。斗兽场表演区地底下隐藏着很多洞口和管道,这里可以储存道具和牲畜,以及角斗士,表演开始时再将他们吊起到地面上。斗兽场甚至可以利用输水道引水。公元248年在斗兽场就曾这样将水引入表演区,形成一个湖,表演海战的场面,来庆祝罗马建成1000年。公元217年斗兽场遭雷击引起大火,受到部分毁坏,但是很快在237年又修复,继续举行人与兽或人与人之间的搏斗表演,这样的活动一直到公元523年才被完全禁止。公元442年和508年发生的两次强烈地震对斗兽场结构本身造成了严重的损坏,在中世纪时期该建筑物并没有受到任何保护,因此损坏进一步加剧,后来干脆被用来当作碉堡。15世纪时教廷为了建造教堂和枢密院,竟然拆除了斗兽场的部分石料。1749年罗马教廷以早年有基督徒在此殉难为由才宣布其为圣地,并对其进行保护。约翰·保罗二世教皇生前每年都会在此举行仪式纪念这些殉难的烈士,但是却没有历史证据显示确曾有基督徒在此殉难。

君士坦丁凯旋门

君士坦丁凯旋门,建于公元312年,是罗马城现存的三座凯旋门中年代最晚的一座。它是为庆祝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12年彻底战胜他的强敌马克森提,并统一帝国而建的。

君士坦丁凯旋门建于315年,是为了纪念君士坦丁大帝击败马克森提皇帝统一罗马帝国而建的。凯旋门上方的浮雕板是当时从罗马其它建筑上直接取来的,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的生平业绩,如安东尼、哈德连等,下面则是君士坦丁大帝的战斗场景。所以君

士坦丁凯旋门虽然是罗马三座凯旋门中建造最晚的一座,但仍然可以看出早期罗马艺术的影子,而且保存比较完好,值得一看。这是一座三个拱门的凯旋门,高21米,面阔25.7米,进深7.4米。由于它调整了高与阔的比例,横跨在道路中央,显得形体巨大。凯旋门的里里外外充满了各种浮雕,表面上看去,巨大的凯旋门和丰富的浮雕虽然气派很大,但缺乏整体观念。原因是凯旋门的各个部分并非作为一个统一体而创作的,甚至其中的大部分构件是从过去的一些纪念性建筑,如图拉真广场建筑上的横饰带、哈德良广场上一系列盾形浮雕以及马克·奥尔略皇帝纪念碑上的八块镶板,拆除过来的。尽管如此,它仍不失为一座宏伟壮观的凯旋门,尤其是它上面所保存的罗马帝国各个重要时期的雕刻,是一部生动的罗马雕刻史。

构造:古罗马时代共有21座凯旋门,但是现在罗马城中仅存3座,君士坦丁凯旋门就是其中的一个。位于古罗马角斗场西侧的君士坦丁凯旋门,长25.7米,宽7.4米,高21米,拥有3个拱门,其上的雕塑精美绝伦、恢宏大气,千年逝去,已是残迹斑斑,却仍在风雨中,与古罗马角斗场共同见证罗马的辉煌。这座拱门上面的绝大多数装饰品其实都是取自于以前的皇帝们所建造的各种建筑物,这也表明罗马的艺术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所以说,处在拱门上端(顶阁)两侧的那8座矩形浮雕(rectangularrellefs)原先是一座纪念马库斯奥里列阿斯(161—180)的建筑物上的装饰,只是这位皇帝的头像被重新雕刻成了君士坦丁的样子(还有3座浮雕和它们属于同一系列,现存卡匹托尔博物馆。它们清楚地显示着马库斯·奥里列阿斯皇帝的样子)。

雕塑风格:君士坦丁凯旋门因当年罗马帝国的皇帝君士坦丁而得名,君士坦丁大帝是罗马历史上的一位传奇帝王,他在位时期统一了罗马全境,他也是第一位公开信仰基督教的君王。君士坦丁凯旋门是君士坦丁大帝在战胜了他的强劲对手——马克森提,统一了罗马西部后修建的。这座凯旋门在公元312年后开始建造,用罗马水泥建成,其上的雕塑多为浮雕,且多半是从当时罗马帝国的其他建筑上搜集而来,组合拼装成了君士坦丁凯旋门。众多浮雕中最为著名的是凯旋门顶端的八块浮雕,他们是从马克·奥尔略皇帝纪念碑上拆卸而来,现在珍藏在卡匹托尔博物馆。集合了众多不同时代的罗马雕塑的君士坦丁凯旋门,平衡了众多风格的雕塑风格,在静态中展现了自己的恢宏气质,据说当年,拿破仑·波拿巴来到罗马,见到了这座凯旋门,大为赞赏,而这座凯旋门也成为法国巴黎凯旋门的蓝本。

圣母百花大教堂

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有人称这是世界第三大教堂。这是一座哥特式的建筑,高106米,其外部以绿、白、红三色大理石装饰,应用建筑学、几何学原理设计修建。杜奥莫大教堂、乔托钟楼和八角形的圣乔瓦尼洗礼堂同在一个大广场上,三座大的建筑构成一体,显得格外雄伟壮观。

圣母百花大教堂(意大利语: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城中,是天主教佛罗伦萨总教区的主教座堂。教堂建筑群由大教堂、钟塔与洗礼堂构成,1982年作为佛罗伦萨历史中心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圣乔凡尼洗礼堂位于大教堂西边数米,7世纪即已建成,11世纪改建成现在的模样。为白色八角形罗曼式建筑。佛罗伦萨的孩童均在此受洗,包括但丁、马基雅弗利等名人。洗礼堂三扇铜门上刻有《旧约》故事的青铜浮雕,其中二扇为吉伯提(Ghiberti)所作,被米开朗基罗赞为“天国之门”。钟塔高85米,最初于1334年由大画家乔托(吉奥陀)设计并监工,因此俗称“乔托钟塔(吉奥陀钟楼)”。属哥特式建筑,由六层方型结构向上堆叠成柱形,外墙铺白色大理石,纯净优雅。大教堂于1296年奠基,1347年秋天爆发黑死病迫使工程中断。1367年由全民投票决定在教堂中殿十字交叉点上建造直径43.7米,高52米的八角形圆顶。1418年佛罗伦萨市政府公开征集能够设计并建造大圆顶的方案。精通罗马古建筑的工匠菲利波?布鲁内列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 胜出,为总建筑师。在建造拱顶时,没有采用当时流行的“拱鹰架”圆拱木架,而是采用了新颖的“鱼刺式”的建造方式,从下往上逐次砌成。大教堂于1436年3月25日,举行献堂典礼。百年之后,米开朗基罗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也建了一座类似的大圆顶,却自叹不如:“我可以建一个比它大的圆顶,却不可能比它的美。”大穹顶内部为16世纪佛罗伦萨画家乔尔乔?瓦萨里(Giorgio Vasari)所绘巨幅天顶画《末日审判》。中殿北墙上有乌切洛(Paolo Uccello)所绘《乔凡尼?阿古托纪念碑》和为纪念但丁诞辰200年所绘的《但丁与神曲》(1465年)。

建筑特点:圣母百花大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是佛罗伦萨的主座教堂,鲜艳的大理石块拼成几何图形,即为显眼而壮观;它的大圆顶及由文艺复兴大师乔托设计的钟塔,更为巍峨的教堂带来更多的气势。位于佛罗伦萨市中心的圣母百花教堂,有着一个橘红色巨大的圆顶,所以很好认,远远的就会看见它,这也几乎成了佛罗伦萨的重要地标。漂亮的圆顶是1463年完成的,设计这座圆顶的布鲁内雷斯基(Brunelleschi)在建造的当时,不使用鹰架,技巧仿自罗马万神殿的圆顶,神乎奇技是最好的形容词。此外,圆顶的内部有美术史学家兼画家的瓦萨利(Vasari)所绘的湿壁画「最后的审判」,也是非常值得欣赏的杰作。不过,这个壁画後来是由另一位画家祝卡利(Zuccari)完成的。而高达91公尺的圆顶,内部有阶梯共463级,可以爬上圆顶欣赏佛罗伦萨全景。除了圆顶,主座教堂重要的建筑还包括了钟楼(Campanile de Giotto)和洗礼堂(Bittistero di San Giovanni)。圣母百花教堂完成的时间先後不一,洗礼堂是最古老的一栋,再来是钟楼,教堂圆顶则是比较晚完成的部分。面对著主座教堂的小广

场是圣乔凡尼广场(Piazza di San Giovanni),圣乔凡尼是佛罗伦萨的守护者,这里通常是观光客集合的地方。另外,在教堂右手边也有一块广场,称为主座教堂广场(Piazza di Duomo),有一些贩卖纪念品的小贩和帮观光客作画的画摊。主座教堂的四周美术馆、购物市场丰富,是佛罗伦萨的精华区。

市政厅广场(西尼奥列广场)& 雕塑博物馆

西尼奥列广场位于佛罗伦萨市中心,这里有一座建于十三世纪的碉堡式旧宫(现为市政厅)。旧宫上的塔楼高94米,它是意大利最夺人眼目的公共建筑之一。旧宫侧翼的走廊,当初为修道院院长和行政长官宣读文告的会场,现在连同整个广场成为了一座露天雕塑博物馆,其各种石雕和铜像作品栩栩如生,形象传神,如人们所熟悉的米开朗琪罗的《大卫像》复制品等,令参观者和各国游客叹为观止。建于1296年的圣玛利亚·德尔·弗洛雷大教堂,为佛罗伦萨众教堂之首。这是一座十分辉煌的罗马式建筑,从设计开始一直到整座建筑完工,它是几代艺术家劳动的结晶。它那由白、绿和粉红色条纹大理石砌成的外墙,极具魅力,而那独特的大圆顶和那别致的钟楼为其精华所在。您若登楼俯瞰,佛罗伦萨那迷人的古城风貌一定会令您难忘。

旅行者博客:离开精美绝伦的圣母百花大教堂,继续穿行在谜宫般的小巷,前方将与我们见面的是佛罗伦萨市政厅,而市政厅广场因陈列着许多精美雕塑,被称为露天博物馆,也是意大利最美的客厅之一。

市政厅广场,也叫西尼奥里亚广场。这里曾经是佛罗伦萨的政治中心。早前是大名鼎鼎的美第奇家族的旧府邸,称为老宫。

广场正面是建于十三世纪的典型的城堡式建筑——韦奇奥宫,全部用方形石块砌成,曾是鼎力支持文艺复兴的贵族美第奇家族的官邸,韦基奥宫侧翼的走廊,当初为修道院院长和行政长官宣读文告的会场,现在连同整个广场成为了一座露天雕塑博物馆,成了佛罗伦萨市民的一个活动中心。

广场错落有致地矗立着的各种雕塑,展示了《科西莫一世》骑马塑像,《海神尼普顿》,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复制品(原作收藏在佛罗伦萨的阿卡德米亚美术馆)等等众多的雕像。这些作品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让人没有一点邪念,而是让人感受到一种力量美和人体美的结合。这些古典石雕和铜像作品栩栩如生,形象传神精美绝伦,令四方游客叹为观止。在市政厅广场中间那座骑马青铜雕像表现的就是美第奇家族中的重要代表科西莫二世,又被人们称做“老美第奇”;其右侧及后面的宫殿式建筑是当年的韦奇奥宫邸。

佛罗伦萨王宫?(1H 45欧/人)

比萨斜塔(20mins-1h,若上塔,35欧/人)对面:小商品街

比萨斜塔(意大利语:Torre pendente di Pisa或Torre di Pisa)是意大利比萨城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上。广场的大片草坪上散布着一组宗教建筑,它们是大教堂(建造于1063年—13世纪)、洗礼堂(建造于1153年—14世纪)、钟楼(即比萨斜塔)和墓园(建造于1174年),它们的外墙面均为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各自相对独立但又形成统一罗马式建筑风格。比萨斜塔位于比萨大教堂的后面。

钟楼始建于1173年,设计为垂直建造,但是在工程开始后不久(1178),便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而倾斜,1372年完工,塔身倾斜向东南。比萨斜塔是比萨城的标志,1987年它和相邻的大教堂、洗礼堂、墓园一起因其对11世纪至14世纪意大利建筑艺术的巨大影响,而被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评选为世界遗产。意大利比萨斜塔修建于1173年,由著名建筑师那诺·皮萨诺主持修建。它位于罗马式大教堂后面右侧,是比萨城的标志。开始时,塔高设计为100米左右,但动工五六年后,塔身从三层开始倾斜,直到完工还在持续倾斜,在其关闭之前,塔顶已南倾(即塔顶偏离垂直线)3.5米。1990年,意大利政府将其关闭,开始进行整修。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有关专家对比萨斜塔的全部历史以及塔的建筑材料、结构、地质、水源等方面进行充分的研究,并采用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测试。比萨中古史学家皮洛迪教授研究后认为,建造塔身的每一块石砖都是一块石雕佳品,石砖与石砖间的粘合极为巧妙,有效地防止了塔身倾斜引起的断裂,成为斜塔斜而不倒的一个因素。但他仍强调指出,现在当务之急是弄清比萨斜塔斜而不倒的奥妙。从事观测该塔的专家盖里教授根据比萨斜塔近几年来倾斜的速度推测出,斜塔将于250年后因塔身的重心超出塔基外缘而倾倒。但是公共事务部比萨斜塔服务局的有关人员,针对盖里教授的看法提出了反驳,认为只按数学方式推算是不可靠的,比萨斜塔是“一个由多种事实交织成的综合性问题”。另一些研究者调查发现比萨斜塔塔身曾一度向东倾斜,尔后又转向南倾斜,他们同样认为该塔在过去几百年间斜而不倒,250年后倒与不倒恐怕不能局限于简单的假设和预测。当然,最关心斜塔命运的自然是比萨人,尽管他们也对斜塔的倾斜感到担忧,但更多的是骄傲和自豪,为自己的故乡拥有一个自认为可与世界上著名建筑媲美的斜塔而感到自豪。他们坚信它不会倒下,他们有这样一句俗语,比萨塔像比萨人一样健壮结实,永远不会倒下去。他们对那些把斜塔重新纠正竖直的建议最为深恶痛绝。如1934年,在地基及四周喷入90吨水泥,实施基础防水工程,塔身反而更加不稳,向周围移动,倾斜得更快。比萨大教堂钟楼的建造开始于1173年8月,工程曾间断了两次很长的时间,历经约二百年才完工。它的设计者至今未知。在钟楼入口右侧墙上发现的碑铭记录了钟楼开始建造的年代:“A.D. MCLXXIV. CAMPANILE HOC FUIT FUNDATUM MENSE AUGUSTI”,译为“此钟楼奠基于公元1174年8月”(注:实为1173年8月,当时比萨使用的纪年同现在通用的公元纪年相差一年)。这个年份也多次出现在历史档案和同时代的编年史中。

建筑风格:比萨斜塔毫无疑问是建筑史上的一座重要建筑。在发生严重的倾斜之前,它大胆的圆形建筑设计已经向世人展现了它的独创性。虽然在更早年代的意大利钟楼中,采用圆形地基的设计并不少见,类似的例子可以在拉文纳、托斯卡纳和翁布里亚找到,但是,比萨钟楼被认为是独立于这些原型,在更大程度上,它是在借鉴前人建筑经验的基础上,独立设计并对圆形建筑加以了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比萨风格。比如,钟楼的圆形设计被认为是为了同一旁的大教堂建筑形成反射而相对应,因此有意地模仿教堂半圆形后殿的曲线设计。更重要的是,钟楼与广场上对圆形结构的强调是相一致的,尤其是在宏伟的、同样是圆形的洗礼堂奠基以后,整个广场更像是有意设计成耶路撒冷复活教堂(Anastasis)的现代版本。这种的设计正来源于经典的古代建筑。钟楼的装饰格调继承了大教堂和洗礼堂的经典之作,墙面用大理石或石灰石砌成深浅两种白色带,半露方柱的拱门、拱廊中的雕刻大门、长菱形的花格平顶、拱廊上方的墙面对阳光的照射形成光亮面和遮荫面的强烈反差,给人以钟楼内的圆柱相当沉重的假象。大教堂、洗礼堂和钟楼之间形成了视觉上的连续性。

威尼斯(城市景观,30mins)

威尼斯是意大利东北部城市,亚得里亚海威尼斯湾西北岸重要港口。人口34.3万(有统计显示,1957年威尼斯的常住人口为17.4万,而2009年10月份刚刚公布的常住人口总数还不到6万,达到历史最低水平)。主建于离岸4公里的海边浅水滩上,平均水深1.5米。由铁路、公路、桥与陆地相连。由118个小岛组成,并以 177条水道、401座桥梁连成一体,以舟相通,有“水上都市”、“百岛城”、“桥城”之称。

威尼斯,意大利北部威尼托大区首府,威尼斯省省会,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威尼斯画派的发源地,其建筑、绘画、雕塑、歌剧等在世界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威尼斯水城是文艺复兴的精华,世界上唯一没有汽车的城市,上帝将眼泪流在了这里,却让它更加晶莹和柔情,就好像一个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梦。威尼斯有“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的美誉,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岛城”等美称。威尼斯还是一座十分美丽的水上城市,它建筑在一个完全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水上。威尼斯的风情总离不开“水”,蜿蜒的水巷,流动的清波,她就好像一个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梦,诗情画意久久挥之不去。这个城市,建筑方法有一度曾握有全欧最强大的人力、物力和权势。威尼斯的历史相传开始于公元453年,当时威尼斯地方的农民和渔民为逃避酷似刀兵的游牧民族,转而避往亚德里亚海中的这个小岛。威尼斯外形恰似海豚,城市面积不到7.8平方公里,却由118个小岛组成,177条运河蛛网一样密布其间,这些小岛和运河由大约401座各式各样的桥梁纵接相连。整个城市只靠一条长堤与意大利大陆半岛连接。威尼斯还是个繁华的小镇,那里的人生活情况很好。

建筑方法:威尼斯建筑的方法,事先在水底下的泥土上打下大木桩,木桩一个挨一个,这就是地基,打牢了,铺上木板,然后就盖房子,那儿的房子无一不是这么建造的。所以有人说,威尼斯城上面是石头,下面是森林。当年为建造威尼斯,意大利北部的森林全被砍完了。这样的房子,也不用担心水下的木头烂了,它不会烂的,而且会越变越硬,愈久弥坚。此前考古者挖掘马可·波罗的故居,挖出的木头坚硬如铁,出水后见了氧才朽。威尼斯肥沃的冲积土质,就地而取材的石块,加上用邻近内陆的木头做的小船往来其间;在淤泥中,在水上先祖们建起了威尼斯。这个不到8平方公里的城市,却被一百多条蛛网般密布的运河割成一百多座小岛,岛与岛之间只凭各式桥梁错落连接,初来乍到很快便会迷失在这座“水城”中,找不到路。好在有大运河呈S形贯穿整个城市。沿着这条号称“威尼斯最长的街道”,可以饱览威尼斯的精华而不用担心迷路。沿岸的近200栋宫殿、豪宅和七座教堂,多半建于14至16世纪,有拜占庭风格、哥特风格、巴洛克风格、威尼斯式等等,所有的建筑地基都淹没在水中,看起来就像水中升起的一座艺术长廊。平日里大运河真的像一条熙熙攘攘的大街一样,各式船只往来穿梭其上,最别致的当然还是贡多拉。

贡多拉(30mins,35欧/人)

独具特色的威尼斯尖舟有一个独具特色的名字——“贡多拉”(意大利语"GONDOLA",又译为“刚朵拉”或“冈多拉”)。这种轻盈纤细、造型别致的小舟一直是居住在泻湖上的威尼斯人代步的工具。据1094年文献记录,其名来自7世纪时的第一任总督。贡多拉有十分悠久的历史,11世纪是贡多拉最盛行的时期,当时的数量超过了一万只,但如今的威尼斯仅剩下了几百只贡多拉。虽然数目仅是18世纪的二十分之一,但让人高兴的是,像圣特洛瓦索这样的小船厂仍旧在制造并修理这种小船,使这种古老的威尼斯传统得以流传。贡多拉的外观设计原本是各式各样的,16世纪时的贡多拉外表异常艳丽,贵族们经常乘坐装饰着缎子和丝绸、雕刻精美的贡多拉炫耀自己的财富。为了遏制这种奢靡的风气,威尼斯元老院颁布禁令:不准在尖舟上施以任何炫耀门第的装饰,已经安装的必须拆除,所有的贡多拉都漆成了黑色。唯一留下来供装饰用的只有船头的嵌板。这一传统一直被保持了下来,如今的贡多拉也是统一的黑色,只有在特殊场合才会被装饰成花船。这种小舟有两个部位可体现工匠们的想象力,一个是自然奔放的船头,很像15和16世纪用的六齿钺戟。(每一个齿代表威尼斯的一个区),另一个是依奥尼亚式船尾。到了18世纪,这种威尼斯尖舟的形状和大小会慢慢地固定到我们今天这个样子。今天这种小舟一般长为10.75米、宽为1.75米。小舟的平底呈不对称型,这样可以较好地保持只靠一侧单桨划的船的平衡。从前的贡多拉的中间船舱还有一个可以活动的船篷,用来给旅客遮阳挡雨,有的船篷上面开有小窗和小拉门。后来这种船篷也消失了。贡多拉船夫现在只穿着一件带横条的紧身针织上衣,戴着一项草帽。过去船夫们的制服是很奇特和考究的。划船的时候,船夫站在船尾上,有搁在弯曲的桨架上长长的单桨划。平日,冈多拉主要作为旅游船使用,乘坐贡多拉费用较贵,平均每40分钟约为70~120欧元。每年9月的第一个周日下午,在威尼斯的大运河上还会举行历史悠久的冈多拉传统划船比赛,即雷戈塔·斯多利卡(Regata Storica)划船比赛。威尼斯赛舟节据史料记载起源于1315年。

威尼斯本岛

来自博客:踏上本岛,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味道,在中国昂贵的河景房,在这里成了家家户户的居所,古老而色彩斑斓的房子,斑驳的墙面,短而逼仄的小巷,看似绝路却总能在尽头一拐进入另一片天地。桥一座连一座,小的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巷子上空飘着的晾晒的白色床单、彩色的衣物仿佛回到了烟尘往事,像是走在十多年前家乡小镇随小溪而曲折的小巷中……威尼斯,让您仿佛徜徉在一场似真似幻的梦里。

威尼斯本岛的火车站有着美丽的名字,像是一个似曾相识的美丽的女子的名字:桑塔露西亚。

到了威尼斯本岛,您最先看见的是钟楼和圣马可教堂,无论看过多少图片,却也只有亲身经历才真正体会这是怎样的一座微型城市。除了水上巴士船,几乎没有任何其他的交通工具,如此狭窄而交错的小巷,只能是步行的。

圣马可广场很大,自然到处满地黑压压一片的鸽子们,游客们,不管大人小孩,都在和鸽子玩耍,脸上却又都是几分紧张几分欢乐。为了重温数百年前那个纸醉金迷、恣意狂欢的威尼斯,每逢嘉年华期间,圣马可广场及道奇宫内外,总有无数戴着各式面具的人,游游荡荡。主要的活动也都在此举行,各式各样的服装造型,配上独特的面具,宛如中世纪的威尼斯,粉墨登场。

徜徉在水城威尼斯,参观路过叹息桥,且行且歌,在水波的涟漪中,在弯月般的贡多拉的摇曳中,古老的威尼斯如诗如画。

圣马可广场、道奇宫、叹息桥(45mins)

圣马可广场和圣马可教堂是威尼斯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圣马可广场东西长170多米,东边宽80米,西边宽55米,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左右,呈梯形。它们造型的优美、和谐,石雕的生动、逼真,可以说是古罗马建筑中少有的杰作。广场南、北、西三面被宏伟壮丽的宫殿建筑环绕。这些建筑和谐优美,建筑物上的石雕生动逼真。东面耸立着高98.6米的圣马可钟楼和融东西方建筑艺术为一体的圣马可教堂。西面是总督宫和圣马可图书馆。严整、华丽的总督宫,用粉红色和白色的大理石砌成。总督宫是威尼斯国家元首的府第,也是大议会和政府的所在地。威尼斯长期是独立的水上共和国,政权由总督和议会共同掌握,兼有专制政体和共和政体的特色。圣马可大教堂据说是因埋葬了耶稣门徒(使徒)圣马可而得名:圣马可广场,圣马可大教堂,威尼斯随处可见这位显赫的圣马可。圣马可是《新约·马可福音》的作者,公元67年在埃及殉难。828年,两位威尼斯的富商在当时总督的授意下,成功地把圣马可的干尸从亚历山大港偷将出来,运回威尼斯,今天存放在圣马可大教堂的大祭坛下。从此,圣马可成了威尼斯的保护神。他的标志是一只带翼的狮子。从此,威尼斯到处是狮子。圣马可广场的入口处,有两根高大的圆柱,东侧的圆柱上挺立着一只展翅欲飞的青铜狮,它就是威尼斯的城徽——飞狮。飞狮左前爪扶着一本圣书,上面用拉丁文写着天主教的圣谕:“我的使者马可,你在那里安息吧!”一眼望去,总督宫上也少不了圣马可和他的狮子。自古以来,圣马可广场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传统节日的公共活动中心。1797年拿破仑进占威尼斯后,垂涎这里的景色,赞叹圣马可广场是“世界上最美的广场”,因此曾下令把广场旁边的总督府改为行宫,至今人们还把它叫做拿破仑宫。圣马可广场是每年嘉年华最主要的场景,但是在平常也热闹的像一座舞台,永远不会冷场。这里人流如潮,广场上有数不清的鸽子飞起飞落,游人和它们和平共处。和总督宫毗连的圣马可大教堂是威尼斯的骄傲。圣马可大教堂是基督教世界最负盛名的大教堂之一,是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出发地。威尼斯的荣耀,威尼斯的富足,当然,还有威尼斯的历史和信仰,尽在于此。雄伟壮丽的圣马可大教堂始建于829年,重建于公元1043~1071年,它曾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教堂,是威尼斯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圣马可大教堂融合了东、西方的建筑特色,它原为一座拜占庭式建筑,15世纪加入了哥特式的装饰,如尖拱门等;17世纪又加入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装饰,如栏杆等。从外观上,它的五座圆顶据说是来自土耳其伊斯坦堡的圣索菲亚教堂;正面的华丽装饰是源自拜占庭的风格;而整座教堂的结构又呈现出希腊式的十字形设计,这些建筑上的特色让人惊叹不已。圣马可教堂最引人注目的一是内部墙壁上用石子和碎瓷镶嵌的壁画;一是大门顶上正中部分,雕有四匹金色的奔驰着的骏马。大教堂是东方拜占庭艺术、古罗马艺术、中世纪哥德式艺术和文艺复兴艺术多种艺术式样的结合体,结合得和谐,结合得协调,美不胜收,无与伦比。大教堂有五个圆圆的大屋顶,这是典型的东方拜占庭艺术,但供奉的却是一个西方的圣人。仅此一点,便是独一无二。其次,大教堂内外有400根大理石柱子,内外有4000平方米面积的马赛克镶嵌画。每天从世界各地来瞻仰和欣赏大教堂的人成千上万。在场上格外显眼的钟塔高达97米,建于15世纪。每到整点的时候,两个机械人就会用槌自动敲钟报时,整个城市都可以听见钟声。登上大教堂边上一座高近百米的高塔。纵目远眺,威尼斯全城,尽收眼底,一片红褐色的屋顶,一眼不见尽头。偌大的圣马可广场上,游人点点,几近蝼蚁。向海边望去,一排排贡多拉,煞是好看。再望望那头带翼的狮子,似乎为自己能被游人瞻仰而洋洋得意。圣马可广场是威尼斯的明珠。它最美丽的时候是上潮的时候,一片潮水如同在广场铺上一面巨大的镜子,使所有建筑像镶嵌在水晶或玻璃中间,显得更加玲珑剔透,光彩照人。加上周围咖啡馆的露天陈设,游人们鲜艳的衣着,五光十色,上下辉映,形成了一幅极其迷人的图画。广场上,母亲们带着孩子在水中嬉戏,年轻人脱去鞋袜来回奔跑;大群大群的鸽子,时而簇拥在地上觅食,时而又带着扑扑拉拉的振翅声,飞满整个广场的上空。

叹息桥:连结着总督府和旁边的地牢有一座非常有名的叹息桥,叹息桥是威尼斯的必访景点之一。叹息桥造型属早期巴洛克式风格,桥呈房屋状,上部穹隆覆盖,封闭得很严实,只有向运河一侧有两个小窗。叹息桥是一座拱廊桥,架设在总督宫和监狱之间的小河上,享有盛誉。它建于1600年(另一资料:1603年)。因死囚被押赴刑场时经过这里,常常会发出叹息声而得名。当犯人在总督府接受审判之后,重罪犯被带到地牢中,可能就此永别人世,过去临刑死囚走向刑场时必须经过这座密不透气的桥,死囚们只能透过小窗看看蓝天,想到家人在桥下的船上等候诀别,百感交集涌上心头,不由自主地发出叹息之声——再向前走便要告别世间的一切了。据说恋人们在桥下接吻就可以天长地久。有一个传说:有个男人被判了刑,走过这座桥。“看最后一眼吧!”狱卒说,让那男人在窗前停下。窗棂雕得很精致,是由许多八瓣菊花组合的。男人攀着窗棂俯视,见到一条窄窄长长的贡多拉,正驶过桥下,船上坐着一男一女,在拥吻。那女子竟是他的爱人。男人疯狂地撞向花窗,窗子是用厚厚的大理石造的,没有撞坏,只留

下一摊血、一个愤怒的尸体。血没有滴下桥,吼声也不曾传出,就算传出中,那拥吻的女人,也不可能听见。血迹早洗干净了,悲惨的故事也被大多数人遗忘。只说这是“叹息桥”,犯人们最后一瞥的地方。且把那悲剧改成喜剧,说成神话。电影“情定日落桥”就在这取景的。叹息桥两端连结着总督府和威尼斯监狱,是古代由法院向监狱押送死囚的必经之路。

道奇宫(Palazzo Ducale):最初是在九世纪时花费巨资所建立的,代表当时威尼斯共和国的财富与权势。而现在所看到的王宫建筑,有许多的圆柱、雕刻、回廊等,是在十四世纪时所改建的,象征着威尼斯共和国的富裕与稳定。

新天鹅堡(外观+湖泊)

新天鹅堡(英:New Swan Stone Castle 德语:Schloss Neuschwanstein)全名新天鹅石城堡,是19世纪晚期的建筑,位于德国巴伐利亚西南方,邻近年代较早的高天鹅堡(Schloss Hohenschwangau,又称旧天鹅堡),距离菲森(Fussen)镇约4公里,离德国与奥地利边界不远。

这座城堡是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的行宫之一。共有360个房间,其中只有14个房间依照设计完工,其他的346个房间则因为国王在1886年逝世而未完成。是德国境内受拍照最多的建筑物,也是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1]城堡建设背景新天鹅城堡是德国的象征,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德国那样拥有如此众多的城堡,据说目前仍有14000个。在众多的城堡中,最著名的是位于慕尼黑以南富森(Fussen)的阿尔卑斯山麓的新天鹅城堡。由于是迪斯尼城堡的原型,也有人叫白雪公主城堡。建于1869年。从奥格斯堡到富森,光是坐火车一路的风景都会让遐思神往。这犹如人间仙境的地方藏着有关魔法、国王,骑士的古老的民间传说,还有那无边原始的森林、柔嫩的山坡、无边的绿野上漫步着成群的牛羊,积雪终年的阿尔卑斯山和无尽宽阔的大湖。

建造者:新天鹅城堡的建立者是巴伐利亚的一个国王,路德维希二世。这个国王无治世之才,却充满艺术气质。他亲自参与设计这座城堡。里面有大量德国天鹅雕塑。他梦想将城堡建成为一个童话般的世界。由于白色城堡耸立在高高的山上,其四周环山和湖泊。所以一年四季,风光各异。新天鹅城堡是路德维希二世的梦的世界,一个专属美的世界。他一生孤寂,不是面对政治密谋就是人身攻击。在那个革命的年代,他不满于自己徒有名衔的身份,试图改变而又不得其所,因而常与内阁中的长老意见相悖。他与著名作曲家瓦格纳的交往因过度挥霍,以及公私不分而遭内阁人士与人民的强烈反对。瓦格纳最终被迫离开慕尼黑,使路德维希二世愈加厌恶慕尼黑,而倾心于巴伐利亚山区--一个让他感到快乐与自在的世界。

名字来源:新天鹅岩城堡的名字来源于中世纪,关于天鹅骑士的传说,这座白色的经常云山雾笼的建筑只有100多年的历史。在新天鹅城堡的对面就是国王童年的夏宫,旧天鹅岩城堡,那高山平原大湖塑造了年轻国王那浪漫和童话色彩性格,在这座浅黄色的旧天鹅岩王宫内孕育对面浪漫童话的新殿。

如今情况:世事沧桑,德国人把路德维希二世的梦变成了现实,耗费巨资建成的新天鹅城堡成为德国旅游业赚钱的大户,这个用国王的鲜血换来得城堡却是这个小镇的主要收入来源,已经有过百万的游客来这里欣赏这个童话色彩的城堡,成为德国最热门的旅游景点之一。

建筑设计:根据资料,新天鹅堡的建筑草图1868年由剧院画家和舞台布置者绘制,他们是 Pocci 和 Christian Jank。他们设计了数张设计图,都非常精美。新天鹅堡并不特别需要景观的设计,因为路德维希二世在心中构思城堡的蓝图时,早已将城堡与天然景观合而为一。正因为这样,城堡在四季中呈现了不同风貌。苍林郁野间,静静铺展着的四个湖泊,丝绒般平滑的沉沉湖水,围绕在城堡四周,城堡就像是大自然那美丽山间的一座巨石。由整体的设计与建筑物观察,巧妙结合在一起。

建造过程:新天鹅堡的建造过程,事实上是将二座旧城堡废除,在1868年将水管布置完成与道路也建造好后,旧堡即清除。在山顶上建造大的平台,1869年9月5日城堡主体奠基。路德维希二世在城堡建造期间,显得很心急,常从旧天鹅堡(Hohenschwangau)父堡利用望远镜监督工程的进展,最早完成的是大门。1873年堡体工程开始时,在堡底建有二百间临时的居留所供应餐旅。截止至2009年,这些原本临时建造成的房舍却成了有名的旅馆“Zur Neuen Burg ”。整个建造工程,耗费了相当多的材料与物资,单是1872年,就用了450吨的水泥, 1845立方米的石灰。1879年至1880年,保守的估计就用了465吨萨尔斯堡的大理石。4550吨由外地运来的石头,400000块砖,3600立方米的沙石,600吨的水泥, 50吨硬煤,2050立方米的木质鹰架,必须藉由蒸气起重机先将这些物资运送城堡西方,再用一种车身可以斜竖而倾出装载物的车辆,转送到第二个中途站。接下去用精确计算的滑轮组,高安全性的工程,其技术仍是非常著名的TUV(The Bavarian Steam Boiler Monitoring Union)所监造。在往后那长达十几年的建造期间,投入的技术与人力更是惊人。

精湛工艺:新天鹅堡,堡内到处装饰有天鹅的日常用品、帏帐、壁画,就连盥洗室的自来水水龙头,也装饰着天鹅形状。堡内的生活用水方面,是在二百公尺高的山谷中,建造蓄水池,储存石缝中流出的清水,利用自然的力量水压,提供包括顶层在内全堡的用水。例如寝室内设有天鹅形状的送水装置,一转动水龙头便有清水自水龙头流出。此外,厨房内侧设有锅炉房,整个宫殿因暖风而变得温暖,在严寒的冬季只有暖风是不够的,另外设置了卷吊装置,将暖炉的燃料送至各个层楼。

建造费用:根据纪录,从设计到完工,总计花费了六百二十万的马克。由于牵涉因素过于复杂,就工程而言,即耗时十七年的

时间,再因货币价值的变动,可能无法计算出正确的答案。[2]编辑本段建筑影响新天鹅堡的外型很独特,激发了许多现代童话城堡的灵感,包括美国国加州迪士尼乐园和香港迪士尼乐园的睡美人城堡。东京迪士尼乐园和美国佛罗里达州华特迪士尼世界中神奇王国的灰姑娘城堡的灵感是来自德国的一些城堡,尤其是Chacirc;teau d'Usse。《宠物小精灵电影版:梦幻与波导的勇者》以新天鹅城堡为场景蓝本。《圣斗士星矢》冥界篇中,潘多拉所住的哈迪斯城(原海因斯坦城)的原形即为新天鹅城堡。家用机经典游戏《恶魔城》系列中也拿新天鹅城堡作为场景蓝本。中国著名的社交网络服务网站开心网的“买房子”组件游戏中价格最高的房子“威廉古堡”所用的图片也是以新天鹅城堡为蓝本。日本动画名侦探柯南剧场版3《世纪末的魔术师》中位于横须贺喜市为其妻子修的德式城堡也是以新天鹅堡为蓝本创作的。

内部:参观新天鹅堡由“红色的回廊”开始。“红色的回廊”位于新天鹅堡二楼,盖着红色的地毯。在国王生前,城堡中不放置任何自己的肖像。直到1988年,慕尼黑的路德维希二世俱乐部铸造了一座他的塑像,放置在此,让每一位游客能在参观前先瞻仰一下这位城堡建造者。“红色的回廊”旁的仆人房,从开放式的窗户中望去,有五间双人房。房内昌都有成套的家具,两人并用一间。家具是用橡木为材料。国王对仆役的照顾非常不错。国王起居室设在四楼。到城堡的访问者经常提出相同的问题,他们想知道为什么路德维希二世将他的卧室、起居室等建置在四楼。国王的房间理应设在二楼更为方便而合理。但城堡二楼却是仆人的房间。这个问题的答案实际上非常简单,在中世纪的年代里,每位君主会把自己的生活与起居处设在武器的射程之外,因为当时武器围攻和攻击会先破坏较低的楼层。路德维希二世希望建设一座像中世纪时代的城堡,所以他选择了这样的设计。国王喜欢中古的风格,但现在城堡却用现代的技术来完成。国王起居室中国王的床盖是木制的,上面有哥德式的精致雕刻,包括顶棚,壁板的雕刻工程,共花费十四位雕刻家四年的岁月完工。窗户,床罩,椅背都是使用深蓝色的布料及金色的刺绣,全都是路德维希二世所喜爱的颜色,也是巴伐利亚王族的代表颜色。小暖房:转进城堡的一角,来到了城堡中的国王寝室。紧接着数间的国王起居室,都是哥德式的建筑,并以瓦格纳的作品中世纪的传说作为题材人物--崔斯坦与伊梭德(Tristan un Isolde),崔斯坦是亚瑟王的圆桌武士之一,圣骑士罗安格林(Lohengrin),纽伦堡的名歌手(Die Meistersinger von Nuernberg)等壁画装饰。在国王的起居室与勤务室之间有人工钟乳石洞,这是汤霍瑟传说(Tannhaeuser)中的爱欲女神维纳斯之洞窟。内有小瀑布与水池,并采用当时尖端科技的电灯及回转式的彩色玻璃,本来预定制作梦幻式的照明,可惜未能完工。参观后让人感觉的是不可思议。国王宫殿:进古堡的大门后,只见入口,窗户,列柱廊等全都是半圆头拱,这是罗马式的建筑的特征之一。后面有一堵墙壁上的拱门,叫作盲拱,在其屋檐下及窗下,设有串连的小圆头拱的盲拱带,紧接着数间的国王起居室,都是哥德式的建筑,并以瓦格纳的歌剧作品中世纪的传说作为题材人物所绘制的壁画作为主题装饰。国王的宫殿是15米高,20米长。马赛克地板,地板上描绘了如地球形状的椭圆,上面是动物和植物的图案。这是一项非常特殊的作品。宫殿的圆顶则象征着天空中与太阳同向移动的星星,由黄金色的黄铜板所制造的枝状灯架,尖锐的形状像极了拜占庭的王冠。灯上也镶嵌着玻璃石头和象牙制的仿制品,可以点上96支烛光,挂在天和地之间,象征着国王的位置。这悬吊的枝状灯架重约900公斤(2000磅),以铁制的链条和一可移动的滑轮锁安装在大礼堂顶端,它们可能是用来升降这枝状灯架至地板,以这种方式来清洁它或替换使用过的夜间照明设备。但国王未曾见过这枝状灯架,因为直到1904他死亡后才被完成放置于这宝座大厅,宝座大厅下部的栋梁是由紫色灰泥涂抹仿造出的斑岩,而上部则是涂以青金色的灰泥。离开这皇宫的门后,往右可看见许多建造在地板上的暖气孔加热中心系统,五个加热大炉子安装在第一层楼,供应这复杂的主要城堡内部适当的地热气,国王的居室,还有附加内建的瓷砖炉子。从富丽堂皇的国王宝座的阳台(阳台不对游客开放)望出去,大多是美丽迷人的巴伐利亚的乡间景色,左方是清澈的阿尔卑斯湖,右方是一较小的天鹅湖(Schwansee)(古代这两个湖的所在位置原叫Schwanstein。从阳台也可以远眺路德维希二世早年度过他大部分时间及后来登基的父堡--旧天鹅堡(Hohenschwangau),父堡于1832和1838年曾修建过。在两个湖后方是德国和奥地利的边界的阿尔卑斯山,沿着树木繁茂的小山丘经过阿尔卑斯湖之后,在旧天鹅堡(Hohenschwangau)城堡与阿尔卑斯湖间,是中世纪由古罗马人所建造的一条重要贸易路线,这是前往罗马再转向意大利的通路。

来自博客:这座城堡是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的行宫之一,是德国境内受拍照最多的建筑物,也是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新天鹅城堡是德国的象征,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德国那样拥有如此众多的城堡,据说目前仍有14000个。在众多的城堡中,最著名的是位于慕尼黑以南富森(Fussen)的阿尔卑斯山麓的新天鹅城堡。由于是迪斯尼城堡的原型,也有人叫白雪公主城堡。建于1869年。从奥格斯堡到富森,光是坐火车一路的风景都会让遐思神往。这犹如人间仙境的地方藏着有关魔法、国王,骑士的古老的民间传说,还有那无边原始的森林、柔嫩的山坡、无边的绿野上漫步着成群的牛羊,积雪终年的阿尔卑斯山和无尽宽阔的大湖。

富森:(德国小镇)

来自博客:富森是德国4条重要交通路线的交汇处,“浪漫之路”、“阿尔卑斯山路”、“古罗马大道Via Claudia Augusta”及“莱希河River Lech”。在第八世纪时圣孟勒斯St.Magnus在此作传教的据点,公元840年奥格斯堡的主教将圣孟勒斯的修道院改建为本笃会的圣孟修道院。当然来富森的人自然并不是把小镇散步当作目标的,这里最著名的景点无疑是新天鹅堡(Neuschwanstein)。美国迪士尼乐园的城堡里便是以它为原形而设计。从慕尼黑到富森可在中央车站坐火车,一天有很多班次,可随意选择。

在富森,从从容容、安安静静地走在小镇上,拍照、散步。天,直到21点半才渐渐暗去。第二天起早,就可以去游览新天鹅堡。好心的旅馆老板Lahdo用车把我们送到车站,路上他让我把他的名字用中文写出来。我写成:乐哈多。好人就是应该快乐相伴一生。

富森位于山林、湖泊和阿尔卑斯山坡的交接处,也是四条重要交通路线「浪漫之路」、「阿尔卑斯山路」、「古罗马大道Via Claudia Augusta」及「莱希河River Lech」的交汇处,。它是一个美丽而富饶,远离喧嚣、亲近自然而又不缺失现代文明的德国小城。

“这里很氧气。”似乎不通顺的一句话,却可以最真切地形容这个自德国维尔茨堡一直南下,便能到达的浪漫童话小城富森。这里不但有德国最靠南端的著名景点新天鹅堡,这里更有让人留连忘返的群峰、蓝而透彻的湖水,以及大片大片让人想做千次万次深呼吸的草原。

从慕尼黑坐大约1个多小时火车就能到达富森。一下车,出了火车站,我便被眼前的景色所深深吸引。面前是一个十字路口,路对面是一棵很美丽的樱花树,左边是一条幽静的小路,右边是一大片花园,而正前方,有着我梦想中的欧式建筑,映衬在美丽的群山中,显得格外宁静,用力深呼吸一下,你可以感到空气中的每个细小分子都会快乐地流动在你的体内。是的,这就是朋友极力推荐的富森,我爱这里,一见便钟情。

富森有一条主要的商业街,我们所订的酒店就在最中心的喷泉的右拐处,闹中取静,非常讨我们的喜欢。特别喜欢房间的客厅部分,木制的结构,软装修都非常田园,窗口眺望出去是幽静的教堂、树木和花朵。卧室的床挺大,而且比较柔软,卧室连着阳台,卫生间是全白色的,有一个斜角的天窗,小巧可爱,让你可以在洗漱的时候看到天空,真是一大惬意的事。酒店到处都是店主精心装饰的小古董摆设,老板是一个大约50来岁的德国男子,诚实严谨,颇为有趣。

琉森(luzern)地处瑞士的中心,拉丁文意为“光”,即光城。据文献记载,公元840年琉森被称作“卢西亚丽亚”(Luciaria),名字来源自一个关于光的传说。据说天使以一束光,指引第一批居住在此的人建造小礼拜堂的位置。那时它只是一个小渔村。

公元8世纪建城后,意大利商人越过阿尔卑斯山,来此经商,遂形成城镇。1332年加入瑞士联邦,从此,走上繁荣之路。

有水的城市才显灵气,瑞士许多著名城市都是逐水而建,且有着相似的格局:一条大河穿城而过,河水注入湖中,于是城市就在河水和湖水的交汇处繁荣起来。琉森就是这样。对那些不了解瑞士的人来说,在琉森可以得到最真实的印象。除了水,琉森的另一大诱惑就是山,巍峨的皮拉图斯山在琉森周边次第绵延开来。在雪山的映衬下,水边的琉森更显妩媚动人,有一种独特的情调。

琉森具有21世纪的现代化,更具有中世纪所特有的美、和谐及生命力。这里街头随处可见的各种各样特色面具,市内古老狭窄的街道和广场,到处是令人住足的商店。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感受到悠闲气氛,在Fasnacht 及Mardi Gras 嘉年华期间,全城则充满欢乐奔放气氛。

琉森市内不乏文艺复兴时期及巴罗克式的建筑物及喷水池。广场均以鹅卵石铺砌,人字形的小屋都涂上鲜艳的色彩,此等景色实在令人神往。沿途经五谷广场,鹿儿广场,美酒市场及谷物市场一路都可见到木桥附带的十三世纪八角形水塔是市标之一。交通博物馆距市中心数分钟行程,更设有瑞士唯一的天象馆。琉森的土产是手工精制的花边及刺绣品。主要购物区有瑞士庭园(Schweizerhofquai),天鹅广场(Schwanenplatz),Weggigasse街及乐队广场 (Kapellplatz),由高价时装、手表及珠宝,到一般的工艺品如木刻、陶瓷、布谷鸟钟等都应有尽有。

琉森市东部有三个著名的旅游点。首先是狮子纪念碑,第二个景点是布巴基大壁画,第三个景点是奇妙的冰川公园。Stadtkeller和Le Chalet在黄昏时分有民俗表演。琉森湖有蒸汽游船。由琉森可以轻易达到威捷山,亦是热门的滑雪及观光胜地。彼拉多山拥有世界上最陡斜的齿轨式火车,亦是琉森的象徽。

琉森就是卢塞恩。卢塞恩是卢塞恩州的首府,位于瑞士中部,罗伊斯河出口与四州湖的汇合处,市区人口只有7万人。号称是瑞士最美丽、最理想的旅游城市。卢塞恩是座文化名城,艺术家们在此得到了不尽的灵感。历史上,很多著名作家在此居住和写作。

瑞士中部高原的卢塞恩(Luzern)是个湖光山色相互映衬的美丽城市,瑞士最大的夏季避暑胜地之一。8世纪建城的卢塞恩在中古曾是瑞士的首都。现今虽挤不进三强的城市排位,却是到瑞士时不可错失的地方。卢塞恩市中心本身并不很大,主要景点都散布在步行可及范围内。历史悠久的卢塞恩,中世纪的教堂、塔楼,文艺复兴时期的宫厅、邸宅以及百年老店、长街古巷,比比皆是,卢塞恩湖将市镇隔为南北两区,湖光水色映照城中美景,悠游其间,亦真亦幻。卢塞恩具有21世纪的现代化,更具有中世纪所特有的美、和谐及生命力。这里街头随处可见的各种各样特色面具,市内古老狭窄的街道和广场,到处是令人驻足的商店。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感受到悠闲气氛,在Fasnacht及MardiGras嘉年华期间,全城则充满欢乐奔放气氛。

卢塞恩市内不乏文艺复兴时期及巴罗克式的建筑物及喷水池。广场均以鹅卵石铺砌,人字形的小屋都涂上鲜艳的色彩,此等景色实在令人神往。沿途经五谷广场,鹿儿广场,美酒市场及谷物市场一路都可见到木桥附带的十三世纪八角形水塔是市标之一。交通博物馆距市中心数分钟行程,更设有瑞士唯一的天象馆。卢塞恩的土产是手工精制的花边及刺绣品。主要购物区有瑞士庭园(Schweizerhofquai),天鹅广场(Schwanenplatz),Weggigasse街及乐队广场(Kapellplatz),由高价时装、手表及珠宝,到一般的工艺品如木刻、陶瓷、布谷鸟钟等都应有尽有。

卢塞恩市东部有三个著名的旅游点。首先是狮子纪念碑,第二个景点是布巴基大壁画,第三个景点是奇妙的冰川公园。Stadtkeller和LeChalet在黄昏时分有民俗表演。卢塞恩湖有蒸汽游船。由卢塞恩可以轻易达到威捷山,亦是热门的滑雪及观光胜地。彼拉多山拥有世界上最陡斜的齿轨式火车,亦是卢塞恩的象征。

说起瑞士,翩翩的联想便是一幅明媚秀丽的山水画卷:湍急见底的溪流,湛蓝如镜的湖面,挺拔幽深的杉林,雄伟峻峭的雪峰……在这片沁人心肺的大自然中,点缀着一个个玲珑别致的城郭。上天造就的自然美与人工修饰的建筑美和谐地融为一体,世间恐怕再也找不到第二处如此美的地方了,这里便渐渐形成了令人心荡神驰的旅游胜地。从西南方的日内瓦到东北方的圣·加仑;从西北方的巴塞尔到东南方的卢加诺,哪个城池不像仙女撒下的明珠?然而,这些明珠的中央有一颗竟是那么不凡:它不仅闪烁着今日辉煌,而且透射出昔日的光彩!这就是古城——卢塞恩。它坐落在这山国的中部高原上,早在罗马时期,它还只是一个没有几户人家的渔村,后来,为了给过往的船只导航而修建了一个灯塔,因此得名卢塞恩,拉丁文便是“灯”的意思。1178年卢塞恩建城,1386年,卢塞恩及其周围地区组成了瑞士的一个州。岁月的悠长给这座城市留下了上古人类历史的文明;在这个靠旅游业变得越来越富有的国度里,卢塞恩的地位也显得日臻重要。漫游卢塞恩,定会让你找到许多非同一般的感觉。

旅游业:走出卢塞恩火车站,沿着比拉居斯大街西行,银行、钟表店、照相器材店和巧克力店比比皆是。旅游业的兴起,使商人们着力在旅游者身上打主意,这里每年接待的游客不计其数。从比拉居斯大街向北转剧院大街到罗伊斯河畔,便可见到著名的卡贝尔桥,意译是小教堂桥。许多游客来卢塞恩就是为了目睹这座古老木桥的风采。这座桥建于1300年,全长200米,是座廊桥,有120幅图画绘在横楣上,画中叙述了卢塞恩州和瑞士联邦的历史,每幅画下还有一首德文题诗;木桥外侧种有色彩艳丽的天竺葵

花,远远望去,真像一条美丽的彩带。河中,桥的东侧连有一座八角塔,据说从前是用来关押囚犯的,如今游人可入内参观。这座经历了将近7个世纪的木桥已被人们看成为卢塞恩的标志。过了桥便进入了老城区。桥头有个圣·彼得教堂(建于1179年),就因有这小教堂,木桥才取名小教堂桥,教堂一带也称做小教堂广场。从小教堂广场西行,街道两侧全是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也有稍后出现的巴罗克式楼宇,最著名的有旧市政厅(建于1602~1606年)和阿姆·吕恩宫(建于1617年)等。酒市广场是个用鹅卵石铺地的古老广场,中央有个旧式喷泉,水旁种有美丽的鲜花,今天,这里仍可见到一些酒商做买卖。

卢塞恩有一种别出心裁的电影餐馆,里面分有许多小间,放映不同的片子,可供顾客随意挑选。当然,在这第七艺术的神殿里,菜单的名字也直接从电影中得到启示。比如说,可品尝到名为“教父”的三明治、“杰斯”的烤鱼等。把卢塞恩分为新老两区的罗伊斯河上,共有七座桥。河岸两旁有成片成片的露天咖啡座,是个休闲的好去处。在这里,可喝杯咖啡歇歇脚,自在地观赏来来往往的游客和戏水弄波的白天鹅。过了磨坊广场,就可以看到第二座廊桥了。这个桥起名斯泊尔桥,不如小教堂桥那么大、那么出名,但也有彩色绘图的横楣。

新城区:来到桥南端,又是新城区了。请不要忘了去看看州政大楼、州立档案馆、新市政厅和议会大会堂,还有大雅清秀的李特尔宫,那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由意大利建筑师建于1556年。市长李特尔死后,由市政府转赠给耶稣会,用作会士住所。凸雕饰的外表、托斯卡纳廊柱式庭院与哥尔坦院(建于1525年)同属一种风格的建筑。加乐广场上有美术展览馆,里面珍藏着大批16世纪的名家之作;当代的真品佳作也有不少,如毕加索等人的作品。希尔斯广场有德国大诗人歌德的故居。你还不妨到欧洲最大的交通博物馆(建于1959年)瞧一瞧:在几座漂亮的楼房里,陈列着随时代进步而发明的各种交通工具——有最原始的马车、舟船,有1847年问世的蒸汽船,以及1873年制造的世界上第一辆登山用的带齿轮的蒸汽火车头等,此外还陈列有60部火车头、35架飞机和数不胜数的汽车……

冰川地貌:离开卢塞恩前,必要参观一下著名的冰川公园,那里有第四纪冰川形成的地貌遗迹,可以让你了解到瑞士地质环境的总况。也有必要到修筑在城北海拔200米的高冈上的长城去看一看,那是建于14世纪、保存完整的穆塞格城墙,高4米,宽2米,全长800米,共有9座望台,可远眺市内外景色。当然,你更有必要去看看凿刻在山麓岩石上的“卢塞恩之狮”。这只狮子是为了纪念当年反对拿破仑称帝而参战的瑞士雇佣兵,由一位名叫托瓦森的人于1821年凿建的。当时在瑞士雇佣兵中有许多卢塞恩人,1792年8月18日他们在巴黎杜伊勒利宫为保卫路易十六而牺牲。来去匆匆的旅游者们会拍摄下古老木桥、李特尔宫和岩石上的狮子,但他们并不会因此了解卢塞恩人的心灵。卢塞恩人不但热爱自己的文化古迹,而且热爱大自然。你不妨像卢塞恩人那样,驱车前往卢塞恩西北方的曾帕赫一游。历史上那里曾发生过一场为争取民族独立而流血的著名战役,如今倒成了自然保护区。每年,成千上万的鸟儿飞经这里小居,你可以在复活节后和9月底来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与鸟儿同乐。卢塞恩的居民们每逢这个时节总爱亲友结行,来这里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温馨。无论是草木山水还是虫鱼鸟兽,他们都视为上天赐予的最宝贵财富。珍惜保护这一切成了每个公民的天职。正由于大家长年累月的努力,这里的山水不但没被工农业的现代化所污染和破坏,而且变得更加妩媚。

四州湖:卢塞恩三面山色葱茏、冈峦起伏;一面湖光粼粼、碧波千里。那湖水漫布在城区的东南方向,堤岸蜿蜒曲折,景色苍茫万象。有人称它为卢塞恩湖,但它的水域连及四个州的土地,所以四州湖这个名字对它更为恰当。四州湖是瑞士联邦的发祥地。这一带的人民曾为反抗侵略者的统治而浴血奋战。民族英雄威廉·退尔就出生在四州湖畔。那是在13世纪末,四州湖被哈布斯堡的奥利地人所统治;州长格斯勒为了建立他的绝对权威便把一顶帽子扣在一根竖着的竿子上,经过那里的人都必须向帽子敬礼,违抗者处死。一天,退尔和他的儿子经过时没有理会那帽子,便立即被士兵抓了起来。格斯勒叫人把一个苹果放在退尔儿子的头上,命令退尔射苹果,一箭射不中苹果就要就地处决。被迫向亲生儿子头上射箭的退尔暗中多准备了一支箭,他打算:如果第一支箭射不中苹果,他就用另一支箭射死恶毒的格斯勒。格斯勒觉察到了退尔的意图,尽管退尔射中了苹果,格斯勒却不肯罢休,立即把他抓起来,亲自乘船押送退尔前往囚牢。途中遇到了暴风雨。当船靠近一块岩石时,退尔乘机跳到了石头上并一脚把船登离了石岸。船被暴风雨带到了别的地方。事后,格斯勒到处悬赏拿取退尔的头。退尔被逼得走投无路,终于有一天埋伏在格斯勒经过的路边山坡上,用利箭射死了这个施暴者。后来,退尔又带领人民一齐赶走了哈布斯堡的其他统治者并捣毁了敌人的巢穴,彻底推翻了侵略者的统治。但是,退尔的故事并没有到此结束,他生为好汉,死亦是英雄:有一年发大水,山洪冲向他的家乡比格伦镇,一个孩子被卷入洪水之中,退尔毫不犹豫地冲到水流里救出了孩子,但由于气力耗尽,自己却被洪水永远吞噬了。退尔的英雄故事在人民中间一代一代地流传了下来,鼓舞着这个民族为独立自由而不懈斗争;外国的艺术家们也根据这个故事创作了不少文学艺术作品,如:德国剧作家席勒的最后一部剧作便是《威廉·退尔》,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创作了有关退尔的歌剧……以此来号召人们奋起反抗外国侵略和打倒专制暴君。

狮子像纪念碑:(15mins)

狮子纪念碑(Lion Monument)是卢塞恩数一数二的雕刻作品,一支箭深深地插进了濒临死亡的雄狮背上,狮子面露痛苦的神

情,前爪按盾牌和长矛,盾牌上有瑞士国徽。这是为了纪念1792年法国大革命,暴民攻击法国杜乐丽宫(Tuileries)时,为保护法王路易十六及玛丽王后而死的786名瑞士军官和警卫所建的纪念碑,意在祈求世界和平,碑的下方有文字描述了此事件的经过。

狮子像纪念碑是世界最有名的雕像之一,1821年由丹麦雕塑家特尔巴尔森设计。这头长10米、高3米多的雄狮,痛苦地倒在地上,折断的长矛插在肩头,旁边有一个带有瑞士国徽的盾牌。这座雕像是为了纪念1792年8月10日,为保护巴黎杜乐丽宫(Tuileries) 中的路易十六家族的安全,全部战死的786名瑞士雇佣兵,雕像下方有文字描述了此事件的经过。当年,瑞士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男子迫于生计,纷纷到欧洲各国当雇佣兵。瑞士雇佣兵忠于雇主,英勇善战,但荣誉和金钱掩盖不了雇佣兵制度的残酷,这次事件之后,瑞士停止出口雇佣兵。后来,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来到卢塞恩,将“濒死的卢塞恩狮子”誉为“世界上最悲壮和最感人的雕像”。

卡佩尔桥& 天鹅广场(1h;卢塞恩市里)

卡贝尔桥:因桥头不远有圣彼得教堂,又称作教堂桥。还因桥旁建有水塔,桥两侧的栏杆上摆放了一盆盆鲜花,看似卡贝尔桥一座花廊,又称作水塔花桥。卡贝尔桥是卢塞恩的重要标志,始建于1333年,是欧洲最古老的木制廊桥。桥长约为200米,但不是一座直桥,有两个小的转弯。廊桥顶部每隔几米就有一幅彩画,共有110幅,开始绘制于17世纪,每幅画的内容多为卢塞恩的历史风貌和卢塞恩历史英雄人物的故事。桥旁边的水中,有一个八角型水塔,34米高。1500年前后建造,作为瞭望哨所,是城市防卫设施的一部分。另外,还曾是战时保存战利品及财物的仓库,有一段时间也用作监狱及行刑室。水塔与花桥一个伫立,一个横卧,共同构成绝妙的水塔花桥美景。不幸的是,卡贝尔桥在1993年8月17日为一场火灾所毁,只有水塔未被破坏,现存的卡贝尔桥是火灾后重建的。

天鹅广场:卢塞恩的天鹅广场四周都是商业化的古建筑,一派奢华风情,就连顶楼上的小品也做到精益求精,所以每次经过这里我都会下车逛逛。

天鹅广场旁边有一座手表商店,据说是整个卢塞恩最大的钟表店了,这家手表店是宝齐莱,是瑞士最大的手表和首饰连锁店,公司的总部就在卢塞恩。整座建筑的外表十分豪华,让人恨不得一头扎进去就不舍得出来似的。

宝齐莱不但销售自己的产品,其它的手表首饰也会引进,像劳力士、雷达、帝陀等等,每一件商品都漂亮地让人移不开眼睛。宝齐莱后面的隔壁店里还有欧米茄,每一款的价格后面乘以七,就是人民币的数额了,所以每次看到这些名表,我都会不自觉地在标价上乘以七,来判断哪一款我可以买得起。而且瑞士有均价法令,除了个别旅游区之外,其它的东西都是不打折的,一副爱买不买的样子。不过橱窗里也会有一些二线品牌的,如果买不起太贵的,二线三线也是可以买的,样子也是很精致的。

卢塞恩的巧克力是最好的旅游纪念品,也可以带回去和亲戚朋友们分享,因为卢塞恩的巧克力不但好吃,而且包装特别地精美,每次路边巧克力商店都会停下脚步,选上几种带回去跟老公分享。除了这些之外,卢塞恩还有刺绣、瑞士军刀、音乐盒、珠宝、乳酪、水晶石等纪念品,都是不错的旅游纪念品。

自费景点介绍:(四选一)

铁力士雪山(2.5h,95欧/人)

在卢塞恩坐火车,1小时后就可到达风景如画的山中小镇——英格堡。这里是瑞士的冬季滑雪胜地,瑞士中部的最高峰——铁力士山就坐落在这里。虽然铁力士山海拔10000英尺,但是上山却不难,乘坐三段缆车45分钟就能到达山顶。铁力士山高空缆车的设计十分独特,最后一段是能够360°旋转的缆车,视野相当开阔,是世界首创的。铁力士山山顶终年被积雪覆盖,山上有万年冰川。到达山顶缆车站后,游客可以进入冰洞触摸原始冰层;可以乘坐“冰川飞渡”吊椅,飞跃冰川裂缝;可以冰川漫步;还可以

到冰川公园嬉雪,8种免费的雪上玩具让人过足瘾。山顶设有多家餐厅,冰淇淋站,纪念品商店,民族服饰和古典服饰照相馆以及欧洲惟一一家设在山顶的专业名表店。特别要试一试铁力士山顶的全景观餐厅,在白雪皑皑的群山环抱中用餐是绝对不能错过的。就像铁力士山的宣传语“冰雪之旅,四季乐在其中”说的那样,一年四季铁力士雪山都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迄今已超过300万人次。小提示:山顶温度较低,游客可以在山谷缆车站或者山顶缆车站租到防寒服和防滑靴。

英格堡:是登铁力士雪山的基地,是个典型的瑞士观光小镇,集古典雅致与旅游商业与一体。铁力士雪山在艳阳高英格堡

照下闪闪生辉,夏日田园风光景色美绝,冬日是个理想的滑雪场地,其长达58公里惊险刺激的滑雪道,足以使任何水平的滑雪者大显身手。从英格堡达乘缆车登上3,020米的铁力士雪山,全程需要45分种。其间转换3种不同的登山缆车,景观亦随着高度的啬而变化,从碧绿的山谷至白雪皑皑的冰峰,铁力士雪山给人的感觉十分雄伟壮观

皮拉图斯山(2.5h,95欧/人)

在卢塞恩的卡佩尔廊桥边一抬头就能看见流传着龙的传说的巍峨险峻的皮拉图斯山。卢塞恩有皮拉图斯大街和皮拉图斯电台,可见人们对皮拉图斯山的钟爱。皮拉图斯山以拥有世界最陡的登山列车和“金色环游”项目而成为世界级的景点。游览的最佳路线是从卢塞恩出发,走水路,舟行卢塞恩湖上,迎着微风陶醉在两岸风光;1.5小时后,弃舟登岸,搭乘缓慢地在世界上最陡峭(48°)的山壁齿轮铁道爬升的齿轮列车到达山顶,沿途能欣赏到高山植被的变化,雄奇的山体和偶尔从眼前掠过的羚羊。山顶有龙道、餐厅、酒店、纪念品商店、观景台和名为“龙之论坛”的设备完善的会议大厅。欣赏完阿尔卑斯山的73个山峰和无数的湖泊后,下山可以选择缆车,有大小两段索道,卢塞恩古城就逐渐地靠近。下山后可以步行或坐公交车回卢塞恩老城。

卢塞恩湖区(乘船,1h,35欧/人)

这里是瑞士联邦的发祥地,不仅有风景如画的自然景观,又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自古以来一直是人们钟爱卢塞恩湖区

的观光疗养地。温馨浪漫的古城卢塞恩、拥有世界首架360度旋转缆车,也是著名滑雪胜地的铁力士山、有世界上最陡的登山列车的皮拉图斯山、为伊丽莎白女皇所称道的山峦皇后瑞吉山以及世界闻名的瑞士手表珠宝连锁店宝嘉尔是这一地区的观光要点。为水环绕的卢塞恩,一面山色葱茏、峰峦起伏,另一边却是湖光粼粼、碧波万顷。四森林州湖面水域四周共与瑞士四个州相连,因此四州湖这个名字对它似乎更为恰当,又被人称为卢塞恩湖。卢塞恩湖湖区可称为是瑞士联邦的发祥地之一。瑞士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威廉?退尔就出生在美丽的四州湖畔。13世纪末期,四州湖被哈布斯堡的奥利地人所统治,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威廉?退尔带领人民赶走了哈布斯堡的统治者并捣毁了敌人的巢穴,彻底推翻了侵略者的统治。他的英雄故事在瑞士一代一代地流传了下来,鼓舞着这个民族为独立自由而不懈斗争;艺术家们也根据这个故事创作了不少文学艺术作品,如:德国剧作家席勒的最后一部剧作便是《威廉退尔》,还有由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创作的有关威廉?退尔的歌剧,其中的《威廉退尔序曲》已经脍炙人口,流传在世界各地。走出卢塞恩火车站,沿着大街一直向北,秀美的四森林州湖就出现在路的右侧,在湖水与罗伊斯河的河口连接处,一座带屋顶的木制长桥凌空蜿蜒于河面之上,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卡佩尔廊桥。这座经历了将近7个世纪风雨的木制长桥是欧洲最古老的木结构桥梁,现在已成为卢塞恩的标志和瑞士联邦的标志之一,许多国内外的游客来卢塞恩,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目睹这座古老木桥的风采。这座廊桥建于1300年,全长200米,桥廊内每隔数米远的木柱之间的横楣上都悬挂着图画,上面由海因里希贝格曼描绘着守护卢塞恩的圣人的故事和瑞士的久远历史,共计110幅。每逢夏季,木桥外侧还种有色彩艳丽的天竺葵花,远远望去,卡佩尔廊桥如同一条红色飘带飞挂在清澈见底的罗伊斯河河面上,与桥下悠然戏水的白色天鹅、黑色野鸭互相辉映,构成一幅分外动人的美丽影象。

雪郎峰(2.5h,95欧/人)

雪朗峰位于瑞士因特拉肯市正南处的阿尔卑斯山群之中,在少女峰旁,主峰海拔2970米。因007系列影片之一《女王密令》中惊心动魄的打斗场面在此拍摄而闻名于世。

雪朗峰也是位于瑞士因特拉肯市正南处的阿尔卑斯山群之中,在少女峰旁,主峰海拔2970米,因007系列影片之一《女王密令》中惊心动魄的打斗场面在此拍摄而闻名于世。登雪朗峰的主要途径是缆车,但是完全不同于我们以往印象中的缆车,这是一种大到可以容纳80人的大玻璃箱子,以很快的速度向山上移动。雪朗峰顶的360度旋转全景餐厅是世界上第一个建在山顶的旋转餐厅,可容纳420名客人。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在用餐的同时尽揽群峰美景,并且每转一段都会有一个图示清晰的铁牌告诉你在这个角度你所面对的都是哪几座山峰和它们的海拔。

雪朗峰(Schilthorn)因为拥有阿尔卑斯山最长的空中索道及险峻雪坡而著名,而游客们更是因为这里是007系列影片《女王的秘密使命》《铁金刚勇破雪山堡》中詹姆斯·邦德惊心动魄的打斗场面的拍摄外景地而慕名而来。很多游客选择乘坐缆车上山,徒步下山,节省了体力,又可以在返途慢慢欣赏美景。其中Gruetschalp-(上山)Muerren-(下山)Gimmelwald是一条非常经典的徒步线路,全程需5 小时,从Gimmelwald乘坐缆车或汽车可以回到卢德本纳(Lauterbrunnen)。沿涂的Gimmelwald和Muerren 也都是非常漂亮的自然村落,村子里全是古朴的木制房子,如果天气晴好,落日低垂在天边,四周的群峰似乎触手可及,你会以为自己进入了天堂。乘车去雪朗峰(Schilthorn)路过因特拉肯(interlaken)这个著名的小镇时,看着两旁整块大片大片漫山遍野的植被,山坡上零星点缀的木屋,路边清澈的湖水,亮丽的山光水色,自然天成,真有仿佛置身仙境之感。

旅游体验:到达雪朗峰脚下时,就沉醉于蓝天白云之中,恨不能立刻飞起来,确实不是错觉,原来天上真有很多飞翔的小白点,小黄点,小蓝点,越来越近,真的很多人在飞。

乘缆车上雪朗峰的过程就已经让人心驰神往了,从Stechelberg出发,要搭乘4种不同型式的缆车才能到达山顶观景台;先从海拔867米的Stechelberg,坐到1368米的Gimmelwald,再到Mürren、Birg换车,缆车换车的过程中,会不断体验真正的鸟瞰(Bird’s Eye)的感觉,而如果没时间,没有足够衣服,没有足够体力爬山的话,只能隔着缆车玻璃拍美景了。不过说真的隔着缆车玻璃拍的照片还是那么美,那么壮观。从1638米的Mürren到2677米的Birg是最惊险的一段,不到10分钟的时间,海拔高度一下拉高1千米,上升中不断惊呼窗外的美景,也不断体验着失重的飘飘然的感觉,进入高海拔地区,要没有缆车,再好的体力,再好的装备也难于徒步登顶。缆车到达终点:海拔2970米的雪朗峰观景台,007剧情拍摄的地方,也就是旋转餐厅Piz Gloria之所在。雪朗峰四周有无数座雄伟的山峰,极目远眺就能看到也在这片群山之中的Eiger(3970m)、Mönch(4099m)与少女峰(Jungfraujoch,4158m),看来即使不能游遍群山,也要到最高峰-少女峰去体验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其他不去景点备查:

瓦格纳博物馆:德国伟大音乐家瓦格纳1866年至1872年间,在卢塞恩居住,这期间是他一生中最好的时光。住所为卢塞恩瓦格纳博物馆湖边的别墅,现为博物馆。瓦格纳在这里完成了《纽伦堡的诗人》和《众神的黄昏》等名作,并与李斯特的女儿科西玛结婚,瓦格纳唯一的儿子也出生在这里。博物馆内收藏瓦格纳在卢塞恩居住时期的私人物品和音乐手稿。还收藏有许多产自欧洲、非洲、亚洲的古代乐器珍品,多数为博物馆后来收集的,与瓦格纳并无关系。

毕加索美术馆:本身为一座文艺复兴式的著名建筑,建于1616年至1618年。馆内收藏了毕加索生前最后20年的作品,其中多为毕加索遗赠。还有David Douglas Duncan拍摄的200余幅摄影作品,为毕加索创作时的工作照和日常生活照。

卢塞恩交通博物馆:是全欧洲最大的展品最丰富的交通博物馆,有7千多件文物和15万份重要历史文献,这里有3000多年前的独木舟、中世纪的马车,19世纪的蒸气机车和登山火车、20世纪的老式汽车和飞机,还有未来的宇宙飞船。还通过图片、模型、影视等向人们展示交通工具的发展史。

冰川公园:这里有第四纪冰川留下的地貌遗迹,1872年工人们挖掘地时发现。由冰川侵蚀的地层、岩石、石洞、石穴,展现了古时的瑞士地貌。公园里还有一个冰川博物馆,有实物、模型及图画等,让人们了解冰川。

KKL卢塞恩文化和艺术中心:这座美轮美奂的现代建筑物依卢塞恩湖而建,功能更是完备之极,能够满足演出、会议、展览和

庆典等各种活动的要求。这座建筑是由法国杰出的建筑设计师JeanNouvel设计的,巧妙地把湖水引入了大厅。其中的大型组合式音乐厅是RusselJohnson设计的,有着多达1840张舒适的座位,音响效果极佳,得到了世界首屈一指的指挥家、音乐家和管弦乐队的高度赞赏。

因特拉肯(城市游览,3.5h)

因特拉肯(Interlaken)拉丁文的原意即是“两湖之间”,位于图恩湖(LakeThun)及布里恩湖(LakeBrienz)之间,又名湖间镇,是一个标准因观光而兴起的小镇。因特拉肯在地理上是伯尔尼高地的中心。这儿出产著名的手纺精细网织品,却以“抹布”名之,反而闻名于世。如同勃利恩茨的木刻,因其工艺复杂,最终成了当地的名产特产。这儿传统的的手工彩陶制品也极为出名,图案有当地乡村特色的,也有现代风味的,深受游客青睐。因特拉肯亦是运动胜地。

瑞士中部城镇,因特拉肯(又译烟特勒根、茵特拉根,英语:Interlaken)是少女峰山脚下的一个瑞士城市,也是瑞士著名的度假胜地,以一年四季风景醉人著称。作为前往少女峰的重要门户之一。拉丁文的原意即是“两湖之间”,位于图恩湖(Lake Thun)及布里恩茨湖(Lake Brienz)之间,又名湖间镇,是一个标准因观光而兴起的小镇。在伯尔尼东南。人口5,700(2006)。因处在东面的布里恩茨湖和西面的图恩湖之间的平原上而得名。工业主要有纺织、手表制造、印刷等。瑞士最古老的旅游和疗养地之一。东南面有宏伟壮观的少女峰,是瑞士阿尔卑斯山旅游的起点。有许多中世纪的建筑(十一至十四世纪)和堡垒(建于1750年)等。就如策马特因马特洪峰身价不凡,因特拉肯也因为是前往少女峰(Jungfraujoch)的必经之地,因此成为了欧洲著名的度假胜地。在镇中心的何维克街(Hoheweg)上,一片名为Hohematte的宽广绿地上,可以清楚的远望美丽的少女峰身影,不论你何时从这片绿地擦身而过,都可以随时与少女峰的美丽相遇。这片草地为昔日修道院的庭园,现今则禁止兴建任何建物,以防止破坏这片美丽的景观。这儿整年气候温和,湖光山色,环境优美,最适合各种消闲的活动与运动。同时因特拉肯也是有名的维多利亚式度假胜地;就是在维多利亚时代,她已是向往湖光山色的人士所倾心的一个城镇了。那氛围是十分古老而充满文化气息的,无论乘火车,汽车还是船艇,经过连绵不断的高山湖泊,游客会深感突兀地进入一片低地,因特拉肯便展现在面前。在城市的两边是汇积晶莹山水的布里恩茨湖(Lake Brienz)与图恩湖(Lake Thun);瑞士最壮丽的峰峦与冰川好像都受着这两湖之水的孕育滋养,得以在四周拔地而起。

踱步走过贯穿镇上的阿勒河(Aare River)的桥,便是建于1279年的古镇翁特赛恩,沿河步行则有自14世纪保留至今的教堂,以及于17世纪所兴建的市政厅可供欣赏留连。因特拉肯主要的街道是何维克街(Hoheweg),旅游博物馆以及集市广场都值得一游。翁特赛恩堡,或简称为古堡建于1656年,是镇上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何维克街(Hoheweg)的尽头是占地35英亩的霍依玛特大公园,设有十分气派的望远镜,可以观察少女山。这个公园从前是奥古斯丁教派寺院的放牧之地附近的城堡教堂,又称新教教堂。教堂旁的寺院在1745年被摧毁,却在旧址上建了城堡。最大的酒店,一流的餐厅与咖啡店,美轮美奂的时装店等,完美地林立于此。信誉卓著的瑞士名牌手表以及典型的瑞士纪念品都能买到。偶尔跳出来报时的布谷鸟更使店面生动而诱人。也由于因特拉肯不大,所以使用徒步的方式认识这个观光小镇也是很方便的方式,但是除了徒步之外,在因特拉肯的火车西站有许多马车提供游客坐一趟特别的因特拉肯马车之旅,随着达达的马蹄声,因特拉肯的容颜也会逐渐展现。当然你也可以利用当地居民喜欢的交通工具--脚踏车,这里的租借相当方便,踩着铁马欣赏因特拉肯也是兴味十足的游览方式。何维克街(Hoheweg)的中央,有一家Casino,它是赌场,但更多的是用作为文化活动场所。它始建于1859年,于1968年重修,各种民众活动,文化娱乐,如高雅舞会,年度音乐周,民间歌舞演出,地方性展览会,展销会等等,均在此举行。因特拉肯在地理上是伯尔尼高地的中心。这儿出产著名的手纺精细网织品,却以"抹布"名之,反而闻名于世。如同布里恩茨的木刻,因其工艺复杂,最终成了当地的名产特产。这儿传统的的手工彩陶制品也极为出名,图案有当地乡村特色的,也有现代风味的,深受游客青睐。因特拉肯亦是运动胜地。丰富的冬季与夏季运动,如夏季的山间游览,爬山,驾驶帆船,冲浪,游泳,网球及高尔夫球等;冬季的滑坡,越野滑雪,冰上滑石,轮鞋溜冰等,还有舟船游湖。布里恩茨湖的水是瑞士最洁净的水,晶莹剔透,放眼湖边,都是碧绿的森林,陡峭的山崖,气势骇人的瀑布。游览风景如画的图恩湖则给人以另外的完全不同的感受,非常美,非常迷人,能彻底地松弛身心。

旅游景点:布里恩茨湖(Lake Brienz)/图恩湖(Lake Thun)/布里恩茨镇(Brienz):布里恩茨(Brienz)是一个木雕之乡而闻名的小镇,距离因特拉肯约20分钟车程,位于布里恩茨湖畔。

登少女峰雪山(自费,4h,165欧/人)

少女峰(Jungfrau)是瑞士的著名山峰,海拔4,158米(13,642英尺)。俯瞰劳特布伦嫩(Lauterbrunnen)谷地,位于因特拉肯(Interlaken)旅游地东南18公里(11哩)处。这座风景秀丽的山峰把伯恩州和瓦莱(Valais)州隔开,是伯恩阿尔卑斯山的一部分。

少女峰(Jungfrau)位于瑞士因特拉肯市正南二三十公里处,差不多是珠穆朗玛峰的一半,少女峰并不是欧洲最高峰,它巍然屹立在伯尔尼的东南方,它又译为容弗劳峰,名称来源于德语。被称为阿尔卑斯山的“皇后”,是阿尔卑斯山脉的最高峰之一,少

欧洲旅游景点

欧洲旅游景点 欧洲通常被称为“旅游者的天堂”。每个国家,都将欧洲地区作为主要的国际枢纽中心。有数以百万的来自欧洲和其他国家的游客来到这里,因为这里有很多要看的和要了解的历史。大部分的欧洲国家的经济,旅游业也是促进他们的经济增长的原因之一。几乎在每年的任何季节欧洲国家都会从旅游部门获得巨额的收入。该国的美丽风景得力于它拥有一个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就旅游业而言这是最大的资产。像阿尔卑斯山、地中海、太平洋美丽的风景。都是吸引全全世界人们来到欧洲旅游的最大因素。 此外,欧洲城市古代和中世纪历史、考古遗迹、古建筑和古迹都似乎诉说的帝国衰败的历史,宗教场所如比萨斜塔、巴黎的艾菲尔铁塔和无数的博物馆,这些都是的人们想去欧洲旅行的意愿,但是欧洲旅游业还是有一些小小的限制。在欧洲还有其他的旅游景点使得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参观。说到欧洲的旅游景点时,可以说,他们都分散在欧洲的所有国家和城市。在欧洲国家中最重要的旅游景点如下: 法国 卢浮宫 艾菲尔铁塔 香榭丽舍等和凯旋门(凯旋门) 奥赛博物馆 巴黎圣母院大教堂 蓬皮杜中心 罗丹博物馆 卡尼尔歌剧院 Sacr Coeur大教堂大教堂 圣礼拜堂(圣教堂) 德美术馆美术学院 维尤克斯里昂(圣琼,圣乔治和圣保罗街区) 圣母院大教堂和Fourviere neighbourhood Muse des Tissus(Fabrics Museum)

Gadagne(里昂的历史和world marionettes) St. Jean大教堂(圣约翰座堂) Muse de la Rsistance(Museum of the Resistance)Musee de l'Imprimerie de Lyon(印刷博物馆)Muse de la文明卢罗马罗马伊(在卢罗马文明博物馆)露天剧场卢罗马罗曼(高卢罗马露天剧场) 鲁塞克鲁瓦(街道) 德国 柏林 美因河畔法兰克福 斯图加特 慕尼黑 汉堡 杜塞尔多夫 罗马 斗兽场 圣天使城堡 罗马动物园,Bioparco Celio 卡皮托利尼博物馆 Centrale Montemartini 迪罗马博物馆(Palazzo Braschi) 德拉博物馆协会

世界各国著名景点英文

Asia 亚洲 The Himalayas 喜马拉雅山 Great Wall, China 中国长城 Forbidden City, Beijing, China 北京故宫 Mount Fuji, Japan 日本富士山 Taj Mahal, India 印度泰姬陵 Angkor Wat, Cambodia 柬埔寨吴哥窟 Bali, Indonesia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 Borobudur, Indonesia 印度尼西亚波罗浮屠 Sentosa, Singapore 新加坡圣淘沙 Crocodile Farm, Thailand 泰国北榄鳄鱼湖 Pattaya Beach, Thailand 泰国芭堤雅海滩 Babylon, Iraq 伊拉克巴比伦遗迹 Mosque of St, Sophia in Istanbul (Constantinople), Turkey 土耳其圣索非亚教堂Mount Fuji, Japan 日本富士山 Taj Mahal, India 印度泰姬陵 Angkor Wat, Cambodia 柬埔寨吴哥窟 Bali, Indonesia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 Borobudur, Indonesia 印度尼西亚波罗浮屠 Sentosa, Singapore 新加坡圣淘沙 Babylon, Iraq 伊拉克巴比伦遗迹 Africa 非洲 Suez Canal, Egypt 埃及苏伊士运河 Aswan High Dam, Egypt 埃及阿斯旺水坝 Pyramids, Egypt 埃及金字塔 The Nile, Egypt 埃及尼罗河 Nairobi National Park, Kenya 肯尼亚内罗毕国家公园

深圳十大著名旅游景点介绍

深圳十大著名旅游景点介绍 一.深圳世界之窗 深圳世界之窗是深圳必游景点之一,整个景区占地48万平方米,按世界地域结构和游览活动内容分为世界广场、亚洲区、大洋洲区、欧洲区、非洲区、美洲区、世界雕塑园和国际街八大区域。作为以弘扬世界文化精华为主题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区,世界之窗荟萃了世界几千年人类文明的精华,有历史遗迹、名胜、自然风光、世界奇观、民居、雕塑等130多个景点,其中包括园林艺术、民俗风情、民间歌舞、大型演出以及高科技参与性娱乐项目等。世界之窗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雍容恢宏的规划设计,精美绝伦的景观项目、不同凡响的艺术演出,动感刺激的娱乐项目,为中外游客再现了一个美妙精彩的世界。 二.深圳欢乐谷 中国最佳主题乐园之一,共分为西班牙广场、卡通城、冒险山、欢乐岛、金矿镇、香格里拉森林、飓风湾、阳光海岸等八大主题区,还有奇趣的玛雅水公园,尤其适合带孩子同玩,其中“矿山车”让人体验山洪大暴发时矿工逃生的惊心动魂的场面;“太空梭”将在1.8秒的瞬间,高速弹射到60米高空,再自由落体直线下坠,冒险刺激,挑战心理极限;“四维影院”依托欢乐谷的实景,打造出国内首个集声、光、电、影、特效于一体的大型水上实景,不可不看。 三.深圳野生动物园 跨入动物王国,览尽珍禽名兽!虎狮兽、狮虎兽、企鹅、《百兽盛会》尽在深圳野生动物园! 深圳野生动物园是中国第一家放养式野生动物园,建于山清水秀的深圳西丽湖畔,占地面积120多万平方米,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神奇地方,园内奇异多姿的飞禽走兽,幽雅恬静的自然环境,布局独特的园林设计,在国内是首创的!深圳野生动物园放养着300多种,近万头(只)野生动物,这些动物除来自全国各地外,还来自世界各洲,它们当中有不少属于世界珍禽名兽和中国一、二级保护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华南虎、东北虎、火烈鸟、麦哲伦企鹅、长颈鹿、斑马、亚洲象、丹顶鹤、犀牛等,还有动物园自己繁殖十分珍稀的8头虎狮兽、狮虎兽。目前,深圳野生动物园是世界上惟一拥有虎狮兽、狮虎兽的动物园。 深圳野生动物园的设计、建设跳出了国内城市目前普遍采用的笼养模式,各种动物可以在开阔地带自由活动,使它们回归到原来的生态环境。整个园区共分为三个区域,即食草动物区、猛兽区、步行表演区。表演区内有鳄鱼池、水族馆、猴山、杂食动物馆、美洲鬣蜥馆、猿猴村、百鸟乐园、中型猛兽馆、熊猫馆等。5个表演场馆均安排多场精彩的动物表演,特别是每天下午40分钟的大型动物广场歌舞剧《百兽盛会》,更是世界首创,独一无二。还有滑稽搞笑的动物钓鱼、动物售货商店、动物故事一条街,在全球动物园界也是独树一帜。 四.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 中国各地景点的缩小版,园中的近100个景点均按中国版图位置分布,全园犹如一幅巨大的中国地图,虽然精度比不上当地的实景,但让人能在几十步的范围内从感觉肃穆庄严的明十三陵到畅游如诗似画的漓江山水,从瞻仰海拔最高最宏

英文法国旅游攻略

Provence is a region of southeastern France, 普罗旺斯是法国东南部的一个地区, Today Provence is a territory of sunlight, calmness and splendour, Provence to arouse all the senses. The smell of lavender, the delicious wines and its wonderful climate, makes the Provence a wonderful place to live. 今天的普罗旺斯是一个领土的阳光,冷静和辉煌,普罗旺斯引起 所有感官。薰衣草的味道,美味的葡萄酒和它的宜人的气候,使普罗旺斯成为一个美好的生活的地方。 If travel is to get rid of the shackles of life, Provence makes you forget everything.如果旅行是为了摆脱生活的桎梏,普罗旺斯会让你忘掉一切。 France is the most visited country in the world. It has everything that you could ever want to see on your holidays: a great city like Paris, good beaches, more monuments than any other country, lovely nature, incredible mountain scenery; France is also a very pleasant place to stay. It has good food, great wines and people enjoy their lives. Paris is without a doubt one of the most beautiful cities on the planet. 法国是世界上访问量最多的国家。它有一切,你可以想看到你的假期:一个伟大的城市像巴黎,良好的海滩,更多的古迹比任何其他国家,可爱的性质,令人难以置信的山景; 法国也是一个非常宜人的地方。它有很好的食物,伟大的葡萄酒和人们享受他们的生活。 毫无疑问,巴黎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之一。 France is a well-known tourist destination, its capital Paris is not only a symbol of fashion and romance, but also has abundant tourism resources and fascination. 法国是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它的首都巴黎不仅是时尚和浪漫的象征,而且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魅力。 The Louvre Museum in Paris Introduction: As museums go, the Louvre in Paris is quite simply a mammoth. The word "museum" may even be unfitting when it comes to the Louvre: the collections are so vast, diverse, and breathtaking that visitors may have the impression of navigating a maze of distinct artistic and cultural worlds. Housed in the Palais du Louvre (Louvre Palace), the former seat of French royalty, the Louvre emerged in the 12th century as a medieval fortress, slowly evolving toward its status as a public arts museum during the French Revolution in the late 18th century. Since then, it has become the globe's most-visited museum, and an enduring symbol of French excellence in the arts. Spanning eight thematic departments and 35,000 pieces of artwork dating from the antiquity to the early modern period, the Louvre's permanent collection includes masterpieces by European masters such as Da Vinci, Delacroix, Vermeer, and Rubens, as well as unsurpassed Greco-Roman, Egyptian, or Islamic arts collections. Frequent temporary exhibits often highlight particular artists or movements, and are almost always worthwhile. arrondissement-- Porte des Lions, Galerie du Carrousel, or Pyramid entrances Metro: Palais Royal-Musée du Louvre (Line 1) Bus: Lines 21, 24, 27, 39, 48, 68, 69, 72, 81, 95, and the Paris Open Tour bus all stop in front of the glass pyramid (the main entrance to the museum). Louvre Museum Opening Hours:

法国十日旅游行程单

法国十日旅游行程单 去年暑假就与孩子约定好到法国旅游,结果因为时间的原因被耽误搁浅了。所以这次一定要提前准备好。因为这次前往法国旅游的主要游览地为巴黎,所以选择的是人气最高的巴黎—里昂—普罗旺斯—阿尔卑斯—巴黎线路。 DAY1:巴黎 根据时差原因,抵达巴黎戴高乐机场的时间通常在傍晚。到酒店后先把随身物品安顿好,然后可以在酒店附近转一转体验一下花都美丽的夜色,尽量早点休息,恢复好体力。 DAY2:巴黎圣母院—协和广场—凯旋门 早餐后首先攀登圣母院钟塔(要早上九点之前到)。游览完圣母院之后前往卢浮宫观赏(主入口在玻璃金字塔,排队的人很多,可以小凯旋门两边地下通道的卡鲁塞勒长廊入口进入,这样排队的人不多)。随后是协和广场与凯旋门,如果还有脚力的话就去加尼叶歌剧院。傍晚去塞纳河畔转一转,夕阳伴着水光潋滟的景色,相信晚餐都会显得格外的悠闲。 DAY3:奥赛博物馆—凡尔赛宫—埃菲尔铁塔 今天主要带孩子游逛两个博物馆:现代艺术的殿堂奥赛博物馆与巴洛克艺术的殿堂凡尔赛宫,试着去体会一下这四百年间法式华丽的变迁。从凡尔赛宫出来之后可以去露天咖啡馆喝个下午茶,之后就可以朝着埃菲尔铁塔进发了!傍晚的埃菲尔铁塔映着夕阳分外的美丽(晚上的焰火与灯光秀不能过)。 DAY4:玫瑰之城 玫瑰之城位于巴黎东南部(对亚洲游客来说是一个比较冷门的地方)。这里得名于十字军东征时,军队带回来的大马士革玫瑰。珍贵的大马士革玫瑰装点在这座小城的每一个角落:房屋、花圃乃至于玫瑰蜂蜜、玫瑰红酒、玫瑰香皂等等。可以带孩子漫步在玫瑰之城里好好体验下童话般的意境(这里每个月都会有不同的活动可以参加)。 DAY5:巴黎—尼斯 早餐后早早前往尼斯,迎接是无尽的阳光与碧蓝海水(会排队很久要尽早)!作为传统欧洲最富盛名的度假胜地之一,蓝色海岸拥有世界最顶级的各种设备,与绚丽多彩的鹅卵石海滩。除了蔚蓝海岸景观公路之外,到玛洒纳广场MassenaSquare,行人区购物,吃特新鲜海生虾蟹,或到购物广场大楼,选购奢侈时尚服装首饰,名牌皮革产品。 DAY6:尼斯—爱克斯—阿尔萨斯 爱克斯(普罗旺斯省的首府),城内遍布喷泉;这里也是印象派大师塞尚的故乡,这里可以寻觅到塞尚绘画中的点滴颜色,可很好的熏染孩子的艺术气息(可

欧洲旅游景点介绍大全

法国4 巴黎:7月14日,法国国庆 巴黎圣母院Notre-Dame de Paris地铁4线至Cité站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8:45,周末8:00-19:15,周日因弥撒仪式,参观有所限制 黎圣母院(NOTRE-Dame)座落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中的西岱岛上,始建于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决定兴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才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典型的“歌特式”教堂,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因为它是欧洲建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圣母院的正外立面风格独特,结构严谨,看上去十分雄伟庄严。它被壁柱纵向分隔为三大块;三条装饰带又将它横向划分为三部分,其中,最下面有三个内凹的门洞。门洞上方是所谓的“国王廊”,上有分别代表以色列和犹太国历代国王的二十八尊雕塑。1793年,大革命中的巴黎人民将其误认作他们痛恨的法国国王的形象而将它们捣毁。但是后来,雕像又重新被复原并放回原位。“长廊”上面为中央部分,两侧为两个巨大的石质中棂窗子,中间一个玫瑰花形的大圆窗,其直径约10米,建于1220—1225年。中央供奉着圣母圣婴,两边立着天使的塑像。两侧立的是亚当和夏娃的塑像。 教堂内部极为朴素,几乎没有什么装饰。大厅可容纳9000人,其中1500人可坐在讲台上。厅内的大管风琴也很有名,共有6000根音管,音色浑厚响亮,特别适合奏圣歌和悲壮的乐曲。曾经有许多重大的典礼在这里举行,例如宣读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赞美诗,又如197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将军的葬礼等。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石头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被誉为一级由巨大的石头组成的交响乐。虽然这是一幢宗教建筑,但它闪烁着法国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凯旋门Arc de triomphe乘地铁(蓝色M)1线(黄色)、2线(蓝色)、6线(绿色)至Charles de Gaulle—Etoile站乘RER(蓝色)A线(红色)至Charles de Gaulle-Etoile站 心夏尔·戴高乐广场(又称星形广场)中央,是拿破仑为纪念他在奥斯特利茨战役中大败奥俄联军的功绩,于1806年2月下令兴建的。它是欧洲100多座凯旋门中最大的一座。 巴黎凯旋门高约50米,宽约45米,厚约22米。四面各有一门,中心拱门宽14.6米。门上有许多精美的雕刻。内壁刻的是曾经跟随拿破仑东征西讨的数百名将军的名字和宣扬拿破仑赫赫战功的上百个胜利战役的浮雕。外墙上刻有取材于1792~1815年间法国战史的巨幅雕像。所有雕像各具特色,同门楣上花饰浮雕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俨然是一件精美动人的艺术品。这其中最吸引人的是刻在右侧(面向田园大街)石柱上的“1792年志愿军出发远征”,即著名的《马赛曲》的浮雕,是世界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的不朽艺术杰作。 1920年11月,在凯旋门的下方建造了一座无名烈士墓。墓是平的,里面埋葬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一位无名战士,他代表着在大战中死难的150万法国官兵。 凯旋门内设有电梯,可直达50米高的拱门。人们亦可沿着273级螺旋形石梯拾级而上。上去后可以看到一座小型的历史博物馆。馆内陈列着许多有关凯旋门建筑史的图片和历史文件,以及介绍法国历史上伟大人物拿破仑生平事迹的图片和558位随拿破仑征战的将军的名

法国旅游景点英文 Paris

法国巴黎Paris 拉法叶购物中心Galeriers Lafayette 排水系统Sewer System 香榭丽舍大街Avenue des Champs Elysees 蓬皮杜艺术中心The Pompidou Center 击剑fencing swords 酿酒葡萄园vineryard 法国是一个浪漫迷人的国家,也是世界最多游客前往的国家,巴黎是世界最多游人的都市,那充满品味的花都令人百游而不腻,但如果你认识法国只是巴黎,那你会损失很多,穿梭法国,深入一些鲜为人认识而又迷人的胜景,隆河阿尔卑斯迷人的胜地令神仙也心驰神往,碧水丹崖的科西嘉、奢华的罗亚尔河谷、神秘的中央山地、碧水蓝天的蔚蓝海岸、充满原始美态的庇里牛斯山、酒香弥漫的美酒之乡、熏衣草之乡的普罗旺斯、热闹迷人的尼斯华及芒果柠檬节,更有法国名厨 英文名称:Eiffel Tower 法文名称:La tour Eiffel 别称:巴黎铁塔 设计者:亚历山大·居斯塔夫·埃菲尔(Alexandre Gustave Eiffel) 建设用途:餐厅、观景 建设地点:法国巴黎战神广场 开工时间:1887年1月27日 竣工时间:1889年3月31日

埃菲尔铁塔120岁生日亮灯 埃菲尔铁塔从1887年起建,分为三楼,分别在离地面57.6米、115.7米和276.1米处,其中一、二楼设有餐厅,第三楼建有观景台,从塔座到塔顶共有1711级阶梯,共用去钢铁7000吨,12000个金属部件,259万只铆钉,极为壮观。编辑本段文化象征 1889年5月15日,为给世界博览会开幕式剪彩,铁塔的设计师居斯塔夫·埃菲尔亲手将法国国旗升上铁塔的300米高空,由此,人们为了纪念他对法国和巴黎的这一贡献,特别还在塔下为他塑造了一座半身铜像。 巴黎: 跨塞纳河两岸,为法国第一大城市和举世闻名的旅游大城。 1)巴黎圣母院(Notre Dame de Paris) 巴黎圣母院始建1163年,前后历时四百年才完工,是哥德式教堂的代表,精雕细凿,颇有鬼斧神工之能,尤其是正门三个大拱门上的浮雕,共有千余人物,非常细致。巴黎圣母院内部装璜,严谨肃穆,但以彩色玻璃窗的设计最吸引人,其中有长有圆有长方,但以其中一个圆形为最,它的直径有九公尺,俗称「玫瑰玻璃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巴黎人很怕德国人把它抢走,所以拆下来藏起来了。自巴黎圣母院完工之后,屡经风霜、战争与破坏,目前见到的已是几度重修了。不过它的传奇几乎等同于巴黎的盛名,雨果的「钟楼怪人」就是以它为舞台,脍炙人口的小说人人爱看,连迪士尼也把它改拍成卡通,卡通里把圣母院的飞扶壁及怪兽出水口画得唯妙唯肖呢。 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完成于1345年,是世界上哥特式建筑中最庄严、最完美、最富丽堂皇的典型。它不仅以其庄严和谐的建筑风格著称,且因其内部有关《圣经》故事的雕刻和绘画及彩色玻璃装饰等引人入胜。其中有亚当、夏娃的塑

欧洲旅游详细景点攻略(德法意瑞)

圣彼得广场&大教堂(共:1h) 圣彼得广场(Piazza San Pietro)这个集中各个时代的精华的广场,可容纳50万人,位于梵蒂冈的最东面,因广场正面的圣彼得教堂而出名,是罗马教廷举行大型宗教活动的地方。广场的建设工程用了十一年的时间(1656~1667年),由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尔尼尼亲自监督工程的建设。广场周围有4列共284根多利安柱式的圆柱,圆柱上面是140个圣人像。中央是一根公元40年从埃及运来的巨大的圆柱(高25.5米,重320吨)。 罗马教廷的广场位于圣彼得大教堂前。它是罗马最大的广场,巴洛克式风格,可容纳50万人,是罗马教廷用来从事大型宗教活动的地方。坐落在台泊河西岸。广场前面有一条灰石铺成的国界线。以广场正面的圣彼得教堂得名。广场略呈椭圆形,地面用黑色小方石块铺砌而成。两侧由两组半圆形大理石柱廊环抱,形成三个走廊恢宏雄伟。这两组柱廊为梵蒂冈的装饰性建筑,共由284根圆住和88根方柱组合成四排,形成三个走廊。这些石柱宛如4人一列的队伍排列在广场两边。柱高18米,需三四人方能合抱。 朝广场一侧的每根石柱的柱顶,各有一尊大理石雕像,他们都是罗马天主教会历史上的圣男圣女,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方尖石碑;铜狮之间镶嵌着雄鹰,作展翅欲飞状。这座石碑原是罗马皇帝卡利古拉为装饰皇宫旁边的圆形广场,远从埃及运来。1586年,教皇西斯廷五世下令将石碑移至圣彼得广场。据说为此曾动员900多名工人、150匹骏马和47台起重装置,花了近5个月时间,才完成这项搬迁工程。广场两侧有两座造型讲究的喷泉,相传也是名家作品。泉水从中间向上喷射,下分两层,上层呈蘑菇状,水柱落下,从四周形成水帘;下层呈钵状,承接泉水成细流外溢,潺潺有声。广场以及两旁的柱廊由著名建筑师和雕刻家贝尔尼尼在1656年设计,用了11年时间建成。石柱柱顶的大理石像则为贝尔尼尼和他的学生所雕刻。贝尔尼尼以提倡华丽、夸张为特点的巴洛克式艺术著称于世。电影《2012》就将圣彼得广场毁灭一旦。 附: 圣彼得广场设计竞赛的冠军是Latz+Partner事务所。他们的设计方案将主旨放在建设一个宽阔开放的城市广场上,衬托了周围建筑的美观。广场地面采用优质铺路材料,广场上还种植了装饰性树林,与现有植被和建筑交相辉映。整个工程还包括对周围电车站等设施的重新安置。广场的建设方便周围行人欣赏景色,使交通更加便利。这个广场的重建是整个市政厅综合区改建的关键部分之一。按照这个方案,圣彼得广场将变成一个更加宏伟,具有发展潜力的公共区域。

法国旅游心得

法国旅游心得 法国是全世界的游客都想去的国家,在法国旅游感受普罗旺斯的浪漫,是人生一大幸事。想要知道有什么关于法国的攻略心得吗?以下为你带来法国旅游心得分享,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法国旅游心得分享篇1 我的法国旅游心得,要从那天的尖叫中开始写起。 刺猬游乐园,对法国来说,是很有名气的游乐园。不论男女老少,都适合来这边玩耍。但是,可能有的人会有疑惑了,怎么老人也适合在游乐园玩耍?那不是一件特别危险的事吗?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是同样的不理解。但是去过那边以后,我的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而且我还会鼓励一家老小一起去呢。在刺猬游乐园,确实玩的很开心,很高兴。里面有很多刺激性的节目和活动,对于身体健康的成年人来说,是再好不过了。可以自由的享受刺激感带来的超越自我的感觉。 无论是在高空中自由的坠落,还是三百六十度的大旋转,都会让你嗨到最高点,你甚至会感觉自己就是在一个神奇世界的高空中行走。这种感觉,会不断的带着你去"冒险",不断想要尝试不同的活动。对于小孩而言,也是可以玩的很高兴的地方。他们设计很多不同的游戏,对于小孩子们玩得来说,自然惊险度肯定是大大降低了的。有些甚至是,没有任何惊险的,这样也可以满足那些想要玩耍但是胆子又比较小的小朋友。问题是,去了以后,恐怕家里的小孩就不愿意回家了,就像一直不停的玩。我们家的小孩是我费力九牛二虎之力,才还不容易把他从刺猬游乐园拉出来的。

作为大人而言,实在对小孩于心不忍,但是出去玩也是没有办法的啊。对于老人而言的话,来这边也是可以的。因为刺猬游乐园的环境很好,空气清新。在游乐园里种了很多的绿树,而且还有很多的大树是很有年纪了的。赶上夏天炎热的时候,坐在树下乘凉,别提多舒服呢。老人家在这边休闲是很不错的选择。而且,这里会安排有表演,老人不想到处跑着玩,当然也不能去玩,可以去看这边专门安排的表演,也是很不错的一种享受哦。 而且这里也有很多人性化的涉及,能够让老人家参与进来。刺猬游乐园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地方。我庆幸自己把这里选择了我在法国旅游的第一站。 让家里的人都能感受到法国游玩的乐趣。也是啊,你看我在回忆我的法国旅游心得,单单的这个刺猬游乐园就占据了我心里这么重要的位置,所以它的好也是可以看出的。下次再去法国,一定会再去刺猬游乐园玩的。 法国旅游心得分享篇2 我觉得傍晚时刻的普罗旺斯是最美丽、最浪漫的时候。因为那里有遍地的薰衣草,人们都知道薰衣草这种花,但是当我站在漫山遍野的薰衣草钱,我被眼前迷人的景象深深地吸引着。那时我就觉着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应当就是此处了。望着眼前寂静的峡谷,蜿蜒曲折的山脉,苍凉而又沧桑的古堡,无不在这片南法大地上演绎着他独有的风情。点击查询法国旅游攻略。 那时候是八月份,正直薰衣草迎风绽放,展现他那独特的魅力的

新立镇旅游景点介绍

目录1认养农业 2幸福民居 3 谷仓民宿 4稻香咖啡厅 5小二农夫集市 6稻田慢行系统 7千穗温泉度假小镇 8花痴野趣园 9小二酒铺 10骑行路线 11百年古柳 12天赐石 13城东庄园 14北旅田园风景区 15新立镇采摘园 16盘锦小微企业创业园简介 17知青体验基地 18朝鲜风情民宿 19云家特色民宿 20苇编体验中心 21百艺苇编 22千穗湖 23.锦辉慢生活农业园

24.富饶永利庄园 25.中医馆养生理疗 新立旅游宣传册部分介绍 1.认养农业 新立认养农业,是指将土地(如菜地、稻田等)划分为若干单元,由个人(主要是城市居民)或集体有偿认养,认养人在“认养协议”框架内按照自己的喜好或需求种植农作物,亦可委托专业机构负责从春种到秋收的全过程,收成归认养人所有。一是从购买种子到耕地播种、浇水施肥、田间护理全程纯绿色、无公害;二是认养人可通过电脑或手机全程见证农业生产过程;三是在托管期间,认养人可选择参与自己感兴趣的环节,亲自体验农耕乐趣。私人订制稻田的基本面积单元确定为一亩,成为“庄主”。这一亩地可年产大米500市斤左右,约为2-3个三口之家庭一年的用量。订一块地可为一个年轻家庭和双方父母提供一年的安全、优质的大米。基地负责被认养稻田的日常作业管理,认养客户可全部或部分参与农事作业,也可全部委托种植,不收任何费用。水稻收获后,为认养客户提供一年免费恒低温仓储,一年1至12次免费配送上门,免费加工及统一包装。 2.幸福民居 乡村游幸福民居均是在原有村民的住房基础上改造的。立业民居建筑面积约为200平方米,可接待20人;立富民居建筑面积约为170平方米,可接待10人。立德民居建筑面积约为100平方米,可接待8人。每个民居风格独特,民居内配备有独立卫生间、无线wifi覆盖、网络

波兰十大旅游景点推荐

波兰十大旅游景点推荐 走进波兰 波兰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Poland)是一 个中欧国家,西面与德国接壤,南部与捷克和斯 洛伐克为邻,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在东,东北部和 立陶宛及俄罗斯接壤,北面濒临波罗的海。国土 面积312,685平方公里,是欧州第九大国。波兰 是一个中等规模的国家,比英国和意大利略大, 占欧洲面积的3%。波兰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气 候条件,航空、公路、水路交通四通八达。波兰 自然资源丰富,煤、硫磺、铜、银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波兰是中东欧地区经济转轨较成功的国家之一,波兰居民食品支出占总支出比重已从1995年的29.2%下降到20%;私人小汽车拥有量为1100多万辆,平均3.5人拥有1辆;移动通信普及率达40%,互联网普及率达25%。其最著名的博览会是每年一届的波兹南国际博览会。波兹南国际博览会已有80年多年的历史,享有展览会之都的美称,这里每年要举行40多项各类商业展览会和促销沙龙。此外,在波兰首都华沙、海港城市格但斯克、工业中心卡托维茨和纺织中心罗兹每年都要举办各类大型国际博览会和其他专业展览会。波兰具有迥异的东欧风情。首都华沙呈现明快现代的都会风情,有东欧小美国之称;波兰南部的克拉科,是波兰史上重要的古都,有热闹缤纷的市集广场、古老的大学,以及王室遗迹的城堡。克拉科旧城区是联合国UNESCO 榜上有名的世界遗产,克拉特邻近的盐城维利奇卡,和电影“辛德勒名单”拍摄地的奥斯威辛这样的艺术小镇,都值得造访。 最佳季节:5月-9月是波兰最美丽的时候,这时的天气是温暖而阳光明媚,九月是被誉为“波兰金色的秋天”的开始。在波兰一年中平均有300天是多云的天气。波兰有6个季节,除了4个典型的欧洲季节外,还有“早春”和“早冬”两个季节。很多文化活动在此时举办,因此非常适合旅游。 建议游玩:5天 签证难度:难 点评:波兰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传统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国度,更是一个游客不可错过的神奇而美丽的地方。波兰已有十余处文化遗址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主要包括克拉科夫历史中心、华沙历史中心、维利奇卡盐矿、奥斯威辛集中营、扎莫希奇古城、马尔堡的条顿骑士团堡和玛丽安堡、托伦中世纪古城、卡尔瓦里亚—泽布日多夫斯卡风格独特的建筑和园林景观群与朝圣公园、亚沃尔和希维德尼察的和平教堂、小波兰南部的木结构教堂、马斯科夫公园,此外,还有世界自然遗产——比亚沃韦扎森林,这些承载着历史纪念意义的早期建筑、历史遗址及其艺术成就,与别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吸引着每年上百万的各地游客慕名而来;而波兰也是钢琴大师肖邦的故乡,大师的遗物、大师的故居仍完好保留着。波兰旅游旺季是7-9月的夏季,每年5月到9月是波兰最美丽的时候,这时的天气是温暖而阳光明媚;九月是被誉为“波兰金色的秋天”的开始;而一年当中最适宜开展冬季运动的时间为1月份到3月份。

意大利旅游景点与美食介绍

意大利旅游景点与美食介绍 意大利是世界上高度发达国家之一,位于欧洲南部,主要由亚平宁半岛、西西里岛和萨丁岛组成。意大利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为数众多的人类文化遗产,国内服务业、旅游业及对外贸易尤为发达。主要旅游城市有罗马、佛罗伦萨和威尼斯。 关于意大利首都罗马 著名的“母狼乳婴”故事记载了有关创建罗马古城的传说。 罗马被喻为全球最大的“露天历史博物馆”。 世界八大名胜之一的古罗马露天竞技场,也称斗兽场,建于公元1世纪,是古罗马帝国的象征。宽阔的帝国大道两旁建有元老院、神殿、贞女祠和一些有名的庙宇,如万神庙等。 露天竞技场遗址的北面,是记载塞维罗皇帝远征波斯功绩的凯旋门,南面是记载蒂都皇帝东征耶路撒冷战绩的蒂都凯旋门,在蒂都凯旋门南面不远处,还有一座为纪念君士坦丁大帝战胜尼禄暴君而建立的罗马最大的凯旋门。 帝国大道东边的特拉亚诺市场,是古罗马城的商业中心。市场旁矗立着一根高40米的凯旋柱,柱上螺旋形的浮雕,描绘了特拉亚诺大帝远征多瑙河流域的故事。古城市中心的威尼斯广场长130米,宽75米,是市内几条主要大街的汇集点。 广场左侧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建筑威尼斯宫,右边是与威尼斯宫式样相仿的威尼斯保险公司建筑。此外,雄伟的司法宫、绚丽多姿的纳沃纳广场、圣彼得大教堂无不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罗马还有上百座博物馆,收藏着包括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珍品。

在威尼斯广场右边的纪念碑中央高台上,矗立着艾马努埃尔二世骑马的镀金大铜像。这座纪念碑被意大利人称为“祖国祭坛”。在台伯河西岸的佳尼科洛岭上,耸立着率军解放罗马的意大利民族英雄加里波第的纪念碑。 罗马市喷泉众多,千姿百态 最著名的特雷维喷泉,建于公元1762年。喷泉中央的海神像中,两座海马雕塑代表平静的海洋与汹涌的海洋,四座神女像代表春夏秋冬四季。 罗马城建筑依地势呈放射状发展。分为古城和新城。新罗马建在古城以南5公里以外处,是一座现代化的花园城市。市内有雄伟的体育馆和别具一格的蘑菇形饭店、伊曼纽广场等。

巴黎著名景点与介绍

巴黎著名景点与介绍 埃菲尔铁塔 艾菲尔铁塔建于1889年,由建筑师艾菲尔所设计。建造艾菲尔铁塔的初衷,是为了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和迎接在巴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建成后颇受争议,联名抗议的各界人士达到300人之多,其中有著名作家左拉和小仲马。岂料,铁塔建成后,竟产生了世界性的轰动效应,一举成为巴黎乃至整个法国的最具代表性和象征性的建筑,甚至成为巴黎乃至法国的象征。在1931年纽约帝国大厦落成前,艾菲尔铁塔保持了45年世界最高建筑物的地位。全塔高320米,塔楼分三层,一、二楼有餐厅、咖啡座等,三楼是眺望台,在天晴的日子,可从此远眺70公里以外的巴黎近郊地区。 埃菲尔铁塔 卢浮宫 卢浮宫(Musée du Louvre)位于巴黎市中心的赛纳河北岸(右岸),是巴黎的心脏,始建于1204年,历经700多年扩建重修达到今天的规模。占地约198公顷,长680米,分为新老两部分,老的建于路易十四时期,新的建于拿破仑时代。宫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是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它的整体建筑呈“U”形,占地面积为24公顷,建筑物占地面积为4.8公顷,全长680米。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是举世瞩目,艺术殿堂和万宝之宫。同时,卢浮宫也是法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王宫。 王宫最初始建于12世纪初,从15-18世纪历经4次改建和扩建。中院的东立面是古典主义风格,最为人们推崇。法国总统密特朗请美国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金字塔形透明屋顶。藏品中有被誉为世界三宝的《维纳斯》雕像,《蒙娜丽莎》油画和《胜利女神》石雕,像更有大量希腊、罗马、埃及及东方的古董,还有法国、意大利的远古遗物。陈列面积5.5万平方米,藏品2.5万件。

非洲国家及地区的旅游景点介绍

非洲国家及地区的旅游景点介绍 南非—开普敦 开普敦(英语:Cape Town)是南非人口排名第二大城市,也是开普敦都会城区的组成部分、西开普省省会,开普敦为南非立法首都,因此南非国会及很多政府部门亦座落于该市。 开普敦以其美丽的自然景观及码头闻名,知名的地标有被誉为“上帝之餐桌”的桌山,以及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交汇点好望角。因其美丽的自然及地理环境,开普敦被称为世界最美丽的城市之一,亦成为南非其中一处旅游胜地。 开普敦最初环绕码头发展,因为由荷兰开往东非、印度和亚洲的商船都会路经此地作补给,久而久之便成为欧洲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sub-Saharan Africa)的第一个长期聚居点。其后欧洲人亦建立了他们的第一所军事基地好望堡(Castle of Good Hope),在约翰内斯堡的建立及在德兰士瓦发现大量的黄金和钻石之前,开普敦是非洲南部最大的城市。 开普敦拥有南非第二繁忙的机场开普敦国际机场,是世界旅客到南非的主要渠道之一。根据2007年南非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开普敦共有350万人口。陆地面积为2,499平方公里,相对其他南非城市来说面积较大,人口密度较小(1,158/平方公里) 市背山面海迤逦展开,西郊濒大西洋,南郊插入印度洋,居两洋

之会。市内多殖民时代的古老建筑,位于大广场附近,建于1666年的开普敦城堡是市内最古老的建筑。当年其建筑材料多来自荷兰,后用作总督官邸和政府办公处。 同世纪建筑的大教堂,坐落在阿德利大街,其钟楼至今仍保存完好。有8位荷兰驻开普敦的总督先后葬于此教堂内。在政府街公共公园的对面是1886年竣工又在1910年增建的国会大厦和美术馆。西面是建于1818年,收藏达30万册书的公共图书馆,城中还有1964年建立的国家历史博物馆。 城西的特布尔山,海拔1082米,因山顶平整如桌而得名,(英文“特布尔”意为桌),山峰绵延平展,气象巍然。其余脉有狮子头,信号山,魔鬼峰诸峰。国家植物园位于特布尔山的斜坡上。它的上方是建于1825年的最古老的博物馆,山脚下是开普敦大学。诸山及特布尔湾之间是城中最古老的部分。海滩附近,设有娱乐和休养设施,是南非主要的旅游地,尤宜于冬季休养。南郊有天文台。开普敦也是南非金融和工商业的重要中心,交通发达,从欧洲沿非洲西海岸通往远东,太平洋的航线都经过这里。特布尔湾为天然良港,可同时停泊深水海轮40多艘。第二次大战以来,在湾中拦海拓地,称为福肖尔区,已造地360英亩,并在此建立新的城区。 开普敦是欧裔白人在南非建立的第一座城市,这座南非白人心中的母城三百余年来数度易主,历经荷、英、德、法等欧洲诸国的统治及殖民,虽然地处非洲,但却充满多元欧洲殖民地文化色彩。开普敦集欧洲和非洲人文、自然景观特色于一身,开普敦因此名列世界最美

法国旅游经济概况

法国旅游经济概况(李赛明) 一、旅游市场庞大 法国有四个旅游资源区:地中海沿海及科西嘉岛、南部山地和高原、大西洋沿海和海峡、北部和西部平原。 1、典型地中海气候是该地区最有旅游吸引力的因素。天气极好,全部海岸极适宜于阳光 。 2、南部山地和高原这一旅游资源区自西向东包括法国西南部与西班牙交界处的比利牛斯山脉,中南部的中央高原和东南部的阿尔卑斯山脉。 3、大西洋沿海和海峡 法国西部濒临大西洋,南起法国与西班牙边界,北到法国与比利时边界;南部临比斯开湾,北部有英吉利海峡,其间有布列塔尼半岛将二者隔开。 4、.北部、西部平原和丘陵 这一地区包括巴黎盆地、卢瓦尔河谷及它们的边缘部分和加龙河谷,地形以平原为主,有的地方分布有丘陵。这里的历史和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 旅游业:法国平均每年接待外国游客7000多万人次,是世界第一旅游大国。超过 该国人口。2010年,法国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球最适合居住的国家。首都巴黎、地中 海和大西洋沿岸的风景区及阿尔卑斯山区都是举世闻名旅游胜地,此外还有一些历 史名城、卢瓦尔河畔的古堡群、布列塔尼和诺曼底的渔村、科西嘉岛等。法国一些 著名的博物馆收藏着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 法国成为世界一大旅游接待国的原因 (1)法国地处地中海沿岸,迷人的地中海亚热带风光对欧洲北部的游客有强大的吸引力; (2)法国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 (3)法国为欧洲浪漫中心,美食中心,时装中心 ,各种活动频繁,如戏剧节,戛纳电影节等 (4)法国的旅游接待和服务设施齐全,交通发达,旅游管理到位。 法国旅华市场的构成 商务客人在整个法国旅华市场中占24.40% 观光客 观光客人在整个市场中占比45.56% 30.04% 商务旅游 观光旅游 其他

世界十大旅游景点

世界十大旅游景点 1、尼加拉瓜 Ometepe位于离马拉瓜约两小时船程的尼加拉瓜湖,Ometepe被誉为自然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这是一个由双子火山口形成的小岛屿,这两座火山都是活动的。是你过去没有亲眼所见的景点。 2.哥斯达黎加 这里有世界顶级海滩之一,也是深受欢迎的哥斯达黎加的国家公园的所在地。ManualAntonio不会让你失望。越过整个丛林,你会看到三种不同类型的猴子。同时,它也是知名的冲浪去处。这里是你死之前一定要来的景点。 3.马尔代夫

麦兜弟弟最大的梦想就是去马尔代夫,那个水清沙白的小岛国成为多少人梦中的浪漫之地。但马尔代夫的美景全部位于低海拔,全国平均高度仅高出海面1.5米,八成的国土不高于1米。如果联合国对全球暖化下海面上升速度计算准确的话,最快一个世纪这些岛屿将被海水逐一吞噬。 4.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 拉斯维加斯是绝无仅有的一个城市,它是闻名全球的成人游乐场:全天候的刺激赌博,世界级的商店和餐馆,让拉斯维加斯成为了美国最吸引人的观光圣地之一。 5.意大利威尼斯

威尼斯被誉为世界上最浪漫的城市之一。你可以在威尼斯的河巷上泛舟,或者在中世纪的街道上随意漫步。 6.印度尼西亚巴厘岛 它是南太平洋最美丽的景点之一。居住在这里的热情人们让巴厘岛是如此的特别。从肉饼饭到火山,再到古朴的巴厘岛村落,巴厘岛一定是你终身难忘的旅程。 7.埃及开罗

要是在一份“必去的旅游景点”名单上没有埃及古老的金字塔,那么这份名单是不完整的。这些金字塔不仅散发着神秘的气质,而且也是真正值得一看的景点,同时,他们还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人造建筑之一。 8.法国巴黎 这里的博物馆,古色古香的露天咖啡馆,埃菲尔铁塔,会让你与这座城市坠入爱河。此外,巴黎也是你与特别的人一道前往的最佳目的地之一。 9.法国普罗旺斯

法国旅游地图中文版 法国旅游景点地图

法国旅游地图中文版法国旅游景点地图 如何形容法国呢?是巴黎的浪漫与繁华、是戛纳的星光与时尚、是阿维尼翁的小清新和文艺范儿、是阿尔勒的古罗马历史遗迹、还是尼斯和煦温润的阳光沙滩?您可以把巴黎当做世界的中心,沉浸在卢浮宫华美精致的艺术品里、徜徉在琳琅满目的商场中;您也可以去普罗旺斯看那片绚烂绽放的薰衣草、去尼斯的蔚蓝海岸遨游享受日光浴;您还可以在街头品尝正宗的法国小吃:像极了煎饼果子的可丽饼、世界最古老的奶酪之一布里奶酪,在米其林餐厅鉴赏法国大餐:法餐经典的开胃菜法式焗蜗牛、肥美滑嫩的鹅肝、醇香回味无穷的波尔多葡萄酒…… 春季:春天的来临大概是四月复活节的时候,仍需要穿毛衣,外套等衣物。 夏季:没有梅雨季,空气比较干爽。六月间中有密云,也会有些寒意,宜带备毛衣备不时之需。在七丶八月里,日间气温30度左右。 秋季:九月份开始进入秋季,雨水较多,气温亦较低,约12, 13度左右,建议准备简便的御寒衣物。 冬季:十一月份步入冬季,日短夜长,白天日照的时间少。厚大衣、羊毛衣等保暖的衣物是必需品。 法国旅游地图中文版法国旅游景点地图

在法国国内的交通方式多种多样,无论您乘坐航空、铁路、公路、地铁、公共汽车、计程车,甚至是自行车,都可以在法国境内自由穿梭。 飞机: 从中国去法国首选是坐飞机。北京、上海、广州、香港都有直达法国巴黎戴高乐机场的航班,飞行时间约11-14小时。 另外,法国巴黎、里昂、波尔多、尼斯等城市都有国际机场,无论您去法国哪里都很方便。 如果您从外国去法国,可以从莫斯科、中亚、东亚或英国出发,这里有很多直达法国的航班。多数航班在巴黎戴高乐机场降落,也有一些在奥尔良机场、尼斯机场降落。 火车: 如果你身在欧洲大陆,那么前往法国的另一种方便的交通方式就是铁路了。 法国铁路系统不仅可前往国内大部分地区,也与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瑞士、英国等国的铁路系统连通,乘坐国际列车来往于欧洲各国十分方便。 法国旅游地图 iTrip爱去自由法国自由行景点门票线路预订:https://www.360docs.net/doc/2018854260.html,/faguo/?lv=50074 (本文章由iTrip爱去自由网通过网络整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