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术说明书聚苯乙烯

合集下载

可发性聚苯乙烯技术安全说明书

可发性聚苯乙烯技术安全说明书

郑州中天建筑节能有限公司可发性聚苯乙烯安全技术说明书最新修订日期:2018 年06月08日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可发性聚苯乙烯化学品英文名称:Expandable polystyrene企业名称:郑州中天建筑节能有限公司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可发性聚苯乙烯(EPS)是小颗粒状树脂,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绝热保温、隔音材料、抗震保护性包装材料和防水性的道路水利建设领域。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本品易燃。

因粒子内部气体释放,可能会对眼、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

GHS 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五部分),该产品属于易燃固体,类别2;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

易燃固体。

危险信息:易燃;其粉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燃烧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

防范说明:可发性聚苯乙烯安全技术说明书第2页共6页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火花、明火。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使用防爆电器、通风、照明等设备。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或容器破损。

在阅读并了解所有安全预防措施之前,切勿操作。

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

事故响应:消防人员须穿全身消防服,佩戴空气呼吸器,在上风向灭火;合适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沙土。

如果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安全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环境温度不宜超过25℃;与可燃物、金属粉末、烃类溶剂、强氧化剂等分开存放。

废弃处置: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物理化学危险:易燃;其粉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燃烧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

健康危险:通常在应用该产品时,因粒子内部气体释放,可能会对眼、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

急性中毒:咳嗽、胸闷、咳少痰,出现气管和支气管炎的表现。

MSDS-PP聚苯乙烯

MSDS-PP聚苯乙烯

MSDS-PP聚苯乙烯产品信息
- 产品名称:MSDS-PP聚苯乙烯
- 产品代码:PP-MSDS
- 化学名:聚苯乙烯
- 分子式:(C8H8)n
- 产品外观:白色固体
危险特性
- 可燃性:易燃,遇火源可燃烧
- 爆炸性:无爆炸性
- 自燃性:不易自燃
- 毒性:无毒,但可能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性- 腐蚀性:不具有腐蚀性
- 其他危害:
- 可能会产生有毒气体
使用注意事项
- 处理过程中请佩戴安全眼镜和手套
- 避免吸入粉尘
- 避免刺激眼睛和皮肤
应急处理
- 漏洞处置:用适当材料封堵漏洞
- 泄露处理:用大量水冲洗
- 废弃物处理:遵守当地相关法规进行处置物理性质
- 分子量:可变
- 熔点:160-200℃
- 沸点:不适用
- 相对密度:1.04-1.06
- 可溶性: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
稳定性与反应
- 稳定性:稳定
- 可燃性:可燃
- 避光性:无特殊要求
- 避免接触物质:强氧化剂
包装与储运
- 包装:常规防护包装
- 储存条件: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毒性与环境影响
- 毒性效应:对人体可能有刺激性
- 水生环境影响:有可能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影响相关法规
- 遵循当地国家法规进行储存、处理和废弃物处理
以上为MSDS-PP聚苯乙烯的相关信息。

请在使用之前仔细阅读并遵循相应的安全措施。

(根据您要求的文档长度,以上仅为简要信息,具体内容请参考正式的MSDS文件)。

苯乙烯安全技术说明书

苯乙烯安全技术说明书

苯乙烯安全技术说明书苯乙烯安全技术说明书目录: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九部分:生态学资料第十部分:废弃处置第十一部分:运输信息第十二部分:法规信息第十三部分:其他信息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苯乙烯化学品英文名称:XXX技术说明书编码:236生产企业名称:未知地址:未知生效日期:未知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苯乙烯理化特性:稳定性和反应活性毒理学资料:未知生态学资料:未知含量:≥99.5%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CAS No.: 100-42-5危险性类别:未知侵入途径:未知健康危害:苯乙烯会对眼和上呼吸道粘膜造成刺激和麻醉作用。

高浓度下,会立即引起眼痛、流泪、流涕、喷嚏、咽痛、咳嗽等症状,继之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等;严重者可有眩晕、步态蹒跚。

苯乙烯液体污染眼部会致灼伤。

长期接触会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有头痛、乏力、恶心、食欲减退、腹胀、忧郁、健忘、指颤等症状。

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长期接触有时会引起阻塞性肺部病变。

皮肤会变得粗糙、皲裂和增厚。

环境危害:苯乙烯会对水体、土壤和大气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苯乙烯易燃,为可疑致癌物,具有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苯乙烯的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遇酸性催化剂如路易斯催化剂、齐格勒催化剂、硫酸、氯化铁、氯化铝等都能产生猛烈聚合,放出大量热量。

苯乙烯的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聚苯乙烯 PS MSDS

聚苯乙烯 PS MSDS

聚苯乙烯 PS MSDS聚苯乙烯 (PS) 材料安全数据表 (MSDS)1. 产品概述聚苯乙烯 (PS) 是一种热塑性塑料,由苯乙烯单体经过聚合反应制得。

它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绝缘性能和成型性,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电子产品、医疗器械等领域。

2. 成分/组成聚苯乙烯主要由苯乙烯单体聚合而成,可能含有少量的辅料,如稳定剂、抗氧化剂等。

3. 物理和化学性质- 外观:白色或透明颗粒状固体。

- 相对分子质量:约 100,000 - 200,000- 熔点:100-130°C- 密度:1.05-1.10 g/cm³- 热稳定性:良好- 电绝缘性:优良4. 危险性概述聚苯乙烯本身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具有显著的危险性。

然而,在特定条件下,如高温、摩擦、撞击等,聚苯乙烯制品可能会产生火花或热量,导致火灾或爆炸。

5.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 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伤部位至少 15 分钟。

- 如果眼睛受到污染,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 15 分钟,并立即就医。

吸入- 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保持其呼吸道的通畅。

- 如果呼吸困难,立即给予人工呼吸。

- 立即就医。

摄入- 立即给予大量清水,并诱导呕吐。

- 立即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至少 15 分钟。

- 立即就医。

6. 消防措施聚苯乙烯本身不燃烧,但制品在高温下可能会分解产生可燃气体。

因此,在火灾现场,应使用二氧化碳、干粉或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

避免使用水灭火,因为水可能会加剧火势。

7. 泄露/溢出处理- 立即用砂子或惰性吸收材料(如蛭石)吸收泄漏物。

- 避免泄漏物进入排水系统,以防止污染环境。

- 将泄漏物和吸收材料一起安全处置。

8. 操作和存储注意事项- 操作时,请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尘口罩、防护眼镜和手套。

- 避免摩擦、撞击或接触高温源,以防止火灾或爆炸。

- 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远离高温、火源和腐蚀性物质。

- 儿童和宠物无法接触存放区域。

苯乙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文MSDS(完整版)

苯乙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文MSDS(完整版)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苯乙烯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苯乙烯化学品英文名:phenylethylene;styrene供应商名称:供应商地址:供应商电话:邮编:供应商传真:电子邮件地址: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于制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离子交换树脂等。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易燃液体和蒸气,吸入有害。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3;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致癌性-类别2;生殖毒性-类别2;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2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H226:易燃液体和蒸气H315:造成皮肤刺激H319:造成严重眼刺激H351:怀疑致癌(如果最终证明没有其他接触途径会产生这一危害时,应说明其接触途径)H361:怀疑对生育能力或胎儿造成伤害(如果已知,说明特异性效应;如果确证无其他接触途径引起危害,说明接触途径)H372:长时间或反复接触(如果可确证无其他接触途径引起该危害,说明接触途径)对器官造成伤害(如果已经知道,说明所受损害的器官)H401:对水生生物有毒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10: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P233:保持容器密闭。

P240: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等势联接。

P241: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

P242: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P243: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

P201:使用前获特别指示。

P202:在明白所有安全防范措施之前请勿搬动。

P260: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0: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73: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应急响应:P303+P361+P353: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P370+P378:火灾时,使用灭火。

EPS安全技术说明书

EPS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EPS)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可发性聚苯乙烯企业命名或商业名称:EPS\可发性聚苯乙烯化学品英文名称:Expandable Polystyrene企业名称:企业地址:邮编:电话:传真:企业应急电话:生效日期: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一般有关成分及其浓度和危险性的说明制品说明可发性聚苯乙烯(CAS号9003-53-6)含有戊烷作为发炮剂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一.危险性的组成/成分成分名称CAS号含量危险性危险性特征戊烷9003-53-6 <8% 易燃 5.6 5.22二.危险性的鉴定等级分类9类有害于水生有机物,长期会对水生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使用时会形成可燃性/爆炸性的空气混合气.最重要的物化危险性:这产品释放的戊烷是一种可燃性的碳氢化合物.人类的健康:释放的戊烷会引起刺激和麻醉.环境:无特殊的危害(参阅"生态的信息").释放出的戊烷是一种具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VOC).有关使用和误用的症状:参阅第四部分.其它危害:无.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症状和影响:高浓度的戊烷会刺激和影响神经系统.吸入:症状:头痛,眩晕,失去协调.急救:移往新鲜空气处.若是无法马上痊愈,需进行医疗.所产生的延误影响:无.皮肤:症状:刺激.急救:以肥皂和水清洗皮肤.所产生的影响:无.眼睛:症状:刺激.急救:用水冲洗眼睛.若是无法马上痊愈,要进行医疗.所产生的影响:无.吞食:症状:无.急救:正常情况下吞食无危险性.若发生摄取问题维持呼吸道的畅通并寻找医疗.注意受害者的口不要受到阻碍.尽可能则移开,但不要强迫将手指或硬物介于受害者的牙齿之间.所产生的影响:无.工作岗位是需进行特殊和立即的治疗:无.第五部分消防措施适宜的灭火介质:喷水,干式化学粉,二氧化碳.无须基于安全的灭火介质:水柱.其它信息:喷水时维持邻近的容器冷却.特别暴露而引起制品碳燃本产品并非归类为可燃性但会燃烧.危烧产生气体的危险性:险的燃烧产品包括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特殊的灭火保护设施:全套防火衣和独立的呼吸器材.第六部分意外事件处理措施安全信息:气体与空气混合会形成爆炸性.人员的预防:移开火源.禁止吸烟.避免火花.进行防止静电的措施.避免站在产品松落地方造成滑溜的危险.环境的预防:防止继续流失或泄漏以及防止进入排水口.清除方法少量泄漏:铲除置于有标签,封密的容器内进行后续的安全清除工作.大量泄漏:迁移到有标签封密的容器内进行产品回收或安全清除工作.其它信息:参阅第十三部分第七部分装卸和储藏一.装卸安全性的预防封锁,局部和一般性的通风设施:在作业区是设置局部的排气抽设备。

EPS安全技术说明书

EPS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EPS)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可发性聚苯乙烯企业命名或商业名称:EPS\可发性聚苯乙烯化学品英文名称:Expandable Polystyrene企业名称:企业地址:邮编:电话:传真:企业应急电话:生效日期: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一般有关成分及其浓度和危险性的说明制品说明可发性聚苯乙烯(CAS号9003-53-6)含有戊烷作为发炮剂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一.危险性的组成/成分成分名称CAS号含量危险性危险性特征戊烷9003-53-6 <8% 易燃 5.6 5.22二.危险性的鉴定等级分类9类有害于水生有机物,长期会对水生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使用时会形成可燃性/爆炸性的空气混合气.最重要的物化危险性:这产品释放的戊烷是一种可燃性的碳氢化合物.人类的健康:释放的戊烷会引起刺激和麻醉.环境:无特殊的危害(参阅"生态的信息").释放出的戊烷是一种具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VOC).有关使用和误用的症状:参阅第四部分.其它危害:无.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症状和影响:高浓度的戊烷会刺激和影响神经系统.吸入:症状:头痛,眩晕,失去协调.急救:移往新鲜空气处.若是无法马上痊愈,需进行医疗.所产生的延误影响:无.皮肤:症状:刺激.急救:以肥皂和水清洗皮肤.所产生的影响:无.眼睛:症状:刺激.急救:用水冲洗眼睛.若是无法马上痊愈,要进行医疗.所产生的影响:无.吞食:症状:无.急救:正常情况下吞食无危险性.若发生摄取问题维持呼吸道的畅通并寻找医疗.注意受害者的口不要受到阻碍.尽可能则移开,但不要强迫将手指或硬物介于受害者的牙齿之间.所产生的影响:无.工作岗位是需进行特殊和立即的治疗:无.第五部分消防措施适宜的灭火介质:喷水,干式化学粉,二氧化碳.无须基于安全的灭火介质:水柱.其它信息:喷水时维持邻近的容器冷却.特别暴露而引起制品碳燃本产品并非归类为可燃性但会燃烧.危烧产生气体的危险性:险的燃烧产品包括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特殊的灭火保护设施:全套防火衣和独立的呼吸器材.第六部分意外事件处理措施安全信息:气体与空气混合会形成爆炸性.人员的预防:移开火源.禁止吸烟.避免火花.进行防止静电的措施.避免站在产品松落地方造成滑溜的危险.环境的预防:防止继续流失或泄漏以及防止进入排水口.清除方法少量泄漏:铲除置于有标签,封密的容器内进行后续的安全清除工作.大量泄漏:迁移到有标签封密的容器内进行产品回收或安全清除工作.其它信息:参阅第十三部分第七部分装卸和储藏一.装卸安全性的预防封锁,局部和一般性的通风设施:在作业区是设置局部的排气抽设备。

聚苯乙烯树脂(MSDS)

聚苯乙烯树脂(MSDS)

聚苯乙烯树脂(MSDS)1. 标识信息- 产品名称:聚苯乙烯树脂- 英文名称:Polystyrene resin- CAS号:9003-53-62. 成分信息- 聚苯乙烯树脂是由苯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主要成分为苯乙烯。

3. 危险性概述- 3.1 对皮肤有刺激作用,接触后可引起发红、发炎等不适。

- 3.2 可燃,遇明火可引起火灾。

- 3.3 加热过程中会释放有害气体,如苯、苯乙烯等。

4. 急救措施- 4.1 吸入: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中,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有呼吸困难,立即就医。

- 4.2 飞溅眼睛: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同时就医。

- 4.3 接触皮肤: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和水冲洗,如有不适,就医。

- 4.4 吞食:不要催吐,立即就医。

5. 灭火措施- 5.1 禁止使用水直接灭火,可使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剂。

- 5.2 在火灾现场,应戴自给式呼吸器和防护服。

6. 泄漏应急处理- 6.1 停止泄漏源,远离泄漏区域。

- 6.2 将泄漏物收集到合适的中,或用干净的吸收材料擦拭干净。

- 6.3 对大面积泄漏,应采取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放到环境中的措施。

7. 操作和存储注意事项- 7.1 操作时应佩戴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呼吸器等个人防护装备。

- 7.2 避免长时间接触,注意保持场所通风。

- 7.3 存储时应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保持干燥、阴凉的仓库。

8. 接触控制/个人保护- 8.1 工作场所应配备必要的通风设备。

- 8.2 接触聚苯乙烯树脂时,应佩戴防护手套、防护眼镜和呼吸器等个人防护装备。

9. 泄漏处置- 9.1 切勿使用水冲洗,可用干净的吸收材料覆盖泄漏物,然后用合适的收集。

- 9.2 泄漏物应妥善处理,不得排放到下水道或环境中。

10. 灭火器材- 10.1 灭火剂推荐: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等。

- 10.2 在火灾现场,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进行灭火。

11. 废物处置- 11.1 废物应按照相关法规丢弃,不得随意丢弃到环境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技术说明书聚苯乙烯
一、产品简介
聚苯乙烯是一种热塑性塑料,常用来制作泡沫材料,如泡沫塑料、泡沫玻璃等。

聚苯乙烯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能、轻质、耐水、防震、隔热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包装、电子、汽车等领域。

二、安全技术说明
1、聚苯乙烯具有易燃性,避免接触明火、高温物品。

2、在进行切割、加工、加热等过程中,应佩戴呼吸防护设备和防护手套,避免产生有害气体。

3、在处理废弃聚苯乙烯时,应按规定进行分类、储存、运输和处置。

不可随意丢弃,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伤害。

4、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避免擦挤和撞击,防止产生损坏和泄漏。

储存温度应在0℃—30℃之间,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5、聚苯乙烯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防潮、防晒,避免长期暴露于阳光、水和潮湿环境中。

6、使用过程中避免聚苯乙烯产品的良好性能受到化学、机械等外力的破坏,以保证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7、对于泡沫塑料等聚苯乙烯制品,特别是用于包装或运输物品时,应选用符合安全要求和规范的材料和制作工艺,以确保物品在运输过程中不易受到损坏和影响使用。

三、应急措施
1、一旦发生聚苯乙烯火灾,应立即关闭电源和相关燃气供应设备,迅速撤离人员,及早通知消防部门。

2、火灾时不可使用水进行灭火,应选用沙子、二氧化碳等灭火剂,以防止火势扩大。

3、发现聚苯乙烯泄漏时,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避免其扩散和污染。

如果泄漏较大,应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呼叫专业人员进行处置。

4、在处理废弃聚苯乙烯时,应按规定进行分类、储存、运输和处置,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伤害。

四、总结
聚苯乙烯虽然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遵守相关的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以确保其安全性能和环保性能。

在发现问题时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并呼叫专业人员进行处置,以避免不必要的人员伤害和环境破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