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精细化工》课程作业
西工大2021年4月机考《精细化工工艺学》作业参考答案非免费

西工大2021年4月机考《精细化工工艺学》作业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答案网叫福到(这四个字的拼音)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1.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配伍使用。
A.能B.不能C.不确定正确答案:B2.塑料加工用助剂与聚合物之间要有良好的()。
A.相容性B.溶解性C.化学活性3.()可作为合成材料的阻燃剂。
A.聚氯乙烯B.磷酸三苯酯C.己二酸二辛酯4.有一种合成树脂漆的代号是C04,这种涂料属于()。
A.氨基色漆B.醇酸磁漆C.醇酸调和漆5.双酚A型环氧树脂胶黏剂所用的固化剂是()。
A.胺类B.盐类C.酸类6.热固性酚醛树脂的合成,一般在()介质条件下反应。
A.pH小于3B.pH为4~7C.pH为8~117.精细化工生产大多采用()操作方式。
A.间歇式C.反应式8.增塑剂的作用按照与聚合物相容性的优劣划分。
其中()剂与聚合物相容性好,不仅能进人聚合物分子链的无定型区,而且能插入分子链的结晶区,不会造成渗出、喷霜等现象,可单独使用。
A.辅助增塑剂B.主增塑剂C.增量剂9.食品添加剂中,甘油单硬脂酸酯是一种()。
A.着色剂B.润滑剂C.乳化剂10.O/W型洗面奶指的是()。
A.水包油型B.混合型C.油包水型11.DOP代表的増塑剂的名称是()。
A.烷基苯磺酸钠B.环氧树脂C.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2.W/O型洗面奶指的是()。
A.水包油型B.油包水型C.混合型13.生产化妆品时,香精及防腐剂一般在()时加入。
A.反应开始时B.反应升温到最高点时C.反应后期14.下面几种抗氧剂中,属于油溶性合成抗氧化剂的是()。
B.没食子酸丙脂C.植酸15.表面活性剂的亲油基一般是由()基团构成。
A.醚基-O-B.羧基-COO-C.长链烃基16.AEO代表的表面活性剂的名称是()。
A.十二烷基苯磺酸钠B.季铵盐C.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7.下面几种抗氧剂中,属于油溶性合成抗氧化剂的是()。
23秋国家开放大学精细化工生产技术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精细化工生产技术》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精细化工生产技术》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专科)的一门统设必修课,4学分,72学时,其中实训12学时,开设一学期。
课程代码:02460形考任务11.实验纯级别的试剂可以用来配置标准溶液。
A.正确B.错误2.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积永远趋于最小。
A.正确B.错误3.HLB值能反映出亲水基和亲油基之间在大小和力量上的平衡关系。
A.正确B.错误4.表面活性剂的稳泡性取决于表面膜的强度。
A.正确B.错误5.HLB值越大,其亲油性越好。
A.正确B.错误6.下列表面活性剂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是()。
A.N-酰基氨基羧酸盐B.脂肪醇聚氧乙烯醚C.脂肪胺盐D.咪唑啉乙酸钠7.下列表面活性剂属于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是()。
A.脂肪酸聚氧乙烯酯B.十二烷基甜菜碱C.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D.脂肪醇硫酸酯盐8.下列属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是()。
A.十二烷基硫酸钠B.十二烷基苯磺酸钠C.苯扎溴铵9.“精细化工”一词是由哪个国家最先提出的是()。
A.中国B.美国C.日本D.德国10.“精细化工”是什么年代开始重现的()?A.60年代B.70年代C.80年代D.90年代11.下列叙述中那一个不是精细化工的特点()?A.多品种,小批量B.多品种,大批量C.技术密集度高D.投资小,附加价值高,利润大12.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GB12493-1990)”中规定,食品添加剂按照其主要功能分为()类。
A.19B.20C.21D.2213.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的规定,下面哪种物质不属于食品添加剂()。
①三聚氰胺、②苯甲酸钠、③烟酸克仑特罗(“瘦肉精”)④苏丹红、⑤酱油、⑥甘油、⑦白砂糖、⑧香辛料A.①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③④⑤⑦D.①③④⑤⑦⑧14.下面哪种防腐剂可用于绿色食品加工和保藏,是目前被认为最安全的食品防腐剂之一,是使用最多的防腐剂是()。
《精细化工》题库 参考答案

33 . 选择与填空 :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制备主要分为培养发酵、分离提取、纯化三 大步骤。
34. 选择填空 与 问答 : 生物表面活性剂能显著降低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 。 除此之外,还具有其
他特有的性能,如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许多生物表面活性砸基因非常好,另外,由于
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天然产物 , 还具有更好的监篮篮 。
59. 60.
填空 : 单体香料的评价 : 在对单体香料进行评价时,多从( 1 )香气质量 ; (2)香气强度; (3)香
35 . 36. 37 . 问答 : 表丽活性剂复配的原则是 : 通过几种表面活性剂的混合复阻,可使制剂或配方的效 果更好,各类表面活性剂之间具有较好的配伍性,或者说相容性 。 解释 与选择:染料 : 是能使其他物质获得鲜明而坚牢色泽的有机化合物。 选择填空与 问答:染料应用的途径:基本上有三方面 : 尘盈垒,染料由外部进入到被染物 的内部,而使被染物获得颜色,如各种纤维、织物、皮革等的染色 : ②盖鱼,在物体形成 最后固体形态之前,将染料分散于组成物之中,成型后即量子产率 , @对被作用的物体具有较好的亲和性,但相
互间不可发生化学作用:④有较好的热化学和光化学稳定性。 49. 问答:荧光增自剂对被作用物能起增白作用的原理: 是因为荧光增白 剂吸附在被作用物上 后吸收了波长为 350nm 左右的紫外光,同时反射了波长 450nm 左右的蓝色或蓝紫色的可见 光,这种反射光与原来被作用物上的泛黄色调相补,给人眼的感觉是物体的白度和鲜艳度 增加了,也就是说物体被增白增艳了。 50. 问答:荧光增白剂的增自 与漂白剂的漂白 :利用荧光增白剂增白物体是一种光学效应,不 会对纤维组织造成损伤。化学漂白剂的漂白,是利用它的氧化作用使纤维中的色素褪色, 显然这种漂白会不同程度地损伤纤维组织。然而 , 荧光增白剂对 紫外线相当敏感,用其处 理过的产品如长期曝晒在日光下 ,其自度会因 荧光增臼剂分子的逐渐被破坏而下降 。 5 1.问答:荧光增自剂和荧光染料的共同点 是两者都可发出荧光,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吸收了 不可见的紫外光,发出波长较短的可见荧光;而后者则吸收可见光井发出波长较长的可见 我光。
《专题二 第三节 高分子材料》作业设计方案-中职化学高教版加工制造类

《高分子材料》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基础知识,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分类、性质、应用及发展趋势,提高学生对高分子材料的认识和理解。
二、作业内容1. 阅读教材,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分类及基本性质。
2. 搜集并整理至少三种常见高分子材料(如塑料、橡胶、纤维等)的名称、特点及应用领域。
3. 结合生活实际,分析高分子材料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医疗健康等方面的应用,并讨论其优缺点。
4. 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发展趋势,讨论未来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方向和可能的应用场景。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应独立完成,不得抄袭或从网上直接下载。
2. 作业中应包含图片、数据和实例,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 作业字数不少于300字,语言简明扼要,条理清晰。
4. 提交作业时请附上自己的姓名和学号,以便于教师批改和统计。
四、作业评价本次作业旨在检验学生对高分子材料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和发展趋势的了解程度。
评价标准如下:1. 完成情况:是否按时提交作业,是否按照要求独立完成,是否有抄袭或从网上直接下载等情况。
2. 内容质量:对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分类及基本性质的理解是否准确,对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名称、特点及应用的描述是否正确,是否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和讨论。
3. 文献引用:是否正确引用和标注相关文献,是否有错别字或语法错误等。
根据以上标准对作业进行评价,并给出相应的成绩,以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高分子材料的相关知识。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作业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难点,以便于调整教学策略和进度。
五、作业反馈请在完成作业后,将作业内容以图片或文档的形式提交至教学平台。
教师将在课后对作业进行批改,并将结果反馈给学生。
如对作业评价有异议,请及时与教师沟通。
以上就是“中职化学课程《高分子材料》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竭诚为您解答。
《专题二第三节高分子材料》作业设计方案-中职化学高教版21加工制造类

《高分子材料》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帮助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常见的高分子材料类型,通过学习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性质及用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其化学实践操作能力。
二、作业内容1. 理论学习:学生需自学《高分子材料》课程中关于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合成方法等内容,并完成相关学习笔记。
2. 实验预习:预习高分子材料实验室的实践操作环节,了解实验所需的材料、仪器和基本操作步骤,熟悉实验安全操作规范。
3. 作业题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简述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及分类。
(2)举例说明三种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及其应用领域。
(3)描述高分子材料合成的一般步骤及常见合成方法。
(4)分析高分子材料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4. 实验报告撰写:在完成实验后,学生需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分析和实验结论等部分,重点描述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学习要求:学生需认真阅读教材,理解并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做好学习笔记。
2. 实验预习要求:学生需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熟悉实验步骤和操作规范,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和顺利。
3. 作业题目要求:学生需独立思考,准确回答问题,结合实际举例说明,字迹工整,答案完整。
4. 实验报告要求:实验报告需按照规定的格式撰写,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实验结果分析要客观真实。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包括:1. 理论学习笔记的完整性和理解程度。
2. 实验预习的充分性和规范性。
3. 作业题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实验报告的规范性、条理性和客观性。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并给出详细的评语和建议。
对于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帮助学生改正。
同时,教师还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调整教学计划,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的主要目标是:1. 深化学生对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的理解;2. 学会分析和辨别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及其应用领域;3. 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专题二第三节高分子材料》作业设计方案-中职化学高教版21加工制造类

《高分子材料》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的目的是巩固学生对高分子材料基本概念的理解,加深对高分子材料分类及性质的掌握,提高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为后续学习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及加工等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作业内容1. 理论学习:学生需预习《高分子材料》第一课时内容,重点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及性质。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相关章节,并做好笔记。
2. 知识点梳理:学生需将所学的高分子材料知识点进行整理,形成知识框架图或思维导图,以便于理解和记忆。
3. 案例分析:选择典型的高分子材料案例,如聚乙烯、聚酯等,分析其结构、性质、应用及制备过程,并撰写简短的分析报告。
4. 实验操作:学生需完成与高分子材料相关的实验操作,如高分子材料的溶解性实验、黏度测定等。
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严格遵守实验规程,记录实验数据。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学习:学生需认真阅读教材,理解并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及性质。
笔记应详细、清晰,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2. 知识点梳理:知识框架图或思维导图应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能够清晰地反映出高分子材料的知识结构。
3.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报告应包括案例的背景介绍、结构分析、性质与应用、制备过程等方面,要求分析深入、逻辑清晰。
4. 实验操作:学生应按照实验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与规范。
实验数据应真实、准确,记录清晰。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从理论学习、知识点梳理、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包括知识的掌握程度、逻辑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方面。
对于优秀的作业,教师将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存在问题的作业,教师将指出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在批改作业后,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给出反馈。
对于存在的问题,教师将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和建议;对于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教师将给予肯定和鼓励。
同时,教师还将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宋启煌-精细化工习题及答案汇总

宋启煌-精细化工习题及答案汇总第一章绪论1、简述精细化工的特点。
多品种、小批量、技术密集度高、综合生产流程和多功能生产装置、大量采用复配技术、投资少、附加值高、利润大。
第二章表面活性剂□1、表面张力是一种能引起液体表面自动收缩的力,它的单位为mN/m 。
3、表面张力是液体本身所具有的基本性质,温度升高,表面张力不变。
( × )(√)5、在常温常压下,乙醇、水银、水几种液体其表面张力大小排序为:水银>水>乙醇。
6、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质都是表面活性剂。
( × )表面活性剂是这样一类物质,它能吸附在表(界)面上,在加入很少时即可显著改变表(界)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包括表面张力),从而产生一系列应用功能(如润湿、乳化、破乳、起泡、消泡、分散、絮凝、增溶等)。
8、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表现为具有亲油亲水双亲性的结构。
、表面活性剂按照亲水基团在水中能否解离分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明活性剂。
10、根据表面活性剂解离后所带电荷类型分为:阳离子、阴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11、简述表面活性剂降低水表面张力的原理。
把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水中以后,由于它具有亲水亲油结构,它就会吸附于水的表面产生一定程度的定向排列:亲油基朝向疏水的空气,亲水基朝向水中,使原来的水/气界面变成了表面活性剂/气界面,从而降低表面张力。
12、描述胶束的结构。
胶束是表面活性剂在水中形成的一种自聚体结构。
这种结构表现为:表面活性剂的亲油基朝内聚居在一起形成一个疏水的内核,亲水基朝外形成一个亲水的外壳。
表面活性剂的这种结构使得表面活性剂能够稳定的存在于水中。
13、列举出表面活性剂的6种应用性能。
乳化,发泡,消泡,分散,增溶,润湿,洗涤,渗透,柔顺,抗静电,防水,缓蚀,杀菌。
当表面活性剂在水中达到一定浓度时,表面活性剂的两亲性结构会使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液内部发生自聚:疏水基团向里靠在一起形成内核,亲水基朝外与水接触以达到稳定存在状态。
《专题二 第三节 高分子材料》作业设计方案-中职化学高教版加工制造类

《高分子材料》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掌握高分子合成的基本方法,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阅读教材,总结高分子材料的分类、特点及应用领域。
要求学生对每种高分子材料进行简要的描述,并分析其优缺点。
2. 完成一份关于高分子合成实验的预习报告。
学生需了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等内容,并绘制实验装置图。
3. 针对一种高分子材料,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其性能特点。
学生需考虑实验条件、实验材料、实验方法等因素,并说明实验预期结果。
4. 完成一份关于高分子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的调查报告。
学生需搜集相关资料,了解高分子材料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应用,并分析其发展趋势。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内容应与课程知识点紧密相关,具有实际意义和可操作性。
2. 作业应独立完成,不得抄袭或代写。
3. 提交作业时,需附上相应的实验报告、调查报告或分析报告等辅助材料。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作业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分析是否合理,表述是否清晰,字数是否达标等。
2. 评价方式:教师评分+学生互评。
教师评分占主要地位,学生互评可作为参考。
五、作业反馈学生应将作业完成情况及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难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作业内容】1. 阅读教材,总结高分子材料的分类、特点及应用领域。
要求学生对每种高分子材料进行简要的描述,并分析其优缺点。
这部分的内容旨在帮助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的种类以及各自的特点和适用领域,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 完成一份关于高分子合成实验的预习报告。
学生需要提前了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等内容,并绘制实验装置图。
通过这个作业,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预习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为后续实验操作做好准备。
3. 针对一种高分子材料,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其性能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分子精细化工作业
班级:姓名:学号:
一、请简单叙述精细高分子化学品的含义及设计制备的方法。
答:1.精细高分子化学品的含义:
精细高分子化学品是指具有特殊的性能或功能、或者是能增进或赋予其它产品以专有性能或功能的、高分子量的精细化学品。
2.精细高分子化学品的设计制备方法:
精细高分子化学品的设计、制备主要有3种路线:
①功能单体的聚合——是指通过对带有可聚合官能团的功能单体进
行聚合,获得相应的精细高分子;
②大分子化学反应——是指通过大分子的化学反应,在高分子侧链中导入功能基团制备精细高分子;
③大分子功能化——是指特殊工艺、复合等对大分子功能化,获得相应的精细高分子。
二、请通过查阅文献并通过分子设计方法,设计一种耐油、耐寒且耐老化的丙烯酸酯橡胶。
答:
丙烯酸酯橡胶是由丙烯酸酯,通常是烷基酯为主要单体,与少量带有可提供交联反应的活性基团的单体共聚而成的一类弹性体。
其分子结构如下:
丙烯酸酯橡胶分子主链的饱和性以及含有极性酯基侧链决定了它的主要性能:
①饱和的分子主链结构使丙烯酸酯橡胶具有了良好的耐热氧化性和耐臭氧老化性;
②含有极性酯基侧链,使其溶度参数与多种油的溶度参数,特别是矿物油相差甚远,因而表现出良好的耐油性。
但酯基侧链的存在也损害了其低温性性能,
耐寒性较差。
综上,要设计出一种耐老化、耐油又耐寒的丙烯酸酯橡胶,则需要对其进行改性。
经过查阅相关文献,我们知道,目前已经有很多种丙烯酸酯橡胶改性工艺。
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般情况下,耐油性和耐寒性之间存在矛盾。
所以,要成功获得低温耐油性能,需要达到一定的耐油性—耐寒性平衡。
查阅相关文献,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获得ACM的低温耐油性能:
一、共混改性
可将不同类型的ACM之间进行共混改性。
ACM按耐寒性可分为标准型、耐寒型和超耐寒型。
标准型ACM耐热、耐油好,但是耐低温性能差;而超耐寒型耐低温性能好,但是耐油性比较差。
将两胶料适当共混后,可获得耐油耐低温的ACM。
另外,由于硅橡胶具有优良的耐高、低温性能,但是耐油性不佳,其与“冷脆热粘”的ACM共混,可以明显使ACM耐热性、耐寒性均得到提高,获得耐高、低温和耐油性之间平衡。
日本合成橡胶公司就通过此法生产出了,耐油耐低温的ACM。
二、引入低温耐油单体
通过引入低温耐油单体可以获得耐油耐低温性优良的ACM。
常用的低温耐油单体有:丙烯酸烷氧醚酯、丙烯酸甲氧乙酯、丙烯酸聚乙二醇甲氧基酯、顺丁烯二酸二甲氧基乙酯等。
2009年,日本的Tosoh公司就以丙烯[2-(2-氰基)-乙烯基]乙酯和丙烯酸(4-(2-氰基)-乙氧基)丁酯为第三单体,制备出了既耐油又耐寒的ACM。
此外,闫佳等又经过分子设计,通过醇酸酯法制备了二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MOEOEA),然后以MOEOEA为耐油耐低温单体,与EA、EB及硫化点单体VCA 进行乳液共聚,成功制备出了耐油、耐寒的ACM。
因为MOEOEA的侧基有4个亚甲基和1个甲基,有2个醚键,可以降低单体侧基旋转时的内势垒,提高分子链段的柔性,提高耐寒性,而且烷基被醚键隔开后,也有了良好的耐油性。
[参考文献]:
[1] 朱宝莉,低温耐油丙烯酸酯橡胶性能评价及应用研究.北京化工大学,2013:3-7.
[2] 谭海生,李克友.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橡胶性能的研究.橡胶工业,1997,44(4),206-208.
[3] 闫佳,丙烯酸酯橡胶分子的设计及耐寒性改性的研究.北京化工大学,2010,13-15.
三、请从原料、制备方法、改性方法及结构性能方面叙述:为什么聚苯乙烯型的精细高分子化学品种类繁多?并举3种聚苯乙烯型精细高分子化学品的例子。
答:
聚苯乙烯型精细高分子化学品种类繁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①原料:苯乙烯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是苯最大用量的
衍生物。
09年世界苯乙烯的消费量有2836万t,而预计2016年,全球苯乙烯的需求量将达3476万t,且PS是苯乙烯的最主要下游产品。
显然,聚苯乙烯的原料充足,容易获取。
②制备方法:聚苯乙烯是由苯乙烯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而成的,其聚合方法有本体聚合、悬浮聚合、溶液聚合和乳液聚合。
而不同的聚合方法可获得多种不同的产品。
本体聚合获得的PS纯净度高,主要用来制造对电性能要求高的制品;悬浮聚合,获得的PS分子量高分布窄但纯度不如本体聚合PS,可用来制造一般日用和工业用品及PS泡沫塑料;乳液聚合,主要用于涂料和PS泡沫塑料;溶液聚合,主要用于配制清漆。
③改性方法:聚苯乙烯可以通过有机化学中的取代、加成、消除、水解、酯化、氢化、卤化、醚化、硝化、磺化、环化等反应制备出具有特种功能的精细高分子化学品。
且聚苯乙烯经化学反应得到的氯甲基化聚苯乙烯、氨基化聚苯乙烯和金属锂取代聚苯乙烯,又可进一步进行一系列化学反应。
如下:
④结构性能:聚苯乙烯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透明度好,透光率高达88%-90%;尺寸稳定性好、收缩率低;导热率低,PS泡沫塑料是良好的绝热保温材料;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且其电性能与频率无关;化学稳定性良好;由于苯基可以吸收能量,故耐辐射性优良;易成型等。
综上,聚苯乙烯的原料容易获取、聚合制备方法多、改性方法多且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所以聚苯乙烯型精细高分子化学品种类繁多。
聚苯乙烯型精细高分子化学品实例:
聚苯乙烯型离子交换树脂、聚苯乙烯型吸附树脂、聚苯乙烯型涂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