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器具检查标准(修订版)
最新工器具检验检查标准

附件1工器具检验/检查标准序号工器具名称工器具类别基本要求检验/检查标准周期备注1 安全帽安全用具1.必须使用有效期内合格的安全帽,使用前应根据自己头型将帽箍调至适当位置,避免过松或过紧。
2.将帽衬衬带位置调节好并系牢,帽衬的顶端与帽壳内顶之间应保持20-50mm的空间。
3.安全帽的下颏带必须扣在颏下,并系牢,松紧要适度,以防帽子滑落、碰掉。
4.不要把安全帽歪戴,不要将帽沿戴在脑后方。
5.安全帽不得擅自改装。
6.安全帽的颜色、logo标记要统一1.安全帽的永久性标识(标准编号、制造厂家、生产日期、产品名称)应清晰齐全。
2.安全帽各组件应完好无缺失。
3.帽壳表面应无裂纹、无灼伤、无冲击痕迹,帽衬与帽壳连接应牢固,帽箍调节器开闭应灵活,卡位应牢固。
4.帽壳与帽衬顶部缓冲空间应在20-50mm。
5.在使用有效期内(自产品制造完成之日计算,塑料帽≦2.5年,玻璃钢帽≦3.5年)。
1次/半年.序号工器具名称工器具类别基本要求检验/检查标准周期备注规定,以区别其它单位。
7.不得在安全帽内再佩戴其他帽子。
2 安全带安全用具1.必须使用有效期内合格的安全带。
2.使用时安全带的挂钩或绳子应挂在结实牢固的构件上。
3.严禁用安全带来传递重物。
4.安全带上的各种部件不得任意拆掉,当需要换新绳时要注意加绳套。
5.安全带要挂在上方,高度不低于腰部(即高挂低用)。
6.利用安全带进行悬挂作业时,不能将挂钩直接勾在安全绳上,应勾在安全带的挂环上。
1.标识(产品标识和定期检验合格标识)应清晰齐全,各部件应完整无缺失、无伤残破损。
2.腰带、胸带、围杆带、围杆绳、安全绳应无灼伤、脆裂、断股、霉变,各股松紧一致,绳子应无扭结,腰带、围腿带表面不应有明显磨损,腰带应完整,带子接触部分应垫有柔软材料,边缘应圆滑。
3.缝合线应完整无脱线,有铆钉连接的应平整牢固可靠。
4.金属配件表面应光洁、无裂纹、1个月检查一次/6个月试验一次序号工器具名称工器具类别基本要求检验/检查标准周期备注7.安全带严禁打结使用,使用中要避开尖锐的构件。
安全工器具检查使用规定

安全工器具检查使用规定1检查及使用的总体要求1.1各班组应定期统一组织安全工器具的使用方法培训,凡是在工作中需要使用安全工器具的工作人员,都必须定期接受培训。
1.2安全工器具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
1.3对安全工器具的机械绝缘性能发生疑问时,应进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4绝缘安全工器具使用前应擦拭干净。
1.5使用绝缘安全工器具时应戴绝缘手套。
2安全帽的检查使用2.1帽壳完整无裂纹或损伤,无明显变形。
2.2帽衬组件(包括:帽箍、顶衬、后箍、下额带等)齐全、牢固。
2.3永久性标志清楚:A、制造厂名称及商标、型号;B、制造年、月、日;C、许可证编号,有效期(塑料帽≦2.5年)。
2.4安全帽的帽壳、帽箍、下腭带等附件,必须完好无损方可使用,并且妥善保管,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2.5安全帽戴好后,应将后扣拧到合适位置(或将帽箍扣调整到合适的位置),锁好下颚带,防止工作中前倾后仰或其他原因造成滑落。
2.6严禁坐压安全帽或在安全帽上打眼,禁止无帽带使用。
3安全带的检查使用3.1安全带使用期一般为3~5年,发现异常应提前报废。
3.2安全带的腰带和保险带绳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材质应有耐磨性,卡环(钩)应具有保险装置保险带绳使。
3.3使用安全带前应进行外观检查。
3.4组件完整,无短缺、无伤残,无破损。
检验周期一年一次。
3.5绳索、编织带无脆裂、断股或扭结。
3.6金属配件无裂纹焊接、无缺陷、无严重锈蚀。
3.7挂钩的钩舌咬口平整不错位,保险装置完整可靠;3.8活梁卡子的活梁灵活,表面滚花良好,与框边间距离符合要求。
3.9铆针无明显偏位,表面平整。
定期检查合格,有记录,未超期使用。
《常用安全工器具检查与试验项目、质量标准和周期》.doc

许工作荷重进行 10min 的静力试验后, 以 1.1 倍容许工作荷重作动力试验,结 果不应有裂纹、显著局部延伸现象 (2)一般的定期试验,以 1.1 倍容许工作
荷重进行 10min 的静力试验 检查:(1)绳索无脆裂断股现象
常用安全工器具检查与试验项目、质量标准和周期
序号 1
2
3 4
名称 白棕绳
千斤顶
安全带 安全帽
检查与试验质量标准
周期
检查:绳子光滑、干燥无磨损现象 试验:以 2 倍容许工作荷重进行 10min 的静力试
验,不应有断裂和显著的局部延伸 检查:(1)顶重头形状能防止物件的滑动
(2)螺旋或齿条千斤顶,防止螺杆或齿条 脱离丝扣的装置良好
(2)皮带各部接扣及铆接处完整牢固 试验:以 225kg 重物悬吊 5min,无损伤或局部延
伸现象 检查:无破损、牢固
检查:每月一次 试验:一年一次
试验:一年一次ຫໍສະໝຸດ 检查:每月一次 试验:六个月一次 检查:每月一次
安全工器具检验标准及周期表

安全工器具试验标准及周期表、绝缘工器具试验标准
位2009年。
线路用接地线按新试验期限第一次送检时间:城郊分局、局直属单位2006年;各县市局2007年;
2.线路用接地线仍用M代码表示;变电用接地线新增代码Mb,各单位应在10月底前将变
电用接地线在各自的安全工器具管理软件上用新代码完成更改工作。
、登高工器具试验标准
注: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用绝缘安全帽应每年一次做电绝缘工频耐压20kv/3min试验。
三、起重施工用具试验标准
注: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用绝缘紧线器,绝缘带(绳)按10kv绝缘绳试验标准:1分钟:允许荷重按额定荷重倍。
供电公司安全工器具的检查标准与报废范文(二篇)

供电公司安全工器具的检查标准与报废范文一、安全工器具的检查标准1.安全绝缘手套(1)外观检查:检查手套是否有明显的划痕、破损和褶皱等,若存在以上情况应立即更换。
(2)尺寸检查:检查手套的尺寸是否与工作人员的手型匹配,若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使用效果和安全性能,应及时更换。
(3)漏电检查:将手套涂抹一层淋湿的薄薄酸碱性电解质,观察手套表面是否有明显的电流流动,若有应立即更换。
(4)存放检查:手套应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不与其他尖锐或锐利物品接触,以免损坏手套。
2.安全头盔(1)外观检查:检查头盔表面是否有明显的裂纹、破损和凹陷等,若存在以上情况应立即更换。
(2)帽腰检查:检查帽腰部分是否压陷或变形,若有应立即更换。
(3)顶部电击测试:用特殊的测试电击设备进行电击测试,检查头盔顶部能否抵抗一定电击,若不能应立即更换。
(4)胶带检查:检查头盔上胶带是否松脱或破损,若有应及时更换。
3.绝缘靴(1)外观检查:检查靴子表面是否有明显的裂纹、破损和褶皱等,若存在以上情况应立即更换。
(2)尺寸检查:检查靴子的尺寸是否与工作人员的脚型匹配,若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使用效果和安全性能,应及时更换。
(3)电压测试:用特殊的电压测试仪检测靴子的绝缘电阻是否合格,一般要求阻抗在1兆欧以下,若超过规定值应及时更换。
(4)存放检查:绝缘靴应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避免与酸碱性物品接触,以免损坏绝缘靴。
二、安全工器具报废范文尊敬的公司领导:根据公司规定和安全生产要求,我将对我所负责的安全工器具进行检查和报废处理。
具体情况如下:1.安全绝缘手套:经过仔细检查,发现由于长时间使用和摩擦,手套表面出现多处明显划痕和褶皱,存在安全隐患,建议立即予以报废处理。
2.安全头盔:经过仔细检查,发现头盔表面出现多处裂纹和凹陷,帽腰部分也出现了明显的压陷,不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建议立即予以报废处理。
3.绝缘靴:经过仔细检查,发现靴子表面有多处明显的裂纹和破损,且绝缘电阻超出规定阻值,不能达到绝缘效果,不能继续使用,建议立即予以报废处理。
供电公司安全工器具的检查标准与报废标准(新版)

供电公司安全工器具的检查标准与报废标准(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供电公司安全工器具的检查标准与报废标准(新版)一、安全工器具的检查标准(一)电气安全用具的检查标准1、属于经过国家检测中心试验鉴定的合格产品;2、安全工器具应有统一、清晰的编号;3、有试验合格标签和试验记录,未超过有效期使用;4、绝缘部分的表面无裂纹、破损或污渍;5、绝缘手套卷曲不漏气,无机械损伤;6、携带型短路接地线导线、线卡及导线护套符合标准要求,固定螺丝无松动现象;7、携带型短路接地线编号应明显,注明使用的电压等级,并对号入座;8、现场放置的安全工器具不应有报废和不合格产品。
9、验电器的自检功能正常。
(二)脚扣检查标准1、金属母材及焊缝无任何裂纹及可目测到的变形;2、橡胶防滑条(套)完好,无破损;3、皮带完好,无霉变、裂缝或严重变形;4、小爪连接牢固,活动灵活;5、定期检查合格,有记录。
(三)移动梯台检查标准Ⅰ、梯子、高凳检查标准:1、有统一、清晰的编号;2、定期检查合格,有记录;3、木、竹、绝缘制构件连接牢固无腐蚀、变形;4、金属组件无严重锈蚀,无严重变形,连接牢固可靠(禁止使用钉子);5、防滑装置(金属尖角、橡胶套)齐全可靠;6、梯阶的距离不应大于40cm;7、人字梯绞链牢固,限制开度拉链齐全。
Ⅱ、移动式(车式)平台检查标准:1、有统一、清晰的编号,准许荷量标志醒目;2、平台四周有护栏,高度为1.2m;3、升降机构牢固完好,升降灵活;4、电气部分绝缘电阻合格,采取了可靠的防止漏电保护;5、液压操作操动机构完好,无缺陷;6、对电气及机械部分定期检查,有检查记录,缺陷能够及时消除;7、在检查周期内使用。
安全工器具检验标准

安全工器具检验标准常用安全工器具检查标准1.电容型验电器外观检查验电器各部分的联接应牢固、可靠,指示器应密封完好,表面应光滑、平整,指示器上的标志应完整。
检验报告、检验合格证齐全有效。
外观检查,无绞线松股、断股。
护套无严重破损、夹具无断裂松动。
检验报告、检验合格证齐全有效。
外观检查无发粘、裂纹、破口(漏气)、气泡、发脆等损坏。
检验报告、检验合格证齐全有效。
检验周期11次/1年。
2.携带型短路接地线外观检查无损坏。
检验报告、检验合格证齐全有效。
检验周期1次/5年。
3.绝缘手套外观检查无损坏。
检验报告、检验合格证齐全有效。
检验周期1次/半年。
4.绝缘靴外观检查无损坏。
检验报告、检验合格证齐全有效。
检验周期1次/半年。
5.安全帽帽壳完整无裂纹或破损,无明显变形。
帽衬组件(包括帽箍、顶衬、后箍、下颌带等)齐全、牢固、无破损。
在使用期限内。
组件完整、无短缺、无破损。
绳索、编织带无脆裂、断股或扭结。
皮带各处接扣及铆拉处完整牢固。
保险装置完整、可靠。
225kg(2205N)拉力试验。
在使用期内使用。
检验周期1次/半年。
6.安全带外观完好,无损坏。
检验报告、检验合格证齐全有效。
检验周期1次/1年。
7.安全绳、防坠器、安全自锁器外观完好,无损坏。
安全绳无断股、扭结。
安全绳拉出时,应发出“嗒”“嗒”的声音。
用力猛拉安全绳应能锁制。
松开手时,安全绳应能自动回收到器内。
如安全绳未能完全回收,只需稍拉出一些安全绳即可。
检验报告、检验合格证齐全有效。
检验周期1次/半年。
8.防电弧服外观完好,无损坏、斑点、污物。
防电弧服放电弧性能不低于40卡。
检验报告、检验合格证齐全有效。
检验周期1次/1年。
9.防护眼镜外观检查镜片无裂纹或破损。
镜框完好,无损坏。
检验报告、检验合格证齐全有效。
检验周期1次/半年。
10.梯子、升降平台梯子的横挡和立柱应完好、牢固。
立柱和横挡的连接应牢固。
梯脚应有防滑垫。
人字梯的铰链和限制开度的拉链应坚固。
升降平台的各部件完好、坚固。
新版安全工器具检验标准及周期表-新版.pdf

最低动作电压应达到 0.25 倍额定电压
泄漏电流≤ 2mA
至梯子脚 0.6 米之间施加 试验电压 ( 踩档为非绝缘 材料 )
日本产
直流电阻小于 100kΩ
14
接地线
10/35/110
/220/500
个人保 安 15
线
16
屏蔽服
45/95/220 /440/580
1 (500kV 5 分钟 )
国家电网安监 {2005}83 号(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
国家电网安监 {2005}83 号(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
安全工器具试验标准及周期表
一、绝缘工器具试验标准
序
电压等级
试验电压
号
名称
(kV)
(kV)
绝缘棒、 带 1 电 作 业 绝 10/35/110
/220/500 缘工具
45/95/220 /440/580
2
绝缘垫
高压 / 低压 15/3.5
3 绝缘档板 10/35
30/80
低压
4/45/95/2
4
验电器
GB6568.2-2000
变电 用4年 / 线路 用2年
4年
1年
25mm2、35mm2 、50mm2,平均 每米直流电阻小于 0.79/0.56/0.4m Ω
10mm2、16mm2 、25mm2,平均 每米直流电阻小于 1.98/1.24/0.79m Ω 屏蔽服裤最远端点之间的 电阻不得大于 20Ω、手套 短袜间电阻不大于 15Ω、 鞋子电阻不大于 500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工器具的管理标准第一节总则第1条为了保证员工在生产活动中的人身安全,确保安全工器具的安全使用,规范安全工器具的管理,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和《电力安全手册》制定。
第2条本标准参照安全工器具包括电气安全用具、手持式电动工具、高空作业安全用具,起重作业工具。
第二节电气安全用具第3条电气安全用具包括绝缘杆、验电笔、绝缘手套、绝缘靴、携带型接地线。
第4条绝缘杆的使用和保管第一款使用前,应先检查是否超过试验有效期,检查绝缘杆的表面是否完好,各部分的连接是否可靠;第二款操作前,杆表面应用清洁的干布擦拭干净,使杆表面干燥、清洁;第三款操作者的手握部位不得越过护环;第四款绝缘杆的规格必须符合被操作设备的电压等级,切不可任意取用;第五款为防止因绝缘杆受潮而产生较大的电流,危及操作人员的安全,在使用绝缘杆拉合隔离开关或经传动机构拉合隔离开关和断路器时,均应戴绝缘手套;第六款雨天使用绝缘杆时,应在绝缘部分安装一定数量的防雨罩,保证湿闪电压合格。
在操作户外高压设备时,还应穿绝缘靴;第七款当接地网接地电阻不符合要求时,晴天操作也应穿绝缘靴,以防止接触电压、跨步电压的伤害;第八款绝缘杆应统一编号,存放在特制的木架上;第九款绝缘杆应每年进行一次电气试验,标准如下:第5条验电器使用注意事项第一款验电笔在使用前,应先在有电的部位试一下,检查验电笔是否完好,以防因验电笔故障造成误判断而导致触电事故;第二款低压验电笔因无高压验电器的绝缘部分,故决不允许在高压电气设备或线路上进行验电,以免发生触电事故,只能在100-500V范围内使用。
第三款验电器检验标准起动电压试验:高压电极由金属球体构成,在1m的空间范围内不应放置其他物体,将验电器的接触电极与一极接地的交流电压的高压电极相接触,逐渐升高高压电极的电压,当验电器发出“电压存在”信号,如“声光”指示时,记录此时的起动电压,如该电压在(0.15~0.4)倍额定电压之间,则认为试验通过。
工频耐压试验::高压试验电极布置于绝缘杆的工作部分,高压试验电极和接地极间的长度即为试验长度,根据表1中规定确定两电极间距离,如在绝缘杆间有金属连接头,两试验电极间的距离还应在此值上再加上金属部件的长度,绝缘杆间应保持一定距离,以便于观察试验情况。
接地极和高压试验电极以宽50mm的金属箔或用导线包绕。
对于各个电压等级的绝缘杆,施加对应的电压。
对于10~220kV电压等级的绝缘杆,加压时间1min;对于330~500kV电压等级的绝缘杆,加压时间5min。
缓慢升高电压,以便能在仪表上准确读数,达到0.75倍试验电压值起,以每秒2%试验电压的升压速率至规定的值,保持相应的时间,然后迅速降压,但不能突然切断,试验中各绝缘杆应不发生闪络或击穿,试验后绝缘杆应无放电、灼伤痕迹,应不发热。
若试验变压器电压等级达不到试验的要求,可分段进行试验,最多可分成4段,分段试验电压应为整体试验电压除以分段数再乘以1.2倍的系数。
第6条绝缘手套使用注意事项第一款使用前应检查是否超过有效使用期;第二款使用前,应进行外部检查,查看橡胶是否完好,查看表面有无损伤、磨损、划痕等,做卷曲实验要不漏气;第三款使用绝缘手套时,应将外衣袖口放入手套的伸长部位里;第四款因为对绝缘手套有电气的要求,所以不能用医疗或化学用的手套代替绝缘手套,同时也不能将绝缘手套作其它用途;第五款绝缘手套使用后应擦净、晾干,最好洒上一些滑石粉,以免粘连;第六款绝缘手套应统一编号,现场使用的绝缘手套最少应保持两副;第七款绝缘手套应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存放在专用的柜内,与其他工具分开放置,其上不得堆压任何物件,以免刺破手套;第八款试验标准在被试手套内部放入电阻率不大于100Ω的水,如自来水,然后浸入盛有相同水的金属盆中,使手套内外水平面呈相同高度,手套应有90mm的露出水面部分,这一部分应该擦干, 以恒定速度升压至表10规定的电压值,保持1min,不应发生电气击穿,测量泄漏电流,其值满足下表规定的数值,则认为试验通过。
第7条绝缘靴使用注意事项第一款使用绝缘靴前,应检查绝缘靴是否完好,是否超过有效试验期;第二款绝缘靴应统一编号,现场使用的绝缘靴应最少保持两双;第三款绝缘靴如试验不合格,则不能穿用;第四款绝缘靴应存放于干燥、阴凉的地方,并应存放在专用的柜内;第五款绝缘靴不得当作雨鞋或其他用途,其他非绝缘靴也不能代替绝缘靴用;第六款试验标准:将一个与试样鞋号一致的金属片为内电极放入鞋内,金属片上铺满直径不大于4mm的金属球,其高度不小于15mm,外接导线焊一片直径大于4mm的铜片,并埋入金属球内。
外电极为置于金属器内的浸水海棉, 以1kV/s的速度使电压从零上升到所规定电压值的75%,然后再以100V/s的速度升到规定的电压值,当电压升到下表规定的电压时,保持1min,然后记录毫安表的电流值。
电流值小于7.5mA,则认为试验通过第8条携带型接地线使用注意事项第一款接地线的选择应根据使用地点短路容量的需要来选定;第二款所有接地线均应统一编号,建立使用记录制度,专人保管;接地线统一编号后,存放在专用的接地线架上,按编号顺序摆放;第三款携带型接地线的装拆顺序应正确;第四款装设接地线必须由两人进行;第五款携带型接地线在每次装设以前应详细检查,软铜线无损坏,各处连接应牢固,损坏的接地线应及时修理或更换,禁止使用不符合规定的导线作接地线或短路线之用;第六款携带型短路接地线在通过短路电流后,一般应予以报废;第七款试验标准:成组直流电阻试验用于考核携带型短路接地线线鼻和汇流夹与多股铜质软导线之间的接触是否良好。
同时,也可考核多股铜质软导线的截面积是否符合要求,成组直流电阻试验采用直流电压降法测量,常用的测量方式为电流-电压表法,试验电流宜≥30A。
进行接地线的成组直流电阻试验时,应先测量各接线鼻间两两的长度,根据测得的直流电阻值,算出每米的电阻值,其值如符合下表的规定,则为合格。
第三节手持式电动工具第9条手持式电动工具包括电钻、电砂轮、电锯、切割机等。
第10条操作者要详细了解工具的性能,掌握正确使用的方法。
第11条工具在发出或收回时,保管人员必须进行一次日常检查,在使用前,使用者必须进行日常检查;日常检查至少应包括以下项目:第一款外壳、手柄无裂缝和破损。
第二款保护线连接正确,牢固可靠;第三款电源线完好无损;第四款电源开关动作正常、灵活、无缺损、破裂;第五款机械保护装置完好;第六款工具转动部分转动灵活、轻快、无阻塞现象;第七款电气保护装置完好;第八款工具如有绝缘损坏,电源线护套破裂、保护线脱落、插头插座裂开或有损于安全的机械损伤等故障时,应立即进行修理,在未修复前,不得继续使用。
第12条工具必须由专职人员每年至少检查一次。
第13条工具的定期检查除日常检查的项目外,还必须测量工具的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不应小于下表规定数值:第四节高空作业安全用具第14条安全帽第一款戴安全帽前应将帽后调整带按自己头型调整到适合的位置,然后将帽内弹性带系牢。
缓冲衬垫的松紧由带子调节,人的头顶和帽体内顶部的空间垂直距离一般在 25~50mm之间,至少不要小于32mm为好。
这样才能保证当遭受到冲击时,帽体有足够的空间可供缓冲,平时也有利于头和帽体间的通风第二款安全帽的试验:3kg重的钢球,从5m高处垂直自由坠落冲击下不被破坏,试验时应用木头做一个半圆人头模型,将试验的安全帽内缓冲弹性带系好放在模型上。
各种材料制成的安全帽试验都可用此方法。
检验周期为每年一次。
第15条安全带检查标准第一款组件完整、无短缺、无伤残;第二款绳索、编织带无脆裂、断股、扭结或变质;第三款皮革配件完好、无伤残不变质;第四款金属配件无裂纹、无焊接缺陷、无严重锈蚀;第五款挂钩的钩舌咬口平整不错位,保险装置完整可靠;第六款活梁卡子的活梁灵活,表面滚花良好,与边框间距符合要求;第七款铆钉无明显偏位,表面完整;第八款定期检验合格,有记录,未超期使用;第九款属合格产品,功能正常;第十一款安全带外表检查每月一次;第十二款安全带每半年做一次5min静拉力试验(大皮带2205N,小皮带1470N)。
第16条脚扣检查标准第一款金属母材及焊缝无裂纹以及可目测的变形;第二款橡胶防滑条完好,无裂损;第三款皮带完好,无霉变、裂纹及严重变形;第四款定期检验,有记录;第五款属合格产品,功能正常;第六款脚扣每月进行一次外表检查;第七款脚扣每半年进行一次5min荷重试验(980N)。
第17条安全网检查标准第一款边绳、网绳、筋绳无霉变、断裂及严重磨损,连接部分牢固;第二款网体无严重变形;第三款试验绳按规定进行试验合格,不超期。
第18条移动梯台检查标准第二款定期检验合格,有记录,不超期;第三款木、竹制构件无折裂、腐蚀;第四款金属构件无裂纹、无严重腐蚀或变形,连接部件完好;第五款梯脚有防滑装置;第七款标明允许负荷;平台周围有护栏;高度不低于1.05米;升降机构(含钢丝绳)完好,无严重锈蚀;第八款有电动操作的,电气部分绝缘合格,保护接地符合要求;有液压操作的,液压操作机构要完好无损;第九款有定期对电气和机械部分(包括钢丝绳)进行检验的记录,并在检验周期内使用。
第十款试验方法及标准将梯子置于工作状态,与地面的夹角为75°±5°,在梯子的经常站立部位,对梯子的踏板施加1765N的载荷,踏板受力区应有10cm宽,不允许冲击性加载,试验在此载荷下持续5min,卸荷后,梯子的各部件应不发生永久变形和损伤。
第五节起重安全工器具第19条、手拉葫芦第一款手拉葫芦应建立维修保养记录,保持各部件状态正常。
第二款使用前应认真检查各零部件的安全可靠性,转动部位应灵活;制动器应可靠;链条无断节和裂纹、开焊;悬挂手拉葫芦的支撑点如吊挂用的绳索及支架、横梁、吊环等应结实牢固,其承载能力应与该葫芦的起重能力相适应。
第三款起吊前应核实重物重量,选择适当吨位的葫芦,禁止超载使用;作业前均应试吊,检查制动器的可靠性。
第四款操作前应先缓慢起升,待起重链条涨紧后,再全面检查设备及重物的受力情况,要特别注意起重链条是否有扭结现象,发现扭结必须调整好,经检查无异常方可继续作业。
第五款拉链条时应均匀加力,不许猛拉,如果拉不动链条应立即停止,查明原因,排除故障。
10吨以上(含10吨)葫芦手拉链允许两人一起拉,其余小吨位只允许一人拉。
严禁用2台或2台以上手拉葫芦同时起吊重物。
第七款起吊重物过程中如需暂时将重物悬停,应将手拉链拴在起重链上;若需长时间停留,应在重物下方垫上木墩,不得使用手拉葫芦长时间固定吊物,防止自锁机构失灵而发生意外事故。
第八款严禁人员在起吊的重物下工作或活动。
作业时操作者不得站在重物上面操作,也不得将重物起吊后停留在空中而离开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