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催化偶联反应课件
工业催化-第五章金属催化剂及其催化过程ppt课件

39
线缺陷
n 线缺陷是指一排原子发生位移,又称位错; n 位错有两种类型,即边位错和螺旋位错
40
晶格缺陷和金属催化的“超活性”
n 一般金属催化剂中点缺陷和位错同时存 在。这种晶格缺陷对催化剂活性有一定 的影响。
n 如将冷轧处理的金属镍催化剂用于苯加 氢生成环己烷时,活性增加很多,而经 退火处理的镍催化剂催化活性降低。
第五章 金属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
n 本章主要内容:
n 金属表面的化学键 n 金属表面的几何构造 n 晶格缺陷与多相催化 n 金属催化剂催化活性的经验规则 n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n 金属—载体间的相互作用 n 结构敏感与非敏感反应 n 溢流现象
1
金属催化剂的类型
n 金属催化剂是一类重要的工业催化剂,主要类型有: n 块状金属催化剂:如电解银、熔铁、铂网等催化剂; n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如Ni/Al2O3,Pd/C等催化剂; n 合金催化剂: 指活性组分是二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原 子组成,如Ni-Cu合金加氢催化剂、 LaNi5加氢催化 剂; n 金属簇状物催化剂: 如Fe3 (CO)12催化剂等。
9
金属Cu的d能带和s能带填充情况
n [Cu](3d10)(4S1);
n 金属Cu中
n d能带是电子充满的, d能带为满带;
n s能带的电子只填充一
半。
10
金属Ni的d能带和s能带填充情况
n 单一镍原子的电子组态为3d8 4s2 , 当镍原子组成晶体后, 金属d 带 中某些能级未被充满,可以 看 成是d带中的空穴,称为“d 带空 穴”。
n 对于金属晶体,晶格缺陷主要有 点缺陷 和线缺陷两类。
金属催化剂简介 ppt课件

ppt课件
64
4.7.3 F-T(Fischer-Tropsch)合成反应
500-600K,Ni
金属Fe、Co、Ni、Rh、pptP课件d等做催化剂
65
甲烷化反应的机理:
ppt课件
66
4.7.4 催化重整工业催化剂
1 催化重整反应 (1)
ppt课件
67
(2)
(3)
ppt课件
68
(4) (5)
ppt课件
69
2 催化重整催化剂
ppt课件
70
晶粒大小对活性的影响也有能量因素
ppt课件
33
4.5.2 结构敏感反应与结构不敏感反应
结构不敏感反应:反应速率不受晶粒大小、合 金的变化和载体性质等表面微细结构变化的影 响。主要涉及H-H、C-H或O-H键的断裂或生 成的反应。
ppt课件
34
正己烷异构化为甲基环戊烷,正己烷芳构化为苯,新戊 烷的异构化反应-结构不敏感反应
ppt课件
44
Cu-Ni合金 Cu含量超过60%,Ni d带空穴:0.5
ppt课件
45
樱桃模型
ppt课件
46
ppt课件
47
ppt课件
48
4.7 金属催化剂上的重要反应
4.7.1 加氢催化剂(了解)
1 Ni 系催化剂 骨架Ni (Renay-Ni ),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
Ni 系加氢催化剂,例如可用于硝基化合物加氢, 腈加氢,烯键加氢,醛酮加氢以及F-T合成反 应等… 具体的制备方法
ppt课件
28
ppt课件
29
反应热:
ppt课件
30
好的催化剂应该是反应物在催化剂活性中心上 的吸附不要太强也不要太弱,要求E1=E2,即 q=s/2的催化剂最好,应该根据这样的q选择催 化剂,但是q数据不易获得。
偶联反应课件

H R'
R
Pd II -X
偶联反应课件
R-Pd II -X H R'
H R'
Sonogashira 反 应
H
R'
R'
PdCl 2 (PP 3 ) 2 CuI, Et 2 NH
(Ph 3 P) 2 Pd
[Et 2 NH 2 ]Cl
R'
R
R'
R' (PPh 3 ) 2 Pd(0)
R' RX
R (Ph 3 P) 2 Pd
In general, most of the cross-coupling reactions require a good leaving group w hich is directly attached at or immediately adjacent to a carbon atom w ith sp2 (allylic or benzylic) or sp (propargylic hybridization. Presumably, coordination at these unsaturated centers may facilitate the cleavage of the corresponding C-X bond. As to the unstabilized alkyl complexes, due to their kinetic instability, formation of side products occasionally becomes the major in the cross-coupling reactions of such aliphatic substrates. Several approaches h a v e b een em p lo y ed to so lv e th is 偶p联ro反b应le课m件.
金属催化偶联反应

Kumada反应是镍催化的格式试剂(Grignard reagent) 与卤化物的偶联反应。
催化剂: NiX2L2(L2=双膦) 溶剂: Et2O or THF 反应条件:0oC~R.T., reflux, 1~20h,
[Ni]/R'X' =10-2~10-3 R‘X’: sp2碳的卤化物
反应机理:
Stille偶联反应中两组分的组合
对锡试剂上不同的取代基在Stille偶联反应中发生 金属交换反应的迁移速率是不同的,甲基、正丁基 等1o烷基基本上不发生迁移,基团的迁移相对速率 如下:
R3SnR’ R’=CH3,n-Bu 慢
§2.4 Negishi偶联反应
Negishi反应:Pd催化的有机锌、有机卤,三氟磺 酸酯等之间发生的交叉偶联反反应:Pd催化下的有机硼烷和有机卤、三 氟磺酸酯等在碱存在下发生的交叉偶联反应。
1、利用零价钯作催化剂 2、金属试剂为硼试剂 各种官能团的兼容性大大提高 硼试剂易于合成,稳定性好
硼试剂的制备
硼试剂往往可由著名的烯烃、炔烃的硼氢化 (Hydroboration)而制得。
Suzuki反应催化循环机理
RX = alkenyl, aryl, allylic halides R’ = alkyl, H
§2.3 Stille偶联反应
Stille反应:Pd催化的有机锡和有机卤、三氟磺酸 酯等之间的交叉偶联反应。
Stille反应使用了高毒性的锡试剂,但有以下三特点: 1、广泛的官能团兼容性; 2、立体专一性(Stereospecificity); 3、区域选择性(Regioselectivity).
金属催化偶联反应
交叉偶联反应
偶联反应
1 Kumada 反应 2 Suzuki 反应 3 Stille 反应 4 Negishi 反应 5 基于硅试剂的Hiyama反应 6 碳-杂原子形成的偶联反应 7 酮的α-芳基化反应
有机合成中的金属催化偶联反应

有机合成中的金属催化偶联反应金属催化偶联反应是有机合成领域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它能够有效地构建碳-碳和碳-氮键,提供了合成复杂分子的可靠途径。
金属催化偶联反应的发展使得有机化学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本文将在分子结构、催化剂、反应机理和应用领域等方面探讨金属催化偶联反应的重要性和最新研究进展。
一、金属催化偶联反应的分子结构在金属催化偶联反应中,参与反应的有机分子通常包含活性基团(如芳基、烷基、酰基等)和功能基团(如羟基、氨基、卤素基等)。
这些有机分子可以通过碳-金属键与金属催化剂发生作用,从而实现活性基团和功能基团之间的偶联反应。
例如,苯基锂和卤代烷基在钯催化下发生交叉偶联反应,生成具有新的碳-碳键的化合物。
金属催化偶联反应的分子结构多样且灵活,为有机化学合成提供了广阔的可能性。
二、金属催化剂的选择金属催化偶联反应中的金属催化剂是实现反应的关键。
常用的金属催化剂包括钯、铂、铜、镍等。
选择合适的金属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
例如,钯催化剂在烯烃和卤代烷基之间的偶联反应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能够产生高收率和高选择性的产物。
此外,金属催化剂的配体也对反应的结果起到重要的影响。
合适的配体可以调节金属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实现复杂分子的高效构建。
三、金属催化偶联反应的机理金属催化偶联反应的机理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虽然各种金属催化偶联反应的具体机理有所不同,但一般可以分为两个步骤:金属催化剂的活化和有机底物的偶联。
在活化步骤中,金属催化剂与配体形成配合物,激活金属中心,为下一步的反应做准备;在偶联步骤中,有机底物经过反应与激活的金属中心发生偶联反应,形成新的碳-碳或碳-氮键。
具体的反应机理可能涉及到还原消除、配体交换、烯烃与过渡态中心的配位等多个步骤。
四、金属催化偶联反应的应用领域金属催化偶联反应在药物合成、材料科学、天然产物合成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药物合成中,金属催化偶联反应可用于合成活性分子和药物的关键中间体,提高药物的制备效率和选择性。
第11章-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催化交叉偶联反应

Cp2TiCl2 R'
O
CHOH
R'
Cp2TiCl2 H2O + (CH3)2CHMgBr
O
OH
R' CH OH
R'
(CH3)2CHOMgX
Cp2TiCl2
(CH3)2CHMgX
(CH3)2CHMgX
R'
Cp2Ti Cl
OCH R'
R' CO
R'
Cp2Ti H Cl
Cp2Ti Cl
CH3 CH
CH3
Kumada将这两个化学计量反应组合 起来并实现了催化循环
11.1.1 Kumada偶联反应催化剂 该反应的催化剂是零价镍有机配合物
11.1.2 Kumada偶联反应底物 卤代芳烃和烷基、芳基Grignard试剂是
Kumada偶联反应底物。
11.1.3 Kumada偶联反应的选择性
1. Kumada偶联反应的化学选择性
Ph L2Ni Cl +
MgCl
Ph L2Ni Cl +
MgCl
L2Ni Ph
Ph
CH2=CHCH3 H NiL2 Ph
CH2=CHCH3 + PhH
CH2CH2CH3 L2Ni Ph
PhCH2CH2CH3
2 . Kumada偶联反应中的立体化学
11.1.4 Kumada偶联反应机理
图11-1 Kumada偶联反应机理
12
Ph3Sb
13.2
5
(4-FC6H4)3P
0.60
13
dppe
0.33
6 (4-ClC6H4)3P
0.71
金属催化偶联反应

利用连续流动反应技术,实现反应物的高效混合和传质,提高反应 速率和选择性。
优化反应动力学参数
通过调整反应物浓度、催化剂用量等反应动力学参数,实现反应的 高选择性和高效率。
06
金属催化偶联反应的挑战与 未来发展
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选择性问题
金属催化偶联反应中,如何实现高选择性地合成目标产物是一个重要挑战。不同底物和反应条件下,选择性控制需要 更加精细的策略。
过渡金属催化偶联反应
随着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发展,金属催化偶联反应取得了重大突破。过渡金属(如铜、镍、 铁等)具有较低的毒性和成本,且可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实现高效催化。这些催化剂可通过 均相或多相体系进行反应,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金属有机框架(MOFs)在偶联反应中的应用
近年来,金属有机框架(MOFs)作为一类新型多孔材料,在金属催化偶联反应中展现出独 特的优势。MOFs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可调的孔径和化学功能性,可作为催化剂载体或直接 作为催化剂参与反应,提高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
04
金属催化偶联反应在有机合 成中的应用
构建碳-碳键的方法
01
02
03
交叉偶联反应
利用不同的有机金属试剂 进行交叉偶联,构建碳-碳 键,如Suzuki偶联、 Heck偶联等。
自身偶联反应
相同的有机金属试剂在金 属催化剂作用下进行自身 偶联,生成对称与亲核试剂发生烯丙基化 反应,构建碳-碳键。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绿色溶剂与试剂
开发可生物降解、低毒性的绿色溶剂和试剂,替代传统有毒有害的 溶剂和试剂,降低金属催化偶联反应的环境负担。
原子经济性
通过优化反应路径和提高原子利用率,实现金属催化偶联反应的高 原子经济性,减少资源浪费。
金属催化作用理论ppt课件.ppt

以Ni为例: Ni原子:1s22s22p63s23p64s23d84p
电子轨道没有任何相互作用
达到范德华(V.D.W)半径时,电 子轨道将要发生相互作用
RNi-Ni<R2×VDW时,Ni原子之间将 要发生电子轨道相互作用,出现 电子轨道重叠,形成金属键。
1. 暴露表面以低表面能的晶面为主 surfaces of low surface free energy will
be more stable. The most stable surfaces are those with : • a high surface atom density • surface atoms of high coordination number
• 具体内容有:
Ⅰ、与d电子轨道有关的电子因素,即能 量因素如何影响催化剂的吸附选择性、吸附力 的强弱、催化性能等,即催化的电子论
Ⅱ、晶体结构因素(也称;几何因素), 即(晶胞大小、晶面取向、晶粒大小、晶体表 面结构)与(吸附、催化)之间的关系,即催 化的几何论
§1、金属催化的电子论
能带理论、价键理论
1、晶胞 • 晶胞是晶体的最小重复单位,采用晶胞参数
来确定。
立方晶胞: a=b=c α=β=γ=900
四方晶胞:a=b≠c α=β=γ=900
三斜晶胞:a≠b≠c α≠β≠γ
2、晶面 晶面:是晶体在各个方向上的截面。相同
方向的截面,不仅具有相同的二维空间结构, 而且是相互平行的,晶面间距也相等,称晶面 距。
④、 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如Cu3Au、 CuAu3、 Ni29Al10、 Ni15Al
• 过渡金属催化剂有二大特点: Ⅰ、在反应气氛如H2、O2气下,过渡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学习交流
18
§2.6 碳-杂原子形成的偶联反应
1、C-N键形成的偶联反应
PPT学习交流
19
2、C-O键形成的偶联反应源自PPT学习交流20§2.7 酮的α-芳基化反应
1960年Chatt和Shaw等:
1970年Uchino等:
PPT学习交流
4
Kumada反应是镍催化的格式试剂(Grignard reagent) 与 卤化物的偶联反应。
催化剂: NiX2L2(L2=双膦) 溶剂: Et2O or THF 反应条件:0oC~R.T., reflux, 1~20h,
PPT学习交流
7
硼试剂的制备
硼试剂往往可由著名的烯烃、炔烃的硼氢化 (Hydroboration)而制得。
E式烯基硼试剂:
Brown, H.C. Organic Synthesis via Boranes, Wiley, New York, 1975, p.38; p.44.
PPT学习交流
8
Z式硼试剂:
PPT学习交流
21
本章结束!
PPT学习交流
22
22
Corey, E. J.; Varma, R. K. J. Am. Chem. Soc. 1971, 93, 7319. Brown, H. C.; Krishnamurthy, S. J. Am. Chem. Soc. 1976, 98, 3383. Campbell Jr., J. B.; Molander, G. A. J. Organometal. Chem. 1978, 156, 71. Miyaura, N.; Satoch, M.; Suzuki, A. Tetrahedron Lett. 1986, 27, 3745.
[Ni]/R'X' =10-2~10-3 R‘X’: sp2碳的卤化物
PPT学习交流
5
反应机理:
PPT学习交流
6
§2.2 Suzuki偶联反应
Suzuki偶联反应:Pd催化下的有机硼烷和有机卤、三 氟磺酸酯等在碱存在下发生的交叉偶联反应。
1、利用零价钯作催化剂 2、金属试剂为硼试剂 各种官能团的兼容性大大提高 硼试剂易于合成,稳定性好
PPT学习交流
9
Suzuki反应催化循环机理
RX = alkenyl, aryl, allylic halides R’ = alkyl, H
PPT学习交流
10
§2.3 Stille偶联反应
• Stille反应:Pd催化的有机锡和有机卤、三氟磺酸酯 等之间的交叉偶联反应。
Stille反应使用了高毒性的锡试剂,但有以下三特点: 1、广泛的官能团兼容性; 2、立体专一性(Stereospecificity); 3、区域选择性(Regioselectivity).
PPT学习交流
11
锡试剂的制备:
• 锡试剂的制备一般由活泼金属试剂与三烷基氯化锡反 应制得。
PPT学习交流
12
• 通过稀释剂本身的反应来合成新的锡试剂也是一种 重要的合成锡试剂途径。如3-(三正丁基锡)丙炔酸甲 酯与共轭二烯反应可生成烯基甚至芳基锡试剂.
Jousseaume, B. J. Chem. Soc., Chem. Commun. 1984, 1452.
• Negishi反应:Pd催化的有机锌、有机卤,三氟磺酸 酯等之间发生的交叉偶联反应。
PPT学习交流
16
锌试剂的制备:
1、金属锌与卤化物的氧化加成反应
2、金属交换反应 即从其它易得的金属试剂例如镁试剂、锂试剂、铝 试剂等出发加入ZnCl2而制得。
PPT学习交流
17
§2.5 基于硅试剂的Hiyama反应
第二章 过渡金属催化的偶联反应
PPT学习交流
1
交叉偶联反应
PPT学习交流
2
偶联反应
1 Kumada 反应 2 Suzuki 反应 3 Stille 反应 4 Negishi 反应 5 基于硅试剂的Hiyama反应 6 碳-杂原子形成的偶联反应 7 酮的α-芳基化反应
PPT学习交流
3
§2.1 Kumada反应
PPT学习交流
13
• Stille偶联反应中两组分的组合
PPT学习交流
14
• 对锡试剂上不同的取代基在Stille偶联反应中发生金属 交换反应的迁移速率是不同的,甲基、正丁基等1o烷 基基本上不发生迁移,基团的迁移相对速率如下:
R3SnR’ R’=CH3,n-Bu 慢
PPT学习交流
15
§2.4 Negishi偶联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