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常用诊疗技术和护理配合
第三章 口腔科常用诊疗护理技术

口腔检查
检查准备(口腔检查的一般护理配合)
环境
椅位 综合治疗台
一般要将病人头、颈、背调节呈直线。
检查上颌牙时,要将椅背后仰,使上颌牙咬合平面 与地面约成45度角;灯光直射至牙面,并应充分发 挥口镜的间接观察作用。
检查下颌牙时,要使下颌牙的咬合平面与地面大致 平行;检查后牙时应充分发挥口镜的反光作用。
口腔四手操作技术
重难点: 1、医护患四手操作体位和位置关系。 2、器械传递的要点和手法。
护理评估
身体状况
1.牙痛 (口腔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特点:自发痛、激发痛、咬合痛等 常见病因如下: (1)牙体牙髓病及根尖周疾病 (2)牙周组织疾病 (3)邻近组织疾病的影响 (4)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影响
身体状况
器械
常用口腔检查器械: (1)口镜 (2)探针 (3)镊子
பைடு நூலகம்
常 用 检 查 方 法
牙齿的检查方法
问诊 视诊:不适部位,牙齿数目、形态、颜色、排列、萌出
情况、牙体及牙周组织及咬合关系
探诊
利用探针检查和确定牙齿的病变部位、范围、 疼痛反应。
叩诊:
触诊:借用手指或借助器械触扪可疑病变部位 。
牙齿松动度的检查
开口度检查:
用卡尺测量上下切牙切缘间的距离,正常成人自然开口度平 均约3.7cm,若有开口度异常,可参考以下标准:
1)轻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距离约2~3cm。 2)中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距离约1~2cm。 3)重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距离不足1cm。 4)张口过度:开口度超过4.5cm。
2、牙齿松动 3、口臭 4、牙龈出血 5、牙齿着色和变色 6、张口受限
氟斑牙
四环素牙
口腔科口腔护理

一、窝洞预备的护理一、术前护理:个人防护:标准防护,四手操作前戴手套,接触喷溅物者戴防护而罩病人准备:头套→围巾→杯→递纸巾→病人漱口→窝洞预备健康指导→诊疗体位准备→护目镜常规准备与查对:防污膜→摆放口腔检查常规器械→安装手机、三用枪工作头、吸唾管→查对用物或材料名称、有效期、品质窝洞预备物品准备与查剐:口腔检查基本器械,高速手机,低速手机,车针,挖器。
按需准备无痛治疗用物(包括注射器械、药物)二、术中护理:无痛治疗护理:递黏膜消毒棉签→遵医嘱抽吸局麻药传递给医生→协助暴露局部→观察病人反应初期制洞:遵医嘱备合适车针→及时吸唾,保持术野清晰后期洞型预备:根据龋洞类型更换车针→递挖器去除残存龋坏牙本质→递探针检查是否去净龋坏牙本质→递生理盐水冲洗窝洞遵医嘱执行下一步治疗护理准备三、术后护理病人护理:取下护目镜→调熬牙椅至病人舒适体位→嘱病人漱口→协助清洁面部整理用物:撤闭巾→防污膜→头套→冲洗痰盂、牙椅排水管道→弃吸唾管、水杯、三用枪工作头→手机(冲洗手机管道30s)→治疗盘及器械(可重复使用器械椅旁清浩、分类放置)→更换手套→消毒使用后物品外包装→归位牙椅清洁消毒:从沽到污为原则。
取消毒液→工作手柄接头→手接触处→牙椅污染处→排水管道接头→痰盂外周→弃手套洗手(六步洗手法)→取下防护而罩、弃去口罩四健康指导l术前健康指导(1)向病人介绍有关窝洞预备治疗的步骤、时间、预后,注意及时修正病人的过高要求。
(2)指导病人在治疗过程中不要用口呼吸,避免误吞冲洗液、碎屑及细小治疗器械,保持术野干燥、清晰。
治疗过程如有不适则举手示意,不能随意讲话及转动头部及躯干,以防导致口腔及面部组织意外伤。
2.术后健康指导(1)治疗后不适的处理方法:向病人说明治疗结束后如果出现牙齿轻度不适感,可能与触动窝洞临近髓腔引起,一般治疗后2~3日会逐渐缓解;如果出现明显疼痛等不适,应及时回院复诊。
(2)饮食指导:治疗后患牙避免咬硬物,避免进食过冷或过热的刺激性食物;注意口腔卫生.进食后应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口腔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

口腔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1. 简介本规程旨在指导口腔科医务人员进行诊疗工作,确保专业操作规范、安全可靠。
本规程适用于口腔科门诊、口腔科急诊以及口腔科住院患者的诊疗过程。
2. 术前准备在进行口腔科诊疗之前,医务人员需要进行以下的术前准备工作:- 清洁双手,佩戴手套、口罩、帽子和隔离衣;- 检查所需工具和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确保工作区域的整洁和消毒;- 确认患者基本信息,以及过敏史和病史等重要信息;- 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症状和需求。
3. 诊疗常规流程口腔科诊疗常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 口腔检查:对患者进行全面口腔检查,包括口腔内部的组织、牙齿及牙周组织等的观察和评估。
2. 临床诊断:根据口腔检查的结果,进行病情诊断,并记录在患者病历中。
3. 制定治疗计划:根据病情诊断,制定相应的口腔治疗计划,并与患者进行沟通,明确治疗方案。
4. 手术准备:准备所需的手术工具和材料,确保无菌状态。
5. 手术操作:根据治疗计划进行手术操作,包括牙齿的拔除、根管治疗、修复和口腔外科手术等。
6. 术后处理:对手术区域进行处理,进行止血、缝合等操作,并给予患者必要的术后指导。
4. 技术操作规范口腔科技术操作规范包括以下内容:- 消毒措施:对手术区域、工具和设备进行适当的消毒处理,确保无菌状态。
- 麻醉技术:根据患者需要,选择适当的麻醉技术,确保手术过程的舒适和安全。
- 操作规范:医务人员应遵循标准操作程序,准确使用手术工具和设备,避免操作过程中的错误和意外发生。
- 患者安全:医务人员应确保手术环境的安全,正确使用防护设备,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和其他意外事故的发生。
- 病历记录:医务人员应及时、准确地记录口腔诊疗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包括病情诊断、治疗方案、手术操作等。
5. 总结口腔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是口腔科医务人员进行诊疗工作的重要指导文件。
遵循规程的要求,能够确保口腔诊疗过程的规范、安全,提高诊疗效果,保障患者的健康。
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 口腔科护理概述

分泌物情况,有无结石; (四)张口度检查:轻、中、重及完全
性。
第三节 口腔科病人常见的护理 诊断(略)
第四节 口腔科病人常规护理
门诊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配合
调拌技术; 龋齿充填术; 根管治疗术; 窝沟封闭术:定义; 拔牙术:术后护理要点; 四手操作技术:优点。
二 、临床表现
(一)牙痛: 原因:3)邻近组织的疾病引起的牵涉 痛:上颌窦炎和骨髓炎等; 4)神经系统疾病:肿物压迫三叉 神经或三叉神经本身疼痛等;
二 、临床表现
(一)牙痛: 原因:5)全身疾病:流感,神经衰弱 癔症、月经期,心脏病等;
二 、临床表现
(二)牙齿松动: 原因:1)牙周病:最主要原因; 2)外伤; 3)牙周炎症; 4)颌骨骨髓炎; 5)颌骨内肿物。
第一节 口腔科病人的护理评估
一 、健康史
(一)口腔卫生习惯及清洁方式;
(二)有无口腔溃疡、白斑、牙龈出 血、龋齿、口臭、牙本质过敏、牙 齿松动、牙体、牙列缺损、张口受 限及牙外伤史;
(三)吸烟史、过敏史、遗传史以及 由牙病引起三叉神经痛等病史。
二 、临床表现
(一)牙痛:最常见症状,最主要主诉 原因:1)牙齿本身疾病:深龋、牙 髓炎和牙本质过敏等; 2)牙周组织的疾病:损伤、龈 炎、 牙周脓肿等;
二 、临床表现
(三)牙龈出血:最常见症状,最 主要主诉 原因:1)牙齿疾病:各种牙龈 炎,牙周病; 2)全身疾病:血液病,严 重贫血,肝硬化,红斑狼疮等。
二 、临床表现
(四)口臭:
原因:1)口腔卫生问题及口腔疾病引 起:牙石、牙垢及龋洞内食物发酵腐 败;溃疡,牙周炎等;
2)鼻咽部疾病:上颌窦炎、鼻 炎,扁桃体炎;
口腔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口腔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一、从事口腔诊疗服务和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掌握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及个人防护等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严格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
二、根据口腔诊疗器械的危险程度及材质特点,选择适宜的消毒或者灭菌方法,并遵循以下原则:
1、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2、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黏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题械,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辅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3、接触病人完整黏膜、皮肤的空腔诊疗器械,包括口径、琛针、牙科镊子等空腔检查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模托盘、漱口杯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
4、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
5、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应清洁、消毒。
6、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或者灭菌的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当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三、医务人员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应当戴口罩、帽子,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应当戴护目镜。
每次操作前及操作后应当
严格洗手或者手消毒。
医务人员戴手套操作时,每治疗一个病人应当更换一副手套并洗手或者手消毒。
四、口腔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理。
五、口腔诊疗区域和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区域应当分开,布局合理,能够满足医疗工作和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工作的基本需要。
口腔科护士工作制度

口腔科护士工作制度口腔科护士工作制度篇一:口腔科护士工作职责一. 在门诊护士长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二.负责口腔科开诊治疗前、后的准备工作,密切配合医生治疗工作,准备所需的物品及器械。
三.熟悉常用器械、药品、材料的作用和用法。
四. 协助口腔医生进行口腔手术,洁牙,处置等。
负责口腔科整洁、安静、维持就诊秩序。
在诊疗期间,做好口腔门诊卫生宣教。
五. 按要求做好口腔门诊的消毒隔离工作,防止感染事故的发生。
六. 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严格查对制度做好交接班,严防事故发生。
七. 负责领取保管门诊材料、器械,以及保养口腔综合治疗台和其他物品。
八. 负责口腔模型的处理,如外加工厂的登记,接收。
九. 经常观察门诊就诊病人,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十. 创造无烟医院,做好劝烟工作。
岗位工作标准:1、热爱护理工作,态度和蔼,工作积极主动2、熟练掌握护理技术,岗位任职条件: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本中心各项规章制度,2、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热爱本职工作。
3、具备护士资格证一、08:00 衣装整齐,淡妆上岗,整理候诊室卫生。
二、8:10/16:00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总则》有关规定,按照“去污染—清洗—消毒/灭菌”原则,对已用的口腔器械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对灭菌效果采用化学检测和生物检测,每周一将生物检测送往感染科,防止院内感染事故发生。
三、08:20—11:30/14:00—17:30 按患者先后就诊,排好顺序,为医生准备治疗器械,药品。
在诊疗过程中配合医生及时传递器械和材料,调拌印模材料和各种粘合剂、树脂,提高医生工作效率,做好修复模型的登记。
对初诊患者详细告知交费窗口,拍片室。
使用文明用语,将患者领至医生治疗椅旁,配合医生完成就诊过程,维持好科室就诊秩序,及时与医生沟通交流,减少医患纠纷。
四、10:00/15:00 联系外加工厂,将修复模型及时运走,对已做好的模型及时接收,与医生做好核对登记签字。
口腔科诊所护士四手操作配合

口腔科诊所护士四手操作配合口腔诊所护士四手操作配合一.洁治术的护理配合1.术前准备1)常规用物:检查盘三用枪手套口罩围兜2)洁治用物:洁治手机洁治头慢速弯手机龈上下洁治器大小吸唾器抛光杯必要时备喷砂枪、喷砂粉3)其它用物:碘棉球或1‰洗必泰漱口液3%H2O2冲洗液一次性注射器毛巾牙线2.护理配合1)引导病人坐上椅位,必要时询问病史。
打开检查盘,装上三用枪。
2)把无菌手套和口罩递给医生,帮病人系好围兜,同时装好吸唾管,放好口杯。
3)打开内窥镜,供医生检查及留病史记录用。
4)洁治前根据医生需要准备碘棉球,供术前消毒口腔或嘱病人用1‰洗必泰含漱液含漱1min.5)装好洁治装置(注意检查好各装置的完好,如洁治头是否拧紧,各手机与牙椅连接是否到位)6)告知注意事项:同牙体预备注意事项7)XXX进程当中留意吸唾,保持术野清晰。
小吸唾可挂在病人左边口角,护士左手持大吸唾协助医生牵拉口角并吸去余外的唾液及冷却液,防止外溅。
(留意掌握大小吸唾的利用办法)2)术中随时窥察病人的反应,如病人有不适,则截止操作让病人稍作休息,需要时作相应的处置惩罚。
如病人需要漱口,则把牙椅调整到漱口位,协助病人起身漱口,完毕后及时递上纸巾,并及时处置惩罚病人用后的纸巾。
3)气动声波完成后,遵医嘱递送手工洁治器、牙线(清洁牙间隙)、抛光膏,注意协助清洁洁治器及病人口角周围,并保持术野清晰。
4)根据病人的炎症情况,遵医嘱准备3%双氧水冲洗液,在给病人冲洗时,注意吸去冲洗液,尽量避免病人不适。
5)如需要喷砂,则装好喷砂装置,给病人戴好防护镜,过程中注意吸唾。
(大小吸唾的使用)6)结束操作,递上内窥镜,供医生使用,作洗牙前后对比。
7)若炎症严重者,嘱病人几天内注意避免进食过刺激的食物,必要时遵医嘱服抗生素。
8)引导病人交费。
3.考前须知:精心整理1)术中切忌用力过大或用力不当。
先用手腕的力来轻轻地接触牙石的表面,然后利用超声波的振动力把牙石震下,而不是用手的力量把牙石刮下来。
关于口腔医师-口腔专科护士合作工作模式的体会

关于口腔医师-口腔专科护士合作工作模式的体会摘要:随着人民群众对口腔健康保健意识的增强,口腔健康保健需求也日益增长。
但部分传统口腔科室或诊所仅有医师,而无专业口腔护士,由医生独立完成操作,存在工作效率不高、医院感染无法严格控制等问题,同时也使医师承担巨大的工作强度。
且口腔科部分操作如根管治疗[1]、牙体预备[2]、阻生齿拔除[3]、错颌畸形正畸[4]等技术的开展准备工作繁多,操作时间长,患者等待时间长,不满情绪多,难以提供给患者更好的就诊体验。
配备专门的口腔护士既可减少临床医师的工作量,同时也可以改善患者接受口腔诊疗时的紧张情绪,更好的配合口腔诊疗工作的开展,使患者获得更舒适、更安全的就诊体验[5]。
现对开展口腔医师-口腔专科护士新型合作工作模式临床工作体会如下。
关键词:口腔护理四手操作工作体会引言常言道:“三分医疗,七分护理”,医护本就是相辅相成的合作团队。
一个世纪以前,南丁格尔创立了护理学,护理学也在医学领域茁壮发展[6]。
口腔护理学作为护理学的分支之一,为护理学与口腔医学紧密结合的一门年轻学科,它站在护理学的肩膀上,进一步强调了口腔医学的专业护理特点。
公元1742年,清代吴谦编著《医宗金鉴》一书,是我国医学丛书中最完备的一种,其中记载了口腔和牙齿疾病治疗及护理,如用冰硼散治疗鹅口疮,对面部诸骨的外伤骨折进行护理。
1911,西方牙医学传入我国,英、美、法、日、俄相继在我国开办牙医诊所和牙医学校,为中国积累了口腔医学人才,同时培养了口腔专科护士,为民众看病提供了条件。
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口腔专科医生、口腔专科护士陆续出现,此时为口腔医学师资积累阶段和和口腔专科护士培养阶段。
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采用苏联的口腔医学教学模式,将一些相关的口腔临床学科合并分为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和口腔矫形三大临床学科。
随着口腔医学专业的分科及发展,口腔护理专业的学科分科也做了相应调整,出现了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和口腔矫形科的专科护士[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拔除复杂牙时,协助用骨锤劈牙。劈牙时注意掌握 技巧和力量,用一手托住患者下颌,以免颞颌关节受损 或移位。
• 4.协助医生做好拔牙及创面的处理。
• 5.拔牙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面色、呼吸、 脉搏等情况。如出现晕厥时及时调整椅位,让其平卧, 解开衣领,协助医生积极处理。
(2)用物准备 用物准备氢氧化钙双糊剂一套(基础糊剂及催化糊剂
各一支)、玻璃板、调拌刀、75%乙醇棉球、治疗巾 (3)护士自身准备
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教学课件
3.操作步骤
(1)根据治疗需要,按1:1的比例取适量糊剂于玻璃板上。
(2)用旋转折叠法将两种糊剂一次性进行调和,充分混匀,调拌 时间不超过10秒钟。
《》教学课件
• (四)术后护理
• 1.嘱患者咬棉纱球压迫止血,30分钟后吐出。若出血较多可 延长至1小时,但不能留置时间过长,以免增加感染和出血的 机会。
• 2.嘱患者拔牙当天不要漱口和刷牙,勿用患侧咀嚼、舌舔吮 伤口,以免造成出血。
《》教学课件
3.操作步骤
(1)打开治疗巾,将玻璃板和调拌刀平放于上,取适量的碘仿、 氧化锌粉和丁香油放在玻璃板上,氧化锌、碘仿与丁香油的体积 比为3:1:3,或遵医嘱视病情而调整碘仿与氧化锌的比例。操 作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2)将氧化锌粉和碘仿混合后分为3等份,逐次加入丁香油中,以 同一方向旋转调拌使粉液充分调匀成稀糊状,调拌时间为1分钟
3.根管消毒
根管经预备后,用棉捻蘸取消毒药液供医生置于根管内,调拌 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暂封窝洞。
《》教学课件
4.根管充填
根管充填是根管治疗的最后一个步骤,其意义在于消除手术后遗 留下的死腔,杜绝再感染。
(1)根管充填的先决条件:复诊检查时,根管内取出的棉捻无分 泌物,无臭,无叩痛,即可进行根管充填。
《》教学课件
(三)磷酸锌粘固剂调制法 由磷酸锌粘固粉、液组成。 1.目的:主要用于充填治疗时的窝洞垫底、暂封及修复体粘固。 2.操作前准备 (1)环境准备
清洁、宽敞、明亮、舒适。 (2)用物准备
调拌用的玻璃板、调拌刀、治疗巾、磷酸锌粘固剂(粉、液) (3)护士自身准备
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教学课件
(2)常用的充填材料 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碘仿糊剂及根管充填 糊剂。
(3)充填方法:先将根管充填材料调成稀糊状送入根管内,再将 消毒后的牙胶尖插入根管,直达根尖孔,以填满根管为度,用加 热后的充填器,去除多余牙胶,最后作永久充填。
(四)注意事项
进行根管充填过程中,口腔内要严格消毒隔湿,防止唾
液污染,调拌用具应一用一更换,整个过程在无菌操作下进行。
(5)材料使用后用75%酒精棉球清洁调拌用具。 4.注意事项:氧化锌丁香油粘《固》教剂学课使件用后不可用清水清洗,因为
丁香油为油剂,不溶于水,必须用酒精擦拭。
(二)玻璃离子体粘固粉的调剂 由玻璃离子粘固粉、液组 成。 1.目的:主要用于Ⅲ、V类窝洞及乳牙各类窝洞的充填。 2.操作前准备 (1)环境准备 清洁、宽敞、明亮、舒适。 (2)用物准备 塑料调拌刀、调拌纸、75%酒精棉球、玻璃离子粘 固剂(粉、液)。 (3)护士自身准备 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4.调拌垫底及充填材料:遵医嘱调拌所需垫底材料,再选用永久 性充填材料充填。浅龋不需垫底;为保护牙髓,中龋可选用磷酸 锌粘固剂或玻璃离子粘固剂单层垫底;深龋则需用氧化锌丁香油 粘固剂及磷酸锌粘固剂双层垫底。
5.充填完成后,清理用物,将《所》用教学车课件针、器械及手机消毒后备用。
(四)健康教育
如患者采用银汞合金充填,充填完成后告知患者银 汞合金需24小时后才能完成固化稳定,24小时之内不能 用充填牙齿咀嚼硬食物,以免充填物脱落。深龋充填后 如有疼痛需及时到医院复诊。
(二)操作前准备
1.环境准备
清洁、宽敞、明亮、舒适。
2.用物准备
龋齿充填术所需器械、各种规格的根管扩挫针、拔髓 针
、光滑髓针、根管锉、根管充填器、根充材料、消毒棉
捻
或纸捻等。
《》教学课件
(三)操作步骤及护理配合
1.安排病人
安排患者上椅位,系上胸巾,根据治疗的需要调节椅位及光源, 解释治疗有关事宜,取得患者合作。
《》教学课件
(三)操作步骤及护理配合
1.安排病人 :安排患者上椅位,根据治疗的需要调节椅位及光源, 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恐惧心理。
2.制备洞型 :医生制备洞型时,护士协助牵拉口角,用吸唾器及 时吸净冷却液,保持术野清晰。
3.隔湿、消毒:充填时如洞壁有唾液或冲洗液均可影响充填材料 的性能,使充填失败,故在消毒前,护士应协助医生用棉条隔湿, 准备窝洞消毒的小棉球。消毒药物根据龋洞情况及医嘱选用。
(3)将调拌完成的根充材料递与医生用根管扩大针或填充器将材 料填入根管内。
(4)材料使用后用75%酒精棉球清洁调拌用具。
4.注意事项
(1)材料应按粉液比例调拌,如调制太稠,糊剂不易进入根管内, 若太稀则流动性太大,不利于有效凝固,均会影响根管充填的效 果。
(2)操作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操》教作学课原件则。
口腔科常用诊疗技术和护理配合
一、牙体牙髓病常用材料的调制方法
用于治疗牙体牙髓病常用充填材料主要有氧化锌丁香油粘固 剂、玻璃离子粘固剂、磷酸锌粘固剂、氢氧化钙糊剂、根管充填 糊剂等。 (一)氧化锌丁香油粘固剂调制法 由氧化锌粉剂、丁香油组成。 1.目的:常用于充填治疗时的窝洞暂封、深龋垫底和根 管充填 等。 2.操作前准备 (1)环境准备
上;2.把味精按1∶50的浓度用温开水化开后,口含 味精溶液一会儿,连续几次,坚持两天;3.切生姜 一小片咬在痛处;4.取白酒100克加上食盐10克烧开 ,含上一口,牙《痛》教会学立课件即止住。
(一)目的:
彻底消除髓腔内,特别是根管内的感染源,用根管充
填
剂严密充填根管,防止
根尖再感染,促进根尖病变愈合。
《》教学课件
(4)粘固剂使用后及时用清水
(1)材料调拌的环境应在23℃左右。调拌时只能将粉剂
逐
次加入液体中,而不能加液体于粉剂中。
(2)应根据用途将材料调制到最适宜的稠度,粉末不能 过多,过多就会调得太干,其抗压强度和粘性降低,断面 成渣样,这种状态不能使用,应重新调制,绝不能再加液 体于粉剂中;粉剂太少,就会调得太稀,抗压强度也会降 低,用于修复体粘固时将影响修复质量。
3. 操作步骤 (1)粘固材料使用前,配合医生对窝洞、牙面、修复体进 行清
洁、消毒、干燥处理不可被唾液污染。
(2)将玻璃板和调拌刀平放于治疗巾上,根据治疗需要取适量的 粉液,粉剂与液体放置要求同氧化锌粘固剂。比例为1.2~1.5g: 0.5ml(根据不同产品要求比例)。
(3)用调拌刀将粉剂分成数份。调和时左手固定玻璃板,右手持 调拌刀,将粉剂逐份加入液体中,用旋转推开法将粉液充分混合, 直至调成所需性状后,用折叠法将材料收集在一起递给医生使用。 调拌时间为1分钟左右。用于窝洞垫底时调和成面团状;用作暂 时封洞时调和成稀糊状;而用于修复体粘固时,则调和成拉丝状, 即调和完成的粘固剂用调拌刀从玻璃板上拉起时成丝状,流动性 好。
盖。
《》教学课件
(五)根管充填糊剂调制法
(以碘仿氧化锌糊剂为例)主要由碘仿、氧化锌粉、丁香油 组成。
1.目的:用于各种根管治疗的充填。 2.操作前准备 (1)环境准备
清洁、宽敞、明亮、舒适。 (2)用物准备
碘仿、氧化锌粉、丁香油、用治疗巾包裹消毒的玻璃板 及金属调拌刀。 (3)护士自身准备 着装整洁,洗净双手,戴口罩,
• 知识卡片 预防龋病的常识: 1.坚持每天使用含氟牙膏刷牙。 2.提倡经
常饮茶和用茶水漱口。茶叶中含有咖啡因,可可豆碱、茶碱、鞣 质、氟素。3.合理用糖、控制甜食。糖在口腔中经过细菌发酵之 后可以产酸,酸能破坏牙齿《,》教形学成课件龋洞。
四、拔牙术及护理配合
拔牙术是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最常见的基本手术,是治疗某 些牙病和由牙病引起的一些疾病的手段。 (一)目的:是治疗某些牙病和由牙病引起的一些疾病的一种手段。 (二)术前准备 1.询问病史:了解患者有无手术禁忌证及药物过敏史,必要时作
二、根管治疗术及护理配合
根管治疗术是彻底消除髓腔内,特别是根管内的感染源,用 根管充填剂严密充填根管,防止根尖再感染,促进根尖病变愈合, 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首选的方法。分为传统根管治疗术和现 代机用镍钛根管预备及热牙胶充填术。本节以传统根管治疗术为 例,介绍操作中需做的护理配合。
知识卡片 治牙痛小妙方:1.取大蒜捣烂,温热后敷在疼点
2.根管预备
(1)开髓与拔髓 医生用牙钻揭开髓室顶后,暴露根管口,用拔 髓针拔除牙髓,护士应备3%过氧化氢液供医生冲洗根管。
(2)预备根管 医生用根管扩挫针从细到粗扩挫管壁,去除管壁 感染物质和软化牙本质,然后用2%氯亚明液和3%过氧化氢液交 替冲洗,最后用生理盐水冲净余液。护士配合用注射器依次抽吸 以上溶液,并用吸唾器及时吸净冲洗液,保持术区清晰。
药物过敏试验。 2.做好心理护理:解除其恐惧心理,其使积极配合手术。 3.做好口腔卫生:用漱口液漱口。 4.皮肤准备:麻醉注射区及手术区应用0.5%络合碘消毒。 5.器械准备:准备好经消毒灭菌的牙钳、牙挺、牙龈分离器和其
他辅助器械及敷料。
《》教学课件
• (三)术中配合
• 1.拔牙前再次和患者一起核对要拔的牙齿,仔细观察 患者的反应及麻醉效果。
(3)将调拌完成的材料迅速递给医生,进行患牙的盖髓治疗。
(4)材料使用后用75%酒精棉球清洁调拌用具。
4.注意事项
(1)该材料在温度为22℃,湿度为50%时,调拌完成后的凝固时 间在2~3分钟,若室温过高,湿度过大,则材料凝固时间缩短, 因此医护配合时,要协调迅速。
(2)此制剂在空气中极易氧化变质,因此取用完材料后应立即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