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园林植物配置趋势论文

合集下载

园林植物配置分析论文

园林植物配置分析论文

园林植物配置分析论文1植物种类的选择植物具有生命,不同的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和形态特征。

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使植物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

首先,我们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配植的树种,特别是在经济和技术条件比较薄弱的地区,尤显重要。

以地处亚热带地区为例,最新推荐使用的优良落叶树种,乔木类有无患子、栾树等。

耐寒常绿树种,乔木类有山杜英等。

其次,要根据当地的土壤环境条件配植的树种。

例如,杜鹃、茶花、红花继木等喜酸性土树种,适于PH值5.5至6.5含铁铝成分较多的土质。

而黄杨、棕榈、桃叶珊瑚、夹竹桃、枸杞等喜碱性土树种,适于PH植7.5至8.5、含钙质较多的土质。

第三,要根据树种对太阳光照的需求强度,合理安排配植的用地及绿化使用场所。

第四,要根据环保的要求进行配植的树种。

在众多的树木之中,有许多不光具有一般绿化、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还具有防风、固沙、防火、杀菌、隔音、吸滞粉尘、阻截有害气体和抗污染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作用。

因此,在城市园林、绿地、工矿区、居民区配置林木时,我们应该根据各个地区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配置适宜的树木。

例如,在柳州市工业污染比较大的城市中,在粉尘较多的工厂附近、道路两旁和人口稠密的居民区,应该多配置一些侧柏、桧柏、龙柏,悬铃木等易于吸带粉尘的树木;在排放有害气体的工业区特别是化工区,应该尽量多栽植一些能够吸收或抵抗有害气体能力较强的树木,如广玉兰、海桐、棕榈等树木。

第五,要根据绿地性质进行配置。

各街道绿地、庭园绿化中,根据绿地性质,规划设计时选择适当树种。

如设计烈士陵园绿化,树木选择常绿树和柏类树,表示烈士英雄“坚强不屈”高尚品德。

在幼儿园绿化设计,选择低矮和色彩丰富的树木,红花继木、金叶女贞、十大功劳由红、黄、绿三色组成,带来活泼气氛。

还要考虑不能选择有刺、有毒的树木。

如夹竹桃、构骨等树木。

2植物配置方式2.1自然式的树木配置方法,多选树形或树体部分美观或奇特的品种,以不规则的株行距配置成各种形式。

浅谈现代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

浅谈现代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
园 林 景 观
●I
浅 谈现 代 生态 园林 的植 物配 置
李志 昌
( 艾奕康环 境规划 设计 ( 海) 上 有限公 司广 卅1 分公 司 广 东 广 州 5 0 0 1 0 0) [ 摘 要 ]生态 意识 是现代 社会最 稀缺 的社会 意识 。这种观 念 已经呈辐 射状 成为 了现代社 会各 个领域 的指 导思想核 心部 分 ,尤 其是 园林设 计 与规 划方 面 的。本 文在 这个 背景 下重 点探 讨 一下 生态 园林 的植 物配 置 问题 。 [ 键 词 ] 态 园林 植 物 配 置 关 生 中 图 分 类 号 :s 6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编 号:1 0 — 4 2 1 ) 5 0 3 - 9 91 x( 0 0 2 — 2 9 01 0
= .生 态 园林 的檀 物 配 置
( ) 用 于 生 态 园 林 配 置 的 植 物 一 植物 是生 态 园 林 的基 本 成 员 , 生态 园林 的基 本 内涵 , 如观 赏 性 、 生 态 性 和 合 理 性 , 都 需 要 不 同配 置 形 式 的 植 物 来 实 现 。 1.乔木 与灌木 。树木是 生态 园林 的基本 框架所在 。 由于 乔木具 有可观 的绿 量和遮 阳挡 雨、降噪吸尘 等功能与景观 效果 ,所 以在生态 园 林 的 绿 化 时 少 不 了乔 木 , 特 别 近 几 年 发 展 到 4 5年 生 乔 木 、 胸 径 ~ 81c — O m或十几年生 、胸径 2 c O m左右 的大树 定植绿化 。灌 木可 以和乔 木 混 栽 , 自然 造 景 时 也 可 密 植 。 目前 小 灌 木 密 植 造 景 很 是 流 行 。 在 园 林 绿 化 中 常 见 的 应 用 形 式 : 一 是 代 替 草 坪 成 为地 被 。 对 大 面 积 的 空 地 , 利用 小灌木 一株一株紧密栽植 ,而后对植株进行修剪 ,使其平整划一 , 也 可 随 地 形 起 伏 跌 宕 。栽 植 灌 木 整 体 组 合 却 是 一 片 “ 体 草 坪 ” 之 效 立 果,成为园林绿化 中的背景和底 色 ;二 是代 替草花组合 成色块和 各种 图案 。 一 些 小 灌 木 的 叶 、 花 、 果 具 备 不 同 的 色 彩 ,可 运 用 小 灌 木 密 集

园林植物配置论文

园林植物配置论文

林植物配置论文园林植物配置(论文)生态园林的建设原则一、保护多样性原则保护本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原有生物生息环境的保护和新的生物生息环境的创造;保护城市中具有地带性特征的植物群落,包括有丰富乡土植物和野生动植物栖息的荒废地、湿地、自然河川、低洼地、盐碱地、沙地等生态脆弱地带;保护乡土树种及稳定区域性植物群落组成,有节制地引种;在发展人工草地的同时,保护野生草花与杂草;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等。

二、应用生态学原理的原则只有应用生态平衡原则创建的生态系统才可能稳定,要着眼于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协调绿地系统与自然地形地貌的关系。

北京、天津、合肥、南京和深圳等城市都进行了这方面的实践。

应用生态位原则,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配置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直接竞争。

形成了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

应用互惠共生原则,尽可能将共生植物栽植在一起,而将生化相克的树种分开种植。

例如黑接骨木对云杉有利;皂荚、白蜡与七里香等在一起生长时,互相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胡桃与苹果、松树与云杉、白桦与松树等则不宜种植在一起。

三、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原则植物是生命体,每种植物都是进化的结果,它在长期的系统发育中形成了适应各自环境的特性,这种特性是很难改变的。

我们应尊重客观规律,在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竞争,避免种植不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

应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选用经过多年引种和驯化的外来植物品种。

例如水杉为中国特产,原产地很窄,但引种地区可以很宽,而且在某些引种地区比原产地长的还要好。

四、统一规划,合理安排原则统一规划城市绿地,在城市中心区和边缘区之间保留绿地,并用绿地环绕市区外缘。

营造公共绿地时,尽量少建园林建筑和小品,以提高绿地率。

营造生态风景林时要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安排各林种的布局。

北方受风沙困扰的城市应该发展防风固沙林;黃土高原、山区及江河沿岸的城市应重视营造水土保持林;干旱缺水的城市要建水源涵养林;干燥炎热地区的城市应建设用于气候调节的林地。

浅析现代园林景观绿化植物配置技术

浅析现代园林景观绿化植物配置技术

浅析现代园林景观绿化植物配置技术前言在园林景观中,园林植物是构成园林景观的重要部分,其不仅可以为园林景观增添独特的魅力,又可以优化景觀环境,促进园林的生态开发建设。

因此,园林植物的配置合理度直接会对园林景观的功能与展示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园林景观工程植物配置要求植物是园林景观工程中的关键因素,植物配置效果对于整个园林景观工程生态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园林景观工程植物配置设计应结合工程的实用功能、构筑物、地形地貌等将情况以及气象、水文、气候条件,根据不同植物果、花、叶、枝的形态,全面考虑到植物的果期、花期、病虫害、阴阳性,有计划、有目的合理安排植物数量和物种,科学设计园林景观工程,丰富植物的空间层次,引导植物朝着预先设计的方向和形态生长。

二、园林景观工程中植物配置原则2.1适地适树适地适树是指在适宜的环境中栽种合适的植物,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合适的物种,使园林景观工程低植地生长环境和植物生长习性相适应,实现生长环境和植物的统一,使植物健壮的生长,因此园林景观工程植物配置设计必须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

现代化城市园林景观工程植物配置设计,尽量选用当地的树种,一方面当地树种成活率较高,另一方面减少植物运输费用,在适地适树原则基础上在进行艺术性的配置设计。

2.2满足园林景观功能要求和绿地性质园林景观工程的植物配置设计应满足园林的功能要求和绿地性质,以此为重点展开配置设计,例如,城市街道旁边的园林景观主要发挥交通、蔽荫、美化市容等作用,配置和设计植物时,应全面考虑到这些功能作用。

而城市综合性的园林景观工程应结合其功能性质,多设计可以遮阴的乔木和大面积草坪,以供人们休息娱乐,或者设计颜色丰富的花灌木,以及以供人们休息的疏林、密林等。

2.3选择合适的物种选择合适的物种是园林景观工程植物配置设计的核心内容,应结合园林景观工程当地的实际情况、绿地艺术要求和应用功能,科学选择不同物种。

例如,山地植物应和山地景观相统一,尽量选择耐旱型植物,设计观形、观果、观叶、观花的物种;绿篱植物应选择可组成屏障、耐修剪、枝叶茂密的植物;行道树应充分发挥遮荫功能,尽量选择耐烟尘、耐修剪、适应当地环境、生长快、易成活、树干高的植物。

浅谈我国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趋势

浅谈我国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趋势

浅谈我国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趋势发布时间:2021-04-20T15:43:24.080Z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3月作者:侯丽威郭文博[导读] 我国经济正在不断发展,社会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园林绿化作为一项美化工程,在我国城市建设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位置。

尤其最近一段时间,我国园林绿化中植物景观的建设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植物景观不仅能够优化城市形象,更能够改善和提高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平质量,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园林绿化在植物建设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实验农场侯丽威郭文博 150038摘要:我国经济正在不断发展,社会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园林绿化作为一项美化工程,在我国城市建设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位置。

尤其最近一段时间,我国园林绿化中植物景观的建设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植物景观不仅能够优化城市形象,更能够改善和提高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平质量,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园林绿化在植物建设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

在园林植物建设配置中,并不是简单地进行植物种植,更加需要对配置方式和原则进行讲究,尤其是艺术性和观赏性,是我国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中最不可或缺的因素。

因此本文就我国现代园林植物配置趋势进行研究,帮助园林工作者提高专业水平能力。

关键字:现代园林;植物配置;趋势引言:在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因此相关人员在进行植物配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美观性和观赏性。

植物具有季节性,因此在进行植物配置的时候不仅需要注意艺术性,更加需要注意科学性,需要根据植物的习性、生长环境以及种植区域的地质来合理进行植物选择。

植物配置应该要采取多种植物相互配合,形成错落有致、疏密相见以及明暗变化的景色。

基于这一基础,很容易导致园林中的植物因和种植环境不合,出现营养不良甚至是死亡的情况,无法满足最开始所规划的景观要求。

因此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中应该遵守自然定律,掌握好植物生长条件以及要求,让植物可以自然形成,形成天然景观。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论文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论文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论文摘要:植物配置是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体现着一座城市的形象,是城市文明的一项重要标志,所以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城市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进行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方法,有利于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效果,促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发展。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在环境质量问题日益严重的同时,人们逐渐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环境的保护也日益重视,因此在城市发展建设中越来越重视园林绿化的设计与建设。

尤其是随着近几年城市发展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提升,很大程度上也促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和进步,园林绿化对于城市建设发展的作用影响越来越突出。

植物配置作为园林绿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园林绿化建设效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和影响。

但是结合当前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植物配置现状,仍然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迫切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

1城市园林绿化现状1.1植物配置单一,缺乏科学性近年来,城市园林绿化虽然较之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从整体发展、规划、设计等方面,仍有许多不足之。

其一就是植物配置上,没有做到科学配置,很多城市,在绿化中往往都是力求整齐划一,人工斧凿痕迹过浓,在空间结构上分层不合理,不能根据植物特性进行群落划分,往往草本、灌木、乔木相互孤立种植,不能相互结合,而且品种往往单一,很多城市,要么一行行的杨树,要么一排排的松柏,要么一片片的草坪,而且很多城市都存在雷同,完全忽略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不管什么气候条件,都种一样的树种,引入一样的植物。

这些园林绿化的城市,没能体现本地的风土人情,失去了城市的识别性,结构趋向单一的城市园林绿化,削弱了每个城市应有的独特风貌,影响了每个城市特有的魅力,不利于城市景观的美化和城市形象的树立,而且也大大弱化了城市园林绿化应发挥的生态效益。

1.2植物配置生态习性的现状植物配置首先要考虑不同植物的生态习性,满足其正常生长所需要的条件,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植物景观。

园林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分析论文

园林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分析论文

园林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分析论文园林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分析论文在节约型社会下,节约型生态园林被提了出来,这一概念和节约型社会分不开。

总的来看,节约型生态园林,包含生态环境的改善和能源的节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也就是说,在节约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利用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生态和经济效益。

从这一点上看,两者的思想应穿插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这样经济意义充分体现出来,让我们展开深入的分析,对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和植物配置进行分析。

节约型园林建设也成为人们重视的一方面。

关于园林建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逐渐建立了一些生态景观,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1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1.1生态园林设计中的物种多样性增强植物品种意识,加强区域生态区域特色与城市建设类型的多样性,构建城市个性绿地景观。

在设计生态园林景观中,强化对植物的物种意识,注重植物生态多样性的选择和驯化,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景观。

同时,引进国外特色品种时应谨慎,加以控制,重点利用本国原产地的改良植物种类。

对植物进行合理科学配置,在引进植物的过程中,往往会有各种各样的品种,然而种群规模不大,呈现逐渐消失的趋势。

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绿化植物要求太高,片面追求完美。

在同一时间,仔细和合理引用国外特色品种,产于我国,需经过改良。

城市引入的植物非常多,然而植物群规模非常小,严重时,面临灭亡,主要原因是要求过高的绿化植物,追求完美,片面否定,如片面看重“常绿”,形成了较强的适应性,没有重视季相多样和色彩丰富的落叶植物,受功利思想的影响,使得一些慢性植物缺乏大型苗木,有一些缺点的绿化植物也容易被否定。

例如,在园林绿化过程中,追求四季常青,要求景观成型周期短,使得一些加强适应性植物容易被忽视。

植物本身,无论好还是坏,植物的四季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和景观,主要在于植物的配置是否合理、科学和艺术。

植物的枯荣是自然景观中的正常现象,要注意科学合理地配置,以实现绿色适应物种和种群的多样性。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造景论文[精选五篇]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造景论文[精选五篇]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造景论文[精选五篇]第一篇: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造景论文1.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存在的不足在进行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虽然在相应原则的指导下,其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水平已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缺乏科学合理的设计,问题考虑不全面,也就是在进行植物配置和造景的过程中,往往只对植物的形状、色彩等因素进行了考虑,而忽略了植物的适应性问题,进而降低了很多植物的成活率。

例如设计者过多的引入外来物种,这些外来植物有的成活率不高,有的则会损害当地物种。

另一方面是一些地方园林设计缺少对乡土物种的应用,因此具有地方特色的园林难以形成,即使一些地方已经认识到乡土物种的重要性,但是因乡土物种的利用开发较为落后,使其还不能满足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造景的现实要求,因此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很难设计出来。

此外,在植物配置和造景过程中,只重视观赏价值而忽略生态效益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这样的观念往往会使植物的养护费用居高不下。

2.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的方法为了使植物配置和造景得到更好的效果,在园林设计中,除了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外,还需要运用相应的方法。

首先,在进行植物的配置和造景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结合植物的特点,合理选择植物,使植物既能适应当地环境,也能起到有效的作用。

不能盲目引进外来物种,更多应注重对乡土树种的开发,使园林设计更具独特性。

其次,要满足人们对植物配置和造景的需求,例如在公园和街头绿地中,人们更多的是进行休闲和娱乐,因此植物的配置和造景主要以阴凉和舒适为主。

对于以观赏为主的古典园林和特色园林则重点考虑植物本身的价值、特色和功能,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配置和造景,从而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园林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

同时,还需重点考虑树形对比和协调,也要注重其轮廓线、树冠线及天际线等的变化,这样才能保证对植物外形和生长特性加以充分考虑,才能整体把握植物造景的观赏效果,使园林景观更具观赏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国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趋势摘要:在进行城市园林的建设过程中,要想让园林实现其自然美,唯一途径就是将植物造景作为园林的建设主要内容,这一途径同时也符合生态环境的要求。

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城市园林植物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指出了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阐述了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现代园林;植物配置;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矛盾日益显现,人们逐步认识到生态环境失调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城市园林植物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指按照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

1目前城市园林植物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1.1 生态效益重视不够,配置的合理性亟待完善作为一个城市,当然是园林植物种类越多,越能构成丰富多采的景观空间。

城市绿化中引进一些适宜的树种是非常必要的,但相比之下使用乡土树种更为可靠、廉价和安全,因此这两者都应该受到重视。

北方城市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冬季漫长,常绿树种资源有限,在冬季缺少绿色。

因此许多城市都非常注重常绿树种的引进。

但由于不了解常绿树种的生物学特性,许多引进树种进来后都处于濒死边缘。

相反,一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落叶阔叶树种,不仅能够在夏季旺盛生长发挥降温增湿、净化空气等生态效益,而且有利于冬季采光和地面增温。

目前,许多城市在绿化建设中,不重视植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片面追求视觉效果和美化效果,热衷于引进外国植物及新品种,忽视乡土树种的应用,导致城市绿化景观单调,缺乏自然特性,生态效益低下,不能充分发挥单位面积上应有的生态效益。

这类设计违反植物学原理,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自然化、生态化的趋势背道而驰。

1.2 城市园林植物结构趋向单一,缺乏生态学指导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为了获得整齐划一的人工美,往往是单纯的草本、灌木或乔木相互孤立的种植,而生态稳定性最强的乔、灌、草混植结构则较少见。

尤其是在近年来城市绿化中兴起的草坪热,更是将这种单一性倾向推向了顶峰。

另外,从生态学的角度而言,不同地域、不同气候、不同水土的城市,都有最适合于本地生长的植物群落。

将这些植物群落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运用到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可自然充分地体现出城市绿色景观的地域特征,从而产生可识别性和特色性。

这种突出地理特征、凸现城市风貌、因地制宜而又经济实惠的绿化理念,应该成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主导法则。

但近年来,这一法则在名为“现代化”实质西洋化的城市园林绿化中被削弱甚至否定了。

在这样的园林绿化过程中,城市的地域特征在绿色景观中消失了,人们也因体验不到城市应有的独特风貌和魅力而兴味索然。

可见,这种结构趋向单一、不顾实际的城市园林绿化,削弱了城市应有的独特风貌,影响了城市特有的魅力,也大大弱化了城市园林绿化应发挥的生态效益。

1.3 缺乏文化品味,难觅历史文脉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建筑不是胡乱的拼凑,而应是城市建设思想的物化。

城市园林绿化决非是简单的植树、栽花、培草,也不仅仅是从生态法则角度来种植好花草树木,而是一种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植树栽花培草活动。

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城市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与历史脉络,城市园林绿化必须充分考虑和运用这些文化背景。

近年来,国内一些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往往偏离城市自身的文化特色,偏离城市自身的历史文脉,或以西化的美学视觉来指导城市园林绿化;或举着“借鉴”的旗帜去抄袭别人的成功之作。

结果使人们很难从城市园林绿化景观中品味出不同城市的人文风格,更难从中读出不同城市的历史文脉,从而使城市丧失了自身应有的独特性和吸引力。

2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2.1 配置植物的过程中要注意季节性的搭配配置植物时,必须要在季节上进行调整和规划,避免植物颜色的单调和雷同,春季应该体现出春意盎然的景象,以接近自然风光为主要特点;夏季可以绿树成荫,方便人们在炎热的夏季里树下庇荫;秋季可以以叶色变化为主;冬季体现银装素裹,园林四季的变化要让游客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奇特和生机,能够产生一种与季节同时变化的心理情境。

按照季节更迭,可以在早春时节选择桃花、丁香、迎春、连翘以及榆叶梅等;晚春时节可以选择玫瑰、蔷薇等;初夏时节可以选择木槿以及各种其它花草;秋季来临可以选择红枫、银杏以及海棠等;冬季可以选择翠绿的松柏等。

整体的季节配置原则应该是花开三季、绿满四季。

2.2 植物配置要求层次分明、色彩搭配协调在进行植物的空间配置过程中,要按照树木的高低、大小以及四季变换等进行层次分明协调搭配。

在进行配置多个树种时,避免千篇一律,可以将不同的花色、叶色以及不同的植物高度进行搭配,要求在层次和色彩的配置上,丰富多姿。

不同的花期也要应用不同的配置方式,尽量延长园林的观赏时期。

2.3 园林建筑物要与植物的配置相互协调相对于常年固定不变的园林建筑物来说,植物是随着季节的不断变化而不断生长凋谢的生物。

植物不仅能突出自然界四季的变化分明现象,还可以衬托出园林建筑的不同景色。

在园林中设置水池是我国园林设计的主要方式之一,水池可以在园林中作为一个主要的构图中心,让园林景色突显出一种明镜开朗的感觉。

2.4园林植物自身的文化性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园林植物配置不仅要结合四季的变化、建筑物的协调,还要适当的融入一定的文化气息,将现代城市园林发展成具备一定人文内涵的高级园林,使不断更迭的城市历史现象在园林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可以在城市园林中将具有某种品格、带有某种历史色彩的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利用植物营造特别的意境,从而形成具有文化特色的城市园林。

2.5根据生物学特性确定合理种植密度在进行植物群落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植物的具体生长速度、生长过程里将会形成的植株的大小,按照一定的比例合理确定植物栽种的距离。

由于植物群落会出现尽早郁闭的现象,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适当的调整树木种植的密度,但是已确定的种植密度不能够影响到植物对阳光水分的摄取。

由于灌木生长快,会将常绿乔木的正常发展空间占用,因此要特别注意常绿乔木和灌木的搭配。

在进行人工的植物景观栽种时,不是1次的栽种就可以让景色成型,必须要明确“种植为三,养植在七”这一原则,进行对植物适当的移植、修剪等,通过后来的人工抚育进一步调整树木的密度。

3 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发展趋势现代园林植物的配置理念对生态园林建设、经济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诸多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1 构建稳定的自然植物群落模拟自然植物群落、恢复地带性植被,可以构建出结构稳定、生态保护功能强、养护成本低、具有良好自我更新能力的植物群落。

新的园林城市评审标准中,就将乡土树种的应用作为其中的一个评审依据。

由于气候类型的多样性,相应形成了极为丰富的植物资源。

许多乡土植物都极具地方特色,在进行园林植物设计时应首选乡土树种,探索乡土树种以及野花、野草在城市植物配置中的合理应用。

3.2植物配置大胆采用新品种,重视园林植物品种多样性现代园林植物配置将越来越重视品种多样性,充分利用大自然丰富的植物品种,不同的植物品种甚至在不同的生长周期都有着各自独特的色彩表现,如绿色就有淡绿、粉绿、浓绿、墨绿之分,红色更是粉红、玫红、橘红、紫红、深红等不胜枚举。

我国是“世界园林之母”,有着博大的种质资源库,园林设计工作者应担负起推广和应用植物新品种的使命,在丰富城市的物种、美化环境的同时达到境生态的平衡。

3.3遵循自然界植物群落的发展规律,营造植物群落的多样性。

植物造景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为题材来创作景观的,就必须从丰富多彩的自然植物群落及其表现的形象汲取创作源泉,植物造景中栽培植物群落的种植设计,必须遵循自然植物群落的发展规律。

依据自然植物群落的组成成分、外貌、季相,自然植物群落的结构、垂直结构与分层现象,群落中各植物种间的关系等进行植物配置。

这些都是植物造景中栽培植物群落设计的科学性理论基础。

3.4 拓展绿化空间面对日益紧张的生存空间,设计师必须全方位挖掘一切可绿化的区域,保证绿化覆盖率,尤其在绿化覆盖率和人均绿地指标严重不足的老城区和城市中心地区,可充分利用道路两侧、路边休闲绿地、街心公园等改善生态环境。

3.5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地位,反映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城市园林绿地设计和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物种间直接竞争,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

3.6全面结合城市文化特征:植物见证一个城市的发展历程,记载一个城市的历史,向世人传播她的文化,也可以像建筑物.雕塑那样成为城市文明的标志。

和城市一样,植物文化经历了时代变迁,过去它仅反映人们对植物的了解和交流的渴望,而现在更多地反映人们对植物应用发展方向的不懈探索,以及对城市历史文脉的把握和延续上。

所以植物配置要注重突出地方风格,体现城市独特的地域历史传统和文化特征。

4结语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正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对于植物配置大有文章可做、大有潜力可挖。

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当地特色,创造出生态型的城市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1]于佳等.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j].园林,2006,(3)[2]何美梅.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