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造景配置论文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论文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论文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论文1在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需要遵循的原则1.1艺术性原则生态园林并不是简单地把一些绿色植物放到一起就可以,而是在设计时,要多注重带给人的艺术气息。
在植物景观配置中,一定要围绕整体、平衡、韵律、协调4大基本准则,因为这些原则能够充分体现艺术性。
要根据植物的形状、质地、色彩以及比例的不同,显示多样化。
同时,要注意不同植物之间的相互配合与联系,体现出和谐的景观,使人们感受到平静、舒适、柔和及愉悦的美感。
在对质地、体量不同的植物进行配置时,要遵循平衡原则,使景观稳定、协调。
1.2景观性原则整体把握植物的布局,多利用一些美学上的原理,再加上人们对植物景观的观赏需求来设计。
此外,还应多注意植物和季节之间的关系,使植物在不同的季节都能具有观赏价值,达到“体现无穷之态,招摇不尽之春”的效果,从而避免因季节变化使整个园林景观显得过于单调。
1.3生态位原则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生态位特性,避免与所在地域发生冲突,使结构合理及种群稳定、和谐。
不同的环境选用不同的植物,充分发挥出每一种植物不同的生态作用,利用植物生态作用的不同来改善不同的环境问题。
1.4生物多样性原则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生态园林的稳定、协调发展。
植物的种类越多,在进行生态园林设计时越简单,也越能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群落景观。
这种具有复杂性的景观不仅可以提高园林的魅力值,吸引更多人群,还可以发挥出多种植物最基本的生态功能,集美丽和价值于一身。
1.5因地制宜原则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要想植物生长的茂盛,就必须选择最利于其生长的气候条件及土壤。
只有在因地制宜的原则下进行植物配置,才能呈现出植物最好的状态,从而创造出最别致、最美丽的生态园林景观。
2生态园林设计中植被配置的具体方法2.1加强审核植物配置的设计图纸在生态园林设计中,结合植物的种类及数量、所在的地理环境、季节变化特点以及生态和谐等要素,绘画出合理的`植物配置图纸。
园林植物配置论文

林植物配置论文园林植物配置(论文)生态园林的建设原则一、保护多样性原则保护本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原有生物生息环境的保护和新的生物生息环境的创造;保护城市中具有地带性特征的植物群落,包括有丰富乡土植物和野生动植物栖息的荒废地、湿地、自然河川、低洼地、盐碱地、沙地等生态脆弱地带;保护乡土树种及稳定区域性植物群落组成,有节制地引种;在发展人工草地的同时,保护野生草花与杂草;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等。
二、应用生态学原理的原则只有应用生态平衡原则创建的生态系统才可能稳定,要着眼于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协调绿地系统与自然地形地貌的关系。
北京、天津、合肥、南京和深圳等城市都进行了这方面的实践。
应用生态位原则,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配置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直接竞争。
形成了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
应用互惠共生原则,尽可能将共生植物栽植在一起,而将生化相克的树种分开种植。
例如黑接骨木对云杉有利;皂荚、白蜡与七里香等在一起生长时,互相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胡桃与苹果、松树与云杉、白桦与松树等则不宜种植在一起。
三、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原则植物是生命体,每种植物都是进化的结果,它在长期的系统发育中形成了适应各自环境的特性,这种特性是很难改变的。
我们应尊重客观规律,在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竞争,避免种植不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
应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选用经过多年引种和驯化的外来植物品种。
例如水杉为中国特产,原产地很窄,但引种地区可以很宽,而且在某些引种地区比原产地长的还要好。
四、统一规划,合理安排原则统一规划城市绿地,在城市中心区和边缘区之间保留绿地,并用绿地环绕市区外缘。
营造公共绿地时,尽量少建园林建筑和小品,以提高绿地率。
营造生态风景林时要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安排各林种的布局。
北方受风沙困扰的城市应该发展防风固沙林;黃土高原、山区及江河沿岸的城市应重视营造水土保持林;干旱缺水的城市要建水源涵养林;干燥炎热地区的城市应建设用于气候调节的林地。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研究论文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研究论文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研究论文摘要: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的生活品质以及精神需求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在设计城市园林景观的时候,需要设计师在切实了解人们真实需求之后,提出科学合理的园林造景方案,并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让人们置身其中时可以得到心情的舒缓和视觉的满足。
本文分析了关于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以及造景方案,希望可以为相关园林部门提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景观园林设计;植物配置;层次结合;规划1植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作用在园林设计当中植物景观是整个设计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对于园林主体风采展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改善生态环境。
通过对于整个园林的基本情况做出了解分析,进而对于布置和造景做好构思,可以在园林内部得到一个比较好的景观效果,这种方式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园林内部的生态环境质量[1]。
2)愉悦身心。
身处于优美的景观环境中,可以达到愉悦观赏者身心的目的。
而且可以为其营造一个休闲娱乐的空间,让人们在观赏景观的同时,可以放松身心,亲密接触大自然。
3)警示作用。
对于人们的环保意识起到了一个警示作用,宣传效果明显。
让人们感受生态环境的好坏给人们的生活品质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可以让人身心愉悦舒畅,进而促使大家关注环境保护问题,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4)视觉享受。
供人欣赏作为其最基本的作用,带给人以视觉享受[2]。
各种观叶植物以及观花植物的色彩搭配,通过不一样的景观类型进行展现,给人们多重的感官体验。
给远离郊区身居城市的居民带来对于美好景观的享受,并可以放松疲惫心情,缓解压力,轻松工作。
2关于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方式2.1突出地域特色由于地区存在差异,环境、水文等基础特性也不尽相同,故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之前应充分考虑地域差异问题,充分了解当地自然资源情况,并结合当地文化风俗特点,来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园林。
在设计中,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其一,需要最大程度的保留园林中原有植物;其二,选择植物的时候尽可能的多选择一些适应力强成活率较高的当地植物,当然,种类的.选择是以进行科学合理评估后的结果为标准[3]。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4篇)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4篇)目录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4篇) (1)1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3)1 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3)1.1 园林景观设计 (4)1.2 中国古典园林 (4)1.3 植物在环境景观中的造景作用 (5)2 植物造景的概况 (5)2.1 植物造景的概念 (5)2.2 植物造景的意义 (6)3 植物造景的艺术原则 (6)3.1 色彩相宜的原则 (6)3.2 季相相宜的原则 (7)3.3 因景制宜的原则 (7)3.4 位置相宜的原则 (7)4 植物造景的设计形式 (7)4.1 列植 (8)4.2 群植 (8)5 结语 (8)2浅析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10)关键词: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生态要求 (10)1 植物景观与自然景观失调的原因 (10)1.1 种植规划设计的意识淡薄 (11)1.2 缺乏有实力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人才 (11)1.3 种植设计模式化,景观缺乏特色 (11)2 做好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11)2.1 植物种类的选择原则 (11)2.2 确定景观种植方式的原则 (13)3 做好园林植物的景观设计 (13)3.1 树立园林植物景观的规划意识 (13)3.2 满足园林植物生长的生态要求 (14)3.3 考虑园林植物景观的艺术要求 (14)3.4 结合园林绿地的经济要求 (14)4 结束语 (15)3园林艺术的植物景观设计 (16)1植物景观设计概述 (16)2园林艺术中的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16)2.1主体性原则 (16)2.2艺术性原则 (17)2.3生态性原则 (17)2.4文化性原则 (18)3园林艺术中的植物景观设计工作策略 (18)3.1根据园林分区功能,调整设计思路 (18)3.2根据植物特征,打破园林设计固有问题 (19)3.3引入园林全局景观设计思路 (19)4结语 (20)4园林植物配置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1)1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摘要:在所有的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植物造景也可以帮助园林构建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必备条件。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及植物造景论文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及植物造景论文摘要:园林设计可以利用现代艺术结合自然风景,给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植物造景和植物配置是园林设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做好植物配置和造景工作,充分发挥植物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的特点,满足人们对环境及良性生态的需求。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植物造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提高,城市化受到了人们的重点关注,植物开始成为城市人口追求的焦点。
园林设计是一种能有效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是风景和艺术的结合体。
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占有极高的地位,它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园林的设计是否成功,本文就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展开论述。
1园林景观设计中视觉元素的应用1.1基础性视觉元素在开展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对视觉元素是有一定依赖性的。
如果在具体方法和手段上表现的过于超前,很难被社会接受。
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现在的工作标准,认为基础性视觉元素的应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第一,“点”的应用是基础性视觉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画龙点睛”的方法进行应用。
如在园林内的众多树木当中,可以适当增加一点人文建筑或是通过假山的塑造,促使整体园林更具自然气息,对于园林的长久运营也起到积极作用。
第二,“线”的应用,是从“点”的角度延伸而来。
线的元素应用是在园林的内部打造出主题化的线路,让游人在参观和欣赏的过程中更好的去感受园林,让身心运动保持在匀速状态。
现阶段,很多园林景观设计都会在内部设定“徒步运动线路”,目的在于指导游人运动的方向,晨练的时候达到更好的效果。
第三,“面”的应用,是从“点、线”的共同融合角度延伸得到的。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主要体现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划分,有老年人活动区域、青年活动区域和小孩活动区域,通过这些方法,对游人群体更好的分门别类,减少互相“抢地盘”的现象。
1.2色彩性视觉元素园林景观设计中视觉元素的应用,色彩搭配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必须贴近大众来搭配,不能按照艺术化标准来完成。
园林施工——园林植物造景及其配置技术探讨(5篇)

园林植物造景及其配置技术探讨(5篇)目录园林植物造景及其配置技术探讨(5篇) (1)1植物配置与园林空间设计体会 (4)关键词:综合性公园;植物配置;园林空间;建设规模;设计方案 (4)1植物配置及空间设计在综合性公园与园林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4)2综合性公园植物配置方法研究 (5)3综合性公园园林空间设计分析 (7)4结语 (8)2园林植物优化配置分析 (9)关键词:园林植物;配置;生态环境 (9)1 园林植物优化配置必要性 (9)1.1 提高城市绿化面积和经济效益 (9)1.2 有利于解决当前园林植物栽种中存在的问题 (10)2 园林植物优化配置建议 (10)2.1 严格按照植物配置原则进行配置 (11)2.2 将艺术手法融入到园林植物配置当中 (11)2.3 要保持各种植物之间的生态性和发展性 (12)3园林植物造景及其配置技术探讨 (14)0 引言 (14)1 园林植物造景的原则 (14)1.2 韵律 (15)1.3 统一 (15)1.4 均衡 (15)2 不同背景下的园林植物配置方式 (15)2.1 皇家古典园林 (15)2.2 古典私家园林 (15)2.3 纪念性园林 (16)3 园林植物造景与配置的生态原则 (16)3.1 根据自然地形特点,合理划分植物空间 (16)3.2 植物配置既要有多样性,又要有统一性 (17)3.3 植物配置应主次分明,疏落有致 (17)3.4 植物配置要求与建筑相协调,自然有致 (17)4 结语 (18)4园林植物造景与配置 (19)关键词园林植物;造景;绿化;生态 (19)1 园林植物造景的原则 (19)1.1 调和 (19)1.2 韵律 (19)1.3 统一 (20)1.4 均衡 (20)2 不同背景下的园林植物配置方式 (20)2.2 古典私家园林 (20)2.3 纪念性园林 (21)3 园林植物造景与配置的生态原则 (21)3.1 根据自然地形特点,合理划分植物空间 (21)3.2 植物配置既要有多样性,又要有统一性 (21)3.3 植物配置应主次分明,疏落有致 (22)3.4 植物配置要求与建筑相协调,自然有致 (22)3.5 植物配置要注意四季变化 (23)3.6 植物配置应考虑生态效益 (23)4 结语 (23)5园林植物造景中应当遵循的原则与美学配置技巧 (25)1.园林植物造景的原则 (25)1.1植物造景的生态要求 (25)1.2植物造景的艺术原则 (25)1.3植物造景的性质和功能要求 (26)2.园林植物造景的美学基础 (26)2.1植物景观与美学的关系 (26)2.2植物景观营造的主要美学原理 (27)3.植物造景的配置技巧 (28)3.1多样化种植形式 (28)3.2注重观果植物的应用 (28)1植物配置与园林空间设计体会摘要: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的加快,逐渐扩大了公园及园林的建设规模。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及植物造景研究论文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及植物造景研究论文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及植物造景研究论文摘要:园林设计主要是通过内部植物的栽培和布置,形成一个整体的园林景观系统,植物栽培和布置过程中要处理好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等问题。
本文在此基础上,主要对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内容及方法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植物造景;方法1基本原则1.1植物选择园林景观内部的主要内容是不同的植物,园林设计中一项关键性的内容就是关于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不同的植物在外观和形态上存在较大差异,相互选用和搭配过程中能够呈现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另外,不同的植物由于生存环境和生长习性的不同,在园林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成活率也不同,选用、配置植物时,需要充分了解其生长特点以及对气候环境的基本要求,保证植物在园林环境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
选择的植物类型应是本土植物,培养本土品种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更快地适应园林气候和环境。
园林设计中关于植物配置不仅需要遵循适用性原则,同时要遵循多样性原则,因而在植物配置中适当选择外来品种丰富园林植物种类,不同的植物配置能够更好地提升园林设计效果。
1.2植物配置园林设计中关于植物配置是为了更好地为植物造景奠定基础,园林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营造更加优美、自然和舒适的环境,因而在园林植物配置上,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积极遵循艺术性和科学性原则,保证植物配置和园林设计效果。
科学性原则是指设计人员在配置不同种类的植物时,要综合了解其生长习性,在详细了解不同植物生长能力的基础上实现植物科学配置,充分利用不同植物的配置效果,使其更好地与园林景观和设计环境融为一体。
设计人员通过了解不同种类植物生长对环境、气候的要求以及对土壤、土质的要求,能够在造景过程中采用适当的培育和修剪手法。
植物配置的艺术性原则是要求注重植物搭配的技巧,根据不同植物的颜色、形状特点,使配置过程中控制颜色的深浅度,通过层次性的明暗搭配,使园林植物景观色彩种类更加丰富。
植物造景园林景观设计论文(精选五篇)

植物造景园林景观设计论文(精选五篇)第一篇:植物造景园林景观设计论文1植物造景现状分析1.1设计、施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有些设计师设计出的作品与当地风土人情、地貌气候等不相协调,往往设计出来的作品到真正应用的时候就存在水土不服的现象;施工队只按设计师的设计图纸进行盲目施工,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或者存在偷工、减料,设计图与实际施工存在有天壤之别等情况;管理者专业水平较低,景观的后期养护对整个景观的营造非常的重要,植物它是有生命的,景观的营造也存在有时间性,植物是否能成活,后期的生长是否健康,景观的造型是否美观,都与景观的养护、管理者的专业管理水平有很大的相关性。
1.2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绿色景观”,是指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并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尽量小的景观。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俞孔坚曾指出:“景观的生态化设计不是一种奢侈,而是必须;生态化设计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产品;生态化设计更是一种伦理;生态设计应该是经济的,也必须是美的”。
而现在的很多案例却是花大钱,把原有的景观去的一丝不留,在某个地方无中生有的造出一个景观,这种设计违背了要和自然融为一体的理念,违背了要生态,经济和合理。
1.3缺乏文化特色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应该与当地的地方文化特色相呼应,通过独特的设计风格来彰显当地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内涵,使园林景观设计既做到与时俱进又充分展现地域性。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西方大量的园林景观设计风格涌入我国,并为许多设计师盲目接受和模仿,甚至是出现了“复制品”的情况,使得当地的园林景观跟其他地方的如出一辙。
看着具有西方特色的园林景观,看似很有国际风范,却丧失了当地该有的风格。
久而久之,当地的个性、特色文化就会慢慢地消逝,留下的是一处处渐渐引起人们审美疲劳的模式化了的园林景观。
2解决办法2.1合理利用植物资源,营造稳定生态群落景观植物造景不是简单的植物个体的拼凑,而应该是根据生态学原理进行独具匠心的、科学合理的搭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植物造景配置论文
【摘要】园林植物的优化配置可全面的改善生态系统状况,为生态系统建设的优化发展做出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园林植物;造景;配置;规划
植物应用与园林建设的范围广泛,在小区、道路、公园、地标建筑、庭院等供人们观赏以增加建筑物的可观赏性,同时园林植物的运用即可改善小气候环境,又能提升人们观赏的艺术价值。
针对园林植物在配置中,要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合理配置植物,体现出植物的造景作用,以达到植物配置的最终目的。
植物造景中运用的植物种类较多,如乔木、地被植物、藤本植物、灌木等通过园林造景手法,将植物自身具备的特点如色彩、枝条、形状等特点充分的彰显其特色,制造出有艺术特色的园林景观。
另外在配置中,植物与植物之间要协调好关系。
色彩的搭配及植物类型的配置要符合其自然生长发育的特点。
进而通过修剪造型而形成园林景观特色。
一、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作用
1、美化作用
①园林植物作为营造园林景观的主要材料,具有独特的自然线条美。
挺直的树干有一种豪壮雄伟的形象;横亘曲折的树干有一种盘结
迂回的形象;双株连理的树干有一种顾盼生姿的形象。
②园林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季相特征,把不同花期的植物搭配种植,使得同一地点在不同的时期产生了四季演变的时序景观。
2、生态环境调节作用
植物在园林建设规划中的配置,可体现出一个城市建设的人文特点及生态环境,园林建设代表着城市发展的风向标,植物在园林中的运用可改善当地的小气候环境,植物在通过光合作用下,可吸收大量的有毒气体,并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新鲜的氧气,在道路两旁植物的配置可减弱汽车噪声,并吸收尾气,减少尾气对环境带来的危害。
另外园林植物可调节城市的温湿度。
促使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的舒适。
因此来看在园林植物的配置中对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3、社会经济作用
在社会经济大发展的时代,园林植物景观对于经济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商业谈判及写字楼规划设计中,都会广泛的运用植物配置,植物配置首先会给人带来一种视觉的享受,在工作之余,缓解人们疲劳的神经。
在城市建筑中,良好的绿化环境,不仅会推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还可起到招商引资的作用。
例如我国南方的一些旅游城市,大多是因为当地生长着种类丰富的绿色植物而得名,且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实质性的效益。
二、园林植物造景的原则
1、调和
植物景观设计时要体现调和的原则,找出其近似性和一致性,这样的配置会具有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
相反,用差异和变化可产生对比效果,具有强烈的刺激感,形成兴奋、热烈和奔放的感受。
2、韵律
体现造景韵律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杭州白堤,堤旁桃、柳问种,花开时节不同色彩极富韵律感。
此外,“云栖竹径”两旁为参天的毛竹林,如果相隔50一l00m配植1株枫香,则不会使游人感到单调。
3、统一
植物景观设计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但也要保持一定的相似性,以免变化太多,使整体杂乱无章,失去美感。
三、植物造景方式分析
园林植物配置的造景功能直接影响着园林的绿化功能,在植物配置中呈现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如自然式、规则式、混合式等多种方式。
一般在道路规划中多选择规则式。
园林规划中,则三种样式皆可存在,在具体的运用中就要根据园林建设的实际状况来选择。
在植物
配置中影响其具体规划的因素有很多,所以在植物造景中还需要多面的考虑。
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利用植物造景创造园林景观及其空间性
园林绿化造景中,多采用树木、花丛、树林等作为园林设计中心,在园林进出口和重要交通干道选择树林、群植构建对景,而狭长的区域为突出空间性多选用树群、对植形成对景;植物造景是空间艺术,园林空间美感设计多受植物空间功能发挥影响,如构成空间、分割空间等,空间性的打造可通过借助借景、障景手法实现。
2、利用植物造景打造地方特色
地方特色是各个区域之间彰显不同的主要形式,植物配置可充分的体现出地域之间的差异性,不同的地域环境培育出的植物特点各不相同。
用当地的特色植物进行园林景观规划,不仅可体现出植物形体美,还可体现出地方的特性。
我国的南北方地域不同,气候环境特点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植物的生长也有着鲜明的特点。
在园林植物配置中,就要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这样既体现出地方的风土人情,又能顺应植物自然生长规律,进而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园林植物景观。
3、利用植物造景创造园林意境
意境之美一直是我国古典艺术及现代文学、绘画的综合特定,意境之美可以带给人无限的遐想。
在植物造景配置中,利用园林植物造
景可综合的体现出园林植物的意境之美。
园林规划设计工作者在植物配置中可依据不同的植物特点,经过修剪造型。
而体现出不同的意境之美。
我国园林造景建设历史悠久,在古代就有着自己的皇家园林,先进保存完好的苏州园林,颐和园等地区性的园林建筑,在世界上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意境创作中,中国以“梅兰竹菊”为四君子;“松柏”寓意为长寿等将多种植物比作不同的寓意。
以致在不同的环境场所内,植物所表达的意境大不相同。
要深究植物配置所造就的园林意境,简短的说明是不能完全体现的。
在借助于植物配置所造就的园林景观,在供人观赏的同时,更是一种意境的升华。
亦体现出园林造景中的艺术特点。
四、结语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植物造景与植物配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者缺一不可。
其价值经过岁月的发展,有着长久的生命力。
一个时代的设计有着一个时代的特点和精神,在园林植物中的体现,可充分的让人感觉到一定的历史价值与精神价值,在当代的园林植物配置中,有中式的园林景观,也有中西融合的园林植物配置。
其全面的反应出现代社会的发展,并体现出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技术水平,同时也反应出现代人们的精神需求及文化价值取向。
另外,园林植物的优化配置可全面的改善生态系统状况,为生态系统建设的优化发展做出着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