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植物造景

合集下载

2024年植物造景心得标准

2024年植物造景心得标准

2024年植物造景心得标准随着人们对环境的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植物造景已成为现代建筑和城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2024年,随着技术的变革和理念的更新,新的标准逐渐形成,以满足人们对植物造景的更高要求。

以下是我对2024年植物造景心得标准的一些体会。

一、生态环保生态环保是2024年植物造景的基本标准。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植物生长的自然环境,合理选择植物品种,减少对生态的破坏。

植物的选择应以本地植物为主,尽量避免引入外来物种,防止外来物种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

同时,要注重植物的生态合理性,在植物种植过程中考虑水、土壤、气候等因素,确保植物可以自然地生长和繁衍。

二、多样性和变化性在2024年的植物造景设计中,注重多样性和变化性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单一的植物景观可能会显得单调和乏味,而多样性的植物组合可以给人一种更丰富、更有层次感的视觉体验。

通过植物种类的不同选择,可以创造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的变化效果,使植物造景更具有眼前一亮的效果。

同时,注重植物的色彩和纹理的多样性,可以创造出更具艺术感和观赏性的植物造景。

三、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2024年植物造景的核心理念。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注重节水、节能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采用符合节水、节能标准的灌溉系统,控制用水量;选用符合能源效率标准的照明系统,减少能源消耗;使用低碳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要注重植物的生命周期管理,合理规划和管理植物的生长过程,确保植物能够持续生存和生长。

四、人性化设计2024年的植物造景不仅要注重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要注重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人们的需求和心理感受,创造出与人们的互动和体验。

植物的布局、高度和颜色等要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与建筑物和人们的活动相衔接,营造出一个宜人的环境。

同时,注重植物的触感、香气和听觉效果,给人带来更丰富的感官体验。

五、科技创新在2024年的植物造景中,科技创新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分析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分析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分析园林景观设计是指通过规划、设计和布局植物、地形、水体和人造结构等元素来打造人工环境中的自然景观,以营造舒适的空间和环境。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调节气候、改善空气质量、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丰富生物多样性等。

本文将对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

一、植物造景的种类及特点园林景观设计中常见的植物造景包括草坪、花园、绿篱、乔木、灌木等。

它们各具特点,在园林景观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1. 草坪草坪是园林景观设计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它的绿色植被能够营造出清新、宁静的氛围,同时能够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环境质量。

草坪的施工相对简单,养护成本低,是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花园花园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点睛之笔,通过植入不同种类、颜色和形态的花卉植物来丰富景观,营造出色彩斑斓的环境。

花园的设计和养护工作相对繁琐,但其美丽的效果常常能够为整个园林景观增添生机和魅力。

3. 绿篱绿篱是通过植入不同种类的灌木或多年生植物来构建出绿色屏障,其可以分隔空间、遮挡视线、调节气候、减少噪音等作用。

绿篱经过修剪和塑形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是园林景观设计中非常实用的元素。

4. 乔木乔木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景观构成元素,通过选择不同种类、形态和色彩的乔木来构建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乔木可以提供阴凉、观赏、遮荫、净化空气等多种功能,是园林景观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5. 灌木灌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常常用于填充空间、丰富景观效果,通过选择不同种类和形态的灌木来丰富景观,为景观增添层次和丰富度。

二、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效果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应用效果展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美化环境植物造景可以通过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和组合来美化环境,营造出美丽、宜人的景观效果,提升人们的审美享受和生活品质。

2. 调节气候植物造景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种类和形态的植物来调节气候,提供遮荫、降温、保温、防风、净化空气等功能,改善环境质量。

探究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及艺术手法

探究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及艺术手法

探究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及艺术手法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能够为人们创造一种和谐、舒适、美丽的自然环境,追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以下将探究植物造景的作用以及常见的艺术手法。

1. 植物造景的作用(1)美化环境,增加景观效果植物造景是园林绿化设计的核心之一,也是人们最直观感受到的。

对于一些公共空间、社区、居民小区以及城市公园等场所,通过植物造景能够让原本孤寂、荒凉的环境更加美丽、生机盎然。

植物造景能够扮演“点缀”的角色,让整个空间更加分明、鲜活,起到增加景观效果的作用。

(2)填补空缺,解决不利因素植物造景还可以弥补一些环境的缺陷或者解决不利因素。

比如在城市中,一些高楼大厦或者公路铁路等等建筑设施,容易造成环境噪音、气体污染等不利因素,通过植物造景能够起到缓解、吸收等作用,提高环境的舒适度。

在一些狭窄的胡同小巷、居民楼之间的空地中,通过植物造景能够让这些空地变得更加丰富、美丽,促进当地居民的交流与活动。

(3)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植物造景能够改善空气、水质,防止自然环境的进一步破坏和污染。

通过植物的吸收作用,能够有效地减少有害气体、重金属等对环境的危害,抑制灰尘的产生。

而且植物造景能够为生态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营造出更加自然、宜人的环境。

(1)春花秋月,四季鲜花植物的四季变化对于植物造景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春季开花的樱花、杏花、海棠等等,在园林中可以用来创建樱花小径、樱花园等等,让人们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而在夏季,洁白的荷花、郁郁葱葱的草坪、花灌木等等,在园林中创造出夏日的富饶与热情。

在秋季,金黄的银杏树、红枫树、紫叶李等等,能够为园林增添丰富的色彩,让人们感受到秋天的柔美。

冬季,雪景、枯草、枯枝等等都可以用来创造寒冷、萧条的冬季景色。

四季的鲜花营造了一个独特、变化无穷的环境氛围,令人沉醉其中。

(2)客观画意,形成意境植物造景要顺应自然,力图在客观形象和人的主观感受之间建立联系,以此形成高尚优美的意境。

植物造景心得

植物造景心得

植物造景心得植物造景是一种通过运用植物、石材、水池等元素来营造美丽景致的艺术形式。

在植物造景中,植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给人带来美丽、和谐、舒适的感觉,同时也能够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候等。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一直对植物造景非常感兴趣,并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技巧和心得。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在植物造景方面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选择合适的植物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生长环境和生态习性,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植物。

例如,在户外造景中,我们应该选择耐旱、耐寒、抗风的植物;在室内造景中,我们应该选择适合在室内环境下生长的植物。

此外,对于植物的颜色、形态等特点也要考虑到整体效果,选择植物时要尽量保持整体的协调和统一。

其次,合理布置植物的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植物造景中,我们可以通过合理地布置植物的位置来打造不同的景观效果。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布置大型的观叶植物在背景,中型或小型的植物在前景,以产生层次感和透视感。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合理地布置植物的位置来引导人的视线,营造出流动的空间感。

另外,植物的养护也是植物造景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植物有自己的生长规律和特点,在养护过程中应该注重施肥、浇水、修剪等工作,以保持植物的生长状况。

此外,还应该注意定期检查植物是否有病虫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只有保持植物的健康生长,才能够保证植物造景的效果。

最后,我认为在植物造景中应该注重创意和个性。

植物造景是一种艺术形式,不仅仅是简单地将植物摆放在一起。

我们可以通过运用各种元素和技巧,创造出独特的植物景观。

例如,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种类、不同颜色的植物来打造丰富多彩的景观;可以通过运用石材、水池等辅助元素来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趣味性。

只有在创意和个性方面下功夫,才能够打造出与众不同的植物景观。

总的来说,植物造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需要我们对植物和美学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和心得,从而打造出美丽、和谐、舒适的植物景观。

浅谈园林植物造景

浅谈园林植物造景

浅谈园林植物造景摘要:本文根据当前园林植物造景存在的问题,结合设计、投资施工、后期护理等方面作出一些总结并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园林施工;植物造景;存在问题;相关建议前言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好转,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己的居住环境有更高的要求,人们对居住环境绿化的观赏功能要求愈来愈高。

园林植物造景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改善小区生态环境,创造融合自然气息和空间的绿地,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技术,借鉴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科学而艺术地进行植物配置的一种方法。

园林植物造景就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植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

植物是构成园林美的主要角色,植物造景设计同样遵循着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的基本原则,即统一、调和、均衡和韵律四大原则。

但当前在园林绿化建设中,普遍存在“草坪风”、“大树风”等,由于缺乏科学性,往往是事与愿违。

对于园林植物群落构建时,“乔、灌、草”的比例,北京市园林科研所通过观测研究得出:城市绿地最佳生态效益结构的比例为乔木:灌木:草(含地被、绿篱):绿地:1:6:20: 29,其表示的含义是,每29㎡的绿地中,应有乔木树种1株,灌木(不含绿篱)6株,草(含地被植物、绿篱)20m。

这一数值为园林设计指明了方向。

在进行园林设计时,应坚持美学思想为指导,坚持以植物造景为主,用恰当的植物材料替代硬质建筑物,有效地组织空间、分割空间,融景观于一体,集历史、文化、建筑艺术、园林艺术之大成,营建富有景感、美感的生态健全的园林景观。

1当前园林植物造景存在的问题1.1设计缺乏科学性植物景观是活体景观,是随植物生长而发展变化的景观,对植物栽植施工后的景观变化及养护管理的考虑,是植物造景的特色。

然而在现实问题中却常存在设计、施工、养护脱节甚至矛盾的问题。

而在景观效果预见中常常将生长条件很好的植物作为理想的效果标准,而对植物能否达到预期的体量、季相变化、生长速度却缺少结合植物栽植场地、小气候、干扰等多因素深入细致的考虑。

浅谈园林植物造景

浅谈园林植物造景

浅谈园林植物造景摘要:园林绿化是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园林绿化设计的水平,本文从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的意义、植物造景应遵循的原则,以及植物造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这三个方面对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进行阐述。

关键词:园林;绿化设计;植物造景1、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作用植物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第一:主要通过阳光在光合作用下吸收大量的CO2并释放出O2,从而达到净化空气及提高空气质量的目的。

还有部分植物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如夹竹桃、大叶黄杨等具有抗SO2的作用;刺槐、桧柏等能够有效吸收HF;冬青、沙枣、紫衫等具有抗Cl2性;柳杉具有抗O3的功效;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可吸收水体中的细菌和有毒物质,具备净化水源的功能。

第二: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降低噪音、减少污染等作用,特别是我国的西北、华北、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转化和地区经济发展有着极重要作用。

第三:为人们提供休闲场所;从艺术上是创造美好的自然景观,缓解人们紧张、疲劳感,让人们远离城市喧嚣、回归大自然怀抱的美好享受。

2、植物造景应遵循的原则在园林绿化设计中,应以当地的地理环境为基础,尊重当地的文化气息,遵循植物的生长习性,与当地的气候、土质有效结合起来,在科学的依据下,根据季节变化,设计出色彩多样性的具有当地特色的作品。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2.1遵循科学性原则要以适地适树和尽量选用乡土植物为基础。

在植物造景中不仅要了解植物的生态习性,掌握其对光照、温度、湿度、空气、土壤等的要求,还要对所需设计的地域环境和性质进行全面的了解,才能让两者更好的融会贯通,才能设计出完美的植物造景,形成可持续的景观效果。

植物造景在植物配置上还应与建筑、道路、山体、水体、园林小品等有机结合,达到情景交融,给人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感受。

2.2遵循文化性原则中国文化自古博大精深,多彩多姿。

浅析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植物造景

浅析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植物造景

浅析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植物造景随着科技信息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环保意识的增强,城乡园林绿化建设越来越得到人民的重视,在城市化发展的同时各地园林绿化的建设也逐步加快步伐,各个地方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的进行植物造景能够较好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恰当地把握植物之间的选择和配置,深刻体现历史文化的内涵。

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造景,不但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给人们提供一个文明、健康、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使人们的身心在紧张的工作和快速的生活节奏中予以调整、舒缓。

还具有净化空气、降低噪音、改善局部小气候、环保抗灾的生态作用。

一、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概念及其重要性1、概念植物造景是在园林造景艺术的指导下,在满足植物生长发育要求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园林植物如乔木、灌木、草坪等植物材料,再配合建筑、山石、水体等其他点缀,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的特点,通过精心设计、仔细选材和合理配置,建造出符合规划要求的自然景观,以达到发挥其不同功能,形成多样化景观的作用。

2.意义园林植物造景是园林绿化设计的重要环节,是园林建设的根本,它不仅关系到城市绿化的景观效果和综合效益的发挥,而且与城市植物的多样性和景观的多样性密不可分。

吸收中外造园艺术的精华和生态学、美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科学地进行园林植物造景,建设地方特色鲜明、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是促进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3.重要性随着现代化工业、商业贸易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社會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景观的创造已成为一个国家建设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因为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在城市环境中,要创造生命之绿,植树造林、栽花种草是唯一的途径。

植物作为园林景观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应用最广泛,最不可缺的材料,尤其是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植物造景已成为园林建设的主流。

植物造景在其漫长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沉淀着人类社会中各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无数创作者的聪明才智。

简述植物造景的美学原理

简述植物造景的美学原理

简述植物造景的美学原理
植物造景是一种通过布置和组合植物来创造美观景观的艺术。

它涉及到多个美学原理,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原理:
1. 对称与平衡:对称是指将植物或景观元素在空间中以轴对称的方式布置,创造出一种平衡感。

平衡是指在整个景观中分配植物和元素的重量,以实现视觉上的平衡。

2. 比例与尺度:植物的大小、形状和高度在景观中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合理选择和组合植物,可以在整个景观中创造出适当的比例和尺度关系。

3. 色彩与对比:植物的色彩是植物造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选择植物的不同颜色和对比度,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

4. 节奏与重复:在植物造景中,重复和节奏可以增加整体的视觉效果。

通过重复使用某种植物或形状,可以创造出一种有序和连贯的感觉。

5. 空间与层次:植物的布置可以创造出深度和层次感。

通过在不同的高度和位置安排植物,可以为景观带来立体感和空间感。

6. 自然与生态:植物造景的美学原理还包括与自然和生态的关系。

尊重自然的原则,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可以创造出更加和谐和可持续的景
观。

这些美学原理可以根据具体的场地和设计目标进行调整和应用,帮助创造出美丽而令人愉悦的植物景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园艺农业与技术2017, V ol.37, No.16213
浅谈植物造景
孙爱琴
(盐城市亭湖区南洋镇农业中心,江苏盐城 224000)
摘 要:植物造景对于丰富物种多样性、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对一个城市的绿色生态和农村村庄绿化、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植物造景研究现状的分析,阐述如何科学地进行植物造景,营造植物景观,提高景观质量,最终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文化生活需求。

关键词:植物;造景
中图分类号:S68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833186
引言
植物是构成园林景观的主要素材,是园林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园林植物群落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主体,其生长状况、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和景观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园林绿地多种功能的发挥,影响着城市园林绿化的质量和水平。

营建科学合理的园林植物群落对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创造和谐人居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

1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首先要利用适地适树原则以及不同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习性,充分挖掘植物与植物间的配置、植物与园林小品的配置,注重空间意境、绿色生态、城市文化表现,在不同季相变化中凸显美景度和游客的满意度。

在漫长的岁月中,植物配置的设计原则、配置方式以至园林植物的种类都有很多变化,形成了众多不同民族风格、不同地域特色的植物景观,对植物配置的研究有助于推动当今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有助于创造出更具特色、更为美观、更加宜人的植物景观。

2植物配置类型种类
植物间的配置类型主要有孤植、对植、列植、丛植、群植、篱植和林植等类型。

根据所处的环境特点和所要表达的意境,主要分为对称式(主要是庄严陵园或规则的建筑群)和不对称式(主要是在公园、植物园、风景区等)。

选择独特用途树种时,要注意其适用的配置方式并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如独赏树,要求树冠宽大、枝叶繁茂、长势旺盛、姿态优美为好;通常采用孤植的方式,定植地点以在大草坪上最佳,或植于广场中心、道路交叉口或坡路转弯处;庭荫树,要求叶片大,病虫害少,以圆球形、伞形树冠为好,多植于路旁、池边、亭前后或与山石,建筑相配,或在局部小景区三五成群地散植各处,形成自然有趣的布置;亦可在规整的有轴线布局的地区进行规则式配植。

因此,植物配置不仅要考虑植物本身的空间搭配、生物、生态特性,还要配合凉亭、桥梁等基础设施,巧妙应用,做到四季有美景、处处有看点。

3植物配置需遵循的原则
在进行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利用不同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习性规律、植物群落间的制约影响,适地适树原则最重要;明确文化主题和绿地功能,巧妙配置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协调搭配效果,提升美景度,植物色彩的协调,植物与植物间、植物和园林小品间的协调,要注重形态的变化和四季景观的动态美感;有针对性地对游客需求进行调研,植物配置的最终目的是利用空间意境、绿色生态、城市文化的外在表现,凸显美景度和游客的满意度。

4植物配置方式存在的一些问题
植物种类缺乏多样性,与自然群落多样性相差甚远,很容易造成视觉审美疲劳,没有形成城市园林绿化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植物色彩单一,缺乏四季色彩的韵律变化,无法突出季相变化带来的美感。

另外,空间结构也相对单一、凌乱,应该利用乔、灌、草不同空间层次以及与园林小品的配置,深化文化主题、注重地方特色乡土树种的运用,吸引游客驻足欣赏。

同时,植物的生态功能(遮阳、防尘、隔音、净化空气和保持水土等),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通过合理科学的植物配置来发挥植物的各种生态功能。

参考文献
[1]刘秀英.浅谈城市园林中的植物造景[J].景观设计,2012(4):52.
[2]毛嘉颖.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分析[J].南方园艺,2010
(2).
[3]陈波.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研究[D].浙江大学,2006.
[4]张梅.辽东山区秋色叶树木资源及园林应用[J].北方园艺,
2007(8):152-153.
[5]陈岚,秦华.重庆市珍稀濒危植物的观赏价值及其园林应用
[J].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2009(5):62-65.
[6]王娟妮.公园树种的应用及分析[J].绿色科技,2016(19):67-68.
作者简介:孙爱琴(1965-),女,江苏盐城人,南京农业大学园林专业毕业,盐城市亭湖区南洋镇农业中心林业工程师,主要工作方向:林业技术推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