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共414张)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共414张)PPT课件


C.配制浓硫酸与酒精的混合液时,将所需浓硫酸沿烧
杯壁缓慢倒入盛有一定体积的酒精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
断搅拌
D.用烧瓶加热液体时,投入几片碎瓷片
解析 氢气(或一氧化碳)等易燃、易爆性气体还原氧化
铜实验中,应先通氢气(或一氧化碳)排净装置中的空气,防
止发生爆炸,所以A存在安全隐患。
答案 A
21.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1 类
爆炸品

2 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 气体

3 类
易燃液体
第 易燃固体、自燃
4 物品和遇湿易

燃物品
第 氧化剂和有机过
2021
10
2.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名师解惑
一、实验安全及防护
1.防爆炸
(1)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2)在用H2或CO还原CuO时,应先通入H2或CO,在装置 尾部收集气体并检验纯度,若尾部气体已纯,说明装置中的
2021
25
二、过滤和蒸发比较
方法
过滤
适用 范围
主要 仪器
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
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带铁 圈)、滤纸
壁上,一般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
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慢慢直立起来,
让药品全部落入试管底部。
③块状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
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
器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
容器。
2021
23
②NaOH、BaCl2、Na2CO3,过滤之后加HCl。 ③BaCl2、Na2CO3、NaOH,过滤之后加HCl。 即Na2CO3溶液必须在BaCl2溶液加入之后再加。 四、SO42-的检验 先往未知液中加入稀盐酸,再加入氯化钡溶液。BaCl2 +Na2SO4===BaSO4↓+2NaCl。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同步教师用书:第2章 第1节 课时1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同步教师用书:第2章 第1节 课时1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课时1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1.了解物质分类的方法和依据。

(重点)2.认识分类方法的应用。

(难点)3.感受分类方法对化学学科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

常见的分类方法[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 交叉分类法1.含义: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方法,即对同一物质以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2.举例教材整理2 树状分类法1.含义:对同类事物按照某种属性进行再分类的分类法。

2.举例[特别提醒]物质的分类标准不同,同一种物质可能有不同的归类。

[探究·升华][思考探究]探究1交叉分类法(1)用交叉分类法对碱进行分类。

(请连线)【提示】(2)交叉分类法中所涉及的类别之间是什么关系?试举例说明。

【提示】交叉关系,如对Na2SO4进行的交叉分类:探究2树状分类法(1)请用树状分类法对初中所学过的化合物类型进行分类。

【提示】(2)树状分类法中所涉及的类别之间是什么关系?举例说明。

【提示】有并列和从属关系两种,如物质的分类中:(1)并列关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2)从属关系:[认知升华]升华1交叉分类法与树状分类法的区别交叉分类法是对同一物质以不同的分类标准或角度进行分类;树状分类法是对同类物质按不同的属性进行逐级分类,各级之间为从属关系,同级之间为并列关系。

升华2物质的树状分类[题组·冲关]1.符合如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A.NaHCO3B.Cu2(OH)2CO3C.NaClD.Na2CO3【答案】 D2.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HNO3应属于()【导学号:95432022】①酸②氢化物③氧化物④含氧酸⑤难挥发性酸⑥一元酸⑦化合物⑧混合物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④⑥⑦C.①⑧D.①④⑤⑥【解析】HNO3应属于酸、含氧酸、强酸、挥发性酸、一元酸、一种化合物等。

【答案】 B3.同一种物质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很多类别,按照物质的成分对下列10种物质进行分类:①水②空气③铁④二氧化碳⑤硫酸⑥熟石灰[Ca(OH)2]⑦胆矾(CuSO4·5H2O)⑧食盐水⑨碱式碳酸铜[Cu2(OH)2CO3]⑩硫酸氢钠(NaHSO4)(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属于铜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属于钠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物质可分为纯净物、混合物。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
如:CO2、SO2、P2O5、SiO2 例:CO2 + 2NaOH Na2CO3 + H2O 碱性氧化物 和酸反应生成只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Na2O、CaO、CuO、Fe2O3 例: CuO + H2SO4 CuSO4 + H2O
两性氧化物 和酸、碱反应都能生成盐和水的 氧化物 如:Al2O3
例: Al2O3 + 6HCl 2AlCl3 + 3H2O Al2O3 + 2NaOH 2NaAlO2 + H2O
人 教 版 化 学 必修一 2.1物质 的分类 (共34 张PPT) 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 p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人 教 版 化 学 必修一 2.1物质 的分类 (共34 张PPT) 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 p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3、盐
(1)概念 由金属(含铵根NH4+)离子和酸根组成。 (2)分类
人 教 版 化 学 必修一 2.1物质 的分类 (共34 张PPT) 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 p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按 化 学 性 质 划 分
人 教 版 化 学 必修一 2.1物质 的分类 (共34 张PPT) 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 p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成盐氧 化物
酸性氧化物 和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第二章化学物质 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一课时)
[思考]
1、当我们进入商场时如何快速找到我 们需要的商品?
2﹑当你置身于图书馆或书店中,是怎 样找到你想要的书的?
3﹑当你去餐馆吃饭时,怎么点菜的?
商场
图书馆
餐馆菜谱
试想想,没有分类的世界的模样?
分类的目的和意义:能够提高人们工作、学 习的效率,使人们更快更便捷的达到目的。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第2章 第1节 课时2 分散系及其分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第2章 第1节 课时2 分散系及其分类

2.下列分散系,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雾 ②豆浆 ③AlCl3溶液 ④Al(OH)3胶体 ⑤泥水 ⑥CuSO4溶液 【答案】 ①②④
[合 作 探 究·攻 重 难]
溶液、胶体、浊液的比较
[思考交流] 比较FeCl3溶液、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 请探究下列问题


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2021/11/212021/11/212021/11/212021/11/21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2.Fe(OH)3 胶体的制备和基本性质 △
(1)反应原理: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2)实验操作 向_沸__水__中逐滴加入 5~6 滴__F_e_C_l_3 饱 __和__溶__液__,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红__褐___色, 停止加热,得到的分散系即为 Fe(OH)3 胶体。
分散系 分散质粒子直径
分散质粒子种类
外观特征

稳定性
质 能否透过滤纸
能否透过半透膜
溶液 <10-9 m 单个小分子 或离子 均一、透明
稳定 能

鉴定
无丁达尔效应
胶体 10-9~10-7 m 多分子集合 体或高分子 均一、透明
较稳定 能
不能
能产生 丁达尔效应
浊液 >10-7 m 巨大数目 的集合体 不均一、不透明 不稳定
B
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思考交流] 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用此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步骤Ⅰ: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 步骤Ⅱ: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 滴FeCl3溶液,继续煮沸,即可制得Fe(OH)3胶体。

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版本

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版本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常见的分类方法 1、交叉分类法(同一事物) 交叉分类法:依据物质的不同属性同时按照多种标准 将物质进 行分类的方法。
2、树状分类法(同一类事物)
二单、物击质的此分类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2、氧化物分类 3、酸的分类 4、碱的分类 5、盐的分类
三、分散系 1、分散系定义 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 )物质 [分散剂]中所得到的体系。 分散质:分散系中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剂:分散系中容纳分散质的物质。
d>100nm
大量分子的集合体
泥水 不能

不能
不能
4、(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定义(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5、(1)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是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生成难电离 的物质。 (2)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强酸、强碱和易溶盐可拆,其他物质不可拆。 (3)书写离子方程式步骤: 写、拆、删、查。 (4)离子之间若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五、电离方程式
1、电离:物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2、电离方程式:电解质电离过程的式子 。
NaCl = Na+ + Cl-
3、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要点: (1)元素守恒(等号两边的原子种类、数目相等)
(2)电荷守恒(正电荷总数=负电荷总数) (3)电离过程中,原子团不拆开
①丁达尔效应–—第—»四特第级性五级
光束通过胶体时看到一条光亮“通路”的现象。是由于胶体粒子
对光的散射形成的。
应用:区分溶液与胶体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③电泳– 第二级
由于胶体粒• 子第带三有电级荷,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粒就向某一极做定向运动。溶

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二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二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6.两种重要的分类方法 (1)交叉分类法 ①含义: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 类的一种分类方法。 我们在认识事物时需要采用多种分类方法,这样可以克 服依据单一标准对物质分类的局限性。
②举例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Na2CO3进行分类 按其组成的阳离子来分类,属于钠盐 Na2CO3按其组成的阴离子来分类,属于碳酸盐 按其溶解性来分类,属于易溶性盐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 1 课时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图1
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图2
图书馆使用分类法对书籍进行分类
当你走进大型商场的时候,会很顺利地购买到自己称心 如意的商品;当你走进图书馆的时候,会很快借阅到自己需 要的书籍,这是因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人们总是把大量 事物按照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所谓分类,就是根 据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把研究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 的逻辑方法。 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很多种物质,请 思考一下,我们是如何对其进行分类的?分类的依据是什 么?
在不同的物质和它所属的类别之间进行连线 某些盐的交叉分类
某些碱的交叉分类
(2)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一种方法 ①化合物的树状分类
②石油加工产品及其用途的树状分类
7.分类法的应用 分类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科学方法,合理的分类可以帮助 我们对事物的处理举一反三,更好地认识物质的性质,找出 各类物质之间的关系。要比死记硬背强多了!
(2)由于科学分类系统反映了事物内部的规律性联系,因 而可以根据系统的特性推出某些未被发现的事物的性质,进 而为科学预见奠定基础。
3.分类的主要规则 (1)每次分类必须按同一个标准进行。 (2)分类的子项应当互不相容。 (3)各子项之和必须等于母项。

专题2.1.1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

专题2.1.1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第 1 课时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一、常见的分类法1.分类及其意义 把大量的事物按照事先设定的__________进行分类,是人们最熟悉,也是最方便的一种工作方法。

这样, 当分类标准确定之后,__________中的事物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可以帮助我们做到举一反三;对__________ 事物的了解使我们有可能做到由此及彼。

2.常见分类法含义 根据________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交叉 分类法 举例 Na2CO3_____盐(根据阳离子) _____盐(根据阴离子)_____盐(根据溶解性)含义 对________事物按照某种属性进行________的分类法树状 分类法 举例 物质纯净物 _______单质 _______二、分类法的应用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的性质,找出各类物质之间的关系。

如:Ca ① CaO ② Ca(OH)2 ③ CaCO3C ④ CO2 ⑤ H2CO3 ⑥ CaCO3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1.标准 同类 不同类 2.不同 钠 碳酸 易溶 同类 再分类 化合物 混合物 二、①2Ca+O2 2CaO②CaO+ H2O Ca(OH)2③Ca(OH)2+CO2 CaCO3 ↓ +H2O点燃④C+O2CO2⑤CO2 + H2OH2CO3⑥Ca(OH)2 + H2CO3 CaCO3 ↓ +2H2O一、根据纯净物的组成与性质对其进行分类【总结归纳】二、单质、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有关化学方程式举例: ①Mg+Cl2 MgCl2 ②Fe+CuSO4 FeSO4+Cu ③Zn+H2SO4 ZnSO4+H2↑ ④CaO+SiO2 CaSiO3 ⑤CO2+Ca(OH)2 CaCO3↓+H2O ⑥CuO+H2SO4 CuSO4+H2O ⑦NaOH+HCl NaCl+H2O⑧3NaOH+FeCl3 Fe(OH)3↓+3NaCl⑨AgNO3+HCl AgCl↓+HNO3⑩Na2SO4+BaCl2 BaSO4↓+2NaCl典例 1 (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 2017−2018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下列物质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A.Na2OB.SO2C.KOHD.H2SO4【答案】A 【解析】碱性氧化物是指溶于水而成碱或与酸反应而成盐的氧化物。

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PPT课件

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PPT课件
A.若生成物 C、D 有一种为单质,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若生成物 C、D 分别为两种沉淀,A、B 有可能为盐和碱 C.若生成物 C、D 是盐和水,则 A、B 一定是酸和碱 D.若生成物 C、D 是两种化合物,则 A、B 一定是化合物
△ 解析: 由反应 CO+CuO=====CO2+Cu 知,A 项错误;由反应 Ba(OH)2 +CuSO4===BaSO4↓+Cu(OH)2↓知,B 项正确;由反应 CuO+H2SO4===CuSO4 +H2O 知,C 项错误;由反应 CH4+2O2―→CO2+2H2O 知,D 项错误。 答案: B
答案: A
各类物质(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之间的转化
[典例 2] (2015·扬州高一检测)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按箭头方向不
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物质 选项
A
甲 CuO
B
C
C
CaCO3
D
H2SO4
乙 CO2 CO CaO H2O

H2O CO2 Ca(OH)2 H2
(4)碱的通性。
―+―酸―碱―指―示―剂→变蓝遇石蕊或变红遇酚酞 +酸性氧化物 碱 —――+――酸―→―盐―+―H→2O盐+H2O ―+―盐→新碱+新盐
(5)盐的通性。
―+―酸→新酸+新盐 盐 —―+―碱→新碱+新盐
―+―盐→新盐+新盐
[变式训练 2] (2015·宁波高一检测)对于化学反应 A+B===C+D 的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
高温 (4)Fe2O3+3CO=====2Fe+3CO2 属于置换反应。(×) (5)金属氧化物一定能与酸反应,非金属氧化物一定能与碱反应。(×)
合作探究·课堂讲练
物质的分类 [典例 1] (2015·嘉兴高一检测)对下列物质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 ①纯碱 ②食盐水 ③石灰水 ④烧碱 ⑤液态氧 ⑥KClO3 A.碱——①④ B.纯净物——③④⑤ C.盐——①⑥ D.混合物——②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分类一般步骤: 确定分类标准
选择分类方法
得出正确的分类
分类的一般原则:行之有效,简单易行。
分类的目的和意义:对于化学研究而言,便 于了解各类物质的共性和各类反应的本质;对 于工作和生活而言,则提供便利,实现高效。
举一反三 由此及彼
THANKS








化合物

HCl H2SO4

NaOH Ca(OH)2

Na2SO4 CaCO3
氧化物
CO2 CaO
一、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小 结:常 用 的 简 单 分 类 方 法
单一分 类法
分类角度多样
交叉分 类法
树状分 类法
分类标准唯一
特点:物 质类别间 有相交叉 的部分
特点:同 层次中各 类别间相 互独立
练习:对下列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1)硫在氧气里燃烧 (2)红磷在氧气里燃烧 (3)铁丝在氧气里燃烧(4)铝箔在氧气里燃烧 (5)蜡烛在氧气里燃烧(6)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 应对上述5个化学反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分类标准1]:是不是化合反应: 对如题化学反应(1)(2)(3)(4)为一类,都是化合反应; [分类标准2]: 反应物的特点: 反应(1)(2)为一类方法及其应用
?
你超 能市 够里 迅有 速成 挑千 出上 你万 所种 需商 要品 的, 东为 西什

一、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思考与交流1
请尝试对你所学过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进
行分类,并与同学交流。 金属单质
单质 纯净物
非金属单质 稀有气体

物质
化合物
混合物
碱 盐 氧化物
一、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3)(4)为一类,都是金属与氧气反应; 学完本章全部内容后,还可以对上述反应继续进行分类 [分类标准3]: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反应(1)(2)(3)(4)(5)为一类,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一、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学了分类法后谈谈该怎 样整理你的书包 ---------
-------小结本 课收获
目的和意义:能够提高人们工作、学习的效 率,使人们更快更便捷的达到目的。
一、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中国运动员 外国运动员 球类运动员 非球类运动员
一、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角色多重性
分类的角度 (标准)不同
前提
同一事物可同时 分属不同类别
交叉分类法
一、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用交叉分类法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下列物质在我们生活中常见,其中属于氧化物的
是( A )
A.水 B.食盐 C.食醋 D.酒
一、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酸的分类
按是否含氧:含氧酸、无氧酸
酸 按提供氢离
子数目: 一元酸、二元酸…… 按挥发性:挥发性酸、难挥发性酸
一、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碱的分类
按强弱
可溶性碱:
碱 按溶解性
KOH NaOH Ba(OH)2 NH3•H2O
单质的分类
Ka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活泼金属:
金属 较活泼金属:

不活泼金属
质 非金属 由: 分子构成:H2、Cl2、P4、O3
由原子直接构成 金刚石、石墨
:
稀有气体:He、Ne
一、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氧化物的分类
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CuO MgO CaO 非金属氧化物: CO2 SO2
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1课 时-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副标题,文字 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 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 赅的阐述观点。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课件系列
必修 化学1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1课时
一、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什图 么书 你馆 很里 快有 就许 找许 到多 你多 需的 要书 的籍 书, ?为
难溶性碱:
按提供OH的数目
Cu(OH)2 Fe(OH)3 Mg(OH)2 Zn(OH)2
一、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盐的分类
1.按阴、阳离子来分:
阳离子: K+ Na+ NH4+ Cu2+ Ca2+ 阴离子: NO3- SO42- Cl- CO32- PO43-
2.按是否可溶于水:
可溶性盐: K+ Na+ NH4+ NO3+ SO42- Cl难溶性盐: CO32- PO43- AgCl BaSO4
H2SO4 HCl HNO3 H2SO3
含氧酸 无氧酸 一元酸 二元酸
一、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树状分类图的分类原则:同一层次的物质 类别间一般是相互独立,没有交叉的。
单质
化学物质 纯净物 混合物
化合物 酸

盐 氧化物
化合物


盐 氧化物
树状分类法
一、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例:用树状分类法对HCl、CO2、CaO、NaOH、 Na2SO4、CaCO3、Ca(OH)2、H2SO4进行分类
3.组成中是否有可电离的H+、OH-
正盐 酸式盐 碱式盐
一、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化学反应的分类
化合反应(A+B=AB)
四种基本 反应类型
分解反应(AB=A+B) 置换反应(A+BC=AC+B)
复分解反应(AB+CD=AD+BC)
一、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思考与交流2
请从其他方面收集一些应用分类法 的例子,讨论对它们进行分类的目的 的和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