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台账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规定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规定1目的:为规范和加强关键装置、重点(要害)部位HSE管理,落实各部门及岗位的HSE管理责任,避免重大、特大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和公司生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HSE管理。
3归口部门:规划发展部4术语和定义4.1关键装置指工艺操作是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腐蚀、高温、高压、真空、深冷、临氢等条件下进行的生产装置。
4.2重点(要害)部位是指生产、贮存、运输和销售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学品场所,以及可能形成爆炸、火灾场所的罐区、仓库、装卸台(站)等;或对关键装置“安、稳、长、满、优”生产起关键作用的公用工程系统。
5基本要求5.1关键装置包括:5.1.1采用政府公布的《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中的危险化工工艺进行生产的装置(参见附件1);本公司为:硝化工艺、合成氨工艺、加氢工艺、氧化工艺。
5.1.2企业可以结合风险评估认为在生产系统中处于重要地位,其生产操作对安全生产影响较大的其他装置和设施。
5.2重点部位包括以下场所或区域:5.1.1生产、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学品场所,以及可能形成爆炸、火灾场所的罐区、装卸台(站)、油库、仓库等;5.1.2对关键装置“安、稳、长、满、优”生产起关键作用的公用工程系统;5.2.3运送危险品的专业运输车(船)队;5.2.4多工种联合作业、频繁拆卸、搬迁、安装的部位,生产过程中不安全因素多的野外施工现场。
5.2.5重点部位划分见附件。
6管理职责5.1关键装置重点(要害)部位所属部门及分厂(车间)职责5.1.1执行和落实公司关键装置、重点(要害)部位的相关管理制度,制定本部门内部相关管理和考核制度,对关键装置、重点(要害)部位实施监控管理,并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5.1.2组织本单位(部门)人员日常HSE培训,加强操作技能的学习和演练,确保本部门员工具备相应的HSE素质和操作技能。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台账

控制措施
1、设置消防器材和个人防护用品
2、员工按操作规程作业
3、各级人员按要求对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4、设置良好的通风设施
5、设置了警示标志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检查记录表
装置或部位名称
仓库
检查层级
检查人
检查日期
检查内容
检查结果
化学危险品是否采用分类、分堆贮存,严禁将自身能形成爆炸性的物质,以及相互接触或混合后能引起爆炸或燃烧的物质和灭火方法不同的物质同库贮存。
2、电力线路穿管保护
3、设置消防器材和个人防护用品
4、员工按操作规程作业
5、各级人员按要求对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基本情况
名称
车间
位置
联系人
车间负责人
岗位负责人
状态
正常
主要设施
真空泵、合成罐、真空罐
安全设施
真空压力表、液位计
主要风险
火灾、爆炸、中毒
控制措施
1、设有有毒气体报警仪
安全检查查出的问题及隐患整改情况。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检查记录表
装置或部位名称
配电室
检查层级
检查人
检查日期
检查内容
检查结果
落地式配电箱的底部宜抬高,室内宜高出地面50mm以上,室外宜高出地面200mm以上。底座周围应采取封闭措施,并应能防止鼠、蛇等小动物进入箱内。
厂房外是否放置易燃易爆物质,间距是否符合要求。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台账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台账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登记台帐
序号
装置或部位名称
主要风险
状 态
公司级联系人
部门联系人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规定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规定第一条关键装置系指以下设施或装置:工艺操作是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腐蚀、高温、高压、真空、深冷、临氢等条件下进行的生产装置和硝化、氧化、磺化、氯化、氟化、重氮化反应等危险工艺的生产装置。
第二条重点部位系指以下场所或区域:1、多工种联合作业、频繁拆卸、搬迁、安装的部位。
2、生产、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学品场所,以及可能形成爆炸、火灾的罐区、装卸台(站)、码头、油库、仓库等。
3、按重大危险源辨识国家标准(GB18218-2000)所确定的重大危险源所在区域。
4、对关键装置安全生产起关键作用的公用工程系统等。
5、运送危险品的专业运输车(船)队等。
第三条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实行各企业、基层单位和班组分级管理与分级监控的原则。
第四条各企业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由主管生产的领导组织生产、技术、设备、仪表、电气、安全等有关部门进行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界定分级,一般可将其分为两级。
发生火灾时,影响全企业的生产或容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关键生产装置及部位可定为一级。
一级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应上报集团公司安全环保部备案。
其他可定为二级,二级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由各企业自行落实安全监控。
第五条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应制定安全管理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第六条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实行领导干部分级定点联系制。
1、一级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由集团公司部门级以上或各企业现职领导干部进行定点联系。
联系点应设置“领导干部安全联系责任牌”。
2、联系人对所负责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负有安全监督与指导责任,具体是:(1)指导帮助安全联系点实现安全生产。
(2)监督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制度的执行和落实。
(3)定期检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隐患。
(4)帮助并督促隐患整改。
(5)监督事故“四不放过”原则的实施。
(6)帮助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
3、实行工作联系及反馈制度。
领导至少每季到联系点进行一次安全活动,联系点所在单位应及时将参加活动情况反馈到安全管理部门。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台账

接地故障保护的设置应能防止人身间接电击以及电气火灾、线路损坏等事故。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检查记录表
装置或部位名称
液氨罐区
检查层级
检查人
检查日期
检查内容
检查结果
储罐压力、温度、液位是否正常。
各部件、安全装置、腐蚀装置、仪器仪表是否完整,是否有效正常运行。
2、电力线路穿管保护
3、设置消防器材和个人防护用品
4、员工按操作规程作业
5、各级人员按要求对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6、设备进行静电接地,法兰、管道连接处进行跨接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基本情况
名称
仓库
位置
联系人
车间负责人
岗位负责人
状态
正常
主要设施
真空泵、合成罐、真空罐
安全设施
真空压力表、液位计
主要风险
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并保持完好。
劳动防护用品是否配备齐全、有效。
应急器材的配备是否完好
救护器材是否有专人负责
通风设施是否有效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检查记录表
装置或部位名称
车间
检查层级
检查人
检查日期
检查内容
检查结果
员工是否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
消防器材及防火警示、指示标志是否漆色醒目、完好,消防设施是否布局合理有效,消防通道畅通。
主要风险
火灾、触电
控制措施
1、加强安全管理,人员按规程操作。
2、配电室设置了消防器材
3、各级人员按要求对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4、配电室设施了绝缘垫。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基本情况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台账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台账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登记台帐
▼备注:对确定的关键装置或重点部位,各级承包人要认真检查,检查频次为:公司级联系人每月不少于一次;部门联系人每月不少于一次;班组联系人每班不少于一次。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基本情况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基本情况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基本情况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基本情况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检查记录表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检查记录表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检查记录表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检查记录表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巡检记录表。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档案

投产时间
2012-11-05
岗位人员情况(岗位数人数每班人数最多人数)
4/4
周边环境情况
东侧省道
南侧米兰欧服饰西侧水性涂料车间北侧甲类仓库二
应急救援措施情况
有应急处理措施方案
介质理化特性
主要介质为有机溶剂二甲苯、乙酸丁1二甲苯:液体,蒸汽与空气混合能形F乙酸丁酯:液体,蒸汽与空气混合能)乙酸乙酯:液体,蒸汽与空气混合能>异丙醇:液体,蒸汽与空气混合能形F正庚烷:液体,蒸汽与空气混合能形/甲乙酮:液体,蒸汽与空气混合能形1甲苯:液体,蒸汽与空气混合能形成才硝化棉溶液:液体,蒸汽与空气混合专树脂:液体,蒸汽与空气混合能形成攵
应急救援措施情况
有应急处理措施方案
介质理化特性
主要介质为电。
应急救援措施情况
有应急处理措施方案
介质理化特性
介质为水。
单位
安环部
名称
总配电房
安全负责人
郭朝威
介质名称
电
具体位置
水性车间东侧
设计压力
/
最大储存量
/
临界储量
/
设计温度
常温
实际工作压力
常压
储罐个数
0
单个容积
0
实际工作温度
常温
主要材质
砖混
储罐间最小间距
/
有无防护层
/
设计使用年限
50
监控措施
烟感
储罐形状
/
监测、评估办法
岗位人员情况(岗位数人数每班人数最多人数)
4/4
周边环境情况
东侧省道
南侧甲类仓库一
西侧综合楼
北侧涂料生产车间一
应急救援措施情况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检查台账》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巡检记录表
装置或部位名称
检查层级
检查日期
是否正常
检查人
检查日期
是否正常
检查人
是否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并保持完好。
劳动防护用品是否配备齐全、有效。
应急器材的配备是否完好
救护器材是否有专人负责
通风设施是否有效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设备安装、管理和使用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运转部位、危险部位安全防护设施是否完善可靠。
安全检查查出的问题及隐患整改情况。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检查记录表
装置或部位名称
配电室
检查层级
检查人
检查日期
检查内容
检查结果
落地式配电箱的底部宜抬高,室内宜高出地面50mm以上,室外宜高出地面200mm以上。底座周围应采取封闭措施,并应能防止鼠、蛇等小动物进入箱内。
厂房外是否放置易燃易爆物质,间距是否符合要求。
变配电间门是否向外开,是否专人负责。
安全设施、线路是否完好,并运行良好。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基本情况
名称
配电室
位置
联系人
车间负责人
岗位负责人
状态
正常
主要设施
配电柜
安全设施
短路保护、过负载保护、接地故障保护、静电接地
主要风险
火灾、触电
控制措施
1、加强安全管理,人员按规程操作。
2、配电室设置了消防器材
3、各级人员按要求对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4、配电室设施了绝缘垫。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检查记录表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登记台帐
序号
装置或部位名称
主要风险
状 态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管理制度(2篇)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管理制度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管理制度是指在某个机构、组织或者企业中,对其设备、设施、行政区域等关键部分进行管理的制度。
这些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往往具有重要的功能和地位,一旦发生问题或者安全事故,会对整个机构或者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安全造成重大影响。
因此,为了确保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和可靠运行,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一、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定义在确定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之前,需要对机构、组织或者企业的运营流程和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并进行合理的归类和划分。
关键装置是指在机构、组织或者企业运营过程中,直接关系到生产、工艺、安全等方面,一旦失效或者发生故障,会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或者安全运行的装置。
重点部位是指在机构、组织或者企业的行政和运营区域中,有重要作用和影响的区域,包括办公区、生产区、仓储区等。
二、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管理制度的内容1. 指定管理责任人:制定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管理制度时,需要明确每个装置或者区域的负责人,负责具体的设备、设施或者区域的管理和运行。
管理责任人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并对设备的维护和安全有足够的重视。
2. 完善的管理程序:建立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管理程序,包括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保险等方面的工作流程和要求。
在制度中明确每个环节的具体步骤和标准,确保装置和部位的操作符合规范和安全要求。
3. 健全的维护和保养制度: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维护和保养是确保其持续运行的关键环节。
制定健全的维护和保养制度,包括定期检查、清洁、润滑、更换损坏部件等。
同时,制定维护和保养记录,随时了解装置和部位的运行状态。
4. 及时的故障排查和处理:对于发生故障的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要及时排查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在制度中明确故障排查的流程和要求,确保故障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避免事故发生。
5. 完善的安全措施和防范措施: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在运行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和防范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台帐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台帐
序号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名称
所属车间
主要设备设施
主要危险特性
公司级联系人
车 间
负责人
备 注
1
甲烷化装置
甲烷化车间
脱硫塔,反应器等
易燃、易爆、高温
张建昌
桑惠洋
2
煤气气柜
甲烷化车间
φ28300,10000m3-1台
易燃、易爆、易中毒
张建昌
桑惠洋
易燃、易爆、低温
张建昌
桑惠洋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台帐
序号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名称
所属车间
主要设备设施
主要危险特性
公司级联系人
车 间
负责人
备 注
7
氨合成装置
压缩车间
合成塔,氨冷等
易燃、易爆、易中毒、高温、高压
肖俊兰
杨胜民
8
氨合成塔
压缩车间
Φ1462×20190
易燃、易爆、及充装区
3
精脱硫1#反应器
甲烷化车间
φ2200,25m3-2台
易燃、易爆
张建昌
桑惠洋
4
甲烷化4#5#反应器
甲烷化车间
φ2200x3700-1台,Φ1600x4100-1台
易燃、易爆
张建昌
桑惠洋
5
CNG缓冲罐及充装区
甲烷化车间
易燃、易爆
张建昌
桑惠洋
6
LNG储罐及充装区
甲烷化车间
4850m3-1台,装车鹤管3套
压缩车间
?Φ2800x15200-2台,万向充装系统1套
易燃、易爆、易中毒、低温
肖俊兰
杨胜民
10
35KV变电站
动力车间
主变2台,35KV开关柜8台,10KV开关柜24台+35台
高压触电,电气着火
董国良
李强
11
低压配电所
动力车间
车间变压器4台,低压配电柜32台
触电,电气着火
董国良
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