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离线作业考核
教育学2014年春季离线作业东北师范大学

(有些版本的答案有偏差的,下这个值得哦)2014年春季期末作业考核《教育学》满分100分一、判断并说明理由(每题8分,共40分)1、教育决定社会发展。
答:错误。
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在二者的关系上,是社会决定教育,而不是相反。
2、只有不好的教育,绝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
答:错误。
教育固然是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对人的发展决不是无能的。
但人的发展受自约于诸多因素,教育不是万能的。
3、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出发点也是人。
答:错误。
教育的对象是人这是对的。
但教育的出发点是人是不对的。
教育应该从社会和个人的培养是最根本的。
4、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制约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原因。
答:正确。
教师的素质对于教育质量提高是根本与关键。
教师是受过专门培养的教育专职人员,他受社会的委托来培养人,懂得教育教学规律。
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对于人的培养是最根本的。
5、“减负”要取得实效,就必须减少课程门类,少留或不留作业;少考或不考试。
答:错误。
减负的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减负同留作业和考试并不是对立的和矛盾的。
二、论述(每题20分,共60分)1、谈谈你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答: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一般说来,从教育同其他社会现象的区别来看,教育就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进人的体质的活动都是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
广义的教育也包括人们在社会上、家庭里、学校中受到的各种有目的的影响。
就是说,广义的教育既包括制度化的教育,也包括非制度化的教育,它是一切教育的总称。
同广义的教育相对应的狭义教育则主要指制度化的教育,即各级各类的学校教育。
20春东北师范大学《当代外国学前教育》离线考核试题及答案

20春东北师范大学《当代外国学前教育》离线考核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国家的学前教育体系被誉为“全球学前教育典范”?A. 美国B. 英国C. 德国D. 日本答案:B2. 在英国的学前教育体系中,以下哪个阶段属于基础阶段?A. 3-5岁B. 5-7岁C. 7-11岁D. 11-14岁答案:A3. 以下哪个国家的学前教育注重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A. 瑞典B. 俄罗斯C. 法国D. 韩国答案:A4. 以下哪个国家的学前教育课程以“五大领域”为核心?A. 美国B. 德国C. 日本D. 英国答案:D5. 以下哪个国家的学前教育强调“以儿童为中心”?A. 中国B. 英国C. 德国D. 法国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国的学前教育体系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阶段。
答案:婴儿阶段、幼儿阶段、学龄前阶段2. 英国的学前教育体系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阶段。
答案:基础阶段、第一关键阶段、第二关键阶段3. 德国学前教育的特点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注重实践、注重环境、注重自主性4. 日本学前教育的核心课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语言、健康、社会、自然5. 瑞典学前教育的目标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培养幼儿自主性、提高幼儿创造性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介绍美国的学前教育体系。
答案:美国的学前教育体系主要包括婴儿阶段、幼儿阶段和学龄前阶段。
婴儿阶段主要针对0-2岁的儿童,注重培养幼儿的基本生活技能和情感发展;幼儿阶段主要针对3-5岁的儿童,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认知、情感和社会技能;学龄前阶段主要针对5-6岁的儿童,注重为幼儿进入小学做好准备工作。
2. 请简要介绍英国的学前教育课程设置。
东师2019秋《教育督导》离线期末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离线作业考核
《教育督导》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督教
督学是狭义的教育督导人员。
指取得了相应法定资格的,承担相应的督导权力与职责的人员。
2、监督型教育督导体制
监督型的教育督导体制是以管理为核心的,目的主要是监督教育部门执行国家教育法规。
主要功能是监督下级教育部门执行有关教育法规,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社会效益,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3、教育督导组织功能
教育督导组织的功能是教育督导组织所具有的功效和实现功效的相应能力的总称。
4、教育督导方案
教育督导方案是对于即将开展的教育督导工作所做出的一种预先安排与计划,主要解决“为什么督导”、“由谁督导”、“督导什么”、“如何督导”、“督导后怎么办”等问题。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东北师范大学离线作业考核-2020小学生心理咨询

离线作业考核《小学生心理咨询》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事件取样法答: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观察某些特定行为或事件的完整过程的方法,既可以获得具有代表性的行为资料,又能保留行为的连续性与完整性,但要把事件的内容与事件发生的背景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2、心理测验答:是通过测量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数量分析的科学手段。
3、指导答:就是咨询教师直截了当地指示来访学生做什么和说什么,或者如何做和如何说。
本质在于直接地传达要求,即咨询教师直接指示来访学生去做某一件事,说某些话或者以某种方式行动。
4、创造力答: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但是,根据多数研究者的见解,可以把创造力看成是提出有价值的新问题、新点子、新想法造新事物的认知能力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如何合理运用解释技术?答:解释就是为来访学生提供关于现实世界的某种看法,或者说,是咨询教师依据某一理论架构或个人经验,对来访学生的问题、困扰做出合理化的说明,从而使来访学生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自己的问题,并进一步改变其思想、观念与行为。
由于所依据的咨询理论不同,对同一心理问题常会做出极不相同的解释。
解释的有效性也与咨询教师的理论修养和创造性运用理论有直接关系。
运用解释技术时应注意:(1)解释应能够与来访学生的思想方式相符合。
(2)最好的解释是来访学生的自我解释。
(3)解释的运用要适度。
(4)解释的方式需要有个别差异。
2、简述你对适应性咨询的理解。
答:适应性咨询主要是针对学生在各个年龄阶段以及相应阶段的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结合他们的认知特点和行为特征,给他们提供一些必要的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处理好人际关系,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更好地处理因环境变化带来的各类问题,增强对环境和自我的适应能力,从而能够很好地解决面临的现实生活问题,很好地完成各个时期的学习任务。
适应性咨询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咨询的对象是身心发展正常,但带有一定的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或者说,“在适应方面发生困难的正常人”。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教育管理”《教育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卷2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教育管理”《教育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教育中的两大基本矛盾是()A、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B、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C、人与人的关系D、教育与人身心发展的关系2.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教学工作B、班主任工作C、德育工作D、教书育人3.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
()A.正确B.错误4.教育是有特定的教育者负责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可以使人的发展不走或少走弯路。
()A、错误B、正确5.列哪些有关教育的论述出自论语?()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B.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C.教,上所施,下所效也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6.教学中“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
A.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B.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C.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规律D.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7.下列哪一观点是典型的遗传决定论的观点?()A、“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B、“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教育之故”C、“严师出高徒”D、“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之和”8.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应具备下列条件:()A.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B.共产主义的社会生产关系确定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9.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确立了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这一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
A.无歧视原则B.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C.儿童权益最佳原则D.尊重儿童尊严原则10.教育民主化体现为()A.教育机会均等B.教育质量和效果平等C.教育过程和结果平等D.教育制度相同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BD2.参考答案:D3.参考答案:B4.参考答案:B5.参考答案:AD6.参考答案:A7.参考答案:A8.参考答案:ABD9.参考答案:ABCD10.参考答案:ABC。
东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离线作业)

期末作业考核《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
实验室观察法答:实验室观察法是在实验室中,在控制有关变量的情况下进行观察、获得材料的一种方法。
在实验条件下,影响被试的有关条件受到控制,被试的言行等方面会产生相应的反应,这些反应也需经观察而被实验者感知到。
实验室观察法服从于实验法的特点和要求,广义上属于教育实验法的范畴,但也可视为教育观察法的一种类型。
2。
解释性假设答:解释性假设是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指出现象质的方面,说明事物原因的一种更复杂、更重要的假设,这是比描述性假设更高一级的形式,是更复杂、更重要的一种假设。
在研究中,处于解释这一层次的假设,是从整体上揭示事物各部分相互作用的机制,揭示条件与结果、研究主体的最初状态和最终状态的因果关系原理.3。
追踪法答:追踪法是指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对某一研究对象进行有意识的跟踪,收集各种相关资料,揭示其发展变化的情况和趋势的研究方法。
4。
文献答:文献是使用文字、符号或图形等方式记录人类活动或知识的一种信息载体,是人类脑力劳动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5.应用性研究答:应用性研究是教育科研中最主要类型之一。
应用性研究是运用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探索、开辟应用的新途径。
它着重研究如何把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教学技能、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同实际教学衔接起来,达到某种具体和预定的实际目标。
6。
研究情景的生态化答:研究情景的生态化就是强调在现实生活或自然情景中,在一定的条件控制下,研究儿童的心理与行为,揭示他们的心理发展与变化规律。
生态化的研究,其研究范围、内容、条件不再受实验室控制,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研究,虽然也有一定的条件控制,但是也不像实验室那样,儿童的心理及行为的变化仍然是现实中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儿童的表现真实自然,这样研究者就能获得最客观真实的资料。
生态化的研究将严格的实验控制应用于自然环境,能同时保证研究的外部效度与内部效度。
东北师范大学离线作业考核-2020中小学语文教材研究

离线作业考核《中小学语文教材研究》满分100分一、简述下列各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语文教材由哪几部分构成。
答:(1)范文(2)语文知识(3)助读材料(4)训练系统2.世界上有哪几种教材制度。
答:据有关学者的调查和分析,现在在世界范围内教材的编写、出版发行、采用制度有五类。
(1)国定制即由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决定的制度。
实行这种制度的有前苏联、墨西哥、印度、罗马尼亚等国。
(2)审定制即由民间编写经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审查、批准的制度。
实行这种制度的有日本、西班牙、以色列、土耳其、印度尼西亚、泰国等。
(3)认定制即由民间编写、出版经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制度。
这种制度下教材的内容不受官方制约。
实行这种制度的有法国、加拿大等。
(4)选定制即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各门学科里都选定数种教材,制定一览表,由学校选择使用的制度。
荷兰和美国的部分州实行这种制度。
(5)自由制即教材的编写、出版、发行、使用完全自由的制度。
英国、丹麦、澳大利亚、葡萄牙、美国的部分州实行这种制度。
3.如何分析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答:记叙(叙述) (写了什么事)议论(表明什么道理)抒情(抒发什么感情)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说明4.如何分析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答:说明文的任务,就是要对事物的形状、构造、成因、功用和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及事物间的关系进行解说。
因此,抓住事物的特征是关键。
要抓住这个关键,除了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外,还要正确使用各种说明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下定义、诠释、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画图表、引用、设问、描述等。
要给说明对象定性,就要对该事物的本质特征或该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确切而简要的说明,这就需要下定义或诠释;有些事物有很强的5.如何分析诗歌的意境。
答:意境,是我国文艺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无论是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只要是诗歌艺术的精品,无不以美的意境令人陶醉。
我们在阅读和欣赏古典诗歌作品时,要通过语言的媒介,进入作品的意境中去感受和领悟作品的意境之美。
东北师范大学离线作业考核-2020英语写作(二)

离线作业考核《英语写作(二)》满分100分Ⅰ . Punctuation (共30)Insert all the necessary commas in the paragraphAlthough women's college basketball in Connecticut is a marvelously entertaining and increasingly popular sport, it is not hard to remember when it was not so popular. Only a few years ago, my friends and I could decide on a Sunday afternoon to go to a women's basketball game at the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and believe it or not we could get seats for free near center court. Of course, that was before names such as Rebeccca Lobo, Jennifer Rizzotti, Kara Wolters and Carla Berube became household words. Lobo's book, HOME-COURT ADVANTAGE, which she wrote with her mother, was a best-seller for a brief time in Connecticut. If more than a couple of hundred fans showed up for a game, it was considered a big turnout and games were played in practically silent gyms. Nowadays, it is almost impossible to buy tickets to a women's game, and you can't get seats, even in the Civic Center, unless you know someone.Ⅱ . Write an article (共30分)因天气突然变冷,自己没注意添加衣服,发烧39度,向老师请假一天,请用英语写一份请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教育学》期末作业考核满分:40分论述分析题(每题10分共40分)1、试论我国基础教育中的所谓“差生”问题。
答:有一类学生常被称为“差生”,指学习成绩常不及格,行为表现常犯错误的学生,由于论述的需要,本文所指差生仅限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
学习成绩差,形成原因很多,本文仅限于讨论学校教育和社会的原因。
近年来,“差生”又改称为“后进生”、“学困生”、“潜能生”“落后生”、“个别生”。
但这些称呼多见于媒体、文件等正式严肃的语境,而在私下随意的语境中还是呼之以“差生”。
甚至在很严肃的场合中也用“差生”称呼,本文中“差生”概念仅为论述方便所借用,不代表笔者对这类学生的态度。
差生这一称谓所指代的群体,在各级各类的学校,都或多或少存在。
这是一个在社会让各界人士侧目的群体,差生等于无用,或者至少接近于无用,几乎成为社会的共识,甚至成为差生们的自我认知。
无论单元考试调研考试分班考试摸底考试期末考试毕业考试升学考试,因为考试成绩差,排名靠后,他们在任何时间和空间,都在遭受形式不同程度不同的歧视、忽视,甚至打击。
二、“差生”之差在教育a、差生是考(考试)出来的考试成绩都概无例外地是衡量教师和学生优劣的标尺,教师的职称、工资、奖金和上岗下岗,学生的上重点学校上重点班还是上普通学校上普通班,能不能升学,能不能取得毕业书,能不能加入少先队共青团共产党组织,能不能评为优秀等,都要用考试成绩来说话。
即使你在某些方面很行,但如果考试成绩不行,就算不行。
相反,即使在某些方面很不行,但如果考试成绩好,就算行。
总体上看,我们教育目的不在培养人,而在获取更高学历。
考试被人为地神化,学生不是为开发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而学习,而是为考试而学习。
b、差生是拷(拷贝)出来的多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步子甚小,“拷贝式”的人才培养仍是主流。
从小就是老师教,学生学,一代又一代,学生又当老师,又去教新学生。
大量的做题,大量的考试。
这一弊端的形成不能全部归于“班级授课制”,只能说教育思想和模式还没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变化。
由于教育思想的滞后性,使得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都采取了一刀切,教育本身不考虑学生个性品质的差异性。
而受教育者为了适应社会人才选拔的需求,只得抑制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有效地驾驭知识,变成了知识的奴隶。
因此,我们的教育是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世袭”而不是批判地吸收,这很难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融入自身的知识体系中,更谈不上实际的应用。
三、“差生”之差也在社会不尽人意的教育状况,在学校来说,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真正的根源还不在学校教育,差生问题的症结在数千年传统文化的遗毒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社会现实。
社会的片面人才观和选拔人才的标准,左右着学校。
2、请列出影响或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2例,并就其中感兴趣的一例做深入剖析。
答:影响或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一教育本身资源的配置机制问题。
二教育的发展与扩张所需要的外部空间问题。
影响或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是教育本身资源的配置机制问题。
教育的扩张与发展必然带来教育内部各种关系的重新调整,以及教育内部各个因素和地位的重新配置。
按照现代化的一般理论和特点,现代化的过程既是一个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分化的过程。
就增长的角度看,新的增量必然打破原来的配置格局,而分化的过程也同时提出了结构地位和各种关系的变化问题。
例如,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对基础教育结构的要求,特别是高中阶段教育中不同类型教育的调整,以及终身教育体制的逐渐形成对原来各个层次教育的影响,甚至是高等教育本身的分化所引起的结构调整等。
显然,在这种教育的增长和分化过程中,如果不能调整和优化教育内部的资源配置,则必然造成教育机构的重复设置、结构失衡、分布不合理,以及由此带来的资源浪费,甚至是无序和恶性竞争。
教育资源的配置具体体现为教育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层次结构的调整。
这种层次结构的调整既有层次的不断分化而出现的层次差异,也有各个层次之间的变动。
它包括高等教育中的层次变化,也有基础教育中的层次变化。
随便说一句,这种层次的变化是在达到基本的教育需求基础上的层次分化,与教育公平是不矛盾的。
例如,我们在基本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以后,基础教育本身出现的分化和层次变化。
二是类型结构的调整。
包括高等教育的类型变化,以及基础教育学校的类型变化。
当然,也包括新的教育类型的出现。
三是教育形式的调整和变化,特别是终身教育的发展,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等各种新的教育形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将出现新的变化。
四是分布结构的变化。
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校在各个地区的分布将得到调整。
实现教育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关键在于教育资源的配置机制。
缺乏一种比较合理的资源配置,教育的中长期发展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而这种影响教育中长期发展的资源配置问题及其调整,实际上反映了教育发展的体制改革与变化。
如何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过程中,特别是在教育发展的模式从供给本位转向需求本位以后,重新优化我国的教育结构,的确是关系到教育的中长期发展能否实现预期目标的一个关键。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这种教育结构的调整至少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政府本身在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中管理思路的变化,即如何形成一种能够满足社会不同方面需要,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引导各种教育和学校形成合理的定位和服务取向的多层次和多类型的教育结构;二是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结构调整中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引导之间的关系,显然,这两者之间的取向是不同的,而且常常是有矛盾的。
如何结合这两种不同的取向,协调其中的矛盾,体现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战略选择。
而这个问题也将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影响和制约我国教育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目前我国教育内部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某些不合理现象,以及由于这些问题和不合理现象导致的某种无序竞争,与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包括学生的就业和质量提高等,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进而成为影响和制约教育中长期发展和扩张的重要因素之一。
3、就“教育学是不是科学,有没有规律”,谈谈你的看法。
答:教育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即研究如何培养人的科学。
培养人是有规律可循的,办教育必须按教育规律办事,着应是每一个人,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准则。
教育既有培养人的规律,也有教育自身的发展变化规律,还有教育运行的管理规律等等。
教育学在广义科学的基础上是科学。
教育学究竟是不是科学,这取决于对科学一词的认识。
按科学的严格的定义,教育学不是科学;可是按广义的科学,教育学便不失为一种科学。
这种观点显然受到杜威的影响。
杜威正是主张“科学”应广义地去理解:“我们必须把科学的概念理解得宽一些。
我们必须把它理解得够宽,以便包括通常认为科学的一切学科。
”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有的学者进一步对“教育学是不是一种科学”以及“教育学属于何种科学”等进行了较有力的论证,代表了当时中国教育学研究者对教育学科学化问题的思考水平。
这些学者在对科学和科学的基本标准进行考证后指出:“凡具之者,都不妨称为科学:(1)有确定的对象和范围,绝不与其他科学相混;(2)自身成为系统,不前后矛盾,不犯伦理上的谬误;(3)有客观确切的事实供研究──科学的研究,不是妄测臆断的;(4)有相当的普遍性与永久性”。
他们认为教育学具有上述特征,应该是一门科学。
为确定教育学究竟属于哪种科学,他们还对科学进行了分类,并认为教育学是“物质与精神兼具的科学”,“虽常用自然科学的方法以求规范,然其对象,固不外乎人事界,故应认为社会科学的一种”同时是“应用科学”、“规范科学”、“兼有归纳与演绎性质”、“有机科学”。
可见,这种观点并不回避教育学“规范”学科的性质。
其实早在1923年,有的学者就曾将广义的科学分为“说明的科学”和“规范的科学”,认为“教育学是一种科学,是一种规范的兼事实的科学”,“因为如教育目的的一部是从人生哲学—伦理学—演绎出来的,所以教育学是规范科学。
因为教育方法的一部以人类性质的研究为根据,以心理学的事实为出发点,所以教育学是事实的科学。
”明确把教育学作为“规范的兼事实的科学”。
1928年的《中国教育辞典》“教育学”条目也称:教育学“其目的在探究教育原理与方法,以资指导实际的活动。
其性质为应用科学。
特其基础不单建立于自然科学之上,而亦同时建立于规范科学之上耳。
自其目的在指导实际的活动而言之,则教育学亦可谓规范科学之一”。
其中用的是“规范科学”概念。
按照当时关于“科学”的一种分类,把科学分为“规范科学”与“解释科学”,“规范科学研究当然法则;解释科学研究自然法则”。
当然,把“规范”学科称为“规范科学”,已不是在“科学”一词的严格意义上的分类,但也不是套语。
所谓规律,它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性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教育学的任务,就是依照教育的逻辑层次,去揭示教育的各种规律(包括宏观的和微观的),并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阐明教育工作的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等问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依据。
4、结合本课的学习,请谈谈你学习教育学的体会与收获。
答:广义的教育指的是,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或是无组织的,系统或零碎的,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的学校教育,是指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广义上的教育是自人类产生以来就有的教育,而狭义上的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再结合各自概念来回答。
(1)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指对教育本质的探讨。
教育的本质属性就是根据一定社会的需要所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或者说是培养人的过程。
人们在表明教育的本质属性时,基本上是从两个侧面来表述其内涵的:一是从教育者培养人的过程来谈,如教育是培养人、造就人、训练人的过程;一是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变化来谈,如教育是发展、是生长、是对生活的适应、是经验的积累与重新组合、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总之,对教育的普遍的本质的概括,都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活动的统一,都是教育者促使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过程。
(2)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是新一代身心发展的工具,教育对人的发展细分起来,应有三层涵义:第一,人是人,人不是动物,人生下来就带来了人在进化、在历史进程中沉淀下来的历史的烙印。
年老一代为了维持和延续人们的社会生活,使新生一代更好地从事生产劳动和适应现存的社会生活,就把积累起来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传授给新生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