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施工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建筑安装工程工期定额是依据国家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 验评定标准、施工及验收规范等有关规定,按正常施工条件、 合理的劳动组织,以施工企业技术装备和管理的平均水平为 基础,结合各地区工期定额执行情况,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 础上修编而成的。
工期定额是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安排施工计划和考核施 工工期的依据,是编制招标标底、投标标书和签订建筑安装 工程合同的重要依据。
(6)项目施工其他指标。项目施工其他指标包括施工 设施建造费比例、综合机械化程度、工厂化程度和装配化 程度,以及流水施工系数和施工现场利用系数。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阅读材料
工期定额
工期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自然条件下完成某个单位(或 群体)工程平均需用的标准天数。
1.工期定额的种类 工期定额包括建设工期定额和施工工期定额。 1)建设工期定额 建设工期是指建设项目或独立的单项工程从开工建设起到全部建 成投产或交付使用时止所经历的时间[不包括因决策失误而停(缓) 建所延误的时间],一般以月数或天数表示。因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 或重大设计变更造成的停工,经签证后,可顺延建设工期。
(1)项目施工工期。项目施工工期包括建设项目总工 期、独立交工系统工期及独立承包项目和单项工程的工期。
(2)项目施工质量。项目施工质量包括分部工程质量 标准、单位工程质量标准及单项工程和建设项目的质量水平。
(3)项目施工成本。项目施工成本包括建设项目总造 价、总成本和利润,每个独立交工系统的总造价、总成本和 利润,独立承包项目的造价、成本和利润,每个单项工程、 单位工程的造价、成本和利润及其产值(总造价)利润率和 成本降低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工期定额的作用 建设工期是评价投资效果的重要指标,直接标志着建设 速度的快慢。在工期定额中已经考虑了季节性施工因素对工 期的影响、地区性特点对工期的影响、工程结构和规模对工 期的影响、工程用途对工期的影响,以及施工技术与管理水 平对工期的影响。因此,工期定额是评价工程建设速度、编 制施工计划、签订承包合同、评价全优工程的可靠依据。可 见,编制和完善工期定额具有积极的意义。
建设工程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建设工程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四节建设工程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工业建筑设计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工业厂区总平面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1.建筑密度指标建筑密度指标是指厂区内建筑物、构筑物、各种堆场的占地面积之和与厂区占地面积之比,它是工业建筑总平面团}中比较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反映总平面设计中,用地是否合理紧凑。
其表达式为:2.土地利用系数土地利用系数指厂区的建筑物、构筑物、各种堆场、铁路、道路、管线等的占地面积之和与厂区占地面积之比,它比建筑密度更能全面反映厂区用地是否经济合理的情况。
其表达式为:3.绿化系数二)单项工业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单项工业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除占地(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体积指标外,还考虑以下指标:1)生产面积、辅助面积和服务面积之比;2)单位设备占用面积;3)平均每个工人占用的生产面积。
二、居住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一)适用性指标1.寓居面积系数(K )2.辅助面积系数(Kl使用面积也称作有效面积。
它等于居住面积加上辅助面积。
辅助面积系数K1一般在2在20~27%之间。
3.结构面积系数(K2结构面积系数,反映结构面积与建筑面积之比,一般在20%左右。
4.建筑周长系数(K’)建筑周长系数,反映建筑物外墙周长与建筑占地面积之比。
5.每户面宽6.平均每户建筑面积7.平均每户寓居面积8.平均每人寓居面积9.平均每户居室及户型比10.通风首要以自然通风组织的通畅程度为准。
评判时以通风路线短直、通风流畅为佳;对角通风次之;路线迂回、通风受阻为差。
11.保温隔热根据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指标来评价。
12.采光寓居建筑的采光面积,应保证居室有相宜的阳光和照度。
采光面太小,不但不吻合卫生要求,而且视觉、感觉上也感到不适;但若窗口面积过大,对隔声、隔热、保温也是不利的。
二)经济性指标1.工期期指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全部日历天数。
评价工期应以法定的定额工期(或计算工期)为标准。
建设项目工程规划项目方案计划地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计划

第四节建设工程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工业建筑设计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工业厂区总平面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1.建筑密度指标建筑密度指标是指厂区内建筑物、构筑物、各种堆场的占地面积之和与厂区占地面积之比,它是工业建筑总平面团}中比较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反映总平面设计中,用地是否合理紧凑。
其表达式为:2.土地利用系数土地利用系数指厂区的建筑物、构筑物、各种堆场、铁路、道路、管线等的占地面积之和与厂区占地面积之比,它比建筑密度更能全面反映厂区用地是否经济合理的情况。
其表达式为:3.绿化系数(二)单项工业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单项工业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除占地(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体积指标外,还考虑以下指标:(1)生产面积、辅助面积和服务面积之比;(2)单位设备占用面积;(3)平均每个工人占用的生产面积。
二、居住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一)适用性指标1.居住面积系数( K )2.辅助面积系数( K l )使用面积也称作有效面积。
它等于居住面积加上辅助面积。
辅助面积系数 K1,一般在 2在20~27%之间。
3.结构面积系数( K2 )结构面积系数,反映结构面积与建筑面积之比,一般在 20 %左右。
4.建筑周长系数( K’)建筑周长系数,反映建筑物外墙周长与建筑占地面积之比。
5.每户面宽6.平均每户建筑面积7.平均每户居住面积8.平均每人居住面积9.平均每户居室及户型比10.通风主要以自然通风组织的通畅程度为准。
评价时以通风路线短直、通风流畅为佳;对角通风次之;路线曲折、通风受阻为差。
11.保温隔热根据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指标来评价。
12.采光居住建筑的采光面积,应保证居室有适宜的阳光和照度。
采光面过小,不仅不符合卫生要求,而且视觉、感觉上也感到不适;但若窗口面积过大,对隔声、隔热、保温也是不利的。
(二)经济性指标1.工期期指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全部日历天数。
评价工期应以法定的定额工期(或计算工期)为标准。
建设项目的技术经济指标分析

建设项目的技术经济指标分析一、引言建设项目是指为了满足社会需求而进行的各种工程和设施的建设活动。
在建设项目的过程中,技术经济指标是评估项目可行性和效益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对建设项目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分析,探讨其在项目决策和实施中的作用。
二、技术经济指标的定义和分类技术经济指标是指用于评价建设项目技术性能和经济效益的指标。
它包括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两个方面。
1. 技术指标技术指标是评价建设项目技术性能的指标,主要包括项目的设计、施工、运营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标准。
例如,对于一座桥梁建设项目,技术指标包括桥梁的设计荷载、设计寿命、抗震要求等。
2. 经济指标经济指标是评价建设项目经济效益的指标,主要包括项目的投资、运营成本、收益等方面的指标。
例如,对于一座发电厂建设项目,经济指标包括项目的投资额、发电成本、电力销售收入等。
三、技术经济指标的作用技术经济指标在建设项目的决策和实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帮助决策者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效益,为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科学依据。
1. 评估项目可行性技术经济指标可以帮助决策者评估项目的可行性。
通过对项目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可以判断项目是否具有足够的技术和经济条件来实施。
这样可以避免投资无效的项目,降低投资风险。
2. 指导项目规划和设计技术经济指标可以指导项目的规划和设计。
通过对项目的技术要求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可以确定项目的设计参数和标准。
这样可以确保项目在设计阶段就具备满足技术和经济要求的能力,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3. 优化项目施工和运营技术经济指标可以优化项目的施工和运营。
通过对项目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可以确定最佳的施工方法和运营模式。
这样可以提高项目的施工效率和运营效益,降低项目的成本和风险。
四、技术经济指标的分析方法技术经济指标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方法。
1. 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指通过对技术经济指标的描述和比较,来评估项目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效益。
建筑技术经济指标

建筑技术经济指标专业资料工程科技建建筑技术经济指标规划用地面积、可建设用地面积、代征用地、总建筑面积(地上、地下),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建筑高度、建筑层数、停车位等等建筑经济指标建设用地面积:是指项目用地红线范围内的土地面积,一般包括建筑区内的道路面积、绿地面积、建筑物所占面积、运动场地等等。
总建筑面积:指在建设用地范围内单栋或多栋建筑物地面以上及地面以下各层建筑面积之总和。
巉瞬建筑面积:指建筑物各屋外墙(或外柱)外围以内水平投影面积之和,包括阳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楼梯等,且具备有上盖,结构牢固,层高2.20m以上(含2.20m)的永久性建筑。
基地面积:指根据用地性质和使用权属确定的建筑工程项目的使用场地,该场地的面积称为基地面积;建筑密度:建筑物底层占地面积与建筑基地面积的比率(用百分比表示)。
建筑容积率:系指建筑总楼板面积与建筑基地面积的比值,与建蔽率为不同概念。
例如:在1万平方米的建筑基地上,建有单楼层5千平方米,共两层楼的建筑,则容积率为100%,建蔽率为50%。
公式: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与占地面积不同)绿化率:指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化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日照间距: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一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日照间距的计算方法: 以房屋长边向阳,朝阳向正南,正午太阳照到后排房屋底层窗台为依据来进行计算。
檐口高度:指结构外墙体和屋面结构板交界处的屋面结构板顶,檐口高度就是檐口标高处,到室外设计地坪标高的距离。
檐口高度就是檐口标高处,到室外设计地坪标高的距离。
檐口”又被误叫作“沿口”一般说的屋面的檐口是指大屋面的最外边缘处的屋檐的上边缘,即“上口”,不是突出大屋面的电梯机房、楼梯间的小屋面的檐口。
(完整版)建设工程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四节建设工程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工业建筑设计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工业厂区总平面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1.建筑密度指标建筑密度指标是指厂区内建筑物、构筑物、各种堆场的占地面积之和与厂区占地面积之比,它是工业建筑总平面团}中比较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反映总平面设计中,用地是否合理紧凑。
其表达式为:2.土地利用系数土地利用系数指厂区的建筑物、构筑物、各种堆场、铁路、道路、管线等的占地面积之和与厂区占地面积之比,它比建筑密度更能全面反映厂区用地是否经济合理的情况。
其表达式为:3.绿化系数(二)单项工业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单项工业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除占地(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体积指标外,还考虑以下指标:(1)生产面积、辅助面积和服务面积之比;(2)单位设备占用面积;(3)平均每个工人占用的生产面积。
二、居住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一)适用性指标1.居住面积系数( K )2.辅助面积系数( K l )使用面积也称作有效面积。
它等于居住面积加上辅助面积。
辅助面积系数 K1,一般在 2在20~27%之间。
3.结构面积系数( K2 )结构面积系数,反映结构面积与建筑面积之比,一般在 20 %左右。
4.建筑周长系数( K’)建筑周长系数,反映建筑物外墙周长与建筑占地面积之比。
5.每户面宽6.平均每户建筑面积7.平均每户居住面积8.平均每人居住面积9.平均每户居室及户型比10.通风主要以自然通风组织的通畅程度为准。
评价时以通风路线短直、通风流畅为佳;对角通风次之;路线曲折、通风受阻为差。
11.保温隔热根据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指标来评价。
12.采光居住建筑的采光面积,应保证居室有适宜的阳光和照度。
采光面过小,不仅不符合卫生要求,而且视觉、感觉上也感到不适;但若窗口面积过大,对隔声、隔热、保温也是不利的。
(二)经济性指标1.工期期指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全部日历天数。
评价工期应以法定的定额工期(或计算工期)为标准。
杭州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

杭州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1. 引言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各类建设工程在杭州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为了合理规划和有效管理这些工程项目,技术经济指标成为评估和控制工程项目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针对杭州市建设工程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探讨和分析。
2. 技术经济指标的定义技术经济指标是指在建设工程项目中,根据技术和经济要求确定的衡量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指标。
技术经济指标可以分为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两大类。
- 技术指标:包括工程质量、施工工艺、施工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指标。
技术指标旨在确保工程项目的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提高建筑物的舒适度和使用寿命。
- 经济指标:包括工程投资控制、资源利用效率、成本控制、投资回报等方面的指标。
经济指标旨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提高建设工程的投资回报率。
3. 杭州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分析3.1 技术指标分析杭州市建设工程的技术指标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工程质量:确保建筑结构牢固,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能够承受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 施工工艺:合理选用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风险。
例如,应用BIM技术进行建筑模型设计,利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有效控制工程质量。
- 施工安全: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止人员伤亡和事故发生。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供足够的安全防护设施,培训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 环境保护:采用环境友好型施工材料,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噪音、振动和粉尘污染。
注重生态建设,合理利用土地和自然资源。
3.2 经济指标分析杭州市建设工程的经济指标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工程投资控制:建设项目要合理控制建设投资,确保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和投资回报。
加强项目管理,合理安排资金流动。
- 资源利用效率:在建设过程中,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浪费。
例如通过能源节约措施减少能源消耗,采用可持续的建筑材料,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 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项目成本,合理控制人工、材料、设备等成本的支出。
工程造价技术经济指标

工程造价技术经济指标工程造价技术经济指标,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用于衡量工程项目的技术和经济水平的一系列指标。
这些指标主要包括施工工艺、材料利用、能耗、成本控制、质量和效益等方面,用于评估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
以下是对工程造价技术经济指标的一些重要内容的详细介绍:1.施工工艺技术指标:施工工艺指标是指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的各种工艺流程和方法。
这些指标包括施工工艺的合理性、施工操作的规范性、施工作业的效率和施工质量的控制等方面。
合理的施工工艺能够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程质量风险。
2.材料利用技术指标:材料利用技术指标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材料的使用效率和资源浪费程度的评估。
材料利用技术指标主要包括材料的节约使用、材料的循环利用和材料的质量控制等方面。
合理的材料利用技术能够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
3.能耗技术指标:能耗技术指标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能源消耗的评估。
能耗技术指标主要包括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电力消耗、燃油消耗和水资源的消耗等方面。
合理的能耗技术指标能够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减少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
4.成本控制技术指标:成本控制技术指标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成本控制的评估。
成本控制技术指标主要包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设备成本和管理费用等方面。
合理的成本控制技术指标能够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降低工程的总体成本。
5.质量技术指标:质量技术指标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质量要求的评估。
质量技术指标主要包括施工工艺的合理性、施工工地的管理水平、产品的合格率和使用寿命等方面。
合理的质量技术指标能够提高工程质量、延长工程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6.效益技术指标:效益技术指标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经济效益的评估。
效益技术指标主要包括投资回收率、资产负债率、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等方面。
合理的效益技术指标能够评估工程项目的可行性,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技术经济指标是对工程项目的技术和经济水平进行评估的一系列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建设工程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一、工业建筑设计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一)工业厂区总平面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
1.建筑密度指标
建筑密度指标是指厂区内建筑物、构筑物、各种堆场的占地面积之和与厂区占地面积之比,它是工业建筑总平面团}中比较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反映总平面设计中,用地是否合理紧凑。
其表达式为:
2.土地利用系数
土地利用系数指厂区的建筑物、构筑物、各种堆场、铁路、道路、管线等的占地面积之和与厂区占地面积之比,它比建筑密度更能全面反映厂区用地是否经济合理的情况。
其表达式为:
3.绿化系数
(二)单项工业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
单项工业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除占地(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体积指标外,还考虑以下指标:
(1)生产面积、辅助面积和服务面积之比;
(2)单位设备占用面积;
(3)平均每个工人占用的生产面积。
二、居住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
(一)适用性指标
1.居住面积系数( K )
2.辅助面积系数( K l )
使用面积也称作有效面积。
它等于居住面积加上辅助面积。
辅助面积系数 K1,一般在 2在20~27%之间。
3.结构面积系数( K2 )
结构面积系数,反映结构面积与建筑面积之比,一般在 20 %左右。
4.建筑周长系数( K’)
建筑周长系数,反映建筑物外墙周长与建筑占地面积之比。
5.每户面宽
6.平均每户建筑面积
7.平均每户居住面积
8.平均每人居住面积
9.平均每户居室及户型比
10.通风
主要以自然通风组织的通畅程度为准。
评价时以通风路线短直、通风流畅为佳;对角通风次之;路线曲折、通风受阻为差。
11.保温隔热
根据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指标来评价。
12.采光
居住建筑的采光面积,应保证居室有适宜的阳光和照度。
采光面过小,不仅不符合卫生要求,而且视觉、感觉上也感到不适;但若窗口面积过大,对隔声、隔热、保温也是不利的。
(二)经济性指标
1.工期
期指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全部日历天数。
评价工期应以法定的定额工期(或计算工期)为标准。
2.投资及总造价
工程总造价(万元)
每平方米建筑面积造价(元/m2)
每平方米居住面积造价(元/m2)
平均每户造价,公式为:平均每户造价=工程总造价÷总户数(元/户)
平均每人造价,公式为:平均每人造价=工程总造价÷总居住人数(元/人)
一次性投资:是指为发展某一建筑体系而必须设置的制造厂、生产线及专用生产设备、施工设备所需的基建投资。
3.主要材料消耗量
指用于建设工程中的主要材料(如钢材、木材、水泥、普通砖等)的总消耗量及单方耗用量。
4.其他材料消耗量
其他材料耗用量指用于建设工程中的其他材料(如平板玻璃、卫生陶瓷、沥青、装饰材料等)的消耗数量。
5.劳动耗用量
劳动耗用量指工程建设过程中直接耗用的各工种劳动量之和。
6.土地占用量
土地占用量指建筑红线范围内的占用面积。
(三)使用阶段评价指标
1.经常使用费
经常使用费是指建筑物投人使用后每年所支出的费用。
如维修费、折旧费等费用。
2.能源耗用量
能源耗用量指建筑物用于采暖、电梯等方面能源的耗用量。
3.使用年限
使用年限是指建筑物从投人使用到报废的全部日历天数。
三、公共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
(一)适用性指标
1.平均单位建筑面积
教学楼、办公楼等按人数计算建筑面积;体育馆、影剧院、餐馆等按座位计算;旅馆、医院等按床位计算。
2.平均单位使用面积
公共建筑中的使用面积包括主要使用房间面积(如教室、实验室、病房、营业厅、观众厅等的面积)和辅助房间面积(如厕所、储藏室、电气和设备用房的面积)。
3.建筑平面系数
使用部分面积一使用房间面积+辅助房间面积,平面系数越大,说明方案的平面有效利用率越高。
4.辅助面积系数
辅助面积系数小,则方案在辅助面积上的浪费少,也说明方案的平面有效利用率高。
5.结构面积系数
结构面积系数越小,说明有效使用面积增加,这是评价采用新材料、新结构的重要指标。
(二)经济性指标
1.反映建设期经济性的指标
反映建设期经济性的指标主要有:工程工期、工程造价、单位造价、主要工程材料耗用量、劳动消耗量等指标。
2.反映使用期内经济性的指标
反映使用期内经济性的指标主要有:土地占用量、年度经常使用费、能源耗用量等指标。
3.经济效果指标
对于生产性项目可采用内部投资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指标;
对于非生产性项目可采用效益费用比的指标。
四、居住小区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
居住小区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核心问题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降低造价。
(一)居住区用地
居住区用地(公顷)是指生活住宅用地、公共建筑用地、道路用地、绿化用地、其他用地的总和。
(二)居住总人口
居住总人口是指居住区内常住人口的总人数。
(三)人口密度
1.人口毛密度
2.人口净密度
(四)住宅建筑套密度
1.住宅建筑套毛密度
2.住宅建筑套净密度
(五)住宅面积密度
1.住宅面积毛密度
2.住宅面积净密度
住宅面积净密度也称住宅容积率。
(六)建筑面积毛密度
建筑面积毛密度也称容积率。
(七)住宅建筑净密度
式中住宅建筑基底面积― 住宅建筑的占地面积总和。
(八)建筑密度
(九)绿地率
(十)工程造价及投资
一是土地开发费。
土地开发费指每公顷居住区用地开发所需的前期工程的测算投资。
包括征地、拆迁、各种补偿、平整土地、敷设外部市政管线设施、绿化道路工程等各项费用。
二是工程总投资、住宅单方综合造价。
(十一)主要材料及资源消耗量主要材料及资源消耗量是指居住小区建设中所需用的各种材料、人工、机械等怜数量。
(十二)居住区用地平衡控制指标
居住面积用地控制指标见表 1-15 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