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程大学外建史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外建史复习资料(外建部分)(1)

外建史复习资料(外建部分)(1)

第一篇古埃及、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第一章古埃及建筑第三节金字塔的演化金字塔始于公元前四千纪的玛斯塔巴墓。

吉萨金字塔群:库富金字塔、哈佛拉金字塔、门卡乌拉金字塔1.特征它们都是精确的正方椎体,形式极其单纯。

塔很高,其脚下的祭祀厅堂和其他附属建筑物却相对很小,他的形体因此不受障碍地充分表现出来了;所有的厅堂和围墙等等附属建筑都不再模仿木柱和芦苇的建筑形象,采用了完全适合石材特点的简介的几何形,方正平直,交接简捷,同金字塔本身的风格完全统一。

2.地点公元前三千纪中叶,当时的首都在尼罗河三角洲顶部的孟菲斯,在离首都不远的(开罗西南80KM)的吉萨造了第四王朝3位皇帝的3座相邻的金字塔,形成一个完整的群体。

3.评价它们是古埃及金字塔最成熟的代表。

纪念性建筑的典型风格形成了,艺术形式与材料、技术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克服了。

石建筑终于抛弃了木建筑的模仿而有了自己的形式和风格。

第四节峡谷里的陵墓中王国时期,首都迁到上埃及的底比斯,峡谷狭窄,俩侧悬崖峭壁。

金字塔的艺术构思不再适合。

第五节太阳神庙庙宇形制:在一条纵轴线上一次排列高达的门、围柱式院落、大殿和一串密室,从柱廊经大殿到密室,屋顶逐层降低,地面逐层升高,侧墙逐层内收,空间因为逐层缩小。

庙宇的艺术重点:一个外部的是大门,群众性的宗教仪式在它前面举行,力求富丽堂皇,和宗教仪式的戏剧性相适应。

另一个内部的,是大殿,皇帝在这里接受少数人的朝拜,力求幽暗而威压,和一点的神秘性相适应。

神殿的形制在中王国(第十一王朝~第十七王朝)定型。

太阳神殿也采用了庙宇形制,门前增加一两对方尖碑作为太阳神的标志。

卡纳克和鲁克索神庙规模最大阿布辛波的石窟庙:由新王国时期拉姆西斯二世皇帝建造,开凿在尼罗河的一个转弯处的悬崖上,面向主航道,其充分利用自然来强化它的表现力。

结构:过道、前厅、前厅两侧是6个狭长的侧厅、后厅、圣堂。

(特点是其所有的墙面及天花都布满彩色的浮雕和壁画)第六节希腊化时期希腊、罗马文化的人文主义因素渗透到了埃及神殿当中,使它们敞开和明朗起来,大大削弱了那种震慑人的恐怖力量。

外建筑史知识点总结

外建筑史知识点总结

外建筑史知识点总结1. 古代建筑古代建筑是人类文明的开端,不同的古代文明在建筑风格、材料和技术上都有各自的特点。

在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等文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宫殿、神庙、城墙和剧场等方面的建筑成就。

美索不达米亚的锥形神庙、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殿宇和古罗马的拱门等建筑风格对后世的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

2. 中世纪建筑中世纪建筑是欧洲建筑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建筑主要是以教堂、修道院和城堡为主。

在这一时期,哥特式建筑风格逐渐兴起,并在欧洲大陆和英国广泛传播。

哥特式建筑以尖顶、长廊和玻璃窗为特点,给人以神秘和庄严的感觉。

除了哥特式建筑外,还有罗马式、拜占庭式和摩尔式等多种建筑风格在中世纪得到了发展。

3. 文艺复兴建筑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建筑史上的另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建筑风格受到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的影响,注重对称、比例和几何结构。

文艺复兴建筑的代表作品包括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和梵蒂冈宫等。

在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们注重复古风格,提倡人文主义精神,建筑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4. 工业革命时期建筑工业革命的到来,使得建筑材料、结构和施工技术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在这一时期,钢铁和玻璃等新材料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建筑结构的发展。

工业革命时期兴起的现代建筑风格包括新古典主义、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艺术等,这些风格都对后世的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当代建筑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现代主义建筑以功能主义和简约风格为主要特点,拥抱新材料和新技术,致力于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

在当代建筑中,还出现了后现代主义、新古典主义和未来主义等多种建筑风格,建筑师们尝试将建筑艺术与社会、文化和环境相结合,创造出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的建筑作品。

6. 非洲建筑在非洲大陆,不同地区的建筑风格各有特色。

比如埃及的金字塔、卢旺达的圆屋顶草屋、南非的茅屋等,都是非洲建筑中的经典代表。

外建史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

外建史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

外建史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外建史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外建史作为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各国在历史上建设和修建的大型工程。

这些工程包括宫殿、城市、遗址、道路、桥梁、港口、运河等。

通过研究外建史,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本文将对外建史的必背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并以时间顺序进行讲解。

一、古代经济中的外建史古代经济中的外建史主要指古代各国建设的宫殿和城市。

在古代,宫殿是国家君主的居所,也是政治和文化活动中心。

而城市则是人们居住、交通和交易的中心。

古代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希腊的巴特农丘陵等都是著名的外建史遗迹。

二、中世纪的外建史中世纪的外建史主要集中在城堡和教堂的建设上。

在中世纪,城堡是贵族和领主的居所,也是国防的重要设施。

而教堂则是宗教信仰的中心,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

比如英国的温莎城堡、法国的巴黎圣母院等都是中世纪外建史的典型代表。

三、近代化进程中的外建史近代化进程中的外建史主要涉及到工业化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工业化过程中,各国都大量修建了工厂和矿山,以推动经济的发展。

而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则是为了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

比如美国的纽约地铁、德国的汉堡港等都是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外建史遗迹。

四、现代化建设中的外建史现代化建设中的外建史主要涉及到城市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国都在大规模兴建城市和住房。

基础设施的建设则包括电力、通信、水利等领域。

比如中国的上海城市规划、新加坡的滨海湾花园等都是现代化建设中的典型外建史遗迹。

总结:外建史是一个涵盖广泛的学科,它不仅关注建筑物本身的形式和结构,更关注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通过学习外建史,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变迁。

在今天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外建史的研究也日渐重要,它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和启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塑造未来的城市和建筑综上所述,外建史是一个涵盖广泛的学科,通过研究不同历史时期各国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可以了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变迁。

外建史复习资料

外建史复习资料

外建史复习资料外建史复习资料外建史是一门涉及外国历史的学科,它以研究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为主要内容。

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复习外建史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外建史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古代文明的兴起古代文明的兴起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为我们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

在复习外建史时,我们可以从古代文明的兴起开始。

1. 早期文明: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等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它们的兴起与河流的水利农业密切相关,同时也与城市的建设、政治组织、宗教信仰等因素有关。

2. 古希腊文明: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城邦制度为特点,注重个体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实践。

古希腊的哲学、文学、艺术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古罗马文明:古罗马文明是古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文明之一。

它以法律制度、道德观念的确立、城市建设等为特点,对后世的政治、法律、军事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中世纪的欧洲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以封建制度的建立和教会的权威为特征。

在复习外建史时,我们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1. 封建制度:封建制度是中世纪欧洲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

它以领主与农民之间的封建关系为核心,农民向领主提供劳动力和农产品,领主则提供保护和土地使用权。

2. 教会的权威:中世纪欧洲的教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教会的权威不仅体现在宗教信仰上,还体现在教会法律、教育等方面。

3. 十字军东征:十字军东征是中世纪欧洲的重要事件,它对欧洲和中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复习时可以了解十字军东征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三、近代欧洲的变革近代欧洲的变革是欧洲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在复习外建史时,我们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1.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欧洲文化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

它以对古典文化的研究和推崇为特点,对欧洲的艺术、文学、科学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外建史重点总结

外建史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方尖碑-—古埃及及崇拜太阳神得一种建筑形式。

其断面呈正方形,上小下大,顶部为金字塔状,一般高宽比为10:1,用一整块石头制成,并刻有文字与装饰,尖顶上镀金。

常布置在神庙得大门得两侧。

现存最高者达30米。

玛斯塔巴-—古埃及早期得帝王台式陵墓。

分地上与地下两部分、地上为祭祀用砖砌厅堂,仿照上埃及住宅,象略有收分得长方形台子,在一端入口。

地下为墓室。

上下有阶梯或斜坡甬道相连。

后来得金字塔就就是从此发展起来得。

山岳台(天体台)——一种用土坯砌筑或夯土得多层高台,有坡道或者阶梯逐层通达台顶,顶上有一间不大得神堂。

坡道或阶梯有正对着高台立面得,有沿正面左右分开上去得,也有螺旋式得。

券柱式——希腊柱式与罗马拱券相结合得一种方式。

柱式不起结构作用,拱券做承重结构,柱式成为壁柱,只起装饰用途。

解决柱式与券拱之间得矛盾。

巴西利卡——一种综合用作为法庭、交易所与会场得大厅性建筑。

平面一般为长方形,两端或一端有半圆形龛。

大厅常被两排或四排柱子分为三或五部分,当中部分宽而且高,称为中厅(中央通廊),两侧部份狭而且低;称为侧廊(侧通廊)。

侧廊上面常有夹层。

帆拱——水平切口与4个发券之间所余下得4个角上得球面三角形部分。

坦比哀多——盛期纪念性风格得典型代表。

就是一座仿罗马神庙式得小教堂,建于蒙多里亚圣彼得修道院得回廊内院中、建筑体量不大,园厅内直径只有 4.5米;但形体端庄、手法娴熟。

外面有一圈由16根多立克柱子组成得回廊,檐部上面就是一个有鼓座得穹窿。

古典复兴建筑——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流行得复古思潮得一种表现形式。

它可分为罗马复兴与希腊复兴两种倾向。

在建筑方面,古罗马得广场、凯旋门、纪功柱等纪念性建筑成为效法得榜样、但她们没有简单地抄袭古典建筑式样,古典复兴建筑体形单纯、独立、完整,细部处理朴实,形式合乎逻辑,纯装饰构件较少、采用古典古典复兴建筑风格得主要就是国会、法院、银行、交易所、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建筑与一些纪念性建筑。

外建史重点关键笔记

外建史重点关键笔记

古代希腊建筑(公元前7~前6世纪的古典时期)古希腊柱式(实例:帕提农神庙Parthenon(1~3世纪为建筑繁荣期)拱券技术是罗马建筑最大的特色,最大的成就,对欧洲建筑最大的贡献。

解决发展柱式同罗马建筑的矛盾1.解决了柱式同券拱结构的矛盾,创造了券柱式的组合。

2.解决了柱式与多层建筑的矛盾,发展了叠柱式,创造性的解决了立面水平划分的构图形式。

3.解决了柱式与罗马建筑巨大体积的矛盾,用一组线脚或复合线脚代替简单的线脚。

拜占庭建筑(4~6世纪为建筑繁荣期)1、教堂的空间型制与宗教派别(略)巴西利卡式教堂集中式教堂2、拜占庭建筑结构与空间发展(重点难点)帆拱、鼓座、穹顶相结合的做法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主要成就:拜占庭建筑的代表是东正教教堂,发展了古罗马的穹顶结构和集中式型制,创造了穹顶支撑在4个或更多的独立柱上的结构方法,以及相应的集中式型制建筑。

彩色镶嵌和粉画装饰艺术。

结构方式为帆拱、鼓座、穹顶相结合的做法。

穹顶:集中式教堂的决定性因素典型作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

也可用这方法把穹顶架在8个或者10个支柱上,可能在各种正多边形平面上使用穹顶。

贡献:这个结构方案不仅使穹顶和方形平面的承接过渡在形式上自然简洁,而且把荷载集中到4角的支柱上,完全不需要连续的承重墙。

它对欧洲纪念性建筑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鼓座、帆拱:鼓座:在水平切口上砌一段圆筒形的鼓座,穹顶砌在鼓座上端。

帆拱:水平切口和4个发券之间所余下的4个角上的球面三角形部分。

帆拱、鼓座和穹顶,这一套拜占庭的结构方式和艺术形式,以后在欧洲广泛流行。

穹顶的平衡:穹顶向各个方向都有侧推力,它的侧推力通过一圈筒形拱传到外面的承重墙上,于是形成了带环廊的集中式教堂。

但仍然不能使建筑物的外墙摆脱沉重的负担,建筑物的立面和内部空间仍然受到很大的束缚。

外建史整理资料

外建史整理资料

外国建筑史一、简释:1.米开朗琪罗:文艺复兴雕刻家、画家、建筑师、诗人。

其建筑虽然采用古典建筑语汇,但并不遵循古典的法式,而由内在的情感控制,其作品雄伟、立面凸凹起伏起伏、体积感强,喜欢用巨柱,具有一种英雄主义情绪。

对17世纪的巴洛克建筑产生了影响。

代表作,圣彼得大教堂主体、劳伦齐阿拉图书馆。

2.芝加哥学派:19世纪70-90 年代在美国芝加哥城出现的现代建筑流派。

对高层建筑的结构、构造和表现力,作了有益的探索。

首次提出了“形式随从功能”。

代表人物及作品,如詹尼的芝加哥芝加哥家庭保险公司、沙利文的布法罗保证大厦和芝加哥百货公司。

3.古埃及建筑的特征:(1)以石材为主要建筑材料,发展了一套完整的体系;(2)崇拜是中心、主体;(3)构图上多用简洁稳定的几何形。

4.《建筑十书》:奥古斯都的军事工程师威特鲁威著,它的成就有:① 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② 体系地总结了希腊和早期罗马建筑的实践经验;③ 全面地建立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及各类建筑的设计原理;④ 按照希腊的传统把理性原则和直观感受结合起来,把理想化的美和现实生活的美结合起来,论述了一些基本的建筑艺术原理,并提出了“坚固、适用、美观”的建筑原则。

5.早期基督教建筑:西罗马帝国至灭亡后的三百多年时间的西欧封建混战时期的教堂建筑。

典型的教堂形制由罗马的巴西利卡发展而来的。

(1)巴西利卡拉丁十字;(2)代表实例:罗马的圣保罗教堂;(3)风格特点:体型较简单,墙体厚重,砌筑教粗糙,灰缝厚,教堂不求装饰,沉重封闭,缺乏生气;(4)型制:巴西利卡长轴东西向,入口朝西,祭坛在东边。

巴西利卡前有内柱廊式院子,中央有洗池(后发展为洗礼堂),巴西利卡纵横厅交叉处上建采光塔。

为召唤信徒礼拜建有钟塔兼了望用。

(以古罗马的长方形大厅巴西利卡为蓝本,成为巴西利卡拉丁十字基督教堂。

入口改为朝西,东端有圣坛及横向侧廊,建筑具有导向性。

早期基督教建筑形制由大门、回廊、洗礼、钟塔、教堂构成。

外建史复习资料(完整整理)

外建史复习资料(完整整理)

外建史复习资料(完整整理)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发展概述第一章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看出与古代建筑思潮的脉络联系)第二章.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索(体会到现代建筑是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达、以及政治等各方面因素而发展起来的)第三章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与代表人物(了解现代建筑各种代表思潮的产生及代表人物)——达到了解现代建筑的发展渊源、开阔知识面、提高素养的目的。

第四章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给城市造成的各种矛盾;初期城市规划的各种设想,有些对现在都有借鉴价值)第五章战后40-70年代的建筑思潮—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现代建筑派的成熟与提高;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又显现出其不足的一面,酝酿着后现代建筑的产生)第六章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区分各种思潮与现代建筑派思潮的差异;代表人物;代表建筑)第六章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发展概述外国建筑史的近现代年限划分(与世界史的划分略有不同)近代开端: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现代开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近现代建筑发展的分期:1.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前后的近代建筑(复古主义思潮)2.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新建筑运动早期(艺术与工艺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维也纳学派及分离派、芝加哥学派、德意志制造联盟)3.20世纪初—20世纪中期的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新建筑运动的成熟期现代建筑早期(表现派、未来派、风格派、构成派)现代建筑成熟期(现代主义建筑、五位大师: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密斯、赖特、阿尔瓦。

阿尔托)4.20世纪中叶以后: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现代建筑向后现代建筑过渡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粗野主义倾向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典雅主义倾向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讲究人情化与地域性的倾向讲究个性与象征的倾向5、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后现代主义、新理性主义、新地域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高技派的发展、简约的设计倾向第一讲近代复古思潮(公元1760-1900S)一. 概述近代建筑的普遍特征:风格混乱,困惑徘徊,探索新路;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是影响并促进近代建筑发展的关键因素;前者改进生产力水平,导致建筑技术巨大进步;后者则使理性、真实、自由平等等成为新的价值观念和艺术标准;创作道路沿两条线索发展:一是从历史风格中寻求答案,即复古思潮;主要在1750年-1900年;二是探索新的建筑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哥特式教堂外观特点:1、拉丁十字平面2、内外空间高耸向上3、立面不完整4、透视门5、大花窗
水晶宫对高技派的影响:1、水晶宫是高技派的第一炮,水晶宫本身就是一个机器制品2、各个立面只显示出必不可少的结构,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预示着一种对设计简洁形性和功能性研究的全新领域,从设计思想到制作安装,突破传统建筑观念,开辟了建筑形式新纪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体现初期功能主义风格的重要作品3、它预示技术成为新建筑或者新产品材料的直接来源。

高技派标榜“机器美”,提倡采用最新的材料来制造体量轻、用料少,能够快速与灵活装配的建筑;强调系统设计和参数设计;主张采用与表现预制装配化标准构件。

认为功能可变,结构不变。

表现技术的合理性和空间的灵活性既能适应多功能需要又能达到机器美学效果。

而在水晶宫建设过程中均有体现。

解构主义:1、解构主义这个字眼是从“结构主义”演化而来,它的形式实质是对结构主义的破坏和粉碎2、从字面上来看:是指对原则和正统标准(指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标准原则)的否定和批判;3、从实质来讲他不是一个字眼也不是一个符号,他是一个推进的方面,目的是对于自身的发现,是一种十分个人的,学究味的深度,一种小范围的实验,有随意性、个人性、表现性的特点4、解构主义最大的特点是:反中心、反权威、反对抗性、反非黑即白的理论。

解构主义的特征:1、无绝对权威、个人的、非中心的2、恒变的,无预定设计的3、没有次序,没有固定形态,流动的、自然表现的;4、没有正确与否的二元对抗标准,随心所欲5、多元的,非统一的,破碎的,凌乱的
新建筑五个特点:1、底层架空2、屋顶花园3、自由平面4、自由立面5、横向长窗
帕提农神庙如何视觉矫正:角柱加粗,柱子有收分卷杀,各柱均微向里倾,中间柱子的间距略微加大,边柱的柱距适当减小,把台基的地平线在中间稍微突起
帕提农神庙如何突出主体地位:1、把它放在卫城上最高处,据山门80m左右,一进山门,有很好的观赏距离2、他是希腊本土最大的多立克式庙宇,3、他是围城上唯一的围廊式庙宇,形制最隆重4、他是围城上最华丽的建筑物,全用白大理石砌筑,铜门镀金,山墙尖上饰金,他定下了建筑群的基调
圣索菲亚大教堂的艺术成就:1、结构体系,传力明确清楚2、内部空间既集中统一又曲折多变3、内部灿烂夺目的色彩效果
泰姬陵的艺术成就:1、建筑群整体布局的完整2、创造了陵墓本身肃穆而又明朗的形象3、熟练的运用了构图的对立统一规律,使得这所建筑物丰富多姿
举例说明中国队地域性和现代性结合的探索:苏博,香山饭店,金茂大厦,世博会中国馆,北京西站
后现代为什么在上个世纪80年代走向衰落:1、过于强调
装饰性2、特定的历史装饰符号成为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3、过于泛滥的使用通俗文化和折衷使用历史符号的方法
4、
过度的商业推广
分析密斯的“单一空间”的建筑理论并举例:密斯的“单
一空间”又他的经典理论“少即是多”谈起,1、简化结构
体系和构件,产生极少的障碍,可做任何用途的建筑空间2、
简化建筑形式,精确施工,使之成为任何不带多余的,只
有直线、直角组成规整纯净透明的刚和玻璃方盒子。

巴塞
罗那博览会德国馆,伊利诺工学院的克朗楼,范斯沃斯住
宅都是单一空间的完美体现。

密斯设计思想:结构就是一切,功能服从空间。

少就是多。

1)简化结构体系和构件产生极少的障碍,可作任何用途的
建筑空间2)简化建筑形式,精确施工,使之成为不带任何
多余的、只有直线、直角组成的规整纯净的钢和玻璃的方
盒子。

新艺术运动:发扬非传统精神,在艺术结构上强调曲线,
强调线条的流动感,在建筑上强调室内,室外一般较简单,
在室内设计中反映各种艺术的综合,在高级建筑中强调精
雕细刻,强调运用新材料、新技术。

巴西利卡:一种建筑形式,平面是长方形,长宽比大于2:1,
纵向几排柱子,中间高两端低,可高侧窗采光,一段或两
端有半圆形龛,早起用作钱庄后变成宗教重要场所
哥特堂的结构特征:(1)肋骨拱(骨架券)为拱顶的承重构
件,拱顶重量减轻,减薄,侧推力减小;拱顶可以覆盖各
种形状的平面;(2)飞扶壁飞过侧廊,解放了侧廊,便于中
厅开大窗;(3)全部使用双圆心的尖券,尖拱,可减小侧推
力,减轻结构,同时可适应不同跨度的券、拱;柱子因而
大小一致,内部整齐,平面灵活。

万神庙成就:1、联想手法的运用2、拱和混凝土的运用3、
单纯性和过渡性的处理
古罗马把拱分成小格浇筑砼好处:1、砼在浇筑过程中不致
在拱的两侧向下流动2、混凝土分块收缩均匀不致产生裂缝
3、可以分段浇筑便于施工
4、砖券分段承重节约木材
笛卡尔的思想对文艺复兴的影响:笛卡尔认为客观世界是
可认识的,以“绝对可靠”的理性作为方法论的唯一依据,
在美学方面他认为应当制定一些牢靠的、系统的、能够严
格地确定的艺术规则和标准。

笛卡尔的思想给这种文化艺
术潮流以有力的哲学基础,促进了它的发展,使它形成了
自己的系统的理论
70年代后建筑发展的趋势:1)先进技术的全球化趋向2)
建筑理论的多元化趋向3)场所精神的地域化趋向4)建筑
环境的生态化趋向5)建筑遗产的再生化趋向
赖特的设计理念:1)崇尚自然的建筑观2)属于美国的建
筑文化4)技术为艺术服务5)表现材料的本性6)连续运
动的空间7)有特性和诗意的形式
华西里教堂的艺术成就:这所教堂,以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艺术形象鲜明地体现了俄罗斯历史上国家独立、民族解放、
人民胜利这一伟大主题,他成功地把极其复杂多变的局部
统一成完美的整体,紧凑和谐,风格一致,是运用对立统
一构图的极好范例。

当代世界建筑主要思潮及发展动向,举例说明:当代建筑
的潮流可分为两方面来看,一个是理论方面,一是技术方
面。

理论方面现代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仍是主要倾向。

但年
青一代的建筑思想活跃,他们不断探索新时代所需要的新
东西,从六十年代中期出现的后现代学派,具有很大的吸
引力,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建筑的潮流。

后现代派的主要论
点是认为今日建筑既十分复杂又十分矛盾。

认为现代派所
追求的简明、单一、纯粹的建筑手法,难以满足现代生活
多样化的要求,主张兼容并蓄。

在技术方面主要是建筑节
能问题,当代世界建筑潮流在技术方面的表现就是普遍研
究太阳能在建筑当中的运用。

红屋:部分吸取英国中世纪,特别是哥特风格细节来设计
住宅,从而摆脱了维多利亚时期繁琐的建筑特点,同时还
在于莫里斯从统一的方案出发,风格统一,具有浓厚的哥
特特色。

整个红屋完全没有学院派的清规戒律;从背面规
划,把建筑的正面作为次要的考虑;同时整个建筑的内部
结构完全展示出来了,建筑与环境达到完美的结合与统一。

美国驻印度大使馆:这座使馆建筑融合古典与现代,东方
与西方的建筑神韵,典雅,高贵,受到了广泛的赞赏。


座建筑是被称为典雅主义的作品。

主楼为长方形,周围有
一圈柱廊,左右对称,有明显的基座,柱子,檐部,三个
部分。

这种构图与古希腊神庙有相通之处,但是柱子是带
金色装饰的钢柱,薄板是薄薄的一片,与古典柱式比例相
差甚远,而带有现在信息。

廊子后面有大片花格墙。

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特点或设计原则:现代主义建筑是指
二十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思想。

这种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筑师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
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要求的崭新建
筑。

因此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的色彩,又称为
现代派建筑。

①强调建筑要随时代而发展,现代建筑应同
工业化社会相适应。

②强调建筑师要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
用功能和经济问题。

③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在
建筑设计中发挥新材料、新结构的特性。

④主张坚决摆脱
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的建筑风格。

⑤主张
发展新的建筑美学,创造建筑新风格。

帆拱:是对古罗马“穹拱”一种地域性的变异及重新诠释。

在四个柱墩上沿方形平面的四条边长做券,在四个垂向券
拱之间砌筑一个过四个切点的相切穹顶,水平切口和4个
发券之间所余下的4个角上的球面三角形部分,既称为“帆
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