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知识
森林防火应知应会知识

森林防火应知应会知识一、森林是人类诞生的摇篮,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石。
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保护森林让青山更绿,家乡更富裕,国家更富强。
二、护林防火,人人有责。
记住:护林防火,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三、森林火灾重防范,严控火源是关键。
四、依法用火,违者必究。
防火期禁止野外用火,家长要监督小孩野外不要玩火。
五、防火就是防人。
人人防火,树立平安,时时防火,国泰民安。
只有管住人,才能管住火源,杜绝人为火的发生。
六、护林防火无节气,全年都是防火期。
七、护林防火“十不准”(1)不准放野火赶兽、驱蜂;(2)不准在林区烧火取暖,烘烤食物和烧饭;(3)不准在林区吸烟和乱丢烟头;(4)不准在林区烧香,烧纸,放鞭炮;(5)不准在林区熏鼠洞、蛇洞、兽洞;(6)不准在林地边烧地坎,田埂;(7)不准在林区内玩火,(8)不准放野火烧荒,烧牧场,柴场;(9)不准在夜间用火把照明赶山路;(10)不准在林地内烧木炭,烧灰积肥。
八、水火无情,人命关天。
扑火要讲究科学,量力而行,把握时机,克服盲目。
九、扑救森林火灾的基本原则是“打早、打小、打了”。
打早是灭火的前提,打小是灭火的关键,打了是灭火的核心。
十、森林消防的方针是:“预防为主,积极消灭。
”立足群防群治,自防自治。
十一、植树造林福荫子孙,烧山毁林千古罪人。
为了森林的安全和您的幸福,请自觉遵守防火制度。
十二、我国刑法第115条之规定,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致他人重伤,死亡或公共及他人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应追究刑事责任。
森林防火基本知识

森林防火基本知识森林防火是指对森林、草原等自然环境进行预防和控制火灾的一系列活动,是保障生态环境、人类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
下面是森林防火基本知识:一、火灾危害1.草木枯败:高温火灾会直接烧毁森林植被,导致植被枯败,无法复原;2.生态环境恶化:火灾会破坏生态平衡,受灾区域内生态系统将几年、甚至几十年无法恢复原有较好的生态状态;3.生命财产安全:人身、财产以及野生动植物都面临火灾威胁,容易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4.资源浪费:若长时间饱受火灾侵袭,所积累的森林资源将无力输出,造成资源浪费。
二、火灾原因1.自然原因:雷击、干旱等天气状况;2.人为因素:野外烤肉、野外用火、烟草、火柴、烟灰等现象;3.不可避免的事故:例如因机械故障、自然灾害等造成的火灾。
三、防火措施1.全面排查环境:以发现火灾隐患为目标,对当前的环境进行全面深度排查;2.划定防火安全带:在森林、草原等易燃易爆场所划定安全带,进行有效防火;3.关注天气变化:及时了解天气状况,掌握极端天气变化趋势,及时制定应对策略;4.宣传人民群众:为了提供人民群众的防火知识水平,加强人民群众的自我治理计划,宣传防火知识非常重要;5.设置牌标:在山林草原中,设立“禁止用火”“火源未控制严禁入内”等牌标,提醒人们远离火源;6.火源防范:对于火源如烟草、火柴、烟灰施行摆放和处理失当的后果,重点防范这些易引起火灾的措施。
四、扑灭火灾1.火灾的类型:指对火灾的性质和范围进行判断,并判断火势的演变趋势;2.火源控制:立刻控制和挽救被火焰烧伤的对象,争取时间进行扑灭火源;3.大型灭火设备:利用消防车、水源等大型专业消防设备进行扑灭火源;4.手工灭火:利用冷却灭火、铲土撇水灭火等方式进行手工灭火。
以上就是森林防火的基本知识,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森林防火基本知识

森林防火基本知识森林防火基本知识第一章林火基础理论第一节森林燃烧1、森林燃烧森林燃烧也就是林火,是自然界中燃烧的一种现象。
森林中的可燃物,在一定温度的作用下,快速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发光发热的化学物理反应,称为森林燃烧。
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
2、森林燃烧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森林可燃物、氧气和一定温度(即:热源或称火源)。
三者构成燃烧三角。
如果缺了其中任何一项燃烧就会停止。
3、林火可以造成资源的破坏,可以造成动植区系的破坏,可以引起水土流失,污染大气等。
(1)森林火灾:失去人为控制,在森林中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生态、人类生命财产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森林燃烧称为森林火灾。
(2)计划烧除。
计划烧除就是在人为控制下,在指定的时间、地点,为达到预期的森林经营目的有计划的用火。
第二节林火发生的三个条件林火发生必须具备3个条件,即:森林可然物,火险天气和火源。
森林可燃物是林火发生的物质基础。
一般来说,火险天气也就是有利于发生森林火灾的气候条件,如气温高、降水少、相对湿度小、风大、长期干旱等。
火源是发生林火的关键因素,分为自然火源和人为火源两大类。
在通常情况下,发生林火的最低能量来自森林的外界。
可燃物温度升高达到燃点而引起自然的情况是十分少见的。
(1)自然火源。
自然火源有雷击、火山爆发、陨石坠落和可燃物自燃等。
(2)人为火源。
人为火源是林火发生的主要火源。
有生产性火源和非生产性火源。
人为火源引发的林火在世界各国都占有很大比例。
第三节林火行为森林防火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国家关于森林防火的方针、政策、法律;各地有关森林防火的法规。
四是森林防火的先进典型和火灾典型案例。
(3)宣传教育的形式:森林防火宣传教育要做到经常、广泛、深入,群众喜闻乐见,必须采取多种手段、多种形式。
政府发布森林防火命令、指示,领导发表讲话、文章具有权威性;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单位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具有及时性;在交通要道和重点林区建立森林宣传牌、匾、碑等,具有持久性;印制森林防火宣传单、宣传手册,举行森林防火知识竞赛,开展森林防火宣传一条街、宣传周活动,具有群众性;进入森林防火紧要期,悬挂森林火险等级旗和防火警示牌,对一切进山人员宣传,具有针对性。
森林防火简单知识大全

森林防火简单知识大全森林防火小知识1、树立防火意识。
每个人都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森林火灾危害的严重性,在思想上建立起一道防火线,做到防患于未“燃”,个人进入林区活动,要时刻不忘森林防火。
2、严格控制火源,强化火源管理。
严格控制野外生产用火,必需的生产用火,要实施防火措施,认真执行用火审批制度。
不要擅自上山用火,不要在林中生火取暖,不准小孩上山玩火,不在林中乱丢烟头,在林区不要夜间点火把照明等。
3、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确保不因为自己的疏忽而引发森林火灾。
进入林区应自觉向森林防火检查站交出随身携带的火种,移风易俗,不在山区、林区上坟烧纸。
4、建立防火组织。
在防火期内对防火区域进行日常巡查,密切关注林情。
森林防火注意事项1.不应在林内或林边500米内烧荒、焚烧农作物废弃物料等生产性用火或坟头烧纸、烧香、燃放烟花爆竹、吸烟、烤火、野炊等非生产性用火。
2.不应携带火种和易燃品入山入林,不应从事其他易引发森林火灾的行为。
3.在森林内从事野营、登山、祭祀、庙会等活动的,应当遵守森林防火的有关规定,并服从森林经营者的防火安全要求。
4.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进入森林的,监护人应当履行有效的监护义务;森林经营者应当履行监督管理的义务。
主要是加大对“痴、聋、呆、哑、精神病人”五种人的监督力度,并应与其监护人签订监管责任书。
5.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森林火情,应当立即向当地人民政府或公安、消防、林业等有关部门报告。
森林火灾扑救方法1、上山火的顺势打法。
扑救人员跟在火尾两翼顺火势拍打,边打边向前推进。
2、下山火的堵截打法。
根据火情利用有利时机沿火线展开多点同时拍打。
在火势较弱、蔓延较慢时可在下山火的前方堵截打,以提高扑救效率。
3、树冠火的阻隔打法。
采取间接灭火的方法阻止林火蔓延,然后再扑灭,如开辟隔离带、火攻、飞机灭火等方法。
4、顺风火的跟进打法。
采取在火烧迹地后侧跟进扑打。
5、山岙火的边沿打法。
可沿谷地火线边沿跟进扑打。
森林防火小知识25条

森林防火小知识25条一、勤检查:要建立防火责任制,定期检查森林附近的野外烧烤场所、林区观光游览途径,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二、防范火源:不得在林区内非法烧草、焚烧垃圾或者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禁止在林区内使用火焰,防止火源的出现。
三、抑制烟囱火:加强林区内的烟囱火的抑制,及时发现有烟囱火的地方,立即联系当地林业局,由专业人员解决烟囱火问题。
四、除草清扫:在森林中要进行及时有效的除草和清扫,及时处理林区内的落叶、枯落枝叶、干草等,防止火源的扩散。
五、维护森林:要加强林区林草资源的维护,限制人为破坏活动,切实保护林木,防止荒漠化和自然破坏。
六、供水设施:在森林中应建立一些供水设施,如可以便捷的容器,及时把水储存在林区,以有效消除森林防火的安全隐患。
七、保护野生动植物:要定期进行林区内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及时删除林区内草木过多的地方,防止林火的发生。
八、避免乱用火:禁止在林区内乱用火,乱丢烟头、烟蒂等,以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
九、安装监测设备:要在林区内安装先进的火情监测设备,及时发现林火,准确把控火情的蔓延,以确保林火的及时控制。
十、违法行为追究:要严格执行森林防火的法规和政策,对违法烧毁林木的行为进行严厉惩处,阻止其他违法行为的发生。
十一、深入宣传:要组织开展关于森林防火的宣传活动,深入到社区进行宣传,引起公众对森林防火的关注,增加森林防火的关注度。
十二、拓宽消防通道:应拓宽消防通道,为林火扑灭提供必要条件,以加快火情处理的效果。
十三、按照规定使用设备:森林防火必须按照规定使用设备,不得随意使用非法的消防设备,以确保森林防火的安全性。
十四、及时维护设施:要及时维护森林防火设施,严格按照规定使用,确保森林防火的安全性。
十五、建立火情报告制度:要建立火情报告制度,让林业工作人员及时报告火情,便于及时处理火情。
十六、增加抢险人员:要加强抢险人员的训练,定期开展抢险知识训练,以提高森林防火能力。
十七、控制烧烤:要严格控制野外烧烤的场所,对森林烧烤一律禁止,以防止火灾的发生。
森林防火安全知识

森林防火安全知识
森林防火安全知识是指人们在森林地区进行活动或生活时所需了解的与防火相关的知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森林防火安全知识:
1.了解禁火区域:在森林地区需要了解当地的禁火区域,并且遵守相关规定。
禁火区域通常是指禁止在该区域生火或使用明火的地区,这是为了防止乾燥的植被因火源引发大火。
2.预防火源:任何明火、炊具、烟蒂等都有可能引发火灾,需小心使用。
在禁火区域内,禁止烟火、草木灰、明火等活动。
3.避免控制不住的火源:如果发现火源无法控制,应尽快报警求助,并迅速离开火源区域。
4.注意火势传播:如果发现火源,应尽量将其与周围植被隔离开来,避免火势蔓延。
5.保持周围环境整洁:不乱扔烟蒂、废弃物等,以免引发火灾。
6.注意天气情况:在干燥和炎热的天气条件下,火灾易发生。
应留意天气预警,避免在这种天气下进行野外活动。
7.了解灭火器材:了解基本的使用灭火器材的知识,例如灭火器、灭火器具等,可以提前掌握有效的扑灭火灾的方法。
8.积极参与防火工作:如果发现森林地区存在火源或者有疑似火点,应及时报警,并协助相关部门进行灭火工作。
森林防火安全知识是森林地区居民和游客必须掌握的常识,掌握这些知识可以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森林防火安全教育知识

森林防火安全教育知识1. 了解森林火灾的危害嘿,朋友们!今天我们聊聊一个特别重要的话题——森林火灾。
你有没有想过,森林里那些美丽的树木、清新的空气,竟然可能因为一个小火星就变成一片焦土?哎呀,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森林火灾不仅仅会毁掉大片的绿地,还可能对周围的动植物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对我们人类的健康也会有很大威胁。
你看,这些森林就像是地球的“肺”,我们可不希望它们被“熏黑”吧!2. 如何预防森林火灾2.1 正确用火,别让小火星酿成大祸说到森林火灾,咱们得先从平时的生活做起。
比如说,烧烤的时候千万别把炭火扔在草地上,尤其是那些干燥的季节,火星子一飞,着火的可能性可是极高的。
还有哦,打火机、烟蒂这些小东西,也都得小心翼翼处理,别让它们成为森林的“定时炸弹”。
要知道,预防火灾,最重要的就是从细节做起,万事都要当心,别因为一时的疏忽大意,给大家带来麻烦。
2.2 不乱丢垃圾,保护森林环境另外,乱丢垃圾也是个大问题。
尤其是塑料瓶和易燃物品,这些垃圾往往会成为火灾的“助燃剂”。
你看,那些废纸、塑料袋啥的,风一吹,可能就会飘到森林里,捡到的垃圾还会成为森林的“灾难”,让人心里有点小担忧。
大家在森林里玩耍的时候,一定要把垃圾带走,这样不仅能保护环境,也能减少火灾的风险。
3. 火灾发生时的应对措施3.1 迅速报警,确保安全万一不幸遇到火灾,第一时间要做的就是报警。
记住,快点拨打119,报上你的位置,不要慌张。
说实话,这时候冷静下来真的特别重要。
你得想办法远离火源,尽量找个安全的地方等着,千万别想着去扑灭大火,那不是你一个人能搞定的事情。
相信专业的消防人员,他们才是灭火的高手!3.2 跟随指示,保护自己此外,遵循安全指示也是关键。
听见警报或者看到工作人员的指示时,千万不要犹豫,按指示行事。
逃生路线一般都提前规划好了,你只需要跟着走就行了。
别自己瞎转悠,迷路了可就麻烦了。
大家都知道,森林里的火灾可是非常危险的,万一真的碰上了,就得格外小心了。
森林消防安全知识摘抄内容

森林消防安全知识摘抄内容森林是大自然的宝贵资源,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景色,还承载着各种珍贵的生物物种。
然而,森林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特别是火灾风险。
为了保护森林资源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需要了解一些森林消防安全知识。
本文将摘抄一些关键信息,以便提高大家的森林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1. 火灾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火灾的原因:森林火灾通常由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引起。
人为因素包括无控制地进行野外烧荒、乱扔烟蒂、焚烧垃圾等;自然因素包括雷击、高温天气和干旱等。
- 预防措施:我们应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火灾预防意识,禁止乱扔烟蒂、无节制地野外烧荒等行为。
同时,在高温干燥季节,应禁止野外用火,严禁焚烧垃圾。
2. 发现火灾时的紧急处理- 火灾报警:发现火灾应第一时间拨打火警电话或向附近的消防队报警,提供准确的火灾位置和详细情况,以便及时救援。
- 快速报警并撤离:在火势较小的情况下,可尝试用泥土或水等可用物品扑灭火源。
但切记安全第一,如果火势蔓延迅速,请立即撤离现场,并确保自身安全。
3. 森林防火基本常识- 不乱扔烟蒂:进入森林时,要确保烟蒂完全熄灭后再丢弃。
- 不野外露营用火:在禁止用火的区域,不得进行野外露营用火,以免引发火灾。
- 小心烧烤火:进行野外烧烤时,选择合适的地点,确保离树木、草丛足够远的距离,并妥善处理残留炭火,确保火源彻底熄灭。
- 注意电器使用:使用电器时要注意防火安全,勿乱拉乱插电源线。
4. 善于利用灭火器材- 灭火器材:常见的灭火器材包括水桶、水管、灭火器等。
- 灭火方法:当发现小火灾时,可以使用适当的灭火器材进行扑灭。
对于大面积火灾,应及时报警并迅速撤离现场,等待专业消防队员进行灭火。
5. 参与森林防火工作- 参与巡逻:在森林防火高发季节,可自愿参与森林防火巡逻,发现可疑情况及时进行报告。
- 森林防火设施检查:定期检查火灾报警器、灭火器材等森林防火设施,保证其正常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火灾知识
一、森林火灾的危害
森林火灾是森林最危险的敌人,也是林业最可怕的灾害,它会给森林带来最有害,具有毁灭性的后果。
森林火灾不只是烧毁成片的森林,伤害林内的动物,而且还降低森林的更新能力,引起土壤的贫瘠和破坏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甚而导致生态环境失去平衡。
尽管当今世界的科学在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但是,人类在制服森林火灾上,却依然尚未取得长足的进展。
二、影响火灾的三要素
温度、湿度和单位可燃的载量。
三、森林火灾的起火原因
森林火灾的起因主要有两大类:人为火和自然火
(一)人为火包括以下几种:
1、生产性火源:农、林、牧业生产用火,林副业生产用火,工矿运输生产用火等;
2.非生产性火源:如野外吸烟,做饭,烧纸,取暖等;
3.故意纵火。
故意纵火情节严重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人为火源引起的火灾中,以开垦烧荒、吸烟等引起的森林火灾最多。
在我市的森林火灾中,由于吸烟、烧荒和上坟烧纸引起的火灾占了绝对数量。
(二)自然火:包括雷电火、自燃等。
由自然火引起的森林火灾约占我国森林火灾总数的1%。
四、扑火中常见的几种人身伤害事故
(一)被火直接烧伤烧死。
主要发生在扑火人员身处险地,来不及撤离。
从实验数据来看,火的温度达到800-1000ºC ,人只能生存7.5秒-18秒。
(二)窒息伤亡。
一是因一氧化碳中毒昏迷或死亡,当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达到1%以上,身体较弱者1分钟即可死亡,身体较强者2分钟即会死亡。
二是在火的前方,吸入高温气流后,咽喉产出水肿堵死气管死亡。
(三)摔伤摔死。
主要是因在扑火中,因断木、滚石砸伤,或因落崖摔伤摔死。
(四)因违反操作规程伤亡。
在扑火中,使用铁锹、耙子等工具时,没有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产生相互碰撞,或使用灭火弹不当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五、森林防火中的“三早”、“两快”“一强”
“三早”,就是早发现、早出动、早扑灭。
“三早”是扑救森林火灾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思想。
早发现是指早发现火情,迅速传递火情信息。
早出动是指扑火队伍接到扑火命令后,迅速到达火场。
早扑灭是指抓住一切有利时机,集中优势兵力,尽快将火扑灭。
“三早”是实现“打早、打小、打了”扑火基本原则和“三少”(人力、物力投放少、森林火灾损失少、直接扑火费用少)的保证。
“两快”就是领导上得快和火灾扑灭快。
领导上得快:接到火情后,不管是小火、大火、还是近火、远火,当地政府的领导要迅速带领扑
火队伍奔赴火灾现场,机具投入扑火战斗,并亲自在第一线加强扑火指挥。
火灾扑灭快,扑火队伍到达火灾现场后,先把队伍组织好,明确任务,分片包干,迅速行动,集中优势兵力,将火灾一举歼灭。
“一强”就是指挥强。
发生火警由乡(场)领导、村干部负责指挥,一般火灾由市、县、乡领导和村干部负责共同指挥,重大以上火灾、重点防范区森林火灾由省、市、县乡领导及村干部共同指挥,并从当地实际出发,视火情和扑火力量,采取科学、经济和有效的扑火方法。
六、扑救森林火灾主要分哪几个阶段
根据森林火灾发生规律和扑火特点,扑救森林火灾必须遵循“先控制,后消灭,再巩固”的程序,分阶段地进行。
(一)控制火势阶段。
控制火势阶段是初期灭火阶段,其任务主要是封锁火头,控制火势,把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燃烧,也是扑火地最紧迫阶段。
(二)稳定火势阶段。
在封锁火头,控制火势后,必须采取更有效地措施扑打火翼(火地两侧部),防止火向两侧扩展蔓延,是扑火地最关键阶段。
(三)清理余火阶段。
火被扑灭后,必须在火少迹地上进行巡逻,发现余火要立即熄灭。
(四)看守火场阶段。
主要任务是留守人员看守火场。
一般荒山和幼林地起火监守12个小时,中龄林、成龄林地起火监守24个小时以上,方可考虑撤离,目的是防止余火复燃。
七、扑火安全守则
1.扑救森林火灾不得动员残疾人员、孕妇和儿童。
2.扑火队员必须接受扑火安全培训。
3.遵守火场纪律,服从统一指挥和调度,严禁单独行动。
4.时刻保持畅通的通讯联系。
5.扑火队员需配备必要的装备,如头盔、防火服、防火手套、防火靴和扑火
机具。
6.密切注意观察火场天气变化,尤其要注意午后扑救森林火灾伤亡事故高发
生时段的天气情况。
7.密切注意观察火场可燃物种类及易燃程度,避免进入易燃区。
8.注意火场地形条件。
扑火队员不可进入三面环山、鞍状山谷、狭窄草塘沟、
窄谷、向阳山坡等地段直接扑打火头。
9.扑救林火时应事先选择好避火安全区和撤退路线,以防不测。
一旦陷入危
险环境,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设法进行自救。
扑救地下火时,一定要摸清火场范围,并进行标注,以免误入火区。
10.扑火队员体力消耗极大,要适时休整,保持旺盛的体力。
八、扑救山火的有利时机
(一)初发火。
初发火火势弱,面积小,只有扑火队伍及时赶到扑救,火较易一举歼灭。
(二)下山火。
下山火蔓延速度慢,火势弱,容易扑打。
尽可能将下山火消灭在下山阶段。
(三)夜间。
夜间特别是凌晨温度低,相对湿度大,风小,火势弱,蔓延速度慢,低凹处的火会自灭;上山火也缓慢爬坡,有时不打自灭。
整个火场的火线容易出现断条,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指挥得力,很快就可将火扑灭。
但扑打夜间火,一要注意天黑山陡,防止摔伤扑火人员等,二要认真清理,以免第二天气气温上升,风力加大出现复燃火。
有利的灭火天气。
林区的小气候常多变,在扑火过程中,有时会出现阴、雨、雪天气,应集中兵力,奋起灭火,以防天气转晴,难以扑救。
九、旅游区的森林防火
为防止旅游区发生森林火灾,主要措施是:一是建立防火体系,组织扑火队伍,储备充足的扑火物资,建设必要的防火设施。
二是制定景区野外用户管理办法,严格措施。
三是加强对游人的宣传教育,进山门票要有防火主要事项,旅店中要有防火告示,电视、电影、广播等有防火宣传,各旅游线和景点都要有防火标牌。
四是景区森林防火指挥部与旅行社、驻景点单位鉴订森林防火责任状,实行导游包游人,对进入重大景区的人员,实行进山实名登记制。
五是清除旅游线路上的枯枝落叶等森林可燃物,减少火灾隐患。
六是加强巡逻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子防火戒严期,封闭重要景点,以确保安全。
十、扑火时应如何强化安全措施
一是指派有扑火经验的同志担任前线指挥员。
二是临时组织的扑火人员,必须指定区段和小组负责人。
三是明确扑火纪律和安全事项。
四是检查扑火用品是否符合要求,扑火服十分宽松,阻燃。
五是加强火情侦察,组织好火场通信、救护和后勤保障。
六是选定进退路线和安全区。
七是从火尾入场扑火,沿着火的俩翼火线扑打。
八是不要直接迎风打火头,不要打上山火头,不要在悬崖、陡坡和破碎地形处打火,不要在大风天气下、烈火条件下直接扑火,不要在可燃物稠密处扑火。
九是正确使用扑火机具。
十一、脱险自救方法
一是退入安全区。
扑火队(组)在扑火时,要观察火场变化,万一出现飞火和气旋时,组织扑火人员进入火烧迹地、植被少、火焰低的地区。
二是按规范点火自救。
要统一指挥,选择在比较平坦的地方,一边按规范俯卧避险。
发生危险时,应就近选择植被少的地方卧倒,脚朝火冲来的方向,扒开浮土直到见着湿土,把脸放进小坑里面,用衣服包住头,双手放在身体正面。
三是按规范迎风突围。
当风向突变,火掉头时,指挥员要果断下达突围命令,队员自己要当机立断,选择草较小,较少的地方,用衣服包住头,憋住一口气,迎风猛冲突围。
人在7.5秒内应当可以突围。
千万不能与火赛跑,只能对着火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