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轴课程设计说明书样本

合集下载

传动轴说明书

传动轴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部门之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发展水平标志着该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科技水平,生活水准,和国防实力,机械制造业是国家经济的装备部,是为国民经济提供装备和为人民生活提供耐用消费的行业,不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机械制造业的生产能力和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现在的文化程度,机械制造工艺的内容极其广泛,它不但包括零件的制造,机械的加工,还有热处和产品的装配等,而机械制造的工业的发展和进步,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机械制造技术水平和发展,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现代工业对机械制造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推动机械制造技术向前不断发展,而且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发展,由于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一些先进的技术不断进入到机械行业的领域中。

我们不但要有先进的设备,还要有先进的工艺参数,还要有优质的人才,否则一切都是白费,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在零件的加工制造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工艺性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零件的加工质量及生产成本,在设计中为了适应小批批量的生产情况,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在设计中所采用的零件尽量采用标准件,以降低产品的生产费用,本说明书是关于传动轴的一个简单设计工艺过程,一方面它使我们懂得了传动轴的作用以及一些加工的基本要领,还让我们明白了精度要求对于一个机械加工行业说是多么重要,另一方面,它使我们在机械加工,机械制造行业不断的积累经验和知识,能够让我们早日研制新的产品,实现我们经济的腾飞引言 (1)摘要 (3)关键词 (3)一、零件的作用 (3)二、零件图分析 (3)三、选择毛坯 (4)四、锻造的方法及选择 (4)五、毛坯确定 (5)六、工艺分析 (5)七、加工余量 (5)八、零件热处理 (6)九、加工工艺路线 (6)十、基准选择原则 (6)十一、定位基准选择 (7)十二、工艺设备 (7)十三、机床选择 (8)总结 (9)附录零件图 (10)毛坯图 (1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12)机械加工工序卡1 (13)机械加工工序卡2 (14)机械加工工序卡3 (15)机械加工工序卡4 (16)机械加工工序卡5 (17)机械加工工序卡6 (18)参考文献 (19)传动轴加工工艺设计摘要: 本次设计通过传动轴零件图的分析,确定了该零件的毛坯材料及尺寸规格。

轴的课程设计说明书

轴的课程设计说明书

轴的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针对工程机械专业的学生开设的轴的课程设计,课程旨在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轴的设计、制造和检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操作水平。

二、课程目标
1.掌握轴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熟悉轴的材料选择和热处理工艺;
3.掌握轴的制造工艺和加工方法;
4.熟练掌握轴的检测方法和应用;
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课程内容
1.轴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轴的材料选择和热处理工艺
3.轴的制造工艺和加工方法
4.轴的检测方法和应用
5.课程设计实践操作
四、课程教学方法
1.理论授课:通过讲解轴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使学生掌握轴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2.实验操作:通过轴的制造和检测等实验操作,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团队合作:学生将分成小组进行轴的设计和制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五、考核方式
1.课程设计报告:对课程设计实践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2.实验操作考试:对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考核。

3.理论考试:对学生对轴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核。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轴承设计与制造》
参考书目:《轴承设计原理》、《轴承材料与热处理》、《轴承制造工艺
与加工方法》、《轴承检测方法与应用》。

七、结语
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轴的设计、制造和检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期望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传动轴课程设计说明书

传动轴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名称:传动轴(批量为200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名:***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及班级:08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1班学号:**************:***2010年12月16日目录一.机械制造课程设计的目的…………………………………………………二.生产纲领的计算与生产类型的确定………………………………………1.生产类型的确定……………………………………………………………2.生产纲领的计算……………………………………………………………三.传动轴的工艺性分析…………………………………………………………1.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应用………………………………………………………………2.零件的工艺分析……………………………………………………………四. 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1.毛坯的选择………………………………………………………………2.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3.设计毛坯图……………………………………………………………五. 选择传动轴的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1.定为基准的选择…………………………………………………………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3.制定工艺路线……………………………………………………………4.热处理工序的安排…………………………………………………………六. 机床设备的选用………………………………………………………………1.机床设备的选用…………………………………………………………2.工艺装备的选用…………………………………………………………七. 工序加工余量的确定,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计算……………………………八. 确定工序的切削用量…………………………………………………………九. 时间定额的计算………………………………………………………………十.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十一. 课程设计体会…………………………………………………………………十二. 参考文献……………………………………………………………………十三. 附录…………………………………………………………………………一、机械制造课程设计的目的1.加强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花键传动轴设计说明书

花键传动轴设计说明书

航空制造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及装备》课程设计说明书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090314 姓名:张建学号: 09031432 评分:指导老师:(签字)2012年11月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课题:传动轴花键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内容:1 零件图 1张2.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1张3. 夹具设计装配图1张4. 夹具设计零件图1张5. 课程设计说明书12张班级:09031432姓名:张建2012年11月目录一零件分析 (1)二工艺规程设计 (1)三夹具设计 (9)四设计心得 (10)五参考文献 (11)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是花键传动轴,为花键传动中的传动轴,起传动的作用。

二、工艺规程设计(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选择锻件毛坯。

(二)基面的选择(1)基准的选择:该零件既是花键轴又是阶梯轴,其加工精度又要求较高,因此选中心孔B3/7.5做为设计和工艺基准。

(三)制定工艺路线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确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工卡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

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工艺路线方案:工序一下料工序二夹一端,车端面,见平即可,钻中心孔B3/7.5工序三倒头装夹工件,车端面,保证总长175工序四以中心孔定位装夹工件粗车外圆各部。

工序五去毛刺工序六以两中心孔定位装夹工件。

精车,半精车各部尺寸,倒角工序七一夹一顶装夹工件,粗,精铣花键工序八热处理:调质处理255—302HB工序九按图样要求检查各部尺寸及精度。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皮尺寸的确定“花键传动轴”,零件材料为40MnB,硬度为255—302HB,毛坯质量为6.37kg。

生产类型为小批量生产,锻造毛坯。

据以上原始资料及加工路线,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1. 外圆表面延轴线方向长度方向的加工余量及公差(φ32内孔及端面)。

传动轴机械加工课程设计

传动轴机械加工课程设计

传动轴机械加工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传动轴机械加工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工艺,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加工过程中的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描述传动轴的分类、构造和功能;理解传动轴机械加工的基本工艺和方法;掌握传动轴加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和解决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传动轴加工设备;能够根据加工要求制定合理的加工方案;具备传动轴加工过程中故障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传动轴加工技术的兴趣,增强其对机械制造行业的认同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创新精神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传动轴的分类、构造和功能;2.传动轴机械加工的基本工艺和方法;3.传动轴加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和解决方法;4.传动轴加工设备的选用和使用方法;5.传动轴加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6.传动轴加工过程中故障分析和处理。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传授基本概念、原理和工艺方法;2.讨论法:用于分析传动轴加工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思考;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掌握传动轴加工的技术要点;4.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传动轴机械加工教材;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工艺资料;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教学课件;4.实验设备:保证每位学生都能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评估其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评估其掌握知识和运用能力;3.考试:安排期中、期末考试,以检验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机油泵传动轴支架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油泵传动轴支架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油泵传动轴支架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设计背景及意义机油泵是内燃机润滑系统中的核心成分之一,主要负责将润滑油从油底壳中吸出,并将其压力送到发动机润滑油路中,以达到润滑和降温的目的。

因此,机油泵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发动机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而机油泵传动轴支架作为机油泵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机油泵的工作效率、性能和寿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设计旨在通过对机油泵传动轴支架进行分析和设计,优化机油泵传动轴的传动效率和可靠性,提高机油泵的工作效率和工作寿命,降低机油泵的维修成本和故障率,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二、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1. 传动效率:传动效率应达到90%以上。

2. 表面硬度:表面硬度应达到55-60HRC。

3. 安装尺寸:符合机油泵传动轴的安装要求和标准尺寸。

4. 低噪音:设计要求低噪音,满足国家相关标准。

5. 耐磨性:具备良好的耐磨性能,能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保持长久稳定。

6. 寿命要求:设计要求机油泵传动轴支架的实用寿命不少于6年。

三、设计方案1. 设计思路通过分析机油泵传动轴支架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条件,结合国内外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设计出机油泵传动轴支架的结构和参数,并使用ANSYS等软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和仿真验证,以满足机油泵传动轴支架的工作要求和设计指标。

2. 设计内容(1) 机油泵传动轴支架的主要结构和参数设计。

(2) 机油泵传动轴支架材料的选用及热处理工艺。

(3) 机油泵传动轴支架与机油泵传动轴的配合设计。

(4) 机油泵传动轴支架的装配方式和检测标准。

(5) 机油泵传动轴支架的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分析。

3. 设计流程(1) 确定工作条件和要求。

(2) 进行机油泵传动轴支架结构设计。

(3) 确定机油泵传动轴支架的材料及热处理工艺。

(4) 进行机油泵传动轴支架与机油泵传动轴的配合设计。

(5) 进行机油泵传动轴支架的装配方式和检测标准设计。

(6) 利用ANSYS等软件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分析优化设计。

(完整word版)传动轴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完整word版)传动轴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湖南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资料袋机械工程学院(系、部) _____2011 ~ 2012 学年第 1 学期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指导教师职称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题目传动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成绩起止日期2011年_12月_19日~2011年 12 月 26日目录清单湖南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机械工程学院(系、部)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机工091班级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设计题目:传动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完成期限:自 2011年 12月 19 日至 2011 年 12 月26 日共 1 周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系(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传动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成绩:机械工程学院2011 年12月目录一、传动轴的工艺性分析 (1)1.传动轴的工作原理 (1)2.零件图样分析 (1)3.零件的工艺分析 (1)4.审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2)二、选择毛坯的制造方式 (2)1.毛坯的选择 (2)2.确定毛坯的尺寸 (2)三、传动轴的基准选择、加工方案、制定工艺路线 (3)1.定位基准的选择 (3)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3)3.加工阶段的划分 (4)4.加工顺序的安排 (5)5.传动轴工艺路线的确定 (5)四、机床设备的选用 (7)1.机床设备的选用 (7)2.工艺装备的选用 (7)五、工序加工余量的确定,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计算 (7)六、确定工序的切削用量 (13)七、课程设计体会 (16)八.参考资料 (17)一、传动轴的工艺性分析1.传动轴的工作原理轴上的两个齿轮或是带轮均置于箱体外,作用是传递动力,所以材料具有较高的抗弯强度、扭转强度。

2.零件图样分析(1)该零件轴段的安排是呈阶梯型,中间粗两端细,符合强度外形原则,便于安装和拆卸。

其加工精度要求较高,要有较高的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最高达到了1.6µm。

课程设计说明书--万向传动轴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万向传动轴设计

万向传动轴设计1.车型及其相关参数1.1车型图片设计所选车型为:一汽解放赛龙中卡(CA1145PK2L2AEA80)1.2车型参数:驱动形式4*2 轴距4920m车身长度8.45m 车身宽度 2.5m车身高度 2.56m 最高车速93km/h 轮胎规格8.25-16 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103kw整车质量 5.8吨发动机最大转矩450N·m 最大总质量13.8吨最大扭矩转速1400发动机额定转速2500rpm 档数6档变速器最大输出扭矩610N·m 一档传动比 6.515后桥允许载荷8950Kg 六档传动比0.813刚性万向节安徽工程大学万向节------课程设计说明书挠性万不等速万向节准等速万向节等速万向节向节十字轴式双联式凸块式三销轴式球面滚轮式圆弧槽滚刀式球叉式直槽滚道式伸缩型球笼式Birfield型Rzeppa型图 2.1万向节的分类在方案选择时,我们考虑到它是用于变速器与驱动桥之间,并且在满足万向传动轴设计基本要求后,我们选择了十字轴万向节。

其结构如下图所示,注油嘴套筒滚针轴承座注油孔油道图 2.2十字轴结构图因为这种万向节结构简单紧凑,强度高,耐久性好,传动效率高,生产成本低,能使不在同轴线或轴线角较大,轴向移动较大的两轴等角速连续回转,与可伸缩的传动轴搭配在一起,构成的十字轴万向传动轴被广泛采用。

十字轴万向传动可分为单十字轴和双十字轴两种。

单十字轴万向节传动,传动轴被封闭在一套管中,套管将牵引力或制动力从驱动桥传至车架或车身。

但其结构笨重,增加了非悬挂部分的重量。

而且,由于这种结构中只用了一个十字轴万向节传动,因此不能保证主减速器主动轴与变速器第二轴的转速恒等,引起了工作不均匀性,这种万向节应用很少。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双十字轴万向节。

双十字轴万向节直接用两个简单十字轴万向节和一根传动轴连接。

另外双十字轴万向节的重量轻,对载重汽车而言通常只占 1.0~1.4%。

所以我们选了双十字轴万向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科技大学
课程设计名称: 传动轴(批量为200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学生姓名:
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及班级: 08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1班
学号:
指导教师: 胡忠举
12月15日
至诚致志、唯实惟新
目录
一.机械制造课程设计的目
的…………………………………………………
二.生产纲领的计算与生产类型的确定………………………………………
1.生产类型的确定……………………………………………………………
2.生产纲领的计算……………………………………………………………
三.传动轴的工艺性分析…………………………………………………………
1.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应用………………………………………………………………
2.零件的工艺分析……………………………………………………………
四. 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1.毛坯的选择………………………………………………………………
2.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
3.设计毛坯图……………………………………………………………
五. 选择传动轴的加工方法, 制定工艺路
线……………………………………
1.定为基准的选择…………………………………………………………
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3.制定工艺路线……………………………………………………………
4.热处理工序的安排…………………………………………………………
六. 机床设备的选用………………………………………………………………
1.机床设备的选用…………………………………………………………
2.工艺装备的选用…………………………………………………………
七. 工序加工余量的确定, 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计算……………………………
八. 确定工序的切削用量…………………………………………………………
九. 时间定额的计算………………………………………………………………
十.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
法………………………………………………………
十一. 课程设计体会…………………………………………………………………
十二. 参考文献……………………………………………………………………
十三. 附录…………………………………………………………………………
一、机械制造课程设计的目的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
程及经过了生产实习之后, 进行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学生经过设计能获得综合运用过去所学过的全部课程进行机械制造工艺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 为以后做好毕业设计、走上工作岗位进行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

它要求学生全面地综合运用本课程及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进行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和机床夹具的设计。

其目的是:
( 1)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程原理课程及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 结合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 独立
地分析和解决机械加工工艺问题, 初步具备设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工艺规程的能力。

( 2) 培养学生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 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学会拟订夹具设计方案, 完成夹具结构
设计, 进一步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 3) 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图表、规范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 4) 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的基本技能。

( 5)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为毕业后走向社会从事相关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生产纲领的计算与生产类型的确定
机械加工的工艺规程的详细程度与生产类型有关, 不同的生产类型由产品的生产纲领来区别。

1.生产类型的确定
( 1) 零件的生产类型是指企业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分类, 它对工艺规程的制定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机械制造的生产类型一般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 成批生产分为大批生产、中批生产、和小批生产。

产量越大生产专业化程度越高。

按重型机械、中型机械、和轻型机械的年生产量列出了不同的生产类型的规范如表1:
表1 各种生产类型的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