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导学案(含答案)
部编版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精品课教学设计

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教材版本】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立足社会化视野,全书让学生走出校园,以“做合格的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则、承担社会责任以及热爱祖国”为核心展开。
而最后一个单元“维护国家利益”则是让中学生首次系统地学习国家构成、国家利益的概念,因此这一课里学生的国民身份,既是对前面“社会的一员”的角色升华,又为后面极端重要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做出必要的知识情感铺垫,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升华,是道德与法治学科对学生成长转型有重要作用的课。
【学情分析】从小学到七年级,各类学校仪式活动、爱国主题班会的开展,使得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高度的爱国之心,但我们发现:这种爱国情感大多是天然的感性经验,背后缺乏对国家利益的理性认知;大多是我为祖国而自豪,缺乏祖国为我而骄傲的使命感,没有转化为长远的报国和理性爱国的方法途径。
与此同时,许多初中生刚从家庭走向中学寄宿生活,自我为中心的现象依旧比较严重,能够自觉的在利益冲突时,做出符合爱国集体主义要求的行动并不足。
【教学目标】㈠2022年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道法认同:“能够以恰当的方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责任意识:“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能够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捍卫国家主权”法治教育:“认识国家主权的内涵,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㈡教育教学目标分析: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懂得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增强责任意识和报国使命感。
2、能力目标:在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的认识中,学会矛盾分析的方法,提高价值判断的能力,增强社会参与力;进而帮助学生把握探究学习的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坚持国家利益至上,需要在思想上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在行动上要以国家利益为重,从生活点滴中来践行捍卫。
【教学重点】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同时把爱国融汇在日常生活中。
【教学难点】懂得理性爱国与报国的方法,明白有时甚至要牺牲个人生命保护国家。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习题(含答案)第八课国家利益至上8.2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练习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知识点一: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的这句话反映了他()A.热爱和平的愿望B.对贪生怕死的鄙视C.国家利益至上的爱国情怀D.具有清正廉洁的优良品德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要求我们()①我们要有爱国之情②我们要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③要以实实在在的行动维护国家利益④考虑个人得失,以不伤害个人利益为前提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3.维护国家利益就是维护人民利益,我们每个人应该()①自觉承担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②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表达爱国情感③维护国家利益,必须放弃人民利益④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知识点二:捍卫国家利益4.下列不属于捍卫国家利益的表现是()A.对祖国的关心热爱和忠诚B.为满足个人私利而丧失国格、人格C.对民族的自尊和自信D.以大局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5.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①以国家利益为重②强调个人利益,放弃国家利益③必要时牺牲个人利益,捍卫国家利益④让国家利益服从个人利益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2016年1到9月,我国税务部门严历打击骗税行为,已立案检查出口企业2680户,挽回税款近50亿元,有效规范了外贸出口和经济秩序。
出口企业骗税()A.是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B.不违反相关法律的规定C.只是企业个人的行为和国家利益无关D.损失小,可以视而不见二、非选择题7.钱伟长是我国的“力学之父”,他在1935年赴美留学,拜冯·卡门教授为师,成为冯·卡门教授的得意门徒。
钱伟长那时有着优厚的待遇和优越的工作条件。
可是,他还是没有忘记自己亲爱的祖国。
他对每一个夸奖他的人都会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国家利益的概念,认识到国家利益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使学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对国家利益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可能难以把握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界限,容易受到局部利益、眼前利益的诱惑,忽视国家利益。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国家利益的概念,认识到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的爱国主义情操。
3.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树立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观念。
4.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2.培养学生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观念。
五.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国家利益的概念,认识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2.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认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树立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观念。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
2.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3.准备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成就背后的原因。
进而引出国家利益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案例,让学生了解国家利益的概念。
案例可以是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可以是现代社会的典型事例。
通过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3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理论阐述,让学生了解国家利益的重要性,认识到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必要性。
教材内容深入浅出,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适合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并分析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冲突的情况,如何处理这种冲突,是学生需要学习和思考的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国家利益的概念,认识到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意识,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3.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既有益于国家,也有益于个人。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国家利益的概念,认识到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2.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国家利益的重要性,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用于教学中的呈现和讨论。
2.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国家利益?为什么我们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呈现相关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案例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理解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每个小组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如何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如何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正确的处理方法。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也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优质教案

第2课时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知识目标1.知道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就要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
2.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互关系。
3.维护国家利益的具体做法。
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能够帮助我们树立起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
2.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
3.明白捍卫国家利益的一些具体做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更加热爱祖国,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以实实在在的行动维护国家利益。
2.通过学习,初步树立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和防范意识,增强爱国的紧迫性。
3.通过学习能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爱国要理性、务实。
4.通过学习,树立大局观念,有自觉做到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首位的意识和决心。
重点1.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意识。
2.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二者关系。
难点1.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
2.为了国家利益,有时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
教师准备:感动中国人物黄旭华在央视最后一次演讲视频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新课一、情景导入,场景激趣播放歌曲《说句心里话》这首军歌唱出了兵哥哥们的心声,唱出了军人的使命和职责。
军人们为维护国家利益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维护的就是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它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与人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具有至高无上的特点;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相辅相成,维护国家利益最终受益的是广大人民群众。
那么我们该怎样维护国家利益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新内容——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二、问题导读,新知探讨【故事拓展】南宋年间,金兵南侵,朝廷腐败,岳飞、辛弃疾率兵抗战,演出了一幕幕爱国主义正剧。
晚清时期,当中华民族又一次面临外国列强争相用洋枪洋炮打开中国大门的紧急关头,魏源、林则徐、严复等率先觉醒,主张“睁眼看世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害避趋之”,试图变革维新;谭嗣同在“百日维新”变法失败后,慷慨赴死,希望以死唤醒国人;抗日战争时期有著名的“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壮士”;解放战争中有董存瑞,抗美援朝中有黄继光,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英雄模范人物更是层出不穷,王进喜、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他们都是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一切。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8.2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

《8.2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国家利益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帮助学生认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并明确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应如何取舍。
引导学生了解维护国家利益的方式和途径。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和合作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情境模拟等方式,体验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行为选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国家利益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帮助学生树立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念。
二、教学重点国家利益的含义及其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重要性和行为表现。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
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冲突。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展示一些有关国家利益的新闻图片或视频,如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国际体育赛事中的国家荣誉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活动】观看图片或视频,思考并感受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教学材料,引出国家利益的话题,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讲解1.国家利益的含义及其重要性【教师讲解】介绍国家利益的定义,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各个方面。
强调国家利益是关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利益。
通过具体案例说明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如国家安全事件的影响等。
【学生活动】听讲、记笔记,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例如:“你认为国家安全对国家利益有何影响?”等。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国家利益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教师讲解】阐述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一致性和矛盾性。
通过案例分析,说明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应以国家利益为重。
同时强调,国家尊重和保障合法的个人利益。
【学生活动】听讲、记笔记,参与小组讨论。
讨论话题如:“你如何看待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培养他们的国家意识和责任感。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设计《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设计《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一. 教材分析《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这一课是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部分。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国家利益的重要性,认识到国家利益至上,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的原则。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对于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于为什么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个人利益应如何服从国家利益还存在疑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国家利益的重要性,认识到国家利益至上,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的原则。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的爱国情怀。
3.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国家利益的重要性,认识到国家利益至上,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的原则。
2.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达成共识。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得出结论。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实例,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分析。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3.准备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国家利益的短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教师提问:“什么是国家利益?为什么我们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相关的案例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例如,可以讲述一些为国家利益作出牺牲的英雄人物的故事,或者分析一些实际案例,如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时如何处理等。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八课第2课时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二.捍卫国家利益
1.虽然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但二者不完全等同。国家利益关系全局的、长远
的利益,有时难免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 无论何 时何地,我们应当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 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阅读
1948 年5月25日,进攻隆化县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 此时,冲锋号已经吹响,拖延一分钟就会有更多的 的6 连负责拔除敌人核心阵地 -隆化中学。身为爆破组组 思考: 战友牺牲。董存瑞毅然用身体做支架,左手托起炸 长、在比武中夺得“爆破元帅”的董存瑞带领战友接连 董存瑞的故事让我们感受一种什么精神? 药包,右手拉燃了导火索。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 炸毁了敌人 3个炮楼5个地堡。面对敌碉堡的凶猛火力, 响,敌人的桥形暗堡被炸毁,红旗插进了隆化中学。 董存瑞再次请战,在战友的掩护下冲到桥底。此时,他 的左腿被敌人的机枪打断,暗堡的底部离干涸的河床还 董存瑞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 有段高度,河道两侧护堤陡滑,他两次安放的炸药因没 牺牲时年仅19岁。 有木托都滑了下来。
3.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要增强维护国家 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用理性、 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有序地表达爱 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
名校习题练习
D
阅读
我国科学泰斗钱伟长一生学过十几个专业,科研生涯 涉足几十个行业。每一次重大的改变和选择,都是因 为国家的需要。1931年,日军侵占东三省,他弃文从 理,立志科学救国。1946年,他在美国取得卓越的学 术成就后,却放弃美国的一切,以探亲名义悄然回国, 成为一名园丁。1948年,当他有机会重返美国加州理 工时,因为签证申请表上填写“若中美交战,你是否 忠于美国”一栏中,决然填上“No”,放弃赴美。64 岁以后迷上了计算机,他甚至提出一种新颖的宏观字 形编码方案,又称“钱码”……钱伟长有句名言:我 没有专业,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维护国家利益的方法;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2.懂得国家利益至上;知道为了国家利益要放弃甚至牺牲个人利益。
3.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意识;形成正确的国家利益观。
二、自主预习
1.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树立和增强和防范意识。
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和使命感。
3.国家利益是关系全局的、,有时难免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
4.我们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三、合作探究
观察漫画《就这个看得清楚》,回答下列问题。
就这个看得清楚
(1)漫画中的这个人是否正确处理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2)我们该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四、随堂演练
1.我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踏上旅程,享受难得的放松。
然而,随着大量国内游客涌入旅游市场,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也时有出现,这不但破坏了环境和中国游客的形象,也为旅游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
对此,应当做到( )
①公民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文明旅游②政府加强管理工作,建立落实旅游市场的规章制度③社会群体树立主人翁意识,做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④公众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面前,放弃个人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要做到( )
①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②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③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④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句诗的意思是行事进退,一切皆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岂能为了个人的安危福祸而算计?这句诗强调的是 ( )
A.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B.只要国家利益,不要个人利益
C.符合国家利益的一定符合个人利益
D.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4.“做国家需要的事情!”这是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郑哲敏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毕业回国前,导师钱学森对他的叮嘱,也成为他人生的主线。
这启发我们 ( )
A.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矛盾的 B.作出人生选择时要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C.与国家利益相比,个人利益无关紧要 D.实现个人利益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5.近年来,新疆经济发展迅速,但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依然在加紧活动,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
从公民政治参与的角度,要求我们( )
①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②树立全球观念,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③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④正确行使公民权利以遏制民族分裂势力
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③
【答案】
二、自主预习
1.危机意识
2.责任感
3.长远的利益
4.第一位
三、合作探究
(1)没有,漫画中的这个人眼里只有个人利益,没有国家利益。
(2)①虽然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二者不完全相同。
国家利益是关系全局的、长远的利益,有时难免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
我们应该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②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
③我们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积极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局面。
四、随堂演练
1.A
2.D
3.D
4.B
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