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人教版)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人民日报载文:“人非孤立存在,而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中。
因此,人的发展人的素质提高,需要社会发展为之提供必需的物质和文化条件。
”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看,上述材料表明()A.个人与社会相互区别,不能等同B.社会离不开个人,个人是组成社会的细胞C.个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社会D.个人的存在和发展会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2.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要积极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①关心和帮助遭遇挫折与不幸的人②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③积极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宣传④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3.观察漫画《钓鱼网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我们要警惕网络中的陷阱②有的人利用网络实施诈骗③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要有自我保护意识④网络中处处有陷阱,我们应远离网络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而没有门槛的发言权很容易放大自我,忽视别人的存在。
“任性”的发言,可能会埋下不友善的种子。
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①在网络交往中,我们是自由的,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用考虑他人的感受②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公民在行使言论自由权利时,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③互联网是虚拟世界,对一些放大自我、“任性”的发言,不要太在意④网络跟帖发表意见时,应具有严格的法治观念和向善的道德意识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5.在公园里,我们能看到这样的牌子:“芳草萋萋,踏之何忍?”在图书馆,我们能见到这样的提醒:“这里最需要你的安静!”在汽车站,我们能看到这样的横幅:“自觉排队,文明候车”。
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①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秩序②维护社会秩序离不开规则③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④社会规则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6.世上一切规则和规矩,上至国家律法,下至企业规章制度,都具有勘定行为边界、守护公序良俗、保证企业及个人利益不受损害的作用,既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也是不可缺少的“护身符”。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言论自由C. 宗教信仰自由A. 遵守宪法和法律B. 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C. 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A. 平等原则B. 依法参与原则C. 真实参与原则A. 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参与民主监督C. 参与民主决策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包括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参与民主监督、参与民主决策等。
()2.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等。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
()4. 宪法规定的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
()5.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依法参与原则、真实参与原则等。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有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参与民主监督、参与民主决策等。
2.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等。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
4. 宪法规定的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
5.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依法参与原则、真实参与原则等。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2. 简述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3. 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4. 简述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5. 简述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作为一名公民,应该如何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 小红在参与政治生活时,应该如何遵守宪法和法律?3. 小刚作为一名公民,应该如何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4. 小李在参与政治生活时,应该如何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5. 小王在参与政治生活时,应该如何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的认识。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32《遵守规则》习题(含答案).doc

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遵守规则一、单项选择题(以下题目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选择)1. 在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严禁考试作弊”、“严禁酒后驾车” “严禁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等。
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A. 人们不能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B. 维护良好秩序,就必须限制人们的自由C. 我国的法律不够完备D. 社会生活离不开共同的准则【解析】选Do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规则的存在,规则的存在能够维护正常的生活、学习秩序,并且保证每个人的权利及利益得到保护和落实。
前三个选项表述有错误。
符合题意的为D。
2. 学校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场所,遵守学校规则才能保证我们学习和活动的顺利进行。
你赞同以下哪位同学的做法?A. 小红在上课铃响后才走进教室B. 小张和小明在课堂上随便讲话C. 小李要求自己在教学楼内慢步轻声D. 小彭在图书馆一边看书一边吃零食【解析】选Co学校作为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对学生的成长和规则意识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校园中存在很多规则,例如课堂常规、文明礼仪、学生守则等等,生活中的小事或者细节之处都能体现出一个人对规则的态度。
其他三个选项是对规则的漠视,对自身行为的放纵。
3. 继媒体报道北京市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出现熊脑袋伸进游客车窗之后,又有网友爆料,在该动物园东北虎园区内,有两名小孩在自驾车内反复多次将头探出车顶窗,其中一个几乎露出了半个身体,工作人员立即进行提醒并制止。
对此认识正确的有①该两名小孩缺乏自我保护意识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③要敬畏规则,把外部的规则转化为内心的自觉要求④不负责任将会给自己、他人带来伤害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选Ao此题是典型的结合时事新闻素材进行分析判断的题目,考核学生对教材内知识的理解与准确辨析。
正确答案是Ao未成年人因为身心发育不成熟,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随行成年人应该对其进行必要的教育引导与安全监管,对其危险行为施加一个外在的“约束力” o成年人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更应该在行动上做好榜样示范,引导未成年人从小树立敬畏规则的意识,确保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时练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时练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我们有亲人,有同学,未来还会有同事,这说明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是小明最喜欢的名句,请你帮他填上各自体现的社会关系。
诗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社会关系血缘关系3.“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这反映了________是________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的发展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
4.右图是唐小军的部分日常生活情境。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三个情境中能给唐小军提供物质支持的是________;能让他获得精神滋养的是________;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________。
(填写序号)5.小华每年利用寒假去博物馆做义务讲解员,这有利于培养他的________________行为。
二、简答题(共10分)6.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欣赏漫画,回答下列问题:(1)除漫画中的行为外,请你再举一例亲社会行为。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幅漫画体现的亲社会行为有何意义?(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怎样培养亲社会行为?(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课前同学们搜集了三张图片。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随着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实行,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参与其中。
假期,乌鲁木齐市某学校雏鹰小队的同学们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宣传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
他们的做法()①是一种关心社会发展的行为②是一种哗众取宠的行为③有利于传递正能量④有利于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社会生活绚丽多彩,我们要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下列适合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有()①陪爷爷到菜市场买菜②到科技馆当志愿者③在家玩手机游戏④到田间体验劳动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3.传播网络正能量,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
下列做法属于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是()①文明上网,传播美好,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②依法上网,严格自律,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③理性上网,明辨是非,发出积极的行动倡议④在网上发布谣言等,提醒人们注意自身安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世界因互联网更加亲近,生活因互联网而更加多彩。
作为网络参与者.下列做法中可取的有()①针对网路使用中的问题,积极在“首都之窗“政务网站上建言献策②加入微商团队,在朋友圈售卖”三无“产品③作为贴吧吧主.管理、举报不实信息与不当言论④化身”健盘侠”,在网上对自己看不惯的任何事进行谩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在某高铁列车准备发车时,游客罗某以等丈夫为由,用身体强行扒阻车门关闭,不听劝阻导致列车延迟发车。
为此铁路警方提醒:广大旅客出行要自觉遵守铁路运输相关规定,文明安全出行。
对此种行为认识正确的是()①追求个人利益,属于民事违法行为②缺乏责任意识,对他人、社会不负责任③目无法律法规,理应受刑罚处罚④扰乱交通秩序,属于行政违法行为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6.因违规停车被贴罚单,林某在微信朋友圈指名道姓辱骂交警。
最终,林某因侮辱他人被行政拘留。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教材习题答案

保守所知悉的国家秘密。等。
教材第48页探究与分享 从王凯的故事里,你体悟到公民依法服兵役有 何重要意义? 【答案】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 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 义务。为了保卫祖国,我们要自觉履行这项义务。
教材第49页探究与分享
你认为兵役机关和当地政府的做法是否合理?
(1)公民享有选举权需要哪些条件? (2)你心目中的人大代表是什么样的? 【答案】(1)根据法律规定, 公民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应同时具备的条件如下: 国籍条件,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必须是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公民。 年龄条件,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公民在年
龄上必须年满18周岁。 政治条件,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 教材习题答案
教材第32页 运用你的经验 从小云一家人的生活可以看出他们享有哪些基 本权利? 【答案】小云上学,体现她享有受教育权。 妈妈当选人大代表体现她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 权权。 爸爸妈妈上班,体现他们享有劳动权权。 爷爷奶奶领取养老金,体现他们享有社会保障 权。
教材第33页 探究与分享
行动。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符合世界文物展示业的发展趋
势,有利于发挥博物馆和纪念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的社会价 值,有利于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宣传推广。
教材第41页 运用你的经验
在消费过程中你是如何维护自己权益的?
【答案】当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应依据我国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通过正确的途径来维权。
安定的生活环境,等等。
教材第52页运用你的经验
(1)列举一项你所享有的权利,说说这一权利的实现需要
他人付出怎样的努力。 (2)列举一项你所承担的义务,说说履行这一义务对自己 和他人具有什么意义。 【答案】(1)被抚养教育的权利。父母不仅从生活上无微 不至的抚养、照顾我们,教给我们基本的生活技能,还从思想品 德上关怀、教育我们,引导我们确立人生的目标,教我们如何做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31《维护秩序》习题(含答案).doc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上第三课第一框维护秩序试题一、选择题1 •与人们密切相关的社会秩序包括()A.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B.交通秩序、工厂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社会管理秩序C.社会管理秩序、安全秩序、交通秩序、排队秩序D.社会秩序、社会规则、公共场所秩序、安全秩序【解析】选Ao本题考查学生对于社会秩序内容的理解,通过教材学习以及教材中给予展示的案例,不难选出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是社会秩序的内容,故选A。
2.随着大城市的发展,车辆日益增多,尤其在十字路口,尽管人多车杂,但只要行人车辆遵守交通秩序,各行其道,道路也不会造成堵塞。
这说明()A.生活中要学会礼让B.车辆要注意避让行人C.规则使得社会生活处于一种有序化状态D.行人要注意避让车辆的通行【解析】选Co本题通过行人车辆主动遵守交通规则而带来的良好的交通秩序,考查学生对于规则对于社会秩序的重要性的理解,只有遵守规则才能保障社会生活的有序性,故C的说法正确。
3.长城作为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对其要有一份敬畏和爱护。
2016 年10月,美国NBA明星布朗在长城上用粉笔写下名字还晒出照片,引发众怒,最后以道歉收场。
他的行为属于()A.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B.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C.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D.破坏生产秩序的行为【解析】选B。
本题通过长城写名字的事例,表达对于世界文化遗产的破坏, 不仅仅是对文化的践踏、对历史的无知和对公共道德的挑战,也是一种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故选B。
4.下列关于社会秩序说法正确的有()①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②社会秩序有助于提高社会运行效率③社会秩序有助于降低社会管理成本④只要制度好,社会秩序就能好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选Co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本课社会秩序主要内容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学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完整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测试及答案

(完整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测试及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选项。
每题2分,共50分)1、“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尊严……”国家公职人员在就职时对宪法宣誓,这是因为,在我国()A.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B.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C.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D.国家公职人员是宪法的制定者和遵守者2、“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
”下列说法与这一观点相符的有()①科学立法,制定良法②严格执法,公正司法③全民守法,依法办事④无为而治,以德化民A.③④B.①③C.②③D.①②3、下列选项中属于履行公民义务的是①小萍到了上学年龄,父母送她到学校上学②小杰发现某网站上的中国地图不完整,马上举报③小伟年满18周岁,参加了区人大代表的选举④小凡尽管工作繁忙,但每周都去陪伴照料父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志愿者积极参加“做好垃圾分类投放”公益活动。
他们不辞辛劳,到社区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帮助居民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增强了居民的环保意识,也提高了自己与居民沟通的能力。
这说明()A.参加公益活动只能走进社区B.志愿者承担社会责任,没有任何收获C.参加志愿活动就是为了获得他人赞许D.志愿者奉献社会,自身能力也得以提升5、“物有本末,事有始终。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从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上看,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A.最重要的责任是国家责任和社会责任B.责任的承担,有主有次,有轻有重C.将个人、家庭的责任置于国家、社会之上,是我们不允许的D.只强调国家、社会责任而忽视个人、家庭利益6、近年来,某研究机构对公共场所人们的不良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抢座、围观并起哄、插队和闯红灯等在所有不良行为中占54%。
这项结果提醒人们要()A.养成良好生活习惯B.遵守社会公共秩序C.增强环境保护意识D.提高自身文化素质7、“小时候,责任是一张暖暖的小床,我在里头,父母在外头;长大后,责任是一块黑板,我在下头,老师在上头;后来呀,责任应是一张暖暖的小床,我在外头,女儿在里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八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道德与法治试卷参考答案
评分说明:
1.本答案仅供参考,若考生答案与本答案不一致,只要正确,同样得分。
2.如考生答案政治观点错误,则该题不得分。
一、
14.对涉嫌职务犯罪的,监察委员会需将调查结果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提起公诉。
故选C。
二、16.(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3分)
(2)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我国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每点2分,共4分)
(3)措施一:有利于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措施二:有利于保护民营企业的知识产权,鼓励民营企业不断创新;措施三:有利于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政策和法律保障。
(每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6分)
17.(1)原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规定了国家性质、根本制
度等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
(每点1分,共5分)意义:有利于捍卫宪法作为根本法的地位;有利于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有利于增强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保证宪法实施;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每点2分,写出3点言之有理即可,共6分)
(2)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
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学习宪法,我们不仅要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还要着重领会我国宪法的原则和精神。
同时,还应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认同宪法,我们要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让宪法精神在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践行宪法,我们要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每点1分,共4分)
18.(1)这些渔民的国家安全意识非常强,制止了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履行了维护国家安全的
法定义务,为维护国家安全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他们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
(5分)(2)不是。
(1分)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我国宪法赋予公民文化权利,但文化权利不是想拍摄什么就拍摄什么、想上传什么就上传什么。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每点3分,共6分)
19.(1)民主集中制。
(3分)
(2)国家行政机关(政府)、审判机关(人民法院)、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4分)
(3)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每点2分,共8分)
八年级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