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交换机是一种网络设备,用于将传入的数据帧从一个端口转发到另一个端口,从而实现网络中多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分为三个步骤:
1. 数据帧的接收:
当一个数据帧从网络中的源设备发送出来时,它首先会被交换机的某个端口接收到。
交换机通过物理层的连接,将数据帧从物理媒介(如网线)上接收到交换机的端口上。
2. 数据帧的转发:
交换机会在接收到数据帧后,通过数据链路层的处理将数据帧的目的MAC地址解析出来,并查找其对应的目的端口。
交换机会根据目的MAC地址在内部的转发表中查找,找到对应的目的端口,然后将数据帧转发到该端口上。
这样,数据帧就可以直接发送到目的设备。
3. 数据帧的广播/泛洪:
如果交换机在转发表中找不到数据帧的目的MAC地址,或者目的地址为广播地址(全为1),交换机会将该数据帧广播到所有端口上,以实现广播或泛洪的功能。
这样,所有连接在交换机上的设备都能收到该数据帧。
通过这种工作原理,交换机能够实现网络中多个设备之间的快速、准确的数据传输。
与集线器(Hub)相比,交换机可以对数据帧进行智能化的转发,避免数据冲突和冗余,提高网络的效率和带宽利用率。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交换机是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网络设备,用于实现局域网内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交换和通信。
它通过将数据包从一个端口转发到另一个端口,实现计算机之间的连接和通信。
下面将详细介绍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一、交换机的基本原理1. 数据链路层交换机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它通过物理地址(MAC地址)来识别和转发数据包。
当交换机收到一个数据包时,会检查数据包中的目标MAC地址,并查询自己的MAC地址表来确定数据包应该转发到哪个端口。
2. MAC地址表交换机内部维护着一个MAC地址表,记录了每一个端口与其对应的MAC地址。
当交换机收到一个数据包时,会将源MAC地址和源端口添加到MAC地址表中,如果目标MAC地址在表中存在,则将数据包转发到目标端口;如果目标MAC地址在表中不存在,则会广播数据包到所有端口(除了源端口),以便更新MAC地址表。
3. 广播和单播交换机能够识别广播地址(全为1的MAC地址),当收到广播数据包时,会广播到所有端口,以便让所有计算机都能收到该数据包。
而对于单播数据包(目标MAC地址为特定的MAC地址),交换机只会将其转发到目标端口。
二、交换机的工作模式1. 学习模式当交换机收到一个数据包时,会将源MAC地址和源端口添加到MAC地址表中,并根据目标MAC地址转发数据包。
如果目标MAC地址在MAC地址表中不存在,则会广播数据包到所有端口。
学习模式适合于交换机刚开始工作时,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MAC地址表的情况。
2. 转发模式一旦交换机建立起完整的MAC地址表,就会进入转发模式。
在转发模式下,交换机会根据目标MAC地址直接将数据包转发到目标端口,而再也不广播到所有端口。
这样可以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
三、交换机的优点1. 提高网络性能交换机能够根据MAC地址进行数据包转发,避免了广播到所有端口的情况,提高了网络的传输效率和带宽利用率。
2. 提供灵便的网络拓扑通过连接多个交换机,可以构建更大规模的局域网,并支持各种拓扑结构,如星型、环型、树型等,使网络更加灵便和可靠。
交换机工作原理

交换机工作原理交换机是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网络设备之一,它在局域网中起到连接和转发数据的作用。
交换机工作原理是指交换机如何实现数据的转发和交换的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1. MAC地址学习交换机通过学习MAC地址来建立MAC地址表,以便将数据包转发到正确的目的地。
当交换机接收到一个数据包时,它会提取数据包中的源MAC地址,并将其与端口相关联。
然后,交换机将源MAC地址和对应的端口添加到MAC地址表中。
如果交换机已经知道目的MAC地址所对应的端口,它将直接将数据包转发到该端口。
否则,交换机将广播数据包到所有端口,以寻找目的MAC地址所对应的端口。
2. 数据转发交换机在转发数据包时,会根据MAC地址表将数据包转发到目标设备所在的端口。
当交换机接收到一个数据包时,它会查找目的MAC地址在MAC地址表中的对应端口,并将数据包转发到该端口。
如果目的MAC地址不在MAC地址表中,交换机将广播数据包到所有端口,以寻找目的设备。
3. 数据过滤交换机可以根据MAC地址、IP地址、端口号等信息对数据包进行过滤和控制。
通过配置交换机的ACL(访问控制列表),可以限制特定MAC地址或IP地址的访问权限。
交换机还可以根据端口号将数据包转发到特定的服务或应用程序。
4. VLAN划分交换机支持虚拟局域网(VLAN)的划分和管理。
VLAN可以将一个物理网络划分为多个逻辑网络,不同的VLAN之间相互隔离,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性能。
交换机可以根据端口、MAC地址或IP地址将设备划分到不同的VLAN中,并通过VLAN间的路由器进行通信。
5. 网络负载均衡交换机可以实现网络负载均衡,将网络流量分散到多个链路上,提高网络的带宽利用率和性能。
通过配置链路聚合(LACP)或静态链路聚合(SLA)等技术,交换机可以将多个物理链路绑定为一个逻辑链路,实现负载均衡和冗余备份。
6. 网络安全交换机在网络安全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通过访问控制列表(ACL)、端口安全、VLAN隔离等功能来限制网络访问权限,防止未经授权的设备接入网络。
交换机工作原理

交换机工作原理交换机是一种计算机网络设备,它用于在局域网中传输数据包。
它通过在不同设备之间建立连接并转发数据包,实现网络中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
交换机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帧转发、地址学习、广播和多播、虚拟局域网(VLAN)等方面。
1. 帧转发:交换机通过物理端口接收到数据帧后,会检查帧头中的目的MAC地址。
它会查询交换机的转发表,查找与目的MAC地址相关联的端口。
如果找到匹配项,交换机会将帧转发到相应的端口;如果没有找到匹配项,则交换机会将帧广播到所有端口(除了接收到该帧的端口)。
2. 地址学习:交换机会监视每一个物理端口接收到的帧,并提取帧头中的源MAC地址。
它会将源MAC地址与接收到该帧的端口相关联,并将这些信息添加到转发表中。
这样,在后续的数据传输中,交换机就能根据目的MAC地址查找到相应的端口。
3. 广播和多播:交换机会将广播帧转发到所有端口,以确保所有设备都能接收到广播消息。
而对于多播帧,交换机会根据多播组的信息,将其转发到相关联的端口。
4. 虚拟局域网(VLAN):交换机支持虚拟局域网(VLAN)的功能,可以将局域网划分为多个逻辑上的子网。
每一个VLAN都有独立的广播域,可以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隔离。
交换机通过将端口与特定的VLAN关联,来实现数据的隔离和转发。
除了以上的基本工作原理,现代交换机还具备一些高级功能,如流量控制、链路聚合、安全策略等。
流量控制可以匡助交换机在网络拥塞时进行流量的管理和调整。
链路聚合允许多个物理链路组成一个逻辑链路,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带宽。
安全策略可以匡助交换机实现访问控制、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等安全功能。
总结:交换机是计算机网络中重要的设备之一,它通过帧转发、地址学习、广播和多播、VLAN等工作原理,实现了局域网中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
现代交换机还具备一些高级功能,如流量控制、链路聚合、安全策略等,以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安全性。
简述交换机工作原理

简述交换机工作原理
交换机是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中转发数据的设备。
其工作原理可以简述如下:
1. 数据帧的传输:当一台主机想要发送数据时,首先将数据分割成较小的数据帧。
每个数据帧都包含了目标MAC地址、源MAC地址以及数据内容。
2. MAC地址表:交换机内部维护了一个MAC地址表,用于记录已知的主机MAC地址与其所在的接口的对应关系。
初始状态下,该表为空。
3. 数据帧的到达:当一个数据帧到达交换机时,交换机会解析数据帧中的MAC地址,从MAC地址表中查找与目标MAC 地址对应的接口。
4. MAC地址学习:如果交换机的MAC地址表中没有与目标MAC地址对应的记录,交换机会将该数据帧通过所有的接口广播出去。
5. 接口学习:当广播的数据帧到达其他主机时,主机会检查数据帧的目标MAC地址是否与自己的MAC地址相符。
如果相符,则主机会将其收下,并向交换机发送一个帧,告诉交换机该主机所在的接口。
6. 更新MAC地址表:交换机会根据接收到的帧更新MAC地址表,以便记录下该主机的MAC地址与相应的接口。
7. 无冲突转发:根据MAC地址表中记录的对应关系,交换机可以准确地将数据帧转发至目标主机所在的接口,实现点对点的数据传输。
这保证了数据的高效、无丢失的传输。
总结来说,交换机根据数据帧中的MAC地址,通过学习和查找的方式将数据转发至目标主机所在的接口,实现了快速、准确的数据传输。
交换机工作原理

交换机工作原理交换机是计算机网络中的核心设备,用于连接多台计算机或网络设备,实现数据的传输和交换。
它具有多个端口,能够接收和发送数据包,并根据数据包的目的地址将其转发到相应的端口上。
交换机工作原理涉及到数据包的转发、过滤和学习等过程。
一、交换机的基本工作原理1. 数据帧的转发:交换机通过端口接收到数据帧后,会检查数据帧中的目的MAC地址,并根据自己的转发表将数据帧转发到相应的端口上。
如果转发表中没有目的MAC地址的记录,交换机会将数据帧广播到所有端口上,以便学习到新的MAC地址。
2. 转发表的学习:交换机会通过监听网络中的数据帧来学习MAC地址和对应的端口。
当交换机接收到一个数据帧时,它会提取出数据帧中的源MAC地址,并将该地址与接收到该数据帧的端口进行绑定,更新转发表中的记录。
3. 网络分割与隔离:交换机可以将网络划分为多个虚拟局域网(VLAN),不同的VLAN之间的通信需要通过路由器来实现。
这样可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性能。
4. 数据包过滤:交换机可以根据数据包的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等信息进行过滤,只转发符合条件的数据包,从而提高网络的效率和安全性。
5. 速度匹配:交换机可以根据不同端口的速度进行匹配,使得不同速度的设备可以互联,而不会造成速度不匹配的问题。
二、交换机的工作模式1. 存储转发模式:交换机在接收到完整的数据帧后,会先将整个数据帧存储在缓存区中,然后再进行转发。
这种模式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但会增加延迟。
2. 直通模式:交换机在接收到数据帧的同时,立即开始转发数据帧,不需要等待整个数据帧接收完毕。
这种模式可以降低延迟,但可能会导致数据的错误或丢失。
三、交换机的性能指标1. 转发速率:交换机的转发速率是指交换机每秒钟能够处理的数据包数量。
通常以每秒转发的百万数据包数(Mpps)或每秒转发的千兆字节数(Gbps)来衡量。
2. 吞吐量:交换机的吞吐量是指交换机每秒钟能够处理的数据量。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交换机是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网络设备,它起到连接不同设备之间的桥梁作用。
交换机通过收发数据包来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并且能够根据目的地址将数据包传输到正确的目标设备上。
以下是交换机的工作原理的详细描述。
1. 数据链路层处理交换机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
当交换机接收到一个数据帧时,它首先会检查帧的目的MAC地址。
交换机会维护一个MAC地址表,记录每一个端口对应的MAC地址。
如果目的MAC地址在表中存在,交换机会将数据帧转发到对应的端口上。
如果目的MAC地址不在表中,交换机会将数据帧广播到所有其他端口上。
2. MAC地址学习当交换机接收到一个数据帧时,它会将源MAC地址和接收到该数据帧的端口关联起来,并将这条记录添加到MAC地址表中。
这样,交换机就能够学习到每一个端口上连接的设备的MAC地址,并且能够根据目的MAC地址将数据帧转发到正确的端口上。
3. 广播和单播交换机能够根据目的MAC地址将数据帧进行广播或者单播。
当交换机收到一个广播数据帧时,它会将该数据帧转发到所有其他端口上,以便所有设备都能接收到该数据帧。
当交换机收到一个单播数据帧时,它会根据目的MAC地址将该数据帧转发到对应的端口上,惟独目标设备能够接收到该数据帧。
4. 数据转发交换机的主要功能是将数据帧从一个端口转发到另一个端口。
当交换机接收到一个数据帧时,它会根据目的MAC地址查找MAC地址表,并将数据帧转发到对应的端口上。
如果目的MAC地址在表中不存在,交换机会将数据帧广播到所有其他端口上,以便目标设备能够接收到该数据帧。
5. 碰撞域隔离交换机能够隔离不同端口上的设备,使它们处于不同的碰撞域中。
碰撞域是指当两个设备同时发送数据时可能发生冲突的区域。
由于交换机能够将数据帧只转发到目标设备所在的端口上,因此不同端口上的设备可以同时发送数据而不会发生碰撞。
6. 速度匹配交换机可以根据连接到不同端口上的设备的速度进行匹配。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交换机是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设备,用于在局域网中传送数据包。
它能够根据目的地址将数据包从一个接口转发到另一个接口,实现网络中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
下面将详细介绍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一、交换机的基本原理交换机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学习和转发实现数据包的传输。
当交换机接收到一个数据包时,它会解析数据包中的目的MAC地址,并将该地址与交换机的MAC地址表进行比对。
如果目的MAC地址在MAC地址表中已经存在,交换机就会将数据包转发到相应的接口;如果目的MAC地址不在MAC地址表中,交换机就会将数据包广播到所有其他接口,以便学习到目的MAC地址,并将其添加到MAC地址表中。
二、交换机的工作模式交换机有两种主要的工作模式:存储转发模式和直通模式。
1. 存储转发模式:在存储转发模式下,交换机会先接收完整的数据包,然后对数据包进行校验,确保数据包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如果数据包没有错误,交换机会根据目的MAC地址进行转发。
这种模式可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但会增加延迟。
2. 直通模式:在直通模式下,交换机会在接收到数据包的同时进行转发,而不需要等待整个数据包的接收完成。
这种模式可以降低延迟,但无法检测和纠正数据包中的错误。
三、交换机的转发方式交换机的转发方式有三种:广播转发、单播转发和组播转发。
1. 广播转发:当交换机接收到一个广播数据包时,它会将该数据包转发到所有其他接口,以便所有设备都能接收到该数据包。
这种方式适合于需要向所有设备发送相同信息的情况,如网络中的ARP请求。
2. 单播转发:当交换机接收到一个单播数据包时,它会根据目的MAC地址将数据包转发到相应的接口,惟独目的设备能够接收到该数据包。
这种方式适合于点对点通信,如发送电子邮件或者浏览网页。
3. 组播转发:当交换机接收到一个组播数据包时,它会将该数据包转发到所有已加入该组播组的设备。
组播转发可以实现一对多的通信,适合于视频会议、多媒体流等应用。
四、交换机的决策算法交换机在转发数据包时,需要根据一定的决策算法来确定数据包的转发路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一、概述
以太网交换机(以下简称交换机)是工作在OSI参考模型数据链路层的设备,外表和集线器相似。
它通过判断数据帧的目的MAC地址,从而将帧从合适的端口发送出去。
交换机的冲突域仅局限于交换机的一个端口上。
比如,一个站点向网络发送数据,集线器将会向所有端口转发,而交换机将通过对帧的识别,只将帧单点转发到目的地址对应的端口,而不是向所有端口转发,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网络的可利用带宽。
以太网交换机实现数据帧的单点转发是通过MAC地址的学习和维护更新机制来实现的。
以太网交换机的主要功能包括MAC地址学习、帧的转发及通信过滤和避免回路。
以太网交换机是用5个基本操作来完成功能:学习、老化、泛洪、选择性转发、过滤。
学习:交换机MAC地址表包含MAC地址和其对应的端口。
每一个帧进入交换机时,交换机审查源MAC地址,进行查找,如果MAC地址表中没包含这个MAC地址,交换机创建一个新的条目,包括源MAC地址和接收的端口。
以后如果有去往这个MAC地址的帧,交换机则往对应的端口进行转发。
老化:交换机中的MAC地址条目有一个生存时间。
每学到一个MAC地址条目,都附加一个时间值。
随着时间的流逝,该数值一直减小,当数据值减小到0的时,清除该MAC 地址条目。
如果有包含该MAC地址的新的帧到达,则刷新MAC地址的老化时间值。
泛洪:如果交换机收到一个数据帧,则可在交换机的MAC地址表中找,若找不到该数据帧的目的MAC地址,交换机转发该数据帧到除接收端口以外的所有端口,即广播该数据帧。
如果交换机收到一个广播的数据帧,即数据帧的目的MAC地址是“FFFFFFFFFFFF”,交换机也会转发该数据帧到除接收端口外的所有端口。
因为没有设备的MAC地址是“FFFFFFFFFFFF”,交换机根据数据帧的源MAC地址进行学习,永远也不会学到这个MAC 地址。
选择性转发:交换机根据帧的目的MAC地址进行转发。
当交换机收到某个数据帧时,交换机在MAC地址表中查找该数据帧的目的MAC地址,如果交换机已经学到这个MAC 地址,数据帧将被转发到该MAC地址的对应的端口,而不用泛洪到所有的端口。
过滤:在某些情况下,帧不会被转发,这个过程被称为帧过滤,一种情况是交换机不转发帧到接收到的端口;另一种情况是,如果一个帧的CRC校验失败,帧也会被丢弃。
实用帧过滤的另一个原因是安全方面的考虑,可以阻止或允许交换机转发特定的MAC地址到特定的端口。
二、帧的转发
(1)交换机转发数据帧时遵循以下规则:
如果数据帧的目的MAC地址是广播地址或者组播地址,则向交换机所有端口转发(除数据帧来的端口)。
如果数据帧的目的地址是单播地址,但是这个地址并不在交换机的MAC地址表中,那么也会向所有的端口转发(除数据帧来的端口)。
图13.3 数据帧交换过程如果数据帧的目的地址在交换机的MAC地址表中,那么就根据MAC地址表转发到相应的端口。
如果数据帧的目的地址与数据帧的源地址在一个网段上,它就会丢弃这个数据帧,交换也就不会发生。
(2)交换机数据帧的具体交换过程
数据帧交换过程
①当主机D发送广播帧时,交换机从E3端口接收到目的地址为ffff.ffff.ffff的数据帧,则向E0、E1、E2和E4端口转发该数据帧。
②当主机D与E主机通信时,交换机从E3端口接收到目的地址为0260.8c01.5555的数据帧,查找MAC地址表后发现0260.8c01.5555并不在表中,因此交换机仍然向E0、E1、E2和E4端口转发该数据帧。
③当主机D与主机F通信时,交换机从E3端口接收到目的地址为0260.8c01.6666的数据帧,查找MAC地址表后发现0260.8c01.6666也位于E3端口,即与源地址处于同一个网段,所以交换机不会转发该数据帧,而是直接丢弃。
④当主机D与主机A通信时,交换机从E3端口接收到目的地址为0260.8c01.1111的数据帧,查找MAC地址表后发现0260.8c01.1111位于E0端口,所以交换机将数据帧转发至E0端口,这样主机A即可收到该数据帧。
⑤如果在主机D与主机A通信的同时,主机B也正在向主机C发送数据,交换机同样会把主机B发送的数据帧转发到连接主机C的E2端口。
从以上的交换操作过程中,可以看到数据帧的转发都是基于交换机内的MAC地址表,但是这个MAC地址表是如何建立和维护的呢?
三、MAC地址学习
交换机的MAC地址表中,一条表项主要由一个主机MAC地址和该地址所位于的交换机端口号组成。
当然,在存放MAC地址表项之前,交换机首先应该查找MAC地址表中是否已经存在该源地址的匹配表项,仅当匹配表项不存在时才能存储该表项。
地址表项每次被使用或者被查找时,表项的时间标记就会被更新。
如果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地址表项仍然没有被引用,它就会从地址表中被移走。
因此,MAC地址表中所维护的一直是最有效和最精确的MAC地址/端口信息。
①最初交换机MAC地址表为空。
②如果有数据需要转发,如主机PC1发送数据帧给主机PC3,交换机从E0/1端口接收到主机PC1发送的数据帧后,它首先检查这个帧的源MAC地址(M1)是否已经被缓存在MAC地址表中,通过查找发现MAC地址表中没有主机PC1的MAC地址(M1)对应的条目,所以交换机记录与之对应的端口(F0/1),于是交换机生成(M1,E0/1)这样一个条目,并加入到MAC地址表内。
此时,在MAC地址表中没有主机PC3的MAC地址(M3)对应的条目,交换机将向除向E0/1以外的其它所有端口转发。
在转发数据帧之前,交换机是通过识别数据帧的源MAC地址学习到MAC地址和端口的对应关系的。
当得到MAC地址与端口的对应关系后,交换机将检查MAC地址表中是否已经存在该对应关系。
③循环上一步,MAC地址表不断加入新的MAC地址与端口对应信息。
直到MAC地址表记录完成为止。
交换机的MAC地址表也可以手工静态配置,静态配置的记录不会被老化。
学习地址举例一(单交换机):
(1)交换机初始时的MAC地址表是空的。
(2)工作站A向工作站C发送帧.
交换机缓存工作站A的MAC地址到MAC地址表中。
由于在MAC地址表中没有C的MAC地址,交换机向除了E0接口之外的所有其他接口扩散(flooding)这个数据帧。
在MAC地址表中的MAC地址缺省存留5分钟。
(3)工作站D向工作站C发送数据帧.
交换机缓存工作站D的MAC地址到端口E3中。
交换机将向除了E3之外的所有接口扩散这个数据帧,因为在MAC地址表中没有工作站C的MAC地址。
如果工作站C有回应,则交换机将缓存工作站C的MAC地址到MAC地址表中。
学习地址举例二(多交换机):
过程一:
如图,交换机A 、B ,主机11给主机33发送一个数据帧:假设交换机A B MAC地址表都是空的。
1.交换机A在接收到数据帧后,执行以下操作:
1)交换机A学习主机11的MAC地址,则现在交换机A的MAC地址表为:
2)交换机A查看MAC地址表;
3)如果MAC地址表有目的主机MAC地址则直接进行数据转发。
如果没有则继续执行步
骤4):
4)交换机A向除源数据发送端口外的其他所有端口发送广播;
2.交换机B在接收到数据帧后,执行以下操作:
1)交换机B学习源MAC地址和端口号,交换机B 现在的MAC地址表为:
2)交换机B查看MAC地址表;
3)交换机B向除源数据发送端口外的其他所有端口发送广播包;
4)主机22,查看数据包的目标MAC地址不是自己,丢弃数据包;
5)主机33,接收到数据帧;
6)主机44,丢弃数据帧。
过程二:
假如这时主机44要给主机11发送一个数据帧:
1.交换机B在接收到数据帧后,执行以下操作:
1)交换机B学习源MAC地址和端口号;
2)交换机B查看MAC地址表,根据MAC地址表中的条目,单播转发数据到端口3。
2.交换机A在接收到数据帧后,执行以下操作:
1)交换机A学习源MAC地址和端口号;
2)交换机A查看MAC地址表,根据MAC地址表中的条目,单播转发数据到端口1;
3)主机11,收到数据帧。
四、通信过滤
交换机建立起MAC地址表后,它就可以对通过的信息基于帧中的目的地址做出丢弃或转发到何处的决定,即进行过滤。
1.转发
工作站A向工作站C发送数据帧,由于目的MAC地址已经获得;因此,将按照MAC 表中所指示的接口转发数据帧,不会扩散帧;重新刷新工作站C的MAC地址超时时间。
2.丢弃
工作站A向工作站B发送数据帧,由于工作站B的MAC地址和接收的数据帧处于相同的接口,交换机将丢弃这个帧。
五、交换机工作过程描述
以太网LAN 交换机采用五种基本操作来实现其用途:
获取
过期
泛洪
选择性转发
过滤
第一步:初始化
第二步:数据发送
.
第三步:学习(获取)地址
第四步:泛洪第五步:应答
第六步:学习(获取)地址第七步: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