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电大《灾难事故避险自救》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电大《灾难事故避险自救》平时作业1

电大《灾难事故避险自救》平时作业1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灾难事故与避险自救》课程平时作业1提示:学习完第一章和第二章后完成此次作业。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从A. B. C.D. 中选择一个最佳选项,并将答案的字母标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应迅速离开火场,在安全的环境中拨打火警电话D。

A.911B.120C. 110D.1192.下列火灾能用水灭火:BA.碱金属引发的火灾;B.纸张燃烧引起的火灾;C.高压电气装置引发的火灾;D.碳化碱金属、氢化碱金属引发的火灾.3.乘坐旅客列车时发生火灾时应当利用车厢前后门逃生、利用B逃生和疏散人员逃生。

A.电梯 B.车厢的窗户 C.车厢底部 D.车厢顶部4.遇到地铁火灾乘客要牢记两点:一是B。

二是要镇定。

A.看好自己物品B.不要贪恋财物5.当汽车发动机发生着火时,驾驶员应C,让乘车人员马上下车,并迅速切断电源,用随车灭火器,对准着火部位的正面猛喷,将火扑灭。

A.马上报警B.用水灭火C.迅速停车D.大声呼救6.当汽车在加油过程中发生火灾时,要立即B,迅速将车开出加油站(库),用随车灭火器或加油站的灭火器将油箱上的火焰扑灭。

A.打电话报警B.停止加油C.将油加满7.如果乘坐地铁时遇火灾,注意要朝C火源的方向逃生。

A.通向B.垂直C.背离(C)8.在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要距燃烧物BM左右时,放下灭火器,拔出保险销,一手握住喇叭筒根部的手柄,另一只手紧握启闭阀的压把。

A.2B.5C.10D.209.对没有喷射软管的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把喇叭筒往上扳度。

AA.70~90B.15~30C.30~45D.45~6010.在室外使用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应选择方向喷射。

DA.下风B.垂直C.任何D.上风11.带电燃烧的火灾,可选用干粉灭火器(ABC干粉灭火器)和A。

A.二氧化碳灭火器B.清水灭火器C.泡沫灭火器12.火灾种类的B类是指C。

A.含碳固体火灾B.可燃气体火灾C.可燃液体火灾D.金属火灾E.带电燃烧的火灾,13.在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当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时,应将喇叭筒提起,从容器的一侧向燃烧的容器中喷射,但不能射流直接冲击可燃液面。

电大《灾难事故避险自救》平时作业

电大《灾难事故避险自救》平时作业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从A. B. C. D. 中选择一个最佳选项,并将答案的字母标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户外探险不是拿生命去冒险,而是要尽一切可能 D降低或避免危险发生的可能性。

2.人出汗后致使衣服潮湿, A报纸会吸附汗液,而不至于使衣服沾湿。

3.用一份砂糖两份 D高锰酸钾混合后,在干木片中间研磨,木片很快就能燃烧。

4.在野外误服植物中毒时,简单的救治方法就是用 Bl:1000~1:4000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洗胃。

5.到中午 C12时,太阳位于正南,影子便指向北方6.寻找由五颗星组成的呈“W”形的仙后星座,在“W”字缺口中间的前方,约为整个缺口宽度的D二倍处,就是北极星。

7.营地最好是在小山丘的背风处,林间或林边空地、山洞、山脊的侧面和岩石下面等等。

8.收集 C露水时,可利用金属板,夜间露天放置,待水珠凝结成时收集。

9.将野丝瓜茎与根部切断,用容器收集,或用塑胶袋包扎切口,次日收回,可以获得5~6毫升水。

10.在不很远的距离内发求救信号,可 C大声呼喊,也可借助其他物品发出声响,如用斧子、木棍敲打树木。

11.在野外时常会遇到各种的 A蚊虫叮咬,处理不得当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外出前最好把花露水抹在皮肤表面。

12.一旦发生毒虫叮咬,要把 B毒素吸出来,但须保证口腔无伤口,否则也会中毒。

13.被蛇咬后,如果带有蛇药,应尽快 A内外服用。

14.如果发现流水 D湍急、混浊及夹杂沙泥时,是山洪暴发之先兆,应迅速远离河道。

15.防森林起火的办法是,在燃烧的帐篷周围多泼些水,不要让帐篷 D立着烧,要将其扯落到地面烧。

16.无论何时何地,患者心跳、呼吸停止一旦确定,应立即进行 D心肺复苏,刻不容缓。

17.出血超过 A 2000毫升以上如不及时抢救,就会死亡。

18.肩部和腋窝止血时,在锁骨上窝对准 C第一肋骨用拇指向下压迫锁骨下动脉。

19.面部止血时,可用可拇指压迫下颌角处的 B面动脉。

电大灾难事故避险自救形成性考核册第三次作业答案

电大灾难事故避险自救形成性考核册第三次作业答案

灾难事故避险自救作业三一、填空题:1.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

2.饮水、催吐、封存食物样本、就诊、报警3.踝关节扭伤、疲劳性骨膜炎、髌骨劳损、肌肉拉4.猝死、腹痛、昏迷、休克、窒息、溺水、骨折、胸痛、肌肉挫伤、肌肉痉挛。

二、问答题:1.(1)食品原料选择不合格,可能本身有毒或禽畜在宰杀前就是病禽、病畜,或受到大量活菌及其毒素污染,或食品已经腐败变质;(2)加工烹调不当,如肉块太大,内部温度不够,细菌未被杀死;(3)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藏、销售等过程中不注意卫生,生熟不分造成食品污染,食用前又未充分加热处理;(4)食品保藏不当,致使马铃薯发芽、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增高、食品霉变等都可造成食物中毒;(5)食品从业人员本身带菌,个人卫生不好,造成对食品的污染;(6)有毒化学物质混入食品中并达到中毒剂量。

2.(1)潜伏期短,一般由几分钟到几小时。

食人“有毒食物”后于短时间内几乎同时出现一批病人,来势凶猛,很快形成高峰,呈爆发流行。

(2)病人临床表现相似,且多以急性胃肠道症状为主,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部分患者可有发热、便血、头晕、乏力,甚至抽搐、肌肉麻痹、意识模糊等表现。

(3)发病与食入某种食物有关。

病人在近期同一段时间内都食用过同种“有毒食物”。

发病范围与食物分布呈一致性,病情轻重与摄人的食品量呈正相关性,即食人越多,症状越重,因中毒者体质不同,也可出现食量少而病情重,但必定是进食过此种食物。

不食者不发病,停止食用该种食物后很快不再有新病例。

(4)病程较短,多在数天内好转,人与人之间不传染。

(5)有明显的季节性,如夏秋季多发生细菌性和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冬春季多发生肉毒中毒和亚硝酸盐中毒等。

3.(1)搞好食品卫生监督,禁止食用病死禽畜肉或其他变质肉类;不吃变质、腐烂的食品;不吃被有害化学物质或放射性物质污染的食品;不生吃海鲜、河鲜、肉类等;不吃毒蘑菇、河豚、生的四季豆、发芽土豆、霉变甘蔗等。

国家开放大学《灾难事故避险自救》形考任务1-3+终结性考核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灾难事故避险自救》形考任务1-3+终结性考核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灾难事故避险自救》形考任务1-3+终结性考核参考答案题目随机,下载后利用查找功能完成学习任务形考任务1一、选择题1.在地震刚刚发生的()秒内,最好先别动,努力将惊慌降到最低,相机行事,根据所处环境迅速做出决定。

A.12B.5C.82.地震发生后,在没有外来援救之前,()能够有效避免或者减轻地震造成的人身和财产损失。

A.自救B.逃跑C.大声呼喊3.()是制定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

A.地震台分布B.地震带分布C.地震等级D.地震震级4.如果驾车遇到洪水,在开阔地带时应()水把车开过去,并紧闭车窗;在峡谷和山地要迅速驶向高地。

A.逆着B.迎着C.侧着5.()月是全国发生洪水最集中的时期,洪水峰高量大。

A.7月和8月B.6月和7月C.8月和9月6.海啸在海港中造成的落差和湍流非常危险,海上船只听到海啸预警后应该()港湾。

A.立即返回B.避免返回7.热岛效应是由于人们改变城市地表而引起小气候变化的综合现象,在()季最为明显。

A.夏季B.冬季C.秋季8.森林火灾扑救人员在扑火时若发现有被火包围的危险时,切忌惊慌,不要()大火延伸的方向跑,应当根据火场的变化情况,迅速进行避险自救。

A.顺着B.逆着9.如果被大火包围在半山腰时,要快速()。

A.向山下跑B.向山上跑10.当经常使用的通道被烟火封锁后,应先向()烟火的方向疏散。

A.靠近B.远离11.地震来临前哪些征兆?A.生物异常B.电磁异常C.地光异常D.地下水异常12.地震前避险准备工作有哪些?A.防震演习B.准备防震包C.排查地震隐患D.逃离13.我国防治滑坡的措施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几类。

A.设置抗滑建筑物B.改善滑动带的土石性质C.消除或减轻水的危害D.改变滑坡体的外形14.下列哪些措施能够有效的避免遭遇泥石流?()A.在沟道两侧大面积植树B.不要将房屋建在沟口、沟道上从滑坡体的侧面进行挖掘C.在沟道两侧修筑防护堤D.将占据沟道的房屋搬迁到安全地带15.城市空气中有毒颗粒物主要来源于()。

电大《灾难事故避险自救》平时作业Word版

电大《灾难事故避险自救》平时作业Word版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灾难事故与避险自救》课程平时作业4提示:学习完第八章和第九章后完成此次作业。

一、选择题 (每题1分,共25分)(从A. B. C. D. 中选择一个最佳选项,并将答案的字母标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户外探险不是拿生命去冒险,而是要尽一切可能。

A. 回归自然、增长见识B. 身心放松、陶冶情操C. 锻炼生存本领D. 降低或避免危险发生的可能性2.人出汗后致使衣服潮湿,会吸附汗液,而不至于使衣服沾湿。

A. 报纸B. 干草C. 保温毯D. 树叶3.用一份砂糖两份混合后,在干木片中间研磨,木片很快就能燃烧。

A. 硫酸B. 维生素C. 草酸D. 高锰酸钾4.在野外误服植物中毒时,简单的救治方法就是用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洗胃。

A. 1:2000~1:5000B. l:1000~1:4000C. 1:6000~1:8000D. 1:7000~1:90005.到中午时,太阳位于正南,影子便指向北方A. 11B. 11:30C. 12D. 12:306.寻找由五颗星组成的呈“W”形的仙后星座,在“W”字缺口中间的前方,约为整个缺口宽度的处,就是北极星。

A. 五倍B. 四倍C. 三倍D. 二倍7.营地最好是在小山丘的处,林间或林边空地、山洞、山脊的侧面和岩石下面等等。

A. 背风B. 迎风C. 侧风D. 回风8.收集时,可利用金属板,夜间露天放置,待水珠凝结成时收集。

A. 雨水B. 泥泞水C. 露水D. 洪水9.将野丝瓜茎与切断,用容器收集,或用塑胶袋包扎切口,次日收回,可以获得5~6毫升水。

A. 藤B. 叶C. 茎D. 根部10.在不很远的距离内发求救信号,可,也可借助其他物品发出声响,如用斧子、木棍敲打树木。

A. 迅速奔跑B. 点燃堆火C. 大声呼喊D. 留下信息11.在野外时常会遇到各种的,处理不得当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外出前最好把花露水抹在皮肤表面。

A. 蚊虫叮咬B. 感冒发烧C. 头痛脑热D. 咽喉肿痛12.一旦发生毒虫叮咬,要把吸出来,但须保证口腔无伤口,否则也会中毒。

电大《灾难事故避险自救》平时作业2

电大《灾难事故避险自救》平时作业2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灾难事故与避险自救》课程平时作业2提示:学习完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后完成此次作业。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从A . B . C . D .中选择一个最佳选项,并将答案的字母标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 1.乘车(船)时的等行顺序是。

(A )A. 先下后上B.排队上车C.排队下车D.抢先上下车2 •除了下列情况,不可以乘车,以免发生危险。

( C )4.车辆落水后,当水位到达位置时,表示汽车内外压力差不多相等。

(A )A.下颌B. 胯骨C.腹部 D. 胸部6.行人列队通行道路时,每横列不准超过。

须紧靠车行道右边行进。

(B )7. 下列哪项不完全是飞机失事前的预兆?。

( A )A.机身颠簸B. 飞机急剧下降C.机舱内出现烟雾 D.机身外出现黑烟8. 发生迎面撞车的交通事故时,下面哪项做法不正确?。

( D )A.迅速横移滑下座位B. 驾驶员立即倒向旁边的乘客座位C.后座人员应迅速向前伸出一只脚顶在前面座椅的背面D.相撞时大声喊叫,寻求帮助 9. 乘船遇险时穿着的救生衣要像系鞋带那样,打结。

(A )A.两个B. 三个C.四个D. 一个10. 发生交通事故时,抢救顺序正确的是。

(D )A. 先抢救,再呼救、报警B.先抢救轻伤人员,再一起抢救重伤人员C.同时抢救人员和财务D.先呼救、报警,再抢救11. 如果坐在副驾驶位的话,首先要 A 躺在座位上,或者双手握拳,用手腕护住前额。

()A.抱住头部B.抱住双脚C.屈身抬膝D. 保护胸部12. 驾车发生翻车事故时,如果车门无法开启,应打碎侧面车窗逃生。

由于车窗韧性很好,应使用 尖锐物品击A. 发现车辆破损,声音异常时C.病中有人陪伴时3..骑车人的哪项行为不正确?。

(A.要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 C.不要绕过信号行驶B. 恶劣天气 D. 超载D )B. 没有划分车道时要靠右边行驶5. 乘客遇翻车或坠车时,不应该。

(A.迅速蹲下身体 C )B. 紧抓前排座位的座椅D. 待车辆停下后,有序撤离A. 一人B.两人C.三人D.四人打玻璃。

国开作业灾难事故避险自救-形成性考核二34参考(含答案)

国开作业灾难事故避险自救-形成性考核二34参考(含答案)

题目:人体失血超过全身血液()%,即可导致休克死亡。

因此,在交通事故抢救中,要认真观察伤口出血情况,在包扎伤口前做好止血措施选项A:40选项B:80选项C:30答案:40题目:适用一般程序对道路交通事故进行调查时,交通警察不得少于()人。

选项A:3选项B:1选项C:2答案:2题目:冰雪道路行驶时,选择匀速行驶,与前车的安全距离一般保持在()米以上,在冰面上应该用低速缓慢通过。

选项A:100选项B:150选项C:50答案:50题目:当发生飞机坠地事故,机身撞地后,要迅速解开安全带,冲向机舱(),朝着外界光亮的裂口,在油箱爆炸前逃出飞机残骸。

选项A:尾部选项B:头部选项C:紧急逃生口答案:尾部题目:登高时手用工具必须放在(),不得一手拿工具材料,一手扶梯,不准背对梯子上下。

选项A:工具袋内选项B:口袋内答案:工具袋内题目:当车辆爆胎时,双手要紧握方向盘,尽力控制车尽力控制车辆直线行驶辆直线行驶,不要(),在注意后面车辆的同时,缓慢制动并驶离主干道。

选项A:踩刹车制动选项B:紧急制动答案:紧急制动题目:所谓当事人自行协商处理交通事故是指当事人私下协商解决交通事故的相关事宜,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解决()的一种途径。

选项A:严重交通事故选项B:轻微交通事故答案:轻微交通事故题目:行驶中的车辆一侧轮胎漏气,会感到车身倾斜,并随行驶时间的加长而加重,车辆控制不灵便,发现轮胎漏气时要()。

选项A:紧握方向盘,缓慢制动选项B:快点跳离汽车,保护生命答案:紧握方向盘,缓慢制动题目:建筑事故主要分为高处坠落、坍塌、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其中()事故居多。

选项A:高处坠落选项B:触电选项C:物体打伤答案:高处坠落题目:如果闻到异味或者感觉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一定要迅速(),同时尽快离开房间,不要继续吸入燃气。

选项A:打开窗户选项B:关闭窗户答案:打开窗户题目:判断伤势较重的依据有:()选项A: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选项B: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选项C: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选项D: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答案: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 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 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 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题目:传染病都有病原体,可以是微生物或寄生虫。

2014年灾难事故避险自救1~4作业答案

2014年灾难事故避险自救1~4作业答案

2014年<<灾难事故避险自救>>1〜4作业答案第一次作业选择题:单选题:(共10道试题,每题2分)1 •灭火器灭火时喷筒应该对准看火点的()A・火焰上部B・火焰根部C・火焰中部2 •炒菜油锅着火时,不可以采取哪种措施:()盖上锅盖立即浇水将切好的蔬菜倒入锅内3.发现室内天然气泄漏时,哪种行为是正确的:()A. 开关电器B . 室内拨打电话C. 开窗通风D. 强行撞门撬门4 •突发事件预警信号用蓝、黄、橙、红四色表示,危害程度和紧迫性最高的是:()A. 蓝B . 黄C. 橙D. 红5.狂犬病是急性传染病,人一旦感染发病,病死率为: ()A. 30%以下B . 50%C. 90%D. 100%6.家里的液化气发生了泄漏事故后,哪种报警方法是错误的:()A .站在门口拿出手机报警;B .跑到隔辟邻居家用电话报警;C •跑到离门口远处拿出手机报警。

7•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被烫伤,应该()A •立即包扎B •不以处理C •在第一时间用清水冲洗伤口8.以下几种逃生方法哪种是不正确的?()A •用湿毛巾捂着嘴巴和鼻子B •弯着身子快速跑到安全地点C •躲在床底下,等待消防人员救援D •马上从最近的消防通道跑到安全地点9 •如各种逃生的路线被切断,最直接的做法应当是()A •大声呼救B •强行逃生C •退居室内,关闭门窗10.突然被困在电梯中应()A •将门扒开脱险B .从电梯顶部脱险C .电话求救或高声呼喊判断题:判断题:(共10题每题2分)1•大风天气,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驾驶员应加速前行,尽快到达安全区域()正确错误2.有流感症状时,要注意休息,多喝水,开窗通风。

()正确错误3.小明家煤油炉没有煤油了,就暂时用汽油代替()正确错误4.发生火灾逃生时不要贸然开门,以防造成火势蔓延()正确错误5•火灾扑灭后,任何人不得隐瞒、掩盖起火原因,推卸责任故意伪造现场、破坏现场。

()正确错误6.防止火灾的基本措施包括控制可燃物,隔绝空气,消除着火源,阻止火势蔓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电大《灾难事故避险自救》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一、填空题:1.含碳固体火灾、可燃液体火灾、可燃气体火灾、金属火灾、带电燃烧的火灾。

2.火灾当前,生命第一;明辨方向,迅速撤离;穿过浓烟,谨防窒息;善用通道,莫入电梯;缓降逃生,滑绳自救;避难场所,固守待援;发送信号,寻求援助;火已及身,切勿惊跑;跳楼求生,慎之又慎。

3.惊慌失措;向光朝亮;盲目追随;自高向下;冒险跳楼。

4.防烟雾中毒、防窒息5.软家具加重法、竿棒跳楼法6.地下水异常、生物异常、地声异常、地光异常、电磁异常、气象异常、地气异常、地鼓异常、地动异7.先多后少,先近后远,先易后难,先轻后重二、问答题:1.火灾发生单位、自己的姓名和电话号码;火场地址,包括所在区县、街道、门牌号码等;火场处于平房、楼房,还是其他建筑物,最好能讲清起火部位,燃烧物质和燃烧情况;如果火场内有被困人员,要尽可能清点、统计出具体人数,为消防人员抢救提供可靠数据。

报警后要派专人在路口等候消防车的到来,指引消防车去火场的道路,以便迅速、准确地到达起火地点。

不要在火场旁边观望,在街道上观火的人群会造成交通不畅,导致消防车辆不能迅速到达火灾现场。

2.灭火时将灭火器提到或扛到火场,在距燃烧物5米左右时,放下灭火器,拔出保险销,一手握住喇叭筒根部的手柄,另一只手紧握启闭阀的压把。

对没有喷射软管的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把喇叭筒往上扳70~90度。

使用时.不能直接用手抓住喇叭筒外壁或金属连接管,防止手被冻伤。

灭火时当可燃液体呈流淌状燃烧时,使用者应将二氧化碳灭火剂的喷流由近而远向火焰喷射。

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时,使用者应将喇叭筒提起,从容器的一侧上部向燃烧的容器中喷射,但不能将二氧化碳射流直接冲击可燃液面上,以防止将可燃液体冲出容器而扩大火势,造成灭火困难。

二氧化碳灭火器,在室外使用时,应选择上风方向喷射;在室内窄小空间使用时,灭火过程中,操作者应注意防止因缺氧窒息。

3.水非万能灭火物。

(1)碱金属引发的火灾。

因为水与碱金属(如金属钾、钠)作用后能使水分解而生成氢气和放出大量热,容易引起爆炸。

(2)碳化碱金属、氢化碱金属引发的火灾。

如碳化钾、碳化钠、碳化铝和碳化钙以及氰化钾、氯化镁遇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热,可能引起着火和爆炸。

(3)轻于水的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原则上不可用水扑救。

(4)熔化的铁水、钢水不能用水扑救。

因铁水、钢水温度约在1600℃,水蒸气在1000℃以上时能分解出氢和氧,有引起爆炸的危险。

(5)三酸(硫酸、硝酸、盐酸)不能用强大水流扑救,必要时,可用喷雾水流扑救。

(6)高压电气装置引发的火灾,在没有良好接地设备或没有切断电源的情况下,不能用水扑救。

不是所有的液体都能拿来灭火的。

杀虫水、发胶、空气清新剂甚至花露水里面的物质都是可燃物或易燃物,千万不能拿来灭火,若拿来扑火,只能火上加油。

打开窗户不能透气,反助火势。

有的人在烟雾弥漫的时候盲目打开门窗,以为这样可以加快空气流通,呼吸顺畅,殊不知开窗后空气对流,会造成火势的扩大蔓延。

4.当发生火灾时,如果火势不大,应奋力将小火控制、扑灭,千万不要惊慌失措,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

(1)家用电器着火后应先断电后灭火,切忌不断电即用水泼。

电视机、电脑等家用电器意外起火后要马上拔掉插头或关掉总开关,用湿地毯或棉被等盖住电脑,达到灭火和防显像管爆炸伤人双重目的。

切勿用水泼,以防显像管爆裂或引起触电。

切勿揭起覆盖物观看。

灭火时,为防显像管爆炸伤人,要从侧面或后面接近电脑或电视机。

(2)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木头、纸张、棉布等起火,可以直接用水扑灭。

用土、沙子、浸湿的棉被或毛毯等迅速覆盖在起火处,可以有效地灭火。

(3)用扫帚、拖把等扑打,也能扑灭小火。

(4)油类、酒精等起火,不可用水去扑救,可用沙土或浸湿的棉被迅速覆盖。

(5)煤气起火,可用湿毛巾盖住火点,迅速切断气源。

(6)配备有简易灭火器的,平时应学会使用方法,发生火灾时,根据情况正确选择和使用灭火器。

5.要立即在室内选择合适的地方躲避,如床下、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

要选择开间小的卫生间、厨房、储藏室及内墙墙根、墙角躲避。

这些地方跨度小、楼房又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体性好,大多还有排水管道等的支撑,相对来说较为安全,能够在房屋垮塌后形成理想的生存空间。

地震突然发生后,必须抓住时机拉断电源、关闭煤气、熄灭炉火,以防火灾和煤气泄露等次生灾害。

地震时最好不要外逃,如果条件许可能够外逃时,最好头顶被子、枕头或安全帽。

为防止震时门框变形打不开门,在防震期间,如家居安全条件允许,最好不要关门;楼道内的杂物要在地震临时预警时清理彻底,保障楼道畅通。

城镇和乡村不符合抗震标准的房屋,必须按照政府的要求进行改造和加固,一旦有破坏性地震发生,要迅速逃往户外。

6.应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衣袖等捂住口、鼻和头部,避免被灰尘呛闷呼入毒气发生窒息,也可预防建筑物进一步倒塌造成的伤害。

想方设法将手与脚挣脱开来,并利用双手和可以活动的其他部位清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体。

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尽量扩大“安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

若环境和体力许可,应寻找和开辟通道,想方设法逃离险境。

如发觉被埋周围有较大空间通道,可以试着从下面爬过去或者仰面蹭过去。

切要记住,把上衣脱掉,把带有皮带扣的皮带解下来,以免中途被阻碍物挂住,朝着有光亮和宽敞的地方移动。

当几个人同时被压埋时,要互相鼓励,共同计划,团结配合,必要时采取脱险行动。

应该由一人先出来,到了安全地带后,再一个接一个地脱险。

如果周围比较稳定的话,最好像排队似的一起出来,还有一种方法是,先脱险的人把一头打了结的绳索或者表面粗糙容易抓住的皮带丢给待脱险者,等脱险者把它系在身上后,拉他(她)迅速脱险。

一时无法脱险,要静卧,尽量节省体力,不要肓目大声呼救。

在周围十分安静或听到上面(外面)有人活动时,用砖、铁管等物敲打墙壁,引起救灾人员注意及时抢救。

当确定不远处有人时,再呼救。

在被压埋的期间,还要想方设法在周围寻找水源、食物或代用食物,包括自己的尿液等,如能找到代用品和水,要计划着节约使用,尽量延长生存时间,等待获救。

7.泥石流的识别。

泥石流暴发突然猛烈,较难准确预报,易造成较大伤亡。

前往山区沟谷旅游,一定事先要了解当地的近期天气情况和地质灾害气象预报。

游客应尽量避免大雨天或连续阴雨天前往景区旅游。

如恰逢恶劣天气,宁可蒙受经济损失、调整旅游路线,也不可贸然前往。

要正确判断泥石流的发生,除根据当地降雨情况来估测泥石流暴发的可能性外,还可通过一些特有现象来判断泥石流的发生,以便采取及时的自救方法。

(1)当发现河(沟)床中正常流水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增大并夹有较多的柴草、树木,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还有轻微震动感,一般可确认河(沟)上游已形成泥石流。

(2)仔细倾听是否有从深谷或沟内传来的类似火车轰鸣声或闷雷式的声音,如听到这种声音,哪怕极微弱也应认定泥石流正在形成,此时须迅速离开危险地段。

(3)沟谷深处变得昏暗并伴有轰鸣声或轻微的振动感,则说明沟谷上游已发生泥石流。

遇到泥石流的脱险方法:如果身处山区时,不幸遇上泥石流,不要惊慌,必须遵循规律采取以下应急避险措施:(1)沿山谷行走时,一旦遭遇大雨,要迅速转移到附近安全的高地,离山谷越远越好,不要在谷底过多停留。

长时问降雨或暴雨渐小之后或雨刚停不能马上返回危险区,泥石流常滞后于降雨暴发;白天降雨较多后,晚上或夜间密切注意雨情,最好提前转移、撤离。

切忌在危岩附近停留,不能在凹形陡坡危岩突出的地方避雨、休息和穿行,不能攀登危岩。

(2)发现泥石流即将爆发后的迹象后,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往沟谷两侧的山坡或高地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切忌朝着泥石流的下游走。

不要停留在坡度大,土层厚的凹处;不要上树躲避;要避开河(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又低的凸岸;不要躲在陡峻山体下,防止坡面泥石流或崩塌的发生。

一、填空题:1.先呼救、报警,再抢救;先抢救人员,后抢救财物;先抢救重伤人员,后抢救轻伤人员。

2.止血、保持呼吸道畅通、移开卡压物、避免二次损伤、防止复合伤、加强自我保护、保持冷静,保存体力。

3.沉着冷静,积极应对;明辨是非,不谋小利;耐心周旋,寻找机会;有礼有节,掌握分寸;依法办事,据理力争;放下“包袱”,及时报案4.不要用感情代替理智、交往要有选择、要学会宽容二、问答题:1.(1)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规,树立交通安全意识。

(2)要树立交通安全观念,时时提高警惕。

(3)熟悉路线地形,记住易出事故地段。

(4)走路留神,见到各种车辆提前避让,防止意外肇事。

(5)骑车、驾车要慢速行驶,复杂地段要缓缓而行。

(6)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应发扬革命人道主义精神,迅速进行自救或互救。

(7)危急时刻人能想起的任何一个电话可能都有帮助,不管是110、120、119还是SOS或者家人的电话都可以拨打。

打电话时候尽量保持冷静,告诉对方自己的位置和出现的险情。

2.发生撞车时,应迅速横移滑下座位,如果是单独驾车,就应该立即倒向旁边的乘客座位,同时以双手抱头,以免方向盘挤压胸部受伤。

经验证明,副驾驶位是最危险的座位,如果坐在该处的话,首先要抱住头部躺在座位上,或者双手握拳,用手腕护住前额,同时屈身抬膝护住腹部和胸部。

后座人员最好的防护办法就是迅速向前伸出一只脚,顶在前面坐椅的背面,并在胸前屈肘,双手张开,保护头面部,背部后挺,压在坐椅上。

即使没有时间,车祸时应迅速用双手用力向前推扶手或椅背,两脚一前一后用力向前蹬,这样,撞击力消耗,缓冲身体前冲的速度,从而减轻受害的程度。

相撞时切忌喊叫,应该紧闭嘴唇,咬紧牙齿,以免相撞时咬坏舌头。

汽车相撞发生火灾的可能性极大,所以撞击一停止,尽快设法离开汽车。

3.(1)汽车刚落水时,往往不会立即沉没,在车辆沉没前,若有可能,应弃车逃出。

(2)汽车刚入水时,水的压力会使车门很难打开,若有机会可以摇下车窗,从中逃出。

(3)汽车沉入水中,不要急于打开车窗和车门,应关闭车门和所有门窗,阻止水涌进;然后,打开车灯,以便营救人员施救时及时找到目标;当水位到达下颌时,表示汽车内外压力差不多相等,作一个深呼吸,然后打开车门或车窗跳出,假如车门打不开,可用修车工具或在手上缠上衣服后打碎车窗玻璃。

如果可能,车内人应手牵手一起出来。

4.骑车外出的人员,出行前要先检查一下车辆的铃、闸、锁、牌是否齐全有效,保证没有问题后方可上路。

在道路上要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没有划分车道要靠右边行驶。

通过路口时要严守信号,停车不要越过停车线;不要绕过信号行驶;不要骑车逆行;不扶肩并行;不双手离把骑车;不攀扶其他车辆;不在便道上骑车。

在横穿四条以上机动车道或中途车闸失效时,须下车推行;骑车转弯时要伸手示意,不要强行猛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