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刺绣简述

合集下载

略谈苏绣艺术特点与文化内涵

略谈苏绣艺术特点与文化内涵

艺术研究文 陆 静略谈苏绣艺术特点与文化内涵苏绣源自苏州一带,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现在很多地方都能见到苏绣。

同时苏绣也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于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下面笔者将对苏绣艺术特点与其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简述。

一、苏绣的艺术特点苏绣的精密、漂亮与苏绣的针法是密不可分的,针法总结起来有9大类43种,常用到的针法有平针、抢针、滚针、链条针、盘金等。

平针是利用金、银线代替普通丝线的技法,非常的简单,其具体的使用方法是将金、银线平铺于绣面上,再用丝线短针扎上,且距离要适中,然后根据自己所绣的花纹将其填满即可;抢针又叫戗针,是用短直针顺着形体的姿势,以后针继前针,一批一批地抢上去的针法;滚针是采用两针来刺绣,这样线条转折就比较简单,也比较真实。

其中滚针的使用步骤是以花纹前起后落而下针,每一针都要有条不紊地落针,且线条长短也要注意,不可一长一短,但是遇到需要转折之处,线条短一些较好,有利于转折;链条针也叫辫子股,形状像头发梳成的辫子,比较结实均匀,是以并列的等长线条针针扣套而成的;盘金是平金的简化,是以丝绣图案为依据,将金线回旋,加于图案边缘的绣法。

盘金的作品光亮,平匀齐整,具有富丽辉煌的装饰效果。

苏绣以“和色无迹、均匀熨帖、丝缕分明、毛片轻盈松快”著称,最大的特点是平、齐、细、密、和、光、顺、匀。

平:绣面平展;齐:图案边缘齐整;细:用针细巧,绣线精细;密:线条排列紧凑,不露针迹;和:设色适宜;光:光彩夺目,色泽鲜明;顺:丝理圆转自如;匀:线条精细均匀,疏密一致。

手工苏绣与机绣有着明显的差别,肉眼就可清晰辨别。

手绣苏绣作品用线采用天然蚕丝,带有自然细腻的光泽;机绣时由于拉的比较紧,只能使用化纤材质的绣线,手感较硬,光泽生涩不自然。

天然蚕丝线可以劈丝,可以用不同粗细的线去刻画细节,使造型更加生动。

机绣用线因工艺原因,不能断线,因此整幅画面的线都是同样粗细,造型呆板,缺乏细节刻画。

桃源刺绣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桃源刺绣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一、关于桃源刺绣的简介1.桃源刺绣的发展简述桃源刺绣起源于何时,历史资料中并没有详细的记载,但可以确定的是,其发展历程与楚文化、汉文化有关。

古时,桃源地处黔川咽喉之地,经济贸易繁荣。

当时的沅水一带水运发达,桃花源、漆河、黄甲铺、理公港、观音寺等地成为桃源刺绣的重要发源地。

桃源刺绣独特风格的形成,离不开两段历史:一是明孝宗弘治四年,明宪宗第十二子朱枢封王于常德,为修建王府,调集大批能工巧匠前来;二是明末李自成兵败时,所率将士数万人辗转至常德,散居石门、桃源一带。

豪华精湛的宫廷技艺,遇上粗犷、质朴的民间工艺,经漫长岁月的磨砺,逐渐融合成独具一格的“桃源工”。

桃源刺绣正是这其中最富有艺术特色的一种。

2.桃源刺绣的特色苏杭刺绣细腻精巧,却无法兼得桃源刺绣的泼辣与粗犷;晋陕刺绣泼辣粗犷,内容却多受制于宫廷与俗世的功名利禄,不如桃源刺绣纯净、健康;东北刺绣多表述陈年故事,西南刺绣多传递神性精神,虽然各有其好,却不及桃源刺绣直面当下和自然。

桃源刺绣直面活着的生命本体,托花鸟走兽之戏耍,寓世间男女之欢愉,造色彩交关之明快,表大俗大雅之超脱。

大体看来,桃源刺绣在绣线材质和针法技巧上与其他地域的刺绣差别不大,但在题材范围、构图风格、造型习惯、色彩搭配、精神含义等方面,其有着特别鲜明的个性和雅俗共赏的艺术地位。

3.桃源刺绣的分类将桃源刺绣按照内容分类,大致可分为四类:锦鸡花鸟、走兽虫鱼(图1)、人物故事和山水风光。

前两类在桃源刺绣中比较常见。

锦鸡花鸟中的花多指木芙蓉花,诗句“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即形容木芙蓉在晚秋时一枝独秀的盛开情形。

木芙蓉颜色鲜艳,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其花语代表纤细、贞操、纯洁之美。

锦鸡花鸟中的鸟多指凤凰、山鸡、喜鹊。

凤凰、山鸡、喜鹊皆隆胸、长尾、丰羽,有从容大度之形,骄丽、华美之态,为物富人勤、连连见喜之借喻。

走兽虫鱼中最常见的瑞兽之一是貔貅,貔貅可吞万物而不泻,带有八方聚宝的意思。

桃源刺绣中的貔貅有各种造型,如狮子、老虎或者传闻中的麒麟作为基础,大抵都是威猛的形象。

四大名绣简述

四大名绣简述

四大名绣服饰161 黄颖淇龙维梅一、四大明绣简述:中国的传统刺绣工艺品当中,常常将产于中国中部湖南省的“湘绣”,中国西部四川省的“蜀绣”,产于中国南部广东省的“粤绣”和产于中国东部江苏省的“苏绣”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绣”。

二、湘绣:1.湘绣简述:湘绣,汉族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与苏绣、蜀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带有鲜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绣产品的总称,是一种具有湘楚文化特色的民间工艺。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刺绣遗物。

2.湘绣发展历史:清代,湘绣在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迅速崛起。

清嘉庆庚午年《长沙县志》记:“省会之区,妇女工刺绣者多,事纺绩者少。

”在19世纪湘绣已普及农村和城市。

此时的湘绣品多为实用品如:鞋面、茶褡、腰带、裙缘、枕头、手帕、帐檐、小孩的肚兜、帽子等。

清宣统二年在南洋劝业会上湘绣展出《王公大臣像》、《写意山水》、《行书字屏》、《水墨竹石图》、《三兔大屏》等绣品。

1911年意大利都灵博览会,湘绣绣工林琼英的绣屏获最优奖,1915年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湘绣绣品获得一等奖。

1935年,杭州西湖博览会湘绣获得“唯一褒奖”的赞誉。

《泸渎羁居记》中记载:“长沙光绪末年,湘绣盛行,庄内雇佣专业绣工,超越苏绣。

”3.湘绣题材:湘绣的图案借鉴了中国画的长处,所绣内容多为山水、人物、走兽等,尤其是湘绣的狮、虎、松鼠题材,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4.湘绣风格:湘绣擅长以丝绒线绣花,绣品绒面的花型具有真实感,曾有“绣花能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的美誉。

其特点是:构图严谨,色彩鲜明,针法具有表现力,多描绘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国画为题材,形态生动逼真,风格豪放。

5.湘绣针法和特点:湘绣传统上有72种针法,分平绣类、织绣类、网绣类、纽绣、结绣类五大类。

6. 湘绣双面全异绣:20世纪下半叶的双面全异绣的设计巧妙和针法的变化二者结合得惟妙惟肖,使湘绣技艺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绣工可以在同一底料的正反面刺绣着画面、色彩、针法都不相同的绣品,这是刺绣技艺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简述刺绣的种类

简述刺绣的种类

简述刺绣的种类
1 刺绣
刺绣是一种万古流传不衰的古老传统工艺,可以用针线将不同形状、颜色、大小、质地的材料缝合成一幅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

据统计,刺绣有几种类别:
1 平绣
平绣是最基本、基础的刺绣,常用的刺绣针眨形一般以来来完成,它的完成效果比较平整,但耗时较长,一般而言,平绣的时间越长,
效果越好。

2 针绣
针绣是由几件小零件组成的刺绣,利用钩线构成的,通常用于制
作精美的花纹、图案。

它的制作方法不仅复杂,而且需要耗时较久,
完成效果十分精美,是刺绣中最为精湛、精良的。

3 提花绣
提花绣也是一种刺绣技艺,利用剪刀特殊切割绒料表面上的细线,使绒料形成凹凸的提花纹,此外,还可以根据艺术家的意图,就具体
制作出不同的花纹和图案。

4 布贴绣
布贴绣是一种以挂艺为主的刺绣,将绣针、绣线、底料以及不同材质的面料结合起来贴出精美的图案和纹理,它表面光滑细腻,深浅层次分明,使用范围更加广泛。

以上是刺绣最常见的几种类别,各种刺绣都有其特有的魅力,结合它们独特的制作工艺,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艺术品,是艺术的结晶。

苗族刺绣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

苗族刺绣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

苗族刺绣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苗族刺绣是苗族传统手工艺之一,据历史记录显示,苗族刺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时期。

在苗族文化中,刺绣被视为一种艺术形式,它不仅能表现出苗族人民的审美观,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文化内涵的载体。

1. 刺绣技艺娴熟,手法精湛苗族刺绣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用到多种颜色和不同针法,刺绣工人在刺绣时需要经验和技巧。

这种技术艺术将多种颜色和线条灵活地结合在一起,使得作品更加生动、细致和有趣,因此苗族刺绣在视觉上非常富有表现力。

2. 独特的双面绣和对称设计苗族刺绣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绣制方法,即双面绣制法。

它是指在同一块布上进行正反两面的刺绣。

经过细致的运算和计算,两面的刺绣将会构成一种对称设计,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这种方法既延续了苗族传统文化的美学特点,又增加了刺绣画面的层次感和备受观赏性。

3. 彰显自然和人文风情苗族刺绣作品往往以民间传说、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主要题材,反映了苗族人民对生活、自然及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追求。

刺绣画面中,山林流水、花草鸟兽、人物传说与神话传说都被表现出来,并且潜藏着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

刺绣作品不仅是苗族古代文化的传承,也是表达苗族人民精神世界及文化价值观的重要艺术载体。

1. 传承苗族文化苗族刺绣是苗族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面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苗族社区,刺绣作品是苗族女性作为嫁妆或礼品赠送给新娘的传统习俗。

苗族刺绣以经年累月的劳动和精湛的技艺打造而成,代表着苗族人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智慧。

2. 深化苗族文化认同苗族刺绣中运用了丰富而独特的视觉元素,如大自然的纹理、苗族饰品的符号和意义,以及苗族传说的图景。

这种创造性的文化融入可以反映出苗族文化的深奥性和丰富性,增强了人们对苗族文化认同的地位和体验。

3. 增强民族自信苗族刺绣作为苗族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苗族艺术和文化的重要形式,并且拥有独特的代表性和标志性。

因此,刺绣作品的传承和发扬,对苗族人民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和自信心非常重要。

刺绣艺术与舞台美术设计考核试卷

刺绣艺术与舞台美术设计考核试卷
7.刺绣艺术中,______绣适用于表现细腻的纹理。
8.舞台美术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统一性、对比性、平衡性和______性。
9.以下哪种元素可以增强舞台美术设计中的空间立体感?答:______。
10.舞台美术设计中,色彩搭配的目的是为了达到______、引导视线、营造氛围等效果。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2.舞台美术设计中的照明设计主要包括自然光、表演光和______光。
3.刺绣艺术中,______绣是一种以线条勾勒图案轮廓的绣法。
4.舞台美术设计的色彩搭配应遵循______、和谐、互补等原则。
5.以下哪种刺绣技法可以表现出强烈的立体感?答:______绣。
6.舞台美术设计中的场景设计主要包括舞台布景、道具和______。
A.绸缎B.丝线C.金属线D.纸张
6.舞台美术设计中的视觉元素主要包括以下哪些?()
A.色彩B.线条C.形状D.质感
7.刺绣艺术在以下哪些时期得到了迅速发展?()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
8.以下哪些是舞台美术设计中的透视技法?()
A.一点透视B.两点透视C.三点透视D.零点透视
9.刺绣艺术中,以下哪些技法可以用于表现光影效果?()
20.舞台美术设计中的色彩搭配应遵循以下哪个原则?()
A.对比原则B.和谐原则C.互补原则D.突出原则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刺绣艺术在以下哪些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A.服装装饰B.家居装饰C.艺术品收藏D.建筑装饰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

怀旧练习题

怀旧练习题

怀旧练习题一、影视作品类1. 请列举出1980年代在中国大陆上映的5部经典电影。

2. 《上海滩》这部电视剧的主要演员有哪些?3. 《大闹天宫》这部动画片的导演是谁?4. 请简述《射雕英雄传》中的“黄蓉”角色特点。

5.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四个贴身丫鬟分别是谁?6. 请说出《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三个徒弟。

7. 《白毛女》中的女主角叫什么名字?8. 《排球女将》中的主角小鹿纯子是哪个国家的运动员?9. 《还珠格格》中的“紫薇”是由哪位演员扮演的?10. 《封神榜》中,哪吒的父亲是谁?二、音乐歌曲类1. 请写出邓丽君的5首经典歌曲。

2. 《春天里》这首歌的演唱者是谁?3. 请简述《甜蜜蜜》这首歌的创作背景。

4. 《一剪梅》这首歌的原唱者是谁?5. 《故乡的云》这首歌的词曲作者是谁?6. 《小城故事》这首歌描述的是哪个城市的故事?7. 请列举出周杰伦的5首代表作品。

8. 《平凡之路》这首歌的演唱者是谁?9. 《岁月神偷》这首歌的演唱者是谁?10. 《千千阙歌》这首歌的演唱者是谁?三、文学作品类1. 请列举出鲁迅的5部经典作品。

2.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3.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由谁塑造的?4. 《水浒传》中的宋江是如何成为梁山好汉的?5.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

6. 《巴黎圣母院》的作者是谁?7. 《傲慢与偏见》中的女主角伊丽莎白是由哪位作家创作的?8. 《福尔摩斯探案集》的作者是谁?9.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作者是谁?10. 请说出《哈利·波特》系列中的主要角色。

四、历史事件类1. 请简述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和意义。

2. 请说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3. 请简述1979年中美建交的过程。

4. 请说出1984年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

5. 请简述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过程。

6. 请说出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历史意义。

7. 请简述198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简述乱针绣工艺

简述乱针绣工艺

简述乱针绣工艺江南刺绣,发源于汉代。

两千多年来,服饰、被面、鞋面、枕套、帐幔、香囊等都缀有精美的刺绣纹样,在历史的沿革中生生不息。

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外来文化逐渐影响到了中国,机器替代手工,手工纺织被机器纺织印染技术替代,退出了当时生活用品的舞台。

刺绣技艺以艺术品的形式剥离出来,独立发展,在高端礼品市场流通。

随着社会的变迁,单一的模式已不适应大众市场的需求。

怎样着力于在保持手工技艺属性不变的基础上,提高其艺术原创、学术能力,并从主脉中提取若干支系,推陈出新,以多元化面貌重新回归生活,服务于市场与民众,焕发新的生命力。

一、乱针绣的由来乱针绣创始于民国,创始人杨守玉为江苏常州武进人,是现代女刺绣工艺家。

乱针绣是适宜绣制欣赏品的一个新绣种,主要采用长短交叉线条、分层加色手法来表现画面,针法活泼、线条流畅、色彩丰富、层次感强、风格独特,擅长绣制油画、摄影和素描等稿本的作品。

杨守玉女士自小擅长刺绣、绘画,并跟随表哥刘海粟先生学习西方绘画,毕业于常州女子师范学校图工班,后应著名家、艺术家吕凤子先生之邀,受聘于丹阳正则女子中学任刺绣科主任。

1933年,杨守玉女士在绣制两幅以西画为绣稿的作品时,将传统刺绣“排比其针,密接其线”的方法与西画笔触、透视等原理结合,创造出以长短参差的直斜、横斜线条交叉,分层搀色的技艺,这种运针纵横交错的绣法即是亂针绣。

二、乱针绣的艺术风格乱针绣艺术是杨守玉独创的一种艺术形式。

平绣所使用的是一种工艺语言,而乱针绣则采用绘画语言为情感表达方式,是以绣制者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叙述主题的一门技艺。

传统苏绣中每一针之间紧密相接,并且呈同一方向排列,但在乱针绣中,针法长短不一、方向不同且互相交叉,并运用分层、加色的手法,使色彩更为丰富。

杨守玉女士西方美术,绣出人物、风景、静物、动物。

乱针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刺绣中的平行、排比,将西洋绘画与中国刺绣融为一体,开辟出向更高美术层次迈进的道路。

三、乱针绣的工艺特点乱针绣特别注重色彩运用,它比一般刺绣的绣制层次要多得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名单。
粤绣
粤绣 (Guangdong embroidery)又被称为广绣,是 以广东省广州市为生产中心的手工丝线刺绣的总 称,又被称为广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最初创 始于少数民族――黎族,先前绣工大多是广州、 潮州男子,为世所罕见。
特色
一是用线多样,除丝线、绒线外,也用孔誉毛捻楼 作线,或用马尾缠绒作线。二是用色明快,对比 强烈,讲求华丽效果。三是多用金线作刺绣花纹 的轮廓线。四是装饰花纹繁缛丰满,热闹欢快。 五是绣工多为男工所任。
特点 强调写实,质朴而优美,形象
生动。湘绣的传统题材是以 狮、虎、松鼠等,特别是以 虎最为多见画般的素雅品质。 制作过程 印版、配色、饰绷、刺绣、拆 绷、整烫、裱饰
代表作品:
双面绣《花 木兰》、 《狮虎》
蜀绣
蜀绣集中于四川成都,在 晋代被称蜀中之宝。讲 究"针脚整齐,线片光亮, 紧密柔和,车拧到家"。 充分发挥了手绣的特长, 形成了具有浓厚的地方 风格。
粤绣的优秀代表作品有“百鸟朝凤”、“丹凤朝 阳”、“百花篮”、“我爱小鸡”、“鹦鹉”、 “晨曦”等。“晨曦”是表现晨雾依稀,太阳初 升,万物苏醒,孔雀在百花丛中开屏,翩翩起舞 的美丽情景。
粤绣大师 许炽光
五、其他绣品
陇绣:又称庆阳香包刺绣
汴绣:宋绣,国宝。《清明上 河图》
十字绣:十字交叉,打十字
中国刺绣简述
目录
一、刺绣的综述
二、刺绣的起源与发展 三、民间刺绣
四、中国四大名绣 五、现代绣品
六、刺绣之我见
一、刺绣综述
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 装饰图案的总称,是中国民间 传统手工艺之一,在中国至少 有二三千年历史。主要有苏绣、 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门类。 刺绣渗透了无数妇女的聪明智 慧和美好的愿望,十指春风, 充满了炽热的生命力和美好的 情感。在国际文化生活中也产 生了很大的作用与影响。
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
擞和针、抢针、平 针
优秀作品:
薛金娣的《韩熙载夜宴图》、双面绣《猫》、 《富春山居图》(3300万)等。
湘绣
湘绣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带有鲜明湘楚文化特色 的湖南刺绣产品的总称,是一种具有湘楚文化特 色的民间工艺。
艺术特色 湘绣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形象生动、逼真,质感
强烈,它是以画稿为蓝本,“以针代笔”,“以 线晕色”,在刻意追求画稿原貌的基础上,进行 艺术再创造。故其独特技艺,尽在“施针用线” 之中。
黄帝时期
二、刺绣的起源
夏、商、 周和秦
汉代
三国时期
明清
宋代
解放后
唐朝
三、民间刺绣是用
穿针引线的方法,将各 种彩色丝线、绒线、或 棉线在织好的绸缎、布 帛等材料上用不同的针 法进行刺缀,从而形成 不同的图案、花纹或文 字,古籍中称为“针 凿”、或“女红”。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多为花鸟、走兽、山水、 虫鱼、人物,尤其是熊 猫。
主要针法有:晕针、掺针 、 柘木针、车凝针 、贯 针 、闩针 等
No Image
蜀绣人物画
No Image
➢蜀绣的保护
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 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 经国家文化部确定,四川省成都市 的郝淑萍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 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 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
六、刺绣之我见
中国刺绣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们 祖先遗留下来的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应该继续继承与保护,并且不断创新, 使之产生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由于我本人知识有限,再加上时间有限, 所以在内容和讲解上可能有很多缺陷与不 足,敬请原谅,大家加油。
梁淑 2013年12月
女红”一词 缘于刺绣制
No No 作多为妇女 ImNao geINmoage 所为,故名。 ImageImage
三、四大名绣
苏绣
产于苏州吴县一带,苏绣在艺术上形成了图
案秀丽、色彩和谐、线条明朗、针法活泼、
绣工精细的地方风格,被誉为“东方明楼阁具
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传绣;统、苏盘绣针花针、法套:针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