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树与鲜花 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河北大学版七上语文秋颂(练习4)

河北大学版七上语文秋颂(练习4)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夯基达标优化训练我夯基 我达标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晚风带着清澈( )的凉意,随着暮( )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醉红所摄( )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2)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点缀( )的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

解析:正确识记字音。

注意和“zh é(辙)”“m ò(蓦)”“ni è(镊)”“du ō(掇)”区别。

答案:(1)ch è m ù sh è (2)zhu ì2.给下列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墓___( )幕___( )慕___( ) ⎪⎩⎪⎨⎧辍___( )掇___( )啜___( ) 解析:注意辨析字的结构。

答案:慕m ù(羡慕)幕m ù(闭幕)墓m ù(坟墓)啜chu ò(啜泣)掇du ō(拾掇)辍chu ò(笔耕不辍)3.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错字,并改正过来。

秋天的风不带一点儿修饰,是最纯净的风。

那么爽利地轻轻掠过圆林,对潇潇落叶不必有所眷顾。

( )解析:熟读课文,巩固记忆。

种植树木、蔬菜、瓜果的地方叫“园”。

“萧萧”是落叶的声音,拟声词。

“潇潇”跟水有关。

答案:圆—园 潇潇—萧萧4.仿照下面语句,写合适的句子。

例句: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

解析:仿句时,注意运用排比,写出一定的人生内涵。

答案:(略)我综合 我发展一、阅读理解(一)阅读“最耐寻味的是秋日天宇的闲云”至“可望而不可即的,秋”,完成5~9题。

5.根据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1)(闲云)对俗世悲欢扰攘,全然无动于衷。

(2)(秋风)那么爽利地轻轻掠过园林,对萧萧落叶不必有所眷顾。

6.选段抓住____、____、____这几种景物,精心描绘,赞颂了闲逸的秋。

7.第五段写“闲云野鹤”其含义是什么?这样写与“秋颂”有什么联系?8.倒数第二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你对“秋”的“内在美”有怎样的认知和感悟?9.下列对这篇散文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语言优美,笔法自然,看似信笔所至,实则前后有内在联系,如文末一段,就是上文逐段的总结。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达标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达标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达标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卷面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分得分★卷面分:2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10分)二、用“√”给加点的字标出正确的读音。

(8分)堤.岸(dītí)丝绦.(tiāo tāo)裁.剪(cái zāi)一堆.(duītuī)嫩.绿(lèn nèn)年龄.(líng níng)挥.动(fēi huī)柳.树(niúliǔ)三、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12分)A.碧空( )( )B.( )( )缤纷C.引人( )( )D.( )( )无云E.( )颜( )色F.( )致勃勃1.像F这样ABCC式的四字词语,我还能再写出两个: 、。

2.选词填空。

(填序号)①B中词语和是近义词。

②圣诞树上挂着各种精美的礼物,非常( )。

四、照样子,写一写。

(15分)1.例:格——(格外) (出格) (合格)原——( ) ( ) ( )童——( )( )( )2.例:清凉的微风的天空的田野的阳光的柳树的草地的春天3.例:歌唱——唱歌( )——( ) ( )——( ) ( )——( ) ( )——( )五、给下面的生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6分)由( ) 寸( ) 直( ) 古( ) 寺( ) 女( )六、按要求完成练习。

(12分)1.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

(1)红红在吃饭。

(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2)小鸟飞。

(什么样的小鸟?在什么地方?怎样飞?)(3)花儿开了。

(什么地方的花儿?怎样开了?)2.把下面的词语排列成通顺的句子,并加上标点符号。

(1)是北京个城市的真美丽(2)唱歌高兴地草地上跳舞在小朋友们(3)啊今天天气的暖和真七、读句子,完成练习。

(9分)1.一棵绿油油的小柏树栽好了,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

(1)在横线上填上像“绿油油”这样结构的词语。

的苹果的米饭(2)仿写句子。

2012八年级下册期中试卷语文试卷

2012八年级下册期中试卷语文试卷

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卷时量:120( )(2分)颔.首低眉(hàn)长吁.短叹(xū)目光灼灼..(zhuó)广袤.无垠(mào )(2分)不可明状冥思苦想成群结对翻来覆去)可敬。

分)”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正直而高尚(地位卑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评价她为19世纪了不起的人物之一。

C、《雷电颂》是一篇慷慨、激昂的抒情独白,文中风、雷、电都象征邪恶势力。

D、《海燕》一文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开头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忠心爱国、坚韧不懈”的精神传承下去。

B、我的启蒙老师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啊!C、一部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在于能否为读者奉上丰富、新颖、优质的精神食粮。

D、现在医学发达,移植记忆也许不是完全可能的事。

7、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一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2分)人需要祝福..,需要快乐..,需要思念..。

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东海;如果一颗星代表一份快乐,我送你一条银河;,。

8、名著阅读积累(2分)互联网上的论坛是网民发表感言的地方。

长沙语文教育网的“文学论坛”准备向大家征集“我最喜欢的名著”阅读感言,请你从下列名著中选取一篇,写上几句感言。

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海底两万里》、《骆驼祥子》、《朝花夕拾》我选择的名著:。

我的感言:。

9、古诗文默写(10分每小题2分)(1)、《水调歌头》中表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2)、《过零丁洋》一诗中,诗人巧借两个具有情感色彩的地名和他的心情暗合,在史诗上堪称绝唱的两句是:,。

(3)、海内存知己,。

(4)、东风不与周郎便,。

(5)、,举杯销愁愁更愁。

二、古诗文阅读(16分)(一)、古诗文赏析:品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中考模拟试题

中考模拟试题

2002年——2003年中考模拟试题一、阅读下列现代文段,回答问题:(44分)(一)(12分)这来的便是闰土。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的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

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忆得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_,体裁是,作者,是我国伟大的家、家、家。

(3分)2、文中划线句子能否改成“虽然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但我一见便知是闰土”?为什么?(3分)3、文中“那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一句,从修辞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句,形象地反映了闰土因艰辛生活和沉重的精神负担所形成的的精神状态。

(2分)4、这段文字在刻画闰土时主要采用了的方法。

(2分)5、闰土生活在旧中国的社会底层,是一个形象。

(2分)(二)(9分)“四美具”的三峡工程三峡工程是“四美具”的特大工程。

四美者:防洪、发电、通航、南水北调。

建设三峡最大的目的是防洪。

天有不测风云,如果1986、1987年洪水再现,江汉平原工农业生产基地损失之大,就可能比建设一个三峡工程的费用还要多。

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是无法替代的。

其次,发电。

三峡电站装机容量17680兆瓦,年发电量为840亿千瓦时(等于火电用煤400万吨)。

按预计,三峡每个千瓦的建设费用,与全国16个大型水、火电站比较,它是第11位,淹地是第9位,移民数是第5位,应该说是经济合理的。

第三,三峡工程建成,川江6000公顷水面被抬高,原来江中滩险 淹没在水下,急流成为平湖,利于航运;而下游因有水库调节,枯水期流量增加,也有利于航运。

所以上游航运和下游航运均得其利。

据有关部门测算,届时可降低航运成本30%左右。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复习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复习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复习及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读拼音,写词语。

(10分)bào fāsǎ tuōjiǎn yuègē d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qíng kuàng jiě sàn shén mìdàng yà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比一比,再组词。

(10分)躁()拔()搏()蔼()燥()拨()博()竭()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15分)(_____)满天下人喧马(_____)(____)(____)一色(_____)(_____)汹涌繁花似(______)犹(_____)不决(_____)(_____)惜别(___)笔(___)书绿(______)成荫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10分)不但……还……无论……都……不是……而是……之所以……是因为……(1)(______)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______)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2)圆明园(______)建筑宏伟,(______)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3)妈妈(______)不关心我,(______)要培养我独立生活的能力。

(4)(______)在多艰难的环境中,我们(______)要铭记自己是中国人。

五、按要求写句子。

(15分)(1)教室里安静极了。

(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看到老人过马路不方便,我不能无动于衷。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王新在大队会上说,他负责帮助小玲,让她把学习赶上去。

鲁教版八年级语文期中期末试题五四制

鲁教版八年级语文期中期末试题五四制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测试题一、积累•运用(20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下方格内。

(2分)对喜欢旅游的我来说,多么期待能有一天到重建后的马尔代夫去看看,去看看美丽的沙滩,去看看____(zhàn)蓝的海水,去看看那在海边____(xī)戏的各色人种……真的希望那时候又能看见曾被海____(xiào)无情吞噬的____(wān)蜒、动人的海岸线啊!2、仿照下面句子的写法,在后面写出两句话。

(2分)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我日渐感悟出:给别人一缕阳光,你也会感受到阳光的温暖与色彩;给别人,你也会;,。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A、“国际博物馆日”这天,组织了免费参观自然博物馆的活动。

B、练武术和学舞蹈的动作要领有点截然不同。

C、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使他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进步。

D、沉浸在幸福中的人,往往会觉得时间过得太快。

4、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3分)一日,大副又酗酒,船长在记事簿上写道:“大副今日酗酒。

”次日,大副值班,见船长记其酗酒,灵机一动,提起笔来也写道:“船长今天没有酗酒。

”大副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他这样说的“高明”之处是什么?答:5、名著导读。

(3分)罗曼•罗兰是(国名)20世纪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在他的(填作品名)中,叙述了贝多芬、和(填人名)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的精神。

6、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

(8分)行万里路,语文在路上:过零丁洋,感受“人生自古谁无死,”的豪情壮志;赏岳阳楼,感悟范仲淹“,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登飞来峰,领略王安石“,自缘身在最高层”的凌云壮志;漫步赤壁,体会“东风不与周郎便,”的抑郁;泛舟富春江,体味“,;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情怀;回归田园,体验“采菊东篱下,”的悠闲心境……读万卷书,语文在书中:古人称梅、兰、竹、菊为“四君子”,与它们有关的诗文有很多。

如与兰有关的名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等。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3单元专项练习(语言文字运用)(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3单元专项练习(语言文字运用)(含答案)

第三单元专项练习(语言文字运用)(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狄更斯十五岁进律师事务所当学徒,后来靠自学掌握了复杂的速记技术,当上了民事诉讼法庭的审案记录员,接着又充任报社派驻议会的记者。

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比同龄人无法比拟的对社会人生有了深刻而丰富的认识。

同时,他还练就了奋笔疾书、的写作本领。

他曾爱上一位富家千金,因阶级地位悬殊而遭到拒绝。

他没有因此而,反而更加奋发向上。

他领到大英博物馆图书室的借书证,拼命读书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他善于向生活学习,社会上各色人物的、生活习性、矛盾纠纷都是他观察研究的对象。

(),他终于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23岁时他就以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赢得声名,从此事业,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一蹴而就萎靡不振声情并茂一帆风顺B.一挥而就自甘堕落言行举止如日中天C.一蹴而就自甘堕落声情并茂如日中天D.一挥而就萎靡不振言行举止一帆风顺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比同龄人有了无法比拟的对社会人生深刻而丰富的认识。

B.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比同龄人有了无法比拟的对社会人生丰富而深刻的认识。

C.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有了同龄人无法比拟的对社会人生丰富而深刻的认识。

D.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有了同龄人无法比拟的对社会人生深刻而丰富的认识。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比常人更勤奋的学习,为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受社会上各色人物的长期影响C.生活积累的雄厚,加上他特殊的天赋D.善于学习,善于观察,善于研究【答案】1.D2.C3.C【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完成。

一挥而就:一动笔就完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绘画很快就完成了。

根据语境,此处是指“写作”,应选“一挥而就”。

江苏省无锡市南泉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无锡市南泉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无锡市南泉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成名之后的陈景润,最大的愿望就是登上哥德巴赫猜想的峰巅,摘取(1+1)的璀璨明珠,闵嗣鹤先生不幸去世,陈景润痛哭不已,他为失去一个真正了解他的数学家而悲伤,私下里他曾告诉好友,闵先生去世了,今后谁来审他攻克(1+1)的论文稿呢?忧伤至极时分,他曾经悲痛地说,我不做(1+1)了。

纯朴的陈景润担心知音断绝,世界上再也没有人能真正了解他,理解他,没有人能看得懂他的科研论文。

人世间的冷遇、歧视、逆境所带来的种种压力,可以诱杀创造的生命,然而,对于那些心气不凡的人,也可能激起更大勇气,去搏取未来和明天。

外国学者所称道的“逆境是一所难得的学校”,原因便在于此。

颂歌、鲜花、掌声、顺境同样会带来盲目的自满,诱发虚荣,让那些奋斗者陶醉其中,而忘却了自己的神圣责任和使命。

被胜利的欢歌所淹没的英雄已是屡见不鲜了。

我们一次次地在鲜花和赞美中寻觅陈景润的足迹。

事业、家庭皆十分完美的陈景润,并没有重蹈许多英雄的悲剧,他仍是一如既往地背着行囊,艰辛跋涉在通往哥德巴赫猜想顶峰的道路上。

陈景润把做好攻克哥德巴赫猜想(1+1)的外围工作,形象地比喻为是“搭梯子”。

“搭梯子”何其容易?只有搭好人生的梯子,才有可能搭好科研攻关的梯子。

他是不屈的。

1985年,陈景润已开始病重,开始,他在中日友好医院住院治疗。

他从小就多病,各种疾病像影子似地尾随着他,或许,是病久了,司空见惯,也就不当一回事了,他哪像住院,随身带去了书、各种资料,病房成了工作室,日日夜夜,仍在不停地计算、推理,时常工作到第二天凌晨四五点钟。

令许多医生护士惊讶的是,几乎是打了个通宵的陈景润,第二天早晨,精神仍是很好。

有时,他担心医生来查房,便“故伎重演”打开手电,躲在被窝里看书。

他以燃烧自己生命之火的代价,希冀能搭起一座通往风光绮丽的峰巅的梯子。

他会想起杜甫咏诸葛亮那悲壮的诗句么?“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枯树与鲜花阅读答案
枯树与鲜花
雷抒雁
那是一棵什么树呢?在这深秋,黄叶已纷纷坠落的时候,它却是繁花满枝,显出一种青春和欢乐来。

这是什么样的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呢?
清晨,走进园子,远远的,就看见一树鲜花,红的花,紫的花,在晨风中轻轻摇曳着。

当我一步步走近那树时,才看清了,那不过是一株秋叶落尽的枯枝,缠绕着刚刚绽开的牵牛花。

枯树,把它的身躯借给了柔弱的牵牛花的长藤,而牵牛花,也便把鲜艳的花簪上了枯树的头顶。

于是他们便复活了,和谐地美丽地生活在一起,使你猛然间感到它们原本就是浑然一体的。

枯树哟,你不厌弃新生者的柔弱,以你的坚硬支持了它,所以你也得到了美。

柔藤哟,你不厌弃那长者的衰老,以你的活力装点着它,所以你的美得到了发挥。

我看过一些枯枝傲然地挺立着,身上落满了肮脏的鸟粪,脚下卷过萧条的风。

我也看过一些牵牛花,找不到支撑,委弃在地上,被荒草吞没。

望着这一棵树,我微笑着。

12.作者在第一自然段描写了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

(1)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
(2)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称这是奇迹?
13.第三自然段中枯树和牵牛花共同的特点是什么?描写这样的特点有什么作用?
(1)共同特点是
(2)作用是
14.作者结尾说望着这一棵树,我微笑着。

作者为什么微笑?作者从这棵树的生命现象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1)微笑的原因是
(2)作者感悟到
1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A.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作者以枯树的傲对寒秋象征顽强不屈的生命意志,以牵牛花的迎风绽放象征永不自弃的生存精神。

B.枯树与鲜花,既是自然景物的客观描绘,也是作者主观情志的外化,花与树浑然一体的生命现象,寄寓了作者对人生的积极思考和美好企盼。

C.文章用时空交错、经纬交织的方法描写枯树和鲜花的形象,既有空间的扩延:由远而近,逐步推出画面;又有时间的展开:生命复活前后不同景象的描写。

D.老瘦僵直的枯枝,柔嫩纤弱的鲜花,奇妙地结合成一支青春奏鸣曲,同生命复活前枯树的衰颓、牵牛花的委顿形成了强烈反差,展示了意味深长的生命现象,给人有益的启迪。

E.文章开头落笔奇险,接着平平叙来为高潮蓄势;至枯树哟、柔藤哟改变人称。

直接对话,当面礼赞,呈奇峰突起之势;最后感叹人生,抒发情怀,文势趋于平淡。

全文一波三折,有优美和谐的韵律和节奏。

阅读答案:
12.(1)落叶时节繁花满枝。

(2)枯枝和柔藤复活。

13..(1)依靠对方,帮助对方。

(2)揭示生命复活的原因。

14.(1)枯树以坚硬支持了柔藤,也得到了美;柔藤以活力装点着枯树,也发挥了美。

(2)人生中只有彼此信赖、宽容、帮助,才能超越自我,充分实现生命的价值。

15.B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