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创新试题设计例话
五个创新的小学语文测试题设计创意

五个创新的小学语文测试题设计创意
一、设计创意:图文配对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图文配对题是一种常见的测试题形式。
通常,该题型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图片选择与之对应的文字或句子。
然而,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创意的图文配对题。
首先,我们可以设计一道题目,要求学生将一幅描绘小动物外貌特征的图片与相应的形容词配对。
这样的题目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形容词的用法,还能培养他们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接下来,我们可以设计一道题目,要求学生将一幅描绘情感表达的图片与相应的俗语或成语配对。
这样的题目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成语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理解情感和情绪表达的能力。
然后,我们可以设计一道题目,要求学生将一幅描绘场景的图片与相应的文章标题配对。
这样的题目可以帮助学生锻炼阅读理解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图片中的细节和主题,推测出适合的文章标题。
此外,我们还可以设计一道题目,要求学生将一幅描绘故事情节的图片与相应的句子顺序配对。
这样的题目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故事的逻辑结构和时间顺序,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最后,我们可以设计一道题目,要求学生将一幅描绘文化传统的图
片与相应的诗句或歇后语配对。
这样的题目既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和传
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又能够培养他们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意识。
以上是五个创新的小学语文测试题设计创意,通过采用图文配对的
形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注意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创造能力。
希望这些设计创意能够为小学语文教育带来新的活
力和效果。
小学语文试卷命题方案设计模板

一、试卷概述1. 试卷名称:XX年级XX学期期中/期末语文试卷2. 试卷形式:书面考试3. 试卷满分:100分4. 考试时间:60分钟5. 考试对象:XX年级全体学生二、试卷结构1. 阅读理解(30分)(1)课内阅读(15分)①精读课文:选择一篇课文,要求学生完成以下题目:a. 字词理解(5分):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字词填空。
b. 句子理解(5分):解释句子的含义,分析句子中的修辞手法。
c. 段落大意(5分):概括段落大意,分析段落之间的关系。
d. 篇章理解(5分):总结全文,分析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②课外阅读(10分):选择一篇课外阅读文章,要求学生完成以下题目:a. 理解文章大意(5分):概括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b. 分析人物形象(5分):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评价人物性格特点。
2. 写作(20分)(1)看图写话(10分):根据图片内容,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2)想象写话(10分):根据给定的话题,发挥想象力,写一篇短文。
3. 词语运用(15分)(1)选字填空(5分):在括号内选择正确的字填空。
(2)词语搭配(5分):将括号内的词语与正确的句子搭配。
(3)词语解释(5分):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4. 修改病句(10分)(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误(5分)。
(2)修改下列句子(5分)。
三、命题原则1. 遵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试题内容丰富,题型多样,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词语运用和修改病句等能力。
3. 试题难度适中,既有基础题,又有提高题,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4. 试题设计合理,避免重复和雷同,确保试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四、评分标准1. 阅读理解:正确率80%以上为优秀,60%以上为及格。
2. 写作:内容丰富,语言通顺,结构完整,表达清晰为优秀,内容完整,语言基本通顺,结构基本完整,表达基本清晰为及格。
3. 词语运用:正确率80%以上为优秀,60%以上为及格。
专项: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教学案例分析题汇集(24个案例)

专项: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教学案例分析题汇集1.这是一位老师执教《早操》巩固识字的片段:师: 请从“苹果树”上摘一个带有你认识的字的“苹果”贴到黑板上。
(教师出示教具苹果树)学生纷纷争抢“苹果”。
(共10个字, 没摘到字的同学又回到座位上)师: 老师帮助你们贴到黑板上。
(要贴的位置过高)生: “做操”贴到哪儿好呢?(还剩一个词语)师:大家一起看一看, 贴到哪儿好呢?生: 贴在下边好!生: 贴在题目旁边。
师:还是贴在中间好一些。
(教师把字贴在小露珠、小鸟、小蜜蜂画中间, 形成环行板书)师:请把自己摘的苹果上的字领大家读一读。
(学生依次领读词语)你是怎样看待以上教学的?请发表你的观点。
评析:上述教学片段中该教师虽然力求在课堂中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地位, 但却导致了“华而不实”的后果。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在于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 有足够的空间思考, 有较多的机会实践。
在此前提下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式、学习的伙伴, 以饱涨的情趣展开学习活动, 才是有价值的。
在上述片段的识字游戏中, 这看似活跃的‘自主’, 其结果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虚假的, 是华而不实的自主。
即使是参与活动的学生也不过随意抢摘一个而已, 匆匆而过, 期间又有多少思考与选择呢?抢摘后的支配权还在教师手中2.以下是两位教师用“一起”造句的两种不同设计:设计一:(1)出示范句, 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2)独立准备;(3)指名交流。
设计二:(1)出示范句, 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2)独立准备;(3)小组长组织交流各人的句子, 选出最佳句子;(4)小组内修改、练说最佳句子, 准备参加班级交流;(5)各小组汇报交流, 评出最佳句子。
试从学生参与、学习方式转变、语言发展等方面综合评述。
分析: 第二位老师设计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 使原本枯燥乏味的造句变成了生动有趣的评选活动,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学生更容易摆脱学着别人造句, 甚至一味地抄袭背诵别人的造句, 从而迸发出自己的思维火花。
小学三年级语文试题设计以及设计意图、参考答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试题设计以及设计意图、参考答案大荔县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小学语文科三年级试题(亲爱的同学们,相信你们一定会用灵巧的小手写出一张规范、整洁、清晰,没有乱涂乱画的试卷,老师相信你们是最棒的。
)题号得分一二三四五总分一、认真书写,卷面干净整洁。
(5分)二、基础知识(50分)1、看拼音写词语。
(8分)zīshìnàmèn。
xīn shǎnɡshìyànXXX XXX XXXɡù【设计意图】“看拼音,写词语”既考查了学生拼音拼读能力,又检查了学生掌握本册生字的情况。
(依据手册一、识字与写字评价目标内容1)2、照样子,给下面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再组词。
(6分)例:寺待(等待)持(支持)交()且()则()()()()【设计意图】给形近字加偏旁组词,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依据手册一、识字与写字课程目标内容1)3、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仿照例子写词语。
(10分)(1)五()缤纷准确无()(2)()()闻名积()成()(3)白发苍苍:(4)严严实实:(5)里应外合:【设计意图】本题是为了搜检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和运用情形。
(依据手册2、浏览中的评判内容目标5)4、我会给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
(8分)1、小男孩摆弄了好久好久□说□□统统准备停当□□2、□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3、□是的XXX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设计意图】运用正确的标点符号要求学生要有感情的去朗读课文,理解句意。
(依据手册二、阅读中的评价内容目标4)5、我会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10分)要是……就…………果然……不但……并且……无论……都……因为……所以……1、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飞到哪里,()可以回到原处。
2、赵州桥()坚固,()美观。
3、()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4、第二天,XXX来到白桦树下,()又看到了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颂。
小学语文试题设计以及设计意图参考答案

小学语文试题设计以及设计意图参考答案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小学二年级语文期末考试模拟测试题出题人:谷旦小学张辉辉(亲爱的同学们,相信你们一定会用灵巧的小手写出一张规范、整洁、清晰,没有乱涂乱画的试卷,老师相信你们是最棒的。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总分得分一、我会工整的抄写下面的句子。
(5分)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设计意图】“新课标”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本题意在检查学生能否在田字格中正确、美观地书写。
二、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8分)mín zú hú li chéng kè wēn nuǎn( ) ( ) ( ) ( )cāo chǎng qīng chén zāi hài piāo fú( ) ( ) ( ) ( )【设计意图】“看拼音,写词语”既考查了学生拼音拼读能力,又检查了学生掌握本册生字的情况。
三、比一比,再组词(8分)。
晴()飘()抱()期()睛()漂()饱()棋()【设计意图】给形近字组词要让学生注意相似的字形,并给它们组词,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四、我能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打“√”。
(8分)兴.(xīng xìng)奋欢乐.(lè yuè)淹没.(mò méi)邻.(lín líng)居弯曲.(qū qǔ)好.(hǎo hào)学首都.(dōu dū)背.(bēi bèi)课文【设计意图】本题意在考察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旨让学生了解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读音也不相同。
五、我会照样子写词语。
(15分)例: 一片片(叶子)一棵棵()一件件()一粒粒()例;机灵的(小鸟)翠绿的()漂亮的()伟大的()例:许许多多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例:二话不说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例:永→(永远)→(远方)→(方向)客→()→()→()【设计意图】本题是为了检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以及运用情况。
唯其开放才有活力——小学语文考试命题例谈

子们 的一 次体验 、 一次创造 、 一次 满足 , 让试卷 这根 “ 乐 队的指挥棒 ” 能够 奏 出新课 改 的优 美旋 律 , 够引领 孩 能
子们一路唱响胜利的欢歌。 画
( 者单 位 : 苏省 邳 州 市邳 城 镇 中心校 ) 作 江
如 : 合 一 年级 识 字 5的词 串教 学 ( 流 大 雪 结 寒
是我开放命题 的几点尝试 。
一
多精 彩呀 , 然一位 小诗人 ! 俨 在命题 时 , 的本 意是 我 给孩子一些 自由 , 让他们 说 自己想说 的话 , 谈感受 , 谈 长
短 皆可 , 出乎 意 料 , 放 中生 成 了 这 道 亮 丽 的 风 景 线 。 可 开
、
开 放 中体 现 整 合
学 生 的 “ 语 文 ” , 进 学 生 学 以致 用 , 过 多 元 化 的 大 观 促 通
考试 ( 学 习) 程 ; 文“ ” 真 正实现 了与其 他学 再 过 语 大 了, 科、 与生活 的整合 , 增强 了学 生处处学语 文 、 用语 文的意
识。
设 计 ,留 给学 生 充 分 表 露 自己情 感 和 价 值 观 的 空 间 , 珍 视 学 生 的 独 特 体 验 。这 样 的考 试 , 利 于 学 生 语 文 素 养 有
4 / 教育 0 江苏
语 文教育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 的语 文素养 , 而语 文 素养是语 言能力 、 言积累 、 语 思想情感 等多方 面 的融 合, 具有较 强的综 合性。 语文命题要秉承 “ 大语文 ” , 观 依 托 文本适 度与其 他学科链接 、 向生活开 放 , 加强整合性 ,
以全 面 、 合 地 培 养并 考 查 学 生 的语 文 能 力 。 综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单元作业的创新设计—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为例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单元作业的创新设计—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为例摘要:此前,小学语文单元作业缺乏整体安排,学生作业负担重,对作业没有兴趣。
随后,“双减”政策被提出,对全面减少学生作业总量,缩短作业时长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本文提出遵循学生主体、单元整体和学科综合三大原则设计单元作业,通过提取单元大概念、精选课后练习题、结合理解六侧面、创设学习大情境等路径,创新建构单元作业任务群。
这样,既考虑到全体学生的学习发展,又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使“因材施教”真正落地。
关键词:“双减”;小学语文;单元作业;单元大概念;作业任务群此前,小学语文单元作业缺乏整体安排,以一课一作,或一课多作为主,提倡即时训练、即时获得,作业量多,形式单一,“拿来主义”,学生作业负担重,对作业没有兴趣。
此后,“双减”政策被提出,明确表示要全面减少学生的作业总量,控制学生的作业时长,提升作业设计的水平,丰富作业的类型方式。
与此同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版)》中也指出:“教师应该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依托学习任务整合学习情境。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元,强调教师要有系统思维。
因此,从单元作业的创新设计出发,为我们提出作业设计的新思路。
立足单元整体教学,对单元内容进行整体的考量和编排,从而统筹单元作业的目标、类型、内容、形式、评价和时长等各方面,是很有必要的。
一、小学语文单元作业创新设计的意义(一)激发学生作业兴趣,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创新作业形式,激发学生作业兴趣。
面对零碎、繁杂、单调的语文作业,学生是厌烦的,是无奈的。
但如果单元作业形式更丰富,情境更有趣,更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就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语文作业的兴趣。
除此以外,将语文作业与综合实践活动相融合,创设了更多的体验活动,打破了传统读、抄、背、写的枯燥模式,学生可以从讲一讲、练一练、演一演、画一画等多种活动中感受了语文学习的快乐,学得更轻松。
小学语文原创命题设计作品

小学语文原创命题设计作品(作品页)一、阅读文本(一篇;允许使用自创阅读文本,须注明;如使用他人创作的文本,请注明出处。
)配角一个很平常的日子,河边站满了看热闹的人。
这里在拍电影。
根据剧情,女主角失足掉进了河里,大减“救命”。
在河边溜达的配角(一位老年男性拾荒者)听闻呼救声后,没有丝毫犹豫,一跃而起跳进河里,奋力把女主角救出来。
剧情就这么简单。
可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幕,接连排练了三次,导演都摇头否定了,一脸的失望。
女主角的演技倒没什么毛病,问题出在配角身上。
第一次,配角听到女主角的叫喊,犹豫了好几秒才跳进河里;第二次,配角倒是没犹豫就扑进了河里,;第三次,配角表现得很勇敢,可惜,脸上的表情有点僵硬,或者说是漠然。
别说是导演不满意,连围观的群众也都嗤之以鼻。
女主角虽然穿着羽绒服,有防护措施,但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河里待着,那滋味也不是好受的。
导演又命令道:“准备,下!”听到导演的口令后,女主角忙甩掉裹在身上的羽绒服,跳进了河里。
此刻,只见岸边的一名拾荒者,看到女主角落水,没等她喊救命,就甩掉手里的蛇皮袋,扑进了河里。
他吃力地游着,脸上呈现出焦急的神色。
看得出,他是个“旱鸭子”,不会游泳,两只手胡乱扒拉着。
,却不管不顾,还焦急地大叫:“闺女,坚持住!”终于,女主角被救上了岸。
围观的群众禁不住鼓掌叫好,导演也兴奋地跳起来,说:“OK!”然而,很快大家发现救人的老汉不是剧组里的演员。
老汉的衣服真的湿透了,汇集到脚下的水,瞬间凝固成了冰;脸和手上的伤口渗出来的血,也被冻住了。
等到老汉换好衣服、包扎好伤口,导演率先开问:“老人家,您是——”“俺是个捡破烂的,刚好路过看到闺女落水,就跳了下去…”女主角上前托起老汉捆绑着纱布的手,说:“爸,我对不起您.”导演和围观的人都震惊了。
原来,女主角是老汉的独生女。
她考上艺校后,老汉也悄悄到了这所学校所在的城市,他没有别的手艺,只有捡破烂供女儿上学。
他怕给女儿丢脸,一直没去找过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创新试题设计例话
小学语文书面测试试题的客观性、答案的唯一性,方便了老师的批改,但是,学生习惯于追求唯一的所谓标准答案,思维方法单一,良好的思维品质难以形成,发散性思维得不到训练,创新意识得不到培养。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少缺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导向作用,教师怎么考,学生就会怎么去学。
因此在强调创新意识培养的今天,必须对书面测试试题编制的内容、形式进行探索研究。
最近,我校对这项工作做了些有益的探索,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下面是从青年教师编制的试题中攫取的几例,自觉颇有新意。
例一:请把下列词语分成几类写下来。
杜鹃月季燕子玫瑰小天鹅录音机羊熊猫蜡梅猴子老鼠电饭堡广玉兰牛
本题为学生答题留下了很大的自主空间。
可以分为哪几类,由学生自己确定,可以分为花卉、家电、飞禽、走兽;也可分为花卉、家电、禽兽、生肖属相等。
题中的"杜鹃、小天鹅、熊猫"以及"猴子、羊、牛、老鼠"等词语的选入,别具匠心。
"杜鹃"可以归在花卉类,也可以归在飞禽类,"小天鹅、熊猫"_可以归在飞禽走兽类,也可以归在家电类,小天鹅洗衣机、熊猫彩电很少有人不知道:"猴子、老鼠、羊、牛"可以归在走兽类,也可以归在生肖属相类。
这样考查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训练思维的广阔性。
例二:下面几个词语可以排成"太湖的风景多么优美啊!"这个通顺的句子以外,还可以排成哪几句通顺的话。
风景的太湖多么啊优美
本题有很强的思考性,最容易排的一句话,已经在题中揭示,再要排出诸如"_多么优美啊,太湖的风景!""太湖,多么优美的风景啊!""啊,多么优美的风景-太湖!"、"风景多么优美啊,太湖。
"、"啊,太湖的风景多么优美。
"等另外几个不同的句子,必须动一番脑筋;在答案要求上又有很大的灵活性,没有硬性规定一定要排成多少句,排一句也行,两句也行,三句以上更好,排得多而正确的,则可说明学生思维灵活,对不同的句式有了较好的掌握。
例三:在以前的小学语文课本中对《三味书屋》中的"早"字是这样描写的;"字是横着刻的,很像一个含苞未放的花骨朵,又像一支小巧玲珑的火把。
"现在
的课文是这样描写的______________一共改了(_ _ _)处,把"_ _ _ _ _ _"_改成"_ _ _ _ _ _"_是因为_______________如果你还想对其他改动的地方发表自己的看法,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
本题既考查了学生记忆课文的情况,又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对有关修改的地方发表自己的看法,没有框框条条,任凭学生自己去想,可以想象全班几十个学生的考卷收上来一定会发现有非常独到的见解。
更值得一提的是还安排了一个不作统一要求的题目,为优等生或有兴趣完成的学生提供了锻炼的机会。
例五:你能利用《跳水》一文的内容写出多个表示因果关系的句子?想一想,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设计不仅可以考查学生是否能够较准确地运用"因为……所以……"造句,而且还能考查学生对《跳水》一文前后联系理解的程度,造的句子越多越正确,说明理解得越细致越深刻,同时也反映每一位学生对"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这一重点训练项目的掌握程度。
例六:请用简要的语言填空,
星期天,小红正在家里写"手抄报",忽然听到有人敲门,连忙去开门,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于是就。
1、小红打开门如果见到的是外婆,就会这样做:____________ ___
2、小红打开门如果见到的是正在流泪的外婆,就会这样做:_____________ ____
3、小红打开门如果见到的是,就会这样做:
本题意在考查学生依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合理想像的能力,一改让学生只写一个规定文题的做法。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外婆以及其他有过交往的熟人感情深浅,或是素不相识的人作出不同的反映;本题还对同一人的神态、行为作了不同的提示,因为来者不同的神态、行为会使对方作出不尽相同的反映。
学生答这类题一定想像丰富,自由发挥,各抒已见,把小红的表现写得千姿百态,有些答案会让你舒眉颔首。
只要我们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识就能够在老题型上求突破,常规题上
做文章,把"窄题"放宽,把"死题"救活。
比如"连结词语"、"乱文排列"、"病句修改"等稍微动一动手术即可一改答案的唯一性,"短文阅读分析"也不要老是由教师提几个问题让学生去解答,为什么不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提出几个问题写在答卷上,让教者通过学生所提问题的深度来判断其阅读分析能力呢。
(作者唐继康文刊《湖南教育》2000年10期第46页;《江苏教育(小学版)》2002年4期第42页,文题被编者改为《几道颇具新意的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