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复习资料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复习资料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正弦交流电的相量表示具体有______和______两种形式。
2.一阶电路暂态过程三要素法的表达式______。
3.变压器有三大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4.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可描述为______、______。
5.以比较的风格分类,电压比较器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6.基本的逻辑关系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7.“触发”是指______。
8.电路的主要作用是______和______。
9.负载功率因数过低的后果是______和______。
10.三相同步发电机的基本构成是______和______。
11.电容和电感储能的数学表达式是______和______。
12.低压供电系统的接线方式主要有______和______。
13.实际变压器存在两种损耗,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14.已知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频为50HZ,五对磁极,则同步转速为______r/min。
15.变压器的主要构成部件是______和______。
16.已知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频为50HZ,四对磁极,则同步转速为______r/min。
17.晶体三极管的两个PN结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18.要使晶体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其偏置方法是使发射结______集电结______。
19.反相比例运算关系是______,同相比例运算关系是______。
20.多发射极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1.翻转是指______。
22.我国规定的电力网特高压额定值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23.理想变压器的变压公式是______。
24.已知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频为50HZ,三对磁极,则同步转速为______r/min。
25.晶体三极管有三种工作状态,分别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电工与电子技术 总复习

UOC=-9+12+3=6V
图5
二、计算题: 计算题:
电路与电子技术
1、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图6所示电路的最简模型。 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图6
2、试用结点法求 n1 (作业1-5) 试用结点法求U 作业1
电路与电子技术
电路与电子技术 3、求图示电路中的电流 及3V电压源发出的功率 。 电压源发出的功率P。 、求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及 电压源发出的功率 (第1章第 讲例题) 章第4讲例题) 章第 讲例题
电路与电子技术 5、桥式整流电路中,四个二极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 桥式整流电路中, 均为( 2U2 )。 均为( 6、求电路静态工作点方法有(估算法)和(图解法) 。 求电路静态工作点方法有(估算法) 图解法) 7、实践中,通常是调整(偏置)电阻,达到调整静态 实践中,通常是调整(偏置)电阻, 工作点的目的。 工作点的目的。 8、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设置不当,会引起(非线性) 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设置不当,会引起(非线性) 失真。 失真。 9、放大电路中,静态工作点设置太低易产生(截止) 放大电路中,静态工作点设置太低易产生(截止) 失真;设置太高易产生(饱和)失真; 失真;设置太高易产生(饱和)失真;当输入信号很 微弱时,为减小功耗,静态工作点可设置(偏低)一点。 微弱时,为减小功耗,静态工作点可设置(偏低)一点。
电工电子技术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1、图示电路中I为【 C 】A.2A B.3A C.5A D.8A2、电路和及其对应的欧姆定律表达式分别如图1、图2、图3所示,其中表达式正确的是【B 】A.图1 B.图2 C.图3 D.都不正确3、右图示电路中,当R1增加时,电压U2将【 C 】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确定4、图示电路中,当R P的阻值增大时,则B】A.a、b两点电位均上升B.a点电位上升,b点电位下降C.a点电位下降,b点电位上升D.a、b两点电位均下降5、图示电路中I为电路如图所示,根据工程近似的观点,a、b两点间的电阻值约等于【B 】A.1kΩB.101kΩC.200kΩD.201kΩ6、在下图所示电路中,已知 i 1 = 4 sin ωt A ,i 2 = 3 sin ωt A ,则 i 为 【B 】A. 7 sin ωt AB. -7 sin ωt AC. 1 sin ωt AD. 5 sin ωt A7、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流大小是【 D 】A. 0.3mAB. 0mAC. 0.5mAD. 0.1mA8、.对于有6条支路4个节点的电路,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列的独立方程数为 【A 】A . 3个B .2个C . 4个D .5个9、在图示的电路中,A 点的电位V A 为 【D 】A .10VB .15VC .-15VD .0V10、对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C 】A 恒流源消耗功率,恒压源产生功率;B 恒流源产生功率,恒压源消耗功率;C 恒流源和恒压源均产生功率;11、正弦电压u=Umsin(ωt+ϕ)的波形如图所示,则ϕ为 【C 】A. -30ºB. 0ºC. 30ºD. 150º12、RL 串联电路中,正确表示电压与电流关系的式子为 【D 】 A. I=U/│Z │ B .I =U /(R+XL) C .I= U /(R+XL) D .I=U/(R+j ωL)13、下列物理量中,通常采用相量法进行分析的是 【A 】 A .随时间变化的同频率正弦量 B .随时间变化的不同频率正弦量 C .不随时间变化的直流量 D .随时间变化不同周期的方波变量14、在正弦交流电路中,某负载为Z=8+j6,则该负载的功率因数为 【D 】 A. 0.5B. 0.6C. 0.7D. 0.815、感性负载并联电容提高功率因数后,该负载消耗的有功功率将 【 C 】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与并联电容大小有关16、负载为△形联接对称三相电路中,每相电阻为19Ω,三相电源线电压为380V 则线电流为 【C 】 A. 20A B. 202A C. 203A D. 40A17、在某一频率下测得RL 串联正弦交流电路中的Ω=Ω=4,6L X R ,则该电路的复阻抗为 【B 】 A .Ω-=4j Z B .Ω+=46j Z C .Ω-=46j Z D .Ω=4j Z18、在R 、L 、C 并联电路中,如果总电压和电流同相位,这说明 【D 】 A .电路总电阻为零 B .不消耗电能 C .复阻抗为零 D .电路呈纯电阻性 19、三相交流发电机的三个绕组星形联结,线电压tV u BC ωsin 2380=,则相电压u C为【C 】A .220290sin()ωt +︒VB .220230sin()ωt -︒V C .2202150sin()ωt -︒V D .V )30sin(2220︒+t ω 20、在负载为纯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u 与电流i 的相位关系是 【B 】 A.u 滞后i 90ºB.u 超前i 90ºC.反相D.同相21、正弦电压u(t)=2sin(314t-45°)V ,有效值相量表示为 【D 】 A. ︒45-/2 B.︒45/2C. ︒45/2D. ︒45-/222、右图中的等效复阻抗Zeq 等于 【 D 】 A. 2 Ω; B. 2+j2 Ω; C 2+ j Ω ; D. 2 – j Ω23、负载三角形连接的对称三相电路中,若每相负载均由R=5Ω的电阻和X L =10Ω的电感串联构成,当相电流为2A 时,三相有功功率为 【C 】 A .30W B .40W C .60WD .180W24、若负载的端电压为,流过负载的电流为,则负载的功率因数为【 】 A .-1B .-0.643C .0.174D .0.64325、在电动机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中,热继电器的功能是实现 【C 】 A. 短路保护 B. 过压保护 C. 过载保护 D. 欠压保护26、电路如图所示,SB 是按钮,KM 是接触器,KM 1和KM 2均已通电动作,此时若按动SB 4,则 【 A 】A. 接触器KM 1和KM 2均不能断电停止运行B. 只有接触器KM 2断电停止运行C. 接触器KM 1和KM 2均断电停止运行D. 只有接触器KM 1断电停止运行27、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磁极对数p=2,电源频率为50Hz ,电动机转速 n=1440r/min , 其转差率s 为 【 D 】A.1%B.2%C.3%D.4%28、一台变压器的原绕组由两个承受110V 电压的线圈绕成,如图所示,若将其接到220V交流电源上,令二线圈串联,其连接方式为【D 】A .1、2连接,3、4接电源B .1、4连接,2、3接电源C .2、3连接,1、4接电源D .2、4连接,1、3接电源29、某单相变压器如右图所示,两个原绕组的额定电压均为110V ,副绕组额定电压为6.3V ,若电源电压为220V ,则应将原绕组的【A 】端相连接,其余两端接电源。
电工电子学复习资料

一、题目类型:1、选择题:注意一些基本概念,定理定律的理解,适用范围、注意事项等以及一些参数的简单运算2、填空题:考察对基本概念,规律的记忆和关键知识点的记忆,最基本的电路参数分析计算。
3、判断题4、作图题:波形图,逻辑图等5、分析计算题单级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1题 运算放大电路在数值运算方面应用分析1题 电路分析1题(KCL 、KVL 及支路电流法) 逻辑函数化简1题时序逻辑电路分析1题6、设计题: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第1章 电路和电路元件1.1电路和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1.1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 1、电路按照作用主要包括:(电能)的传输与转换电路,如电力系统,通常称为(强电电路)或电工电路;(信号)传递和处理的电路,如扩音机,通常也称为弱电或(电子电路)。
2、电路通常由(电源)、(负载)、(中间环节)三部分组成,其中(电源)是供应电能的设备,如发电厂、电池等;(负载)是取用电能的设备。
如电灯、电机等;(中间环节)是连接电源和负载的部分,起传输和分配电能的作用。
如变压器、输电线等。
1.1.2电路的模型1、由理想化电路元件组成的电路称为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
1.1.3电压和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1、电路的主要物理量有(电流I )、(电压U )和(电动势E )。
2、在分析与计算电路时,常任意选定某一方向为电流的(参考方向),又称(正方向)。
3、在分析一些复杂电路,往往不知道某一支路电流的实际方向,为计算分析方便,故假定一正方向,也称为(参考方向)。
4、(参考方向)选定后,电压、电流才有(正、负)之分,若计算结果为负,则表示(电路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5、欧姆定律说明,流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即(IUR );应用欧姆定律分析电路时, 应先标注U 、I 正方向,当U 、I 方向相反时,表达式应带(负号);适用于(线性元件)电路。
1.3独立电源元件1.3.1电源工作状态1、电源工作状态分为(有载工作)、(开路)和(短路)三种。
电工与电子技术考试复习资料

电工与电子技术1.如果正弦量的计时起点改变,也随之改变的是正弦量的初相位。
2. 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U4和U6分别为-4和-3V。
3. 电路的组成部分包括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
4. 三相对称电路是指电源和负载均对称电路。
5.列写结点电压法时需要从电路中查找自电导和互电导。
6. 两互感线圈顺向串联时,其等效电感量为L1+L2+2M。
7. 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负载电阻等于电源内阻。
8. 相量图是旋转相量把几个相同频率的交流电画在同一坐标中。
9.有两个正弦交流电,则对应的函数表达式分别为。
(f=50Hz)10. 表示关联参考方向的是11. 功率P=10*2= 20W,是吸收功率。
12.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I1=1A,I2=5A,I3=4A。
13. 正弦电压u1=10sin(ωt+15°)与u2=10sin(2ωt-15°)的相位差是不确定。
14. 一输入电压为220V,输出电压为36V的变压器副线圈烧坏。
为获知此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拆下烧坏的副线圈,用绝缘导线在铁芯上新绕了5匝线圈,然后将原线圈接到220V交流电源上,测得新绕线圈的端电压为1V,按理想变压器分析,该变压器烧坏前的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1100, 180。
15. 对称情况下,各相电压、电流都是对称的。
线电压为380V,则相电压为220V,电阻为10Ω,则电流为22A。
16. 图(a)图(b)负载的Y形联接和Δ形联接。
17. 变压器降压使用时,能输出较大的电流。
18.两电感线圈L1和L2的互感均为M,则顺向串联时其等效电感为L1+L2+2M。
19. 运用戴维宁定理,需要求解的两个参数是开路电压和等效电阻。
20. 在三相交流电路中,当负载为对称且Δ型连接时,线电压与相电压的相位关系是线电流滞后相电流30°。
21. Y-Δ起动转矩TSTY=1/3TSTΔ。
22.在直流稳态时,电感元件有电流,无电压。
23.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I+3-5=0A,I=2A。
电工电子技术复习资料.ppt

(1)概念: 负载消耗(吸收)的功率;
(2)公式: 电源产生(提供)的功率。
关联时: 非关联时:
I
+U — I
+U —
(3)功率的正负:
P= U I P = -U I
若 P 0 吸收(取用)功率,元件为负载
若 P 0 发出(产生)功率,元件为电源
右下图电路,若已知元件吸收功率为-20W,
电压U=5V,求电流I。
1.2 电路定律及电路基本分析方法
名词 支路:一个或几个二端元件首尾相接中间没有分岔,
使各元件上通过的电流相等。(m)
结点: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联接点。(n) 回路:电路中的任意闭合路径。(l) 网孔:其中不包含其它支路的单一闭合路径。
a
+
+
m=3
US1_ 1
US2 3 1 _ 22
3 R3
R1
R2
1.1.3电路中的功率
电功率反映了电路元器件能量转换的本领。功率用
“p ”表示:
p ui
工程上更关心平均功率,如果电压u和电流i是时间t的周 期函数,则平均功率为
P 1
T pdt 1
T
uid t
T0
T0
式中T是电压、电流的变化周期。
在直流情况下,电压和电流都是常数,则
P UI
功率的正负
理解电流、电压参考方向的问 题;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及其具体 应用;实际电源和理想电源的区别。
1.1电路模型与参考方向
1.1.1电路与电路模型 电路——电流流通的路径。 (1)电路的组成
电源: 电路中提供电能的装置。如发电机、蓄电池等。
负载: 在电路中接收电能的设备。如电动机、电灯等。
电工与电子技术考试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1.角频率ω与频率ƒ之间的关系为( )。
A、ω=2πƒB、ω=1/ƒC、ω=πƒD、ω=ƒ答案: A2.一个由线性电阻构成的电器,从220V的电源吸取1000W的功率,若将此电器接到110V的电源上,则吸取的功率为( )。
A、250W B、500W C、1000W D、2000W答案: A3.在测量电压时,电压表应( )在负载两端。
A、串联 B、并联 C、任意接 D、不确定 答案: B4.我国使用的工频交流电频率为( )。
A、45Hz B、50Hz C、60Hz D、65Hz答案: B5.两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器串联后的等效电阻与并联后的等效电阻之比是( ) A、4:1 B、1:4 C、1:2 D、2:1 答案: A6.三相对称绕组在空间位置上应彼此相差( )。
A、60°电角度 B、120°电角度 C、180°电角度 D、360°电角度7.电路中两点间的电压高,则( )。
A、两点的电位高 B、两点间的电位差大 C、两点的电位一定为正 D、两点的电位一定为负 答案: B8.按照习惯,导体中( )运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A、电子 B、正电荷 C、电荷 D、离子 答案: A9.某电阻元件的额定数据为“1KΩ、2.5W”,正常使用时允许流过的最大电流为( )。
A、50m B、25m C、250m D、500m 答案: A10.有一段16Ω的导线,把它们对折起来作为一条导线用,其电阻是( )。
A、8ΩB、16ΩC、4ΩD、32Ω答案: C11.三相对称电路是指( )。
A、三相电源对称的电路; B、三相负载对称的电路; C、三相电源和三相负载均对称的电路。
答案: C12.将额定值为220V、100W的灯泡接在110V电路中,其实际功率为( )。
A、100W B、50W C、25W D、125W 答案: C13.有“220V、100W”“220V、25W”白炽灯两盏,串联后接入220V交流电源,其亮度情况是( )。
电工电子技术复习资料

2Ω Ω 3Ω Ω 2A 2A 1A 6Ω Ω 4Ω Ω 1Ω Ω I 4A
2Ω Ω 2Ω Ω 1A 4Ω Ω I 1Ω Ω
电工电子技术
+
L
i=0
C 1. u =0时,W 是 时 L L
否为0? 否为 ?ic=0时, 时 WC是否为 ? 是否为0?
uL=0
–
2. 理想电源和实际
电源有何区别? 电源有何区别?理 想电源之间能否等 效互换? 效互换?实际电源 模型的互换如何? 模型的互换如何?
电工电子技术
1.3 无源电路元件 理想电路元件分有无源 有源两大类 理想电路元件分有无源和有源两大类 无源和
无源二端元件 有源二端元件
+ R L C US – IS
电阻元件 只具耗能 的电特性
电感元件 只具有储 存磁能的 电特性
电容元件 只具有储 存电能的 电特性
理想电压源 输出电压恒 定,输出电 流由它和负 载共同决定
电工电子技术
2、电位的计算 、
例
c 6K - 12V +
求开关S打开和闭合时a 求开关S打开和闭合时a点的电位值。
-12V c 6K 4K b 20K d + 12V - S
S闭合时的等效 电路:
b 4K a
解 画出S打开时的等效电路: 画出S
a 20K d +12V c 6K - 12V + b 4K a 20K S d + 12V -
电感元件图符号 单位亨:H
1 2 wL = Li 2
电工电子技术
3. 电容元件
C
电容元件图符号 电容产品实物图 单位法拉:F 对线性电容元件而言,任一瞬时,其电压、电流的关系也 是微分(`或积分)的动态 动态关系,即: i = C du C dt 电容元件的工作方式就是充放电。 因此,只有电容元件的极间电压发生变化 发生变化时,电容支路才有 电流通过。电容元件也是动态元件,其储存的电场能量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1:已知 , ,试问:
(1)a、b两点,哪点电位高?
(2)该元件是发出功率还是吸收功率?
解:(1) ∴b点电位高
(2) 、 参考方向关联(一致) 发出
例2:图示电路,若U=-10 V,则6 V电压源发出功率为W。
例3:求:S闭合和断开时,A点的电位
解:(1)S闭合,
∴
(2)S断开 ∴
例4:求:
直流电路
一、基本概念
1、电压与电流
(1)在直流电路:用 、I表示,其大小和方向均不随时间变化;
(2)在交流电路:用 、 或 、 表示,其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变化。
2、 、 的参考方向
对要分析的电压或电流必须标出其参考方向!!
▲参考方向未标注,则算式及结果的正、负均无意义!
3、功率
(1) 、 参考方向关联(一致)
(2) 、 参考方向非关联(不一致)
可见, 涉及三套符号:
1) 前面的正负号( 、 关联否)
2) 、 各自数值的正、负
3) 值的正、负
二、基本定律
1、欧姆定律
、 参考方向关联
、 参考方向非关联
2、基尔霍夫定律
KCL: KVL:
3、叠加原理
要明确除源的含义:
短路 开路
4、戴维南定理
任何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理想电压源和电阻相串联等效表示。
正弦稳态分析
一、基本概念
1、正弦量的三要素
1)幅值或有效值
幅值--- 、
有效值---U、I
瞬时值---小写字母 、
有效值的定义:
即: 方均根(rms)值
交流电压或电流表测的是有效值
2)频率或周期( 、T、f)
---rad/sT---Sf---Hz
3)初相位
相位差 :两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之差。注:不同频率时不可求。
解:据题意画出相量图
题2图
答案:L=8mH
例3:电路的相量模型如图所示,其中R=3Ω, , ,已知: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电工学考试大纲
一、适合专业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电工学考试是招收工学硕士研究生而实施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是系统仿真与控制专业必考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智能检测与控制、机械设计与理论、车辆工程、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微机电系统与微细制造、制造信息化技术、航空宇航制造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等专业选考的专业基础课。
解:分流公式
例5:求图示电路电阻 两端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解:①求 ,a、b两端开路
∴
②求 ,首先除源
例6:求图示电路电阻 两端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解:由定理,求ab两端二端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①求: 原电路可化为:
∴
②求 ,除源:
例7:求图示电路中的电流 、
解:支路法
例8:求图示电路中各电源发出的功率
解: ∴
其中 称为功率因数, ,也称为功率因数角,可见,只要 , 不同相,P的值就要在 乘积的基础上再打上一个折扣(∵ ≤0)
①若N为纯电阻, 则 =0, =1,P=
②若N为 L、C, 则 , =0,P=0
③若N为 R和L, 则P= =
总之,只有R耗 ∴
在电工技术中把端钮电压、电流有效值的乘积 称为视在功率,记作S,即
求电流以及各元件的电压。
解:运用相量分析,可分三个步骤
1写出已知正弦量的相量,即
2作出原电路对应的相量模型(见b),根据相量模型,就可仿照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对相量进行计算。
③由求出相量写出相应的正弦时间函数:
例2:题2图所示电路,已知电源角频率ω=1000 rad/s,电压表读数分别为: V1读数4V,V 读数10V。求L值。
S= 其单位为伏安
四、三相电路
或用相量表示为:
负载为Y形 =
负载为△形
对于对称负载:
五、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稳态分析
一个正弦周期函数可以展开成傅里叶级数
称恒定分量(或直流分量) 称为一次谐波(或基波分量)
称为二次谐波 称为K次谐波
除基波外统称为高次谐波。
六、举例
例1:RLC串联电路,已知 。R=2Ω,L=2H,C=0.25F。
2.标出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
3.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对节点列出(n-1)个节点电流方程;
4.标出电动势的参考方向和回路的绕行方向,按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列出b-(n-1)个单孔回路的电压方程;
5.解联立方程组,求得各支路电流,如I为负值时,说明I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6.检验计算结果。
节点电压法
(明确其中各项取值正负的方法)
: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
:有源二端网络除源,从两个端钮看进去的输入电阻
三、电压源、电流源及实际电源的等效变换
注意:对外电路而言,任何支路或元件与电压源并联,总可等效为电压源。任何支路或元件与电流源串联,总可等效为电流源。
两种实际电源等效变换(注意方向)
四、基本分析方法
支路法
1.判断电路的支路数b和节点数n;
例9:用支路法求解各支路电流
解:
对节点a列KCL方程:
对节点b列KCL方程:
KVL方程:
例10:求图示有源二端网络的最简单等效电路
解:先用常规法:
①求 , a、b开路,(如图a所示) ∴
∴ ∴
②求 除源(如图b所示)
∴
用一步法:很显然,
∴∴
例11:求图示有源二端网络的最简单等效电路
解:①求 ,a、b两端开路 ∴
一般相位差 和初相位在 范围内取值
二、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①相量 正弦量但有对应关系 ②相量反映了幅度与初相位两个要素
或
KCL: KVL:
形式一致,但 只是对应关系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二、元件相量形式的伏安关系
串联:
R——实部(电阻),X——虚部(电抗),|Z|——Z的模, ——阻抗角。
三、正弦交流电路功率
又
∴
2求 ,首先除源,保留受控源
消去 有:
一步法求戴维南等效电路
∴
例12:图示电路,求RL为两端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答案:RL=0.2Ω,Uoc=1.8V
例13:求图示电路ab两端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开路电压:
内阻 :
画出电路
例14:试用电源等效变换法求下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和电流源供出的功率P。
解:
回原图:电流源供出功率P = IS[-US1+ 4(IS-I)-US2]= 48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