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服装企业品牌的高端化探讨

合集下载

2022年中高端女装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022年中高端女装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022年中高端女装行业发展现状分析1、高端消费市场景气度高,中高端女装发展势头强劲中高端女装市场消费潜力发展空间较大,行业规模提升动力足。

根据EUrOmonitOr数据估计,2021年中国中高端女装消费市场价值为2436.55亿元,较2020年同增12.62%。

高端女装消费者以都市中产、都市银发和精致妈妈为主,精神需求和个人审美情趣较高,对品质、设计及品牌消费意识持续升级,龙头企业市占率有望得到较大提升。

高端女装市场集中度较低,龙头企业市占率有较大提升空间。

据EUrOmOnitol•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7月,玖姿、阿玛施、坷莱蒂尔、雅莹等头部本土高端时尚女装品牌市占率为0.1%-0.3%,其中,朗姿、雅莹、珂莱蒂尔表现较好,与2020年同期相比,市场综合占有率分别提高0.39pct∕0.30pct∕0.14pct,而UNIQLO 和Adidas 单品牌市占率分别为1.8%和1.4%,远超中国高端女装前十品牌综合市占率之和,市场集中度较低。

从2021年中国top 10女装品牌来看, 其中70%的品牌原产地位于海外,均价372-3643元之间的成衣最受欢迎。

目前,中国高端女装仍处于快速成长期,在维持品牌时尚敏感度和产品质感的同时,单品定价维持高增长态势,或将成为头部高端女装品牌市占率贡献主力。

海外女装品牌在中国女装市场市占率较高(按品牌市占率排序)(单位:元)品牌原产地品牌成立时间成衣单价区间市占率Uniqlo日本198499-1299 1.80%Adidas传国1949319-4409 1.40%Bosideng中国上海1976399-49990.80%Vero Moda丹麦198754949990.70%Only丹麦1995399-34990.70%Semir中国温州1997199-10990.7%Zara西班牙1975459-19990.6%La Chapelle中国上海1998319-31490.5%Ochiriy意大利1999329-49900.5%Fila (大中华区)意大利1911799-96800.5%资料来源:Eummonftor.公用财报,天林商城,中银证券图:海外女装品牌在中国女装市场市占率较高(按品牌市占率排序)(单位:元)2、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共振,助力中高端女装逆势增长网购渗透率稳步提升,女性消费升级促行业规模扩张。

服饰品牌的创新与品牌价值提升

服饰品牌的创新与品牌价值提升

服饰品牌的创新与品牌价值提升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服饰品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在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服饰品牌必须不断创新,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

本文将从专业角度分析服饰品牌的创新与品牌价值提升的策略和方法。

一、品牌创新的重要性品牌创新是服饰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随着消费者对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的增加,服饰品牌需要不断创新来满足这些需求。

品牌创新不仅可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还可以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和品牌的市场份额。

二、品牌创新的策略1.产品创新产品创新是服饰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服饰品牌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产品创新:•设计创新:通过独特的设计风格和款式,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材质创新:使用新型材质和环保材料,提升产品的舒适度和可持续性。

•功能创新:开发具有特殊功能的产品,如防水、透气、防菌等,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2.营销创新营销创新是服饰品牌扩大市场份额和提高品牌知名度的重要手段。

服饰品牌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营销创新:•数字营销:利用社交媒体、电商平台等数字渠道,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和推广。

•体验营销:通过线下体验店和活动,让消费者亲身感受产品的质量和设计。

•跨界合作:与其他行业或品牌进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三、品牌价值提升的方法品牌价值是服饰品牌的核心资产,提升品牌价值可以增加消费者的认可度和品牌的竞争力。

服饰品牌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提升品牌价值:•品牌定位:明确品牌的目标市场和消费者群体,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

•品牌传播:通过广告、公关和口碑传播,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品牌延伸:开发相关的产品线和副品牌,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四、结论服饰品牌的创新与品牌价值提升是服饰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通过产品创新、营销创新和品牌价值提升的方法,服饰品牌可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提高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只有不断创新和提升品牌价值,服饰品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中国中高档品牌分布情况分析

中国中高档品牌分布情况分析

中国中⾼档品牌分布情况分析中国中⾼档品牌分布情况分析⼀、中国时装业发展历史中国时装业是⼀个很年轻的⾏业,它是在中国改⾰开放的⼤背景下萌芽、产⽣并发展的。

我把这不到三⼗年的历史分成四个时期:1、加⼯⽣产雏形期:20世纪80年代中国⼤陆刚刚结束⼗年⽂化⼤⾰命,百废待兴,⾸先要解决的是温饱问题。

“⾐⾷住⾏”,⾐着⾸当其冲。

在结束布票配给制后成⾐加⼯逐步兴起,那时除少数的国营服装⼚外,⼤多数是前店后⼚式的集体或私营⼩作坊。

但就在这⼗年间,这些成⾐加⼯⼩作坊规模迅速扩⼤。

80年代中后叶,优先开放的沿海地区迎来了⼀批批投资服装加⼯的外资或合资,同时带来了先进设备、⼯艺技术与⽣产管理。

中国成⾐⽣产加⼯业逐步形成。

准确地说,这个时期逐步形成规模的初始成⾐⽣产加⼯业,还不能称之为时装业,只能归为“时装业的准备期”。

2、品牌意识萌芽期:20世纪90年代前叶在⼗年的改⾰开放中,邓⼩平“让⼀部分⼈先富起来”的政策确实造就了新中国的第⼀批新富。

有战略眼光的国际时尚界⼈⼠及时抓住商机。

1991年,意⼤利“杰尼亚”(Emergildo Zegna)男装捷⾜先登,在北京王府饭店(那时英⽂称Palace Hotel,后改名为Peninsula Hotel)开设了第⼀家国际品牌专卖店。

当时中国成⾐单价在数⼗元⼈民币不等,当时流⾏的⽑涤混纺国产西服⼀套不超过三百元⼈民币,⽽⼀万多元⼈民币⼀套的“杰尼亚”西服,新富们⼀次购好多套。

这类消息经媒体连续报道,触动了已有⼀定加⼯规模的服装⽣产商,他们也开始纷纷注册商标,早期服装经销商也开始⾃创企业,注册⾃有品牌。

品牌意识开始觉醒、萌芽。

⽽对消费⼤众来说,早在80年代后期,法国、意⼤利时装⼤师就开始来到中国,以动态时装表演或静态展览形式传播时装理念。

尤其是法国⽪尔﹒卡丹(Pierre Cardin)持续启蒙性时装推⼴与经营活动,使⽪尔﹒卡丹在中国成为“时装”与“国际品牌”的代名词。

3、品牌创业⾼峰期:20世纪90年代中后叶邓⼩平南巡讲话之后,中国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的基本国策,使中国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发展。

李扬在中国服装品牌高层论坛上的讲话

李扬在中国服装品牌高层论坛上的讲话

李扬在中国服装品牌高层论坛上的讲话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局长李扬尊敬的杜钰洲会长、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在中国服装产业的重要基地深圳举办中国服装品牌发展高层论坛,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府部门、行业专家、品牌专家和企业家共话服装品牌建设这个重大课题对于推进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代表国家发改委对到会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以及企业界朋友们的光临表示热烈欢迎,对承办这次会议的深圳市贸工局、深圳市服装协会以及北京盛世嘉年公司表示衷心感谢。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尽快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并将“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纳入“十一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也对服装行业提出了“加大加快服装自主品牌建设,创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服装自主知名品牌”的要求。

国家发改委联合九部委“关于推进我国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的通知”进一步提出“要大力支持纺织行业自主品牌建设”。

服装行业是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重要产业,服装自主品牌建设是国家品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力推进服装行业自主品牌建设,具有极为深远的重要战略意义。

首先,加快我国服装自主品牌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纺织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需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纺织服装行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产业规模迅速扩大。

2006年,我国纺织纤维加工量超过3000万吨,约占全球纤维加工量的40%;纺织服装出口1470亿美元,占全球纺织服装贸易额的25%,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

但纺织行业的发展数量型增长特征较为明显,随着国际竞争加剧,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纺织数量型增长方式将受到严重制约,产业发展面临诸多严峻挑战。

新形势下要保持纺织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尽快实现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的根本性转变。

品牌是质量、效益、文化、价值的综合体现,品牌创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当前大力推进服装行业自主品牌建设,并以此为契机,带动整个产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是实现纺织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也是纺织服装行业牢固把握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山东岱银“智造”全球化高端服装定制企业

山东岱银“智造”全球化高端服装定制企业

FASHION时 尚112中国纺织2021一 线山东岱银“智造”全球化高端服装定制企业现了自主品牌销售,产品出口到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等20多个国家。

岱银集团投资建成的雷诺工业园是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现代化服装工业园,投资引进了德国吊挂式西服生产线、美国格柏自动裁床、德国高压定型整烫设备等高档服装生产设备1200余台(套),具有年产西服100万套和其他各类服饰300万件(套)的生产规模。

从2017年开始,岱银集团以雷诺高档西装车间为依托,推进实施了雷诺西装智能制造及国际化高端定制项目,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智能化服装生产设备和先进的信息化技术、网络技术构建服装智能制造生产线。

在柔性化生产制造的基础上,由传统的服装生产模式向智能制造方向转型升级,生产制造效率提升20%以上,生产用工减少25%,产品质量、工艺100%可追溯,个人订单周期实现5-10天交货。

雷诺服装智能制造及全球化高端定制,致力于服装品牌高质量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塑造,充分利用技术新杠杆,通过定制流程模块化、定制场景虚拟化、全品类定制平台化,将西装产品的订单接单端、设计研发端、生产制造端、物流配送端等各个环节完美连接,进行全流程的集成化和智能化管理,形成了具有整体功能的网链结构管理模式,通过创新管理模式,采用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手段,对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快速完成订单评估,并科学合理地指导生产,实施加工产能分配,由此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快、更柔性、更优质的服务,真正实现了以用户为中心,再造了价值创造流程,开创了服装品牌发展新模式。

岱银集团通过积极开展雷诺服装全球高端定制业务,受到了国内众多大型企事业单位以及美国、加拿大、荷兰、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客户的青睐和赞誉,已与多家国内外客户建立起了长期业务合作关系。

未来,企业将以雷诺服饰高级定制云平台、雷诺服饰数据化管理系统为依托,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建立大容量样本数据库,实现数据信息全面集成、市场全球化、团体定制与个性化定制兼容,不断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迈入全球化高端服装定制领军企业行列。

波司登,高价以后的新艰途

波司登,高价以后的新艰途

在面对多元化战略失利、品牌老化的困境下,波司登自2018年开启高端化转型,
在“聚焦主航道、聚焦主品牌”的战略方向下,
成功让“波司登”这个国货老品牌焕发出了新活力。

尽管在打开高端市场的过程中面临一些争议与质疑,但不可否认的是,
在国产老品牌普遍乏力的当下,
波司登已是难得的从大众品牌迈向中高端品牌的品牌案例。

■ 本刊记者/卫明 波司登,高价以后的新艰途
创始于1976年的波司登(03998.HK),以大众品牌发家,有着极高的认知度。

根据益普索调研数据显示,波司登在消费者中拥有高达97%的品牌认知度,多年来一直是中国消费者心中羽绒服的第一品牌。

2008年,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波司登营收和净利润下滑,在“四季化、多品牌化、国际化”战略下,波司登盲目扩张经营品类,最终面临创收能力下降和品牌老化的双重难题。

痛定思痛,波司登2017年开始与君智咨询达成战略合作。

2018年,波司登转换战略方向——“聚焦主航道、聚焦主品牌、收缩多元化”,回归初心,重新聚焦核心优势羽绒服,并集中发力中高端市场。

那么,调转船头的波司登是否已经实现了从大众品牌到高端品牌的华丽变身?在高端化成为中国时尚行业未来的长期趋势下,波司登能否走得更稳、更远?
转型高端市场
波司登品牌认知度虽高,但大众品牌溢价空间有
特别关注Special Focus。

服装品牌与流行趋势浅析

服装品牌与流行趋势浅析

服装品牌与流行趋势浅析服装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时代发展,服装品牌和流行趋势也在不断变化。

本文将从服装品牌和流行趋势两个方面来浅析。

一、服装品牌服装品牌是消费者购买服装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市场上,高端品牌和快时尚品牌是消费者最关注的两种类型。

1.高端品牌高端品牌主要是针对高收入人群的,这些人更加注重品质和品味。

因此,高端品牌在设计、面料、工艺和细节上都有着极高的要求,以满足这些消费者的需求。

高端品牌通常拥有广告营销、零售店设计等多方面的优势,并通过这些手段来吸引消费者。

常见的高端品牌有Gucci、Prada、Louis Vuitton等。

2.快时尚品牌快时尚品牌是指将时尚趋势快速转化为商业产品,以亚洲、欧洲等地的快速设计和生产方式制造服装。

快时尚品牌以速度和便宜为卖点,制造出大量的快时尚款式。

在快时尚品牌中,Zara、H&M、Forever 21等受到年轻人的欢迎。

二、流行趋势流行趋势是人们购买服装的另一个主要考虑因素。

时代在不断变化,服装也在不断变化,因此了解流行趋势是及时更新自己的服装趋势的必要条件。

1.颜色趋势颜色的选择对服装品牌和消费者都非常重要。

每季度的流行色通常由一些颜色小组在全球范围内确定。

2021年的流行色有Ultimate Gray和Illuminating Yellow。

衣服的颜色和图案证明可以产生情感上的连接,从而吸引消费者。

2.材料趋势面料是服装品质的重要指标。

当前的材质趋势主要是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方面,比如有机棉布料、可回收面料等。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采用环保材料。

3.风格趋势时尚趋势不仅局限于服装款式和颜色,也包括每个季度的流行风格趋势,例如舒适感、自然风、夸张风等。

这些趋势通过时装周和时尚杂志等传播渠道向消费者宣传。

总的来说,服装品牌和流行趋势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

消费者的需求推动着品牌的发展,品牌的发展反过来又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服装企业品牌快速时尚运营模式的研究以UR品牌为例

服装企业品牌快速时尚运营模式的研究以UR品牌为例

UR中国快时尚品牌诞生于2006年,定位为国内领先的高端快时尚品牌。凭借 其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把握,UR迅速在国内市场崛起。目前, UR已发展成为一家集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际化品牌,在全球范围内拥 有众多粉丝。
UR中国快时尚品牌的设计风格独特,注重时尚与实用性的结合。设计师们紧跟 国际流行趋势,将其融入本土元素,创造出适合中国消费者的时尚单品。此外, UR还倡导“搭配至上”的理念,通过多样化的搭配展现个性和品味,满足不同 消费者的需求。
UR品牌所面临的机会在于,中国快时尚服装市场的增长迅速,尤其在年轻人中 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 术的应用,快时尚品牌可以更好地跟踪潮流趋势、精准定位消费者需求,为消 费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然而,UR品牌也面临着一定的威胁,如市 场竞争加剧、消费者需求多变、技术更新换代等。
本次演示旨在分析UR品牌如何运用快速时尚运营模式取得成功,并探讨该模式 对其他服装企业的启示。
研究方法
本次演示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 通过文献综述了解快速时尚运营模式的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其次, 以UR品牌为例,通过案例分析深入剖析其快速时尚运营模式的实践及成果;最 后,通过问卷调查收集UR品牌消费者的意见和看法,以了解他们对快速时尚运 营模式的感知和态度。
5、法律风险: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和环保要求。加强内部 法务管理,防范法律风险。
综上所述,通过SWOT分析、品牌战略、市场拓展和风险控制等方面的探讨,为 中国快时尚服装品牌UR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在未来的发展中,UR需要不断 调整和完善策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快时尚服装品牌是指不断跟随潮流趋势,快速推出新品的服装品牌。在当今社 会,快时尚品牌在年轻人中尤为受欢迎,因其时尚、实惠、多样化的特点而备 受追捧。然而,随着市场的竞争加剧,中国快时尚服装品牌的发展也面临着诸 多挑战。本次演示将以SWOT分析为基础,以UR品牌为例,探讨中国快时尚服 装品牌的发展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服装企业品牌的高端化探讨我国的服装品牌面临着如何高端化的问题。

范思哲的成功得益于其名师设计、准确地高端定位和成功的名人名模推广。

借鉴范思哲的成功,我国服装企业的高端化需要着力引进与培育自己的名设计师;提高品牌高端定位的精准度;递进有效的市场推广。

标签:品牌中国服装高端化范思哲0 引言我国是一个服装生产大国。

2009年,纺织行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4.3%,服装纺织行业的出口占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的近三成,服装消费占GDP的5.3%。

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加工技术水平也位居世界前列,这点从世界知名的时装品牌逐渐将生产环节置于我国可见端倪,但我国的服装业尚缺乏自己的高端品牌。

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我国的消费者对高端品牌服装的需求与日俱增,我国的服装企业面临着品牌高端化这一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比之下,国外的服装业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高端品牌的运作模式。

而在众多的国外品牌中,相对年轻的范思哲的迅速崛起最为引人注目。

1978 年创立于意大利米兰的范思哲仅十余年时间便成为国际知名的高端服装品牌。

因此,范思哲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服装企业的服装品牌的高端化应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1 范思哲成功的经验1.1 名师设计范思哲的创立人詹尼·范思哲,1986年获得意大利总统授予的“共和国荣誉”奖章,1988年被获得“最富创意设计师”奖。

1993年获得了有时装界奥斯卡美誉的美国国际时装设计师协会大奖。

上个世纪80年代范思哲成了与意大利另三位时装大师乔治·阿玛尼、古奇和瓦伦蒂诺并肩的声名远播的时装界奇才。

詹尼·范思哲的成长足迹与天才的设计和创作使他备受瞩目。

名人设计师,从一开始就给了范思哲品牌良好的群众基础。

詹尼·范思哲的人生常被人冠以“传奇”二字,这对品牌的“神秘”定位又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烘托作用。

1997年詹尼·范思哲遇刺身亡,他的妹妹娜泰拉·范思哲接管范思哲品牌。

他的妹妹同样是一位才华出众的设计师。

在她尚未接管范思哲以前是范思哲的主要设计师,她以独特的设计风格闻名,素有范思哲的“灵感女神”之称。

有名人设计师掌舵,不仅能够保证服装的品味,更重要的是名人设计师能够保证品牌的权威,让消费者有足够理由地消费它。

不仅范思哲是这样,几乎所有高端品牌都有一个名人设计师在支撑着。

如唐纳·卡兰的设计师唐纳·卡兰被称为美国三大设计师之一,香奈儿设计师卡尔·拉格菲尔德是举世公认最具领导潮流能力的设计师之一,Dior设计师约翰加利亚诺有一代鬼才之称。

这些国际品牌必定都有一位声名远播的大师或天才级人物带领整个设计师团队。

1.2 专注于品牌定位的高端化范思哲一开始的定位就是高端时装品牌,走的是古典贵族的豪华与奢丽路线,充满文艺复兴时期特色,设计风格鲜明,是独特的美感极强的先锋艺术的象征。

目标顾客群是那些皇宫贵族和明星达人。

范思哲非常注重保持其品牌的高端性。

为了应对经济不景气,许多服装公司都纷纷调整了价格,但范思哲在经济危机面前却坚持不打折以保持其品牌和顾客的高端性。

范思哲全球首席执行官吉安卡洛·狄·西奥说,他们不想让他们的商品成为使用不到300欧元手袋的少女都买得起的东西,范思哲想提供的是真正的奢华。

范思哲创建之初产品只有女装,以美艳非凡的希腊女神美杜莎为品牌标志,蛊惑所有为范思哲魅力心动的人,创造一种使人不顾后果地张望的品牌效果。

1991年范思哲开始了产品线延伸,发展到现在旗下产品包括:男装、手表、香水、眼镜、丝巾、领带、内衣、包袋等。

但是,范思哲产品线延伸后依然是以体现人们对蛊惑人心的美为追求,所有产品目标顾客始终定位于高端消费群。

随着品牌发展而进行产品线延伸的品牌很多,例如Gucci,但是无论进行怎样的产品线延伸,这些成功的高端品牌延伸前后始终保持形象一致、联想一致、定位一致。

对品牌高端性定位的坚持是这些品牌成功的关键所在。

1.3 名模、名人推广90年代初,范思哲就邀请到了当时的巨星麦当娜为其拍摄一系列平面宣传广告,当时的麦当娜正处于事业巅峰,范思哲也理所应当的成为时装界的焦点。

2005年,范思哲再次邀请麦当娜为其职业装作平面宣传,此时的麦当娜因为其私生活而备受舆论关注,范思哲再次打了一张成功的名人牌。

广告的内容对于范思哲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广告使品牌成为人们关注和谈论的焦点。

除了善用明星做常规广告外,范思哲更善于运用与超级明星人物的关系作事件营销。

范思哲的名人事件营销始发于皇族。

范思哲为戴安娜所设计过一些服饰,都成为当时为人们所追捧的款式。

演艺界的名人也是范思哲注目的对象,一旦这些名人穿上范思哲的服装参加奥斯卡的颁奖仪式,电视台把各位大明星的形象向全世界一转播,范思哲的作品自然而然就传向了全世界。

1998年,泽塔琼斯穿着一身紧裹身体的红色范思哲长裙出现在奥斯卡颁奖礼上成为了当晚的最佳着装人士。

另一位举世闻名的电影明星史泰龙,按照美国人的标准体形来衡量,他的显得有点身材不够尺寸,双肩宽度过大。

范思哲在1991年先后为史泰龙精心设计了两套服装,弥补了他身材上的缺陷,如今仍被美国的演艺界和时尚界推崇。

咬掉霍利菲尔德一块耳朵的泰森一直喜爱范思哲的服装。

在被关进班房之后,他很想念范思哲短裤,范思哲闻讯后特意给他送去,这使泰森感激涕零。

泰森出狱之后重登拳坛,当他连战连胜时,泰森的短裤也变成了美国高端青年消费者的爱物。

巧用模特儿也是范思哲品牌成功的一种独特的人员推广。

在范思哲发达之前,世界时装业只是由时装公司临时雇用一些模特儿参加表演,并没有靠时装业本身造就的超级模特儿。

而范思哲则把世界上那些高个子的漂亮女模特儿都搜罗帐下,组成一支自有的模特团队,把这些原本默默无名模特儿打造成世界级名模。

这些自有模特儿在范思哲的时装走向世界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范思哲认为最能体现他心中女性所具有的诱惑之美的模特儿是凯特·莫斯。

凯特·莫斯是争议比较多的一位世界级模特。

她以并不傲人的单薄身材和独特的颓废又华丽的气质,走入名模行业。

她的独特气质将范思哲与众不同的奢华诠释得淋漓尽致。

无怪乎,纽约第五大街最有名的萨克斯时装公司的总经理马雷·布拉沃认为:“范思哲的成功之处在于他能够通过传媒手段和明星人物把品牌影响扩大到消费者的家。

”2 范思哲对我国服装企业服装品牌高端化的启示2.1 引进(培育)名设计师时装的最大卖点就是设计和风格,而品牌的设计风格和个性特色与设计师有很大的关联性。

一流设计师是对产品美学价值以及工匠品质的有力保障,这是造就高端品牌在其品质与形象上优于普通品牌的重要因素。

消费者购买某一品牌产品时即购该品牌的设计师的时间和灵感。

有时消费者对于某品牌的追捧主要来自于对于某品牌设计师的喜爱和忠诚。

因此,培育和维系一流设计师队伍是服装高端品牌建设的关键。

我国服装企业在设计师培育与聘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这些设计师也许才华横溢,但他们过于低调以至于知名度不高,而低的知名度使他们不能走出自己的圈子为大众所知晓。

范思哲以及众多国际名品的经验告诉我们,名人设计师是高端品牌不可或缺的,名人设计师会给品牌注入灵气与活力。

国产服装要打造自己的品牌,自我研发和设计是必须的。

而设计是我国时装品牌高端化的一大软肋,培育与引进顶级的设计师是我国服装业品牌高端化的必由之路。

2.2 更为清晰的品牌定位品牌定位不清晰、风格缺乏独特性,无法让人驻足观望,这是我国服装品牌普遍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服装企业只是凭着感觉在做品牌,不清楚自己的消费对象。

品牌经营固然离不开感性,但全凭感性是十分危险的。

品牌高端化经营须依靠科学、理性的品牌营销策略对感性进行有效的调控,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明确目标消费群和目标市场。

高端品牌自然明显地区别于普通品牌,必须让大多数人对其产生距离感。

在目标顾客定位上,它就是为高端消费者服务的。

因此,要维护目标客户群的高端性,就需要设置区别与大众消费的消费壁垒。

品牌的高端化意味着企业必须放弃80%的大众顾客而瞄准20%的金字塔顶端顾客。

如果一个高端品牌获得了大众化的商业成功,那意味着他已经损失最重要的高端客户,自贬品牌形象成为自身成功的牺牲品。

这方面国内知名的服装企业如雅戈尔做得比较成功,而美特斯邦威推出ME&CITY欲同时兼顾中端与高端的做法值得观察。

2.3 进行递进有效的市场推广Nyeck和Roux(1997)强调高端品牌的形象与品牌个性必须透过设计、广告等一系列的品牌推广,统一且谨慎地传达给消费者。

高端品牌与一般大众品牌,无论在产品本质或品牌定位上存在着不同的差异点,因此在品牌推广过程中就要注意体现这种差异。

高端品牌的广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需要通过不同阶段对诸多传播方式的选择,进行有效的品牌推广。

第一个阶段是面向大众,目的是让他们知道这个品牌,但不让他们消费。

这一阶段的广告可以选择电视广告等大众媒体。

第二个阶段是面向其目标顾客群,目的是吸引他们来消费。

这一阶段的推广就要体现高端品牌与大众品牌的营销差异点,选择一些专门的媒体以及非传统的广告形式。

比如以时尚杂志为传播媒介,发行量不高,但它接触的都是高端消费人群,针对性很强。

另外,高端品牌应注重利用事件与公共关系的操作,做主题事件营销,制造新闻与市场话题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与渴望。

因为,事件营销具有成本低廉、可信度高和传播面广等特点。

而知名人物的背书也是高端品牌宣传的重要手段,而以名人代言的作用被证明是最有效率的选择。

名人的代言,不但让上流社会的品牌拥有者肯定自己的地位,同时也会让尚无力消费的消费者产生一种向上模仿的渴望。

我国服装品牌的推广,大都以广告和代言人方式作为传播手段,品牌传播方式单一。

趋同的广告宣传与市场推广,很难再左右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因此,我国服装业在进行品牌高端化的过程中,应参照世界知名品牌成功的经验,改变目前千篇一律的请某个或几个明星(主要是港台明星)代言的大众化广告宣传方式。

在注重明星的口碑、气质等与品牌的诉求吻合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小众化的传播。

同时有实力的企业应尝试组建自己的专业的宣传队伍,培育自己的模特,提升企业及品牌的形象与知名度。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杭州的喜得宝丝绸就曾作过这方面的尝试,但因为那时国民的消费水平未能达到应有的高度而夭折了。

在今天国民消费水平普遍提高的情况下,这也许是我国的服装品牌高端化将不得不作出的一个选择。

参考文献:[1]Bernard Catry.The great pretender:the magic of luxury goods [J].Business Strategy Review.2003.14(3).[2]Keller,K.L.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Building. Measuring.and Managing Brand Equity. New York: Prentice Hall.1998.[3]曾华.浅析经济危机下的奢侈品营销策略[J].中国商贸.2009. 13:15-16.[4]耿国彪.范思哲-青春与时尚的王朝[J].绿色中国.2007.3:72-74.[5]鲁闽,王健.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服装产业——服装品牌新策略[J].装饰.2009.6:92-93.[6]倪少瑾,袁安府,王健.奢侈品营销探讨.集团经济研究[J].2004.10:130-132.[7]杨浩.国际奢侈品在中国的营销策略及启示[J].商业研究.2008.2:85.118-120本文是教育部规划课题(1010KZ109315)和浙江省教育厅规划项目(Y200806101)阶段性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