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前螺纹精度控制

合集下载

GB 5267-85 螺纹紧固件电镀层]

GB 5267-85 螺纹紧固件电镀层]
1M 6。M 7-26
1.25M 8-28
1.5M 10-328
1.75M 12-34
2M 14,M 16-38lO8
对内螺纹规定二种公差带位置:H、G。
镀后螺纹的实际轮廓上的任何点均不应超越按H、h确定的最大实体牙型。
1.3电镀螺纹紧固件,必须同时满足镀层厚度和旋合性两方面的要求。达到规定的镀层厚度可绽品具有一定的抗腐蚀能力。
表2
级 别条 件说 明
0十分良好空气清洁,工作环境湿度低于60%的室内条件 l良 Leabharlann 好工作环境湿度低于70%的室内条件
30302735
4.2电镀层的使用条件
电镀层的抗腐蚀性能取决于镀层厚度和暴露环境等。使用条件越恶劣,需要的镀层越厚。本标准将使用条件分为0~4级,如表2所示。表中说明仅供参考。
lO10912
1212ll15
15151418
20201823
25252328
4.5M42,M 45-63
5M 48,M 52-71
5.5M 56,M 60-7515
6M 64,M 68-80
2一 般城市的室外条件或可产生冷凝作用的室内条件
3恶 劣工业区的室外条件或高湿度的条件
4十分恶劣海上室外条件或含有少量腐蚀性气体的条件或
高湿度的热带条件
Fe/Cum/Ni5/Cr0.3
2Fe/Zn8DFe/Cd8DCu/NilO
Fe/Ni20Cu/Ni 10/lcrO.3
Fe/Ni20/CrO.3
组:批中随机抽取的10个或更多个零件。
组平均厚度:组中所有零件平均厚度的平均值。
批平均厚度:同一批中,各组平均厚度的平均值。当一批零件是由同一滚筒中一次电镀时,组均厚度即为批平均厚度。

螺纹检验指导书

螺纹检验指导书

作业文件编号WI-PZ-07 实施日期2008.04.01螺纹检验指导书版次A/0页码1/31 目的为检验员提供检验规则和检验方法,指导其正确检验从而稳定产品质量。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检验员对螺纹及螺纹联接检验。

3 检验工具3.1 1 螺纹规(通端螺纹塞规、通端螺纹环规、止端螺纹环规)检验不同类型结构件的螺纹,螺纹夫的精度螺纹规(通端螺纹塞规、通端螺纹环规、止端螺纹环规)检验不同类型结构件的螺纹,螺纹夫的精度作以下要求。

3.1.1 1 检验电镀件,环规精度要求为检验电镀件,环规精度要求为6h/6g 6h/6g,塞规精度要求,塞规精度要求7H. 3.1.2 2 检验非电镀件,环规精度要求为检验非电镀件,环规精度要求为6g 6g,塞规精度要求,塞规精度要求6H 6H。

3.2 2 手动扭力批。

手动扭力批。

3.3 3 电动扭力批和手动扭力板手。

电动扭力批和手动扭力板手。

4 一般螺纹检验。

(表1)分类检验内容检验工具螺纹规件的规格螺钉头的外径、高度及槽形状、垫片内外径及厚度对比标准样品目测对比标准样品目测//卡尺螺钉(栓)长度卡尺螺孔深度对应合格螺钉(适配)螺纹件外观无坏牙和裂纹目测标准螺钉、螺栓和螺母M2-M4通规通且止规止;通规通且止规止;M5M5以上用标准螺钉、螺母实配螺纹规标准螺钉5 非电镀金属结构件螺纹。

(表2)喷涂金属结构件上的螺纹螺纹保护完好且表面无涂料目测用标准螺钉实配标准螺钉翻边攻丝通规通且止规止螺纹规未喷涂的铝合金结构件上的螺纹M2-M4通规通且止规止;M5以上用标准螺钉、螺母实配。

螺纹规标准螺钉未喷涂的铜合金、锌合金结构件上的螺纹M2-M4通规通且止规止;M5以上用标准螺钉、螺母实配。

螺纹规标准螺钉不锈钢结构件上的螺纹M2-M4通规通且止规止;M5以上用标准螺钉、螺母实配。

螺纹规标准螺钉5.1 1 电镀金属结构件上的螺纹电镀金属结构件上的螺纹M2-M4止规止,且用标准螺钉、螺母实配。

螺纹检验规范

螺纹检验规范

螺纹检验标准一、目的:为了对产品螺纹的合格判定依据作出规定,标准产品螺纹的加工和检验控制,特制定本标准。

二、范围:适用于本公司铝制品内螺纹及圆铜制品外螺纹的加工和检验控制。

三、定义:全通:螺纹规能从工件螺纹的第一扣牙一直通到工件螺纹的最后一扣牙;顺通:螺纹规能全通,且用三个手指以正常力度转动一下,松开手指后螺纹规能自由旋转。

紧通:螺纹规能全通,但用三个手指以正常力度转动一下,松开手指后螺纹规不能自由旋转,螺纹规只有在手指持续用力的情况下才能转动,并且手感较紧。

较粗牙:米制螺纹螺距>1mm、英制/美制螺纹螺距代号数值<24的螺纹;较细牙:米制螺纹螺距<1mm、英制/美制螺纹螺距代号数值≧24的螺纹。

四、判定准那么:螺纹合格与否的判定原那么:对于外螺纹,必须保证螺纹通止规合格,同时螺纹大径应在公差范围内;对于内螺纹,必须保证螺纹通止规合格,同时螺纹小径应在公差范围内。

4.2 当产品外螺纹受电镀锌影响时,螺纹检验判定的通止规要求:4.2.1 产品外螺纹受电镀影响,对于米制、美制螺纹及英制圆柱螺纹,镀后规具用于镀前检验的判定法那么,详见附录“米制、美制及英制圆柱螺纹通止规控制要求一览表〞。

4.2.2对于米制、美制螺纹及英制圆柱螺纹,分别使用镀后规控制镀后螺纹、镀前规控制镀前螺纹的判定规那么,类同产品不需电镀或者镀层对内螺纹无影响时用镀后规控制的判别,详见附录“米制、美制及英制圆柱螺纹通止规控产品不需电镀或者电镀对内螺纹无影响时,螺纹检验判定的通止规要求产品不需电镀,焊接对螺纹没有影响或不需焊接,但除油有影响时,用螺纹规检除油前后产品的经历法那么,详见附录“米制、美制及英制圆柱螺纹通止规控制要求一览表〞。

产品不需电镀或者电镀对内螺纹无影响时,焊接除油对内、外螺纹有影响,用螺纹规检除油前后产品的经历法那么,详见附录“米制、美制及英制圆柱螺纹通止规控制要求一览表〞。

附录:五、本标准的应用指导和声明:A、本标准的适用性以牙型加工的正确性为前提。

电镀前和电镀后使用的螺纹规

电镀前和电镀后使用的螺纹规

电镀前和电镀后使用的螺纹规1. 引言大家好,今天我们聊聊电镀前后用的螺纹规。

你可能会想,螺纹规跟电镀有什么关系呢?嘿,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其实,螺纹规在机械加工中可谓是“老大”,它帮助我们检查和确认螺纹的尺寸和精度。

而电镀呢,是给这些螺纹“穿衣服”,让它们变得更耐用、更美观。

想象一下,一条穿上闪亮金属衣服的螺纹,是不是立马气场全开?所以,咱们得好好聊聊这两个环节。

2. 电镀前的准备在进行电镀之前,首先得把螺纹规的“本事”展示出来。

这可不是随便量量就行的,咱得认真检查。

你想啊,如果电镀后螺纹规的尺寸不对,岂不是让人哭笑不得?所以,我们要把螺纹规的标准认真对照一下,看有没有磨损或者缺陷。

就像人家说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螺纹规如果有问题,电镀出来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再者,电镀前还要把螺纹规彻底清洁,确保表面没有油污、尘土。

这就像洗澡一样,先洗干净,再穿上新衣服,才好看嘛。

2.1 螺纹规的分类在电镀前,我们得了解螺纹规的类型。

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通规,另一种是止规。

通规就是那个大方得体、随便看看都觉得靠谱的,专门用来测量螺纹的内径。

止规则是比较挑剔的,专门用来确认螺纹的外径和深度。

这两者配合使用,才能确保螺纹的各项指标都达到标准,免得电镀后变得“扭扭捏捏”。

2.2 注意事项在检查螺纹规的时候,还有个小技巧。

可以轻轻地转动螺纹规,听听声音,能不能发出清脆的声音,像钢琴般悦耳?如果听着有点沙沙的,可能就得小心了。

这就像检查水果一样,咱们要挑最好的,不能随便将就。

3. 电镀后的检验电镀完成后,大家最期待的就是看到那闪闪发光的效果了。

不过,兴奋之余,咱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电镀后,螺纹规还得重新检查。

这就像考试,虽然复习很努力,但考试还得认真做题,才能确保不出错。

我们要确保电镀后的螺纹规尺寸依旧精准,表面光滑无瑕,才能真正展现出它的魅力。

3.1 电镀后的检查步骤首先,得先用通规测量内径,确保没有变形。

接着,拿出止规,慢慢地测试外径和深度,看看电镀的厚度合不合格。

螺纹检验规范

螺纹检验规范

螺纹检验规范一、目的:为了对产品螺纹的合格判定依据作出规定,规范产品螺纹的加工和检验控制,特制定本规范。

二、范围:适用于本公司铝制品内螺纹及圆铜制品外螺纹的加工和检验控制。

三、定义:全通:螺纹规能从工件螺纹的第一扣牙一直通到工件螺纹的最后一扣牙;顺通:螺纹规能全通,且用三个手指以正常力度转动一下,松开手指后螺纹规能自由旋转。

紧通:螺纹规能全通,但用三个手指以正常力度转动一下,松开手指后螺纹规不能自由旋转,螺纹规只有在手指持续用力的情况下才能转动,并且手感较紧。

较粗牙:米制螺纹螺距>1mm、英制/美制螺纹螺距代号数值<24的螺纹;较细牙:米制螺纹螺距<1mm、英制/美制螺纹螺距代号数值≧24的螺纹。

四、判定准则:螺纹合格与否的判定原则:4.1.1对于外螺纹,必须保证螺纹通止规合格,同时螺纹大径应在公差范围内;4.1.2对于内螺纹,必须保证螺纹通止规合格,同时螺纹小径应在公差范围内。

当产品外螺纹受电镀锌影响时,螺纹检验判定的通止规要求:4.2.1 产品外螺纹受电镀影响,对于米制、美制螺纹及英制圆柱螺纹,镀后规具用于镀前检验的判定法则,详见附录“米制、美制及英制圆柱螺纹通止规控制要求一览表”。

4.2.2对于米制、美制螺纹及英制圆柱螺纹,分别使用镀后规控制镀后螺纹、镀前规控制镀前螺纹的判定规则,类同产品不需电镀或者镀层对内螺纹无影响时用镀后规控制的判别,详见附录“米制、美制及英制圆柱螺纹通止规控制要求一览表”。

米制普通螺纹,加工公差和规具的选用参见下表:产品不需电镀或者电镀对内螺纹无影响时,螺纹检验判定的通止规要求4.3.1产品不需电镀,焊接对螺纹没有影响或不需焊接,但除油有影响时,用螺纹规检除油前后产品的经验法则,详见附录“米制、美制及英制圆柱螺纹通止规控制要求一览表”。

4.3.2产品不需电镀或者电镀对内螺纹无影响时,焊接除油对内、外螺纹有影响,用螺纹规检除油前后产品的经验法则,详见附录“米制、美制及英制圆柱螺纹通止规控制要求一览表”。

小直径内螺纹加工及电镀过程的尺寸控制

小直径内螺纹加工及电镀过程的尺寸控制

铝合金腔体类零件作为一种 通用的结构件,大量应用于微波 电子领域,为满足微波电子器件 的焊接和电性能要求,通常需要 对其进行化学镀或电镀的表面处 理,其常用的镀层厚度通常在8~ 10 nm,经过电镀后,铝合金零 件的M1.6, M2等小直径内螺纹 往往由于镀层的沉积导致尺寸变 小,致使螺钉无法装配,目前通 用方法是在镀层后使用丝锥对螺 纹孔进行回丝加工,回丝为手工 操作,效率很低且易造成丝锥断 裂,当螺纹孔数量较多时,还容 易漏回丝,造成产品质量问题。 因此,寻求高效且可靠的加工工 艺,同时保证加工效率和产品质 量极为重要。
(1)零件螺纹孔朝向对镀层 深度和厚度的影响。根据零件实 际情况,零件在电镀挂具上固定 后,其螺纹孔的朝向有上、下及 侧3种可能,从电镀要求的拴挂方 式考虑,多数应为侧向,少数可
图3拴挂方式示意
化学镀镰参数:空气搅拌 +阴极移动,28min,平面测厚 8.2 um。镀镰参数和镀镰后的螺 纹塞规检测结果如表4所示。
zKo 如图4所示,对剖开的零件
后,推算镀前镀后的内螺纹尺寸 如表3所示。
可见,选用P4级丝锥加工, 可以容纳一般微波件10 u m厚度 的镀层,使其镀前和镀后的中径 尺寸均在6H精度范围内,而理 论上其极限可容纳镀层厚度为 13 um,以下试验和测试均基于 P4级丝锥的加工。
能向上或向下。试验件釆用如图3 所示的拴挂方式。
4•试验结果和讨论
螺纹塞规:中径1.795 (T) ~ 1.810 (Z) o Ml.6-6H标准螺 纹塞规:中径1.373 (T) -1.458
(Z)。M2 —6H标准螺纹塞规: 中径 1.740 (T) -1.830 (Z)。 40 x显微镜、X射线荧光测厚仪。
2•理论分析
螺纹中径尺寸将增加大约4倍 镀层厚度,如图2所示。普通6g6H为间隙配合螺纹,当镀层厚度 /施加于内螺纹时,螺纹单侧增大

需电镀零件预留电镀余量一般规定

需电镀零件预留电镀余量一般规定

需电镀零件预留电镀余量一般规定编号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我公司需电镀零件除螺纹外的预留电镀余量的一般要求,作为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所有电镀零件,包括铝及铝合金零件、铜及铜合金零件、锌合金零件、钢铁基体零件、复合材料零件等。

(如有特殊情况,在机加工艺规程或相关技术文件中注明)。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所有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以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JB/Z594A 金属镀覆层和化学覆层选择原则与厚度系列3 预留余量原则3.1 一般原则:一般情况下,需表面处理零件加工时各尺寸预留余量=2×镀层厚度中限。

例:图纸规定零件表面处理Ap·Ni20,表示化学镀镍20~30μm,则预留余量为2×25μm=0.05mm。

3.2 公差圆整原则:考虑到量具制作及尺寸测量的便利性,按照四舍五入的原则预留实际余量。

除特殊要求外,公差精度一般控制到0.01mm。

但是如果图纸尺寸精度等级为0.001mm,则不对其镀层余量进行圆整。

例:钢基零件表面处理为Ep·Cu5Ni5b,表示含义为需电镀铜5~8μm,电镀亮镍5-8μm,则镀层厚度中限以13μm计算,预留镀层余量为2×13μm=26μm,一般情况下,按照四舍五入的原则,实际余量按照30μm即0.03mm预留。

3.3 公差压缩原则(对于图纸标注零件工艺编制、零件生产制造、零件镀前检验验收的标准。

公差△>0.06的尺寸有效)对于镀层厚度为8~30μm的零件,孔、槽尺寸的下限按预留原则所得余量上浮0.05mm,孔、槽尺寸的上限上浮0.025mm;轴、键尺寸的上限按照预留余量原则所得余量下浮0.05mm,轴、键尺寸的下限下浮0.025mm。

螺纹紧固件电镀层标准介绍

螺纹紧固件电镀层标准介绍

螺纹紧固件电镀层标准介绍紧固件一般都需要经过表面处理,紧固件表面处理的种类很多,一般常用的有电镀、氧化、磷化、非电解锌片涂层处理等。

但是,电镀紧固件在紧固件的实际使用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尤其在汽车、拖拉机、家电、仪器仪表、航天航空、通讯等行业和领域中使用更为广泛。

然而,对于螺纹紧固件来说,使用中不仅要求具有一定的防腐能力,而且,还必须保证螺纹的互换性,在这里也可称之为旋合性。

为了同时满足螺纹紧固件在使用中要求的“防腐”和“互换”双重使用性能,制定专门的电镀层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GB/T5267.1-2002[螺纹紧固件电镀层]标准是国家标准“紧固件表面处理”系列标准之一,该标准包括:GB/T5267.1-2002 [紧固件电镀层];GB/T5267.2-2002 [紧固件非电解锌片涂层] 两标准。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4042;1999 [螺纹紧固件电镀层]。

本标准代替GB/T5267-1985 [螺纹紧固件电镀层]标准。

一、GB/T5267.1-2002 [紧固件电镀层]标准介绍本标准规定了钢和钢合金电镀紧固件的尺寸要求、镀层厚度,并给出了高抗拉强度或硬化或表面淬硬紧固件消除氢脆的建议。

本标准适用于螺纹紧固件或其他紧固件电镀层,对于自攻螺钉、木螺钉、自钻自攻螺钉和自挤螺钉等可切削或碾压出与其相配的内螺纹的紧固件也是基本适用的。

本标准的规定也适用于非螺纹紧固件,如:垫圈和销等。

本标准与GB/T5267-198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调整了术语和定义内容;取消了电镀层的使用条件;增加了螺距P=0.2~0.3mm的镀层厚度上偏差值的规定,并调整部分其他螺距的镀层上偏差值的规定;取消了旧标准有关镀层厚度验收检查的规定,采用GB/T90.1的规定;调整并补充有关去除氢脆的资料;取消局部厚度的测量方法;增加螺纹零件电镀层的代码标记制度;调整对“可容纳的金属镀层厚度的指导程序;增加镀层标记示例。

本标准的附录D“批平均镀层厚度的测量方法”和附录E“螺纹零件电镀层A类代号标记方法”两附录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去除氢脆措施”、附录B“金属镀层盐雾腐蚀的防护性能”、附录C“可容纳的金属镀层厚度的指导程序”、附录F“镀层标记示例”、及附录G“螺钉和螺母的表面积”为资料性附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螺纹电镀前尺寸精度的控制
曾志彬
(福建龙溪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漳州363000) 摘要:螺纹作为最重要的机械紧固件,其表面大多采用电镀层来进行防腐和装饰,而镀锌是最为普遍的电镀方式,控制好螺纹电镀前的尺寸是镀后尺寸合格的根本保证,也是许多螺纹加工企业的一大难题。

本文就多年来螺纹产品电镀前尺寸精度控制的方法加以归纳和总结。

关键词:螺纹;电镀;尺寸精度;控制
中图分类号:TG 501.2 文献标志码:A
许多杆端关节轴承产品都带有螺纹结构,其表面大都采用电镀层来进行防腐和装饰,如何保证电镀后螺纹尺寸合格是生产过程中的难题。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在螺纹电镀尺寸控制方面掌握了一些经验,在此加以归纳和总结。

1·电镀层对螺纹几何参数的影响
假设镀层厚度在螺纹上是均匀分布的,则镀层对螺纹中径尺寸产生的影响如图1所示.
图1镀层对螺纹中径尺寸产生的影响
(外螺纹,以常用牙形角60°为例),其中:d为电镀前螺纹中径;d1为电镀后螺纹中径;t为电镀层厚度;Δd为电镀后螺纹中径单边增量。

按几何关系:
则电镀后螺纹中径总的增量为:
d1-d=2Δd=4t
也就是说螺纹中径的增大量是镀层厚度的4倍。

同样道理,内螺纹电镀后,其中径减少量也是镀层厚度的4倍。

实际上,电镀过程中由于零件的突出部位容易发生电力线过度集中,即产生所谓的"尖端效应",在齿尖部位容易镀得厚些,如图2所示。

因此在制定电镀工艺时必须加以考虑。

2·螺纹电镀前尺寸的控制
为了使螺纹零件电镀后的尺寸合格,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1)在耐腐蚀性能允许的条件下适当地减小镀层厚度,可以减少镀层厚度对配合尺寸的影响。

2)在零件性能允许的条件下,采用酸洗和化学抛光等工艺,事
先对零件进行处理,预留零件需要电镀的厚度,以保证电镀后零件
尺寸在图样要求范围内。

3)在零件机械加工过程中预留足够的镀层厚度尺寸。

4)选用耐腐蚀性更好的基体材料以减薄镀层厚度,或选用高耐蚀性镀层(在较低镀层厚度的情况下可达到同样的防护性能)来保
证零件尺寸精度。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2种较为常用的方法使零件表面预留出接近于镀层的尺寸余量,即化学尺寸抛光和机械加工过程中预留足够的镀层厚度尺寸,以下加以详细说明。

2.1 化学尺寸抛光
化学尺寸抛光就是使金属制品在特定的溶液中通过有规则的溶解以达到规定尺寸的一种加工方法。

在化学抛光过程中,螺纹齿尖部位的溶解速度大于螺纹斜面和齿根部位的溶解速度,与电镀后齿尖部位镀层分布较厚相补偿,有利于修正电镀后齿尖几何形状。

化学抛光能使粗糙的表面得到整平,有利于提高镀层的平滑度、降低孔隙率、提高耐蚀性[1];化学抛光还可以起到除锈作用。

化学尺寸抛光操作比较简单,生产效率高,可以和电镀作业连为一体,只需在原有设备中增加一个化学抛光槽和清洗槽即可。

建议使用下列配方的抛光液[1]:
磷酸60%(体积分数)
硫酸30%(体积分数)
硝酸10%(体积分数)
铬酸5~10 g/L
温度120~140℃
一般溶解速度为5μ/min,生产中可根据零件需镀覆的厚度来计算溶解时间,并通过生产试验加以验证总结,可以有效控制螺纹的电镀质量。

2.2 机械加工过程中预留足够的镀层厚度尺寸
解决有配合要求的零件镀后尺寸配合问题必须与产品设计和工艺部门一道协商零件镀前工艺尺寸,事先预留镀层厚度及其镀覆尺寸偏差。

应特别注意的是,在预留厚度的同时还应考虑因零件形状不同而引起的镀层厚度不均匀性的问题。

因镀层厚度和均匀性控制不好引起公差配合问题的部件,其中最普遍的是螺纹零件和紧固件等。

当螺纹零件进行电镀时,如前所述,其螺纹的牙尖和谷底的镀层厚度是不一样的。

因此螺纹经电镀后出现配合障碍主要原因是镀层厚度不均造成的牙型角变形,其次才是镀层厚度增厚的问题。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是将以上2种方法结合起来,必须掌握一套有效的操作规程,以保证螺纹的电镀质量。

3·镀层厚度规定
普通螺纹可容纳的镀层厚度取决于螺距和螺纹公差带的位置。

1)最大镀层厚度可在GB/T5267-85《螺纹紧固件电镀层》[2]
表格中选取。

2)电镀层的最小厚度:电镀层必须达到一定厚度才有应用价值,具体可根据国家的盐雾试验标准GB/T10125《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来加以衡量,一般控制在3~5μm,可依据GB/T5267-85《螺纹紧固件电镀层》中的表格按螺距和公差带位置具体确定。

4·实际精度控制
1)内螺纹紧固件
对于内螺纹来说,一般常用的等级精度为H级,通常情况下,电镀时由于内螺纹的屏蔽作用,螺纹部分的镀层厚度相比较薄,如果
在内螺纹的实际轮廓不是最大实体牙型的情况下,H级公差可以容
纳一部分镀层厚度,也就是说镀后内螺纹的实际轮廓不超过H级公差的最大实体牙型就不会影响其旋合性。

所以H级公差可以满足一般行业的要求,也就是说标准紧固件表面需要电镀时,镀前用H级塞规,镀后还用H级塞规检查。

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内螺纹紧固件,由于受到加工方法和检测方法的限制,一般采用高一等级的塞规来检测和控制螺纹电镀前的尺
寸精度,同时控制镀层厚度,避免因镀层过厚而影响到尺寸精度。

2)外螺纹紧固件
外螺纹成形的方法较多,如搓丝、滚丝、铰丝和车削等,螺纹尺寸和加工公差比较容易控制
考虑到电镀层对螺纹几何参数的影响,电镀前尺寸控制准则如下[1]:
最大中径=d2max-4×最大镀层厚度
最小中径=d2min-4×最小镀层厚度
最大大径=dmax-2×最大镀层厚度
最小大径=dmin-2×最小镀层厚度
螺纹小径=d1-2×最大镀层厚度
式中,d为螺纹大径;d1为螺纹小径;d2为螺纹中径。

例如:M10×1.5-6g,镀层厚度0.005~0.015mm,则其镀前尺寸计算如下:
最大中径=8.994-4×0.015=8.934
最小中径=8.862-4×0.005=8.842
最大大径=9.968-2×0.015=9.908
最小大径=9.732-2×0.005=9.712
螺纹小径=8.344-2×0.015=8.824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使
问题简化,便于生产和检验控制,一般可采用只控制螺纹中径的方法。

5·结语
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合理地遵循电镀前尺寸的控制方法和准则可较好地控制螺纹电镀后的质量,特别是细牙螺纹和一些较难电镀的螺纹都可以得到有效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刘文.解决镀层螺纹公差配合的途径[J].机械设计与制
造,1984(2):37-39.
[2] GB/T 5267-1985.螺纹紧固件电镀层.
作者简介:曾志彬(1968-),男,工程师,主要从事轴承产品研发方面的工作。

注:本网站PDF文章需安装PDF阅读器才能查看,如不能正常浏览全文,请确定是否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