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楷书笔画的书写法则
楷书基本笔画书写规律+颜体楷书笔法

楷书基本笔画书写规律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
要想写好字,首先就要写好笔画。
就象盖房子要讲究材料的质量一样,偷工 减料盖起来的房子必然是 豆腐渣”工程,写字的道理也是如此,那种不认真练习笔画就直接写字的学法是 不符合毛笔楷书学习规律的。
王羲之说:“•…一点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一画失节,如壮士之折一肱。
充分说明了笔画质量与字的整体美的关系。
汉字的基本笔画共有四十余个,可分为点(斜点、竖点、左点、撇点、提点)、线(长横、短横、左尖横、 悬针竖、垂露竖、短竖、长斜撇、短斜撇、短平撇、竖弯撇、竖撇、斜捺、平捺、反捺、提)、折(横折、 竖折、撇折)、钩(横钩、竖提、竖钩、斜钩、卧钩、竖弯钩、竖左弯钩)及复合笔画(共10个,名字略)五大类,每一类笔画的写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规律掌握起来并不难,以下就是我在学习和教学毛笔 楷书过程中总结的规律。
一、起笔规律:点、带、转适用于一拓直下起笔法,之所以教这种写法是方便学生以后学习行书(见图 对图双击查看)a 3 T 攬的起笔步骤图示点:任何笔画都由点起。
笔杆垂直,以斜势( 45°)(缺省为这个角度,具体到不同风格楷体可作相应调整)下笔由轻到重写出前尖后圆的杏仁点。
要求下笔要轻,角度要斜,根据笔画的粗细写出点的长短,不可一 味拉长以免给下一步带来麻烦。
带:是为了写出起笔轮廓,也便于转笔。
以横为例,杏仁点写完后,毛笔按笔画运笔方向(横向右、竖向 下、撇向左下、捺向右下、提向右上)侧锋带笔形成平形四边形块面,这样做既写出了起笔的轮廓,又便 于笔锋在其中不露痕迹地换向,保证下一步的中锋运笔。
注意:带时毛笔不要提起, 把点的头和尾盖住(以看不见点的头尾为准),写出三条直边两个方角。
转:是为了调整笔锋指向以达到中锋运笔要求。
平形四边形块面形成后,笔锋不须提起,接着就是靠大拇 指和食指逆时针转动笔杆(横、提为逆时针转动,竖、撇为顺时针转动,捺因为下笔方向同点一致,故不 须转动),带动笔锋作逆时针调锋,使原来的笔锋指向由向左前变成向左,这时向右运笔才是横的中锋行 笔。
书法-毛笔字学习教程-楷书(1)

楷书技巧、字帖、视频三合一教材导航目录请点击标题进入1、楷书入门1—-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2、楷书入门2—-笔法理论 (续2) (续3)3、楷书入门3——笔画起、行笔规律(附示范视频)4、楷书入门4—-笔画收笔规律(附示范视频、字帖)5、楷书入门5——笔画折和钩的书写规律(附示范视频、字帖)6、楷书入门6 点的书写规律(附示范视频)7、楷书入门7 难写笔画的技巧点拨1(附示范视频)8、楷书入门7 难写笔画的技巧点拨2(附示范视频)9、楷书入门8 组合点的用法及写法(附示范视频)10、楷书入门9 楷书笔画接笔规律(附示范视频)11、楷书入门10 粗细平衡规律(附字帖、示范视频)12、楷书入门11 重画变异规律(附字帖、示范视频)13、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1——长横(附字帖、示范视频)14、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2——悬针竖(附字帖)15、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1(附示范视频)16、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2(附示范视频)17、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3(附示范视频)18、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4(附示范视频)19、楷书入门13 主笔优先规律4—斜钩(附示范视频)唐代是楷书的成熟时期,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三位楷书大家,他们的字法度完备,是中国书法史上光辉典范,初学毛笔楷书,多从唐楷入手。
因为颜体笔画肥厚,初者特别是小学生因手法不稳,动作幅度粗重,写瘦劲的线条比较难入手,所以选择颜体入门,比较实在。
为了使鉴赏力较低的中小学生对范本容易理解和把握,选择墨本字帖来训练是大有好处的。
因为颜真卿楷书成熟时期的墨本作品在字的数量上稍为少些,这里选择《谭延闿临颜真卿大字麻姑仙坛记》里的墨本字作为范本来讲解和让中小学生临摹。
谭延(1880-1930),民国时期,在朝的显贵许多能写一手好字,但最著名的莫过于谭延闿、于右任二家.1912年加入国民党.1922年后追随孙中山,历任大元帅府内政部部长、秘书长。
超实用钢笔楷书笔画书写要领

钢笔楷书笔画书写要领一、楷书是汉字的主要书体。
楷,是楷模,就是标准字体。
钢笔楷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讲究用笔:钢笔楷书的笔画有提顿、藏露、方圆、快慢等用笔方法。
2、笔画分明:既起收有序、笔笔分明、坚实有力,又停而不断、直而不僵、弯而不弱、流畅自然3、结构方整钢笔楷书在结构上强调笔画和部首均衡分布、重心平稳、比例适当、字形端正、合乎规范。
字与字排列在一起时要大小匀称、行款整齐。
练习楷书,应从笔画和结构两方面下功夫。
练习笔画,主要解决用笔方法问题,目的是生产合格的“零件”;练习结构,主要是解决笔画和部首之间的组合方式问题,目的是学会结构方法,掌握结构规律,从而达到将字写端正、整齐、美观的要求二、汉字笔画特点:1、直与弧。
一般横、竖为直;撇、捺、钩为弧。
书写时,做到直如线,弧如弓,直而不僵、弧而不弱。
弯与折。
一般带有弯的笔画,如竖弯、竖弯钩的弯处为弯;折画的折处为折。
书写时,弯处要圆转,用提笔;折处要折中带圆,用顿笔。
做到弯而不软,折而无死角。
2、长与短。
这是笔画之间相比较而言的,是由于字的结构需要决定的。
如长横相对短横为长,短横相对长横为短;长竖相对短竖为长,短竖相对长竖为短;长撇与短撇也是同理。
等等。
粗与纫。
这也是笔画之间相比较而言的,是因笔尖用力大小不同而形成的。
如横、竖下笔和收笔较重,线条粗;行笔较轻,线条较细,带有尖状的笔画,如撇、钩、捺、提画的下笔和行笔较重,线条较租;收笔时(捺画的下笔处)用提笔,线条细、出尖3、斜与正。
这是指汉字笔画形态的可变性。
同一种笔画在不同结构类型的字中形态会发生一些变化,以求得结构的平稳。
比如撇画,在“人”字中写成斜撇,而在“月”字中就要写成竖撇;横画在“上”字中要平,而在“七”字中就要写成左低右高的斜横。
这样“七”字的笔画才均匀,重心才平稳三、书写要领:学习楷书,首先要从练习笔画开始,笔画书写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字的结构效果。
笔画好比零件,结构好比装配,笔画写得笔笔过硬,装配成字,就容易做到个个合格。
楷书基本笔画书写规律

楷书基本笔画书写规律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
要想写好字,首先就要写好笔画。
就象盖房子要讲究材料的质量一样,偷工减料盖起来的房子必然是“豆腐渣”工程,写字的道理也是如此,那种不认真练习笔画就直接写字的学法是不符合毛笔楷书学习规律的。
王羲之说:“……一点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一画失节,如壮士之折一肱。
”充分说明了笔画质量与字的整体美的关系。
汉字的基本笔画共有四十余个,可分为点(斜点、竖点、左点、撇点、提点)、线(长横、短横、左尖横、悬针竖、垂露竖、短竖、长斜撇、短斜撇、短平撇、竖弯撇、竖撇、斜捺、平捺、反捺、提)、折(横折、竖折、撇折)、钩(横钩、竖提、竖钩、斜钩、卧钩、竖弯钩、竖左弯钩)及复合笔画(共10个,名字略)五大类,每一类笔画的写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规律掌握起来并不难,以下就是我在学习和教学毛笔楷书过程中总结的规律。
一、起笔规律:点、带、转适用于一拓直下起笔法,之所以教这种写法是方便学生以后学习行书(见图3 —1)。
(如看不见全图,可对图双击查看)点:任何笔画都由点起。
笔杆垂直,以斜势(45°)(缺省为这个角度,具体到不同风格楷体可作相应调整)下笔由轻到重写出前尖后圆的杏仁点。
要求下笔要轻,角度要斜,根据笔画的粗细写出点的长短,不可一味拉长以免给下一步带来麻烦。
带:是为了写出起笔轮廓,也便于转笔。
以横为例,杏仁点写完后,毛笔按笔画运笔方向(横向右、竖向下、撇向左下、捺向右下、提向右上)侧锋带笔形成平形四边形块面,这样做既写出了起笔的轮廓,又便于笔锋在其中不露痕迹地换向,保证下一步的中锋运笔。
注意:带时毛笔不要提起,把点的头和尾盖住(以看不见点的头尾为准),写出三条直边两个方角。
转:是为了调整笔锋指向以达到中锋运笔要求。
平形四边形块面形成后,笔锋不须提起,接着就是靠大拇指和食指逆时针转动笔杆(横、提为逆时针转动,竖、撇为顺时针转动,捺因为下笔方向同点一致,故不须转动),带动笔锋作逆时针调锋,使原来的笔锋指向由向左前变成向左,这时向右运笔才是横的中锋行笔。
钢笔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一)横竖撇捺

钢笔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一)横竖撇捺钢笔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一)横竖撇捺下面具体介绍各种笔画的写法(一)横横画要写平稳,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横不平,则字不稳。
横有长、短之长横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向右较轻,收笔略向右按一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势的形态。
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使笔画变重些,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
所以,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是要求看卜去平稳的意思。
如同:短横的写法是,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行笔大约写到长横的一半时停笔即收。
笔画稍向右上仰。
如图:(二)竖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
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
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
如图:悬针竖的写法同垂露,只是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
见下图短竖,写法同垂露竖,只是笔画较短,短竖要写得短粗有力。
见下图(三)撇撇画在一个字中很有装饰性,如能写得自然舒展,会增加字的美感,有时还与按画相对称起着平衡和稳定重心的作用。
撇有斜撇、竖撇、短撇之分。
斜撇的写法是,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左下行笔,收笔时出尖。
如图: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尖。
如图:短撇,写法同斜撇,只是笔画较短。
短撇在字头出现时,笔画形态较平,如“干、反、禾、后丢”等字;短撇在字的左上部位出现时,笔画形态较斜,如“生、禾、失、朱”等字。
如图:(四)捺捺画粗细分明,书写难度较大。
捺有斜捺和平捺之分。
斜捺,下笔较轻(轻落笔),向右下由轻到重行笔,行至捺脚处重按笔,然后向右水平方向由重到轻提笔拖出,收笔要出尖。
如图:平捺,写法同斜捺,但下笔时先要写一小短横,然后再向有下(略平一些)方向行笔。
硬笔楷书36种基本笔画

硬笔楷书36种基本笔画硬笔楷书是由36种基本笔画组成的,这36种基本笔画是学习硬笔楷书的基石,掌握了这些基本笔画,就能够轻松书写出漂亮的硬笔楷书作品。
下面我们就来逐一介绍这36种基本笔画。
一、横横是指笔画由左向右横向书写的一种基本笔画。
横有长短、粗细之分,要书写得端正,长度一致。
横用笔时要求用力均匀,不可有虚浮。
二、竖竖是指笔画由上向下垂直书写的一种基本笔画。
竖的长度有长短之分,要书写得端正,笔画直通,不可有弯曲。
三、撇撇是指笔画由左上向右下斜写的一种基本笔画。
撇有长短、粗细之分,要书写得端正,不可有断裂。
四、捺捺是指笔画由左下向右上斜写的一种基本笔画。
捺的长度有长短、粗细之分,要书写得端正,不可有断裂。
五、点点是指笔画由笔尖直接按照纸面的一种基本笔画。
点的大小有粗细之分,要书写得端正,笔画圆滑,不可有断裂。
六、撇捺撇捺是指字画中同时包含撇和捺两个笔画的一种基本笔画。
撇捺要书写得端正,撇顺捺一,不可有断裂。
七、捺撇捺撇是指字画中同时包含捺和撇两个笔画的一种基本笔画。
捺撇要书写得端正,捺顺撇一,不可有断裂。
八、撇钩撇钩是指字画中同时包含撇和钩两个笔画的一种基本笔画。
撇钩要书写得端正,撇顺钩一,不可有断裂。
九、竖钩竖钩是指字画中同时包含竖和钩两个笔画的一种基本笔画。
竖钩要书写得端正,竖直钩一,不可有断裂。
十、横折横折是指字画中同时包含横和折两个笔画的一种基本笔画。
横折要书写得端正,横直折一,不可有断裂。
十一、横折折撇横折折撇是指字画中同时包含横、折和折撇三个笔画的一种基本笔画。
横折折撇要书写得端正,横直折顺折丫一,不可有断裂。
十二、横折折捺横折折捺是指字画中同时包含横、折和折捺三个笔画的一种基本笔画。
横折折捺要书写得端正,横直折顺折一,不可有断裂。
十三、横折提横折提是指字画中同时包含横和折提两个笔画的一种基本笔画。
横折提要书写得端正,横直折提一,不可有断裂。
十四、横折钩横折钩是指字画中同时包含横、折和钩三个笔画的一种基本笔画。
楷书字体结构分析与书写笔顺规则

楷书字体结构分析与书写笔顺规则1、横平竖直我们平时所讲的“横平”,指的是横画平稳,并非水平之意。
横向右上斜5-10度,在书法上叫“取斜势”。
“竖直”指的是竖画挺劲,也并非垂直之意。
根据字形可斜、可正、可曲、可直。
如下图:2、上紧下松字形上部笔画较紧凑,下部较疏朗。
如下图:3、上开下合口字,或带扁形口的字,如山字底、草字头等,都应上稍宽而放,下稍窄而收。
如下图:4、上收下放字下部有撇、捺及长横等伸展笔画时,上部结构单位应收紧;下部应左右伸展以托上,称作“地载”。
如下图:5、上放下收字上部有伸展笔画时,下部结构单位应收紧;上部左右舒展,以盖下,称作“天覆”。
6、伸左让右为让右,字左旁的横画被竖画分割为两段者,左长右短。
7、左细右粗字中多条竖画排列时,左竖较细,右竖较粗。
8、左短右长凡有长口框的部分,左竖短而佃,右竖长而粗。
9、左断右连口框或两纵向笔画之间的小横,一般连左竖,而不连右竖。
如果有中竖穿过小横时,通常小横在左右两竖间悬空。
10、左小上提左右结构中,当左小右大时,左小者宜在右大者中间稍偏上。
11、右小下落左右结构中,当右小左大时,右小者宜居左大者中间稍偏下。
12、左窄右宽左耳狭窄且稍短以让右;右耳稍宽且悬针竖长以配左。
13、左垂右悬字中有多条竖画时,左边竖不能写成悬针。
14、左顾右盼注意左右各结构单位及小笔画的形态,使之生动,联系密切。
15、左右对称以中竖为准,左右笔画长短、高低、宽窄协调,以求均衡。
16、左下、左上包围,内部稍偏右左上包围或左下包围时,内部结构宜稍偏右书写,使整字重心居格中。
17、右上包围,内部稍偏左右上包围,内部结构单位宜稍偏左书写,使整字重心居格中。
18、撇低捺高撇尖与捺尾的连线为一斜线(另左右两点写不法与其相同),这也与取斜势有关。
19、空档均匀有多横或多竖排列时,尽量使上下或左右各个空档均匀。
20、钩对中心弯钩和横折斜钩,其钩尖的顿笔位置对准或接近本结构单位或本字中心线为佳。
楷书笔画的写法和运笔要领

楷书笔画的写法和运笔要领楷书是现在很受欢迎的书法,那么你知道楷书笔画的一些知识吗?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楷书笔画的写法和运笔要领,来欣赏一下吧。
楷书笔画的写法和运笔要领1.横:横在永字八法中叫“勒”,勒是力度的一种形象描写。
行笔时,主要运用大拇指和食指、中指向右“勒笔”行笔中笔杆左倾。
横画包括:露锋起笔横和藏锋起笔横两种。
(1)露锋起笔横:笔锋顺势向右下入纸轻顿笔,迅速微提笔锋调顺成向右行趋势的感觉,同时再次顿笔,此次顿笔可比第一次力度稍重一点,之后,向右中锋缓行笔,行笔方向向右上微高一点行笔,最后,用笔锋向右下轻顿笔,然后再用笔锋向左上回锋至横画中心即可。
(2)藏锋起笔:欲左先右,笔锋逆势向右入纸,随即向右下以笔锋轻顿笔,然后微提笔锋调整成有右行趋势感觉的笔锋,再次在原处顿笔,力度可比第一次稍重,之后向右缓行笔,收笔方法与露锋起笔横相同。
熟练以后,藏锋起笔,有时可以处理成“意藏”,即笔锋在落纸同时较快速度的有欲左先右回旋笔锋之意。
露锋和藏锋只是在起笔上不同,中间行笔和收笔方法是相同的。
以上是横画的基本运笔方法,在实际创作时,要根据字形结构,灵活多变,比如:长短变化、粗细变化、水平角度、取势、起笔收笔的轻重变化等,有时也可引入篆、隶体的运笔方法以求多变。
关于变化性处理,是建立在基本写法熟练之后,灵活掌握的。
2. 竖:竖在永字八法中称“努”,主要用食指、中指,向下勾笔,大拇指同时慢慢向外弯曲而不可僵直。
竖有两种写法,一是垂露竖,二是悬针竖。
二者是起笔相同,而收笔不同。
(1) 垂露竖:笔锋向右上逆势着纸,顺即向右下轻顿笔,然后提笔回锋锋不离纸面,使笔锋在提笔时自然聚拢,有调顺笔锋之意,接着第二次顿笔,此次顿笔较之第一次顿笔稍重,然后顺势下行运笔,在下行中慢慢调成中锋,缓慢沉着行笔,注意力放于笔锋上,到收笔处时,很快略向右上提笔,然后顺即向右下顿笔后回锋向上自然收笔至竖画中。
(2) 悬针竖:悬针竖的起笔和行笔与垂露竖笔法相同,只是在快到收笔时保持中锋行笔、笔锋下按力度微微加重,然后再慢慢提锋收笔,收笔时笔锋不乱,速度不可突然变快,要随笔锋自然聚拢,最后出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横画
横画是汉字笔画中应用最多的笔画,在字中起着横梁的作用。
有平横、仰横、覆横、左尖横、右尖横等多种。
基本形态为:起头斜方,腰身挺直而中段稍细,尾部斜圆。
写横画时,按“欲左先右”的法则,先自右向左逆锋入笔,逆锋起笔的动作可笔不触纸以虚人,亦可笔锋轻轻着纸以实入。
逆锋人笔后即以“横画竖落笔”,笔锋斜向右下顿笔铺毫,稍驻即挫笔,调正笔锋后以中锋提笔右行,至画末稍驻笔后向上轻提再向右下顿笔,使尾部斜圆或上方下圆后,停笔回锋急收。
横画的书写行笔宜稍快,慢则滞涩无气势。
横画的三个基本形态:
(三)竖画
竖画根据收笔处形状的不同,分为“垂露”、“悬针”两大类。
收笔处如露珠欲滴还留状的圆尾竖是“垂露竖”,形如衣针倒悬上粗下尖者为“悬针竖”。
这两大类中还可分为左弧竖、右弧竖、悬胆竖等多种形态。
竖画的书写,应挺拔粗壮,不能写得过于轻快、僵硬。
“垂露竖”的书写要领有二点:其一,逆锋人笔,笔锋略斜向右下按笔,稍作停驻便调正笔锋取弩势下行,至末端稍提即偏向右下顿笔,然后向左上回锋收笔;其二,行笔至竖画末端,轻提笔锋后顺势偏向左下顿笔,然后向右上回锋收笔。
“悬针竖”的书写,逆人藏头【】,然后转笔向下取弩势直行,至下端将收笔之处顺势缓行空抢收笔,一般用于字的末画。
(四)撇画
撇是从右上向左下伸展的笔画。
书写法则是:逆势起笔,即向右上藏锋下笔,再取侧势先向右下顿笔,然后挫笔换锋后转取弧势向左下力行,至末端轻快出锋掠出,锋离纸后悬空作暗收动作。
书写撇画要尽量提腕书写,向左撇出时手腕随笔一起活动,否则运笔就不灵活。
同时,要根据撇的长短来把握出锋的时机。
出锋不能过早或过晚,过早则写出的撇画头重尾轻,过晚则又会使撇尾拖沓、体势下沉。
也不能甩笔出锋,以免撇尾漂浮无力。
出锋时要轻快舒展,又要力送笔尖。
撇画须姿态舒展、坚实劲健。
撇头要昂扬有精神,撇身须有适当弧度,撇尾应有上扬照应之势。
撇画有多种写法,如平撇(也称短撇)、斜撇、竖撇等。
(五)捺画
捺画书写时须逆势向左下入笔,转笔向右上平出写捺“颈”,然后顺势向右下行笔,缓行渐重,到捺脚处略为停驻,稍重顿笔,铺足锋毫后渐行渐提,畅快捺出,回锋暗收,使力量送到锋端。
写捺起笔宜快,中部宜缓,出捺不急不徐。
“头”要圆,“颈”要细而微曲,捺身须丰圆劲挺,捺脚宜宽厚苍劲,捺尖要劲利平出。
整个捺画须有起有伏,一波三折,体势开张,不可一扫而过,僵硬呆板。
捺画的形态有斜捺、平捺、直反捺、曲反捺等。
(六)钩画
钩是附在其他笔画尾部而形成的笔画。
钩画要写得饱满、出钩爽利,顿笔出锋时须锋随力聚、快踢疾收、坚实有力。
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钩画的形态不一。
(七)提画
提是由左下斜向右上写出的笔画。
左下逆锋人笔,顺势向下侧势顿笔,略轻提笔,挫锋后换中锋斜向右上提笔力行,至尾端迅速有力挑出,尖锐有力。
写挑画时须取仰势,头要昂,腹要平挺,背要丰润,尾须呈扬势,使其雄头强尾。
(八)折画
折画分为横折和竖折两种。
先横后竖的称为横折,先竖后横的称为竖折。
折的写法有方折和圆折之分。
如写横折,写横到转折处稍作停驻即将笔轻轻向上提起,然后折笔斜下顿笔,挫笔换锋后取“背势”方折而下,方折转折处有棱角而骨力外露。
折笔写横至转折处提笔转锋换笔,取“向势”向下行笔,即为圆折,圆折转折处不露棱角,外柔内刚。
方折的书写须顿挫成方、刚劲洒脱,有如刀凿;圆折的书写,要提笔圆转、引筋人骨,使其苍劲丰满,如力折金钗,折而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