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样员培训试题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2023医院核酸采样人员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2023医院核酸采样人员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2023医院核酸采样人员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1.消毒污染的采样台外表、可重复使用的护目镜或防护面屏需使用:〔〕 [单项选择题]A. 50mg/L含氯消毒剂B. 100mg/L含氯消毒剂C. 500mg/L含氯消毒剂D. 1000mg/L含氯消毒剂(正确答案)2.标本洒落造成污染,立即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去除〔〕[单项选择题]A.100mg/LB.1000mg/LC.2000mg/LD.5500mg/L(正确答案)3. 采样人员需戴〔〕 [单项选择题]A. PE手套B. 一层PE手套和一层乳胶手套C. 单层乳胶手套D. 双层乳胶手套(正确答案)4. 一次性采样用品开启后,采样前如触碰到采样人员防护服或周围物品应〔〕[单项选择题]A.继续使用B.消毒处理后再使用C.按医疗废物处理,制止继续用于采样(正确答案)D.丢弃在生活垃圾袋中5.防护口罩佩戴时需进展的检查是〔〕 [单项选择题]A.防水性检查B.材质检查C.气密性检查(正确答案)D.接口完好性检查6.采集口咽拭子部位〔〕 [单项选择题]A.舌根、牙根部B.悬雍垂部C.两侧颊部D.两侧咽扁桃体、咽后壁(正确答案)7.采集核酸标本后须用〔〕立即灭活试管及密封袋外表[单项选择题]A. 75%乙醇(正确答案)B.500mg/L含氯消毒液C.3%过氧化氢D.碘伏8.鼻拭子采集时,单侧鼻腔至少旋转〔〕 [单项选择题]A. 4圈B. 1圈(正确答案)C. 2圈D. 3圈9. 样本转运箱封闭前,须使用含氯消毒液消毒容器外表的有效氯浓度是〔〕[单项选择题]A.500mg/LB.1000mg/LC.2000mg/L(正确答案)D.3000mg/L10. 核酸采样过程中发现手套被污染时应〔〕 [单项选择题]A. 无需更换B. 用手消毒液消毒继续使用C. 加套一层手套D. 及时更换外层乳胶手套(正确答案)。

核酸检测采样辅助人员培训理论考试题目及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核酸检测采样辅助人员培训理论考试题目及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核酸检测采样辅助人员培训理论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1. 咽拭子采集部位的关键点是什么?() [单选题] *A.咽拭子:两侧咽扁桃体和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30秒。

B.咽拭子:两侧咽扁桃体稍微用力来回转动擦拭,然后在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30秒。

C.咽拭子:两侧咽扁桃体稍微用力来回擦拭至少3次,然后再在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3次。

(正确答案)D.咽拭子:两侧咽扁桃体来回转动擦拭,然后再在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2次。

2. 摘口罩,需要以下哪几步?() [单选题] *A.从脑后先摘口罩的上方系带,再摘下方系带,全程不能碰触口罩前面。

B.从脑后先摘口罩的下方系带,再摘上方系带,全程不能碰触口罩前面。

(正确答案)C.从口罩的下方摘下口罩,全程不能碰触口罩前面。

D.同时拿住两根系带摘下口罩,全程不能碰触口罩前面。

3. 感染性废物应用()包装封口并标明感染名称? [单选题] *A. 双层红色垃圾袋B. 单层红色垃圾袋C. 单层黄色垃圾袋D. 双层黄色垃圾袋(正确答案)4. 在脱卸个人防护装备的过程中,每一步完成后均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单选题] *A. 手卫生(正确答案)B. 更换手套C. 更换口罩D. 没有必须执行的操作5. 在脱连体防护服时,需要注意什么?() [单选题] *A. 无所谓,只要把连体防护服脱下来就可以。

B.全程确保连体防护服的污染面,不能碰触内层衣物,脱的过程要缓慢轻柔。

(正确答案)C. 脱的过程中,速度一定要快,不能拖沓。

D. 根据个人脱防护服习惯,没有特殊要求。

二、是非题:(每题5分)1. 采样人员应遵从流程管理,可穿戴防护用品离开工作区域。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每天运送结束后,对运送工具进行清洁和消毒,含氯消毒液浓度为1000mg/L;运送工具被感染性医疗废物污染时,应当及时消毒处理。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3.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医用外科口罩(除房间内)、保持社交距离、注意手卫生等个人健康防护工作,非外出工作期间不离开房间,不聚餐和聚集活动。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培训内容和技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培训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培训内容和技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培训
针对高血压患者,健康生活方式指导 员提供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指 导,强调低盐、低脂、适量运动的健 康生活方式,定期随访,评估患者情 况,及时调整指导方案。
成功案例三:心理健康干预在社区的应用
总结词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成功缓 解社区居民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提高生活质量。
VS
详细描述
知识和技能。
多元化服务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将提供更多元 化的服务,包括个性化健康管理、 营养指导、运动建议等,以满足不 同人群的需求。
科技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健康生活方式指 导员将更多地运用科技手段进行远 程指导、数据分析等,提高工作效 率和准确性。
提高指导效果的方法与策略
强化沟通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需要具备良 好的沟通技巧,能够有效地与被 指导者进行交流,提高指导效果
详细描述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针对肥胖儿童制定个性化的饮食和运动 方案,定期监测体重变化,及时调整方案,同时关注孩子的 心理状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运动,增强自信心。
成功案例二: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变
总结词
通过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成功帮助高 血压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稳定血 压,减少并发症风险。
详细描述
提高公众健康意识
通过宣传和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 和自我保健能力。
促进社会共同参与
引导更多人关注和参与健康事业,形成全社会共 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运动与锻炼指导
总结词
具备运动生理学知识,熟悉不同运动 形式的特点和效果,以及运动强度和 频率的合理安排。
详细描述
掌握运动前的风险评估和个体化运动 计划的制定,能够指导个体进行安全 有效的锻炼,并针对不同健康需求提 供运动建议。

核酸采样人员培训考核试卷(2022

核酸采样人员培训考核试卷(2022

核酸采样人员培训考核试卷(2022核酸采样是当前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之一。

为了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需要对采样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以下是2022年3月11日的核酸采样人员培训考核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口咽拭子采集的正确部位是:A。

双侧咽扁桃体及咽后壁(正确答案)B。

舌头、悬垂体、口腔黏膜C。

舌根、咽扁桃体、咽后壁2.采集咽拭子时,在每个采集部位至少擦拭几次?A。

2次B。

3次(正确答案)C。

4次D。

5次3.口咽拭子采集时使用拭子擦拭持续时间为:A。

5-10秒B。

10-15秒(正确答案)C。

15-20秒D。

20-30秒4.核酸标本采集后室温放置不超过:A。

2小时B。

3小时C。

4小时(正确答案)D。

6小时5.在核酸检测前()小时尽量避免进食,采样前()XXX 不应吸烟、喝酒和咀嚼口香糖A。

1小时,30minB。

2小时,30min(正确答案)C。

3小时,20minD。

1小时,20min6.医院露天核酸采样地点选择:A。

采样点应当为独立空间,通风条件好,相对空旷(正确答案)B。

采样点应当为密闭空间,通风条件好,相对独立C。

采样点应当为空旷空间,通风条件好,相对密封D。

采样点应当为独立空间,通风条件好,相对密封7.鼻咽式子采集方法正确的是:A。

用于病毒学检测的拭子,将拭子头浸入病毒运送液,尾部弃去,旋紧管盖(正确答案)B。

请患者头部后仰30度,去除鼻孔中表面分泌物C。

插入鼻腔长度为20cmD。

取出棉签前旋转棉签2-3圈8.采集后的核酸标本放入专用密封内,用()喷洒密封箱外周。

A。

95%酒精B。

0.5%含氯消毒剂C。

75%酒精(正确答案)D。

1%含氯消毒剂9.发热门诊和急诊患者的核酸检测,要在()小时以内报告结果。

A。

4-6小时(正确答案)B。

8小时之内C。

6-12小时D。

12-24小时10.采集后的样品应用()运送至检验科。

A。

专用密封转运箱(正确答案)B。

标本盒C。

打包袋二、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口咽拭子采集准备:A。

医院疾病预防控制知识全员培训试题

医院疾病预防控制知识全员培训试题

医院疾病预防控制知识全员培训试题一、单选题 (每题2分,共70分)1.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种类,而是()。

[单选题] A以急性起病、肌张力增强、肌力下降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症候群B以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症候群(正确答案)C以急性起病,肌张力增强、肌力下降和腱反射增强或亢进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症候群2.下列传染病中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

[单选题]A 疟疾(正确答案)B麻风病C手足口病3.乙、丙类传染病的网络报告时限是()小时。

[单选题]A 2B 12C 24(正确答案)4.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发展为重症的危险因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单选题]A发病后持续高热(T≥39°C),胸部影像学提示肺炎快速进展B年龄45岁以下(正确答案)C合并严重基础病或临床情况,如心脏或肺部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肿瘤、孕产妇等5.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我国将其列为()类传染病。

[单选题]A 甲(正确答案)B 乙C 丙6.门急诊医生对符合症状监测要求的病例,应在()小时内通过《北京传染病监测和流行病调查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同时报告疾控办。

[单选题]A 2B 4(正确答案)C 247.符合流感样病例的临床表现是()。

[单选题]A 寒战B发热(T≥38℃),咳嗽或咽痛之一症状(正确答案)C 白细胞总数减低或正常8.伤寒的潜伏期一般为()。

[单选题]A. 1-3天B.3-5天C. 8-14天(正确答案)9.布鲁氏菌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的()类传染病。

[单选题]A甲B乙(正确答案)C丙10. HIV抗体初筛阳性经CDC检测结果为HIV确证阳性后,主管医生应在()小时内完成网报。

[单选题]A 12B 24(正确答案)C4811.临床发现疑似克雅氏病,应先向科室负责人报告,之后向()报告,再上报传染病报卡。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样员培训试题教学文案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样员培训试题教学文案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样员培训试题教学文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及采样测试题(考试时间:年月日)姓名:科室:分数:1、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范围中,应除外(D )A、重大食物中毒B、重大职业中毒C、重大传染病疫情D、重大非传染性疾病E、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2、有关重大传染病的概念不包括(B )A、甲类传染病B、乙类传染病C、罕见的或已消灭的传染病D、新出现传染病的疑似病例E、临床与原有疾病特征有明显异常的疾病3、关于紧急状态特征叙述,错误的是(E )A、必须是现实的或者是肯定要发生的B、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C、阻止了国家政权机关正常行使权力D、影响了人们的依法活动E、必须采取共同的对抗措施才能恢复秩序4、1988年长江三角洲发生食用污染毛蚶引发的疾病属于(E )A、食物中毒B、有毒有害因素污染造成的群体中毒C、意外事故引起的群体发病D、不明原因引起的群体发病E、生物病原体所致疾病5、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意义的是(C )A、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扩散蔓延B、及时救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受害公众C、预防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D、促进国家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E、增强社会公众的健康意识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不包括(C )A、统一领导的指挥系统B、反应灵敏的信息系统C、刚性保障的法规系统D、科学先进的评估系统E、快速反应的救控系统7、属于被动监测的是(A )A、常规法定传染病报告B、传染病漏报调查C、艾滋病高危人群监测D、哨点监测E、以上都不是8、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工作程序的是(D )A、选定目标B、制定计划C、选取指标D、现场采样E、分析评估9、下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点的选择原则中错误的是(D )A、样本的人口比例必须与全国类似B、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C、城市按大、中、小三类进行选择D、农村按经济状况分三类选择E、保证地理分布的均衡性1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的特征是(B )A、客观性B、现实性C、系统性D、连续性E、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11、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初次信息报告的要求不包括(E )A、每起事件的初次报告有且只有一个B、只收集初次报告必须要报的内容,其他可暂不报C、初次报告的发病数和死亡数由填报人直接录入D、具体内容强调及时E、具体内容要求准确、全面12、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程信息报告的要求的是(E )A、事件的进程报告可能有多个B、事件的进程报告可能没有C、录入时可对初次报告内容进行修改D、发病数和死亡数由个案数据汇总生成E、不允许填报人修改数据13、关于采集样品的要求,错误的是(C )A、根据突发事件的现场情况,确定采集样品的范围和种类B、采样人员进入采点前应做好个人防护C、采集的标本都应装入同一容器D、临床和尸检样品需无菌操作采集E、防止样品变质,采样后立即送检14、一般细菌检验样品的保存温度是(D )A、1~2℃B、2~4℃C、3~6℃D、4~8℃E、5~10℃15、对乙型病毒肝炎患者实行何种隔离(D )A、严密隔离B、呼吸道隔离C、消化道隔离D、血液体液隔离E、虫媒隔离16、对艾滋病患者采用何种颜色的隔离标志(A )A、黄色隔离标志B、蓝色隔离标志C、棕色隔离标志D、橙色隔离标志E、红色隔离标志17、严密隔离时,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中,错误的是(B )A、穿隔离衣、戴隔离帽、口罩、手套和工作鞋B、下班时更衣后即可离去C、如果医护人员出现抵抗力低下现象,应停止接触此类患者D、接触患者前后必须认真洗手E、尽可能接种疫苗或口服预防药物18、物理消毒方式是(D )A、喷雾消毒B、重蒸消毒C、擦拭消毒D、高压蒸气灭菌E、浸泡消毒19、排除积水灭蚊的方法属于(A )A、环境防制法B、物理杀虫法C、生物杀虫法D、化学防制E、以上都不是2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应急处理的一般程序中不包括(E )A、及时报告B、现场急救C、现场保护和控制D、现场抽查E、现场采样21、在呼吸道传染病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时的一级防护是(C )A、穿普通工作服、外罩隔离衣B、戴防护帽、防护口罩C、每次接触后立即洗手消毒D、离开污染区到半污染区时将全套防护设备交医院灭菌和消毒处理E、离开疫源地时将全套防护设备放入密闭污染袋封闭后带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灭菌和消毒处理22、对暴发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的控制措施中不包括(B )A、对患者和疑似患者要立刻隔离B、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留验或重点或家庭医学追踪观察C、收治医院应有符合卫生部要求的传染病病区的严格分区D、隔离区有专用诊断治疗设备E、要有患者和医护人员专用通道23、必须实施住院隔离治疗的消化道传染病是(D )A、病毒性肝炎B、脊髓灰质炎C、细菌性痢疾D、霍乱E、伤寒24、不属于消化道传染病病原携带者管理措施的是(C )A、采用中西药物治疗,消除病原携带状态B、调离危害性职业C、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留验D、进行健康教育E、有重点的定期随访检查25、在需要进行疫源地消毒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中不包括(A )A、疟疾B、肺结核C、布鲁氏菌病D、炭疽E、鼠疫26、在人畜共患传染病中,能通过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机体免疫力的是( B )A、疟疾B、乙脑C、斑疹伤寒D、回归垫E、流行性出血垫27、不属于原因不明的食物中毒的判定依据是(E )A、发病者均是食用者,未食用者不发病B、同一起食物中毒的患者在很短时间内同时发病C、临床表现基本相似D、虽未得到检验资料的阳性结果,但通过流行病学分析可判定E、必要时可由5名副主任医师以上的食品卫生专家进行评定28、接收食物中毒患者进行治疗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应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最迟不得超过( D )A、6小时B、8小时C、10小时D、12小时E、14小时29、环境污染所致疾病的预防措施中不包括(E )A、完善法制建设,健全规章制度B、注重健康环境建设C、加强环境医学监测D、减少违章操作行为,加强化学毒物的保管,避免环境污染发生E、对生产化学物品企业的员工和厂区周围居民发放个人防护用品30、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现场对化学物品中毒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错误的是( B )A、及时发现有毒物泄漏现象B、尽快往下风向、高处撤离C、实行警戒管理D、进行洗消处理E、佩戴防毒面具、皮肤防护器材31、不属于化学事故的特点的是(D )A、发生突然B、防救因难C、扩散迅速,受害广泛D、污染环境,较易洗消E、影响巨大,危害很远32、接到化学事故救援报告时,接报人应做的工作中不包括(B )A、问清报告人姓名、单位部门和联系电话B、问明中毒人数,及时做好电话记录C、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D、按救援程序,派出救援队伍E、保持与救援队伍的联系33、在发生生物恐怖事件时,对疫区应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其措施不包括( E )A、保证供水安全B、加强食品卫生工作C、开展爱国卫生运动D、修建临时厕所、垃圾处理场E、对已感染和发病人群进行分级隔离和临床治疗34、对化学恐怖事件的医学防护原则的着眼点是(B )A、中毒人员迅速脱离毒源后的医疗急救B、中毒人员迅速脱离毒源C、对窒息性气体引起的急性中毒事故应采取“一戴二隔三救出”的措施D、救治成批化学恐怖中毒宜采取“四早”方案E、对复合伤病员,应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致伤因素35、卫生部门在制订抗击自然灾害计划时应遵循以下原则,除了(D )A、制订出抗击最可能发生灾害的卫生方案B、要有明确的和具体的方案C、明确官员和职能部门的责任D、根据可能发生的事件和不同抗灾任务分配人员E、要定期进行模拟演习36、发生自然灾害时,伤员分类采用国际的普通接受的颜色编码系统。

疾控中心实验室人员上岗培训试题

疾控中心实验室人员上岗培训试题

疾控中心实验室人员上岗培训试题****疾控中心实验室人员上岗培训试题姓名得分一. 填空题(50分):1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明确规定:“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以其计量检定、测试的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依据计量认证相关标准和技术考核规范对申请计量认证的检测机构的等进行审核。

2.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描述质量管理体系的一整套文件,通常包括。

3.“意见和解释”与“检测结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编制检测报告时,必须把这两者明显地区别开来。

“检测结果”是检测所得的客观结果,而“意见和解释”是对检测结果做出的,是做出意见和解释的人根据个人的专业知识做出的一种含有主观成分在内的判断和评价。

4.实验室应根据预定的日程表和程序,定期地对其活动进行内部审核,以验证其运作持续符合管理体系和本准则的要求。

内部审核计划应涉及,包括检测和/或校准活动。

5.实验室的应根据预定的日程表和程序,定期地对实验室的管理体系和检测和/或校准活动进行管理评审,以确保其持续适用和有效,并进行必要的变更或改进。

6.某些情况下,的检测方法规定了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的值的极限,并规定了计算结果的表示方式,这时,实验室只要遵守该检测方法和报告的说明(5.10),即被认为符合要求。

7.用于检测和/或校准的对检测、校准和抽样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影响的所有设备,包括辅助测量设备(如用于测量环境条件的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校准。

8.抽样是实验室检测活动的一部分,正确的成功的抽样给检测结果的正确性提供坚实的基础,抽样的最重要指标是,在某些情况下(如法庭科学分析)因其可获得性原因,可能不具备代表性9.本中心根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等要求,编制了规范实验室管理的(第3版)《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经主任办公会议审核同意,现予以颁布,颁布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从起实施。

新冠核酸采样培训考试试题

新冠核酸采样培训考试试题

新冠核酸采样培训考试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__科室:_______________1.新冠病毒按照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中属于二类病原微生物。

2.可以进行新冠病毒检测标本采集的人员需要经过生物安全培训,培训合格且具备采样技能。

3.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标本首选呼吸道标本。

4.咽拭子采集部位的关键点是在两侧咽扁桃体稍微用力来回转动擦拭至少3次,然后在咽喉壁上下擦拭至少3次。

5.鼻拭子采集部位的关键点是沿下鼻道的底部向后缓慢深入,待拭子顶端到达鼻咽腔后壁时轻轻旋转三周。

6.新冠核酸标本采集时,操作必须严格按照三级防护要求。

7.核酸标本采集后,采样人员应将拭子放入病毒保存液中湿润。

8.运输新冠病毒呼吸道标本需要三层包装。

9.医疗废弃物分类为感染性、病理性、药物性、化学性、损伤性。

10.采集新冠病毒呼吸道标本后需要丢弃的采样工具属于病理性医疗废弃物。

11.对于感染性废弃物,应使用双层红色垃圾袋进行包装封口,并标明感染物名称。

正确答案为双层黄色垃圾袋。

12.用于病毒核酸检测的标本应尽快送检。

能在24小时内检测的标本可以置于4℃冰箱保存,而24小时无法检测的标本则应置于-70℃冰箱保存。

正确答案为4℃,-70℃。

13.在脱连体防护服时,需要全程确保连体防护服的污染面,不能碰触内层衣物,并且脱的过程要缓慢轻柔。

14.在更换外层手套前,需要对外层手套进行充分的消毒操作。

15.正确使用咽拭子的方式是B。

16.进行鼻咽拭子采样操作时,如遇反射性咳嗽,应停留拭子,嘱患者深呼吸。

17.如果你是发热门诊当天的预检分诊人员,应该选择白大褂、工作帽、N95口罩、可重复使用隔离衣、靴套、乳胶手套作为防护用品。

18.大规模核酸采样混采管的要求是低风险地区人员可按5:1混样检测,中风险地区人员可按10:1混样检测,高风险地区及重点人群应按1:1单检,不得混样。

发热门诊患者也不可以混样。

19.采样点应有效划分为等候区、采集区、缓冲区和临时隔离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及采样测试题(考试时间:年月日)姓名:科室:分数:1、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范围中,应除外(D )A、重大食物中毒B、重大职业中毒C、重大传染病疫情D、重大非传染性疾病E、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2、有关重大传染病的概念不包括(B )A、甲类传染病B、乙类传染病C、罕见的或已消灭的传染病D、新出现传染病的疑似病例E、临床与原有疾病特征有明显异常的疾病3、关于紧急状态特征叙述,错误的是(E )A、必须是现实的或者是肯定要发生的B、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C、阻止了国家政权机关正常行使权力D、影响了人们的依法活动E、必须采取共同的对抗措施才能恢复秩序4、1988年长江三角洲发生食用污染毛蚶引发的疾病属于(E )A、食物中毒B、有毒有害因素污染造成的群体中毒C、意外事故引起的群体发病D、不明原因引起的群体发病E、生物病原体所致疾病5、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意义的是(C )A、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扩散蔓延B、及时救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受害公众C、预防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D、促进国家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E、增强社会公众的健康意识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不包括(C )A、统一领导的指挥系统B、反应灵敏的信息系统C、刚性保障的法规系统D、科学先进的评估系统E、快速反应的救控系统7、属于被动监测的是(A )A、常规法定传染病报告B、传染病漏报调查C、艾滋病高危人群监测D、哨点监测E、以上都不是8、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工作程序的是(D )A、选定目标B、制定计划C、选取指标D、现场采样E、分析评估9、下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点的选择原则中错误的是(D )A、样本的人口比例必须与全国类似B、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C、城市按大、中、小三类进行选择D、农村按经济状况分三类选择E、保证地理分布的均衡性1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的特征是(B )A、客观性B、现实性C、系统性D、连续性E、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11、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初次信息报告的要求不包括(E )A、每起事件的初次报告有且只有一个B、只收集初次报告必须要报的内容,其他可暂不报C、初次报告的发病数和死亡数由填报人直接录入D、具体内容强调及时E、具体内容要求准确、全面12、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程信息报告的要求的是(E )A、事件的进程报告可能有多个B、事件的进程报告可能没有C、录入时可对初次报告内容进行修改D、发病数和死亡数由个案数据汇总生成E、不允许填报人修改数据13、关于采集样品的要求,错误的是(C )A、根据突发事件的现场情况,确定采集样品的范围和种类B、采样人员进入采点前应做好个人防护C、采集的标本都应装入同一容器D、临床和尸检样品需无菌操作采集E、防止样品变质,采样后立即送检14、一般细菌检验样品的保存温度是(D )A、1~2℃B、2~4℃C、3~6℃D、4~8℃E、5~10℃15、对乙型病毒肝炎患者实行何种隔离(D )A、严密隔离B、呼吸道隔离C、消化道隔离D、血液体液隔离E、虫媒隔离16、对艾滋病患者采用何种颜色的隔离标志(A )A、黄色隔离标志B、蓝色隔离标志C、棕色隔离标志D、橙色隔离标志E、红色隔离标志17、严密隔离时,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中,错误的是(B )A、穿隔离衣、戴隔离帽、口罩、手套和工作鞋B、下班时更衣后即可离去C、如果医护人员出现抵抗力低下现象,应停止接触此类患者D、接触患者前后必须认真洗手E、尽可能接种疫苗或口服预防药物18、物理消毒方式是(D )A、喷雾消毒B、重蒸消毒C、擦拭消毒D、高压蒸气灭菌E、浸泡消毒19、排除积水灭蚊的方法属于(A )A、环境防制法B、物理杀虫法C、生物杀虫法D、化学防制E、以上都不是2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应急处理的一般程序中不包括(E )A、及时报告B、现场急救C、现场保护和控制D、现场抽查E、现场采样21、在呼吸道传染病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时的一级防护是(C )A、穿普通工作服、外罩隔离衣B、戴防护帽、防护口罩C、每次接触后立即洗手消毒D、离开污染区到半污染区时将全套防护设备交医院灭菌和消毒处理E、离开疫源地时将全套防护设备放入密闭污染袋封闭后带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灭菌和消毒处理22、对暴发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的控制措施中不包括(B )A、对患者和疑似患者要立刻隔离B、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留验或重点或家庭医学追踪观察C、收治医院应有符合卫生部要求的传染病病区的严格分区D、隔离区有专用诊断治疗设备E、要有患者和医护人员专用通道23、必须实施住院隔离治疗的消化道传染病是(D )A、病毒性肝炎B、脊髓灰质炎C、细菌性痢疾D、霍乱E、伤寒24、不属于消化道传染病病原携带者管理措施的是(C )A、采用中西药物治疗,消除病原携带状态B、调离危害性职业C、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留验D、进行健康教育E、有重点的定期随访检查25、在需要进行疫源地消毒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中不包括(A )A、疟疾B、肺结核C、布鲁氏菌病D、炭疽E、鼠疫26、在人畜共患传染病中,能通过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机体免疫力的是( B )A、疟疾B、乙脑C、斑疹伤寒D、回归垫E、流行性出血垫27、不属于原因不明的食物中毒的判定依据是(E )A、发病者均是食用者,未食用者不发病B、同一起食物中毒的患者在很短时间内同时发病C、临床表现基本相似D、虽未得到检验资料的阳性结果,但通过流行病学分析可判定E、必要时可由5名副主任医师以上的食品卫生专家进行评定28、接收食物中毒患者进行治疗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应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最迟不得超过( D )A、6小时B、8小时C、10小时D、12小时E、14小时29、环境污染所致疾病的预防措施中不包括(E )A、完善法制建设,健全规章制度B、注重健康环境建设C、加强环境医学监测D、减少违章操作行为,加强化学毒物的保管,避免环境污染发生E、对生产化学物品企业的员工和厂区周围居民发放个人防护用品30、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现场对化学物品中毒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错误的是( B )A、及时发现有毒物泄漏现象B、尽快往下风向、高处撤离C、实行警戒管理D、进行洗消处理E、佩戴防毒面具、皮肤防护器材31、不属于化学事故的特点的是(D )A、发生突然B、防救因难C、扩散迅速,受害广泛D、污染环境,较易洗消E、影响巨大,危害很远32、接到化学事故救援报告时,接报人应做的工作中不包括(B )A、问清报告人姓名、单位部门和联系电话B、问明中毒人数,及时做好电话记录C、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D、按救援程序,派出救援队伍E、保持与救援队伍的联系33、在发生生物恐怖事件时,对疫区应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其措施不包括( E )A、保证供水安全B、加强食品卫生工作C、开展爱国卫生运动D、修建临时厕所、垃圾处理场E、对已感染和发病人群进行分级隔离和临床治疗34、对化学恐怖事件的医学防护原则的着眼点是(B )A、中毒人员迅速脱离毒源后的医疗急救B、中毒人员迅速脱离毒源C、对窒息性气体引起的急性中毒事故应采取“一戴二隔三救出”的措施D、救治成批化学恐怖中毒宜采取“四早”方案E、对复合伤病员,应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致伤因素35、卫生部门在制订抗击自然灾害计划时应遵循以下原则,除了(D )A、制订出抗击最可能发生灾害的卫生方案B、要有明确的和具体的方案C、明确官员和职能部门的责任D、根据可能发生的事件和不同抗灾任务分配人员E、要定期进行模拟演习36、发生自然灾害时,伤员分类采用国际的普通接受的颜色编码系统。

优先治疗转运的伤员采用( D )A、黑色B、棕色C、黄色D、红色E、绿色37、全球公认的防止意外的“安全对策”中不包括(B )A、教育B、急救C、经济D、强制E、工程38、在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时,首先(A )A、应立即进行事故报告B、应依法采取临时性的控制措施C、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D、应立即组织现场急救E、应立即对事故进行调查认定39、不属于不明原因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原则的是(C )A、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B、高度重视流行病学调查研究C、加强疾病防治工作管理D、强化卫生立法与卫生监督E、加强合作的原则40、发现多例以上病因不明、而临床表现相似病例,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时限为( D )A、0.5小时以内B、1小时以内C、1.5小时以内D、2小时以内E、3小时以内某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及采样测试题(考试时间:2016年1月5日)姓名:科室:分数:单选题: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③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①个体性原因明确②群体性可以预测③群体性不明原因④个体性不明原因⑤群体性原因明确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以分为④级。

①一②二③三④四⑤五3、⑤可使严重感染者致残,美国人称之为“第二艾滋病”。

新型霍乱②埃博拉病③疯牛病④SARS ⑤莱姆病①O1394、以下①不属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当具备的特征。

①个体性②突发性③社会危害严重性④公共卫生属性⑤意外性5、常规法定传染病报告属于②监测。

①主动②被动③哨点④突发公共卫生⑤非传染病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处理系统中,④主要行使应急协调中心的职能。

①应急指挥部②疾控中心③医疗机构④卫生行政部门⑤公安部门7、时间一般为3个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属于②预警。

①长期②中期③短期④近期⑤远期8、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工作方法叙述错误的是⑤。

①确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目标要符合事件的产生、变化与发展等客观规律。

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时机的确定应根据事物的客观变化规律来完成。

③建立预警指标(参数)体系的监测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项目成功的基础④公布预测结论、及时分级预警是科学指导人们进行有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控制的必备前提。

⑤设置预警界限和预警信号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项目实施的成功与否无关紧要。

9、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采集样品的原则为④。

①群众性②及时性③针对性④以上均是⑤以上均不是1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对样品的采集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⑤:①每个采样小组可以由1人组成,便于工作。

②采样人员进入采样点后应做好个人防护。

③除使用特定的保存液外,容器内还可使用抗生素和消毒剂。

④采集的标本只要按地区分别装入不同的容器,不同品种不用分装。

⑤采集的样品为防止变质,应立即送检。

1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对样品运送要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③:①运送有传染性、放射性或剧毒样品时应标明标记。

②在运送样品之前,对样品要帖标签。

③样品保存中只要抑制杂菌的生长,可以不考虑要样品的原态。

④一般细菌检验样品和化学性毒物样品应在4-8℃中保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