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红岩村心得体会
红岩村活动感想

红岩村活动感想在这个炎炎夏日,我有幸参加了一次红岩村的户外活动。
这次活动带给我很多难忘的体验和感慨,也让我对乡村的风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我们一大早出发,从城市驱车几个小时,来到了红岩村。
一进村口,就看到了一栋栋古朴的老房子,周围是郁郁葱葱的绿树和金黄的麦田。
这里的氛围让我一下子就感觉到了乡村的宁静和朴实。
我们先参观了红岩村的村庄和村民的生活,通过导游的介绍,我得知了很多关于这个村子的历史和文化,也颇受启发。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户外活动。
首先是徒步爬山,我和同伴们一起攀登起陡峭的山路,虽然有些吃力,但是到达山顶后,俯瞰整个村庄和周围的自然风光,那种畅快和壮丽的感觉让我忘记了疲劳。
接着,我们进行了野餐和烧烤活动,大家一起享受户外生活的乐趣,边吃边聊,欢声笑语,使人感觉幸福无比。
傍晚时分,我们来到了村庄的活动广场,那里有一场以传统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演出,我们欣赏了一场有趣的皮影戏和地方戏曲表演,这让我们对红岩村的文化底蕴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和感染力。
最后,我们还参加了篝火晚会,大家围着篝火,唱歌跳舞,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
回到住处,一阵鸟鸣蛙鸣打破了寂静的夜晚,我抬头仰望星空,心中充满着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
第二天的早晨,我们参加了一场环保活动,在村庄和周边的环境卫生清扫,我和同伴们一边行动一边发出欢声笑语,这种体验让我们感受到了乡村的朴实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活动结束后,我们离开了红岩村,走出了这片美丽的田园风光,在心中留下了永久的记忆。
这次参加红岩村户外活动,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我更加热爱自然,珍惜环境。
户外活动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伟大,它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美丽的风景,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它。
其次,我对乡村的生活和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乡村生活虽然简朴,但是充满了人情味和亲情,这种质朴的生活方式和传统的文化令我感到很温馨和感动。
最后,我体会到了户外活动的乐趣和意义。
参观红岩村观后感

参观红岩村观后感红岩村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指挥中心。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参观红岩村观后感相关资料,欢迎阅读!参观红岩村观后感【一】这学期,我们有幸参观了红岩革命纪念馆。
红岩革命纪念馆位于重庆市嘉陵江畔,包括红岩村13 号、曾家岩50 号、桂园、《新华日报》旧址等。
因业绩卓著,故设馆加以纪念。
红岩精神包含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执着的追求、高尚的共产主义品德情操、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出污泥而不染的崇高的人格它集中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风貌。
红岩精神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崇高理想、坚定信念、高尚情操和优秀品格的集中反映,是在特定的斗争环境中表现出来的共产主义精神。
参观结束了,但我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对中国人来说,这是重温历史的地方,也许遥远,也许血腥,也许惨烈,但历史是不能忘记的。
这次参观使我深刻认识到到我们的新中国来之不易,我们现在安宁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
历史已经过去,我们缅怀先烈不仅仅是认识历史这么简单。
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缅怀先烈这个活动珍惜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并且传承他们的品质精神,在我们平常的工作和学习生活中运用他们的品质精神。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净化心灵,防止腐化堕落,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理论基础,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牢记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
升华精神境界,进一步坚定自信心和必胜心,众志成城,奋发图强,为党为人民不怕困难、不怕艰苦、努力工作、与时俱进,进一步积聚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动力。
参观红岩村观后感【二】4月17日星期四,组织全体党员,前往红岩村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弘扬光荣传统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红岩村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红岩村革命纪念馆观后感在重庆这座充满独特魅力和历史底蕴的城市中,有一个地方始终散发着革命的光芒,那就是红岩村革命纪念馆。
当我踏入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土地时,仿佛穿越了时空,走进了那个波澜壮阔的革命年代。
走进纪念馆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尊庄严肃穆的雕塑,那些革命先烈们的形象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英勇与坚韧。
我缓缓地走着,心情不由自主地变得沉重起来。
馆内的陈列品丰富多样,每一件都承载着一段段刻骨铭心的历史。
有泛黄的书信,那是革命者们在艰难环境中传递的信念与希望;有破旧的衣物,见证了他们在艰苦条件下的坚守;还有那些锈迹斑斑的武器,仿佛还能听到当年战斗的号角声。
其中,有一个场景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那是一间狭小的办公室,里面只有一张简陋的桌子和一把破旧的椅子。
墙上挂着一张地图,已经有些破损,但上面的标记依然清晰可见。
就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革命者们策划着一次次的行动,为了理想和信念,日夜操劳。
我仿佛看到了他们紧皱的眉头,听到了他们激烈的讨论声。
那一盏昏黄的油灯,照亮了他们坚毅的脸庞,也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
还有一面展示烈士事迹的墙,上面的照片和文字让我停下了脚步。
一位年轻的革命者,他的目光坚定而又充满热情,照片下的文字记录着他的英勇事迹。
他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始终没有吐露半点机密,最终为了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看着他的照片,我不禁问自己,如果身处那样的境地,我是否能有他那样的勇气和信念?在参观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一个细节。
在一个展柜里,摆放着一本已经磨损得很厉害的笔记本。
本子的页面已经泛黄,上面的字迹也有些模糊,但仔细辨认,还能看出是革命者的工作记录。
一笔一划,都透露出他们的认真和执着。
那密密麻麻的文字,记录的不仅仅是工作的内容,更是他们为了革命事业付出的心血。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个模拟的监狱场景前。
那阴暗潮湿的环境,冰冷的铁栅栏,让人感到压抑和窒息。
我想象着当年那些被关押在这里的革命者们,他们是如何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依然保持着对未来的希望,依然坚守着心中的信仰。
参观红岩村心得体会

参观红岩村心得体会参观红岩村2014年4月17日星期四,组织全体党员,前往红岩村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弘扬光荣传统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红岩村原名红岩嘴,位于沙坪坝区化龙桥红岩村13号,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渝办事处设于红岩村。
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博古、吴玉章、王若飞、邓颖超等中国共产党著名领导人曾在此生活、工作,历时8年,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我参观了红岩革命纪念馆、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渝办事处等地点。
在红岩革命纪念馆中,同志们被一幅幅气势磅礴的油画、一张张弥足珍贵的照片、一件件见证历史的文物深深吸引,对当时工作在这里的共产党员表示了崇高的敬意。
在参观完“红岩精神与群众路线教育展”后,深深体会到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和必须性;也深深感受到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所带来的巨大成功。
篇二:参观革命纪念馆观后感参观革命纪念馆观后感2006年11月30号,作为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学生党支部的党员,借支部组织生活的契机,我们来到了重庆红岩革命圣地,参观了渣滓洞、白公馆,以及红岩革命纪念馆。
浩气长存的烈士群雕,栩栩如生的烈士塑像,气势磅礴的大型浮雕,以及精美的大型壁画,烈士诗文碑林,似乎又把我们带回到了那段难忘的岁月,使我们接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
记得少年时代,《红岩》这本书曾使我爱不释手,《烈火中永生》这部电影曾经看过几遍,江姐、许云峰、华子良等英雄形象至今仍留在我的脑海。
当我们站在革命先烈曾经牺牲的地方,看到监狱里一件件残酷的刑具,我们的心情非常愤慨。
它是国民党反动派的帮凶,它是用来残害革命先烈的,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一些革命志士成了英雄,一些意志薄弱者成了叛徒,是什么力量使革命先烈经受住了人间最残酷的折磨?是党、是国家、是人民的利益,凭着他们对革命的信念和中国共产党的信仰,为了民主自由,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甘洒一腔热血,无私地奉献了个人的一切,这就是英烈们的世界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想一想,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呢?当今时代我们在舒适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工作、生活,我们应该如何为国家和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这次革命教育中我找到了答案,我们是21世纪的建设者,应该去面对21世纪的挑战。
社会实践红岩心得体会

社会实践红岩心得体会我参加了社会实践项目,前往红岩村。
通过这次实践,我体会到了许多。
首先,我意识到了农村发展的重要性。
红岩村位于偏远的山区,交通不便,农业产业相对落后。
但是,通过对村里的调研和观察,我发现当地人民勤劳务实,有着强烈的意愿来改善生活。
他们通过特色种植业和民宿等项目来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农村发展不应该只依靠补贴和援助,更应该注重发展农村产业,培育农民的创业意识和能力。
其次,我认识到了教育带来的改变。
红岩村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孩子们很少有机会接触到现代化的教育内容和技术。
但是,通过与当地学生的交流,我发现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是如此强烈。
在有限的条件下,他们依靠自学和互助,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
而且,他们对未来有着明确的规划和目标,希望能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让我意识到,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更加坚定了我从事教育事业的决心。
最后,我也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紧迫性。
红岩村的自然环境原本非常美丽,但由于乱砍滥伐和不合理的利用,已经遭受了很大的破坏。
树木稀少,土地贫瘠,水源也受到了严重污染。
这让我深深感受到,环境保护不仅仅是国家的责任,更是每个人都应该承担的责任。
我们不能再对环境进行进一步破坏,而是应该积极参与保护工作,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继承更好的环境。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农村发展、教育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我将努力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为教育事业奋斗,为环境保护尽力而为。
同时,我也将把这些体会和经验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更多人认识到这些问题的紧迫性。
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建设一个更加美好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推荐下载】参观红岩村心得体会-优秀word范文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参观红岩村心得体会篇一:参观烈士墓及红岩陈列馆有感参观烈士墓及红岩陈列馆有感作者:高毅学号:201X126142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调查时间:201X年5月2日调查地点:重庆市红岩魂陈列馆调查对象:周边群众,游客调查方式:观察法,访谈法,材料分析法正文:在五一节期间,我去了重庆的红岩村观望革命先辈的优秀事迹和历史遗物。
站在这些革命遗址前,我受到了一次次心灵的净化,灵魂的震撼,让我缅怀历史,缅怀先烈。
红岩村原名红岩嘴,位于沙坪坝区化龙桥红岩村13号,距市区8千米。
红岩村因其地质成分主要为侏罗纪红色页岩而得名。
30年代,这里是饶国模女士经营的“刘家花园”。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渝办事处设于红岩村。
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博古、吴玉章、王若飞、邓颖超等中国共产党著名领导人曾在此生活、工作,历时8年,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45年8月 28日,毛泽东同志亲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在红岩村度过了41个日日夜夜。
红岩村以它对中国革命的特殊贡献享誉海内外。
红岩村八路军驻渝办事处大楼,是一幢三层木结构楼房。
二楼有毛泽东、周恩来同志的办公室、卧室,陈列着当年毛泽东、周恩来同志使用过的各种物品和毛泽东同志所著词《沁园春·雪》手稿。
三楼是办事处干部的工作间及宿舍。
这里有一部秘密电台,可与延安直接联系。
各房间内有许多反映当年生活和工作的物品及照片。
那天,我还去参观了红岩魂陈列馆,里面的各种各样的历史遗物把我拉回了抗战时期......我深深体会到了革命烈士当时的处境之艰难,面对各种各样的危险,内心的纠结,为了抗战的胜利,他们付出了自己的一生。
面对敌人的虎视眈眈,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与敌人周旋。
比如我看见的电台和密码本,陈旧的机器和泛黄的本子仿佛在对我诉说着那一幕一幕惊险的故事。
参观红岩村心得体会

参观红岩村心得体会篇一:参观烈士墓及红岩陈列馆有感参观烈士墓及红岩陈列馆有感作者:高毅学号:2012126142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调查时间:2014年5月2日调查地点:重庆市红岩魂陈列馆调查对象:周边群众,游客调查方式:观察法,访谈法,材料分析法正文:在五一节期间,我去了重庆的红岩村观望革命先辈的优秀事迹和历史遗物。
站在这些革命遗址前,我受到了一次次心灵的净化,灵魂的震撼,让我缅怀历史,缅怀先烈。
红岩村原名红岩嘴,位于沙坪坝区化龙桥红岩村13号,距市区8千米。
红岩村因其地质成分主要为侏罗纪红色页岩而得名。
30年代,这里是饶国模女士经营的“刘家花园”。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渝办事处设于红岩村。
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博古、吴玉章、王若飞、邓1颖超等中国共产党著名领导人曾在此生活、工作,历时8年,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45年8月 28日,毛泽东同志亲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在红岩村度过了41个日日夜夜。
红岩村以它对中国革命的特殊贡献享誉海内外。
红岩村八路军驻渝办事处大楼,是一幢三层木结构楼房。
二楼有毛泽东、周恩来同志的办公室、卧室,陈列着当年毛泽东、周恩来同志使用过的各种物品和毛泽东同志所著词《沁园春?雪》手稿。
三楼是办事处干部的工作间及宿舍。
这里有一部秘密电台,可与延安直接联系。
各房间内有许多反映当年生活和工作的物品及照片。
那天,我还去参观了红岩魂陈列馆,里面的各种各样的历史遗物把我拉回了抗战时期......我深深体会到了革命烈士当时的处境之艰难,面对各种各样的危险,内心的纠结,为了抗战的胜利,他们付出了自己的一生。
面对敌人的虎视眈眈,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与敌人周旋。
比如我看见的电台和密码本,陈旧的机器和泛黄的本子仿佛在对我诉说着那一幕一幕惊险的故事。
为了不让敌人窃取机密文件,革命烈士发挥的自己的智慧,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让敌人无法看透其中的秘密。
正因为有了他们的无私付出,才有了我们现在安宁的生活和学习条件。
去红岩村的感想,作文

去红岩村的感想,作文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红岩村了。
红岩村很远,坐公交车去坐了那么久。
但,我一点儿也不觉得累,因为我知道,那里有好多红岩精神的故事呢!
一进村子,就见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着“红岩村”三个大字,字迹笔力遒劲,好像在告诫我们,这里曾经发生过很多英雄事迹。
爸爸说,这些红岩精神的故事,是我们永远都要记住的,正是因为这些革命先烈,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村里有一座小博物馆,里面陈列着许多老照片,还有一个革命先烈用过的物品。
看着一些泛黄的照片,我仿佛看见了当年革命先烈们浴血奋战的场景,一个个英勇无畏的身影,让我心中充满了敬佩。
我和爸爸妈妈还参观了红岩烈士陵园,漫步在绿树掩映的陵园,我真想大声说出我的感受:英雄们,我们不会忘记你们,我们会永远缅怀你们无私的奉献!
晚上,我靠在床头,脑海里不断地闪过红岩村的景象,还有一个个英勇无畏的革命先烈。
我想,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像红岩精神一样,做一个永远值得人们敬佩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一文库()/心得体会
〔参观红岩村心得体会〕
导语:红岩村,它是当年中央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
的所在地,它的历史和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抗日战争紧密相
连。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参观红岩村心得体会,欢迎借
鉴!
今天,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与本期预备党员同志一
起参观了重庆红岩村革命纪念馆。
在这里,我们聆听先辈的故事,感受他们的崇高信念,
沐浴他们的伟大精神,敬仰他们英勇气概,学习他们的坚贞
奉献,接受他们的思想教育。
这是一次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红色之旅。
这一路,我们
回味着历史;这一路,我们激荡着热血;这一路,我们憧憬
着未来。
红岩村原名红岩嘴,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化龙桥红岩村
13号,距市区8千米。
1939年1月,中央根据形势的变化,
决定在重庆设立中央南方局,由周恩来任书记,董必武、叶
剑英、秦邦宪、凯丰、吴克坚为常委。
中央南方局是秘密的,
第1页共3页
设在公开机关八路军驻渝办事处内。
同年5月,董必武、秦
邦宪等率领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渝办事处的大部份同志
迁往红岩村爱国民主人士饶国模的“大有农场”内。
是年秋
天,由办事处同志自己设计、修建的办公住宿大楼竣工,中
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渝办事处全部迁此办公。
从此,红岩村
这片红色的土地就赋予了新的历史内涵,成为革命的象征,
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丰碑。
国共两党每次谈判的代表和来往于
重庆的负责人到重庆后都下榻于此。
1945年8月至10月,
中央主席毛泽东应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邀请赴重庆进行和
平谈判亦下榻于此。
1946年5月,周恩来、董必武率中央代
表团和南方局驻渝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先后离开重庆前往南
京。
同年8月,八路军驻渝办事处奉命撤销。
这里有很多当时的老照片,每一幅都记录着历史厚厚的
尘埃。
我特别留意到一副照片,那是邓颖超抱着一个小孩,两
人笑容可掬,脸上一片灿烂,周恩来在这幅照片上题有墨迹,
写着:“大乐天抱小乐天,嘻嘻哈哈乐一天。
一天不见小乐
天,一天想煞大乐天。
赛乐天题。
”儿童是小乐天,邓颖超
是大乐天,周恩来是赛乐天,都是“乐天派”。
生活在艰难
险恶的环境里,都毫无畏惧,依然是那么的乐观自信,热爱
生活。
这幅诗配照片形象地展示了革命先辈们大无畏的品格
和乐观的气度,而这种品格,这种气度,正是红岩精神的生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