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
最新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代码表

最新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代码表一、工学0101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10102 计算机应用技术010103 软件工程010104 信息安全010105 物联网工程010106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010107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010108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010109 通信与信息系统010110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010111 电子信息工程010112 控制科学与工程010113 电气工程010114 自动化010115 光学工程010116 测控技术与仪器010117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010118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010119 数字通信与信息传输010120 网络工程010121 信息对抗技术010122 电子科学与技术010123 软件工程010124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010125 网络与信息安全010126 物联网工程010127 电子信息工程010128 通信与信息系统010129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010130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010131 海洋技术二、理学020201 应用数学02020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020203 数学与应用数学020204 信息与计算科学020205 理论物理020206 材料物理与化学020207 光学020208 红外物理020209 聚变科学与工程020210 核物理020211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020212 器械物理020213 原子分子与光物理020214 激光物理与技术020215 凝聚态物理020216 等离子体物理020217 地震学020218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020219 地球物理学020220 生态学020221 环境科学与工程020222 天文学020223 天体物理020224 信息与计算科学020225 理论与计算化学020226 环境科学与工程020227 理论与计算物理020228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三、经济学030301 理论经济学030302 应用经济学030303 经济统计学030304 国际贸易学030305 人力资源经济学030306 信息经济学030307 城市与区域经济学030308 区域经济学030309 金融学030310 固定收益证券030311 投资学030312 证券投资学030313 金融工程030314 保险学030315 金融工程030316 保险学四、文学040401 汉语言文学040402 汉语言文学040403 汉语言文学040404 对外汉语040405 汉语国际教育040406 汉语言数据科学与技术五、法学050501 法学050502 法律硕士(法学)050503 经济法学050504 国际法学050505 法医学六、教育学060601 教育学060602 心理学060603 英语教育060604 学前教育060605 小学教育060606 科学教育060607 人文教育060608 专业学位硕士(领导力开发与研究)060609 体育教育七、哲学070701 哲学070702 逻辑学070703 宗教学070704 伦理学070705 美学070706 美学070707 建筑史与理论070708 艺术学理论八、历史学080801 历史学080802 考古学080803 人文地理学080804 文物与博物馆学080805 文物保护技术九、管理学090901 工商管理090902 法学硕士(工商管理)090903 会计学090904 工商管理与工程管理090905 农业经济管理090906 电子商务090907 国际商务090908 人力资源管理090909 旅游管理090910 监狱学090911 管理科学与工程090912 教育管理090913 工程管理090914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090915 电子商务090916 管理科学与工程090917 会计学090918 国际商务090919 人力资源管理090920 工程管理090921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十、农学100100 农学100200 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100300 农学(农业经济管理)100400 农学(动物科学)100500 农学(植物保护)100600 农学(农业生态)100700 农学(农产品贮藏与加工)100800 农学(畜牧学)100900 农学(兽医学)十一、医学110101 基础医学110102 临床医学110103 口腔医学110104 中医学110105 中西医结合110106 医学影像学110107 医学检验专业110108 医学检验专业110109 医学实验技术110110 医学美容技术110111 医学美容技术110112 医学信息工程110113 医学信息工程110114 中药学110115 康复医学110116 康复医学110117 医学信息工程110118 西医学110119 基础医学110120 生物医学工程110121 临床医学110122 口腔医学110123 中医学110124 医学影像学110125 医学检验技术110126 医学实验技术十二、军事学120101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120102 军事技术基础学科120103 军事后勤学及军事装备120104 军事系统工程120105 方阵学及军队指挥学120106 军队指挥学120107 联勤保障学(含后勤装备与保障工程)120108 联勤保障学(含后勤装备与保障工程)本代码表仅供参考,请以各高校公布的招生专业代码为准。
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新生报到注册指南

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新生报到注册指南目录一、系统登录入口:研究生处网站-管理员平台 (1)二、学籍管理 (2)(一)报到注册 (2)1.业务流程图 (2)2.相关部门及职责 (2)3.运行规范 (3)4.相关操作 (5)一、系统登录入口:研究生处网站-管理员平台尚未开通用户名和密码的用户请与研究生处研究生教育管理科联系,联系电话:88308613研究生入学报到登记工作在系统中的“学籍管理”-“报到注册”-“入学报到登记”中完成。
为方便大家操作,本手册将整个报到注册模块所有功能都予以公布。
二、学籍管理(一) 报到注册入学报到是将已录取的新生转为正式在校学生的过程,对于新生报到的结果可以统计、导出上报数据。
1.业务流程图2.相关部门及职责研究生处:1)检查新生名单或导入新生名单;2)分配学号、发布;3)新生报到;4)确认报到结果注意事项:为避免工作重复,针对于同一招生批次最好是确认当前批次考生已录取完成后再进行报到的准备工作。
新生: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新生应该按时进行报到,如果有特殊原因需要延迟入学、保留入学资格等,应及时通知研究生处学籍相关负责人,各院系相关负责人对于此类新生在系统中进行相对应的延迟入学/保留入学资格的操作。
3.运行规范1) 新生报到的前提条件研究生处在新生报到工作进行前,须具备以下条件:在招生管理中本期招生录取工作已经结束。
本期录取的新生名单已发布。
以上两项内容是否在系统中已经完成可咨询研究生处招生负责人。
2) 报到前的准备工作A.从招生系统自动转入过来的新生招生工作结束后,对于已经录取并发布的新生名单会自动转入到“新生名单管理”中。
B.直接从文件中导入新生对于没有走招生流程的学生可以通过整理好的文件直接导入到新生库中。
C.编排学号对于导入进新生库的学生才可以进行编排学号。
注意事项:编排学号只能对于同一招生批次的学生批量进行,在编排学号后,再一次导入新生(此时为增量导入),然后再编学号产生的结果可能会与前一次编排的学号不一致。
浙大2024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浙江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一、培养目标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招生原则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和宁缺毋滥的原则。
三、招生类型2024年我校招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覆盖58个一级学科,34个专业学位类别;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覆盖16个专业学位类别。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只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考生不得相互调剂。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完成学业后,均可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详细政策参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研厅〔2016〕2号)。
四、报考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新生报到入学之日前,下同)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其中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初试成绩合格后,须加试两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具体加试科目将在复试前通知。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工作管理及应急响应系统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工作管理及应急响应系统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确保招生考试的公平、公正和有效进行,自命题工作管理及应急响应系统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工作管理及应急响应系统进行探讨。
一、自命题工作管理1. 建立科学的自命题工作管理机制自命题工作是招生考试的核心环节,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来确保其质量。
首先,应建立自命题工作的组织结构,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与权限;其次,要制定详细的自命题工作方案,包括题目命题原则、题型设计、难度控制等;最后,要建立严格的质量监控机制,通过专家评审、抽查复核等方式确保题目的质量和合理性。
2. 加强命题专家队伍建设命题专家是自命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命题的质量。
因此,应加强对命题专家队伍的培养和管理。
一方面,要加强命题专家的培训,提高其命题能力和专业素养;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吸引优秀的学者和专家参与命题工作。
3. 健全自命题工作信息化管理系统针对自命题工作的特点和需求,应建立健全自命题工作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命题工作的全程监控和数据分析,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此外,还可以利用信息化平台,与考试院校、考生等相关方进行及时的沟通和反馈,提供便利和支持。
二、应急响应系统1. 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考试中可能会出现各种紧急情况,如考点设备故障、安全事件等,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
预案应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流程,并制定相应的处置措施,以应对突发情况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影响。
2. 加强考点管理和安全防范考点是考试的核心环节,其管理和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
应加强对考点的巡查和监控,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考试的安全进行。
同时,要加强对考点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应急处置能力。
3.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应急响应工作需要各个环节之间的紧密配合和信息共享。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工作管理及应急响应系统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工作管理及应急响应系统一、引言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是选拔优秀人才、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渠道。
为了提高考试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自命题工作管理及应急响应系统被引入。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自命题工作管理1. 自命题委员会的建立与职责自命题委员会由教育主管部门、高校专家和相关行业专家组成。
其职责包括制定考试大纲、确定考试科目和比重、制定题库等。
委员会成员应具备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确保考题的科学性和难度适中。
2. 题库的建设与更新自命题工作管理中的核心环节是题库的建设与更新。
题库应涵盖各学科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等内容,并与时俱进地进行更新。
同时,题库中的试题应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以充分考察考生的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
3. 考题的命制与审核自命题工作的关键在于考题的命制与审核。
命题过程应确保题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公平性,避免出现偏题或歧视性问题。
同时,命题人员应严格按照考试大纲和评分标准进行命题,确保试卷的质量和难度适度。
三、应急响应系统1. 突发情况的预警与处理考试期间可能会发生各种突发情况,如考场设备故障、考生身体不适等。
应急响应系统应具备预警机制,能够及时监测和识别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同时,应建立紧急联系体系,以便及时沟通和解决问题。
2. 安全保障与信息管理考试期间,应加强安全保障和信息管理工作。
例如,采取严格的身份验证和监控措施,防止作弊行为的发生;加密考生个人信息,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
3. 后期评估与改进应急响应系统的建设不应止于考试期间,还应进行后期评估与改进。
通过对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反馈的总结,及时调整应急响应系统的策略和措施,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四、结论自命题工作管理及应急响应系统是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应急响应,可以确保考试的公平性、严肃性和安全性。
我们应持续加强相关工作的研究和实践,进一步完善自命题工作管理及应急响应系统,为选拔优秀人才和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4年硕士研究生管理规定实施细则(2篇)

2024年硕士研究生管理规定实施细则____年硕士研究生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硕士研究生管理,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的研究人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硕士研究生教育指导纲要》和教育部相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适用范围:适用于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培养、考核管理。
第三条硕士研究生教育目标:培养掌握广泛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熟悉国际学术前沿的高层次、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具备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够在科学研究、教学和专业技术领域从事创新工作的能力。
第二章招生第四条招生对象:招收经本科教育深造、已取得硕士研究生学位或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工作积累一定时间经过政治考核、推荐并具有进一步反思发展意愿和潜质的优秀学员。
第五条招生计划:招生计划根据学校教育发展规划和我校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需要确定,招生计划要经过学校相关部门审核,并报教育部备案。
第六条招生考试:1.招生考试采用全国统一的考试内容和标准。
2.考试形式包括笔试和面试,其比例由学校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招生需要确定。
第七条条件录取:1.拟录取的学生必须满足硕士研究生招生条件,通过面试和笔试。
2.录取名单按照综合考试成绩排序,按计划录取。
第三章培养第八条培养方案:1.培养方案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教育部相关要求制订,包括学科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和科研论文等。
2.培养方案需经学校相关部门审核,并报教育部备案。
第九条学制:硕士研究生教育学制一般为三年,其中硕士研究生学习一年,攻读硕士学位两年。
第十条学分制:硕士研究生教育实行学分制,学生需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培养计划中的各项要求。
第十一条培养环节:1.硕士研究生培养包括学科专业基础课学习、专业必修课学习、选修课学习、科研训练和学术论文写作等。
2.硕士研究生培养期间,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术资源和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活动。
第四章考核第十二条综合考核:综合考核包括课程考核和学术论文考核两个方面。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管理综合考试大纲》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管理类综合能力考试大纲》深度解读与备考指南引言随着中国教育部门对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持续关注和要求提升,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管理类综合能力考试大纲在2023年9月正式发布。
该大纲作为报考管理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权威指导文件,为考生指明了明确的复习方向和考试内容范围。
大纲概述2024年的管理类综合能力考试大纲旨在全面考察考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以选拔具有扎实管理学基础、逻辑思维敏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的优秀人才进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进一步深造。
考试内容覆盖管理学原理、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核心领域。
大纲变化解析相较于往年的大纲,2024年管理类联考综合考试大纲在保持原有框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更新与优化。
具体变化包括但不限于:1. 知识点更新:针对近年来管理学实践的发展趋势以及新的研究热点,大纲新增或调整了一些知识点,例如数字化管理、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相关内容。
2. 能力要求提高:更加注重考查考生在复杂环境下运用管理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强调案例分析和决策制定的能力考核。
3. 试题结构变化:可能在题型设置上有所创新,比如增加综合性更强的题目类型,或者对各部分分值权重进行微调,以更好地体现考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复习策略建议面对新的考试大纲,考生应采取以下策略进行有效复习:- 深入研读大纲:透彻理解大纲所列各项知识点的具体要求,把握新增及变动内容,确保复习不遗漏任何重要知识点。
- 强化实战演练:结合最新的真题和模拟题,通过大量练习来熟悉新题型,并锻炼自己的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 拓展理论视野:紧跟学术前沿动态,关注管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企业实践案例,丰富自身的理论储备和实践经验。
- 系统性梳理: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以便于快速定位和回忆相关知识点。
总结来说,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管理类综合能力考试大纲》的发布标志着新一轮考研备战的开始。
山西吕梁市招生考试管理中心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确认公告

山西吕梁市招生考试管理中心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确认公告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信息确认工作将于2023年10月31日至11月5日进行。
吕梁市招生考试管理中心报考点(1415)施行网上确认报名信息方式。
一、确认范围1.吕梁市范围内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2.户籍在吕梁市范围内的非应届考生;3.在吕梁市工作的非吕梁市户籍的非应届考生。
二、网上确认时间安排1、网上确认工作时间为:2023年10月31日-11月5日2、考生网上确认上传材料时间截止到2023年11月5日北京时间中午12:00,逾期不再受理。
提醒考生:为确保顺利完成确认,考生一般应于11月4日前登录网上确认系统上传材料。
已提交确认材料的考生要及时登录系统查看审核进展,防止因未及时查看报考点“待补充材料”或“审核不通过”等审核结论,导致错过进行补充材料等操作的时间。
三、网上确认系统登录四、网上考生上传提交的材料及标准(一)所有确认考生必须提交:1.本人免冠彩色证件照(用于准考证照片)(1)本人近三个月内正面、免冠、无妆、彩色头像电子证件照(白色背景);(2)仅支持jpg或jpeg格式,建议大小不超过10M,宽高比例3:4;(3)正脸头像,人像水平居中,人脸的水平转动角,倾斜角,俯仰角应在±10度之内。
眼睛所在位置距离照片上边沿为图像高度的30%-50%之间。
头像左右对称。
姿态端正,双眼自然睁开并平视,耳朵对称,嘴巴自然闭合,左右肩膀平衡,头部和肩部要端正且不能过大或过小,以整体占照片的比例2/3为宜;(4)脸部无遮挡,头发不得遮挡脸部、眼睛、眉毛、耳朵或造成阴影,要露出五官;(5)照明光线均匀,脸部、鼻部不能发光,无高光、光斑,无阴影、红眼等;(6)人像对焦准确、层次清晰,不模糊;(7)不得化妆,不得佩戴眼镜、隐形眼镜、美瞳拍照;(9)请务必谨慎上传符合上述全部要求的照片,否则会影响审核,造成网上确认无法通过。
注意:该照片后期将用作准考证、入学后学籍管理、档案材料等用途,请认真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简介
硕士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是在认真分析国内各大高校研究生招生业务流程的基础上,经多所高校研招办实际应用五年以上、不断完善而开发建设起来的一套完全适应国内研究生招生单位日常管理工作的招生管理系统。
系统的业务流程完全来源于典型招生单位的实际应用需求,涵盖了从制定招生计划、制定专业目录到初试、复试录取的整个硕士研究生招生业务过程。
为高校研招办、院系招生办、考生之间构建一个统一的信息交互平台及协同办公平台,重点解决工作量大而密集的工作环节。
该系统完全符合教育部标准,可同教育部系统完全对接,可无缝导入教育部下发的各种数据文件,且每年同步更新升级,基于浏览器的应用模式避免客户端升级过程。
系统特点
完全B/S结构,使用和升级均无需客户端升级的繁琐;
切合招生单位业务流程的系统功能设计,涵盖整个招生管理过程;
方便的系统数据导入及到处功能,完全符合教育部文件格式及标准;
强大的统计分析功能,随时提取所需的业务数据及报告;
高校研招办、院系招生办、考生之间形成一个统一的协同办公平台;
自动化程度高,智能且重点的解决了工作量大且实效性强的工作环节;
硕士招生流程
考生
院系/学科
学校
博士招生流程
考生
学院(学科)负责人
学校招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