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规定
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

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一、目的规范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行为,降低经医务人员手传播疾病的风险,保障医疗安全。
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院医务工作人员。
三、权责责任科室:医院感染控制科。
四、内容1.洗手与卫生手消毒设施1.1手卫生设施1.1.1应使用流动水洗手设施,水龙头为非手触式。
1.1.2宜使用一次性包装的、含有护肤成分的清洁剂。
1.1.3干手物品为干手纸和无菌小毛巾,其中无菌小毛巾限手术、产房使用。
1.2卫生手消毒剂应符合下列要求:1.2.1应使用经医院统一招标采购的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手消毒剂。
1.2.2应为一次性包装。
1.3外科手消毒设施1.3.1洗手池应设置在手术间附近,水池大小、高矮适宜,防喷溅,池面光滑无死角,每日清洁、消毒。
1.3.2应为非手触式水龙头,数量应不少于手术间的数量,间距应避免洗手时手臂互相接触。
1.3.3应使用经医院统一招标采购的清洁剂和手消毒剂。
1.3.4宜使用一次性包装的、含有护肤成分的清洁剂。
1.3.5外科手消毒剂应采用非手接触式出液器,宜使用一次性包装。
1.3.6干手物品及其盛装容器一人一用一清洗一灭菌。
1.3.7手刷应指定容器存放,一人一用一灭菌或一次性无菌使用2.洗手与卫生手消毒2.1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2.1.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清洁剂和流动水洗手。
2.1.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2.2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指征:2.2.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2.2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2.2.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2.2.4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2.2.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2.2.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2.3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当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2.3.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三、医务人员外科手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4、手卫生设施
(1)应根据手术间的数量合理设置洗手池及水龙头数量,每2~4间手术间应独立设置1个洗手池,水 龙头数量应不少于手术间的数量。 (2)洗手池大小、高矮应适宜;应设有内缘,能防止水溅出;池面应光滑无死角,易清洁。 (3)水龙头应为非手触摸式。 (4)盛放洗手液的容器宜为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的洗手液容器应至少每周清洁与消毒。 (5)手消毒剂的出液器应采用非手触式,手消毒剂宜采用一次性包装。 (6)应配备计时装置、外科手消毒流程图。 5、注意事项 (1)不应戴假指甲、装饰指甲,保持指甲和指甲周围组织的清洁。 (2)术后摘除手套后,应进行手卫生。 (3)洗手与消毒可使用海绵、其他揉搓用品或双手相互揉搓。揉搓用品清洁指甲用品应一人一用一 消毒或者一次性使用,用后应放到指定的容器中,容器定期清洁消毒。 (4)洗手池应每日清洁与消毒。
二、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4、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方法
准备卫生手消毒
取液 取适量手消毒剂于掌心
六步法
三步法
涂抹双手,确保手消毒液覆盖所有皮肤 1.掌心相对揉搓 2.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揉搓,交互进行 3.手指交叉,掌心相对揉搓 4.弯曲手指关节在掌心揉搓,交互进行 5.拇指在掌心中揉搓,交互进行 6.指尖在掌心中揉搓,交互进行
外科洗手完成,准备免冲洗外科手消毒
注:洗手之前应先摘除手部饰物,并修 剪指甲,长度不应超过指尖。清洁双手 时,可使用清洁指甲用品清洁指甲下的 污垢和使用揉搓用品清洁手部皮肤的褶 镀处。左、右侧手及手臂消毒顺序无先 后顺序,应确保所有部位消毒到位。
注:确保手消毒剂完全覆盖双手、 前臂、上臂下1/3皮肤区域直至 消毒剂干燥,持续10~15秒。
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5篇)

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为提高全院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制定本制度。
1、手卫生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医务人员洗手时必须使用流动水设施洗手。
3、手术室、产房、介入诊疗室、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室、血液透析室、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应室等重点部门必须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
4、使用洗手液,配备一次性干手纸或干手器等干手物品;手术室干手巾应每人一用,用后清洁、灭菌。
5、洗手池池面应光滑无死角,每日清洁。
6、洗手池边应配备“七步洗手图”,并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洗手;手术室应配备计时装置、洗手流程及说明图。
7、手消毒剂应取得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或卫生安全评价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手消毒剂应注明开启使用日期,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____天。
8、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液体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洗手液或流动水进行洗手。
9、当手部没有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10、下列情况应进行洗手或卫生手消毒:(1)当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5)接触患者及周围物品后。
(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11、当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12、外科手消毒时,应先洗手,后消毒;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重新进行卫生手消毒。
13、医务人员不得戴假指甲、戒指等饰物,要保持指甲和指甲周围组织的清洁。
14、手卫生合格标准:(1)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cm2(2)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2)是为了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自身,防止交叉感染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规定。
手卫生管理制度

手卫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医疗机构职工的手卫生管理工作,维护员工的健康和患者的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从事临床工作的医务人员和相关服务人员。
第三条手卫生是指使用适当的方法来保持手部清洁的一项健康行为,其目的是预防疾病传播和维护个人健康。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手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开展相关培训,规范操作流程,保证手卫生工作的有效实施。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配备充足的洗手设施和洗手用品,确保职工及患者能够随时进行手卫生操作。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手卫生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第七条所有从事临床工作的医务人员和相关服务人员都应当遵守手卫生管理制度的要求,严格执行相关规定。
第二章操作规范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制定详细的手卫生操作规范,包括洗手、消毒、戴手套等内容,确保职工能够正确操作。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对所有从事临床工作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手卫生培训,让他们了解正确的手卫生操作方法和重要性。
第十条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之前、之后,处理伤口、分泌物或血液样本之前,以及进食、厕后等情况之后,都应当进行手卫生操作。
第十一条医务人员在洗手时应当使用肥皂和清水,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洗手,确保每个手指、手掌、指缝等部位都得到彻底清洁。
第十二条医务人员在消毒时应当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按照规定的浓度和时间进行消毒,确保杀灭病原菌。
第十三条医务人员在戴手套时应当选择合适的手套,并在需要时更换手套,避免传播细菌和感染。
第三章管理措施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手卫生管理制度,明确相关工作职责,制定操作规范,加强培训教育,保障手卫生工作的有效性。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手卫生操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对不合格的情况及时整改,确保手卫生工作的规范性。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对从事临床工作的医务人员和相关服务人员进行手卫生培训,确保他们了解正确的操作方法和重要性。
第十七条医疗机构应当配备充足的洗手设施和洗手用品,确保职工及患者能够随时进行手卫生操作。
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

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手卫生管理制度。
手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的基础,是保护患者、医务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有效措施。
第二章目标1.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执行率,确保手卫生行为规范化。
2. 降低医院内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3. 建立完善的手卫生管理体系,形成良好的手卫生文化。
第三章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所有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师及其他相关人员。
第四章管理规范1. 手卫生的定义手卫生是指通过洗手、使用消毒剂等方式清除手部的细菌和病原体的过程。
2. 手卫生的时机医务人员应在以下时机进行手卫生:- 患者接触前- 患者接触后- 进行无菌操作前- 接触体液、分泌物或污染物后- 使用洗手液、消毒液前后- 食用前及如厕后3. 手卫生的具体方法- 洗手:使用流动水和肥皂,至少洗手20秒。
重点清洗手掌、手背、指缝及指尖。
- 使用消毒剂:选择含酒精的消毒液,按要求涂抹于手部,搓揉至干燥。
第五章责任分工1.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负责手卫生管理制度的制定、修订及组织实施。
- 定期开展手卫生知识培训和宣传活动。
2. 各科室负责人- 负责本科室手卫生的监督与管理。
- 定期检查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及时纠正不规范行为。
3. 医务人员- 按照手卫生管理制度执行手卫生操作。
- 积极参与手卫生培训,增强手卫生意识。
第六章操作流程1. 手卫生培训- 每年组织至少一次手卫生知识培训,确保所有医务人员掌握手卫生规范和操作流程。
- 通过讲座、示范及考核等多种形式,确保培训效果。
2. 手卫生执行检查- 各科室定期开展手卫生执行情况自查,记录检查结果,并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报告。
-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将不定期进行抽查,确保手卫生管理制度的落实。
3. 手卫生记录- 各科室应建立手卫生执行记录,记录检查时间、内容及结果。
手卫生管理制度要求

一、目的为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预防交叉感染,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确保医疗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及来访人员。
三、手卫生原则1. 手卫生是预防交叉感染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 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医疗设备、药品等物品前后,必须进行手卫生。
3. 手卫生应遵循以下原则:勤洗手、正确洗手、手消毒。
四、手卫生要求1. 手卫生设施(1)医院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洗手池、干手机或纸巾,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2)洗手池应设置在便于医务人员到达的位置,且池边不得堆放杂物。
(3)干手机或纸巾应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更换。
2. 手卫生时机(1)接触患者前后;(2)进行无菌操作前后;(3)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物品后;(4)接触患者周围环境或物品后;(5)戴、脱手套后;(6)处理医疗废物后;(7)接触污染物品后;(8)从污染区域进入清洁区域前。
3. 手卫生方法(1)洗手:使用流动水,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以下步骤进行:①用流动水湿润双手;②涂抹肥皂或洗手液,揉搓双手,包括手指、指缝、手背、手腕等部位;③用流动水冲洗双手,冲掉肥皂或洗手液;④用干手机或纸巾擦干双手。
(2)手消毒:使用手消毒剂,按照以下步骤进行:①取适量手消毒剂涂抹于双手;②揉搓双手,包括手指、指缝、手背、手腕等部位;③等待手消毒剂干燥。
五、监督与考核1. 医院应定期对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绩效考核。
2. 对违反手卫生规定的行为,应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
3. 医务人员应自觉遵守手卫生制度,如有违反,将按照医院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

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1.所有医务人员必须掌握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证手卫生效果: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数应W1OCfU/cm2;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数应W5cfu∕CnI2。
均不得检出致病菌。
2.各诊疗部门必须配备合格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如水龙头、皂液(或洗手液)和干手设施(擦手纸)、手卫生操作图示、速干手消液等。
(1)重点科室必须全部使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其它科室尽量使用非手触式水龙头。
(2)在治疗车、换药车、护理车、诊断桌、(ICU、CCU>>新生儿室、血透室、感染性疾病科、多重耐药菌病人的每个病床旁)、电梯口、每个病室门口等应备速干手消毒剂,洗手用品应“伸手可得”,以保证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时便捷使用。
3.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必须进行手卫生。
(1)接触患者前后;(2)接触清洁、无菌物品,进行无菌操作规程前;进行侵入性操作、无菌操作或接触无菌物品前;(3)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摘手套后;(4)接触病人周围环境物品之后。
4.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
(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5.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再进行卫生手消毒。
(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2)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6.外科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1)先洗手,后消毒;(2)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7.禁止医务人员佩戴戒指、戴假指甲、涂抹指甲油、留长指甲,指甲长度不超过指尖。
8.手卫生监管相关部门职责(1)设备科、总务科负责手卫生设施设备的实施与完善,为医务人员提供合格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和手卫生用品。
(2)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或不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和正确的洗手方法的培训,并牵头,与医务部、护理部共同负责具体工作的落实、检查和督导手卫生工作。
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实施细则(4篇)

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实施细则是医疗机构为了管理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行为,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自身健康,预防感染传播而制定的具体规定。
下面是一些可能包含在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实施细则中的内容:1.手卫生标准:明确医务人员手卫生的要求,包括手卫生的性质、时机、方法、程序等,建立起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标准操作规程。
2.手卫生设施:规定医务人员手卫生设施的配置、布局、使用与维护等,确保医务人员在工作场所时能方便地进行手卫生。
3.手卫生宣传教育:明确医务人员应接受手卫生知识和技能培训的要求,包括定期开展手卫生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和行为水平。
4.手卫生监督检查:规定医疗机构对医务人员手卫生行为进行监督检查的方法和频次,建立相应的考核和奖惩制度,确保医务人员能持续有效地遵守手卫生要求。
5.手卫生记录与报告:要求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的记录,包括记录手卫生的时间、方式等,以及发现手卫生问题时的报告和处理。
6.手卫生督导与培训:指定专门的人员负责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督导与培训工作,确保医务人员具备良好的手卫生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地执行手卫生操作规程。
7.手卫生质量评估:建立手卫生质量评估机制,定期对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行为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手卫生问题,保障手卫生的质量和效果。
8.手卫生安全应急管理:制定相应的手卫生安全应急管理措施,灾害事件、传染病暴发等突发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以上是可能包含在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实施细则中的一些内容,具体还需根据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完善。
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实施细则(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有效实施,提高医疗质量,确保患者及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内从事医疗工作的医务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医生、护士、技师等。
第三条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的标准为遵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医务人员手卫生操作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规定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JIEK MA on December 15th, 2012.
医务人员手卫生要求
1.基本要求:
⑴科室必须为医务人员提供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和干手用品。
⑵医务人员必须加强无菌观念和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掌握必要的手卫生知识和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⑶科室院感医生、院感护士对本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予以培训指导,督促落实,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2.医务人员手消毒应达到的标准:
a)卫生手清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2
3.盛放洗手液的容器为一次性使用,手消毒剂应采用一次性包装。
出液器均采用非手触式。
4.洗手后的干手设备应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5.选用的手消毒剂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且在有效期内使用。
6.配备清洁指甲用品,如指甲刀。
7.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的指征:
a) 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b) 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c) 穿脱隔离衣前后,戴手套前,摘手套后。
d) 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e)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f) 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8.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a) 接触传染病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b) 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9.洗手应严格遵循六步洗手法。
10.科主任、护士长加强对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的指导与监督,每季度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指征、洗手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清洁剂、手消毒剂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奖金绩效考核中。
手卫生监管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