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和核苷酸代谢
氨基酸代谢与核苷酸代谢的关系

氨基酸代谢与核苷酸代谢的关系以氨基酸代谢与核苷酸代谢的关系为题,我们将探讨这两个生物化学过程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氨基酸代谢和核苷酸代谢是生物体内的两个重要代谢途径,它们在维持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也是生物体内的重要代谢物。
氨基酸代谢主要包括氨基酸的合成和降解两个过程。
氨基酸的合成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其中一种重要的途径是通过核苷酸的降解产生的。
核苷酸降解可以释放出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可以用于新的蛋白质合成。
此外,一些非必需氨基酸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合成,如糖代谢途径和脂肪酸代谢途径。
另一方面,氨基酸代谢也可以影响核苷酸代谢。
氨基酸降解产生的一些代谢产物可以参与核苷酸的合成途径。
例如,谷氨酸是氨基酸降解途径中的一个重要中间产物,它可以通过一系列反应转化为核苷酸的合成前体。
氨基酸代谢和核苷酸代谢还通过共享一些共同的辅酶和酶参与相互联系。
例如,甲基四氢叶酸是一种重要的辅酶,它参与氨基酸代谢和核苷酸代谢的多个步骤。
甲基四氢叶酸可以提供甲基基团,参与氨基酸的代谢,如谷氨酸的转化。
同时,甲基四氢叶酸也可以提供一碳单位,参与核苷酸的合成。
在生物体内,氨基酸代谢和核苷酸代谢的平衡是由多个因素调控的。
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酶的活性。
酶是催化生物化学反应的蛋白质,它可以加速代谢反应的进行。
氨基酸代谢和核苷酸代谢中的许多关键酶都受到调控,以维持它们之间的平衡。
例如,当氨基酸过剩时,某些关键酶的活性会受到抑制,以减少氨基酸的合成。
相反,当氨基酸不足时,这些酶的活性会被激活,以增加氨基酸的合成。
激素也可以影响氨基酸代谢和核苷酸代谢的平衡。
例如,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激素,它可以促进葡萄糖的合成和氨基酸的降解。
胰岛素的作用可以增加氨基酸的供应,从而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核苷酸的合成。
总的来说,氨基酸代谢和核苷酸代谢是紧密相关的生物化学过程。
它们通过共享代谢途径、共同的辅酶和酶以及受到调控的因素相互影响和调节。
第八章 氨基酸代谢for graduates candidates

ADP + Pi
COOH (CH2)2 CHNH 2 COOH
L-谷氨酸
NH3
谷氨酰胺 合成酶 谷氨酰酶 (肝、肾) H2O
CHNH2 (CH2)2 CHNH2 COOH
谷氨酰胺
尿素、铵盐等
临床上用谷氨酸盐 降低血氨
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丙酮酸 转氨 丙氨酸
葡萄糖
丙酮酸
葡萄糖
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肌 肉
葡萄糖
血液
| 葡萄糖 | | | | | 丙酮酸 | | | 丙氨酸 |
肝
尿素 NH3
肌 肉 蛋白质
分解 其它氨基酸
—酮 酸
| 葡萄糖 | | 糖分解 | | 丙酮酸 | | 转氨酶 | 丙氨酸 | 丙氨酸 |
谷氨酸
GPT
-酮戊二酸
组织之间氨的主要运输形式有( A.NH4Cl 下列中( A.谷氨酸 B.尿素 C.丙氨酸
甲硫氨酸
同型/高半胱氨酸 苏氨酸
α羟丁酸
异亮氨酸
苏氨酸
甲硫氨酸 苏氨酸 Ile 部分碳骨架 缬氨酸 形成乙酰 CoA 异亮氨酸
缬氨酸
琥珀酸-CoA
支链氨基酸的代谢
缬氨酸 亮氨酸 异亮氨酸
转氨基作用
相应的-酮酸
氧化脱羧基作用
相应的脂肪酰CoA 亮氨酸
缬氨酸
异亮氨酸
琥珀酸单 酰CoA
乙酰辅酶A及乙 乙酰辅酶A及琥 酰乙酰辅酶A 珀酸单酰辅酶A
反应物
天冬氨酸
COOH CHNH3
+
N N
N N R
5`
次黄嘌呤
核苷酸
P
α-氨基 α-酮戊二酸 酸 NH3 NH3 α谷氨酸 酮酸 转氨酶 谷-草转 产物 氨酶
氨基酸和核苷酸代谢知识要点

知识要点蛋白质和核酸是生物体中有重要功能的含氮有机化合物,它们共同决定和参与多种多样的生命活动。
在自然界的氮素循环中,大气是氮的主要储库,微生物通过固氮酶的作用将大气中的分子态氮转化成氨,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也可以将硝态氮还原为氨,在生物体中氨通过同化作用和转氨基作用等方式转化成有机氮,进而参与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
(一)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酶促降解在蛋白质分解过程中,蛋白质被蛋白酶和肽酶降解成氨基酸。
氨基酸用于合成新的蛋白质或转变成其它含氮化合物(如卟啉、激素等),也有部分氨基酸通过脱氨和脱羧作用产生其它活性物质或为机体提供能量,脱下的氨可被重新利用或经尿素循环转变成尿素排出体外。
(二)氨基酸的生物合成转氨基作用是氨基酸合成的主要方式。
转氨酶以磷酸吡哆醛为辅酶,谷氨酸是主要的氨基供体,氨基酸的碳架主要来自糖代的中间物。
不同的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所有氨基酸都不是以CO2 和NH3为起始原料从头合成的,而是起始于三羧酸循环、糖酵解途径和磷酸戊糖途径的中间物。
不同生物合成氨基酸的能力不同,植物和大部分微生物能合成全部20 种氨基酸,而人和其它哺乳动物及昆虫等只能合成部分氨基酸,机体不能合成的氨基酸称为必须氨基酸,人有八种必需氨基酸,它们是:Lys、Trp、Phe、Val、Thr、Leu、Ile 和Met。
(三)核酸的酶促降解核酸通过核酸酶降解成核苷酸,核苷酸在核苷酸酶的作用下可进一步降解为碱基、戊糖和磷酸。
戊糖参与糖代,嘌呤碱经脱氨、氧化生成尿酸,尿酸是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嘌呤代的终产物。
其它哺乳动物可将尿酸进一步氧化生成尿囊酸。
植物体嘌呤代途径与动物相似,但产生的尿囊酸不是被排出体外,而是经运输并贮藏起来,被重新利用。
嘧啶的降解过程比较复杂。
胞嘧啶脱氨后转变成尿嘧啶,尿嘧啶和胸腺嘧啶经还原、水解、脱氨、脱羧分别产生β-丙氨酸和β-氨基异丁酸,两者经脱氨后转变成相应的酮酸,进入TCA 循环进行分解和转化。
生物化学核苷酸代谢和氨基酸代谢

●肾脏疾病尿酸排泄障碍
临床上的治疗
1、服用排尿酸的药物,减少肾小管的重吸收 丙磺舒、水杨酸、辛可芬
2、利用别嘌呤醇治疗痛风症
? 痛风症的治疗机制
鸟嘌呤 次黄嘌呤
黄嘌呤氧化酶
黄嘌呤
尿酸
别嘌呤醇
海鲜+啤酒?
海鲜和啤酒是富含嘌呤的食物 尿酸增多 结晶沉积
AMP, GMP, UMP, CMP,
一、核酸的分解
DNA
5′······dAMP -dTMP-dGMP- dCMP ······3′ DNA酶
3′······dTMP -dAMP-dCMP- dGMP ······5′
外切酶 内切酶 外切酶 RNA
5′······AMP -UMP-GMP- CMP ······3′
PRPP PPi
次黄嘌呤 =
IMP
(H)
MTX
氮杂丝氨酸
甘氨酰胺 核苷酸 = (GAR )
甲酰甘氨酰 胺核苷酸 = (FGAR )
甲酰甘氨 脒核苷酸 (FGAM )
5-甲酰胺基咪唑-
4-甲酰胺核苷酸 (FAICAR )
MTX
5-氨基异咪唑= 4-甲酰胺核苷酸
(AICAR )
6-MP AMP
6-MP PPi
§ 知识回顾
DNA
5′······dAMP -dTMP-dGMP- dCMP ······3′ 3′······dTMP -dAMP-dCMP- dGMP ······5′
RNA
5′······AMP -UMP-GMP- CMP ······3′
核苷酸:dAMP, dGMP, dCMP, dTMP,
甲酰甘氨脒-5' -磷酸核糖
_氨基酸代谢和核苷酸代谢练习和答案

第8单元氨基酸代谢和核苷酸代谢(一)名词解释1.联合脱氨作用;2.嘌呤核苷酸循环;3.鸟氨酸循环;4.转氨基作用;5.抗代谢物(二)填空1.体内尿素合成的直接前体是,它水解后生成尿素和,后者又与反应,生成,这一产物再与反应,最终合成尿素,这就是尿素循环。
尿素循环的后半部分是在中进行的。
2.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Ⅰ定位于细胞内的,它催化和等合成氨基甲酰磷酸,是此酶的激活剂。
3.谷氨酸在谷氨酸脱羧酶作用下生成抑制性神经递质。
4.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的第一个核苷酸是,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第一个核苷酸是。
5.从IMP合成GMP需要消耗,而从IMP合成AMP需要消耗作为能源物质。
(三)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或多个正确答案)1.下列哪种氨基酸与尿素循环无关A.赖氨酸B.天冬氨酸C.鸟氨酸D.瓜氨酸E.精氨酸2.肌肉组织中,氨基酸脱氨的主要方式是A.联合脱氨基作用B.L-谷氨酸氧化脱氨基作用C.转氨基作用D.鸟氨酸循环E.嘌呤核苷酸循环3.尿素循环与三羧酸循环是通过哪些中间产物的代谢联结起来的A.天冬氨酸B.草酰乙酸C.天冬氨酸与延胡索酸D.瓜氨酸E.天冬氨酸与瓜氨酸4.催化α-酮戊二酸和NH3生成相应含氮化合物的酶是A.谷丙转氨酶B.谷草转氨酶C.L-谷氨酰转肽酶D.谷氨酸脱氢酶E.谷氨酰胺合成酶5.缺乏哪一种酶可导致PKU(苯丙酮尿症)A.苯丙氨酸羟化酶B.苯丙氨酸-酮戊二酸转氨酶C.尿黑酸氧化酶D.多巴脱羧酶E.丙氨酸-丁氨酸硫醚合成酶6.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直接原料?A.甘氨酸B.天冬氨酸C.苯丙氨酸D.CO2E.一碳单位7.在细胞中自UMP合成dTMP的有关反应涉及A.四氢叶酸衍生物传递一碳单位B. 四氢叶酸氧化成二氢叶酸C.中间产物为dUDPD.受5-氟尿嘧啶的抑制E.受6-巯基嘌呤的抑制(四)判断题1.L-氨基酸氧化酶是参与氨基酸脱氨基作用的主要酶。
2.一般来说,在哺乳动物体内由蛋白质氧化分解产生能量的效率低于糖或脂肪的氧化分解。
第十章 氮代谢

(天津大学2004 (天津大学2004 年) 人类嘌呤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是_。 A .尿酸 B .氨 C .尿素 D .β-氨基异丁 酸
9 .嘌呤核苷酸代谢 合成代谢(从头合成、补救合成);分解代谢 ( 1 )从头合成分为两个阶段 ① 第一阶段生成次黄嘌呤核苷酸。 合成原料:天冬氨酸、谷氨酸胺、甘氨酸、CO2和一碳单位。 重要的中间产物:磷酸核糖焦磷两个酶可受代谢物反馈调节。 抗代谢物:反应过程中凡有谷氨酰胺和一碳单位参与的反应,均可分 别被抗代谢物氨基酸类似物氮杂丝氨酸和叶酸类似物甲氨蝶呤所阻断。 嘌呤核苷的从头合成一开始就在磷酸核糖的分子上逐步合成嘌呤核 苷酸。 ② 第二阶段生成腺嘌呤核苷酸和鸟嘌呤核苷酸。
( 2 )脱氧核苷酸的生成 ① 一般是在二磷酸核苷的水平上生成,此特点既适于脱 氧嘌呤核苷酸,也适于脱氧嘧啶核苷酸( dUDP 和 dCDP )。 ② 脱氧胸苷酸的生成例外,它是在一磷酸核苷水平上由 dUMP 转变生成dTMP 的,以后再经磷酸化生成dTDP 和 dTTP 。
(西南农业大学基础化学2002 (西南农业大学基础化学2002 年)核糖核苷酸还 原为脱氧核糖苷酸是在① 完成的,而脱氧尿苷酸 转化为脱氧胸苷酸是在② 完成的。 A .核苷一磷酸水平上 B .核苷二磷酸水平上 C .核苷三磷酸水平上 D .核苷水平上
(中国科学院2000 (中国科学院2000 年) 尿素合成中间物氨基甲酰磷酸是在什么中 合成的? A .胞液 B .内质网 C .线粒体 D .细 胞核
( 4 )尿素生成过程中的第二个氨基是由天冬氨酸提供。 ( 5 )两种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的比较:体内催化氨基甲酰磷酸生 成的酶有两种,一种是氨基甲酰磷酶合成酶1,存在于肝线粒体 中,最终反应产物是尿素;另一种是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Ⅱ,存 在于各种细胞的胞液中,反应最终产物是嘧啶。两种酶的比较见 下表:
(整理)氨基酸与核苷酸代谢

氨基酸与核苷酸代谢(一)名词解释1.蛋白酶(Proteinase)2.肽酶(Peptidase)3.氮平衡(Nitrogen balance)4.转氨作用(Transamination)联合脱氨基作用8.尿素循环(Urea cycle)9.生糖氨基酸(Glucogenic amino acid)10.生酮氨基酸(Ketogenic amino acid)11.核酸酶(Nuclease)1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13.一碳单位(One carbon unit)(二)英文缩写符号1.GOT 2.GPT 3.APS 4.PAL 5.PRPP6.SAM 7.GDH 8.IMP(三)填空1.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可被和共同作用降解成氨基酸。
2.多肽链经胰蛋白酶降解后,产生新肽段羧基端主要是和氨基酸残基。
3.胰凝乳蛋白酶专一性水解多肽链由族氨基酸端形成的肽键。
4.氨基酸的降解反应包括、和作用。
5.转氨酶和脱羧酶的辅酶通常是。
6.谷氨酸经脱氨后产生和氨,前者进入进一步代谢。
7.尿素循环中产生的和两种氨基酸不是蛋白质氨基酸。
8.尿素分子中两个N原子,分别来自和。
9.芳香族氨基酸碳架主要来自糖酵解中间代谢物和磷酸戊糖途径的中间代谢物。
13.组氨酸合成的碳架来自糖代谢的中间物。
14.氨基酸脱下氨的主要去路有、和。
15.胞嘧啶和尿嘧啶经脱氨、还原和水解产生的终产物为。
16.参与嘌呤核苷酸合成的氨基酸有、和。
17.尿苷酸转变为胞苷酸是在水平上进行的。
18.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是由酶催化的,被还原的底物是。
19.在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中,腺苷酸的C-6氨基来自;鸟苷酸的C-2氨基来自。
20.对某些碱基顺序有专一性的核酸内切酶称为。
21.多巴是经作用生成的。
22.生物体中活性蛋氨酸是,它是活泼的供应者。
23.转氨基作用是沟通和桥梁;24.尿素循环中涉及的天然蛋白质氨基酸是;25.氨的去路有、和降解;脱氨产生的生理作用是和。
生物化学中的代谢途径和调控机制

生物化学中的代谢途径和调控机制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的科学。
生物体内的物质代谢是由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组成的代谢途径,包括物质合成和分解、能量生成和消耗等。
这些代谢途径的调控机制直接影响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生存。
本文将介绍生物化学中的代谢途径和调控机制。
一、代谢途径1. 糖代谢途径糖代谢途径是将葡萄糖等糖类化合物转化为能量和其它生物分子的过程。
在糖代谢途径中,葡萄糖先被转化为丙酮酸,经过一系列复杂反应生成ATP和其它生物分子。
常见的糖代谢途径包括糖异构化酶途径、三酸甘油磷酸途径和糖酵解途径等。
2. 脂质代谢途径脂质代谢途径是将脂类化合物转化为能量和其它生物分子的过程。
脂质代谢途径主要包括β-氧化途径、脂肪酸合成途径和胆固醇代谢途径等。
3. 氨基酸代谢途径氨基酸代谢途径是将氨基酸转化为其它生物分子的过程。
氨基酸代谢途径包括氨基酸降解途径和氨基酸合成途径。
氨基酸降解途径可以将氨基酸转化为葡萄糖等产生能量的物质,而氨基酸合成途径则可以将葡萄糖等物质合成氨基酸。
4. 核苷酸代谢途径核苷酸代谢途径是将核苷酸转化为能量和其它生物分子的过程。
核苷酸代谢途径主要包括嘌呤核苷酸代谢途径和嘧啶核苷酸代谢途径等。
二、调控机制1. 底物浓度反馈调控底物浓度反馈调控是生物体内常见的调控方式之一。
当某种底物的浓度增加时,会抑制该底物的产生或促进其消耗。
这种反馈调控可以使代谢途径保持平衡,并避免产生过量的底物。
2. 酶促反应速率调控酶促反应速率调控是生物体内代谢途径的另一种常见调控方式。
当代谢途径中某种酶的活性增强时,会加速反应速率,促进代谢途径的进行。
而当酶的活性降低时,则会降低反应速率,减缓代谢途径的进行。
3. 激素和信号传递调控激素和信号传递调控是生物体内复杂的调控方式之一。
当激素或信号分子被释放时,它们可以通过细胞膜、胞质或核内的受体与酶和基因相互作用,从而改变生物体内的代谢途径。
这种调控方式可以在组织和器官层面上对代谢途径进行调控,进而影响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生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章 氨基酸和核苷酸 的代谢
蛋白酶的分类
1、按来源分: 动物蛋白酶、植物蛋白酶、微生物蛋白酶 3类。
2、按作用的位点分: 内肽酶、外肽酶、二肽酶 3类。
内肽酶—水解蛋白质内部肽键产生各种短肽的酶。 外肽酶—从肽链的一端水解肽键,每次水解产生一个氨基酸或二肽的酶。 二肽酶—专门水解二肽中肽键,将二肽水解生成单个氨基酸的酶。
4
3
形成1分子 尿素可清除2分子氨和1分子CO2,同时消耗4分子ATP。
四、氨基酸碳架α-酮酸的转化
氨基酸碳架在分解途径中可分别形成乙酰CoA、草酰乙酸、α-酮戊二酸、 琥珀酰CoA、延胡索酸5种产物而进入三羧酸循环。最后氧化为CO2和H2O。 其中乙酰CoA是进入柠檬酸循环的主要物质。
生酮氨基酸—亮氨酸和赖氨酸2种氨基酸的碳架分解后形成乙酰CoA和乙酰乙 酰CoA,并使人工糖尿病犬尿中酮体增加,这类氨基酸称为生酮氨基酸。
FMN
NH
FMNH2
H2O
氨基酸
(FAD)
(FADH2)
亚氨基酸
R—C-COOH
NH3
O
α 酮酸
谷氨酸的氧化脱氨
L-谷氨酸脱氢酶
-OOC—CH2—CH2—CH—COO-
-OOC—CH2—CH2—CH—COO- + NH3
L-谷氨酸
NH3+
NAD+ 或
NADP+
NADH+H+ 或
NADPH+H+
O
α酮戊二酸
③肾脏的谷氨酰胺在谷氨酰胺酶的催化 下,水解生成谷氨酸和氨。
氨的去路:
不同生物对氨的转变途径不同。 在植物和微生物中:
NH3 草酰乙酸
在动物体中:
天冬氨酸 NH3
天冬酰胺
谷氨酰胺
重新利用
NH3
人和哺乳动物:将氨转变成尿素。
转变成废物排出体外 鸟类和陆生爬行类:将氨转变成固体尿酸。
水生动物:以氨的形式。
GOT 催化谷氨酸与草酰乙酸之间的转氨基作用; GPT催化谷氨酸与α-酮酸戊二酸之间的转氨基作用。 转氨酶都是以磷酸吡哆醛作为辅酶。
COOH
CH—NH2
R2 诊断肝炎 为什么要 测血清转
氨酶?
(三)联合脱氨基作用
是将转氨基作用和脱氨基作用偶联在一起的脱氨基方式。
α-氨基酸
转氨酶
α酮酸
α酮戊二酸
NAD(P)H+H+
生糖氨基酸—凡是能形成丙酮酸、α-酮戊二酸、琥珀酸和草酰乙酸,并使人工 糖尿病犬尿中葡萄糖增加,这类氨基酸称为生糖氨基酸。
生糖兼生酮氨基酸—苯丙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可使人 工糖尿病犬尿中酮体和葡萄糖都增加,这类氨基酸称为生糖兼生酮氨基酸。
发酵工业中的味精生产
(二)转氨基作用
转氨基作用:是α 氨基酸的氨基在转氨酶作用下,转移到α酮酸的羰基上使 酮酸变成相应的α 氨基酸,而原来的氨基酸失去氨基生成相应的α酮酸。
COOH CH—NH2 + R1
COOH C=O R2
转氨酶
COOHC=OFra bibliotek+
R1
生物体中最重要、分布最广的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GOT) 和谷丙转氨酶(GPT) 。
(二)腐胺
腐胺发现于腐败肉中,是鸟氨酸脱羧的产物。鸟氨酸来源于精氨酸的水解。
H
H3N+—(NH2)3—C—COO- 鸟氨酸脱羧酶 H3N+—CH2—CH2—CH2—CH2—NH3+
NH3+ 鸟氨酸
CO2
腐胺
(三)组胺
组胺是组氨酸在组氨酸脱羧酶的催化下,脱去羧基生成的。它是一种 强烈的血管扩张剂,
HC═C—CH2CHCOOH
▪ 脱氨基作用:氨基酸脱去氨基生成α 酮酸的过程。 ▪ 脱氨基方式:氧化脱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和联合脱氨基作用。 ▪ 脱氨基部位:主要在肝脏。
(一)氧化脱氨基作用
指α氨基酸在氨基酸氧化酶的催化下发生脱氢、水解两步反应,生 成α 酮酸并产生氨的过程。
R—CHCOOH 氨基酸氧化酶 R—C-COOH
NH2
3、按作用的最适pH 值分: 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 3类。
9.1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组织蛋白
食物蛋白质
消化吸收
合成 分解
氨基酸
脱氨
合成酶、激素等 功能性蛋白质
氨
α 酮酸
合糖
脂
成代
代
嘌呤
鸟氨
嘧啶
NH4+
酸循 环
天冬酰胺 谷氨酰胺
糖
谢 TCA循环 谢
合 成 脂 肪
H2O+CO2+ATP
一、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H2O
肾脏
排出体外
血液循环
谷氨酰胺
氨 谷氨酸
尿素
肝脏
2、丙氨酸形式
葡萄糖—丙氨酸循环
(二)尿素的形成 尿素循环(鸟氨酸循环,Krebs,1932)
由4步酶促反应组成,第1步发生在线粒体内,其余3步发生在胞液中。
1:鸟氨酸转氨甲酰酶 2:精氨琥珀酸合成酶 3、精氨琥珀酸酶 4、精氨酸酶
1
2
TCA
HN N
NH3
CH 组氨酸
组氨酸脱羧酶
CO2
HC═C—CH2CH2NH2 HN N
CH
组胺
(四)多胺
多胺是细胞 内调节代谢的重 要物质。凡是生 长旺盛的组织, 鸟氨酸脱羧酶的 活性都强,多胺 的含量也增加。
三、氨的代谢
①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主要来源)
氨的来源:
②肠道吸收:食物中的蛋白质经肠道腐 败作用产生氨和尿素自体液渗入肠腔, 在肠道pH 较低时,NH3与H+形成NH4+ 不易吸收,而从粪便排出;而当肠道的 pH偏高时,氨的吸收增加。
谷氨酸脱氢酶
谷氨酸
NH3+NAD(P) +
骨骼肌、心肌中的脱氨基方式——
嘌呤核苷酸循环
α-氨基酸
α酮戊二酸
转氨酶
GOT
α酮酸
谷氨酸
天冬氨酸
IMP
NH3
腺苷琥珀酸
草酰乙酸
AMP
腺苷酸脱氨酶
H2O
延胡索酸
苹果酸
GOT:谷草转氨酶 IMP:次黄嘌呤核苷酸 AMP:腺嘌呤核苷酸
二、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脱羧基作用:氨基酸在脱羧酶的作用下,脱羧产生co2和有机胺的过程。
(一)氨的转运
氨须经特殊的转运方式转运到肝脏,在肝脏合成尿素后随尿排出体外。 氨的2种转运方式:①谷氨酰胺形式;②丙氨酸形式。
丙酮酸 转氨酶
1、谷氨酰胺形式
COOH
(CH2)2 CHNH2 COOH
谷氨酸
ATP
ADP+Pi
+ NH3
谷氨酰胺合成酶
CONH2
(CH2)2 + CHNH2
COOH
谷氨酰胺
R—CH—COOH NH2
脱羧酶
R—CH2—NH2 + CO2
(伯胺)
(一)γ—-氨基丁酸(GABA)
γ—-氨基丁酸主要存在于脑组织中。是具 有抑制作用的神经递质。
GABA的生物合成是由谷氨酸脱羧基 形成。
GABA的分解代谢在γ—氨基丁酸转 氨酶的作用下形成琥珀酸半醛。琥珀酸半 醛在L-乳酸脱氢酶的作用下还原成γ—羟 γ—氨基丁酸转氨酶 丁酸,或氧化成琥珀酸, 再通过三羧酸 循环变成CO2和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