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对英国哥特文学传统的传承
论英美文学中的“哥特因子”

情。这座充满阴森神秘气氛的古老城堡后来成为伏地魔潜 伏的临时基地 , 不仅仅是故事发生的场景之一, 对情节的发
展 也起 了一定 的作用 。
大利人法萨里用哥特一词来指称 中世纪的一种建筑风格
— —
高耸的尖顶 、 厚重的石壁 、 狭窄的窗户 、 染色的玻璃、 幽
暗的内部 、 的地道甚至地下藏尸所等。 阴森 ⑨所以, 早期哥
明, 一个女仆走进 客厅 , 发现里德尔一家三 口都气绝身亡 了。 而更加神秘莫测的是, ” 死者没有任何受伤的迹象 , 三个
人看上去 都那 么健康 , 是死 前 脸 上都 带 着一 种 惊 恐 的表 只
哥特 式场 景 : 封 闭场 所 中渲染神 秘诡 异 在
哥特( o ) G t 一词来 自目尔曼民族一个部落的名称。意 h
爵士 甚至将 其归入 “ 格调 不高 、 流的情 节小说 ” 非主 。
由于缺少光线而昏暗、 阴森。 被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的埃德加 ・ 爱伦 ・ , 坡
也将其名著《 厄舍屋的倒塌》 的故事发生地点精心地选定
在古老的 、 几乎与世隔绝的“ 厄舍屋 ” 那是一座孤零零的 : 房屋 , 白凄凉的墙壁, 惨 像茫然无神的眼睛似 的窗户 , 长满 细小菌类的外墙 , 阴森可怖 , 有着哥特式大厅拱门和幽暗曲
特小说在静态场景氛围的营造上往往选择与哥特式古堡相
联 , 点多为幽 闭的城 堡 、 地 地牢 、 院等 封闭式场 所 。 修道
二
哥特式 评 论曾 指出 ,哥 特式 小说是关 于梦 魇的 文学 。潜意 “ 识 是梦境 的基 本元素 。它表现 了恐 惧慌 乱和 冲 动 。它 的题
批 评 与 阐 释 ・当 代 文 坛 ・2 2 01 0.
哥特文学在英美文学中的价值研究

哥特文学在英美文学中的价值研究摘要本文通过阐述英美文学中有关哥特传统文化的起源,全面研究了“哥特”一词的真正含义以及哥特文学的具体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了哥特文学对英美文学的重要影响,试图探索出哥特文学在英美文学中作为一种特殊文学形式所发挥的文学价值。
关键词:哥特文学英文文学价值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由于受哥特文学形式的影响,英美作家不仅创作出了优秀的恐怖小说作品,还逐步形成了一种影响深远、持续发展的哥特传统。
目前,哥特文学已成功成为了英美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领域对哥特文学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并在广度与深度两方面拓展哥特文学形式,从而将欧洲文化、历史、社会的整体发展与哥特的传统相连接。
一“哥特”的含义1 “哥特”的字面含义《新英汉词典》对哥特(goth)的解释为:(1)歌特语的,哥特人的;(2)哥特式的,黑体的,哥特体的;(3)不文明的人,粗野的人;(4)哥特式小说(以衰败、凄凉、恐怖色彩为主)。
2 “哥特”一词的由来“哥特(goth)”最早来自于北欧民族——条顿,它本是一个小部落的名称。
公元5世纪,曾一度辉煌的西罗马帝国开始走向灭亡,哥特民族也随之成为了历史的牺牲品。
然而,哥特人特有的英勇善战的形象在南欧人、甚至是意大利人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后,在一千年之后的文艺复兴时期,一位意大利学者——法萨里首次采用“哥特”来代指思想家所厌弃的欧洲中世纪的建筑风格。
这类建筑的特点主要有:高耸的尖状屋顶,狭窄的窗口,厚重的石头墙壁,阴森恐怖的地道,色彩各异的玻璃等。
因此,“哥特”一词也逐渐被赋予了恐怖、野蛮、黑暗、神秘、中世纪等含义。
3 “哥特”文学的发展哥特式文学将人文主义与宗教改革连接到一起,摧毁了天主教会对文学领域的控制。
但由于当时宗教改革的大力兴盛,人文主义也给教会势力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使得基督教的传统意识形态面临解体的窘境。
18世纪中期,欧洲国家率先进入到了理性为主的时代,文艺复兴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主张以人的理性为文学中心,但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类的真正情感,否认了超自然中的神秘现象。
魔幻的世界文学的圣殿——论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文学性

魔幻的世界,文学的圣殿——论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文学性口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宋玉红李国新摘要: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在十年中创造了文学创作的奇迹.本文对于它的魅力棱心即小说文学性进行研究,从小说精华思想,情节构架。
人物的刻画多角度对之进行展开论述。
关键词:文学性;人性;情节;人物<哈利-波特》(HarryPotter)是英国女作家J.K.罗琳的系列魔幻文学作品.全系列共有7本小说。
小说描写主角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7年学习生活的冒险故事。
该书被翻译成62种语言.总销售量超过3亿本。
当网络大行其道.文学艺术在全球范围内世纪性跌人低谷的时候.用纸张印刷出来的《哈利·波特》系列却能超越国界、种族和年龄掀起十年热潮。
不仅如此,影视、玩具、游戏等哈利再创造接踵而至.当一部作品演变出一种文化现象.进而演变成社会现象时。
其艺术价值就需要我们对之进行全面深入的探究。
《哈利·波特》的成功。
一般认为作者奇异的想像力似乎功居第一。
而笔者以为是J.k罗琳坚定的文学取向功不可没的结果。
换句话说即《哈利.波特》的成功就是小说文学性的成功。
首先.作者承袭了西方优秀文学的一贯传统.在书中显示了对人性的强烈关注从第一部到第七部.从简单的正义和邪恶的对抗到深层次的人性问题(诸如死亡,命运,亲情,友情,难以辨别的善恶等)的思考。
哈利系列对于人性复杂性的体现是逐步展开的.在错综复杂的人性层面上,作品从始至终回荡着一支主旋律一“爱”.罗琳笔下的这种爱具有超越性,它无处不在。
当主人公哈利勇敢地对抗伏地魔并从其手中拯救了整个魔法世界时.这种爱具有鲜明的拯救意识与博爱的性质.这正是西方优秀文学的精华思想,翻开西方文学史,从但丁的《神曲》到莎士比亚的戏剧,从歌德的《浮士德》、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到托尔斯泰的<复活>,一串串光辉的名字中都闪烁着这样一种思想:。
爱是信仰.爱高于一切。
”罗琳出色地继承了西方文化的精华。
全球文化遗产:《哈利·波特》的影响与意义

全球文化遗产:《哈利·波特》的影响与意义1. 引言1.1 概述《哈利·波特》系列作品是一部全球享有巨大声誉的文化现象,深受广大观众和读者喜爱。
通过描述一个魔法世界中普通男孩哈利·波特的冒险故事,该系列作品引发了文化传播和多元性探索方面的许多重要讨论。
本文将探讨《哈利·波特》对全球文化遗产的影响与意义,从而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它在当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主要部分来呈现关于《哈利·波特》的影响与意义。
首先,我们会对全球文化遗产的定义和重要性进行概述,以便为后续讨论提供背景知识。
然后,我们将介绍《哈利·波特》系列作品的兴起和影响力,并考察它们在文化产业和经济方面所带来的变革。
接下来,我们会探讨《哈利·波特》作品对全球文化传播和多元性的贡献,包括跨文化交流、多元文化表达以及青少年教育与成长方面的影响。
最后,我们会总结《哈利·波特》作品对全球文化遗产的影响和意义,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哈利·波特》作品的详细分析,揭示它对全球文化遗产的巨大影响和重要意义。
我们将探讨《哈利·波特》如何通过其故事情节、人物塑造和主题探索,引发了广泛的观众和读者共鸣,并推动了文化行业的发展。
此外,我们还将探讨《哈利·波特》所传递的多元性、包容性以及与青少年教育和社会价值观塑造相关的因素。
通过这些探讨,我们希望认识到这一作品在当代世界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并为未来研究提供指导和启示。
(以上部分为"1. 引言"部分内容)2. 全球文化遗产的定义和重要性2.1 定义全球文化遗产是指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独特意义、对人类共同文明有着普世价值的文化遗产。
这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如古迹、建筑、艺术品等,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技艺、语言、习俗等。
这些遗产承载着人类历史和发展的重要信息,对于了解人类演进过程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哈利·波特》系列与英国文化:魔法、友情与成长之旅

哈利·波特系列与英国文化:魔法、友情与成长之旅简介《哈利·波特》系列是英国作家J.K.罗琳创作的一部魔幻小说系列,通过描述主角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冒险经历,展现了一个充满魔法、友情与成长的奇妙世界。
而这个奇妙的世界融合了许多具有浓厚英国文化色彩的元素,例如英国纹章学、哥特式建筑和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交礼仪等。
本文将探讨《哈利·波特》系列与英国文化之间的关联。
1. 英国纹章学与霍格沃茨四个学院《哈利·波特》系列中,霍格沃茨魔法学校被分为四个学院:格兰芬多、赫奇帕奇、拉文克劳和斯莱特林。
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独特的徽章和价值观,这反映了英国纹章学在书中扮演的角色。
格兰芬多代表勇敢和冒险,赫奇帕奇代表智慧和学术,拉文克劳代表聪明和创新,斯莱特林代表野心和谋略。
这种分院制度不仅体现了英国社会中团结而又竞争的精神,同时也象征着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质找到归属感。
2. 哥特式建筑与霍格沃茨学校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是《哈利·波特》系列中最重要的场景之一,它被描绘成庄严而充满历史气息的建筑。
这所魔法学校采用了哥特式建筑风格,如尖顶、回廊和雕塑等元素都与英国的中世纪建筑相似。
通过使用哥特式建筑风格,在小说中营造出了一种神秘、古老而又令人敬畏的氛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魔法世界之中。
3. 维多利亚时代社交礼仪与纯血统家族在《哈利·波特》系列中,纯血统家族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这些家族有着优越感,并坚持认为纯血统的巫师才是真正强大的。
这种观点可以追溯到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社会中对血统和社会地位的重视,以及相应的社交礼仪和等级体系。
在小说中,哈利·波特与纯血统巫师之间发生冲突,进一步探讨了无论身世如何,每个人都应该被平等对待的价值观。
4. 英国魔法世界与英国历史《哈利·波特》系列不仅通过魔法元素来塑造其奇幻世界,还借用了许多英国历史事件和传说。
例如,凤凰社作为一个组织,与历史上受追捧的亡者大军有关;蓝金色人像由英国教堂中的哥特式半透明雕塑形象而来。
浅谈《哈利波特》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差异

浅谈《哈利波特》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差异作者:蹇佳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15年第10期【摘要】《哈利波特》无疑对英国当代小说文学乃至世界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多数是体现在魔幻小说角度或者文学角度去研究。
本文从文化比较的角度来解读小说,从而更有利于去分析结构外国文学。
【关键词】哈利波特价值观文化《哈利波特》系列魔幻小说不仅仅在世界儿童群体中带来巨大的影响,对许多成年读者也具有很深的影响力。
但是,对于许多中国成年读者来说,许多人读后觉得很一般,不能真正的去感受这部魔幻小说带给读者的真正思想,甚至有的读者将其与中国《西游记》相比较。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也主要是由于文化差异,以及对作品的文学文化背景没有细致的分析。
本文鉴于篇幅问题,对《哈利波特》一书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差异、价值观等进行一个大概的比较。
一、宗教信仰中国是没有宗教的,严格意义来讲,佛教,基督教系外来教种。
中国是个多宗教的国家,以佛教为主,主要的还有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
西方文化起源于希腊、罗马文化,同时受到埃及、美索不达米亚等古老文化影响。
在当代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科学和建筑等方面,处处可见古老文化的基督教。
主要表现在:1.名称上的敬畏。
如赫敏取名(Hermione)《哈利·波特》中的三个主角之一)就受到神Hermes (赫耳墨斯)的影响。
Hermes是希腊神化中掌管商业、道路等的神,众神的使者。
Hermes来源于埃及神话,原为“透特”,是埃及人的魔法、智慧和写作之神。
再比如Gryffindor (格来芬多)就受到Griffin (格里芬)的影响。
格里芬原为希腊神话中的神兽,鹰头狮身,对地上和天空拥有统治权。
因其狮身鹰头,也象征着人必须集力量与智慧于一身。
2.意象。
(1)地下的洞穴——地狱。
在文学作品中,对地狱的描述是阴暗、肮脏,位于地下。
而天堂光明、纯净,存在于天上。
作为人类,正是位于天堂与地狱之间。
(2)巨蛇。
哈利·波特系列中的魔法与英国文化融合

哈利·波特系列中的魔法与英国文化融合介绍《哈利·波特》系列是英国作家J.K.罗琳创作的一部畅销奇幻小说。
该系列讲述了一个年轻男孩哈利·波特在魔法世界中成长的故事。
这个丰富多彩的魔法世界不仅仅是虚构的,而是与英国文化密切相连并进行深度融合。
魔法学校霍格沃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是《哈利·波特》系列中最重要的场景之一。
它位于苏格兰高地,外观庄严壮观。
霍格沃茨学校采用伊顿公学作为建筑风格,这源于英国中世纪和现代教育制度相关的历史背景。
美食与传统活动《哈利·波特》系列中描述了许多英国美食和传统活动,如华灯玉晕、万圣节派对和圣诞节庆祝活动等。
这些活动和美食反映了英国文化的一部分,展示了儿童和成人的欢乐、团聚和庆祝。
魔法体育在魔法世界中,有一些体育运动被视为“魔法体育”,其中最著名的是飞行比赛和魁地奇运动。
这些活动不仅在小说中展示了魔法才能,也与英国的传统体育活动相呼应,例如马球、橄榄球和足球等。
英国历史与文学《哈利·波特》系列中经常涉及到英国历史和文学的元素。
例如,哈利·波特参观了大英博物馆,观看了巨大的英国历史战争展览,并发现了许多与魔法相关的展品。
此外,许多角色的名字取自于英国历史人物或作家的名字。
社会阶级与翻转在《哈利·波特》系列中,社会阶级经常是一个重要主题。
通过描述麻瓜(非魔法人士)与巫师之间以及纯血巫师与混血巫师之间的关系,小说揭示了社会阶级观念在不同角色之间产生的冲突和争议。
这反映了英国社会中的阶级制度和不平等问题。
总结通过将魔法与英国文化巧妙融合,J.K.罗琳创造了一个引人入胜的虚构世界。
《哈利·波特》系列不仅是一部奇幻小说,也是对英国文化的独特描绘。
从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到美食、传统活动、体育运动,再到历史和文学元素,这些层面展示了英国文化与魔法之间的契合,并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故事情节。
《哈利波特》系列对当代文学的影响与启示

哈利波特系列对当代文学的影响与启示引言《哈利波特》系列是英国作家J.K.罗琳(J.K. Rowling)创作的一部受全球读者欢迎的魔幻小说系列。
自1997年首次出版以来,该系列已经成为文学界的一股巨大力量,并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启示。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哈利波特》系列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1. 魔幻题材再度流行《哈利波特》系列将魔法和魔幻元素巧妙地融入到现实世界中,打破了传统文学中现实与奇幻之间的界限。
这种创新的写作方式引发了一股魔幻小说热潮,激发了其他作家创作具有类似主题和元素的作品。
当代文学中涌现出大量魔幻小说,例如《暮光之城》、《饥饿游戏》等,都受到了《哈利波特》系列的影响。
2. 探索成长与自我认同《哈利波特》系列通过主人公哈利波特的成长之路,揭示了一个普遍的主题:成长与自我认同。
这个主题深深触动了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
许多当代文学作品也开始关注并探索这一主题,通过各种角度和故事情节展现了人物在困境中成长、寻找自我身份的过程。
3. 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哈利波特》系列并不仅仅是一部魔幻小说,它也隐含着对于社会问题的探讨和关注。
从纯血统与混血儿之间的冲突,到压迫、歧视和权力滥用等议题都得到了精心描绘和探究。
这种对社会问题的处理方式影响了当代文学作品,使其更加关注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并试图通过创作给予读者启示和思考。
4. 推动青少年阅读量增长《哈利波特》系列不仅仅受到广大青少年读者的喜爱,同时也为整个出版界带来了巨大影响。
通过其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有趣生动的角色塑造,该系列成功吸引了许多不爱阅读的青少年开始培养阅读的习惯。
这种现象激发了其他作家关注并创作适合青少年读者的图书,从而推动了整个青少年阅读市场的增长。
结论《哈利波特》系列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启示。
它推动了魔幻题材再度流行、引导了对成长与自我认同主题的探索、关注社会问题并试图通过创作给予读者启示、促进了青少年阅读量的增长。
这些影响使《哈利波特》成为一部不可忽视的文学经典,对当代文学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对英国哥特文学传统的传承
作者:王之风
来源:《大观》2016年第01期
摘要:J·K·罗琳所创作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魔法热潮。
在这部系列小说作品中,无论是场景设置、情节塑造还是人物关系设计等都具有着明显的英国传统哥特文学色彩。
本文则以挖掘《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的哥特色彩为出发点,在对英国传统哥特文学特征做出论述的基础上,分析《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对英国哥特文学传统的传承做出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哈利·波特;英国哥特文学;哥特文学传统
“哥特”一词最初是一个部落的名称,18世纪中后期才被用作小说题材的称呼。
哥特文学在故事背景方面往往以废墟、古堡为主,并且会描述一些超自然现象。
首先,神秘的古堡是英国哥特文学中重要的构成元素;其次,离奇的情节是英国哥特文学所具有的重要特征;最后,在人物与主题的塑造方面,英国哥特文学往往重视对人性与社会黑暗面的揭露,并且坚持通过塑造善恶冲突来对道德做出探索的主线设计。
在《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不仅具有着森林、城堡等英国传统哥特文学中的场景元素,同时具有着屠杀、复仇等英国传统哥特文学中的内容因素;另外,与英国传统哥特文学中的大多数作品一样,《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也通过塑造正义与邪恶之间的冲突对社会道德这一主题做出了深入的探索。
一、场景的独特性
在《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不仅具有着神秘的古堡,同时具有着奇异的自然景观。
主人公哈利·波特通过国王十字车站进入魔法世界,并见到了霍格奥茨学校所处的古堡。
在这座古堡中,具有着幽暗曲折的楼梯与走廊,并且这些地方经常有幽灵出没。
与英国传统哥特文学所塑造的建筑不同的是,在霍格奥茨学校这座古堡中具有着友情与温暖,并且富丽堂皇,所以显然不是经常出现在英国传统哥特文学中的那种荒凉破败的建筑形象。
但是即便如此,由于具有魔法的存在,所以这座建筑依旧显得古老而神秘。
当然,在《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也具有一些与英国传统哥特文学内十分相似的建筑形象,如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作者对里德尔府做出了描写,在这座荒凉、潮湿的建筑中,流传着一个可怕的传说,即里德尔府中的人气绝身亡,虽然他们都具有着恐惧的表情,但是却没有受伤的痕迹。
这一传说深化了这座古堡所具有的恐怖特征。
从《哈利·波特》中的自然景观来看,这部作品和许多英国传统哥特
文学作品一样,都通过展现奇异的自然景观来渲染故事所具有的神秘色彩。
如在哈利·波特进入魔法学院之后就得到这样的忠告,即不能进入学校周边的森林。
而随着情节的发展,读者的确会在这片森林中看到许多奇妙的事物以及秘密,无论是人马、独角兽还是伏地魔都能够让读者体会到这片森林所据有的哥特色彩。
二、情节的离奇性
从场景方面来看,无论霍格奥茨学校中的城堡还是魔法世界,都让《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体现出了浓重的哥特色彩。
除此之外,《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的情节与内容页具有着明显的哥特色彩,这种哥特色彩主要是通过离奇的作品风格、充满悬念的故事情节等内容体现出来的。
从《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情节与内容来看,具有英国传统哥特文学色彩的特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具有着复仇与谋杀等内容,并且设计出很多的巧合与悬念。
在这部小说作品中,哈利与伏地魔之间的关系交织是引领情节发展的重要线索,而使哈利与伏地魔之间产生关系的原因则在伏地魔对哈利父母的杀害以及对麻瓜世界的屠杀。
这一原因引发了各种复仇行为、战斗情节等。
而复仇与谋杀是英国传统哥特文学中十分典型的情节。
另外,悬念的设置也是英国传统哥特文学中的重要特征。
如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魔法学院出现内奸,并且产生了很多奇异的事件,这些事件让魔法学院充满疑云,谁是杀死独角兽的凶手、谁是魔法石的窃取者等问题不仅引起了哈利·波特的好奇,同时也能够引起读者的好奇。
其次,在《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梦境与预言对小说作品情节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梦境与语言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也塑造出了诡异、神秘的氛围。
三、人物的对立性
英国哥特文学的主题一贯是通过展现正义与邪恶的冲突来引起人们对社会道德的反思,这也是英国哥特文学所具有的现实意义所在。
这种主题的塑造往往是通过人物之间的对立关系形成的。
在《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作者对哈利的成长历程做出了描写,在这种历程中不仅表现出了主人公哈利对自身价值的挖掘与发现,同时也展现出了对真善美的宣扬以及与邪恶实力的斗争。
在《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存在对立关系的两派分别为以邓布利多为首的魔法师与以伏地魔为首的食死徒。
两派人物具有着不同的信仰,其中以伏地魔为首的食死徒试图对麻瓜以及具有麻瓜血统的魔法师开展杀戮,并希望构建起由自身统治的魔法世界。
而邓布利多则正义的形象出现,通过带领魔法师与食死徒进行斗争来维护魔法界的安定。
两个派别的斗争一直延续到《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结尾并以伏地魔的死亡作为终结,在此之前,每一部小说都以邪恶实力的失败告终,但是邪恶势力并没有被彻底的消灭。
在这一主要线索的设置中,作者体现出了自身所要表达的价值观,即对正义的宣扬。
在这部具有较强魔幻性质与娱乐性质的作品中,还有一些细节也包含着作者希望表达的价值判断,如霍格奥茨魔法学校分为四个学院,其
中格兰芬多象征着好爽与勇敢、赫奇帕奇象征着坚毅与忠实、拉文克劳象征着博学与智慧,斯莱特林则因为出现了一些黑巫师而象征着狡诈精明与野心。
综上所述,不可否认的是,《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具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与现代创作风格,但是无论是在场景设置、情节塑造还是人物关系设计方面,《哈利·波特》系列小说都具有着明显的英国传统哥特文学色彩,因此,从哥特文学角度对《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做出分析,能够让读者对这部系列作品做出更加深入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孙文昀.哥特小说:范式文本下的死亡本质[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2(04)
[2]俞溪.美国哥特小说的嬗变研究[J].芒种,2014(08)
[3]吴静.美国文学中的哥特小说(英文)[J].海外英语,2013(21)
[4]柳隧.恐惧是如此迷人——哥特小说的魅力[J].大科技(百科探索),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