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新大原油管道破坏泄漏事件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油田最近漏油情况报告

油田最近漏油情况报告

油田最近漏油情况报告最近,有关油田发生漏油的情况报告显示,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漏油事件。

根据报告,这次漏油事件发生在某个位于海洋上的油田,导致了大量的原油泄漏到周围海域中。

据报告显示,漏油事件的原因是一处管道发生了破裂。

这个管道连接着油田的储油设施与输油管道,负责将提取的原油从储油设施输送到其他地方。

然而,由于一系列原因,该管道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了泄漏。

漏油事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影响了海洋生态系统和周边地区的生态平衡。

大量的原油泄漏进入海洋后,迅速蔓延开来,形成了一片黑色浮油,并且不断向周围海域扩散。

这对于海洋中的鱼类、海豚、海鸟等海洋生物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它们的生存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此外,漏油事件还对附近的海岸线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原油浮漂上岸后,污染了海滩和附近的海岸生态系统,给当地居民和旅游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损失。

一些沿海城市的旅游景点因为原油的泄漏而暂时关闭,造成了严重的人员流失和旅游业的减少。

面对这场漏油事件,相关应急机构和企业立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应对。

其中,漏油现场的事故清理工作是紧急进行的,包括利用吸油设备和人工清洁技术清理海面和海滩上的原油。

同时,关闭漏油点附近的输油管道,以停止原油的继续泄漏,也是遏制事故扩大的关键。

另外,与应急处理同时进行的还有对漏油原因的调查与整改工作。

相关部门调查了漏油事件的具体原因,并将其归结为管道老化和维护不到位。

在此基础上,相关企业将加强油田设施的定期检查与维护,确保类似的事故不再发生。

总的来说,这次油田漏油事件给海洋生态环境和沿海地区带来了严重的损害,同时也对当地经济和居民生活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通过应急处理和事故原因调查与整改,相关部门和企业正在努力减少损失,并加强油田设施的管理与维护,以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石油泄漏危害控制报告

石油泄漏危害控制报告

石油泄漏危害控制报告1. 摘要本报告旨在详细阐述石油泄漏对环境、生态以及人类社会的严重影响,并针对石油泄漏事件提出具体控制措施及应对策略。

本报告依据最新的科学研究和数据分析,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专业的决策支持。

2. 石油泄漏对环境的影响2.1 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石油泄漏进入海洋后,会形成油膜覆盖在水面,阻止了水生植物和动物的正常呼吸,导致大量生物死亡。

同时,石油中含有的有毒物质会渗透进生物体内,影响食物链,严重破坏海洋生态平衡。

2.2 对陆地生态环境的影响陆地上的石油泄漏会对土壤和植被造成直接污染,影响土壤的结构和肥力,导致植物死亡。

石油中的有毒物质还会通过食物链进入陆地生物体内,影响人类健康。

2.3 对空气环境的影响石油泄漏时,石油中的挥发性有机物会蒸发到空气中,形成有害气体,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损害,长期吸入这些有害气体可能导致呼吸道疾病。

3. 石油泄漏对人类社会的危害3.1 对公共安全的影响石油泄漏可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对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3.2 对健康的影响人类长期暴露在石油泄漏污染的环境中,可能会引起皮肤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健康问题。

3.3 对经济的影响石油泄漏将导致渔业、旅游业等关联产业受损,从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4. 石油泄漏危害控制措施4.1 预防措施1. 加强石油设施的安全检查和维护,防止泄漏事故的发生。

2. 提高石油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水平,减少泄漏风险。

3. 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石油泄漏事故的能力。

4.2 控制和应对措施1. 泄漏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拦油、吸油、溢油处理等措施,尽量减少泄漏对环境的影响。

2. 对泄漏事故现场进行封闭,防止石油进一步扩散。

3. 组织专业力量进行清理,将受污染的土壤、水体和植被进行无害化处理。

4. 对受影响的生物进行救护和治疗。

5. 结论石油泄漏对环境、生态和人类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加强石油泄漏的预防工作和应对措施至关重要。

“6.30”新大原油111管道破坏泄漏事件调查报告

“6.30”新大原油111管道破坏泄漏事件调查报告

“ 6.30 ”新大原油管道破坏泄漏事件调查报告2014 年6 月30 日,大连岳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以下简称岳林公司)在金州新区路安停车场附近进行管道定向钻穿越施工作业时,将中国石油管道分公司大连输油气分公司正常运行的“新大原油管道一线”管道(直径3711 )钻破,泄漏原油串出地面并沿周边公路流淌,进入城市雨排和污水管网。

部分原油沿地下雨排系统流向寨子河,在轻轨桥下寨子河水面上聚集,21 时20 分闪爆着火,22 时20 分熄灭;另有部分原油沿污水系统进入金州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在第二污水处理厂截留回收。

事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没有造成大气环境污染,没有对海洋造成污染。

一、基本情况大连德泰易高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建设单位,以下简称德泰易高公司)拟在大连市金州新区路安停车场附近建一座CNGffi LNG合建站(以下简称合建站,即“大连德泰易高新能源有限公司开发区八号路CNGa规加气站与LNG合建站工程” ),作为合建站配套工程,2014 年6 月5 日,德泰易高公司与岳林公司签订《大连德泰八号路加气站3160PE电力套管穿越道路及输油管道工程协议书》,协议总造价 5 万元。

该协议书约定德泰易高公司负责提供具备施工条件的施工场地、施工图纸,办理施工所涉及的施工许可;岳林公司根据施工图纸,现场探查沿线其他地下设施位置,确定纵向及横向准确路由,制定穿越施工具体方案。

1.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情况德泰易高公司成立于2010 年底,是一家台港澳与境内合资企业,其中大连德泰港华燃气有限公司持股51%,易高天然气(大连)有限公司持股49%。

经营范围是投资、建设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液化煤层气、汽车加气站及从事相关业务。

岳林公司成立于2011 年4 月,民营企业,注册资本6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管道非开挖工程等。

2.大连输油气分公司情况大连输油气分公司隶属于中国石油管道分公司,成立于2000 年11 月。

大连市金州新区6.30中石油管道原油观后感

大连市金州新区6.30中石油管道原油观后感

大连市金州新区6.30中石油管道原油观后感6月30日晚,中石油在大连金州区的一根输油管线发生爆炸,并引起大火。

据中石油官网通报,是一家建筑公司施工时钻通输油管引起原油泄漏最终酿祸。

虽然庆幸的是,事故并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暴露出来的两大问题,却如同埋在地下的炸弹,随时可能因为又一次意外而引爆。

一大问题是“石化围城”格局对居民生活形成的各类威胁,所谓“石化围城”即大量石油化工企业盘踞在城市周围,典型的就是大连这类海港城市,据报道大连港近百公里的海岸线上就分布着大大小小上百家化工厂。

过去四年仅中石油在大连的相关公司就发生了多达7起各类事故,在人员伤亡及环境污染方面造成重大损失。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能源生产与民众安全等重大关系中实现平衡,亟须作出战略调整,甚至不惜以短期内降低经济收益来保障民生安全与生态平衡,否则隐患日积月累、积重难返,在经济、社会等层面酝酿更多更严重的矛盾。

第二大问题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老大难”问题,即城市地下管网乱局亟须“拨乱反正”。

此次大连石油管道泄漏爆炸的起因,就是一建筑公司施工所致,这又一次证明,城市地下各类管道密如蛛网,可是多数情况是各自为政、信息芜杂缺乏协调统一的管理,于是轻则城市拉链路不断,重则挖断别家管道酿成大祸。

特别是一些石油、天然气管道位于居民区时,一旦发生挖断钻破管道的事故,往往就引发爆炸、燃烧等惨剧,使民众生命安全遭受重大伤亡。

去年青岛发生的中石化输油管道泄漏爆炸就是惨痛先例,直接导致60多人罹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将石油管道铺设在居民区下面。

这些年放眼全国,因为“地下安全”隐患重重造成的各类事故或不便,可谓比比皆是,有的“断气断水断电断通讯,有的是污染、着火、闪爆,更多的是重复施工导致的道路资源破坏与浪费。

因此,前不久国务院专门下发了“关于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文件,提出明年年底前完成城市地下管线普查、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十年左右建成完善的城市地下管线体系。

青岛中石化输油管道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青岛中石化输油管道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调查结论及建议
调查组认为,中石化公司在输油管道 维护和管理方面存在严重问题,需要 加强管道安全管理和维护工作。
建议政府加强对输油管道等危险品设 施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 规,确保公共安全。
建议中石化公司加强管道巡查和检测 ,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防止类 似事故再次发生。
04
事故责任认定
惩罚措施及执行情况
刑事处罚
对涉嫌犯罪的人员进行刑事立案 ,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行政处罚
对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进行行政处 罚,包括罚款、吊销执照等。
执行情况
对涉事人员进行严肃处理,确保惩 罚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社会影响及舆论反应
社会影响
事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影响,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 讨论。
舆论反应
青岛中石化输油管道爆炸事 故调查报告
汇人: 日期:
目录
• 事故概述 • 事故原因分析 • 事故调查过程 • 事故责任认定 • 事故处理与惩罚 • 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 • 结论与展望
01
事故概述
事故发生时间与地点
发生时间
XXXX年XX月XX日XX时XX分
发生地点
青岛市黄岛区输油管道
事故涉及人员与单位
爆炸引起火势扩大, 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 财产损失。
泄漏的原油流入了排 水暗渠,在暗渠内产 生爆炸。
间接原因分析
中石化对输油管道维护不当,未 能及时发现和修复管道腐蚀问题

当地政府在事故发生前未能及时 发现和解决排水暗渠的安全隐患

事故应急响应机制不完善,导致 救援不及时、不充分。
其他可能原因分析
部分管道设施老化,未及时进 行维护和更新,增加了事故风
险。

重油泄漏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重油泄漏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重油泄漏火灾事故调查报告1. 引言本报告对某地区发生的一起重油泄漏火灾事故进行了调查分析。

事故发生后,我们立即组织人员进行了紧急应对和调查,并对事故的原因、责任追究以及事故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

在这里,我们将详细介绍事故的过程、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关的整改措施和建议,以期能够对类似事故的预防和应对提供借鉴和参考。

2. 事故概况事故发生在某地区一家化工厂的重油储存仓库内,事故发生时重油泄漏并引发火灾。

据初步调查,事故发生时储存仓库内的重油泄漏并与明火接触,引发了火灾。

事故发生后,大量的重油泄漏并燃烧,导致了火灾的蔓延和扩散。

事故发生后,化工厂及周边地区的环保、消防、安监等部门迅速展开应急救援,并成功控制了火势,避免了更大的损失和危害。

3. 调查过程为了确保调查过程的客观和全面,我们临时成立了事故调查组,组成了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技能的专家和人员。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首先对现场进行了勘察和取证,了解事故的具体情况和现场环境。

其次,我们对化工厂的相关资料和记录进行了调阅和核实,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询问和调查。

最后,我们对事故的原因、责任和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和建议。

4. 事故原因经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事故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化工厂在重油储存仓库的管理和操作方面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和漏洞,包括储存设施的老化和腐蚀、管道的损坏和泄漏等。

其次,化工厂的员工在操作和管理方面存在疏忽和失误,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储存设施的问题,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此外,环保、安监等相关部门在监管和监测方面也存在疏漏和不足,未能及时发现并防范事故的发生。

5. 相关责任事故发生后,我们还对相关责任进行了追究和界定。

化工厂作为主体,承担了事故的主要责任,包括对设施和员工的管理和监督不力,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此外,环保、安监等相关部门也存在监管和监测不力的问题,对事故的发生负有一定的责任。

相关责任人员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接受相关部门的调查和处理。

原油管线刺漏检讨书范文

原油管线刺漏检讨书范文

尊敬的领导:您好!在此,我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向您递交这份关于原油管线刺漏事件的检讨书。

近期,由于我工作上的疏忽,导致原油管线发生刺漏事故,给公司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

我深感愧疚,特此向您表示诚挚的歉意。

检讨如下:一、事件经过2023年XX月XX日,我负责的原油输送管线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刺漏,导致原油泄漏至周边环境。

事故发生后,我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导致泄漏量不断扩大,造成了严重后果。

二、原因分析1. 工作责任心不强。

我未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检查和维护,对原油管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对潜在风险估计不足。

2. 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

我对原油管线相关技术知识掌握不全面,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管线问题,导致事故发生。

3. 工作作风不严谨。

在日常工作中,我对细节关注不够,存在侥幸心理,未能及时发现管线异常情况。

4. 缺乏安全意识。

我未能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对潜在风险麻痹大意,导致事故发生。

三、改正措施1. 提高责任心。

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树立安全生产意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检查和维护。

2. 加强专业知识学习。

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3. 严谨工作作风。

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细节关注到位,杜绝侥幸心理,确保工作质量。

4. 增强安全意识。

时刻关注安全生产,提高对潜在风险的警惕性,确保公司安全生产无事故。

5. 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作。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及时了解管线运行情况,共同维护公司安全生产。

四、承诺我深知此次事故给公司带来的损失,为此,我郑重承诺:1. 严格按照检讨书中的改正措施,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业务水平。

2. 加强安全生产意识,确保今后工作中不再发生类似事故。

3. 积极配合公司调查,认真接受处理,承担相应责任。

再次为此次事故向公司及领导表示诚挚的歉意,并恳请领导给予严厉批评和处罚。

我将以此为鉴,努力改正错误,为公司安全生产贡献自己的力量。

06“6·30”新大一线泄漏事件应急处置与分析--管道分公司

06“6·30”新大一线泄漏事件应急处置与分析--管道分公司

二、应急处置过程
20时18分,管道分公司将信息初报报送集团公司总值班室,抄送天然气
与管道分公司办公室和油气调运处,同时报送新闻办,并通过电话向集团公 司有关领导进行了汇报。随后,管道分公司总经理姚伟、副总经理王惠智等
领导带领相关部门人员连夜赶赴现场指挥抢险。公司党委书记汤亚利等领导
在抢修指挥中心组织协调和舆情监控等工作,针对现场情况变化并及时做出 反应。
管网长度4648m,途经污水处理厂后流入排水明渠,下游约2km汇入黄海
;污油涉及的排水明渠长约2km,常年有水,平均宽度45-50m,平均流量 约0.05m3/s,流速约0.2m/s。
泄漏点
雨排暗涵出口,着火处
明渠多处布设 拦油点,防止 油品入海
油品流向图
污水处理厂
一、事件回顾
二、应急处置过程 三、原因分析及存在不足 四、几点体会
二、应急处置过程
新港站站长接到险情后,立即安排值班副站长组织人员和车辆,拉运抢 险物资(包括编织袋、警戒带、锹镐、水桶、水舀子、麻绳等)赶赴现场, 并于19时35分抵达泄漏点。根据现场情况,紧急调动地方消防车对漏油点现 场进行泡沫覆盖,之后又从大连港务公司紧急调用吸油毡30捆运往拦油点。 事件发生后,辽宁省委常委、大连市委书记唐军、大连市长李万才接到 报告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现场指挥部,组织专家 进行风险研判,开展疏散周边群众、设置警戒线及警示标识等工作,并指挥 发改委、应急、公安、消防、城建、环保、安监、规划、宣传等部门组织人 员和专业车辆进行现场处置。大连石化、大连西太平洋石化和海上应急救援 响应中心领导及相关人员也迅速赶到现场,协助现场抢险工作。
二、应急处置过程
查清市政管网情况后,按照现场指挥部确定的方案开始对雨水、污水管 道中的污油进行清理,在雨水、污水管道的上游选取3个井口向管网中持续注 水,有效冲洗了残留油污,降低了雨水、污水管网的环境温度和含油浓度, 阻止了油气集聚。同时,持续开展下游井口排查工作,共排查97个雨水井、 23个污水井,对发现有油迹的 23个雨水井、13个污水井每小时进行一次可 燃气体测试。至7月7日,经报请市政府应急办同意,将所有持续检测合格的 下水井盖陆续关闭,至7月15日将注水井盖关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30 ”新大原油管道破坏泄漏事件调查报告2014年6月30日,大连岳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以下简称岳林公司)在金州新区路安停车场附近进行管道定向钻穿越施工作业时,将中国石油管道分公司大连输油气分公司正常运行的“新大原油管道一线” 管道(直径© 711钻破,泄漏原油串出地面并沿周边公路流淌,进入城市雨排和污水管网。

部分原油沿地下雨排系统流向寨子河,在轻轨桥下寨子河水面上聚集,21 时20分闪爆着火,22时20分熄灭;另有部分原油沿污水系统进入金州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在第二污水处理厂截留回收。

事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没有造成大气环境污染,没有对海洋造成污染。

一、基本情况大连德泰易高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建设单位,以下简称德泰易高公司)拟在大连市金州新区路安停车场附近建一座CNG和LNG合建站(以下简称合建站,即大连德泰易高新能源有限公司开发区八号路CNG常规加气站与LNG合建站工程”,作为合建站配套工程,2014年6月5日,德泰易高公司与岳林公司签订《大连德泰八号路加气站© 160P 电力套管穿越道路及输油管道工程协议书》,协议总造价5万元。

该协议书约定德泰易高公司负责提供具备施工条件的施工场地、施工图纸,办理施工所涉及的施工许可;岳林公司根据施工图纸,现场探查沿线其他地下设施位置,确定纵向及横向准确路由,制定穿越施工具体方案。

1. 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情况德泰易高公司成立于2010年底,是一家台港澳与境内合资企业,其中大连德泰港华燃气有限公司持股51%,易高天然气(大连)有限公司持股49%。

经营范围是投资、建设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液化煤层气、汽车加气站及从事相关业务。

xx 公司成立于2011年4月,民营企业,注册资本6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管道非开挖工程等。

2. 大连输油气分公司情况大连输油气分公司隶属于中国石油管道分公司,成立于2000年11月。

下设新港输油站、金州输油站、松兰输气站、瓦房店输油站,负责大连市行政区内4 条原油输送管道和1 条天然气输送管道的运营。

新港输油站负责大连新港至大连石化分公司的新大原油一线、二线运行,现有员工43 名,下设运行班、管道维修班等7 个班组。

3. 泄漏管道及附近管道情况泄漏点管段属大连输油气分公司新港站管理,位于新大一线新港〜松岚管段14#+720m处北距松岚站200m。

此段有大连输油气分公司3条油气管道和大连德泰港华燃气有限公司1 条天然气管道并行。

大连输油气分公司管道分别为新大原油一线、新大原油二线,大沈天然气管道。

其中,发生泄漏的新大原油一线起于大连新港,止于大连石化分公司,全长39.09km,管径①711mm,设计压力4.5MPa,设计输量1600 x 104t/a 2008年建成投产。

新大原油二线管径①508mm,与新大原油一线同沟敷设;大沈天然气管道管径①711mm,与新大原油一线并行;大连德泰港华燃气有限公司天然气管道管径①711mm,并行于新大原油一线东侧15.1m。

事故发生时,新大原油一线输油管道(以下简称铁大一线)正向大连石化分公司灌区输送俄罗斯、阿曼和瓦斯科尼亚三种掺和原油,出站压力1.35Mpa,闪点室温以下。

4. 泄漏涉及的城市排水管网相关情况雨排管网:由城富街(学府南路停车场)—辽河中路—寨子河;雨水管线共3067m,管道材质为钢筋混凝土;检查井67 个。

污水管网:由城富街(学府南路停车场)—辽河中路—芳源街—保税区—黄海中路;污水管线共4648m,管道材质为钢筋混凝土;检查井105 个。

二、事故经过及应急处置情况1. 泄漏发生及应急处置情况6 月30日19 时02 分,沈阳调度中心发现新大一线松岚站进站压力异常。

管线压力下降后,调度立即分析SCADA压力曲线与铁大线、新大一线泄漏监测系统报警及定位情况。

19:02-19:10,松岚站压力异常下降0.305MPa;瓦房店站压力异常下降0.253MPa。

19:10,调度下令鞍山以南停泵,关闭阀门。

19:08 ,新港站支部书记、副站长王波接德泰易高公司项目经理刘汉东电话,得知管道被钻破,王波向站长张玉辉报告情况,并按站长要求向金州新区政府应急办和大连输油气分公司主管领导报告。

1 9 : 12 ,新港站调度值班员接到群众电话报告,立即安排核实现场情况,确认在路安停车场内原油泄漏。

1 9 : 1 3 ,大连输油气分公司启动应急预案。

19:13,铁大线鞍山站停1#泵,鞍山以南各站及新大一线依次停泵。

19:21,全线停输完毕。

19:22,沈阳调度中心调度向管道分公司调度汇报19:37,松岚站关闭了新大一线0#手动线路截断阀,同时关闭了铁大线与新大一线连通的31#电动线路截断阀。

铁大线鞍山以南各站、新大一线全线线路截断阀关闭。

2. 管道泄漏及溢油应急响应情况事故发生后,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对事故处置、调查追责、防止发生次生灾害、汲取事故教训、完善安全措施、加强油气管道安全监管做出指示。

国家安监总局杨栋梁局长四次做出批示,要求大连市政府落实国务院领导批示要求,对此次事故挂牌督办。

安监总局有关领导高度关注,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并派员指导事故救援和调查。

环保部督察中心领导到事故现场指挥污染处置工作。

大连市、金州新区两级政府接报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救援抢险工作。

辽宁省委、大连市委书记唐军,市长李万才立即赶赴现场,按照《大连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响应程序,成立现场指挥部,传达国务院、国家安监总局和省委省政府领导指示精神,指挥调度应急抢险。

公安、消防、安监、环保、市政、金州新区管委会等有关部门人员相继赶到事故现场,组织道路戒严、现场警戒,控制肇事人员,疏散周边群众,对路面溢油采取砂土截堵、消防泡沫覆盖等应急措施。

19时22分,管道分公司接沈阳调度中心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于20时18分向集团公司总值班室报送初报信息。

集团公司接报后,立即按照预案启动应急响应。

总经理廖永远、副总经理沈殿成、副总裁黄维和、办公厅主任王志刚、安全环保与节能部总经理张凤山等有关领导,相关部门、专业分公司有关人员迅速赶到集团公司应急大厅,研究部署应急抢险工作。

沈殿成副总经理安排安全环保与节能部副总经理吴苏江、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副总经理吴世勤等人即刻赶往现场。

管道分公司总经理姚伟、副总经理王惠智带领总经理助理及相关处室人员接报后也立即赶赴现场。

xx 总强调:一是做到“三个确保”,确保现场不发生爆炸和次生事故、确保不发生人员伤亡、确保不发生污油入海事件。

二是要调动中石油在大连的一切力量,对现场进行全面的分析,做好现场污染清理和防止污油扩散工作。

三是现场消防力量要充足,千方百计不发生火情,发现一处明火,消灭一处。

四是迅速落实第三方破坏管线情况,确定第三方的责任,尽快形成事故报告。

五是现场必须保证足够的领导力量,指派黄维和、张凤山赶赴现场指挥应急抢险工作。

大连石化、大连西太获悉事件信息后,主动采取应急措施,组织部署水面围油、环境监测,开展消防、通讯等应急保障工作。

集团公司现场应急抢险指挥部连夜调动沈阳、丹东、秦皇岛、长春等维抢修力量,以及海上应急救援响应中心、管道局东北应急抢险中心等单位携带应急设备和物资紧急赶赴现场参加抢险。

大连输油气分公司领导及新港站、松岚站有关人员第一时间参与现场抢险,封锁泄漏点,围控、疏导、控制泄漏原油,划定警戒区域与疏散范围,查探、分析原油进入地下市政管网走向。

集团公司紧急调动200 余人赶赴现场,在大连市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实施地企联动应急抢险及泄漏原油回收、处置等工作。

3. 现场处置情况泄漏原油从路安停车场内西侧借北高南低地势向南流淌,一部分原油从路安停车场西南角进入雨排和污排系统,另一部分原油自距泄漏点约50m 的停车场西门出口处流向城富街,进入道路上的雨排和污排系统。

监测数据显示,城富街和与城富街南端交汇的铁山中路东侧雨排和污排系统油气浓度达到爆炸极限。

大连输油气分公司经理聂增会向大连市政府主要领导报告情况,并请求政府给予支持。

政府部门立即采取应急行动,紧急疏散周边居民3000 余人;设置警戒线、警示标识;持续监测油气浓度;用沙土在路面上堆坝截断油品,控制油品流入地下排水管网,并会同当地消防部门对地表污油喷洒消防泡沫,沿地下排水管网打开62 口井盖进行可燃气体浓度追踪检测,并向其中23 口雨排污排井中注入泡沫和消防水。

公安人员清理了停车场内漏油点上方地面停放摩托车和电动车后,大连输油气分公司维抢修队清理地面油污,使用消防泡沫覆盖和干粉掩护开挖作业坑,开挖至2.5m时,发现一直径约120mm“半月”形口子,位于管道时钟三点偏上位置,确定为定向钻施工造成,现场采用扣帽子方式进行修复。

7 月1 日13 时03分,在征得大连市现场指挥部同意后重新启输,管线共计停输17小时42 分钟。

管道分公司组织对泄漏点含油砂土进行清理,拉运至政府环保部门指定单位处理,总计清理含油砂土1958t,泄漏点含油砂土全部清理完毕。

调集2台锅炉蒸汽车对事故点附近路面油渍进行蒸汽冲刷清洗,共清洗路面约12000m2,路面、人行道和绿化带残留油渍全部清理完毕。

在查清雨排和污水管网走向后,组织开展滞油清理工作,在管网上游选取3处地点持续注入清水,截至7月9日,共计注水约16000m3,冲洗残留原油,防止油气聚集。

同时,持续监测雨排和污水管网沿线97个雨排井和23 个污水井可燃气体浓度,监测频率为每小时1 次。

7 月3 日,可燃气体浓度检测最高值为爆炸浓度下限值1.45%,经报请市政府应急办同意,关闭了沿线所有受污雨排和污水管网井盖。

经专家研判,7月3 日17时30分处置现场险情解除。

7 月8日,现场应急状态解除,转入日常清污工作。

4. 事故损失及环境污染情况此次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环境监测没有发现海面油污,事故现场及周边大气环境质量7 月6 日恢复正常。

事故直接经济损失547.235 万元。

三、管道泄漏事件调查及原因分析“6.30新”大一线原油管道破坏泄漏事件是一起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违法违规、擅自施工、操作失误,偏离定向深度钻破管道,导致原油泄漏的责任事件。

但是,作为管道运行保护单位的大连输油气分公司,也存在执行制度不严格,事故教训汲取不深刻等管理问题,大连输油气分公司新港站对第三方施工不敏感,管道保护意识差,巡线工作不细致。

特别是在全国开展油气管道、城市燃气专项治理的“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在大连发生管道泄漏事件,事态严重、影响恶劣。

(一)事故调查情况事发当晚,根据集团公司领导指示和有关规定要求,安全环保与节能部牵头,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和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参加,邀请部分专家成立事故调查组,在大连市人民政府开展事故调查的同时,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组织了内部调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