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撞船事件
中日撞船事件全记录

中⽇撞船事件全记录中⽇撞船事件全记录据新华社、央视 截⾄9⽉21⽇,中国船长因中⽇撞船事件,已被⽇本⾮法扣留达15天之久。
这期间,中⽅多次召见⽇本驻华⼤使提出强烈抗议,中国驻⽇⼤使紧急向⽇本外务省提出严正交涉,外交部发⾔⼈多次在记者会上强调,中国政府对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完整的意志和决⼼坚定不移。
⽇⽅⾮法扣船扣⼈ 中国提出严正交涉 9⽉7⽇10时15分许,⼀艘有15名船员的中国拖⽹渔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进⾏捕捞作业时,⽇本海上保安厅⼀艘巡逻船赶到现场,并冲撞渔船。
随后,⽇⽅⼜派出两艘巡逻船跟踪渔船。
13时左右,⽇本巡逻船上的22名海上保安官登上航⾏中的中国渔船,命令渔船停⽌航⾏,并宣称违反⽇本“渔业法”,对渔船进⾏检查。
随后,中国渔民渔船被扣押⾄⽇本冲绳县⽯垣岛。
中国外交部发⾔⼈姜瑜当天表⽰,中⽅对事件表⽰严重关切,已向⽇⽅提出严正交涉。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古就是中国领⼟,我们要求⽇本巡逻船不得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进⾏所谓“执法”活动,更不得采取任何危及中国渔船和⼈员安全的⾏为。
中⽅将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保留做出进⼀步⾏动的权利。
当天,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宋涛奉命约见⽇本驻华⼤使丹⽻宇⼀郎,提出严正交涉,要求⽇⽅停⽌⾮法拦截⾏动。
当⽇晚,中国驻⽇本⼤使程永华紧急向⽇本外务省负责⼈提出严正交涉,指出中⽅对⽇本巡逻船⾮法扣留中⽅渔民渔船表⽰强烈抗议,要求⽇⽅⽴即放⼈放船,避免事态进⼀步升级。
⽇⽅继续恣意妄为 戴秉国警告⽇勿误判形势 9⽉8⽇,外交部部长助理胡正跃奉命召见⽇本驻华⼤使丹⽻宇⼀郎,对⽇⽅提出强烈抗议,要求⽇⽅⽴即放⼈放船,并确保我⽅⼈船安全。
当⽇,中国驻⽇本使馆派员赶赴冲绳县⽯垣岛探视中⽅渔民。
9⽉9⽇,外交部发⾔⼈姜瑜表⽰,⽇⽅对待在钓鱼岛海域作业的中国渔船适⽤⽇本国内法是荒唐的、⾮法的和⽆效的,中⽅绝不接受。
当务之急,是⽇⽅应⽴即⽆条件放⼈放船,避免使事态进⼀步升级。
姜瑜在回答⽇本记者问“此事件对中⽇关系会有影响吗”时说,领⼟主权争议⾼度敏感,处理不当将对中⽇关系的⼤局造成严重的冲击,⽇⽅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
钓鱼岛撞船事件

背景资料:钓鱼岛简介
• 钓鱼岛,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部分,也是我们保卫祖国主权的前沿 阵地。
钓鱼岛列岛(Diaoyu Islands)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 北小岛和3块小岛礁即大北小岛、大南小岛、飞濑岛等8个无人岛礁组 成。分散于北纬25°40′~26°、东经123°~124°34′之间,总面积 约6.344平方公里。 钓鱼岛隶属于中国台湾省宜兰县头城镇管辖。1972年5月15日, 美国将琉球主权移交日本时,一并将钓鱼台列屿的行政管辖权也交给 日本。目前该岛实际由日本控制,被划为冲绳县石垣市,日文名称 “尖阁列岛”;针对日本的行径,中国大陆及台湾对钓鱼台列岛声张 主权, 自1970年代开始,华人组织的民间团体曾多次登岛或试图登岛 以具体行动宣示主权,称为“保钓运动”。
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
中国观点: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 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钓鱼列岛主权争议的关键之一,是这些岛屿是不是“无 主地”,如果有主,是属于中国,还是属于琉球?日本政 府声称钓鱼列岛是无主地,但中国。”中国方面的证据, 如明代胡宗宪、郑若曾编纂的《筹海图编》中收录的两幅 图,还有施永图编纂的《武备秘书》卷二中收录的《福建 海防图》。这些书中都表明钓鱼岛自古以来都是我国的固 有领土。
二、中日双方就钓鱼岛主权发生争执的原因
1、钓鱼列岛海域有出产石油的可能
2、再就是钓鱼岛附近海域的控制权 国家利益的趋势
日本为何一意孤行想占有钓鱼岛?
1、日本外交总体趋向强硬 2、中国的内部环境 3、日本的国家利益决定——资源缺乏 4、美国的暗中支持,日本抛弃“脱美入 亚”,重新强调“美日同盟”
三、事关我国东南沿海的安全
钓鱼岛事件 演讲文件

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此时此刻中国人民
不惜一战也要维护钓鱼岛的主权,中国人民绝 对不会放弃!
·9月7日上午:中国渔船与日本巡逻船在钓鱼岛海域发生相撞 ·9月7日下午:我外交部:严重关切中方渔船在钓鱼岛与日船相撞 ·9月7日晚间:中方要求日方立即放人放船避免事态升级 ·9月8日凌晨:日本以涉嫌“妨害公务罪”对中国渔船船长实施逮捕 ·9月8日:两岸保钓人士拟赴钓鱼岛宣示主权称不能再忍 ·9月8日:中国驻日本使馆派员赶赴冲绳县探视中方渔民 ·9月8日:外交部部长助理召见日驻华大使提出强烈抗议 ·9月8日:日本官房长官就撞船事件呼吁各方冷静对待 ·9月9日:日媒曝光中日撞船后逮捕中方船长影像 ·9月9日:外交部:日方对中国渔船适用日本法是荒唐的 ·9月9日:日方称若船长“认罪”并缴罚款可很快放人 ·9月10日:杨洁篪召见日本大使 要求日方无条件放人放船 ·9月10日晚间:日本法院批准拘留中国船长10天至9月19日 ·9月11日凌晨:中方因撞船事件推迟中日东海问题政府间谈判 ·9月12日凌晨:国务委员戴秉国紧急召见日驻华大使 ·9月12日:外交部:反对日方对我国渔船进行任何形式调查 ·9月13日:中国渔船14名船员回国 船长仍被日方拘留 ·9月13日:外交部再次强烈敦促日方放还被扣中方渔船船长 ·9月19日:日方宣布扣押中国渔船船长时间延长10天 ·9月20日:外交部称日方必须立即放人 否则中方强烈反制 ·9月22日:温总理敦促日方立即无条件释放中国船长 ·9月24日:冲绳县地方检察厅宣布放还中国渔船船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7日李保东(自七十年代起从事外交工作至今,
现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代表、特命全权大 使。):“时至今日,日本政府仍抱着昔日殖 民心态不放,一再违背国际义务,企图继续侵 占钓鱼岛等岛屿。“
【日本撞击中国渔船】日本终于服软,其中原因值得深究

日本冲绳县那霸地方检察厅24日宣布释放非法抓扣的中国渔船船长詹其雄,称“考虑到对日本国民的影响以及今后的日中关系”因此将其释放,但仍坚持中国渔船故意撞击日本巡逻船是“事实”,同时称保留对船长的处分权。
中国官方在半月内连续12次同日本交涉要求放人后,日本政府最终妥协。
在钓鱼岛“撞船”事件发生18天后,中日间紧张局势得以缓和。
日本终于服软,这其中原因值得深究。
首先,经济是中方制衡日本的利器,在9月7日撞船事件发生后,中日东海协商、中日煤炭综合会议以及双方有关增加航班、扩大中日航权事宜的接触都被停止,中方更是准备在东海春晓油气田自行开采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中国对日国内高端电子工业所需的稀土等重要矿产也停止出口,日本资源进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国,一定程度上,中方扼住了日本发展的经济命脉。
而日本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首个进入大陆市场的国家,在华“家当”很大。
中国目前的众多日企,普遍存在税务、经营等方面问题,若中国政府收紧执法尺度,会让在华日企损失不小。
中国之声《央广新闻》近日便报道,杭州工商局已对丰田汽车下属金融有限公司立案调查,并以商业贿赂罪名对其进行了处罚,这是给日本政府传递了一个经济战随时可能开打的信号。
本次事件让日方损失最直接的是旅游业,今年7月有16万多中国游客造访日本,是一年前数量的2.4倍,根据日本旅游局数据,中国游客4月至7月份在日消费大约5.94亿美元,占日本国外旅游业总收入的22%。
中国的10.1黄金周马上就要到来,本来众日本商家专门准备了针对中国游客的各种促销活动,却半路出了“撞船”事件,中国各地旅游机构纷纷限制对日旅游规模,让日本旅游业受到直接冲击。
其次,中国此次的外交表态是异常强硬的。
在日方迟迟不肯释放船长情况下,中国停止了两国部级官员往来,让日本失去了通过高层外交途径进行解决的通道。
中方高层对日喊话的级别从发言人一直到升级国务委员,直到纽约联大会议期间,温家宝一连3天通过与华人、大众传媒和国际组织发言的机会,不断向外界表明,“在涉及主权、统一及领土完整的问题上,中国决不退让”。
钓鱼岛海域撞船事件回顾2

钓鱼岛海域撞船事件回顾(图)来源:本报综合新华社关键字:钓鱼岛;中方;海域;驻华大使;外交部发言人作者:2010-09-25 06:489月9日,停靠在日本石垣港的中国渔船“闽晋渔5179”上的船员在甲板上和记者交流。
新华社发事件回放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7日上午在钓鱼岛附近海域与一艘中国拖网渔船发生碰撞。
随后,日方巡逻船对中方渔船实施拦截。
8日,日本海上保安厅非法抓扣了渔船船长。
日本政府坚持,事件发生在“日本的领海”内,日方将依据本身的法律处理。
冲绳县石垣简易法院10日批准拘留船长10天。
13日15时,经过中国政府严正交涉,被日方非法抓扣的14名中国渔民乘中国政府包机安全返抵福州。
19日,日本冲绳县石垣简易法院决定批准将非法抓扣的中国船长拘留期限延长10天至29日。
7日外交部副部长约见日驻华大使外交部发言人姜瑜7日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宋涛7日奉命约见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就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在钓鱼岛海域拦截中国渔船事提出严正交涉,要求日方停止非法拦截行动。
8日外交部部长助理召见日本驻华大使外交部部长助理胡正跃8日奉命召见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对日方在钓鱼岛海域抓扣我渔船事提出强烈抗议,要求日方立即放人放船,并确保我方人船安全。
10日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召见日驻华大使外交部部长杨洁篪10日召见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就日方在钓鱼岛海域非法抓扣中国渔船和渔民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要求日方立即无条件放回包括船长在内的全体中国渔民和渔船。
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说:中方决定推迟原定于9月中旬举行的第二次东海问题原则共识政府间谈判。
12日国务委员戴秉国紧急召见日本驻华大使12日凌晨,戴秉国国务委员就日方在钓鱼岛海域非法抓扣中国渔船和船员紧急召见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郑重表明中国政府的重大关切和严正立场,敦促日方不要误判形势,作出明智的政治决断,立即送还中国渔民和渔船。
14日全国人大代表团推迟访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14日表示,中方认为当务之急是日方应立即停止所谓“司法程序”,使被非法抓扣的中方船长能够尽快安全返回。
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

钓鱼岛事件——怎样看待这场世界级世纪博弈?79年前,日本制造了一个让中国人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9月18日。
79年后,日本又制造了一个激怒中国人的日子:9月7日。
这一天,日本海上保安厅的巡逻船以“涉嫌妨碍执行公务”为由非法抓扣在钓鱼岛附近水域捕鱼的中国渔船与渔民。
2010年9月7日,两艘日本巡逻船在相关海域先后冲撞中国渔船,随后日方非法扣押中国渔船并非法抓扣中国船长和船员。
日本巡逻艇冲撞中国渔船事件全记录:事件记录:·9月7日上午:中国渔船与日本巡逻船在钓鱼岛海域发生相撞·9月7日中午:日本海上保安厅称已登上中国渔船检查·9月7日下午:我外交部:严重关切中方渔船在钓鱼岛与日船相撞·9月7日晚间:中方要求日方立即放人放船避免事态升级·9月7日晚间:日本决定逮捕与巡逻船相撞的中国渔船船长·9月8日凌晨:日本以涉嫌“妨害公务罪”对中国渔船船长实施逮捕·9月8日:两岸保钓人士拟赴钓鱼岛宣示主权称不能再忍·9月8日:中国驻日本使馆派员赶赴冲绳县探视中方渔民·9月8日:外交部部长助理召见日驻华大使提出强烈抗议·9月8日:日本官房长官就撞船事件呼吁各方冷静对待·9月9日:我国被扣船长可能获刑3年其奶奶忧急攻心去世·9月9日:组图:日媒曝光中日撞船后逮捕中方船长影像·9月9日:外交部:日方对中国渔船适用日本法是荒唐的·9月9日:日方称若船长“认罪”并缴罚款可很快放人·9月10日:杨洁篪召见日本大使要求日方无条件放人放船·9月10日晚间:日本法院批准拘留中国船长10天至9月19日·9月11日凌晨:中方因撞船事件推迟中日东海问题政府间谈判·9月12日凌晨:国务委员戴秉国紧急召见日驻华大使·9月13日:日本拖中国渔船出海模拟海上作业检查·9月13日:14名遭日方抓扣中国渔民乘包机安全回国·9月14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决定推迟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团近日访日。
钓鱼岛撞船事件后中日关系走向

钓鱼岛撞船事件后中日关系走向B会计101蔡锦盛事件回顾:2010年9月7日一艘有15名船员的中国拖网渔船“闽晋渔5179号”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进行捕捞作业时,日本海上保安厅一艘巡逻船“与那国”号赶到钓鱼岛海域久场岛西北12公里处现场,试图“驱逐”中国渔船,并冲撞“闽晋渔5179号”。
10时15分左右,“与那国”号巡逻船船尾附近部位与“闽晋渔5179号”船头附近部位发生碰撞。
巡逻艇的栏杆支柱断裂。
日本方面随后派出两艘巡逻艇对中国渔船进行追踪并在一次与中国渔船发生碰撞,随后日本方面强行登上中国渔船进行进行搜查,此后日本单方面扣留了中国渔船并于8月1日下达逮捕令,将中国渔船船长逮捕。
事件经过:钓鱼岛事件发生后,中日一度形成僵局,最终以日本在扣压中国船长17天后放人告一段落。
但这一事件并没有完结——中国要求日本道歉赔偿;日本要求中国付修船费;钓鱼岛的归属没有形成一致意见,中日之间的关系被戏称为一觉回到解放前。
最后这场风波以日方的退让而告一段落,虽然这起撞船事件结束了,但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中日之间的一些微妙关系。
曾几何时,日本曾经是中国的小学生,但曾经沧海难为水,但是随着日本明治维新的开展,日本国力迅速上升,并在甲午海战中将曾经的老师一举击败,坐上了亚洲第一的位子。
对中国的态度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从曾经的敬重到妄图吞并。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历时8年,最终以日本的无条件投降而告终。
至此中日关系进入历史最低点。
经过战后几十年的发展日本国力再一次迅速上升。
而此时的中国也经历了蜕变,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
事件缘由:这一次中日意外的摊牌式对决,表面上是偶然,其实是两国各种矛盾的一个总爆发,是两国实力和决心的第一次彻底检验。
这可以视为崛起后的中国力图重塑东亚格局的尝试,是对中日关系未来发展的战略性认知,是对日本彻底认清之后的清醒出击。
而对于日方实际是日本国内对中国不满情绪的一次爆发。
中日之间有很多深层次的矛盾:一是历史恩仇;二是领土之争;三是地缘战略上的争斗;四是经济上的同构竞争(都是出口大国、资源贫国,在产业链上位置虽有不同,但中国正在逐步使其趋同)。
形势政策 中日撞船事件之我见

中日撞船事件之我见摘要:2010年9月7日,钓鱼岛附近海域,我国渔船遭日本巡逻船两次冲撞,并遭日方登船检查。
日方抓扣中国渔船船长。
关键词:中日撞船、钓鱼岛、反日游行10年9月7日上午,一艘中国拖网渔船受到日本海上保安厅一艘巡逻船冲撞,后又受到日方另外两艘巡逻船跟踪、冲撞、截停、登船、检查。
中国外交部表示,中方严重关切这起事件,并已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
中方对日本巡视船非法扣留中方渔民渔船表示强烈抗议,要求日方立即放人、放船,避免事态进一步升级。
钓鱼岛之争中日钓鱼岛之争最先起始于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双方所签订的《马关条约》清朝政府将包括钓鱼岛在内的大片土地都割让给日本,而后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并无条件投降。
各种国际文件均明确指出,台湾及其周围岛屿重归中国所有。
其中日本政府却将附属于台湾的钓鱼岛等岛屿以归冲绳县管辖为借口交由美军占领。
由于中国那时正处于解放战争时期,国家还没有统一的领导,因此并无暇顾及钓鱼岛的主权问题。
日方才得以嚣张地将一块本应归还中国的土地迟迟不肯交出,并在发现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蕴含了大量石油资源后妄图进行大肆开发。
这种无视国际公约,无视我国领土主权的恶劣行径令国人十分愤慨,中日双方也始终无法就此事达成协议,直到今年9月7日的撞船事件,钓鱼岛之争达到了白热化阶段。
从此事件我们再次看出,日本方面妄图侵占钓鱼岛的野心与70年前妄图侵占整个中华大地的野心没有任何区别,70年前他们没有得到任何好处,70年后的今天他们同样别想!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想通过一些阴谋诡计将其夺走是行不通的,但是日方仍然派遣舰队在钓鱼岛海域附近巡逻,这次甚至还扣押了中方的船员,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并且大有向中国挑衅的趋势。
不过解决问题还是要从大局出发。
鉴于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有不同主张,我国政府从发展中日关系出发,在坚持我国一贯立场的前提下,与日方达成了此问题留待以后解决,不采取单方面行动,避免这一问题干扰两国关系大局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日撞船事件
9月7号上午10点15分左右,编号为5179的中国闽晋渔号拖网式渔船,在钓鱼岛黄尾屿西北约12公里处,与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与那国号相撞。
40分钟后,另两艘前来追踪的日本巡逻船,又与中国渔船发生碰撞。
日本巡逻船随后强行扣押了中方渔船和船上渔民。
当天下午,中国外交部表示,对事件密切关注,并称中方保留采取进一步行动的权利。
8号凌晨,日方按照日本国内法,以妨害公务罪,对中方渔船船长詹其雄实施逮捕,并将渔船扣押在石垣岛的日本海军基地。
9号,日方表示,只要船长只要按照日本法律,认罪并缴纳罚款,即可放人。
10号,日本冲绳石垣法院作出延长扣押中方船长10天。
13号,日方释放除船长詹其雄外的中方船员,一行14人当天下午乘坐包机返回福州。
19号,日方称,由于中国渔船撞击日本渔船,决定将詹其雄的扣押日期,再次延长10天。
对于日方的非法行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多次表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日本队在该岛海域作业的中国渔船适用日本国内法是荒唐、非法和无效的,中方决不接受。
日本冲绳县那霸地方检察厅24日决定以“保留处分”形式放还非法抓扣的中国渔船船长詹其雄。
25日凌晨,被日方在钓鱼岛海域非法抓扣的中国渔船船长詹其雄搭乘中国政府派出的包机安全返抵福州。
这次冲突,与往常不同的是,日方在抓捕中方船只和人员后,不但拒不放人,而且还援引日本国内法以妨碍公务罪的名义对中方人员进行审查和惩罚,其目的在于凸现日本主张对钓鱼岛的主权以及实际控制,因此我国方面也理所当然地表现得较往常更为强硬,其交涉和抗议级别不断升级,先是由外交部副部长提出抗议,后又由外交部长直至国务委员出面对日本的做法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除了主张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外,还要求日本立即无条件地放人,以及在外交上也做出了一系列对抗与反制行动。
中日两国围绕钓鱼岛争端之所以出现如此的局面,或者说在这次争端中日本政府之所以一反常态,当然有着国内外深厚的背景。
从国际角度来看,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在日本等西方国家中早已出现了一种“中国威胁论”的声音,认为中国的继续发展将会对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国家构成一定威胁,因此日本在对华政策上表现得越来越强硬,尤其在涉及到领土及海洋资源等方面的问题上,就显得更加强硬。
从国内角度来看,近二十年来,日本经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国内民
族主义情绪上升,金权政治泛滥,日本国民对任何政党及其候选人都渐感失望,于是民主党上台之后,尤其是菅直人内阁建立之后,试图以清廉有效及振兴经济和维护民族利益等形象赢得日本国民拥护,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钓鱼岛领土争端这样的问题,自然会表现得强硬,而且为了显示其在外交领域也追求所谓透明公正,所以将这次撞船事件交由日本司法程序处理而非通过政治决断求得解决。
日方放人基于两个背景,一个是中国政府持续抗议,包括温家宝总理在纽约的严正抗议,敦促日方立即无条件放人;另一个是当时,中方审查4名擅自闯入河北军事禁区的日本人;再就是中方决定,中断中日之间的很多交流,包括青少年之间的交流等。
钓鱼岛的撞船事件让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各方找到了更多共同利益,加强了相互的认同感。
这种认同感不仅表现为保钓人士的活动上,更体现在普通百姓身上。
在“九一八”纪念日前后,爆发抗议游行的不仅有大陆的北京、深圳、沈阳等城市,台湾和香港甚至纽约也爆发了抗议游行。
大陆、台湾和香港各地的民众以及广大海外侨胞在涉及历史、领土等问题上,因钓鱼岛撞船事件而表现得更加“一致对外”,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得到加强。
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维护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愿意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重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
这一直我国的外交准则。
钓鱼岛撞船事件中两国的相互博弈,是中国GDP超过日本、中日国家实力排序调整时期的标志性事件。
可以预见,今后中日两国在历史问题、领土问题上还有很多“定时炸弹”可能会随时爆发影响两国关系。
此次钓鱼岛撞船事件中两国的博弈和得失,预示着新的国际格局中中日两国博弈的整体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