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5篇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5篇第1篇示例: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1. 元素和化合物(1)元素: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核电荷数目的原子组成的,是化学中最基本的物质,例如氧、氢、铜等。
元素的周期表是化学中最基本的分类方法,根据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进行分类。
(2)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按照固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如水(H2O)、氨(NH3)、二氧化碳(CO2)等。
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式是化学学习的基础,需要掌握常见的离子和分子式。
2. 化学反应(1)化学反应类型:化学反应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单质燃烧反应、置换反应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反应,需要了解其特点和示例,并能够进行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2)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过程的符号表示,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等内容。
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平衡和解读是化学学习的基础。
3.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1)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通过电子互相吸引而形成的强力联系,分为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等。
化学键的形成和特点对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有重要影响。
(2)分子结构:分子是由不同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物质单位。
分子的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化学反应方式,需要掌握分子的几何构型和键角度等内容。
(1)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产生的速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浓度、温度、催化剂等。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对实验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达到稳定状态,反应速率相等。
化学平衡常用平衡常数和Le Chatelier原理来解释和预测反应的变化。
5. 酸碱理论和溶液平衡(1)酸碱理论:酸碱理论包括布朗斯特德酸碱理论、阿伦尼乌斯酸碱理论等,用于描述和解释酸碱反应的性质和规律。
了解酸碱指示剂、pH值等相关知识对于理解溶液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2)溶液平衡:溶液平衡是指在溶液中溶质和溶剂之间的平衡状态,包括饱和溶解度、离子平衡等内容。
高中化学知识点梳理

高中化学知识点梳理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 元素与化合物- 同位素- 离子- 原子团2.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与混合物- 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3. 化学反应- 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合成、分解、置换、还原-氧化等) - 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4. 能量变化- 能量守恒定律- 热化学方程式- 燃烧热- 中和热5. 溶液与溶解度- 溶液的组成- 溶解度与温度、压力的关系-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 溶解度积(Ksp)二、元素化学1. 碱金属与碱土金属-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常见化合物2. 硼族元素- 硼- 铝- 镓、铟、铊3. 碳族元素- 碳- 硅- 锗、锡、铅4. 氮族元素- 氮- 磷- 砷、锑、铋5. 氧族元素(含卤素)- 氧- 硫- 硒、碲- 卤素(氟、氯、溴、碘)6. 过渡金属- d区元素- 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7. 稀有气体- 氦、氖、氩、氪、氙、氡三、有机化学1.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有机分子的命名规则- 同分异构体2. 烃类- 烷烃- 烯烃- 炔烃- 芳香烃3. 官能团化学- 醇、酚- 醛、酮- 羧酸、酯- 胺、酰胺4. 聚合反应- 加聚反应- 缩聚反应5. 生物分子- 糖类- 蛋白质- 核酸- 脂质四、分析化学1. 定量分析- 滴定法- 重量分析- 电化学分析2. 仪器分析- 光谱分析(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质谱) - 色谱分析(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薄层色谱)五、化学实验技能1. 实验安全- 实验室安全规则- 个人防护装备2. 基本操作- 溶液的配制- 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 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3. 实验设计与分析- 实验目的与假设- 实验步骤的规划- 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解释以上是对高中化学知识点的一个基本梳理,每个部分都包含了该领域的核心概念和重要知识点。
在实际教学和学习中,应当根据具体的教学大纲和考试要求,对每个知识点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理解。
同时,通过实验操作和问题解决来加深对化学原理的应用能力。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由单一种类的分子或原子组成,具有固定的性质。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原有性质。
2. 物质的量- 摩尔(mol):物质的量的单位,1摩尔代表6.022×10^23个基本单位。
- 阿伏伽德罗定律: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数量的分子。
3. 化学反应-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 反应物与生成物:参与反应的物质称为反应物,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称为生成物。
- 守恒定律:质量守恒、电荷守恒、能量守恒。
4. 溶液与浓度- 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混合物。
- 浓度:表示溶液中溶质的含量,常用单位有摩尔/升(mol/L)和质量/升(g/L)。
5. 酸碱理论- 布朗斯特-劳里酸碱理论:酸是质子(H+)的给予者,碱是质子的接受者。
- pH值:表示溶液酸碱性的量度,pH=-log[H+]。
二、元素化学1. 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所有已知元素的表格。
- 主族元素:周期表中第1族至第2族和第13族至第18族的元素。
- 过渡元素:周期表中第3族至第12族的元素。
2. 元素的性质- 金属与非金属: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非金属通常不导电。
- 半金属:具有金属和非金属特性的元素,如硅和锗。
3. 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 氧、氢、碳、氮、硫、磷、氯、钠、钾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
三、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 化学键- 离子键: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
- 共价键:两个原子共享一对电子形成的键。
-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形成的键。
2. 分子结构- 分子的几何形状:分子中原子的空间排列。
- 杂化轨道理论:解释分子几何形状的理论。
3. 晶体结构- 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形状和固定熔点的固体。
- 晶格:晶体内部原子、离子或分子的排列方式。
化学高中知识点总结

化学高中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 原子与分子- 元素与化合物- 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2.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的类型(合成、分解、置换、还原-氧化等) - 化学方程式- 摩尔概念与物质的量3. 化学计量-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浓度的计算- 气体定律(波义耳、查理、盖-吕萨克定律)4. 能量变化- 能量守恒- 反应热与焓变- 热化学方程式二、无机化学1. 元素周期表- 周期与族- 元素的电子排布- 元素的性质趋势2. 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 碱金属与卤素- 氧族元素- 过渡金属3. 酸碱与盐- 酸碱理论(阿伦尼乌斯、布朗斯特-劳里)- pH值与溶液的酸碱性- 常见酸碱与盐的性质三、有机化学1. 有机化合物的基础知识- 碳的杂化- 有机反应类型(取代、加成、消除、重排等) - 有机官能团2. 烃类- 烷烃、烯烃、炔烃- 芳香烃3. 官能团化合物- 醇、酚、醚- 醛、酮- 羧酸、酯、酰胺四、物理化学1. 化学平衡- 反应动力学- 勒夏特列原理- 平衡常数与反应自发性2. 溶液与胶体- 溶液的性质- 溶解度与沉淀平衡- 胶体与表面活性剂3. 电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 伏打电堆与电解- 电化学系列五、实验技能与安全1. 基本实验操作- 实验器材的使用- 常见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处理- 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2. 化学实验安全- 实验室安全规则- 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 紧急情况的处理请注意,这个总结是为了提供一个结构化的概览,并不包含每个部分的详细解释。
每个部分都可以进一步扩展,包含更多的细节和具体的化学知识点。
如果需要一个完整的、详细的文档,您可以提供更具体的指导。
高中化学知识点大全

熔融状态时:NaHSO4=Na++HSO4- 溶于水时:NaHSO4=Na++H++SO42-
知识点四.离子方程式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意义:1.揭示物质反应的本质 2.表示同一类型物质反应
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基本步骤为:
①“写”:②“拆”:③“删”:④“查”: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
钾离子:浅紫色
6
铝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一. 铝单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硬度和密度小,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耐腐蚀
性。
2.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A、2Al+3Cl2===2AlCl3
B、铝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在氧气中点燃剧烈燃烧。
点燃
4Al+3O2
2Al2O3
H2CO3 H++HCO3―,HCO3―
H++CO32―,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NH3·H2O NH4++OH- Fe(OH)3
Fe3++3OH-
(3)弱酸的酸式盐完全电离成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但酸根是部分电离。
NaHCO3=Na++HCO3―,HCO3―
H++CO32-
(4)强酸的酸式盐如 NaHSO4 完全电离,但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里的电离是不相同的。
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并牢固地覆盖在铝表面,阻止了内部的铝与空气接触。
(2)与盐溶液反应:2Al+3CuSO4 =3Cu+Al2(SO4)3 (3)与某些氧化物反应—铝热反应:2Al + Fe2O3 高温 2Fe + Al2O3 铝热剂是 Al 和 Fe2O3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纲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纲一、原子与分子1. 原子结构- 原子的定义与组成- 电子排布规律- 原子核与电子云2. 元素周期表- 周期表的结构与分类- 主族与副族元素- 周期律与族律3. 化学键- 离子键与共价键- 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 氢键的作用4. 分子几何与VSEPR理论- 分子形状的判定- 电子对排斥理论- 键角的计算二、化学反应原理1. 化学反应类型- 合成反应、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还原-氧化反应2. 化学方程式- 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表示3. 化学反应速率- 速率方程与速率常数- 影响速率的因素- 催化剂的作用4. 化学平衡- 反应的可逆性- 平衡常数的计算- Le Chatelier原理三、溶液与化学计量1. 溶液的基本概念- 溶质与溶剂- 溶液的浓度表示- 溶解度与饱和溶液2. 酸碱理论- 酸碱的定义- pH与pOH- 酸碱指示剂与滴定3. 化学计量- 摩尔的概念- 物质的量与质量的转换- 气体定律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四、热化学与电化学1. 热化学- 反应热与热力学第一定律 - 热化学方程式- 能量的储存与释放2. 电化学- 电解质溶液- 电池的工作原理- 电化学系列与电势五、无机化学1. 非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的特性- 氧化物、酸、碱的分类2. 金属元素- 金属的通性-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合金的性质与应用3. 配位化学- 配位键的形成-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与结构 - 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六、有机化学1.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有机分子的结构与命名 - 碳的杂化轨道理论2. 烃类化合物- 烷烃、烯烃、炔烃- 同分异构体与原子经济性3. 官能团化学- 醇、酚、醚- 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4. 聚合反应与高分子化合物- 加聚与缩聚反应- 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七、化学实验技能1. 实验基本操作- 常见仪器的使用- 实验室安全与事故处理2.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蒸馏、萃取、结晶- 色谱法的基础3. 定量分析- 滴定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4. 定性分析与鉴定- 火焰试验- 试剂反应以上是高中化学知识点的总结大纲,每个部分都包含了该领域的核心概念和重要知识点。
高中化学374个必背知识点汇总

高中化学374个必背知识点汇总一、化学基本概念1.物质的分类(有机物、无机物、元素、化合物、混合物)2.化学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表示法3.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转化和量的关系4.化学计量问题5.化学反应的条件6.常见元素的性质及其应用7.常见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应用8.离子化合物的特征二、化学元素与周期表1.元素的发现历史2.元素的命名和符号3.元素的分类及其特征4.元素的周期表排列及规律5.元素的周期表应用三、化学键1.原子的电子排布和结合规律2.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及其特点3.价键理论4.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命名四、化学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1.物质的相互作用及其特征2.氧气的性质及其应用3.水的性质及其应用4.盐的性质及其应用五、溶液1.溶解度、溶解热、溶解度曲线2.溶液的浓度及其计算3.溶液的制备及其特点4.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及应用六、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2.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和氧化数变化3.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七、化学反应的速率及平衡1.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2.化学平衡定律3.反应速率与平衡的关系4.平衡常数及其应用八、化学能量与化学动力学1.化学能的种类及其转化2.化学反应热力学3.化学反应速率与动力学九、化学元素的周围环境1.主要元素的化合物及其环境影响2.元素的生产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3.元素的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十、化学实验1.化学实验常规操作及其规范2.常见仪器、设备的使用及其维护3.常用化学试剂的性质及其应用4.常见化学实验的操作及其原理和方法总结:以上374个必须掌握的高中化学知识点,涵盖了化学基本概念、元素和周期表、化学键、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化学能量与化学动力学、化学元素的周围环境以及化学实验等方面。
而对于这些知识点,我们应该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来探讨,以便能更深入地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个人观点: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不仅可以解释自然界的现象,还可以帮助人们改善生活和保护环境。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

四、 考试中经常用到的规律
• • • • 1、常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指示剂PH的变色范围 甲基橙<3.1红色 3.1——4.4橙色 >4.4黄色 酚酞 <8.0无色 8.0——10.0浅红色 >10.0红 色 • 石蕊 <5.1红色 5.1——8.0紫色 >8.0蓝色
四、 考试中经常用到的规律
四、 考试中经常用到的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一、化学史(1)分析空气成分的第一位科学家——拉瓦锡;(2)近代原子学说的创立者——道尔顿(英国);(3)提出分子概念——何伏加德罗(意大利);(4)候氏制碱法——候德榜的“红三角”牌纯碱获1926年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奖;(5)金属钾的发现者——戴维(英国);(6)人类使用和制造第一种材料是——陶(7)镭的发现人——居里夫人。
(8)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定为单双健相间的六边形结构;(9)在元素相对原子量的测定上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我国化学家——张青莲;(10)元素周期律的发现——门捷列夫(俄国);(12)1828年首次用无机物氰酸铵合成了有机物尿素的化学家——维勒(德国);二、物质的用途1.干冰、AgI晶体——人工降雨剂2.AgBr——照相感光剂3.K、Na合金(l)——原子反应堆导热剂4.铷、铯——光电效应5.钠——很强的还原剂,制高压钠灯6.NaHCO3、Al(OH)3——治疗胃酸过多,NaHCO3还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7.Na2CO3——广泛用于玻璃、制皂造纸、纺织等工业,也可以用来制造其他钠的化合物8.皓矾——防腐剂、收敛剂、媒染剂9.明矾——净水剂10.重晶石——“钡餐”11.波尔多液——农药、消毒杀菌剂12.SO2——漂白剂、防腐剂、制H2SO413.白磷——制高纯度磷酸、燃烧弹14.红磷——制安全火柴、农药等15.氯气——漂白(HClO)、消毒杀菌等16.Na2O2——漂白剂供氧剂氧化剂等17.H2O2——氧化剂、漂白剂、消毒剂、脱氯剂、火箭燃料等18.O3——漂白剂(脱色剂)、消毒杀菌剂、吸收紫外线(地球保护伞)19.石膏——制模型、水泥硬化调节剂、做豆腐中用它使蛋白质凝聚(盐析);20.苯酚——环境、医疗器械的消毒剂、重要化工原料21.乙烯——果实催熟剂、有机合成基础原料22.甲醛——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农业上用作农药,用于制缓效肥料;杀菌、防腐,35%~40%的甲醛溶液用于浸制生物标本等23.苯甲酸及其钠盐、丙酸钙等——防腐剂24.维生素C、E等——抗氧化剂25.葡萄糖——用于制镜业、糖果业、医药工业等26.SiO2纤维——光导纤维(光纤),广泛用于通讯、医疗、信息处理、传能传像、遥测遥控、照明等方面。
27.高分子分离膜——有选择性地让某些物质通过,而把另外一些物质分离掉。
广泛应用于废液的处理及废液中用成分的回收、海水和苦咸水的淡化、食品工业、氯碱工业等物质的分离上,而且还能用在各种能量的转换上等等。
28.硅聚合物、聚氨酯等高分子材料——用于制各种人造器官29.氧化铝陶瓷(人造刚玉)——高级耐火材料,如制坩埚、高温炉管等;制刚玉球磨机、高压钠灯的灯管等。
30.氮化硅陶瓷——超硬物质,本身具有润滑性,并且耐磨损;除氢氟酸外,它不与其他无机酸反应,抗腐蚀能力强,高温时也能抗氧化,而且也能抗冷热冲击。
常用来制造轴承、汽轮机叶片、机械密封环、永久性模具等机械构件;也可以用来制造柴油机。
31.碳化硼陶瓷——广泛应用在工农业生产、原子能工业、宇航事业等方面。
三、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1.判断金属与酸反应的产物(1)H之前的金属能置换非氧化性酸中的氢跟非氧化性酸反应置换出氢,但能被氧化性酸氧化。
(2)H之后的金属不能..3Cu + 8HNO3(稀) == 3Cu(NO3)2 + 2NO2↑+ 4H2OCu + 2H2SO4(浓) CuSO4 + SO2↑+ 2H2OCu + H2SO4(稀)但是,2Cu + 2H2SO4(稀) + O2 == 2CuSO4 + 2H2O。
这是不活泼金属的吸氧腐蚀,其电极反应可写成:负极:2Cu —4e—== 2Cu2+;正极:O2 + 4e—+ 4H+ == 2H2O(3)H之前的金属与氧化性酸反应的产物与金属的活泼性、酸的浓度、温度等多种因素有关。
2.判断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产物(1)活泼性很强的金属(K、Ca、Na、Ba)与盐溶液反应,得不到相应的金属(2)活泼性相对较强的金属单质能将较不活泼的金属元素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如:Fe + CuSO4 == FeSO4 + Cu Cu + Hg(NO3)2==Hg + Cu(NO3)23.判断金属与H2O反应的难易及产物(1)K、Ca、Na遇冷水迅速反应放出H2,生成对应的碱(2)Mg在冷水中反应慢,在沸水中反应快。
[一是温度升高加快了反应速率;二是温度升高使Mg(OH)2固体的溶解度增大,Mg与H2O继续接触反应。
](3)Al在冷水中几乎不反应,在沸水中微弱反应[详见十九、2.(5)] (4)Zn、Fe、Sn、Pb能在红热条件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和H2(5)H之后的金属不与H2O反应4.判断原电池的电极和电极反应式相对活泼的金属作负极,尽先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但是,当用Mg、Al做电极,用NaOH溶液做电解质溶液并不断通入空气时,反而是Al作为负极,Mg作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负极:4Al—12e—+ 16OH—== 4AlO2—+ 8H2O正极:3O2 + 12e—+ 6H2O == 12OH—总反应式:4Al + 3O2 + 4OH—== 4AlO2—+ 2H2O因为,在强碱性条件下,Al被氧化生成的Al(OH)3↓具有两性,能溶解于NaOH溶液,使Al与水继续接触,从而将电子转移给H2O电离出的H+,被氧化;而Mg被氧化生成的Mg(OH)2↓是典型的碱,不能溶解于NaOH溶液,覆盖在Mg的表面上,阻止Mg与水的接触致使反应很快停止,从而使Mg显得不活泼。
5.判断电解时自由移动阳离子在阴极的放电顺序Ag+ > Fe3+ > Hg2+ > Cu2+ > H+ > Pb2+ > Sn2+ > Fe2+ > Zn2+ > Al3+ >Mg2+ > Na+ > Ca2+ > K+四、非盐型离子化合物的水解这类水解主要是指活泼金属的氢化物、氮化物、磷化物、碳化物等的水解。
如:Mg3N2 + 6H2O == 3Mg(OH)2↓+ 2NH3↑Ca3P2 + 6H2O == 3Ca(OH)2 + 2PH3↑类似地不难写出Al4C3、Mg4C3等的水解。
如此类反应的机理是:化合物中离子键断裂,水电离成H+和OH—,产物是金属的氢氧化物和二元非金属氢化物(或H2)。
五、无机推断题的题眼1.根据化学反应形式a.根据置换反应“单质+ 化合物= 新的单质+ 新的化合物”进行推理b.根据反应“化合物+ 化合物= 单质+ 化合物”进行推理,常见的该类型反应有:2Na2O2 + 2H2O == 4NaOH + O2↑2Na2O2+ 2CO2 == 2Na2CO3 + O22H2S + SO2 == 3S↓+ 2H2O 8NH3 + 6NO2 == 7N2 + 12H2O2xNH3 + 3NO x == (2x+3)/2N2 + 3xH2O KClO3+ 6HCl(浓)KCl + 3Cl2↑+ 3H2O2Na2S + Na2SO3 + 3H2SO4(稀) == 3Na2SO4 + 3S↓+ 3H2ONa2S2O3 + H2SO4 == Na2SO4 + SO2↑+ S↓+ H2OMnO2 + 4HCl(浓)MnCl2 + Cl2↑+ 2H2OPbO2 + 4HCl(浓)PbCl2 + Cl2↑+ 2H2O2FeCl3 + 2KI == 2FeCl2 + 2KCl + I22FeCl3+ Na2S == 2FeCl2 + 2NaCl + S↓c.根据反应“一种物质三种物质”进行推理,常见该类型的反应有:Cu2(OH)2CO32CuO + CO2↑+ H2O 2KMnO4K2MnO4+MnO2 + O2↑NH4HCO3NH3↑+ CO2↑+ H2O (NH4)2CO32NH3↑+ CO2↑+ H2ONH4HSO3NH3↑+ SO2↑+ H2O (NH4)2SO32NH3↑+ SO2↑+ H2O4HNO34NO2↑+ O2↑+ 2H2O 2Cu(NO3)22CuO + 4NO2↑+ O2↑2NaHCO3Na2CO3 + CO2↑+ H2Od.根据反应“化合物+ 单质== 化合物+ 化合物+……”进行推理,常见该类型的反应有:4NH3 + 5O24NO + 6H2O 2H2S + 3O22SO2 + 2H2O4FeS2 + 11O22Fe2O3 + 8SO2CH4 + 2O2CO2 + 2H2O(烃的燃烧)6FeSO4 + 3Cl2 == 2Fe2(SO4)3 + 2FeCl36FeSO4+ 3Br2== 2Fe2(SO4)3 + 2FeBr3Na2SO3 + Cl2 + H2O == Na2SO4 + 2HCl Na2SO3+ Br2+ H2O == Na2SO4 + 2HBrC + 4HNO3(浓) == CO2↑+ 4NO2↑+ 2H2OCu + 4HNO3(浓) == Cu(NO3)2 + 2NO2↑+ 2H2OS + 6HNO3(浓) == H2SO4+ 6NO2↑+ 2H2O3Cu + 8HNO3(稀) == 3Cu(NO3)2 + 2NO↑+ 4H2OP + 5HNO3(浓) == H3PO4+ 5NO2↑+ 2H2O2.题眼:根据化学反应条件(学生自已归纳)(1)无特殊条件要求的反应(2)点燃条件下的反应(3)加热条件下的反应(4)高温条件下的反应(5)催化剂条件下的反应(6)催化剂加热条件下的反应(7)催化剂、加热、加压条件下的反应(8)浓硫酸、加热条件下的反应(9)稀硫酸、加热条件下的反应(10)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的反应(11)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条件下的反应(12)通电(电解)条件下的反应3.题眼:根据常见反应的特征现象。
(1)两种物质反应既有沉淀又有气体生成的a.双水解:主要指Al3+、Fe3+与CO32—、HCO3—、AlO2—等之间的双水解b.Ba(OH)2和(NH4)2SO4生成氨气和硫酸钡沉淀a.S2O32—+ 2H+ == SO2↑+ S↓+ H2O(2)遇水能放出气体的a.Li、Na、K、Ca、Ba、Mg(△)、Fe(高温)[氢后面的金属不跟水反应]b.Na2O2、NaH、CaC2、Al2S3、Mg3N2(3)加碱能产生气体的a.Al、Sib.N H4+c.AlN(4)加酸有沉淀生成的如SiO32—、AlO2—、S2O32—、C6H5O—(常温下)(5)有“电解”条件的,通常联想到下列七种代表物:a.电解水型:含氧酸H2SO4(aq)、强碱NaOH(aq)、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Na2SO4(aq)b.分解电解质型:无氧酸如HCl(aq)(HF除外)、不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如CuCl2(aq)c.放氧生酸型:不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如CuSO4(aq)d.放氢生碱型: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如NaCl(aq)e.电解熔融离子化合物:如Al2O3(l)、NaCl(l)六、原电池:●原电池形成三条件:“三看”。